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篇1
异度时空:论香港女性小说的文化身份想像王艳芳 (188)
论美华文学中不同代际的纽约书写陈涵平 吴奕铸 (194)
泰华文学的发展及其文化取向陆卓宁 (198)
关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几个问题柯汉琳 (201)
评栾梅健的《前工业文明与中国文学》范伯群 (204)
关爱和《中国近代文学论集》读后胡全章 (206)
全国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综述毛正天(整理) (209)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与教材”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石圆圆(整理) 陈嘉梦(整理) (212)
中国散文的民族化与现代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吴春兰(整理) (214)
“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改革与审美文化转型”学术研讨会综述董树宝(整理) 贾一心(整理) (216)
《钱中文文集》(1-4卷)发行仪式述要丁国旗(整理) (218)
全国“科学发展观与当代文艺”学术研讨会 (F0002)
本土文化自觉与“文学”、“文学史”观反思——西方知识范式对中国本土的创新与误导叶舒宪 (5)
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高小康 (13)
价值视野中的文学经典晓华 (18)
反思、调整与超越:21世纪初的女性文学批评王春荣 吴玉杰 (23)
论新时期30年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发展涂昊 (28)
试论《周易》“生生为易”之生态审美智慧曾繁仁 (33)
春秋笔法与中国小说叙事学李洲良 (38)
周代乐官与典乐诗教体系杨隽 (43)
黄人的文学观念与19世纪英国文学批评资源陈广宏 (49)
唐宋“国花”意象与中国文化精神王莹 (61)
“沈宋体”的艺术特征及其形成原因肖瑞峰 李娟 (72)
宋词经典名篇的定量考察王兆鹏 郁玉英 (79)
北宋“太学体”文风新论张兴武 (87)
传统人格范式失衡境遇下的悲怨与风流——白朴的心路历程与其剧作的泛人文内涵张大新 (95)
曾国藩古文理论平议黄伟 周建忠 (104)
鲁迅小说叙事方式的存在论视域吴康 (112)
“转折”中的持守——左联时期丁玲创作中的个性思想秦林芳 (120)
徐訏的遗产——为徐讦诞辰100周年而作吴义勤 (125)
论沈从文的怀旧写作周明鹃 (132)
论传统伦理在五四作家人格铸就中的主体地位陈留生 (138)
巴蜀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陶德宗 (145)
对文学本质的超越性诉求——梁实秋文学观论析于文秀 (151)
“大团圆”之争——传统“人情戏”的当代艺术流变张炼红 (156)
穿越历史烟尘的女性目光——论凌力的历史写作季红真 (163)
也谈语言的传统——先锋文学与***文学比较论王中 (169)
重读改革小说——公化的现代性与私化的矛盾性首作帝 张卫中 (175)
红柯中短篇小说论李丹梦 (179)
评卓如《青春何其芳》雷业洪 (207)
读欧阳友权《数字化语境中的文艺学》蓝爱国 (210)
何其芳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讨论会综述封英锋(整理) 陶德宗(整理) (212)
张恨水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黄静(整理) (213)
《王蒙自传》学术研讨会综述温奉桥(整理) (216)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郑玉明(整理) 孙旭辉(整理) (217)
“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 (F0003)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三十年胡亚敏 (5)
新时期三十年文论研究赖大仁 (13)
八十年代:多义的启蒙南帆 (18)
从章句之学到文章之学吴承学 何诗海 (21)
河西四郡的建置与西北文学的繁荣跃进 (32)
论何绍基诗歌美学创变曹旭 (40)
朱熹的骈文批评于景祥 (46)
金圣叹“腰斩”《水浒传》、《西厢记》文本的深层文化分析樊宝英 (52)
北齐文学传统与初唐诗歌革新之关系杜晓勤 (56)
西曲舞曲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曲辞结构曾智安 (64)
《文心雕龙》与袁枚性灵说王英志 (70)
试论现代“文学学科”之生成朱立元 栗永清 (75)
文学理论、理论与后理论周宪 (82)
全球化语境与“人生艺术化”命题的当代意义金雅 (88)
常态人性与梁实秋的文学思想庄锡华 (93)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的“进步观”***圣元 (98)
元明之际的种族观念与文人心态及相关的文学问题左东岭 (104)
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柯蒂斯·卡特[美] 杨彬彬(译) (112)
民间神歌的女神叙事与功能——以粤西地区冼夫人神歌为例吴真 (117)
“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邹明华 (123)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罗岗 刘丽 (129)
“普及”与“提高”之辩——论五十年代精英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势力之争张均 (137)
风前大树:彭燕郊诗歌论吴思敬 (143)
在神话性中生存——当代武侠小说的深层内涵李欧 (149)
追溯网络小说的传统周志雄 (155)
时间、修辞策略与鲁迅“铁屋子”的破解曹禧修 (160)
论晚清散文与“五四”散文的结构性逻辑丁晓原 (165)
二十世纪写实主义文学思潮论邝邦洪 (172)
“五四”文学中的自我神话及其破灭胡景敏 (180)
租界文化对现代文学风貌格调的影响李永东 (186)
“红色之路”与哈尔滨左翼文郭淑梅 (193)
论“身体”在沈从文四十年代创作中的审美意义李蓉 (199)
论曹禺剧作在南洋的传播与影响朱文斌 (204)
文学经典的死去活来王建疆 (194)
文学在今天的意义曾凡 (197)
中国道教文学研究必需的知识要求蒋振华 (200)
社会主义文学生产方式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现代性段吉方 (203)
读《中国新诗书刊总目》谢冕 (207)
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黄曼君 (208)
评吴蓓《梦窗词汇校笺释集评》刘扬忠 (210)
评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邹广胜 (212)
“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武新***(整理) (216)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咸立强(整理) (219)
“启蒙思潮与百年中国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周新顺(整理) (221)
杭州师范大学中国美学与文论研究中心简介 (227)
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 (228)
“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 (230)
首届全国当代文学批评期刊建设与当代文学走向学术研讨会 (F0003)
新时期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
《国语》、《左传》的引“诗”和《诗》的编订——兼考孔子“删诗”说张中宇 (29)
记***同志对《文学评论》复刊工作的意见邓绍基 (5)
刘勰对于“锦绣”审美模子的具体运用古风 (37)
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三十年发 (8)
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三十年关爱和 朱秀梅 (12)
中国西部文学研究三十年李继凯 (16)
《诗》学之“兴”的还原与背离刘毓庆 (20)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审美空间张晶 (43)
关于贾岛其人其作别解四则陈祖美 (50)
破立之际:韩愈“文人之诗”的诗史意义罗时进 (56)
从南北对峙到南北融合——宋初百年文坛演变历程沈松勤 (61)
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和传播——以《好逑传》英译本为中心宋丽娟 孙逊 (71)
关于文学“如何”的文学理论刘俐俐 (78)
当前文艺学论争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吴炫 (86)
观看的文化分析曾*** (93)
何谓“中国文论”?牛月明 (98)
叙事视野下的王国维文学内容形式观赵炎秋 (103)
陆机《文赋》创作论中的士族意识孙明君 (108)
百年中国文学与***治审美因素高永年 何永康 (112)
“越轨”的现代性民初小说与叙事新伦理叶诚生 (117)
抗战名将殉难叙事丁伯林 赵稀方 (121)
日本观照:从创造社到中国新感觉派靳明全 (128)
作家老舍的诞生李兆忠 (133)
《益世报》:现代文学研究尚未全面开垦的沃土杨爱芹 (139)
四十年代“新生代”诗歌的诗学意义张志国 (144)
论四十年代现实主义诗论杨四平 (151)
