竞争力分析篇1
『关键词: 企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竞争力理论动力源
An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mpany competition and urban competition
Abstract: It’s company competition that promotes urban competition. Being the main competitors in the market, company all grow up in a particular urban, at the very beginning when it was formed. As the company growing stronger or even being a global-wide one, it will eventual become the instrumentalist of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hat circulate in the glob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in a particular urban or the entrance of a global-wide one will increase the capital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level, so it's greatly a development to the city.
Key words: Company competitivenessUrban competitiveness theory of competitivenessEngine
中***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新经济”在全球范围的兴起,世界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有关竞争力的问题已上升为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从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特别是跨国企业所表现出的竞争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同样,作为区域***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城市在相互间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目前,国内外学者就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国家竞争力的宏观层面以及企业竞争力的微观层面上,对介于中观层面的城市竞争力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在城市间的竞争过程中,企业在其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否如同其在国家竞争过程中所表现的作用一致呢?为此,本文试***就企业竞争力与城市竞争力间的关系作一探讨。为城市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时就如何提升城市竞争力提供一些借鉴。为了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企业竞争力的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竞争力的内涵。
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企业和产业而言,城市以其特有的资源、区位、技术、知识、文化等条件和环境
为企业和产业提供了地方化的基础;对于城市而言,以企业为核心的区域经济是整个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郝寿义,2000)。城市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区域内企业的发展和扩张,而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必须以企业的竞争力为基础(李显君,2002)。
1.1企业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可以是多个方面的。如更优的产品质量、更低的产品价格、更高的企业运行效率等等,因此对企业竞争力概念的理解可以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着手进行研究(如表1)。
1.2企业竞争力的特征
相对于国家或城市竞争力而言,由于在竞争主体、作用范围、运转机制等多方面的差别,企业竞争力有其自己的特征(如表2)。
企业竞争力特征: 作用范围及强度: 特征说明:
系统性 市场中的所有企业;
各种企业强度相同; 企业竞争力的要素,是一个庞大的簇,各个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有机结合为一个系统。总起来说,企业竞争力包括资产竞争力与过程竞争力两个分系统[3]。(注1)
1.3小结
上述已有概念中就企业竞争力的定义较多,但多未对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客观环境因素(如企业所在地区的产业***策、文化背景、教育体系、市场结构等)作出论述。可是,现今的企业间竞争更多的是跨地区甚至是跨国家的企业间竞争,企业间所具有的客观环境因素往往不同。而一个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也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文就企业竞争力定义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功地占有资源并成功地将现有资产用于转换过程,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实现更多价值的能力;同时还包括该企业所拥有的相对于其他企业而言的更为优越、更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因素。
2城市竞争力的内涵与特征
2.1城市竞争力概念的定义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非常复杂,涉及到城市发展所有的重要因素,具有隐含性、专业型和复杂性等特点。但从国内外城市竞争力的不同定义来看,不同学者、不同研究人员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认识往往使用以下的一些标准:
2.3小结
城市竞争力的定义和内涵很丰富,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把握、理解。我们认为城市竞争力是在一定环境中,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财富,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在选择研究的理论基础时,必须要具有针对性。如进行以城市产业结构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时,我们可以选择以产业竞争力理论体系作研究的理论基础;若是以城市综合实力为主要对象的城市竞争力研究,则可以选择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评价理论体系作研究理论基础。
3企业竞争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作用分析
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是城市竞争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源。企业作为竞争市场上的主体首先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城市发展起来的,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甚至于跨出国门成为跨国公司,企业也就成为了资金、信息、技术及企业发展资源在大区域范围甚至全球范围内流动的载体或媒介(郝寿义,2002)。城市中企业的不断发展扩大或城市成功地吸引某一跨国企业的进入,必将使该城市的竞争资金、竞争技术和竞争信息大大充实,从而极大地促进城市经济实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提高。
3.1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竞争资本的积累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首先是企业内在能力的提高,即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对市场供求变化的反应加快等。其直接表现是企业运营成本的下降和对市场机会的更有效把握;而最终表现是企业前台竞争力的提高,即企业总能适时适量地向市场提供质量优、价格低、售后服务完善的产品。而产品的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是企业与消费者直接联系的桥梁。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希望能花费最少的金钱而获得最大的产品效用。因此,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是企业能否占领更大的市场、获取更多利润的关键。
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意味着企业单位资源效用的上升和企业可支配生产资本的增加,而市场占有率的上升则说明企业在保持原有的产品利润率或获得一个更高的产品利润率的情况下,可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润。而连续不断的利润积累在达到一定数量并进入地区资本市场时,可供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本也就增加了。另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往往在资本市场上也具有强大的资本吸引能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对区外资本的引用。
3.2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
所谓人力资本是跟自然人力相对应的概念。自然人力是指未经任何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对劳动力进行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的支出和为受教育而放弃的工作收入等价值在劳动力身上的凝固(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我们一般讲的劳动力都是一定的人力资本和自然人力的复合体。企业对地区人力资本质量提高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企业为地区中能达到某种特定职业要求的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其次是企业中某些特定的岗位需要企业从地区外的人力资源市场输入高素质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在岗劳动力的技术、职能等的要求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并能根据市场要求设计生产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而企业的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提升都要靠高素质的人来完成。因此,在企业不断的竞争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各项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也就在这个竞争发展的过程的同时地区的人力资本质量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3.3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地区产业的优化
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使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就是要求城市的产业部门,特别是城市的三次产业部门按市场需求结构形成恰当、协调的比例关系;第二是在城市产业结构协调合理的基础上,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使城市产业结构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比例协调,即由一个平衡状态上升为更高级的平衡状态的调整演进过程(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宏观方面可以由***府制订和实施合理的产业***策对其进行主动的调整,但若要在微观上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则要要求在市场竞争机制的推动下,通过加强企业竞争实现——首先我们要知道,一地区可供企业支配使用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区域中竞争实力最强大的企业往往会实现对生产资源最强有力的争夺,并以较高的利用效率将之用于生产,最终获取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更多的利润。而企业竞争力较弱的一些企业虽然也有能力实现对经济资源支配,但若是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于一般市场均衡水平时,企业无法实现利润,最终只能被市场淘汰。其原有的经济资源将会由竞争力更为强大的企业所接收。这样经济资源实现了在区域产业间的自发流动并达到了最优;地区产业得到了演进和更新,并在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向最优结构发展;另外,企业竞争力提高的同时往往会实现产业技术的进步和创新。而新生产技术首先会应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产出和市场;其次是技术创新使得具有竞争力和巨大市场前景的新兴产业产生,这些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变化必然要求决定着供给结构的产业结构相应变化。
3.4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是指为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向城市居民和各单位提供基本服务的公共物质设施以及相关的产业部门,是整个国民经济系统的基础设施在城市地区内的延伸,是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载体(蔡孝箴.《城市经济学》)[21] 。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受多个因素的影响。而城市中企业竞争力水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竞争力发展水平对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企业竞争力的发展水平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综合服务能力的有效检验。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综合形成的,其服务能力是各子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子系统的大小比例恰当、子系统间有效的相互协作都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而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这一物质载体,因此竞争中的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的功能变化最为敏感,功能完善并具有较大潜在服务能力的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往往能在一段时间里有力地促进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第二是随着地区企业竞争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会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并不断地促进其发展。企业的发展壮大首先对城市中的能源、供水、通信和运输等系统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企业间竞争的进一步激化,企业对所在地的城市文化、教育、卫生、福利、环保等基础设施系统提出更高的功能要求。只有在城市基础设施系统不断改善并满足企业发展的各种功能要求的前提下,企业才能实现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并在竞争中获胜。第三是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是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资金来源的保障。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往往意味着市场占有率和产品利润率的上升,最终结果是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而随着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增加,***府通过税收形式获得的建设资金也随之增长。另一方面,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企业已实现了作为投资主体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
4总结
城市内以及区域内城市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有利于城市的资本积累、吸引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进一步优化和整合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城市基础实施的建设而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同时这也是对城市竞争力概念的三个要素:“资源”、“能力”、“环境”提高的体现。
(注1)沈西林认为:企业竞争力包含企业核心竟争力和前台竞争力两个层次。核心竟争力由企业拥有的人力资源,技术开发与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企业文化建设,营销方法与促销手段等要素构成;前台竞争力则由产品的质量,产品价格,售后服务等要素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根本、是基础,是决定性因素;企业的前台竞争力是表现形式,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桥梁。
(注2)李显君指出内部来源、直接来源和外部来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三个来源。而其中的外部来源主要是指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府***策、市场结构、技术、文化及教育体系、行业因素和外部联系。
(注3)张寿荣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特有的资源和能力,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或购得它们。并指出为了实现企业竞争力必须做到利用开发机遇和抵御威胁而增加价值;具备获得具有价值的稀缺资源的能力。
参考文献(Reference)
[1]郝寿义.2002年.有关城市竞争力研究的几个问题.开发导报,2002(3).
[2]李显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
[3]詹继生.企业竞争力新探.江西社会科学,2002(9).
[4]沈西林.企业竞争力的层次分析.工业技术经济,2002(3).
[5]张寿荣.企业竞争力与创建型学习组织.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12).
[6]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城市蓝皮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7]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现代城市研究,2001(3).
[8]李怀健,刘鸿君.2003年.城市竞争力的结构和内涵.城市问题,2003(2).
[9]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例.经济科学,1998(2).
[10]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与基础设施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5).
[11]徐康宁.论城市竞争与城市竞争力.南京社会科学,2002(5).
[1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97(12).
[13]李晓.经济发展与***府质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1).
[14]安增***.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府职能的定位.福建行***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1).
[15]王君.知识经济中的***府角色:国家竞争优势创造.经济问题,2000(5).
[16]仇保兴.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规划,2002(7).
[17]周家雷,顾广玲.论新加坡竞争力的源泉.东南亚研究,1999(3).
[18]顾杰.论影响我国***府效率的深层因素.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3).
