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居民点是农村村民生产和生活的场所,也是农村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点缺乏整体上的布局与调控。长株潭绿心地区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形条件,土地资源有限,存在农村居民点数量多,规模小,分布零散等诸多问题,文章最后根据绿心地区实际情况,建议采用新村建设型、岛状居民点、线状居民点三大布局模式。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模式;岛状居民点模式;线状居民点模式
Abstract: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s the place of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villagers,it is alsoan important part of land utilization of village. For a long time, 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 is short of overall layout and regulation. Due to its special conditions of the natural terrain and limited land resources, there are a number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with small scale, fragmented distribution and many other problems in Chang-Zhu-Tan Green Heart area.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t is recommended new-village building model, island-settlements mode and linear settlements mode for the layout of rural residential area.
Keywords:the rural residential area;green heart area;new-village building model;island settlements mode;linear settlements mode
中***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71-02
1 引言
长株潭绿心地区地处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的中心位置,北至长沙绕城线及浏阳河,西至浏阳柏加镇,南至湘潭梅林桥镇,总面积545km2,共18个乡镇。绿心地区因为受到地形地貌、道路交通、耕作半径、传统习俗等自然和社会人文等因素的影响, 农村居民点布局呈现以下特征:农村居民点布点多、单个居民点面积较小、用地结构松散、没有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设施配套不全、人居环境差等。为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绿心地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给了几点建议。
2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存在的问题
2.1村庄粗放式发展,土地浪费严重
由于村民建房的传统习惯与宅基地管理混乱,村民普遍多占宅基地建房,特别是交通较为发达的对外公路旁和耕种较为便利的地段,有的甚至占用良田建房,造成村庄无序扩张,人均、户均居民点用地面积过大,如株洲市马鞍村,大多数农户建设用地面积都超过了300m2,有的甚至超过了1000m2。村庄建设的浪费,导致其用地的粗放低效,给耕地平衡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2村内用地结构松散,集约化程度低
由于受农耕经济的影响,村庄聚落内部结构大多呈无序状态。村民随意选址建房,家庭作坊式的小工厂、牲口棚与住房交叉布局,结构混乱。村内大量小面积零散土地闲置,土地利用率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此外很多村民建新不拆旧,新房林立的同时旧房破烂不堪无人管理,土地闲置率较高,据统计,绿心地区仅村庄的空闲宅基地就达到5000亩,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很低。
2.3村庄规模偏小,设施难以配套
绿心地区村庄大多为历史上村民为方便生产、生活散居后逐步形成的。村庄规模普遍偏小,十户以下的自然村大量分布。过小的村庄规模,使得公共设施和生活基础设施难以配套,同时增加了占地量,增大了建设成本与环境保护治理成本,造成了土地的不经济利用,村庄达不到规模效益,既浪费了土地又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在有的农村居民点中,特别是历史较长的老农村居民点,公共设施不完善,排污下水道设施几乎是一片空白,露天臭水沟在房前屋后通过,老式厕所及猪牛圈就近分布,苍蝇蚊子多,环境卫生差,其卫生标准很难符合要求。如此不堪的居住生活环境己和当前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格格不入。如果不进行改造完善,那么其居住利用价值将逐步丧失,更谈不上实现乡村城镇化。
3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原则
3.1便利生产、方便生活
农村居民点的布局是为了更好满足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当前农村居民点的选址在很大程度上还受着农业生产力的限制,其布局和选址必须要考虑到耕作半径。在当前农业生产力条件下绿心地区农村最大耕作半径为地势平坦地区1km,丘陵山地地区2.5km,因此在居民点布局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方便生产的原则。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农村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合理布置道路、绿化、基础设施等,从实质上给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方便。
3.2保护生态、美化环境
农村居民点布局应尽量避免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尽量少“大拆大建”。另外,在农村居民点布局时要充分发挥村庄自然生态系统的优势,考虑到对农村景观资源的保护,借助自然地形和天然树木,形成优美亲切的农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和营造优美的农村风景。
3.3因地制宜、塑造特色