戏剧的“人学”转向与深化——论新时期现代现实主义戏剧创作胡星亮 (157)
“改造国民性”的另一条思路——论当代作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发现与思考樊星 (163)
孙健忠:土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吴正锋 (170)
试论“年轻主义”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形成路文彬 (175)
九十年代中国女性小说的主题与叙事王侃 (180)
苏联影响与夏衍文学名著改编观念的转变洪宏 (185)
论《红旗谱》的日常生活描写阎浩岗 (189)
基于交流语境的艺术形象论吴予敏
论“五四”新文学作家的身份确认苏美妮 颜琳
海派文学、现代文学的通俗化走向李楠
《玉官》与许地山“宗教沟通”的文化构想巫小黎
苏曼殊诗歌创作的中国传统与日本意象陈春香
论鲁迅小说的焦虑郭小东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
填平鸿沟 开疆拓土——记范伯群教授学术研究的开创性历程冯鸽
近百年朱熹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吴长庚
当下农民工书写的想象性表述江腊生
沈从文晚年旧体诗创作中的精神矛盾李遇春
文学本土化的深层探索者——论周立波的文学成就及文学史意义贺仲明
高晓声的小说及其“国民性话语”——兼谈当代文学史写作刘旭
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乡村文化的当代意义孙晓忠
时代思想气象与文艺学研究问题程勇
文学评论篇2
由李珺平撰写的《西方文学评论方***演进》囊括了从柏拉***起的西方古典文学理论至19世纪后的当代西方文学理论。全书内容丰富,阐释明晰,用心良苦,意义深远。一如题目所表现的,“西方文学评论方***”是作者对“西方文论”进行扩展后更精确的表述;书中对目录所列流派也无一不是尽其所能地展开、呈现并归纳解释的。作者在长达21页的导言中就表明了编写此书的良苦用心:“以己昭昭,使人昭昭”。在此意义上,作者确实做到了“使人昭昭”,对于需要初步了解西方文论的学生来说,本书观点清晰明了,实用性强,而且总结了各理论流派的渊源及其之间的关联性,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和阅读价值。
二、从内容上看作者的二反对
在书中,作者反对将西方文论进行缺少关联的两段式切割,反对19世纪之前的文学评论方***对当代文论没有影响的观点。书中不但先后详尽介绍了传统评论方法和当代评论方法,还尽其所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让读者去感受理论更新的历史性、传承性和扬弃性。在内容上本书最大的特色在于作者对传统评论予以大篇幅阐释并为之“”,着力强调其对当代文论的影响。许多关涉到古典文论的书,虽也有对大家名篇的解读,然而却没有着重地强调古今一脉相承的关联性,如胡经之主编的《西方文艺理论名篇教程》讲到古典文论时,更多围绕着名家名篇的观点进行阐述,而不是像本书作者那样,在全书设置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并致力于追溯各理论的渊源及其联系。
三、从结构上看作品的两部分和三段落
作者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和三个段落。两个部分即为传统文论部分和当代文论部分,三个段落即将整个文学评论史分为由两个转捩点———唯美评论、唯直觉评论(即非功利评论)和唯形式评论分割开来的三个典型理论转型的时期。作者将19世纪前的传统文论进行梳理,总结出两种主要评论方法:道德评论和社会评论。对于当代文论,作者只选取了较少的几个大的流派,剔除了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对西方理论界影响巨大的流派,有些令人遗憾。作者所寻找的转捩点是随着时展,将过去一统天下的理论中不合时宜的部分剔除,而强调另一符合当下的部分的理论。如对传统评论产生原因的探寻:“文明社会初期,人类在与大自然竞争过程中,对待文学也是从实用性角度考虑的。”而认为非功利性评论的产生是因为“人类进入了相对成熟的年代后,可以将文学作为纯观照的美、形式、结构来看待分析”。同时,作者力***将全文结构统一化、整齐化,每一章都由五部分组成:追踪溯源及演进过程、理论形态、常用概念及特点、对其估价以及它与其他评论的联系。在这种统一的结构之下,读者能够清晰而详尽地了解各种理论及与其相关的延伸性知识。
四、从方法上看作者的三原则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提出了三点原则:整体性原则,转捩点原则,关联性原则。而全书的阐述的确贯穿了这三条原则,从而避免了芜杂性,体现出一种严整性。一般的研究者,把20世纪文学批评方***的演变孤立起来看,只从当前的演变过程中寻找原因,结果使研究失去了根基,看不到规律性的东西,这种研究就必然带有重大缺憾。而此书则以鲜明的历史观点,力***追寻当代文学批评方***的历史背景,把本世纪的文学批评方***看成是整个西方文学批评方***的必然发展,从当前追溯到柏拉***时代,划定了发展的阶段性,理清了来龙去脉,对问题既作具有逻辑性的阐述,又作历史的展开。这样,就把西方文学批评方***看作一个活的、动态的有机体,从总体上考察它的发生、发展、演变、重组等各种复杂情况,廓清了它的内在发展机制,呈现出一个整体脉络。所谓转捩点原则,就是在西方文学评论方***演变的整体过程中,寻找导致方***发生转折或变化的那些关节点。西方文学评论方***的转捩点,就是以戈蒂叶、王尔德为代表的唯美评论和以什克洛夫斯基、雅克布森为代表的唯形式评论。作者把唯美主义批评与俄国的形式主义批评作为转捩点,是极有见地的。在西方文学评论方***发展史中,这的确是两次重要的“反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是有了这两次转折,西方文学评论方***才呈现出现在的面目。而关联性原则不仅在作者阐释各种评论方***时被充分使用,即便在章节之间,亦或段落之间,读者都能通过极具内在关联性的分析感受到作者过人的逻辑推理能力。
文学评论篇3
就某一特定译作而言,与之发生价值联系的任何个人和群体都会与译作形成价值关系。因此,译作除了与其译者形成价值关系外,还与其读者形成了价值关系。就后一类价值关系而言,有多少读者就理应有多少种价值关系。在围绕译作所形成的所有价值关系中,译者与译作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仅仅是其中的一种,而且还不是最重要的一种,因为译作主要是为读者而不是为译者准备的。译作与其读者尤其是与读者群所形成的价值关系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译作与上述个体和群体所形成的众多价值关系,翻译文学批评都有关注的必要和责任,从而也形成了翻译批评的不同方面。但就一般情况而言,翻译文学批评所关注的价值关系,往往不是译作与个体读者的关系,因为每个读者的修养、阅读目的、情趣等不尽相同,批评者很难对他与译作所形成的特定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即使能够进行这样的评判,评判的结果往往也没有太大的实践意义。然而,一部译作与其庞大的读者群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常常对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也自然成为翻译文学批评需要关注的主要对象。因此,翻译文学批评所要评价的价值关系,主要应该是译作与其读者群所形成的价值关系,而非译作与个体读者或译者的关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文学批评中的价值主体主要是读者群。翻译批评要评价的价值关系,应该是译作与其读者群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即看译作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群的需要,尤其是译作对整个社会的进步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影响有多大。显然,翻译文学批评主要不是评价译作与译者的价值关系,也不是评价译作与某位特定读者所形成的价值关系,而往往是评价译作与广大读者所形成的价值关系。
既然如此,译作与众多的价值主体所形成的多种价值关系中,广大读者所构成的价值主体才是翻译文学批评中最重要的价值主体。《引论》没有专门论述翻译文学的价值主体,但在论及评价的结构时指出:“价值关系是评价的客体,而价值关系又是由价值主体(译者)和价值客体(译作)组成。”(吕俊,2009:56)在论及严复的《天演论》时,《引论》明确指出:“严复的这些翻译活动是一种价值活动,他作为译者是该项活动的价值主体,他的诸多译作就是价值客体。它们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吕俊,2009:57)尽管《引论》认为译者是价值主体并没有错,但将译者作为翻译文学唯一或最主要的价值主体却是不尽合理的。价值哲学认为,价值主体是价值关系中客体属性满足其需要的那个(类)人。译者能阅读原文,从包括阅读在内的许多角度讲,译者并不需要译本。译者从事翻译,主要就是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读者是译本价值的重要主体。关于这一点,《引论》其实是不否认的,因为作者对严复《天演论》译本影响巨大的结论就是建立在译本读者的反应上:“他的译作得到社会的肯定,对社会进步和后来的百日维新等变革活动有理论的指导意义,我国学者曹聚仁在其《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一书中说他在20年中所读五百多种回忆录中,很少不受严译《天演论》一书影响的。可见其影响之巨。”(吕俊,2009:57)尽管《引论》随后指出,“评价者可以根据译文的内容与译法,文本选择与增益削删的情况同原文进行比对,并阐明译者这样做的目的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达到了他自己所设置的目标,即满足了他的需要,达到了他的目的”,(吕俊,2009:57)以此来说明《天演论》译本对译者严复的价值虽然不无道理,但将严复《天演论》译本的价值仅仅局限在证明译者无论是“拟译原文选择”,还是“故意没有采用近世利俗的文字,而采用秦汉文辞句法”,“达到他启蒙的目的”,(吕俊,2009:57)显然是偏离了翻译文学批评的要害。不仅“他的译作得到社会的肯定”说明,《引论》作者在评价《天演论》“影响之巨”时潜意识中的价值主体是“社会”,而且其他学者在评论严复的这部译作时也是将当时的广大读者视为价值主体。例如《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作者认为:“……‘严译名著’在当时的思想界影响极大。特别是他的《天演论》,像平地一声春雷,震惊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郭延礼,1997:10)可见,深刻认识价值主体,准确判断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这对翻译批评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不同的价值主体有着不同的需求,从而为评价活动提供不同的价值尺度。评价过程中价值主体的易位或改变必然带来评价的错位,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论及其有效性。