竞争力分析篇2
关键词:区域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指标体系;黑龙江省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我国产业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进入到竞争阶段,产业竞争的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成为各区域产业开拓市场、占有市场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关键。区域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反映了区域产业的经济实力,另一方面比较准确地勾画出该区域产业的基本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某一区域的产业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可以为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提供对策。
二、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含义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争夺资源或市场的综合能力。我们知道,各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并非均匀地分布,往往相对集中在某些条件较好的地区,由此决定了区域经济特点和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源自于三个因素:区域资源禀赋的差异性、集聚经济和转移成本或距离成本。上述三个要素在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的同时,进一步决定了区域比较优势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二者共同形成了一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
三、模型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是开展科学的评价活动的前提,要以一定的尺度或标准来衡量评价对象,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合理性,指标选取要遵循: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关联度、战略性以及生态性等原则。
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建立,重要的是提示各项指标的理论依据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竞争力来源的理论说明。区域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构成,分别为:
1、评价目标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最高综合层次,我们不妨称之为“区域产业竞争力”。它主要由五个分系统构成。
2、评价要素层,即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由五个大的方面的内容构成:基础竞争力、生产竞争力、市场竞争力、创新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竞争力。
3、评价指标层,即反应区域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指标。针对具体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对的指标,建立评价指标层。基础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人均装备水平、职工平均工资、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和企业数。生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工业总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工业增加值、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和人均利税率。市场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出口依存度、市场覆盖率和资金利税率。创新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的比重、新产品产值比重、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和年申请专利数。可持续性竞争力中包括的指标有: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强度、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和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
四、评价模型的建立
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首先要对区域产业竞争力现状进行评价。本文中,根据实际情况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将为数众多的变量减少为少数几个新的因子,然后根据因子的贡献率计算因子的综合分数,对相关产业进行排序。
1、对原始数据标准化
对多组不同量纲的数据进行比较,需将对其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去数据之间由于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然后进行数据的综合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均值为0,方差为1,得到变量的相关关系矩阵R。
2、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解R矩阵的特征方程|R-λ1|=0,得到特征向量矩阵。
3,根据相应的特征值,选择向量选择主因子只。就是根据变量的相关选出第一主因子,使其在各变量的公共因子方差中所占的方差贡献率最大,然后消去这个因子的影响,而从剩余的相关因子中,选出F1与F2不相关的因子,使其在各个变量的剩余因子方差贡献率为最大,……这样直到各个变量公共因子方差被分解完毕为止。
五、综合评价——以黑龙江省为例
在本文中选取了黑龙江省23个工业的26个指标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及运算,在计算过程中,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了9个公共因子,对原始变量的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经过6次选择,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经过计算得到前9个主因子的贡献率达到了85.5%,说明9个主因子基本包括了26个指标的总信息量。因此,通过对这9个主因子的分析达到了获取几乎全部信息的目的。在以高载荷指标为代表给各主因子命名。第一个主因子中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净值有高载荷,代表产业的产出成果情况,可称为产业产出能力指标。第二个因子和第三个因子中职工平均工资、人均利税率、主要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基本能力。第四个因子中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利税、新产品比重、企业数增长率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获利能力指标。第五个因子中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率、市场覆盖率是高载荷,可称为产业市场绩效能力。第六个因子中人均装备水平、科技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R&D投入占总产值比重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技术进步指标。第七个因子和第八个因子中资金利税率、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单位产值能源消耗度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投入指标。第九个因子中单位产值废水排放量、单位产值废气排放量、单位固体废物产生量为高载荷。可称为产业环境能力指标。
为了对各产业情况进一步分析,我们对9个主因子载荷量进行线性化计算。其处理方法是:基于9个因子基本代表了26个指标的全部信息,将9个因子的特征值之和单位化为1,经标准化处理后求出各自的权重,即求得各自的百分比权重系数。可以计算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排序:(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得分为4.508);(2)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3.414);(3)食品制造业(0.995);(4)医药制造业(0.543);(5)饮料制造业(0.259);(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086);(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55);(8)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029);(9)木材加工业(-0.140);(10)塑料制品业(-0.159);(II)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423);(12)金属制品业(-0.444);(13)造纸及纸制品业(-0.566);(14)烟草制品业(-0.667);(15)家具制造业(-0.831);(1 6)通用设备制造业(-0.857);(17)专用设备制造业(-1.127);(1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1.267);(19)化学纤维制造业(-1.439);(20)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541);(21)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582);(22)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1.654);(23)橡胶制品业(-1.689)。
六、结果分析
从前面的计算结果及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名中我们可以看出:
1、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前10位的产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业、塑料制品业。
2、区域产业竞争力位于后10位的产业有:橡胶制品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
从区域产业竞争力得分排列前后10位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的几个特点:
1、竞争优势以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按照要素密集度分类,黑龙江省产业竞争力排名前10名的产业中,除了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等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之外,其余大部分为传统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占前10个产业总产值的80.34%,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产业的重点还是在于基础工业和重化工业上。具体来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产业分值为最高,说明其竞争力最强。该产业总产值占到黑龙江省总产值的34%以上,利税也占30%,是黑龙江省的支柱主业,对其经济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
2、竞争优势呈现较明显的重型化特征。按轻重工业分类,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当中,典型的重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从这一点上看,黑龙江省的产业结构还是以传统的重工业为主。从产值结构上来看,重工业的产值占区域产业竞争力前10位的产业的总产值的87.79%,这也说明其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型化倾向。
3、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这三个行业排名分别为第四五六位。食品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11%,利税率占14%;医药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7%,利税率占9%;饮料制造业产值占黑龙江省总产值的2%,利税率占6%。这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黑龙江省的经济有重大影响。
竞争力分析篇3
(一)旅游企业竞争力分析
从旅游企业竞争力的层面看,目前郑州市旅游企业规模日益壮大,但市场竞争力较弱。郑州的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旅游企业的规模日益壮大。旅游企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规模较小,旅游企业规模总体呈现“散、小、弱、差”的趋势,没有全国知名的旅游企业集团和旅游品牌,市场竞争力较弱。同时,由于与旅游相关的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旅游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待于迸一步增强。
(二)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从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来看,近年来郑州市的旅游产业环境虽然得到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以“食、宿、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产业体系。但是,由于郑州市的旅游产业目前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及挑战。旅游产业结构相对简单,各要素自身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资金投入不足,导致部分地区旅游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市场营销工作不到位;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对旅游企业和景区的监管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制约郑州市旅游产业集群效应的因素。十五期间,旅游业总收入相当于全市GDP的5.45%,旅游业在郑州市国民经济发展中尚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其支柱产业的作用,旅游产业的集群尚不明显,由此可见,“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面、构建产业集群”是未来郑州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
二、郑州市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不足的表现
郑州市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资源开发粗放、产品结构单一
旅游资源开发没有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的平衡,部分地区出现了旅游景观退化、景区周边生态环境恶化、旅游综合效益降低等现象。现有的旅游产品在开发时没有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缺乏从整体角度出发,保持景观的审美特征的同时融合地域文化背景、历史知识、游客参与程度为一体的多元化经典旅游产品。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总体竞争力较弱