绿心地区村庄都应有自己的特色,应当根据各地居民点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居民点原有布局和发展方式,适当优化城乡人口布局。同时应该注意因地制宜,结合村民的需求和居民点布局现状,综合考虑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经济文化特色,体现当地农村特点,突出农村自然田园风光,做到不砍树、不挖山、不填塘,凸显当地乡土气息,防止照搬城镇居住区模式。应当适当把握村庄和地区特色,利用本地优势条件,形成特色,提升村庄的品味和形象,给农村居民带来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为村庄带来更好的发展和效益。
4 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
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总体上是分散的,而当前,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居民点布局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满足当前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问题,出于各种因素的思考,使其集中分布,实现就地城市化。综合考虑到自然、社会经济和人文等条件的变化和影响,并基于农村居民点空间发展与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对现有居民点采取聚集发展、引导发展和限制发展的策略,尽量减少散点式布置类型的居民点聚集状态,布局新村建设型、岛状和线状的村庄居民点布局模式(见***1),使之能适用于当前绿心地区的经济、社会和农村发展大环境。
4.1新村建设型模式
***1-绿心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示意
新村建设型,即将现状绿心地区禁建区和生态敏感地区的居民点或者由于城市建设占用农村集体用地的居民点进行集中建设,形成农民新村、农民新社区,使周边较小规模居民点向附近集中的一种居民点布局类型。其首要考虑因素是居民点规模,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资源,保护周边环境以及提高人们居住和生活水平。在绿心地区,新村建设型的居民点布局首先要对区域内规模较大的居民点进行一系列的自然、经济条件的了解和评价,根据其发展条件情况,确定其能够发展的规模,根据相应的地缘和基础设施基本情况进行居民点的合并,同时被撤并的小规模居民点用地要停止新建住宅,引导其搬迁,并对已经搬迁的用地进行土地复垦和相应的改造,使其变为可再利用的农用地或其他用途用地。新村建设型模式重要的是考虑周边居民点撤并的范围,既要适合保留居民点的需要又要考虑农民的搬迁意愿。
4.2岛状居民点模式
绿心地区地处丘陵地区,其境内村庄以丘陵和山地为主,这两者的结合占了农村的较大部分土地,这种类型的村庄内部一般有山体和农田交错存在,而农田一般位于山脚,以“冲”或者大片的“坪”的形式存在,居民点则在山脚和田边的平地上自然形成了岛状居民点。这种位于山脚和田边的居民点多半呈岛状分布,在交界的地方一般都修建有道路,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岛状居民点模式靠近田边,比较方便农民在田地里耕作,一般不占用基本农田,但通常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规模一般不大,发展的空间不大。尽管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在丘陵地区半山半田的农村,它还是一种比较适宜的布置模式,居民点布局需要充分利用丘陵山地的优势,鼓励岛状居民点模式的发展,但也要尽量减少和避免岛状居民点模式的缺点。首先,在布局中要尽量选择地势比较平坦,山坡比较平缓的地区来作为居民点位置;其次,尽力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规模积聚效应,引导农村散落的单家独户搬进集中的居民点来,方便道路和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备;第三,应尽量引导居民点建房沿道路和山坡建设,并适当向地形比较适合的山上发展,挖掘丘陵山地资源,挖掘建筑与环境和地方文化的共生性,保持农村景观与建筑的原生态。岛状居民点靠山面田,既可以照看好门前的农田,也可以开垦屋后的山地,生态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但是由于受地形影响,一般道路和其他的基础设施不够便利。基础设施是农村农业生产、居民生活所必须的前提。选择现状基础设施较好,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条件好、耕地林地多且规模较大的居民点作为岛状农村居民点的重点建设对象,建设具有一定辐射能力的医疗、卫生、教育和商业服务等服务设施,加强岛状居民点与周边居民点的交通联系,通过逐步引导使农民向设施条件较为优良的中心居民点集中。
4.3线状居民点模式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因素在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中所占的重要程度越来越大。线状居民点空间布局模式是指基于交通导向的一种农村居民点重构。这涉及到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村庄本身交通不太发达,布局时农村居民点的建设向主要道路集中;另一种是在交通比较发达的农村,居民点沿主要交通线分布,或者沿村级主路分布,居民点排布较散。其发展的首要条件是创造村庄良好的对外和对内交通环境。绿心地区,居民点现状布局沿路布置的现象就比较普遍,采取线状居民点模式首先要对村庄对内、对外道路以及村内主要次要道路网络进行布局和梳理。居民点布局时,考虑向村级主路布置,对于离主路较远,交通可达性较差的居民点进行引导搬迁;对于本身就沿村级主路布置较为集中的村庄居民点加以引导,使其逐步在某些条件适宜的节点进行发展扩大,形成点块加网络的模式;对于村庄内沿铁路、高速公路等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居民点应予以控制和搬迁,并可考虑利用便捷的交通,使居民点与之形成方便的联系,但需要避免其对居民点的干扰。线状居民点型的模式容易导致一层皮式的开发,在宏观布局的时候必须加以控制,尽量将居民点建在道路一侧,局部放大,点线结合,而不应两侧都建满,以保证交通的畅通。
参考文献:
[1] 蔡准. 长沙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规划研[D]. 湖南大学,2009.
[2] 渠霓. 农村居民点规模及布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
[3] 唐世超,刁承泰. 丘陵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研究[J]. 四川农业科技,2007,(10).
[4] 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关于农村居民点布局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