2.翻译文学批评中的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的实施者,对于同一价值关系,不同的评价主体往往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翻译文学批评作为一种特定的评价活动也不例外。因此,深刻认识翻译文学批评中的评价主体及其特点,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翻译文学批评,也能使我们在进行翻译文学批评时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评价主体是价值哲学的重要概念,但对这一概念的认识,我国学界有着不尽相同的观点。冯平(1995:36)认为:“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在逻辑上是不同的,价值主体属于评价客体中的一部分。在事实上,两者既可能是合二为一完全重合的,也可能是部分重合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完全不重合的。”阮青(2004:88-89)也持相同的观点。马俊峰(1994:125)则持不同的观点:“评价的对象是价值,价值就是一定事物(价值客体)对人(价值主体)的需要的满足关系,评价主体往往同时又是价值主体,二者往往相重合(或部分重合,或完全重合)。”他也在新近的著作中重申了这一观点。(马俊峰,2012:246)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在论述评价时并没有明确阐释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李连科,1991;邱均平、文庭孝,2010;李德顺,2013)马俊峰(1994:137)认为,评价主体从数量的角度可以分为“个人”和“社会”(群体)。众所周知,个人作为评价主体所做的评价,既包括群体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也包括个人作为价值主体所形成的价值关系。就后者而言,评价可以是针对自己的,这时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完全重合;评价也可以是针对另一个体,这时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完全不重合。因此本文认为,在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关系上,冯平的观点无疑是更为深刻的。与其他评价活动相似,翻译文学批评中的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可能完全或部分重合,也可能相互分离。在评价活动中,“评价的标准,就其实质而言,就是评价主体所把握的、所理解的价值主体的需要。”(冯平,1995:35)这就是说,评价主体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和把握不同,评价结论也会随之不同。由于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在完全重复、部分重合和相互分离的三种情况下,评价主体对价值主体需要的认识和把握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评价活动中区分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文学翻译及其评价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引论》分析了其中所包含的多重价值关系,认为作者与其作品构成了一种价值关系,译者与译作“构成了第二层的价值关系,即译者成了翻译活动的价值主体,译作是他的价值客体。
最后,当我们再对这部译作进行评价时,又构成了一个新的价值关系,即以我们作为评价主体而译作作为价值客体的第三层的评价活动,其价值体现已是该译作对我们而言的意义了。”(吕俊,2009:29)既然译作“价值体现已是该译作对我们而言的意义了”,那“我们”自然就是译作与“我们”所形成的价值关系中的价值主体。与此同时,“我们作为评价主体”的论述又说明,作为价值主体的“我们”同时也是评价主体。由于“我们”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概念,因此上述论述中“我们”同时作为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这种关系应该属于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三种关系中的前两种,即二者完全或部分重合。由于这是《引论》所提到的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之间唯一的关系,因此无意中就排除了两者之间相互分离的情况。忽视或轻视翻译文学批评中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分离,往往会导致评价过程中评价标准的变换,从而使得评价结论难免不失偏颇,也难以完全服人,这一点在前些年对严复《天演论》译本的评论中比较明显。“他翻译的是当时西方格物致知的书,代表先进的学术思想,却为了使顽固保守的士大夫阶级乐于接受西方先进学理,‘刻意摹仿先秦文体’去翻译显然不妥。”(周笃宝,2000:29)“严复以‘汉以前字法句法’迻译《天演论》和译文应求‘雅’的译论,向来受到后人批评……”(王克非,1992:9)试设想,严复翻译《天演论》时如果不“刻意摹仿先秦文体”,他的译本能为当时的读者欣然接受并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吗?《天演论》在民族危亡关头受到重视与好评,既有其内在的思想因素,也不能忽视其“先秦文体”的作用。如果我们一方面肯定《天演论》的巨大影响,同时却认为帮助译本产生巨大影响的文体“显然不妥”,这不仅在逻辑上很难自圆其说,而且也让读者感到困惑和茫然。之所以对同一译作的评价出现前后矛盾的情况,主要原因是评价主体对译作所构成的两种价值关系同时进行评价。当我们谈到这部译著的巨大影响时,我们是指译作出版后的一段时间里对当时读者所产生的影响,而非译作在当代的影响,因为《天演论》早已退出了普通读者的阅读视野,它与现代的广大普通读者并没有构成价值关系。在肯定《天演论》的巨大影响时,我们是评价主体,潜意识中的价值主体是当时的读者。如果我们诟病严复所采用的“先秦文体”,我们评价的是《天演论》与当代普通读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而非它与当时的读者所构成的价值关系,因为蔡元培说:“他(指严复)的译文,又很雅驯,给那时候的学者,都很读得下去。”(罗新璋,1984:151)在评论《天演论》的巨大影响时,“我们”作为评价主体是与译作的价值主体即当时的读者分离的;在诟病《天演论》的“先秦文体”时,“我们”作为评价主体是与译作的价值主体部分重合的。忽视评价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分离(既包括实体上的分离,也包括逻辑上的分离),也表现在我国翻译界对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评价中。
柳宗元的《江雪》是我国古诗中的名篇,中外都不止一位译者将其译成英语。我国译者中尤以许渊冲先生的译文受到高度评价。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两位译者,其译文各有千秋,但从“格式塔意象再造”模式下传递出的意境美角度来审视,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更胜一筹。从整体译文来看,WitterBynner的译文几乎完全遵从原诗的语言成分,在译文中进行复制式的形式对应,却未充分考虑原诗语言之外的美感因素,结果未有效再现原诗的意境美。(辛红娟、覃远洲,2012:95)朱小美和陈倩倩(2010:106)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此外,本文作者于2006初做过一个小型讲座,对象是三名美国西肯塔基大学交换生。讲座中提到《江雪》的三种译文,即许渊冲、WitterBynner和GarySnyder的译文。在准备讲座时,笔者仔细比较了三种译文,形成与辛红娟和覃远洲基本一致的观点。讲座中问及最喜欢哪个译文时,三个美国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WitterBynner的译文。虽然这三名交换生不一定能代表大多数英语读者对这三种译文的看法,但他们的观点无疑折射了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第一反应。毫无疑问,我国翻译界《江雪》英译文的评价者虽然也是该译文的读者,构成其价值主体的一部分,但中国古诗的英译首先和主要是为满足不懂汉语的外国读者,因此我国的评价者或评价主体并不构成该诗译文的主要价值主体。由于评价尺度来自价值主体的需要,因此价值主体主要成员的需要自然成了评价尺度的主要来源。然而,《江雪》英译文的我国读者与外国读者由于文化背景、阅读动机等差异,其作为价值主体的需要也不同,因此以只占价值主体小部分的我国读者的需要作为评价尺度,评价结果难免与中国古诗英译在英语国家的接受情况相去甚远。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江雪》的英译,我国学界对《红楼梦》两个完整译本的评价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所以,评价者只有明确区分译文的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评价结论才有可能更接近译本接受实际。