郑州市旅游企业规模化、集团化、综合化经营程度低,旅游规模经济不显著、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产业内部竞争过度、外部竞争乏力。同时,旅游产业结构也还处于不完整、不深入、不对称的初级化阶段,产业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整合力度不够,难以产生综合的经济效益。
(三)品牌优势不强、国际影响力不大
目前全国有5A级景区95个,其中郑州只有2个,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19项,河南17项。无论是5A级景区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省内其他主要旅游城市(开封、洛阳、平顶山)都无法相比。除登封少林寺景区外,郑州市大多数景区旅游创收能力并不突出,没有形成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相对优势品牌。虽然郑州市在增强国际影响力方面做了很大努力,但入境游仍是郑州旅游市场的一大短板。在全国长期处于落后位置,例如,2012年郑州市接待境外游客20多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仅1亿美元左右,在全国排名35位。说明郑州市整体旅游产业在国际上知名度不高,影响力有限。
(四)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接待条件不完善、不配套,星级饭店、娱乐场所、文化活动场所、集会场所太少,满足不了游客需求。产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旅游业的相关链接也没能很好地开发.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旅游大众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和需求。另外,城市规划中没有给旅游业发展留出充分空间,早期的城市规划中没有考虑到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集散中心、城市休闲游憩带的建设不完善,不仅影响了游客的进入和退出,也无法满足本市游客短期出游的需求。
三、郑州市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路径选择
(一)借助交通优势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
交通是郑州实现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一个方便、快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是郑州市能否突破限制与周边地区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逐步建成以郑州为中心城市,集铁路、公路主枢纽,衔接航空、通讯等的区域性综合交通通讯枢纽,以此实现郑州市区域旅游产业的服务力和协同能力的提升。
(二)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整合旅游资源
郑州市在提升区域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可以尝试结合区域文化特点,深度开发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优势,总体规划,整合资源,培养战略性支柱产业,走集团化发展道路。这样做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旅游品牌,并为后期做大做强品牌打下良好基础,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郑州市要打好文化这张牌,还应该在加强管理,优化旅游环境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深化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郑州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极力拓展境外客源市场,把境外游客吸引到郑州来,增强郑州旅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三)构建郑州市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型
郑州市在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善于充分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紧密结合河南省发展“大中原旅游圈”的概念,整合市内及周边的旅游资源,走多层次、强核心、有特色的旅游发展道路。旅游圈通常以资源品味较高的旅游地或区域中心城市为核心,具有辐射、扩散的特点,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系统。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可以建设四个层次的旅游圈。第一个圈层为郑州区域旅游圈,包括登封、新郑、中牟、巩义、荥阳等地区;第二个圈层为郑西北地区区域旅游圈,主要包括新乡、开封、焦作;第三个圈层为“晋焦”旅游圈,以焦作和山西晋城为主体;第四个圈层为豫西南旅游圈,包括洛阳、许昌、平顶山、漯河。四个旅游圈层次分明,以郑州旅游圈为核心,形成辐射效应,同时又与大中原旅游圈形成了交叉。郑州市在发展自身圈层的旅游产业时,应利用良好的区位条件及交通条件,着力打造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在本区域内做出几个精品,并根据各旅游市场需求的不同,进行单体营销或整合营销。与周边的几个圈层实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作为主,促进旅游规模的扩大,效益的提高,树立新型旅游区域关系。对主导旅游资源相异的进行“整合”,相似的则“竞合”,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优势互补。该竞合模型是针对地域毗邻的主导旅游资源相似而提出的,它强调竞争和合作相互激励,在竞争中互促互动,使郑州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竞争力螺旋上升。模型的实施是基于区域旅游资源的特色和共性赋存情况,通过客源市场的统一开发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共建,行***监控、市场调控、细分和统一、产品互补等作用下,合力推出特色产品,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相异的资源进行整合,相似的竞合,形成一种在整体调控下的竞争合作动态系统,将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各利益主体的互利互惠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把推动和实现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四)构建主题明确、层次分明的旅游系列产品
竞争力分析篇4
所谓企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亦称产业群、产业集群、企业簇群)是指同一产业以及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企业在同一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企业集群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波特教授强调企业地理位置上的集聚效应,即因为相交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就产生了竞争力。企业集群是现代经济构成的单元结构,有影响的企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要点。集群竞争力一旦形成,便会带来竞争优势,从而对经济、***治、社会、文化带来很多影响。因此,企业集群竞争力的研究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企业集群运行模式
企业集群的有效管理有赖于其合理的运行模式进行。但目前理论界对企业集群运行模式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文试***对此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从***1可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可以构成企业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集可构成企业群,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群可构成企业网,而在每个企业集群内部又可以形成企业运行网,而且企业运行网可以重叠,也可以部分重叠,既可以来自同一集群,又可以来自不同集群。所有的成员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运行网,这种企业集群的运行网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企业马上就可以组成一个新的合作运行网。
在企业集群中,大量的企业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和价值链,中间产品全部在企业集群中生产和销售,大量的企业从事的不同中间产品导致了企业集群的范围经济。产品的价值链上的每一生产功能区集中了企业集群中的大量的***企业。这些参与的企业像一个临时组成的大企业共同来完成订单,在订单的完成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专业化分工和企业集群网络的组织者。在整个网络内,高度专业化分工大幅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在此系统中,企业生产能力的分工其实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分工。而企业的组织者将参与对企业集群网和最终顾客的生产、组织、协调、管理的全过程。因此一个好的组织者对于企业集群的良性运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
企业集群之所以能够持久发展,在于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在于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因此,研究企业集群竞争力对于企业集群的良性发展及竞争优势的培育有着其深远的意义。
我们认为,企业集群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企业集群内部固有的特性,即根植性、共生性、互动性和柔韧性。
1.根植性
根植性是指经济行为深深地嵌入本地社会关系之中,因此考察一个企业集群有无根植性非常重要。
如何来弥补地区发展的底蕴和根基的不足呢?关键就在于加强集群内各企业的根植性。企业集群的根植性要求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本地企业群。要发展教育和培训、创建有本地专业化特色的大学,使企业减少新增雇员的成本,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所谓本地企业群即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他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因此外来企业应该使自己成为地道的本地企业集群中的一员,在本地扎根。
根植性还加强了本地企业群的粘力。跨国资本在全球化的流动空间里搜索资源和组织经济活动。在这个流动的空间里,什么地方的生产要素发达,资本就会粘在那里,这种粘力蕴藏在本地企业群之中。在本地建立的真正的企业集群,不仅被吸引来的工厂会根植于本地,还会有很多新企业在本地繁殖和成长,从而粘住了流动的财富。
2.共生性
共生性是指企业集群内众多企业在产业上有关联性,能共享诸多产业要素,包括专业人才、市场、技术和资讯等。而一些互补产业则可以产生共生效应。这是企业集群内各企业获得内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双重效益的根源所在。
产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地区的分工协作网络,形成一个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创新的企业集群。这种企业集群表现为高度相关产品的成群出现,这些产品源于其他实体的发展,并且能够导致其他实体的发展。
如温州某一地区出产打火机,那么该区域就会聚集几十家与打火机相关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分别从事打火机生产的原材料和燃料供应、零部件生产、整机组装和跑订单销售等,而且同一业务领域一般有2家以上的小企业提供同类服务,一旦接到订单,共生效应便立即呈现。南昌的全棉T恤衫行业全国闻名,全南昌地区该类厂家达300多家,成功的成衣厂家带动了上游企业包括纺纱、织布、漂染及辅料工厂的发展,使整个南昌地区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加工T恤衫的“大工厂”。
3.互动性
互动性是指企业集群内的企业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性的关联,由这种互动形成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有利于构成集群内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产品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的加快。
世界上的企业集群是千变万化的,由于它们的专业化分工、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文化环境、地理位置等诸方面的差异,各个产业群内所包含的企业数目、规模结构是不相同的,企业之间的互动程度也是不同的。企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接触,知识和信息会很快地流通,这是创新的关键。企业在地理上靠近,有助于创造出越来越高效的合作机会,使企业在培训、金融、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出口、分配等多方面实现网络化的互动与合作。
4.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由于集群内集聚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和众多的企业,一方面高度聚集的资源和生产要素处于随时可以利用的状态,为集群内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的存在也使集群内的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得到提高,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企业集群内自发形成的这种经济资源与企业效益的良好运作,增强了集群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使企业集群具有一般经济形态所不可比拟的柔韧性,造就了企业集群得以长盛不衰的优势。
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
企业集群何以形成?一是自发形成,二是人为促成,三是自发和人为共同促成。企业集群形成机制基本的方向是自发的或者说是市场性的,因此在缺乏产业基础和创新的社会文化基础的地方,不可能在短期内人为地生造出企业集群来。但是,完全靠自发的形成而没有人为的努力,即使有了企业集群,但该企业集群是没有竞争力的。即各类影响因素不能自发地形成企业簇群的竞争力,需要通过一系列过程才能使它们转化为在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企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生产经营动态过程中形成的。
世界经济论坛将竞争力的形成过程表述为如下模型:
竞争资产×竞争过程=国际竞争力
所谓竞争资产,是指固有的(如自然资源)或创造的(如基础设施);所谓竞争过程,是指将资产转化为经济结果(如通过制造过程),然后通过国际化形成竞争力。这一模型有以下几个要点:
(1)竞争资产和竞争过程是两个主要方面;(2)在一定资产条件下创造新资产是竞争力的核心;(3)单纯依赖资源禀赋的国家可能富有,但却不具有竞争力;(4)资源贫乏的“穷国”,可能通过高效的转换过程而变得极富竞争力;(5)“穷国”比“富国”更具有竞争力;(6)国际化是建立在引进吸收能力或输出扩张能力或两者兼而有之基础之上;(7)竞争力是可以测定的,可分为“硬指标”和“软指标”;(8)硬指标的周期比软指标的周期要短;(9)从趋势看,一国要发展,就必须更多地依赖“软指标”。
本文借鉴该模型的合理思想,提出企业集群的竞争力模型(如右上***所示)。
该模型的内涵如下:
1.竞争力资产指企业集群内各个企业所固有的资产的总和。包括内部经营要素、生产线、设备及其他的基础设施等,或创造的,如共同品牌价值、市场信誉、客户资源、企业文化、管理作风、经营观念、创新机制等。竞争力资产包括硬资源和软资源,所谓硬资源是指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厂房设备、流水线、劳动力数量、资金等;而软资源是指企业集群内各企业的运营机制、战略决策能力、经营机制、资源配置能力、企业文化、经营观念、管理作风、营销策划及产品市场化能力、管理水平、资产整合运用能力、人力资源水平等。即,硬资源+软资源=企业实力。显然,一个具备竞争力的企业集群,其硬资源和软资源不可能为零或很小。在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硬资源不大,但其软资源很大。由于软资源的强大,造就了企业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而企业集群的资源不是由这些企业的资源简单相加,而是由这些有竞争力的企业资源协同、共生而成,因此它的硬资源和软资源都很大,从而导致了强大的企业集群竞争力。比如有一些国有企业,尽管它的硬资源很大,但软资源很小,所以没有竞争力。
2.竞争力环境指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外部因素,包括制度环境、***府***策、法律环境、技术基础、文化及教育体系、市场结构、产业因素等。
3.竞争力形成过程是指企业集群内部四个固有特性进行融和、渗透的过程,即把企业集群内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转化为竞争力的过程。企业集群的竞争力之所以能够强大,就在于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互动性使企业集群内部既有竞争又有合作,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彼此间形成一种互动的关联。
4.企业集群竞争力由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和竞争力形成过程所决定,三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因素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企业集群的竞争力的形成。
5.在一定时期,企业集群的竞争力资产和竞争力环境属于静态要素,而企业集群竞争力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企业在企业集群内资源配置过程中,应不断优化企业的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不断地创新。同时,这一过程要以全球化为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持久发展。
企业集群的环境支持
企业集群竞争力模型告诉我们,竞争环境对企业集群是否能够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府必须对企业集群进行环境支持。所谓企业集群的环境支持是指***府利用企业集群具有强烈自发群集的特性,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企业集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企业集群的发展促进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的不断增强,从而形成了高效率的企业集群竞争力。但我们过去有这样一个误区,中国不存在垄断,因此便不断扩大规模,以求得规模经济。在此过程中,由于不断地投入资金、技术、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甚至用俘获成本,来取得企业集群的经济利益。这样一来就有可能破坏竞争,反而形成垄断,导致市场的扭曲,宏观调控的失败。因此,我们提出要“适度支持”的观点。即***府的环境支持应以促进企业集群的有效竞争为主,为企业集群的良性运作保驾护航。我们认为,适度的环境支持应包括以下内容:
1.转变***府职能,规范***府行为。转变***府职能、提高***府的办事效率应该是***府功能最重要的措施,是对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最大的环境支持。
2.战略上进行全球化思考、战术上进行本地化行动。全球化思考是指***府在战略上把握全球的竞争格局和发展动向,找准并塑造影响当前和未来企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战略性因素。本地化行动是指***府根据当地企业集群、综合竞争力及其各分力要素的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措施,并采取正确的行动。即取得战术上的成功。
3.增加信息供给、加快信息的传播。信息的获取是有成本的。信息越多、传播得越广泛,群集企业受益就越大,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发展就越快。因此***府应下大力气增加对信息的投入,包括强化中介组织的作用、增加对互联网建设和***书馆建设的投入。针对主要集群建立竞争情报系统,系统地收集国内外的信息,然后加以处理分析后向群集的企业提供。
4.加强官、产、学、研的有机联系,稳步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府应鼓励引导企业选择与产业关联度较高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稳定可靠的依托关系,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组织,形成以技术为纽带、项目为载体、利益共享的开发机制,使高校研究机构成为企业应用新工艺、开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智囊和后盾,企业则成为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实验基地和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对象,从而促进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
5.完善各类创业园区功能。加快高新区和各类园区建设是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继续发挥好孵化器的转化作用,重点是促进已经实现初步产业化的企业加快成长,尽快形成一批具有“二次”创新能力的企业群体。促进区内的科技成果和产业链条向区外延伸辐射,扶持区外企业与之联合配套,带动产业整体升级和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各个园区要结合实际,确定各自特色发展方向,抓好重点企业,推出重大项目,扶持优势产业。
竞争力分析篇5
水平竞争力
中小城市频繁更瞀,“东高西低”格局依旧
凭借突出的外贸总值、外贸依存度、人均进出口额等指标优势,东部沿海外贸传统强市连续5年入围30强榜单,并垄断了前12强的前半段位置,深圳、东莞、苏州、上海等明星城市在水平竞争力榜单上的龙头地位不可撼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及海西地区席卷30强榜单中的20个席位。
反观内陆城市,依赖单项指标的跳跃性增长是提升水平竞争力的主要推力。因此,无论是入围城市数量、所在榜单位置、还是在榜稳定性,均难以望东部沿海地区之项背。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使内陆地区想要蚕食沿海强市在水平竞争力榜单中的份额十分困难,新登榜城市徘徊在榜单中后部,一旦落选也大多一泻千里。
相关指标分析
外贸总值占全国比重:一段时间内某城市外贸总值与同期全国外贸总额的比重,描述该城市对全国外贸的贡献程度。
沿海城市独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外贸大格局使“外贸总值占全国比重”指标相对稳定。从地区分布看。经过30余年的积淀,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在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吸引外资、产业链延伸、人才储备等外贸相关领域齐头并进,积累了其他地区短期内难以赶超的优势,在2012年该指标前30位榜单中包揽26席,其中,由核心增长极上海领衔的长三角地区共有11座城市人选。深圳击败上海再次登顶,并领衔珠三角其它6城入围;环渤海地区再度入围5城,北京继续稳坐“探花”。明星城市领跑各大沿海发达经济区域外贸,展现出以大带小、以点带面的垄断格局。
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一段时间内某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同期进出口企业数量的比值,用以衡量该地区企业进出口实力的强弱。
产业过于集中短板暴露——“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30强的地域分布呈现明显“西高东低”特点,25席为内陆中小规模外贸城市所包揽。内陆城市身陷腹地、产业配套发展缓慢导致外资吸引力不足,合理利用资源禀赋打造优势特色产业成为其经贸发展的重要推手,个别城市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甚至关系着当地的经济命脉。受此影响,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出现与总体进出口规模呈现反向的相关关系。在外贸总规模不占优的背景下,内陆地区依靠龙头企业或垄断行业抬高平均规模而挤入榜单。2012年全国参评城市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1451.2万美元,而内陆地区超亿美元的城市就达4座,有“镍都”之称的甘肃金昌已探明镍储量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外贸总规模在全部参评城市中名列第96位,但因仅有4家进出口企业,企业平均进出口规模达到8.6亿美元。内陆中小城市在该项指标的统治地位,也恰恰揭示了这些城市外贸发展的短板,外贸发展不均衡、产业过于集中,—旦外部市场风吹草动,缺少风险释放窗口的中小城市外贸将面临“一损俱损”的困局。此外,对资源型产业的过度依赖更给环境污染、资源保护等造成多方压力。
外贸依存度:一段时间内某城市进出口额与同期该城市生产总值的比值,用于描述当地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和参与国际分工程度。
外需拉动已向内需趋动转变——2012年“外贸依存度”指标30强榜单中,沿海地区席卷22席,深圳继续稳坐龙头宝座,珠三角共8城入围,与同样有8城入围的长三角地区并驾齐驱。内陆地区共计8座城市入围。
内陆城市登陆榜单一方面是经济总量偏低造成的对比效应推高了外贸依存度指标,另一方面是因为龙头企业通过出口创汇在小城市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对小城市来说,经济转型与抗风险能力较差,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容易使其经济发展被外部市场所绑定,外贸大环境变动对其的经济影响力度相比沿海强市来得更强。随着地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步伐加快,部分城市外贸依存度指标明显下滑,2012年该指标30强城市的外贸依存度平均值为107.3,剔除人民币升值因素,与去年相比下降幅度超过9%,显示经济增长正逐步从靠外需拉动向内需驱动转变。
变差优势:一段时间内某城市对外出口增速与同期全国出口增速之间的横向比较,用以衡量当地外贸出口的后续动力。
内陆中小城市掌握大局,郑州与重庆获罕见持续动力——2012年“变差优势”指标前30位城市中,中部地区延续上年辉煌,占据近半壁江山,山西长治以出口值同比增长17.2倍的抢眼表现登上状元宝座;西部地区11座城市人围。而雄厚的外贸基础、逼近瓶颈的发展阶段制约了东部沿海城市强大增长动力的持续性,仅有江苏淮安和福建三明两座城市入围。在水平分项竞争力指标体系中,“变差优势”指标跳跃性最强,榜单更迭率高达83.3%。
外贸平衡度:一段时间内某城市外贸进、出口额平衡关系比值,用以衡量贸易平衡能力,顺差、逆差过大都会对本土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进口依赖与出口导向标签仍显眼——外贸大市由于进口依赖或出口导向倾向显著,往往无法登陆平衡度榜单,如北京市2012年进出口规模指标位列全国第3,但肩负着全国能源、粮食、矿石等关乎国计民生大宗商品进口重任的诸多央企,使其进口值占同期外贸总值比重高达85.4%,外贸平衡度指标仅居第219位。
而对于一些内陆中小外贸城市来说,“中庸”的外贸特征和相对较小的外贸规模基数使其进出口更易于趋向平衡,2012年外贸平衡度30强中有23座外贸总值不足百亿美元,有11座不足10亿美元。同时,该指标榜单不稳定性也随之出现,2012年仅16座城市连续两年上榜,近半的上榜城市发生更替。
结构竞争力
外贸大市定海神针,中小城市波动剧烈
2012年结构竞争力30强中有11座城市发生更替。外贸大市表现稳定,出口值高于200亿美元的宁波、绍兴、杭州、金华、广州、佛山、厦门、青岛8座城市均连续3年人围榜单30强;中小城市稳定性较差,除辽宁铁岭凭借多元化指标稳定优异的表现,荣获结构榜单“四连冠”外,上年出口规模在20亿美元以下的5座城市全部掉出榜单。受限于整体规模,中小城市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商品种类都较为有限,环境变化、行业兴衰、龙头企业调整市场策略和产品方向均能导致其榜单位次大
相关指标分析
全产品出口高度化指数:由当地产业特征决定,代表着某城市所有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其变化意味着该城市输出产品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优势变化。
技术含量两极分化。中高端均值步入上升通道——2012年,纳入评比的291座城市“全产品出口高度化”平均值62.2,比2011年提升1.6%。从产品档次看,高附加值产品为出口主流的城市21座,比2011年增加1座;低附加值产品为出口主流的城市数量逐年减少,2012年为30座,分别比2010年、2011年减少15座、10座;中间档次产品为出口主流的城市240座,占所有参评城市总量的82.5%,平均分值64.8,比2011年增加0.3。
2012年榜单30强结构稳定,仅有6座城市发生变动,并集中在出口分值最高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平,均城市分值介于60-65之间的地区,涵盖了大部分地理版***。规模与水平正相关,外贸强市高分闪耀——外贸大市是高分***团,2012年出口值超千亿美元的广东深圳、上海、江苏苏州分别为80.8、79.4和77.6;天津、广东东莞、佛山、惠州、中山、江苏无锡等传统外贸重镇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省会城市河南郑州、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和重庆也均超过75;其余8座高分值城市多拥有左右当地出口技术含量的大型制造业龙头企业,如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湖南株洲的中国南车、广东汕尾的信利半导体、四川绵阳的长虹彩电、广西柳州的柳工机械和五菱汽车、山西晋城的富士康。而低分值城市主要集中在内陆中小城市,出口产品大多集中在当地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上,加工裎度较低导致指标分值始终处于低位。注:“高附加值产品”,指标值大于75,表明该城市整体出口产品中电子产品、机械设备以上加工程度商品出口比重较大;“中间档次产品”,指标值低于75高于50,表明该城市整体出口产品加工程度最多达到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的水平:“低附加值产品”,指标值低于50,表明该城市主要出口经济作物和矿产资源等仅经过简单加工的初级产品。
多元化指标(包括市场和产品):由“等价数目”和“离散度”两个4级指标构成,共同刻画城市出口市场、产品的数量和分布形态,只有兼具“多而均”的特征,才是均衡合理的状态。
市场多元化:环渤海最多。中部提升幅度最大——2012年,所有参评城市的“出口市场等价数目”平均值为8.2个,比2011年略增0.4个。分区域看,环渤海城市以11.3个市场等价数目的平均值居各区域之首,较上年增加0.8个;中部地区9.4个,增加0.9个,提升幅度最大。
受地理条件以及经济落后产业单一制约,内陆边境城市的外贸辐射范围狭窄,企业倾向与接壤国家贸易,广西崇左对越南出口比重高达97.6%,云南临沧对缅甸出口占84.2%,内蒙古呼伦贝尔对俄罗斯出口占79.5%,黑龙江牡丹江对俄罗斯出口占61.7%,***喀什。对吉尔吉斯斯坦出口占50.9%,出口市场等价数目均不超过3个。产品多元化:长三角领衔,珠三角独降——2012年,“出口产品等价数目”的城间差距拉大。长三角平均每座城市拥有同等出口规模的产品数量最多,以77.3个的优异成绩居首,其中独具特色的民营小商品经济为浙江在多元化指标上赢得多个前排位次;海四地区在2011年基础上增加7.1个至68.2个。相比之下,作为电子加工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出口结构以电子电器产品为主,平均每座城市同等出口规模的产品数量35.1个,均低于环渤海和东北地区水平,是出口产品数量唯一出现逆势下滑的地区。