3.结语
文学评论篇4
沈从文出生在1902年,原名叫沈岳焕,笔名有很多,譬如甲辰、休芸芸、上官碧、璇若等一些大家比较常见到的,但是沈从文儿时的***名叫茂林,字崇文,家乡在湖南的凤凰县,是苗族人。沈从文不仅是著名作家,京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同样也是一名出色的历史文物研究家。无论是他的人生或者是文学作品,他都想尽力去将丑的东西进行完善,虽然,那些不全都是罪恶,但是,却能够让人感到很愉快,无法让人们预先就知道生命的庄重,并产生的高尚的情操。我只想建造一座希腊小庙……在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而我表现的确是另外一种“人生的形式”。这种世界大概根本没有,也不妨碍故事的真实。把沈从文的文学批评放在文学批评史上度量,他的批评是别具一格的,独特和与众不同是他的一贯风格。沈从文在对文学进行艺术创作时很现实地描绘出了他对梦想的渴望与追求,主观创造理论和客观反映现实这两个方面,并且把“生命”的本身性质和内涵融合到了一起。譬如,在《会明》中,就像屠格涅夫所说的“堂吉诃德式”的会明的形象那样,堂吉诃德自身所表达出的就是一种“某种永恒的”真理信念,他全身上下无不透露出他对理想的无限崇拜,为了自己崇高的梦想,他忍受着巨大的困难,面临着随时都有可能丢掉自己性命的危险。他完全凭借自己的直接感受对作品进行点评,而他诗一般地去揭示国民的每一种弊症,并且积极主动地去发现挖掘并且改造社会的各种方法;但是,他主要强调的是通过人性美来实现对民族与国家的重建。沈从文的人性美的核心理念主要是通过真实美好的人性美来改变现实社会中的一些不公来表达的,对民族的品格进行重塑,并且使中华民族的元气得到重新恢复。与“人性”相对应,沈从文整个文学创作的核心理念就是信仰“生命”,这同时又联系到了沈从文文学创作的理想,“经典重塑”“工具重塑”,通过文字来重塑民族的灵魂,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民族竞争力。沈从文先生是一位好的批评家,更是一位好的作家。他用优美的评述传达着个人丰富的人生理想和意境。不但没有遗忘过去的一切,而且还独自创造出了一片“湘西的世界”,始终执著地探寻着人们心中的美好人性,歌颂纯朴而又顽强的人生,是一个具备文化热衷、***人格的和艺术才情的优秀作家。“爱国也需要生命,生命力充溢者方能爱国。”沈从文以不变的执著与热忱进行着自己的文学实践。他特别注重作品的独创性。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详细地描述了“生命”的四种基本状态,即:原始的生命形态、自在的生命形态、群体自为的生命形态以及个体自为的生命形态。群体自为的生命形态其实就是个体自为的一种升华,就是“时刻把自身的微小力量,应用到整个民族的提升中去”。
二、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形成及个性创作
沈从文在1935年曾经给一位好友———巴金写过一封信,在信中沈从文连连声称巴金不会把自己的创作弄得太调控,并限制了其个人的情感。并且很明确地指出了“一个伟大的人,必需要让自己的灵魂能够在人事中有种‘调和’的作用,并将哀乐憎恨看得更清楚一些,并且可以不断地去分析并节制它”。沈从文的观点是,“城市”是民族文化的歧路,“现代化”是人类退化的根源。他要为现代的都市人呈现另一种生活、另一种人情。在他看来,乡下原始、淳朴、自然的人性和人生,才是民族理想的精神和人生状态,他要展现这种人生的境界,为民族灵魂的再造提供他独特的方案。他常常说,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我们需注意的是,沈从文所醉心的人性,与五四启蒙主义崇尚的人性是有区别的。沈从文强调的人性,基本不包含理性,是特指自然状态的人性;与浪漫主义者不同的是,他崇尚的自然人性,又主要不是心灵的自由激情,而是原始的野性的生命力。沈从文非常主张创造情感,他认为巴金在生活和创作上浪费了太多不应该浪费的时间。沈从文的《边城》《湘行散记》在1934年创作,通过这些乡土气息的作品把自己的悲悯感从容不迫地渗透到风土人情中去,在对场景、故事情节、人物心理与细节的冷静刻画与分析中,深刻地融入进了属于自己真真切切的爱憎,将浓烈的情感放于淡泊的悠远意境中。沈从文作为读者的益友,他在文学批评时充满了道德感和现实感,以此引领读者认识和体会现代文学作品,在作品中,巴金青年式的热情显然和沈从文的诗意抒情是千差万别的。巴金的创作并不十分注重把握情感表达的“度”,这和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理念是相互违背的。沈从文的情感表达倾向于周作人的作品并善长对情感加以节制以达到一种和谐美。
三、沈从文文学批评的剖析
文学评论篇5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塑造文学作品的躯体,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离开彼此是不能够***存在的。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创作的基础工具就是英语,其可以极具象征性及表达性地传达文学创造者的思维活动。通过文学创作者对英语进行提炼与加工之后,就能够表现出简洁、高雅、通俗、华丽等文体风格。由此可见,英语是一种极富独特性以及表现力的语言,能够在文学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时将其独特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但是,英语会因为地域环境、历史发展以及等因素,存在一些差异,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原因。二者在很多方面都表现除了一定的差异,例如在特有的俗语、谚语、典故等方面。
而这些不同所包含的深刻内涵是除了母语国家之外所不能贯彻理解和掌握的。英国是英语的发源地,所以英式英语往往会因为文化传承以及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而表现出一定的“正宗”优势,但是这也同时会导致文学评论家们在使用英式英语的时候不能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当然,这种在文化传承下形成的限制也是一种对传统尊敬,将英式英语久经历史沉淀的庄严与稳重完整的表现了出来。
虽然美式英语一定程度的将英式英语的大体继承了下来,但是也会因为地域、文化、制度等的影响造成美式英语变得更加具有革新性和叛逆性。还可能是因为美式英语的历史背景比较单薄,没有那么多思想上的限制,而且美国文学史上的作家们在创作文学作品时又表现的异常极端创新,尤其是在1930年之后,涌现出了各个流派的作家,并陆续获得了诺贝尔奖,使得美国文学体呈现出了全新的精神面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时影响了文学评论者们在英语应用时具有较高的开放程度,正因为如此,美国文学评论相较于英国文学评论来说显得更加自由、创新。除此之外,美国文学评论极易激发文学创作者们的创作激情,使文学思潮得到进一步的开化,这就是美国文学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文坛上后来居上的主要原因。
二、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与美国文学评论不同的是,英国文学评论一直都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挣脱之间挣扎的。17-18世纪,英国文学评论的创作手法从具有明显的宗教色彩转变到具有荒诞的特征,这都充分说明了在这个时期英国文学评论都是一直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打破间纠结与抗争的。但是,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们开始对传统的理论进行思考与审视,这就造成了英国文学评论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界除了伊格尔顿TerryEagleto之外,再也没有出现有影响力的文学论家。解构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后殖民主义等文学理论都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英国文学思想的影响。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趋势是向着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的方向进行的。并且英国文学评论与英国所具有的独特内涵息息相关的,可以说,英国文学评论的发展和变化是与英国时代的变迁分不开的。
正因为有了文学的产生,才有了文学评论,所以说美国文学评论的发展是与美国文学研究分不开的。并且美国文学受到其他文学的影响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殖民地国家。而其中对美国文化影响最大的就是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尽管美国文学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但是也具有其独特的个性。美国文学是英国文学在美国这块肥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并且最终结出了新的果实,不可避免的是其有着部分的“遗传基因”,但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的、极具特色的个体。当然,美国文学评论也和美国文学具有同样的特征,美国文学评论也受到了欧洲大陆文学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受到英国文学和印第安文学的影响,但是美国文学评论也在其中发展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总结
文学评论篇6
1.1改革没有解决深层次问题
为了实现体育教育目标,小学体育课程和学业评价标准的完善是重中之重。任何教育改革要获得实质性的成效,需要从深层次上完善学业评价标准,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某些措施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评价体系仍然存在问题。当前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主要在目标、内容、模式上实现了改革,但对学生的身心发育的关注仍然不够,无法从本质上提升体育学业水平,无法引导学生建立优良的体育事业观和终身体育意识。
1.2改革没有为小学体育学业评
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具体指导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当协调体育理论、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课程标准与学业评价体系发展之间的关系,但以往的体育课程改革并未对此做出具体的指导。又因为学业评价是常规工作,体育教师习惯于按部就班,思想僵化,因而无法掌握新的学业评价模式,致使课程改革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随着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师应当对如何完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做到心中有数,制订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转移学业评价体系的重心。结合实际需求和新课程内容建立全新的学业评价机制,为实践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实质性地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2反思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弊端
对于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的分析与研究,其目的是为了寻找增强学业评价发展的最佳途径,使其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中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从整体上提高小学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学业评价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成绩做出的评价。体育学业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项目的完成进行的测评,判断其是否达到一定的标准,身体素质是否符合其年龄段的身体发育要求。通过学业评价体系,教师能够实现对教学目标的掌控,并促进学生尽可能地达标。传统的体育学业评价体系比较死板,无论是中小学的体育课程评价标准都是既定的,早已不能满足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其中,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系统的弊端主要有如下几点。
2.1无法反映小学生自身身体素
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传统小学体育学业评价系统中,对于学生在测试中得到的名次、分数较为关注,其标准主要用来衡量其排名及是否能够达到运动员标准,对于小学生的运动技能、自身身体素质的问题和有可能鼓励参与的体育项目无法做出反映。不具备激励机制和指导功能,很容易让小学生觉察不出自己的问题,让一些在大项目上落后的学生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
2.2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
在传统的体育学业评价模式中,教师通过测试、比赛来了解学生的锻炼结果,却不能在成绩上反映出学生为此付出的努力,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事实上,小学生的意志力不强,能够坚持锻炼并完成某些较难体育项目的学生,往往具备难能可贵的坚强性格和持之以恒的奋斗精神。对于这类体育天赋不高但勤奋努力的学生,判定其学业成绩时,应当多关注过程而不是关注结果。简单粗暴地用一个分数就判定所有学生的体育成绩,事实上无法正确发挥评价功能。
2.3只强调共性,不重视个性发
展传统的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标准只强调共性,不重视个性发展。达标的分数是普遍意义上的分数,或许能够起到整体评价的意义,但无法体现体育教学对学生个体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视和尊重。传统体育评价标准限制了部分学生的个性成长,使其墨守成规,不利于发展终身体育意识,更不利于发现优秀的体育苗子。
2.4只重视量化,不重视方法
传统的小学体育评价体系偏重于测试,重视量化结果,却不懂得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和崭新的体育观念。这种僵化的体育教学意识,会让评价体系脱离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无法实现体育课程改革理念。测试之外的评价方法常常被教师忽略,且不愿意采用。
3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下优化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
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应当朝着建立全新的评价机制方向发展,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方面。通过体育教育,小学生能够获得更大的自信,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对体育课产生排斥和厌烦情绪。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尝试和探讨,希望能够对优化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3.1扩展新的评价形式,敢于创新
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条件下,小学生体育学业评价的形式和内容都不应该只局限在传统范围,即不能只采用体能测试对学生的体育素质进行评定。也要避免使用单一的达标标准来判定学生的体育素质是否符合要求。小学阶段,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体育课应当能帮助他们放松身体,而不是增加他们的身心压力。传统的小学体育课程往往与达标、测试项目分不开,教师应当敢于创新,带领学生参与一些新形式的课堂活动。例如,带领学生进行校外锻炼,通过丰富的体育活动让他们在大自然当中舒展身心,提高身体素质。然后根据其锻炼的态度和进步程度形成一种新的评价形式,将其运动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依据。
3.2重视个体差异,拓展多元化的评价内容
多元化的评价指的是不再像过去那样只通过体能测试来判断学生的体育素质,而应当让单一化的评价内容向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转变。例如,教师在考察小学生的体育素质时,综合性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态度、体育意识、体育理论、创新意识、运动能力的发展与进步等进行考察,从更全面的角度来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小学生因为人生观和价值观尚且没有完全形成,很容易受到影响,体育教师应当把握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教会他们一些生存技巧、运动技巧以及由表及里帮助他们树立优良的人生观和终身体育意识。在培养小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方面,要善于发掘学生的特长,如有的学生速度慢但耐力好就比较适合长跑;有的学生耐力差但爆发力强就比较适合短跑;有的学生似乎任何运动都不擅长,但他组织能力强、记忆力好且认真心细,则可以培养其掌握体育项目的规则,让其担任裁判。体能、速度这些都不是评定学生体育素质的唯一标准,每个学生各有所长,教师就应当因人制宜,制订个性化的教学目标,尽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而不要轻易放弃运动。