2012年,在平均出口规模、产品技术水平等领域,长三角与珠三角不相上下,城市的全产品高度化指标值的差距不足0.5;但在多元化指标表现以及区内发展均衡方面,长三角的相对优势明显。长三角平均每座城市出口产品等价数目高出珠三角42.2个,差距较上年继续拉大44.9%。此外,长三角城市出口规模有序扩散,结构上也更趋合理,而珠三角城市外贸发展贫富落差较大,小城市出口市场和产品也更为集中,结构失衡明显
效益竞争力
“东强西弱”格局开始改善
2012年效益竞争力30强榜单更新率由2011年的46.7%进一步扩大至56.7%。除深圳、上海等发展相对均衡的外贸强市能够爆发持续竞争力外,一些依靠单项指标的高度影响力异***突起的城市,难以在效益榜单上站稳脚跟,如山西晋中、四川雅安、宁夏石嘴山、黑龙江佳木斯和河南济源等。
13座连续2年上榜的城市中,5座来自我国外贸规模前10位的城市。
随着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步伐的逐步加快,一些中西部城市外贸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在指标考核上反映出了明显的竞争优势,在“净出口对本地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和“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高度化”等指标考核中,中西部城市凭借压倒性优势逐渐取代部分东南沿海城市入围,以往“东强西弱”的效益榜单格局正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三地均衡方向发展。
相关指标分析
一般贸易出口产品高度化指数:一般贸易出口利用外部市场消费拉动内部经济发展,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产业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水平等。
中西部城市逆袭,榜单占有率首超东部沿海——相较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受外部环境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强。金融危机爆发后,一般贸易趁势而上,2012年我国一般贸易出口占同期外贸出口比重接近5成,较2008年提升近2个百分点。资源富庶的中西部城市在一般贸易领域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合计出口规模比2008年扩大了74.6%,入围城市数量由2008年的8座增至14座,而同期东南沿海地区由2008年的18座减少至12座。但中西部地区产业普遍单一、布局相对集中,竞争优势略显脆弱。
浙江省是一般贸易出口大省,然而,低成本扩张的市场开拓模式导致以传统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导的本土产业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改变,2012年该指标榜单中浙江省仅存温州市,比上年大幅减少4座,一般贸易大省要实现华丽转身困难重重。
加工贸易增值率:增值空间狭窄、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加工贸易发展模式逐渐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因此,延长产业链、提升增值空间、改善加工效益,对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尤为必要。
受益于加工贸易转移,中西部增值优势明显——随着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进行,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虽然在总量上仍无法比肩东南沿海地区,但速度惊人:自2008年以来,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年均增长44.5%,增速远快于同期全国6.3%的平均水平,在全国加工贸易比重也由2008年的2.9%迅速提升至2012年创纪录的9.8%。加工贸易的迅速成长,带领着一批中西部城市入围榜单,重庆市抓住全球电子科技创新的机遇,相继吸引了惠普、宏基、华硕、思科等品牌商以及富士康、广达、英业达、仁宝、纬创等代工商和大批零部件制造企业入驻,几年间已搭建出一片构成完整、运作成熟的笔电产业集群,在此带动下的全市加工贸易进出口年均增速高达1.9倍。
作为我国老牌加工贸易生产基地的东南沿海地区,多年累积的庞大进出口规模难掩低端的国际分工水平,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同质化严重,致使议价能力低下、增值空间狭小。光鲜的外贸数据背后,并未带来与之相称的实际利益,2012年仅浙江舟山和丽水等2座城市入围榜单,延续贫困式增长的困局。
净出口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净出口作为构成GDP的“三驾马车”之一,是衡量外贸发展效益高低的重要标准。
中西部改写区域格局——综合2008年以来的榜单区域分布变化情况,东南沿海地区由2008年的22座减少至2012年的10座,而中西部地区入围数量由2008年的3座快速增至2012年的16座,超越东南沿海地区,占据榜单的半壁江山。但中西部城市高上榜率的优异成绩主要得益于内陆城市有限的内贸市场容量,榜单中中西部城市的平均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其余地区上榜城市平均水平的78.6%,较小的经济基数和外贸市场容量给指标结果蹿升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稳定性欠佳的副作用。
出口收益率:由内资企业创造并掌控的出口收益能力更能体现“国民概念”,是衡量我国技术改造、自主研发能力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准。贸易模式决定收益能力——外贸规模是获得出口收入的基础,在持续入围的28座城市中多达21座城市来自底子较厚的东南沿海发达城市,而起步较晓的中西部地区仍未发展到具备与之抗衡的实力,仅4座城市入围。然而,出口规模并非影响出口收益能力的唯一因素,本地经济内生动力逐渐增强,内资企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广度不断加深,以及加工贸易国内产业链的延伸,均有刺于贸易收益能力的提升。而对同级别贸易城市,其贸易方式直接决定其收益水平高低,以加工贸易起家的广东省,2l座列入考核的城市中多达18座城市出口收益排名低于出口规模排名;而同是外贸发达地区的浙江省,由于本土经济特征显著,列入考核的11座城市出口收益排名全部高于出口规模排名,其中7座上榜,在人围榜单的东南沿海城市中占据33.3%的比重。
贸易条件指数:指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用于说明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关系,是从价格方面衡量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
东南沿海维持零入围记录——由于生态资源相对匮乏,发展加工贸易生产基地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实现国内外两种资源的交换、两个市场的对接成为东南沿海城市必然的战略选择。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低端,原料供应和成品销售都听命于跨国公司的市场策略,导致该地区出口产品议价能力脆弱,进口商品普遍缺乏定价话语权,贸易条件指数在考核中长期处于劣势,综合竞争力前五的东南沿海外贸强市在该指标位次均落于百名之外。
仅资源优势难成竞争合力——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跌宕起伏,大宗商晶价格在戏剧性波动中呈现下跌态势,铜、铁、锰、煤炭、棉花等资源性商品进口价格均应声而降。对于结构单一的中西部地区城市。一旦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动,对进出口价格以及由此计算而得的贸易条件指数将产生较大影响,24座入围贸易条件指数30强的中西部城市中,多达20座是新晋成员,如,甘肃平凉出口商品以苹果、杏仁等农产品为主,而进口仅锰矿砂一项商品,出口价格稳中有升的同时进口锰矿砂价格快速下跌,使该市在该指标考核中最终胜出。
然而,单纯凭借资源优势上榜的城市,在其余指标表现上往往乏善可陈,难以形成综合竞争力,入选贸易条件指数30强的24座中西部城市中,21座最终落选效益30强榜单,更无一座城市能够入围综合竞争力榜单。
发展竞争力
综合实力均衡发晨是王道
纵观2012年发展竞争力30强榜单,各经济区板块整体阵容基本保持不变。前两年单凭特殊监管区进出口份额指标位居第一的优势挤入发展竞争力30强的广西北海因该指标位次下滑,发展竞争力由上年的第18位降至第61位;贵州六盘水和甘肃嘉峪关亦因当地龙头企业落榜全国外贸500强而迅速坠入发展竞争力的谷底。不难发现,靠某项指标单打独斗终究只能如流星闪现,综合实力的均衡发展方能彰显城市的发展后劲。
相关指标分析
外商投资设备人均进口额与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该两项指标用来衡量各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劣及其对吸引外商投资转移的能力,折射当地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
西部资本产业转化亟待加强——从地区分布看,东南沿海地区依然是外商投资的主战场,把持了双双人围两项指标的20座城市中的7成席位,特别是江苏苏州、广东东莞、广东深圳、上海、福建厦门和江苏常州16市稳居两项指标前10,但在“外商投资设备人均进口额”前30的榜单上,东南沿海地区继上年减少2个席位后再折损3个席位,分别被环渤海、东北和中部地区收入囊中。西部城市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表现依然低于预期:广西钦州仍是西部地区入围“外商投资设备人均进口额”榜单的独苗,西南经济金融中心位次继续退后47位仅排在第91位;随着海南海口退出“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榜单,西部地区仅余内蒙古鄂尔多斯、内蒙古包头、四川成都3座城市,如何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催生经济内生性的增长动力仍是西部地区亟待破解的难题。
进入外贸500强企业进出口比重:提升城市外贸发展竞争力的根本是提升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反映龙头企业对当地外贸发展的集聚及带动能力。
中小城市集聚效应初显——2012年我国外贸500强企业(以下简称“大企业”)的进出口门槛持续提升,由2011年的8.2亿美元升至2012年的9.1亿美元,在上年抬高29.9%的基础上继续增高10.9%。由于短期因素造成部分中小城市出局,2012年大企业在中国版***的分布范围缩小,城市数目比2011年减少8座,继而引发该指标榜单分布格局的变动,贵州六盘水、甘肃嘉峪关、湖南娄底、河南安阳、山东莱芜以及河南新乡无一例外皆因当地龙头企业退至外贸500强之外导致排位一泻千里,榜单更新率达20%。
深圳、北京、上海和苏州4大外贸城市坐拥全国超过一半的大企业数量。由于改革起步早、开放程度深,尽管大企业数量均不及当地有外贸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总数的0.5%,但其涉及进出口值占当地外贸进出口比重仍高达50%、73.3%、38.8%和43.8%。内陆中小城市依然是该指标30强榜单的主要成员:甘肃金昌继续稳居榜首;安徽铜陵大力培育铜基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除近年一直活跃的金隆铜业有限公司外,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跻身全国外贸500强。带动铜陵在本指标排位由上年的第14位提升至第5位;富士康郑州项目于2010年投产后,巨无霸的威力迅速爆发,仅鸿富锦精密电子(郑州)有限公司一家便占据全市进出口的78.8%,带动郑州在本指标位次由上年的第19位升至第6位。
特殊监管区进出口份额作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设立的第四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先导区和试验台,海关特殊监管区在连接国内外两个市场、利用两种资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顺应产业***策转移,内陆重点承接城市包揽前三——近年来,配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海关对特殊监管区域功能拓展和整合优化步伐加快,为内陆城市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和加工贸易升级提供了便捷优惠的通关环境和后续发展的空间。2012年,“特殊监管区进出口份额”指标前30榜单分布均匀、表现稳定,东南沿海及环渤海地区共占16个席位,东北及中西部地区共占141、席位,更新率仅为10%。
随着富士康等外向型企业的迁移,中西部地区以此为基础争相设立综合保税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基地,河南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四川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和重庆西永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作,让郑州、成都和重庆获得更为强劲的推力。
潜力竞争力
长三角王者归来,西部区域版***扩张
2012年潜力竞争力30强榜单基本保持了2011年的格局。尖端阵容尽显强者恒强的王者本色,前10强榜单连续多年被深圳、上海、厦门、苏州、珠海、广州、东莞、宁波、大连等东部沿海城市“把持”。
长三角工业基础雄厚、商品经济发达、水陆交通便捷、劳动力素质较高等“软硬兼备”的优势依然突出,在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规模明显萎缩的同时,内生经济勇挑重担,上海、苏州、常州、扬州、嘉兴、无锡在“内资企业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指标中均有优秀表现。
受益于基础建设的长足发展,地广人稀的西北地区外贸潜力明显增强,内蒙古金三角鄂尔多斯、乌海和包头均榜上有名,甘肃嘉峪关在当地大企业的支撑下位列第17;西南地区的重庆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并卓有成效。西部城市在潜力榜单版***开始扩张的同时,中部地区迅速缩小,由2011年的5座城市减至1座,马鞍山和芜湖因撤并巢湖后人口基数大幅增加影响了“人均货运量”指标而无缘30强。
相关指标分析
区位优势指数:以城市拥有的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数量作为考量对象,衡量外贸地理位置的优劣和口岸功能的完善程度。
中部、西北先天不足——2012年,凭借港口便利的地理优势,东部地区的榜单覆盖率达81.6%,以黑龙江的黑河、佳木斯为起点,途经环渤海地区的辽宁、天津、青岛,划过长三角和海峡西岸,直至南端珠江流域,东部江河人海口带动沿途31座外贸城市,勾勒出一条美丽的弧线。长三角港口群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同期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总量的32.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581ZTEU(集装箱国际计量单位),占同期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总量37.2%,其中,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蝉联世界第一,宁波一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第六;珠三角地区以占全国28.7%海(河)运口岸的优势稳占制高点,深圳、珠海、广州、江门4座城市均位列前茅。在2012年区位优势指标排名前38位城市中,中西部城市仅占7席,其中5席由西南地区凭借沿海或者沿边优势占据,是内陆地区的领***人物。而我国中部和西北地区,一个缺少海运渠道,一个深处内陆腹地,区位优势指标分别只有湖北武汉、内蒙古呼伦贝尔榜E有名。
万人外贸企业数量:外贸企业是一个城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载体。企业数量越多,该市参与生产及对外贸易行为越有活力。
格局稳固,中西部颗粒无收——入围该指标前30位的城常格局与2011年大致相同,名次发生松动的城市仅10座,且幅度均在2席以内,集中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的***策配套和成长环境对外资吸引力仍然有限,尽管区域代表性大城市初具雏形、外贸企业数量明显增加,但由于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市场容量有限,难以比肩东部沿海极具辐射力的金融和商贸中心,2012年中西部地区外贸企业数量增加8.4%,占全国外贸企业总数的比重仅为10.9%,万人外贸企业数量指标的表现依旧黯然,前30名中颗粒无收。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厚重的工业基础和资本人才积累,长三角地区一直是我国倾力打造的“经济高地”,以上海为中心、苏浙为两翼的经济一体化进程持续加速,2012年该地区外贸企业数量增加6.7%达13.1万家,占全国逾4成的比重。尽管临近港澳的地缘优势、低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都在逐步消失,2012年珠三角地区外贸企业数量仍增加3.6%,坐拥榜单7席。
人均货运量:城间交通网络建设完善与否、运输通畅与否,是衡量城市工业化水平和贸易输送潜能的重要标志。西北地区登顶,中部受制人口基数而不前——在“西部大开发”、“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国家战略资源调度下,西部地区交通基础建设大幅提升,2011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4%,投资额首次超过东部地区;交通运输业配套设施的快速发展使商贸、物流、服务业等相关企业也趋之若骛,货运水平随之飞跃式提升,继2010年增长19.7%之后,2011年又以14.8%的货运量增速位列各大区域货运量增速之首。与其他指标东部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不同,西北地区在该指标前30位榜单的版***最大,上榜城市达到8座,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及包头形成“金三角”位居前列,加上甘肃嘉峪关,西北地区囊括了前5名中的4名。同时,中部地区的货运量颇具规模,12.2%的增速也无可挑剔,但由于部分城市人口基数较大,在该指标表现上稍显逊色。东北基地厚积薄发。东部沿海遭遇瓶颈——早在2003年国家制定战略开辟老工业基地振兴之路起,东北地区特别是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及其物流潜力便开始被逐步挖掘,2011年以14%仅次于西部地区的货运量增速,成为该指标榜单表现较为进取的地区,入围4座。而起步早的东部沿海地区经贸发展开始走入瓶颈,货运量比上年增长9.1%,增速回落3.7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货运总量的38.4%,比上年回落1个百分点;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扩充,发展潜力因其日益增加的基数导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难度越来越大,令东部沿海地区在排位中难有突出表现。
竞争力分析篇6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竞争力;产出分析;横向研究;纵向研究
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人口众多,生产能力不足,导致了人工成本低廉的状况,但这些因素也成了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不断进行投资的原因。随着我国国力的提升、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近几年来,人工成本攀升的呼声和幅度越来越大。央行新近的《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共有30个省份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月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长幅度为22.8%。另外据人民网2011年6月9号的数据显示,北京、重庆、江苏、广东等13个省市再次较大幅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北京的月最低工资已由960元调整到1 160元,天津由920元调整到1 160元,江苏由960元调整到1 140元,广州和上海的最低工资标准都增至1 300元,浙江调整后的1 310元已成为目前最低工资最高的省份,平均上调17%左右)。人工成本就这样高姿态地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那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在吸引外资方面,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已经消失了呢?
一、分析指标的内涵及分析方法的介绍
按我国劳动部颁布的(1997)261 号文件规定,人工成本范围包括: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支出。可以看出,职工工资总额并不等同于人工成本的概念,但却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人工成本进行分析时可以用工资来代表人工成本。因此本文在分析问题时有一个前提,即采用工资的数据来对劳动力成本进行分析。考虑到数据的可及性和有效性,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将以取得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这两项数据指标来对劳动力成本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人工成本一般情况下进行分析时采用的衡量指标有三种(见表1)。
前面讲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带来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的丧失是基于对人工成本进行水平分析得出的结果,但是这种结果足以令人信服吗?为了分析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真实处境,还需要考虑采用产出指标分析的方法来探究劳动力成本背后的秘密。在以往的劳动力成本研究中,产出分析指标体系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但是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讲产出指标的分析比水平分析更加能够揭露现象背后的真正原因。因此本文将引进产出分析的方法来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用产出分析得出的指标作为衡量劳动力成本竞争力强弱的标准,从而达到反映我国劳动力成本竞争力真实现状的研究目的。
在企业中,常用的人工成本产出分析几个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包括: 1.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
×100%;2.人事费用率=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企业销售收入
×100%;3.劳动分配率=企业人工成本总额/企业增加值
×100%。鉴于要分析的对象是我国整体的劳动力成本现状,因此在进行产出分析时采用的数据中,用我国每年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项数据来代替上述计算公式的人工成本总额的项目,用GDP和GNP的数值(仅指中国大陆,不包括香港和澳门这两个特别行***区)来代替利润总额和企业增加值这两个项目,然后在此基础上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采用产出分析方法分别进行研究。
二、纵向研究
(一)基于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结果一:表2的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的指标均表明了我国的每单位(元)的人工成本能够创造出的单位GDP或单位GNP都是呈现上升的状态,上升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但是相比之下,2008年之后创造的单位GDP或GNP有了明显的下降,这对计划在我国进行投资的跨国企业而言,似乎也意味着创造每单位的产值需要付出更高的人工成本,这个结论可能会阻止他们来中国的投资活动。但是也要意识到这些统计年鉴数据的局限性,2009年是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一年,也是我国GDP和GNP近些年来增速最慢的一年,而且缺少了我国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2010年以来的数据,因此得出的结论也许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减弱了,这可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后果。如果仅仅通过统计年鉴的纵向分析就认为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减弱了显然是不够严谨的,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
(二)基于统计公报数据进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结果二:通过对表3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第一列绝对值的产出分析指标的浮动表明,即使经过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每创造一单位的GDP所付出的人均人工成本也一直是在降低的,因此才有了本文开头所讲的2010、2011两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的***策出台,这是与我国现存的国情相符的;从第二列增长率的产出分析指标可以看出,我国2008年及其以前几年期间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是递增的,这是由于这些年GDP大幅增加产生的结果,2008年之后情况有所改变。首先在2009年,因为是经济危机蔓延的第一年,这也是我国GDP受创最严重的一年,因此人工成本增长率才呈现出了反常的“病态高”状态;2010产出分析的指标开始有所回落,相较于经济危机之前的指标却又呈现了反常的“病态低”状态,这个情况显示出我国2010年的GDP出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人工成本的增长比例远低于GDP的增长比例。2010年的这种情形一方面表明我国正在从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另一方面证明了2010年和2011两年全国性工资调升***策的必要性和正确性。通过对统计公报中数据进行产出分析结果的研究发现,我国的人工成本优势依旧存在,甚至可以看出即使这两年来我国的工资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金融危机蔓延的2009―2011年我国的人工成本竞争力也确实在不断增强。这与上述通过对统计年鉴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截然不同。这个结论对将在我国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投资的投资者们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信号,也是本文的最终观点。
(三)2011年上半年数据对结论的验证
从2011年7月15号在《人民日报》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办公室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评估报告》的内容可以看出,我国这两年正在从金融危机中摆脱出来,并仍旧保持着相当强劲的劳动力成本竞争力。国家统计局2011年5月份公布的2011年部门预算显示,2011年收入预算总计320 225.1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事业单位离退休(款)的2011年财***拨款预算数为2 744.08万元。2010年收入预算总计308 646.96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事业单位离退休(款)的2010年财***拨款预算数为2 417.08万元。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到这两年中每创造一单位的财***预算收入,2010年需要支付0.00783的人工成本,在2011年中,即使在社会保障和就业(类)行***事业单位离退休(款)比2010年财***拨款执行数增加了303.31万元,增长了12.4%的情况下,我国需要支付的人工成本增加到了0.008569,但仍然相比金融危机之前较低,这同样证明了我国当前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不但没有减弱,相反还有逐渐增强的趋势。因此可以说,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优势依旧存在,我国目前提高劳动者工资的***策仍然存在着提升的空间。
三、横向研究
竞争力的强弱是通过与竞争者的比较得到的,可以通过对比近年来国外某些国家的相应数据指标来考察我国人工成本竞争力的变化。根据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得到的2005―2010年世界各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结合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中得到的关于2005―2010年世界各国GDP排名,笔者对竞争力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关于要研究的国家样本的选取,最终选择的是2005―2010年期间GDP排名都在前十的5个国家,即中国、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这5个国家连续6年的GDP总额排名都在前十的行列(见表4)。
横向研究结果:由以上可以看出,我国的GDP总额一直在世界前列,但是与其他高GDP水平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成本低廉很多,另外几个国家的人工成本在排行榜中都是比较靠前的,而我国的人工成本排名一直都是极其靠后的。经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另外几个发达国家在经历了比我国更严重的经济危机,人工成本排名已经严重落后。虽然我国近年来人工成本有所上升,但我国与这些国家的人工成本之间仍然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同样表明了我国人工成本的可挖掘空间仍然巨大,而且可提高的潜力也是具备的。这组数据否定了我国人工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的说法,相反,却向人们证明了我国这两年来提高工资成本的可行性,我国人工成本对投资者来说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同时对人工成本进行了研究,纵向研究就是指根据对我国2005―2010年GDP、GNP、城镇居民的总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数据进行产出指标的分析,得出了我国人工成本竞争力不但没有随着人工成本绝对值的增加而消失,反而呈现了越来越强迹象的结论(纵向研究结果一、二);横向研究就是指从几个GDP大国入手,着重分析他们在金融危机前后的劳动力成本变动并进行了比较,得出的结论是:无论是在金融危机之前还是之后,我国与其他GDP大国相比,在劳动力成本方面都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强劲的竞争力(横向研究结果)。
同样归纳总结起来,本文的结论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一方面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各个国家的GDP(增速)和人工成本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2009―2010年的经济危机蔓延期影响更深,但是2010年的某些指标暗示了我国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出分析指标说明我国劳动力成本的竞争力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就是我国的人工成本竞争力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力量一直没有消失。中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具有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曾以此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来我国投资,而且以后仍然可以利用我们的人工成本优势加大对投资的引进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学力.我国人工成本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44).