3.3加强体育人文知识的教育力度
在小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目的不只限于让学生强身健体,还应当包括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在运动当中树立起坚韧的意志力和持之以恒、顽强拼搏的精神,激发起体育兴趣。因此,教师不能忽视体育人文知识的教育,在气候不好或者场地不便于开展任何运动项目时,可以进行体育人文知识教育。例如,体育教师在运动间隙为学生讲述一些著名运动员的故事,以耳熟能详的运动员(如刘翔、姚明)为例,让学生了解他们背后的艰苦岁月,使其明白任何运动员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赢得奖牌和获得成功的。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可塑性高,体育教师正确地引导对他们的影响很大,这些故事很容易帮助他们建立体育意识,并形成坚忍不拔的品格。体育教师为了加强体育人文知识教育的效果,可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他们树立正确的偶像观,使其在体育课堂上享受运动的乐趣,并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3.4以人为本的体育学业评价标准
小学阶段,体育学业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道德健康及社会适应健康。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生理发育的敏感期,体育教育通过体育运动让他们提高身体素质并完善自我,且在团体体育项目中塑造集体荣誉感,促进社会适应健康的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我们在小学体育学业评价体系中,建立以人为本的评价标准,务必将学生塑造成为身心健康的个体,使其具备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优良的终身体育意识,让体育教育发挥出最大的职能与作用。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也促使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标准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旨在最大程度地挖掘人的潜能,使其养成健康运动的观念,甚至将体育运动作为终生事业去经营。那么,小学体育评价标准的核心思想就应以健康体育为主,以快乐体育与娱乐体育为辅,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的中心理念,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如此小学体育学业评价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理论上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实践中推动快乐体育与娱乐体育的发展。
4结语
文学评论篇7
论文关键词:韩子勇;批评文学;文化批评;西部文学
作为20世纪90年代***文坛评论界的一面旗帜,韩子勇是“一个集官员的勤勉严谨和学者的治学聪慧于一身的人……从他身上,可以隐约看见21世纪新型公务员的影子。”他自大学起就担任***大学诗社副社长,属于80年代前期文学鼎盛期典型的文学青年,在80年代后期转型做文学评论时,韩子勇已有无数诗歌创作的切身体验,各中甘苦滋味颇有代表性。
这种经历使得韩子勇一直有一个固着的文学情结,他的写作身份其实一直游移在评论家和散文家之间,他的很多文章既可以当作评析当下文坛动向的文学评论,也可以视为坦言纯文学令人担忧前景的一位文学理想主义者的心声。比如对照其散文集《当代的耐心》和文学评论集《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可以发现有些文章和段落是重叠的。韩子勇显然对散文这种文体是有着深切洞悉和独特认知的,他说:“散文不是一个文体,它可能是一些文体的文体。”“散文是小同而大异,以大异为大同,是即成的发生状态,一经写成,这个具像的‘有’就被清除了,人所面对的仍是‘无’。”据此,他曾不止一次说过,《圣经》和《***宣言》都是一流的美文,这样的说法或许有将文学泛化之嫌,但在将文学内涵历史化、非本质主义化呼吁的时代语境下,某种意义上,我们或许至少可以称韩子勇的文学批评也是一种散文式的文学创作。
一、内核:“批评文学”
黄药眠曾经说过“文学批评最好能变成批评文学,有风格和华采。”但一般来说,文学批评总要从属于批评的对象,并非一种***的文学创造活动。纵观韩子勇的文学批评之路,可以说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运用足够的智慧、良好的文学鉴赏和文本沟通能力,在批评对象与批评文体之间寻求一条充满曲折惊险最终互通彼此的桥梁,忠实地履行文学批评家在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去芜存菁、为作家指航引路的功能。另一类则是更近于创作式的文学批评,或以作品为契机生发开来,或在自己的庞大体系里安插文学作为互证的一个砝码。这正像在一次访谈中他说“选择文学评论是把文学作品当作解剖社会精神的‘活体’——如同‘小白鼠’,是一种有待使用的‘材料’。当然,也可能是‘大老虎’,被吃掉,被‘材料’淹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韩子勇相当灵活的文学评论立场,这一方面是由于早年文学创作为其文学批评打开的一片天地,他总是不甘心于只做被动的不自由的必须依附于作家作品的评论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文化研究和文化批评的兴起在罗兰·巴特、弗莱等20世纪西方文论旗帜式人物的精神鼓舞和写作启示下,韩子勇显然获得了某种暗示:“(批评家与作家的关系)如果只面对文学作品、文学问题,好像是有个先后顺序。我的意见是不要以此为边界、为因果、为结论,而是把它覆盖掉。叙事学、结构主义、符号学产生,似乎都与文学研究有关,但文学作品、民间故事只是一种……‘读物’,同标语、列车时刻表、街景一样,是中立、零散和杂乱的。牛有牛的道理,庖丁有庖丁道理。庖丁是‘结构主义大师’,找到牛的一般规律,虽未动刀,已目无全牛、目中无牛。”
二、方法:“文化批评”
当创作激情与理论滋养互为生长、文人性情和学人识养相得益彰之时,我们看到了韩子勇迄今最成功、也是***当代迄今获得声誉最高的文学评论集《西部:偏远省份的文学写作》(1999年)的诞生。这部经过漫长酝酿构思和反复修订易稿的著作源自韩子勇1992年获得青年社会科学基金会资助的课题《西部汉文学及其文化追溯》,这显然回应了90年代文学批评转向文化批评的理论热潮。
这部书也显示了韩子勇从文化的宏观角度着眼把握***文学命脉的宏愿。他的冒险成功也得益于他掌握了大量在90年代具有前瞻性和学科前沿价值的理论方法,原型批评、文化人类学、结构主义叙事学、精神分析理论、后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批评等方法激活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他巧妙避免了理论先行的抽象和体大不周,选择以关键词介人的方式,以体察入微的情绪感受力和想象力,灵感涌现的艺术体验力和洞察力深入文学的情感世界和文化的悠远时空。他的文学批评不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概念,而是从单个的具体到整体的具体。
四、优势:“全局意识”
纵观韩子勇的文学批评,他总是努力在文学大局的横纵坐标系中确立自己的批评原点。从纵轴看,我们可以说,他是80年代中期“西部文学”口号崛起与新世纪***文学在沉静中稳步前进之间的过渡与接力,时值西部当代文坛最为浮躁、不安、焦虑、多变之时,韩子勇不但对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格局环境和整体状态对***文坛的影响有全局把握,而且敏感意识到西部写作的不稳定更多源自自身定位的偏狭和观念的束缚,并尖锐指出:“我们可以把当时的‘西部文学’现象比喻为‘恐龙形态’,他的意外死亡是对一次巨大的、主宰性的想象热情的终结。”他对“西部文学”和“新边塞诗”声浪后期的“口惠而实不至”看得透彻,并不断提醒***作家要提防兜售西部“文学特产”的狭隘和那种因远离“中心”、“主流文化”而产生的不平衡心态。“把‘地域特色’和‘文学价值’生拉硬扯,用文学的鸵鸟***策来掩饰日趋陈旧的危机,获得小国寡民式的自高自大和沾沾自喜。”在他看来,本质还是自卑或自恋。或者说,他既反对向“中心”献媚,又反对“地方主义”的过度自卫。
这一证场决定了在横轴上,他在90年代向文坛名家发起重磅“袭击”,在90年代文坛的喧嚣浮躁中坚守清醒和决绝的阵地。在《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文论报》等重要刊物上,他频频出手不凡,以细腻的感受、灵动的笔锋、宽展的视域、丰赡的积淀点评余华、苏童、张欣、张承志、莫言、王朔等重量级作家的创作。尤其是他在研究中穿插着与研究对象声息相通的经验自省,使得他的评论还有一点反躬自问的意味。让看惯论述和解析、分析和推理式评论文字的我们,不得不感慨:正因为有文学的理想和信仰,才会推动一位评论家如此精密又自如地展开文学的思考与想象。迄今为止,他与周***保恐怕是***当代文学批评界唯有的始终与“中心”文坛主潮同行的批评家。如非有相当的理论深度、过人的真知灼见、或是独有的“武林秘籍”,恐怕很难在高手如云的文学批评场上与诸多“文圈内”、“学院派”高手如此过招。
文学评论篇8
关键词:文学批评的性质;运动的美学;审美评判;深层理性
中***分类号:I02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2-0012-01
当我们面对一个事物或概念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于问其“是什么”。早在古希腊柏拉***就借用苏格拉底之口问出“美是什么”的美学根本问题。于是当我们面对文学批评的时候,想要理解并进入其内自然也要建立在“文学批评是什么”――即文学批评的性质问题的认识之上。而且随着我们认识的深入,对文学批评的性质问题也会有所补充和深化。