[2] 袁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企业人工成本控制[J].中国商贸,2009(11).
[3] 韩登科,何瑛,李多顺,等.加强人工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措施[J].财务管理,2007 (1).
[4] 徐宝贵.加强人工成本管理的对策[J].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004(11).
[5] 王志峰,黎玉柱,肖***梅.从社会保障角度研究人工成本与企业成本竞争力的关系[J].科技和产业,2007(4).
[6] 翟振宏.从战略成本的角度认识如何优化人工成本[D].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
[7] 李影,徐红.人工成本的指标体系分析[J].管理天地,2007(5).
[8] 张雪春,徐忠,沈明高.我国进出口企业的人工成本趋势及其应对措施[J].金融发展研究,2008(11).
竞争力分析篇7
关键词:市场细分;旅游竞争力;创新
中***分类号:F590.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6-0176-02
一、引言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R.Smith)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市场营销学的一个新概念。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企业根据旅游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购买习惯的差异性,将某一特定的旅游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从而形成一个个具有相似旅游需求和欲望的旅游消费者群体的市场过程[1]。市场细分的提出不仅促进了营销学的发展,而且为企业有针对的开发旅游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竞争力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如夏雪莲,周玉宏的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2],刘蔚的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3]等,这些研究对于提升我国旅游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旅游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来说,消费者群体比较复杂,消费需求具有多样性,因此,对旅游市场细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合理有效的旅游市场细分,对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增强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传统市场细分标准的不足
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市场细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就市场细分的标准来说,主要有地理细分、人口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多数旅游企业是采取这一细分标准进行市场细分,对于认识目标顾客群,合理的划分市场,获取市场份额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市场细分的划分标准来说仍然存在着某些方面的不足。
1.市场细分的内容虽然比较全面,但并非市场细分越细越好
一方面,旅游产品开发中不能遍地开花,要寻求特色,突出重点,优化结构,注重专项、专题与特种旅游产品以及区域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另一方面,每个旅游者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有着不同的旅游需求,旅游企业要想满足每个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集中某几个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营销,以有限的资源最大程度的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相反,市场细分过细会增加企业的调查成本,缩小企业产品的受众人群,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综合性的旅游目的地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则可以进行合理的市场细分,开发不同的旅游项目满足旅游者的不同需求,虽然每一细分市场的旅游者群体较少,但众多的细分市场组合起来仍然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因此,旅游市场的细分应视企业旅游资源的丰度和企业实力具体而定。
2.市场细分的标准统一,易于模仿,不利于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大多数旅游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人口、心理和行为等标准进行市场细分,这种细分标准全面、合理,并且简单易于操作。但同时也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的许多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以游览观光为主,景区内容虽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但在满足游客的审美要求等方面却有着相同的功效。比如,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竞争,由于同把目标市场定位于石林观光旅游市场。由于共性大,个性小,各旅游企业为了争夺有限的目标顾客群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的结果要么是均分市场,形成恶性竞争;要么是级别高,知名度大的景点代替级别低,知名度小的景点。所以,一个地区采取某种形式的市场细分,另一地区也以同样的营销策略针对相似的目标人群,由于不具有差异性,因此竞争优势也便消失了。长此以往,将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缺少变化,很多旅游企业始终坚持着同一的细分市场,没有注意到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生活方式等也会随之发生改变,因此对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企业原来的旅游产品便逐渐不能满足旅游者新的消费需要,针对原来旅游市场的营销策略也不能够适应现在的市场情况。失去了目标,企业的行为便是盲目的和无效的。因此,旅游企业应该随时关注旅游市场的变化,针对不同阶段的旅游者消费需求的不同,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满足目标游客的需求。
三、对策
针对传统的旅游市场细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笔者认为应该从新的视角来重新面对市场细分,并从下面几个方面来阐述作为旅游市场细分的依据。
1.基于旅游地社会文化背景来划分旅游市场
旅游地的社会文化背景,简单的说就是旅游地的文脉。文脉,即文化脉络,指旅游区的地域环境特征和在这一环境中形成并发展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积淀的社会文化观念,它是旅游区独特个性的内在核心。广义的文脉包括自然环境、文化氛围、历史传承以及社会人文背景[4]。罗云艳认为,文脉确定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现代民族民俗文化以及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分析,并以丹东市为例说明了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5]。当旅游者置身于目的地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观光游览时,很自然地被当地那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氛围所吸引,由于和旅游者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存在差异,因此,这种社会文化因素会对旅游者产生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无意识感受到的,对于这种异质性变化,旅游者往往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并在对这种社会文化的认识过程中得到一种额外的满足,一种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满足和收获常常超过了其旅游前所怀有的旅游期望,对扩大景区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
2.基于旅游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旅游细分市场
旅游者的旅游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只有旅游企业主动适应旅游者的变化,开发迎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新产品,企业才能保持不断的发展。比如,目前人们对溶洞景观已经失去了兴趣,市场规模较小,以溶洞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谨慎。人们对漂流、温泉、滑雪等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就有很大的市场潜力[4]92。每个旅游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旅游需求,少年的时候喜欢娱乐活动项目,青年的时候求知心里比较强,老年则喜欢安静优美的旅游环境。旅游经营者要有这样的洞察力,时刻注意到旅游者的需求是什么,根据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旅游产品,使之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变化。旅游企业的这种变化不仅是被动的,也是主动的。另外,要注意对游客的需求加以合理的引导,不能一味地迎合游客,对于崇拜迷信,破坏环境等不健康、不文明的旅游活动要加以制止,树立积极健康的旅游需求。
3.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
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创造新事物。万宁认为,企业创新的实质就是满足需要、创造市场[7]。一个好的创新就要有一个创造性的新思路、新想法、新创意,”鹦鹉学舌”只会使企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利于长远的发展。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边际效应递减原则和竞争压力,旅游企业要想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必须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旅游产品,加强创新,开辟新的旅游市场。如蜜月旅游,教育旅游、黑暗旅游(参观各种人为或自然灾害发生地的旅游活动)等,青岛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的开发不仅满足了旅游者求异心理的需要,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8]。
4.旅游企业应在原有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性的旅游景区
综合性的旅游景区既能吸引大量的旅游者,扩大市场份额;又能分散风险,避免企业因受外在波动而导致的旅游收入的减少。很多景区在规划的初期就考虑到了设置休闲区、游览区等不同的旅游活动区域,既可以有效的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又扩大了吸引范围,满足不同旅游者的不同旅游需求。厦门鼓浪屿在游客中心专门为游客设计了不同的自助旅游线路***,如鼓浪屿音乐之旅线路***,鼓浪屿建筑之旅线路***,鼓浪屿红色之旅线路***,夜游鼓浪屿线路***等多条旅游线路供游客选择。既有团队半日游和一日游的普通旅游产品,也有音乐爱好者和建筑爱好者专门设计的特种旅游产品,有围绕海上花园为主题的鼓浪屿名品精品旅游产品,更有为高端客户精心打造的鼓浪屿豪华浪漫旅游产品。鼓浪屿的产品开发策略充分体现了旅游产品的多样化,满足了游客的需求,也是鼓浪屿旅游长盛不衰的法宝[4]106。
参考文献:
[1]刘德光,陈凯,许杭***.旅游业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16.
[2]夏雪莲,周玉宏.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的企业竞争力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1).
[3]刘蔚.基于价值链(网络)理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J].北方经济,2006,(9).
[4]曹诗***,王衍用,阚如良.旅游开发与规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6.
[5]罗云艳.地理文脉在旅游形象建立中的作用――以丹东市为例[J].甘肃农业,2005,(11).
竞争力分析篇8
>>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泰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和制度创新 产业链视角下的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 关于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研究 东北三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湖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河南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地理标志保护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 陕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金砖五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泰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山西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提升山东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研究文献综述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3-06-19.
[4] 温州市农业局:关于公布2012年度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的通知[EB/OL].,2012-10-18.
[5] 戴晓蒙、陈浩洲:温州聚力农产品商标品牌建设[N].市场导报,2013-06-07.
[6] 刘彩玲:“体重”要适中、“长相”要俊俏、“服装”要得体…今年杨梅“选美”要闯12道关口[N].温州都市报,2012-06-26.
[7] 黄松光、黄建珍:我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 瓯柑品牌价值4.67亿元[N].温州晚报,2009-12-27.
[8] 叶敏:农产品品牌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2013(3).
[9] 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协会:浙江农产品走进美国超市[EB/OL].,2013-07-08.