一、运动的美学
说到“文学批评”不得不提及韦勒克的《批评的概念》。在书中,韦勒克专辟一章论述《文学批评:名词与概念》。他从词源学角度对批评一词进行考察,并得出相关结论“我们不能规定取消英、法、意等文字中所通行的‘批评’的广义用法:我本人就在我的《现代批评史》的书名中用过,但是让我们不要消除‘理论’与‘批评’之间有意义的区别。只要还有理由这样做,因为前者研究原理、范畴、技巧等等,而后者则讨论具体的文学作品。”①可以说韦勒克是从比较的角度来定义文学批评的。其中有其合理性,而且在他那个年代和环境中文学批评确实和具体的文学作品联系的更为紧密。但也要看到其中的局限性,正如他自己接下来客观而又中肯的写道:“我们最多只能提出一些建议,词的意义是词在语境中所取得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是使用词的人给予它的。现代哲学中各个不同流派想发现一个名词的唯一基本意义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词有其本身的历史,其意义是由人给予的,因此词义不能一成不变地固定下来。……特别是像文学批评这类众说纷纭的学科。我们可以帮助分清不同的意义,描述各种语境、澄清一些问题并提出新的区别,但却不能为将来立法。”②
其实中国有关文学批评的历史和文学的历史一样久远,只是并未像西方那样先学科***化出来,在以科学理性为主流的现代社会,我们往往会采取国际通例。所以,当文学批评一词作为专业术语传入我国并发展变化之后,我们有必要根据新的语境来重新审视其性质问题。而非对文学批评的性质作出一劳永逸的解释。李国华在《文学批评学》一书中认为文学批评的性质问题在近年来,随着中国“建设文学批评学”的讨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根本上说,主要是“科学”说、“艺术(创作)”说、“科学与艺术的统一”说、“附庸”说四种基本走向。即认为文学批评是社会人文科学,或不是科学。认为批评是“一种凝聚着审美个性的‘创作’”③,或认为是“艺术性科学”④、认为是“工具”、“附庸”及以作“诽谤”“辱骂”之用。关于这些说法,自然有其提出的现实基础,但是文学批评作为“运动的美学”(注:由别林斯基提出),当处于所谓的“准消费时代”⑤时,其性质又有什么样的新特征显现,或者说有没有发生局部调整呢?我们可以先来关注一下我国当代一些关于文学批评的文学著作或教材中较为稳定的说法。
二、文学批评的过去
王先霈《文学批评导引》中将文学批评定义为:“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批评家所面对的当代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理论批评现象,且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主要对象的研究活动;它的目的和任务是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评价,指出其思想上,艺术上的得失和所以得失的原因。文学批评探究并确认所论作家作品的独特之处,确认其在文学发展历程纵线上的位置和在当前文学景观的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认定正在形成,扩展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分析它在文学发展中的正面和负面作用,以此对作家、作家群和当代文学整体的发展施加影响。”⑥在这里,文学批评有了“通古今文学之变,究世界人文之际”的性质。一方面要从史的角度对文学及其发展有所认识和择选,另一方面,又要在现象中蕴出人文的内涵。所以文学批评既包含了对文学作品的观点,也包含着对文学史的认识,更有着对文学现象的发言权。文学批评主体所应包含的人文关怀,大众情怀也就成为了其应有之义。
张利群的《文学批评原理》认为“文学批评是批评家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文艺观指导下,运用一定标准对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运动等一切文学现象进行探讨、判断、分析、评价和总结的一种理性的人文科学活动。文学批评的对象包括古今中外一切文学现象,重点对象是文学作品。”⑦谭好哲在《当代文学批评学》则写“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实际运用,它根据一定的审美理想。对文学现象作出审美评价,指出文学作品的思想意义和美学价值。文学批评是作家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它既帮助作家了解和适应读者的什么要求,有帮助读者提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⑧李国华则理解为:“文学批评不仅包括对作品的评价,同时也包括对文艺理论的探讨,但有偏重于对作品的评价。”⑨在这些对文学批评的论述中,我们大概可以抽象概括出文学批评的一些最基本的性质:与文学理论相比较而存在,与文学及其关联物密切相关,具有实践性和理性的主观性,是以审美评价为根本的人文科学活动。
三、文学批评的现在
所谓消费社会指“在我们的周围,存在这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恰当地说,富裕的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受到人的包围,而是受到物的包围”;“我们生活在物的时代:我是说,我们根据他们的节奏和不断更替的现实而生活着。”⑩在“艺术创新与消费文化”座谈会中金元浦认为“当代中国都是已进入一个准消费时代”,“中国都市正经历着从传统的以生产为中心的社会形态向当代消费社会形态的转变这一根本性变化。”???上文指出的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更多指的就是这里。由于中国城乡分化,贫富差异问题导致中国文学批评的活动范围多集中于东中部地区及西部部分城市,也就是一些准消费的社会环境。此时文学批评的性质融入了商品属性,市场、读者与传播媒体都众声喧哗地参与其中。于是原来属于文学批评的深层理性被削平,实践性与互动性更加突出,对象也愈加广泛,及时性和片段性显现。文学批评不再仅仅局限于专门的书刊杂志和高校课堂,其也不再只是文学批评家的专利。这是文学批评跟有生命力,更加活跃。在一切以市场为导向的社会中没有彻底边缘化,但是我们所谓的文学批评其中的审美评判和深层理性指导是不应丢弃的性质。所谓审美评判,既要求用审美的眼光去评判,有要求评判的语言内容具有审美性,而深层理性则要求评论不要流于碎片化,而应该置地有声,有其内在的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感。反观我们现在的文学批评游戏有余而理性不足,虽说更贴近了生活,但我们不可丢掉生活中也会存在的理性。所以说文学批评的现在正在伺机而动,寻求着新唤醒下的蜕变。
注释:
①②【美】韦勒克.批评的概念[M].张今言译.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
③红旗杂志编辑部文艺组编.文学主体性论争集[M].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
④唐正序.文学批评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⑤???詹艾斌.当前社会与文学性质问题的学理性审视[J].社会科学家,2010(2).
⑥王先霈、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⑦张利群.文学批评原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
⑧谭好哲.当代文学批评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
文学评论篇9
现代社会新资讯产生的周期短,接收途径多种多样,传播迅速、范围广阔,随之产生相应的文化现象,这种任何事物都与文化挂钩的“泛文化”遍布社会各个领域,同时也给文学划分了不同的阶层和等级:固守文学家园的纯文学、行走在文学边缘的泛文学、与作文教育相结合的青少年文学、沦落到街头地摊的通俗文学。于是,依据共性对文学评论类期刊进行分类的工作已经提上日程。美国人詹姆斯?B?科巴克在《创刊指南》一书中将杂志分为两大类———付费订阅的消费类杂志和赠阅发行的行业类杂志,文学评论类期刊属于付费订阅的消费类杂志。这样分类的依据是两种类型杂志的成本和目标读者,站在创刊者的立场上,方便创刊者在运作初期决定投入资本的大小以及版面风格的设计。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期刊版式全攻略》中,参考了美国的杂志分类方法后将期刊按照版式风格分为消费类杂志、行业杂志和文学杂志,文学杂志自成一类。“这种期刊通常文字厚实,插***轻松,广告也不多。这里有些例子:《读者》、《收获》、《天涯》、《读书》、《青年文摘》。”虽然这种分类方法比较贴近,但它忽略了文学评论类期刊中以大量***片形式存在的画报。例如,以***文并茂的精美方式与读者见面的老期刊———《良友》。另一本将杂志这个媒介产业化的《杂志产业》则给出了这个领域最多样的分类,按照杂志的报道范围,即内容将其分为消费者杂志、行业杂志、组织杂志、协会杂志、公共关系杂志、促销杂志这几个主要类型;在其他类型中包含了文艺杂志、简报杂志、星期天杂志、免费城市杂志、网络杂志或电子杂志。其中文艺杂志是指“文艺出版物,如《北美评论》,通常刊登一些高质量的诗歌、小说、散文和文艺评论。”这种分类方法虽然细致谨慎,但更适合西方期刊的分类习惯。综上所述,文学评论类期刊的定位在非大众化的文化期刊上,向读者提供文化范围内各种作品中的精华内容以及评论,这是它们的共性。不同的只是称谓,有“文学杂志”,有“文化期刊”和“文艺杂志”,还有的则把两者结合起来叫“文学艺术期刊”。本文主要讨论的是以刊登各种文学作品、文学资讯以及评论为主的文学评论类期刊。
二、文学评论类期刊的编者、作者、读者三维结构