竞争力分析篇9
关键词:山东省;区域竞争力;主成分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具有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强区域对资源的吸引能力,成为各地方***府需要认真考虑的重要课题。在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研究省、市层次的区域竞争力状况,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东省是一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甚至存在逐渐拉大的趋势。因此,对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各地级市区域竞争力的合理定位,了解各地级市发展的优劣势,为各地级市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区域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算法步骤
本文以山东省17个地市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各地市的区域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评价的思路是:先求出原始p个指标的q个主成分,然后选取少数几个主成分代替原始指标,再将所选取的主成分进行综合,就得到综合评价指标,然后依据综合评价指标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比较。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区域竞争力的步骤为:
(一)构建指标体系矩阵。设n为样本,m为指标数,有:
x=x11x12x13…x1mx12x22x23…x2m………………………xn1xn2xn3…xnm
其中,xij为第j个变量在第i个样本的观察值,(i=1,2,…n;j=1,2,…m)。
(二)对原始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各项指标数据的量纲不统一,为消除变量之间量纲上的不同,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若指标体系中有逆指标要转化为正指标,本文采用xik**=的方法将逆指标转化为正指标,采用的标准化公式:xik**=(xik-)/sk,其中xik**为xik的倒数,xik*为xk中第i个观察值xik的标准值;为变量xk中观察值的平均值;sk为变量xk的标准差;i为第i时期;k为第k个变量。
(三)计算各变量数值之间的相关矩阵r。
r=(rjk)m×m
式中,xij与xik*分别为变量j、k的观察值;rjk为变量j、k之间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矩阵反映了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四)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特征根 r-?姿i、特征向量矩阵u=(uij)m×m,计算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完成原指标到各成分的转换,把原指标合成为各成分,再合成为总评价的权数。
(五)构造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将q个主成分转化为一个综合指数zt,反映该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zt=w1f1+w2f2+…+wqfq
fi(i=1,2,…q)代表了该区域在某方面的竞争力水平,wi(i=1,2,…q)是这q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即某个主成分构成该区域竞争力综合指数zt的权重。
二、实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09年山东省17个地市的区域竞争力。数据来源于2006~2009年山东统计信息网、山东统计年鉴等,部分数据来源于网络。具体分析过程为:
(一)分析出主成分。对变量为44,样本容量为17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和累计方差贡献率>85%的原则,选取6个主要成分,它们解释了总方差的91.888%(累积方差贡献率)。在旋转前因子载荷矩阵中,人均消费品零售额、产值利税率等因子含义不明确。从原始变量载荷矩阵中不能很好的用6个主成分代表44个变量,因此需要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进行处理,消除因子含义不明确的现象。
(二)各主因子的含义。因子分析是为了了解每个主因子所代表的含义,对分析结果做出解释。对于公因子f1反映2009年各个地级市经济总量发展水平的个指标具有较大载荷,包括地区gdp、地方财***一般预算收入等。对于公因子f2人均gdp、人均地区财***收入等变量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3上,变量近3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增长率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具有较大载荷。对于公因子f4变量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税率等具有较大载荷,反映了各地级市的企业效益状况。在公因子f5上变量产品销售率和经济外贸依存度具有较大的载荷。在公因子f6上反映山东省各地级市近三年存贷款余额的平均增长率的变量具有较大载荷。
三、实证结果
(一)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因子得分。计算出山东省17个地市影响区域竞争力的主成分得分,见表1。(表1)
(二)山东各地级市综合竞争力得分zj,可计算得山东各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见表1。由表1得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的竞争力指数有部分值为负值,如枣庄(-0.39484)、泰安(-0.23489)、威海(-0.15899)等,负值只说明该地级市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的相对地位处在平均水平之下;得分为正值,说明在17个地级市中,被评估地市的综合竞争力位于平均水平之上。
四、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1可得,各地级市6个主成分和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排名。(表2)从表2可知:在山东省各地级市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青岛、济南、烟台,排在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菏泽。青岛市和莱芜市的区域竞争力得分差距为2.159。可见,山东省17个地级市的区域竞争力差异较大。
(一)区域综合竞争力第一的青岛市在反映各地级市经济总量的主成分f1和反映居民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的f6上具有较大优势。但青岛市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相对较低,经济对外依存度较高。
(二)区域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二的济南市的经济总量竞争力在17个地市中居第三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率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等方面在17个地市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表明济南市居民的消费需求旺盛,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区域综合竞争力中,济南市金融机构的存贷款余额增长率也比较低。
(三)区域竞争力综合排名处于第三位的烟台市,其经济总量竞争力仅次于青岛市,在17个地市中处于第二位,但烟台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等在17个地市中处于比较弱的位置。
(四)排名处于区域综合竞争力最后三位的分别是莱芜、滨州和菏泽。莱芜市仅仅在人均平均量和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上具有一定的优势;滨州市居民近三年存贷款余额增长率相对较高;对于菏泽市而言,企业效益状况相对于其他主成分而言要好。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修卫.区域竞争力基础的多元化及其思考.中国软科学,2003.12.
[2]黄善明.论区域核心竞争力演变的生产力基础.云南社会科学,2004.4.
[3]严于龙.我国地区经济竞争力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1998.4.
[4]潘丽柳.我国区域竞争力评价.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12.
竞争力分析篇10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作者简介]王金河,男,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一、采用的研究方法
对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研究的实证分析可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显示”比较优势法(RCA)、可比净出口指数(NTB)、米查利指数分析法(MI)、国内资源成本系数(DRC)、价格比较法、劳动力密集指数法等。这些实证分析方法,各有其优点和缺陷,有些方法计算复杂,有些方法数据难以取得,有些方法可比性较差,说服力不强。
“显示”比较优势法计算具有侧重出口实绩,因此可以免受国家保护造成进口扭曲所带来的影响,而且简单明了,避免了许多繁杂运算及近似的估计,为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广泛使用。“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商品出口额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
可比净出口指数(NTB),又叫出口竞争力指数、贸易竞争系数、净出口指数,通常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减去进口再与该类商品贸易总额的比率,它结合某种产品出口、进口两方面因素来反映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用公式表示就是
NTBij=(Xij-Mij)/(Xij+Mij)
式中,NTBij――出口竞争力指数
Xij――i国(或地区) j种商品的出口值
Mij――i国(或地区) j种商品的进口值
可比净出口指数的取值在-1和1之间。如果NTBij=-1,即该国j种商品只有进口而没有出口,没有国际竞争力;如果-1
由于采用单一研究方法有很多弊端,其缺陷难以消除,所以我们选取“显示”比较优势法结合可比净出口指数来综合分析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以互相弥补彼此存在的缺陷,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
二、农产品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1.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实证分析
(1)农产品出口竞争力RCA分析
我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农业一直在国民经济种占据重要地位。我国自从1995年开始农产品总体上就已经丧失了比较优势。虽然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加,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在加大。但是从RCA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农产品整体比较优势持续下降。特别是入世后的三年,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呈直线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2.5%、5.8%和8.6%。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大宗谷物类土地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下降所致,我国的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料作物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远高于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者,目前已经不具备比较优势。
(2)可比净出口指数(NTB)分析
根据我国近十年的农产品进出口资料,我们再通过计算可比净出口指数的方法来了解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发展变化情况(见***1)。
通过***1可以看到,我国近十年来的农产品可比净出口指数经历了一个起伏过程,然后趋于直线下降。在1995~1998年期间,我国农产品可比净出口指数是上升的,在1998年达到峰值,但也只有0.225;1996~2002年出现徘徊;2002年后直线下降,到2004年变为负值。也就是说通过农产品进口和出口来看总体上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在2004年以前较强的,但从2004年开始变为较差。实际表现为农产品贸易出现逆差。
综合RCA指数分析和可比净出口指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不足,且呈直线下降趋势,竞争前景不容乐观。
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总体分析
(1)山东省农产品的RCA分析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值一直位于全国前列,已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位,是不折不扣的农产品出口大省!从这些信息来看,山东省农产品在全国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笔者搜集了山东省农产品1995~2004年的相关数据,并进行RCA值的计算、整理,来了解和分析山东省农产品总体的比较优势情况(如***2)。
从***2山东省农产品RCA指数可以看出,虽然全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较差且呈下降趋势,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山东省农产品的RCA指数不仅远远大于全国,而且均大于1,即山东省农产品总体上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入世前后的1999年~2004年山东省农产品RCA均大于2,有较强的比较优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山东省在我国农产品出口中居领先地位,是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出口强省。
(2)山东省农产品NTB分析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持续增长,但近几年来增幅放缓,而农产品进口增长很快。我们在结合进出口量方面的情况,分析山东省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发展轨迹。从***4.3可以看出近十年山东省农产品的NTB指数均大于0,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但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山东省的NTB指数呈下降趋势;NTB指数峰值出现在1999年,为0.554,2004年最低为0.049,但仍具有出口竞争力。
从分析结果看,对全国农产品总体进行RCA和NTB分析得出的是相同的结论,而对山东省农产品进行RCA和NTB分析却出现了差异:RCA指数在中国入世前后没发生太大变化,但NTB指数在入世后出现了明显下降趋势!进行深入分析发现,NTB指数之所以出现明显下降,其原因在于山东省农产品进口额的快速增加,是山东省农业走外向型经济发展道路的结果,也说明山东省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农产品总体竞争力不高,而且出口竞争力在逐年降低。
3.山东省主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山东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多种农产品的产量、规模和出口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根据产品产量规模、在农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对经济的影响、在世界同类产品生产与贸易中的地位等原则,选取了七类共九种农产品进行分析:一类是粮食和谷物类的小麦和玉米;二类是棉花;三类是油料作物,有大豆和花生;四类是水产品;五类是蔬菜;六类是肉食品;七类是水果类,以苹果为代表。粮棉油是山东省大宗农产品,肉食品、水海产品、蔬菜、水果、花生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拳头产品,所以我们选取这九类产品进行分析。
(1)主要农产品的RCA分析
在对山东省主要的九种农产品进行分析后发现:山东省主要农产品的RCA值差距大,出口竞争力强弱分明。具有比较优势的花生、水产品、蔬菜、肉食品、苹果五类农产品是山东省主要出口农产品,这五种农产品RCA指数大于2,具有比较优势,特别是排名前四位的苹果、花生、蔬菜、水产品的RCA均大于2.5,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不具有比较优势的小麦、玉米、棉花、大豆RCA指数小于1,尤其小麦RCA值为0,居于绝对劣势地位(见表1)。
(2)主要农产品的NTB分析
同样对九种产品,结合进口情况,进行可比净出口指数(NTB)分析。根据搜集的数据资料并进行整理计算(见表2)。从可比净出口指数来看,山东省主要农产品NTB指数差异明显:玉米、花生、蔬菜、肉食品、苹果NTB指数为1,也就是说这五类产品是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出口竞争力强;水产品的NTB指数为0.257,意味着水产品有较强的竞争力;棉花和大豆接近-1,这两类产品竞争力很差,而小麦为-1,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居于完全劣势,没有竞争力。
三、结论
对全国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进行实证分析、对比,可以发现山东省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和可比净出口指数都比全国农产品总体水平高。具体结合RCA指数和NTB指数可以看出:
1.山东省农产品“显示”比较优势明显:全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自1994年以后不仅小于1而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竞争力明显不足;而山东省农产品在入世前后均大于2,具有很强的出口竞争力;山东省农产品可比净出口指数虽然在入世后与全国水平一样出现明显下降,但仍然高于全国水平,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从总体来看,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远高于全国水平,是山东省年产评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位的主要原因。
2.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参差不齐,强弱差别明显:主要农产品中小麦、棉花、大豆三类农产品出口竞争力差,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而玉米虽然缺乏比较优势,但由于玉米补贴的原因,山东省玉米呈现少量出口局面,目前尚存在一定出口竞争力;花生、蔬菜、肉食品、苹果、水产品既存在比较优势,也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这也是山东省出口的五种主要产品,是山东省农产品总体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蓝庆新.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