任何文化出版物包括期刊的存在都依赖编者、作者、读者这个三维结构,三者角色分配平等、相互影响。一个在文化和商业双方面取得成绩的期刊,这三者之间往往经历了数次博弈。编者。编者(由于本文讨论的是文学类评论期刊,所以以下所述都是针对这类型期刊的编者、作者和读者)可以说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甚至有的时候编者就是作者。编者以读者为服务对象,在尊重作者劳动的基础上,精确筛选出适合期刊风格、符合期刊理念、提高期刊质量的作品。在推动读者思维、提升作者创作才能的同时也不断给期刊自身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引领一个文化创新的局面。让文化类期刊在满足知识分子需求的同时也实时反应出国内文化范围内各个阶层的变动,为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指明道路。所以,编者是权衡作者、读者和期刊本身的量尺,在编者和读者之间借期刊这个媒介有一个双向的反馈。作者。文学评论类期刊的作者往往是走在文化前列、风口浪尖或是边缘的人群,他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深浅不一地反应文化界的风吹草动。文化类的撰稿者也有不同的分类,大致上分为:一是发表小说、诗歌、散文等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的作家。二是时事评论人,比如定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针对当下文化现象的评论。三是行业评论人,即为专门的行业发表评论。比如影评人、书评人。四是专栏作家,这类作者自由度比较大,发表时评、专业评论或者自己撰写一些杂文、散文甚至小说等作品。多是利用这些作者的名气提高杂志的销量以及口碑。在作者这个环节中有很多变数。有的作者喜欢用朴实通俗的语言来解释深刻复杂的文化现象;有的作者喜欢对于大众化普遍的文化现象进行专业化、多层次的研究,深入挖掘它们的实质;有的作者文风朴实,喜欢深入群众走亲民的大众化路线;有的作者文风前卫,喜欢走在文化边缘,赢得关注。甚至有的作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往往是他一开口就成为各大期刊争相报道的对象。作者的多种多样对期刊是资源也是考验,作者对期刊内容风格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读者。读者是期刊传递的终端,也是有关期刊意见反馈的开端。不同的读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的感触;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间、环境下读同一作品也会有不同的感触,由此可见读者的口味难以琢磨,产生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近年来读者的层次和素质都在上升,品味也参差不齐,一旦期刊质量有所下降便难逃读者们的口诛笔伐或是马上更换阅读对象,这对期刊本身是压力也是动力。读者将期刊阅览后的感受和经验忠实地传达出来,期刊在吸取了这样的养分之后才能走得更远。所以,作者提供稿源、编者审编组稿、读者反馈、期刊接收后修整,这样一个过程才是期刊创作营运的完整过程。
三、文学评论类期刊的经典案例
文学评论类期刊拥有广大而固定的读者群。这个群体有着鲜明的特点,即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渴望在思想和知识方面不断提升和丰富、关注文化范围内所有事物的变迁。以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杂志在思想和意识上促进中国现代化的同时也不断在追求自己的个性与主张。案例一:《读书》。《读书》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主办,1979年创刊,范用先生和着名学者陈原是《读书》杂志的主要发起人。《读书》被很多人誉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杂志。《读书》内容风格的变化。三联出版社旗下的刊物《读书》杂志创刊已经有28个年头,并非简单的书评杂志,兼具文化、思想问题的探讨,对读者的定位是“喜欢看书的普通人”。1996年着名学者汪晖、黄平接管《读书》,对《读书》的诟病也开始。主要有两点意见:一是《读书》风格南辕北辙,由人文气息的书评杂志变成一本纯学术理论的杂志,其中讨论的一些关于全球***治经济学、后殖民时代等问题被很多读者认为晦涩难懂,且其用犀利的文字构成学术论文模式也逐渐不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二是***派之争。汪晖、黄平被认为是新“左派”人物,而《读书》自然成了这群人发表言论的平台,屏蔽了自由派人士的观点。大众喜闻乐见的书评杂志变为专供少数精英深度的学术杂志,《读书》经历的这场流变,在很多杂志身上也发生 过。1995年,韩少功担任海南作家协会***的时候,也曾试***将《天涯》全力打造杂志。杂志更换主编意味着更换风格,这样的事件很普遍。主编的更替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抓住读者、抓住市场,那种编者的理念正好是市场所需、读者所好的理想状态已经不多见了。面对《读书》以及所有文学评论类期刊是传递中国知识分子最新思想的平台这一事实,编者需要在文艺、***治、经济各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中,兼顾读者层次以及杂志质量的同时,甚至经过更多因素的综合考虑之后做出最终的选择,以此来保障这一平台的稳定坚固,继续《读书》在文学评论类期刊中卓尔不群、出类拔萃的神话。
《读书》的版式研究。按月发行(除1989年七八两月合刊外)的《读书》杂志,不论是封面、内文还是纸张装帧都坚持一贯的简约清新。对其风格版式的研究以2007年5月一期为例。封面。《读书》的封面设计朴素淡雅,由杂志名称、出刊日期、要目、一张***片这四个元素构成。***片居中占去封面的二分之一,由蓝、绿、粉、黄四个颜色以剪影的方式构成一幅生活画面。***片清晰、生活化,杂志功能一目了然是《读书》杂志封面的特点。封二和封底。封二用名家撰文、名家配***的方式构成“画说”这个栏目,文是以杂文、评论或是散文体呈现,画多是一些漫画。封底是各出版社推出的书籍介绍以及条码。起修饰和宣传作用的封面和封底的内容都很简单固定,没有海报、刊例等多余的组成部分,给人一种内敛、实而不华的感觉。目录。目录在封二之后,作者、标题、页码构成目录正文,没有***说。版权页。版权页在内文的最后一页,上下双栏形式,上半部分是期刊的广告,下半部分为版权页内容,篇幅较短。栏标和标题。栏标采用的是黑色背景衬托白色汉字大黑简字体,杂志用了两个栏标。标题横排、竖排都有,采用汉字大宋简。部分文章配有黑白插***。读者来信。读者来信是编读往来交流的平台,“读书平台”这个栏目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多是一些读者读后的感想及对文章中不妥之处的提点。“读者平台”采用双栏的排版方式。编辑手记。《读书》在最后的部分是编辑手记,(2007年5月这一期是代编辑手记)主编就当期办刊的主题发表感想,有时候遇到特殊事件或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则侃侃而谈。《读书》采用32标准开本,版心横向居中。除了封面、封底和插页是彩色以外,全部由黑白的文字组成。文章深浅不一,历史感和现代感并重。大篇幅的文章依然保持了页面的连贯。《读书》永远是文学评论类期刊素质的风向标,任何小小的异动都将引起知识界的关注。案例二:《青年作家》。《青年作家》是由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的文学类杂志。由鲁迅手迹作刊名、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青年作家》成为四川本土文学评论类期刊中的佼佼者,并逐渐向全国各地推广。《青年作家》改版。《青年作家》杂志社创刊于1981年4月,前身为《青年作家》编辑部,是成都市委宣传部主管、成都市文联主办的文化事业单位。1987年4月编辑部成为***法人单位,为成都市文联下属县级事业单位。1989年4月,刊物划归成都市新闻出版局主办。1997年6月,青年作家编辑部更名为《青年作家》杂志社。2004年1月划归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主管、主办。《青年作家》是成都市唯一公开向海内外发行的纯文学刊物。1990年至2005年,阳正太、傅恒任、章夫先后任青年作家杂志社主编、总编辑。创刊已25年,曾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光一时,《青年作家》于2006年全面改版,新版于2006年1月1日正式上市。新版《青年作家》在保持其“文学期刊”属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关注现实、紧贴现实的态度,以“青年性、文学性、思想性”为办刊宗旨,以“青年推动时代”为办刊理念。全国知名青年作家铁凝、史铁生、高行健、贾平凹、张承志、肖复兴、池莉、方方、阿来等人的佳作都在《青年作家》上发表。他们从《青年作家》起步,最终成为知名作家,实现了《青年作家》的办刊初衷。同时,《青年作家》也培养了乔瑜、栈桥等一批较有成就的本土作家。
文学评论篇10
如今的《文艺报》内容比较丰富多彩,翻翻也能看到一些东西,但美中不足,我对评论家的评论不以为然,觉得可看也可不看,缺乏磁场的吸引力,不是评论家的文字功底不好,而是文字功底太好,做文字游戏多于实际论证,空话多于实际,好话多于批评。对作品的评论、对社会现象的针砭,应该入木三分,而未见这样的好评论。主要原因是评论家没有说实话,而是说假话、说奉承话的多。有骨气、敢说真话的评论家太少太少了,一个圈子一个圈子里的评论家太多。我以为中国文坛没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并非别人的过错,而是自身没有好作品,这与评论家吹捧的评论有关,使那些有才华的作家飘飘然拿到了什么奖而自得其乐,一叶障目,失去了站到世界文学前沿的机会,实在是可惜!中国
但愿《文艺报》在2010年多一些说真话的评论,多一些不同声音的评论,多一些争论,远比一言堂好。
中国
浙江 汪卫兴
转贴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