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加强知识的前后勾连,达成知识的模块,能够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整体认知水平,本文从同篇课文的勾连、新旧知识的勾连、文体间的勾连这三个方面管中窥豹,试***找到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知识勾连方式的密码。
关键词:知识; 勾连方式; 例谈
中***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4-055-001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并且把这句话作为《论语》的开篇。从某一角度来看,孔子讲的其实也就是一种勾连。将学习知识的状态作为一种延续的进行时存在,而不是一时一地的现在或过去式的状态。当然,这是对于“学者”而言的。对于“教者”而言,更应提倡并引导这种学习的“勾连”,并辅之以教学上的“勾连”手段。对于长期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长期发展来看,这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必要的,学习就是一个前后相互勾连的积累过程,注重勾连,不论对于教与学,都是一种达成目标、有效提升效果的重要手段。下面以《孔子游春》一课,谈谈对勾连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一、同篇课文的勾连
说到勾连,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这也造就了经典的阅读题型“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对于同篇课文,板块与板块间,知识点与知识点间必定有着不可分割的勾连,抑或是埋下伏笔,抑或是前后呼应。
比如本课中,在复习巩固这个环节,我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行是描写春景的词语:阳光普照、桃红柳绿、草色青青、春风习习;第二行是描写水品质的词语:奔流不息、和顺温柔、从无惧色、荡涤污垢;第三行是表达孔子和弟子志向的词语:有福同享、不好表功、安享幸福、相互信任。这三行词语和短语,既是对第一课时词语和短语的复习巩固,又为学习第二课时的三个板块“春景”“论水”“言志”埋下伏笔,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感知本课的知识点,知识点产生了勾连。再如在教学“春景”这个片段时,由于第一教时已经涉猎,为了更好地为第二课时的难点“论水”服务,我把第二段文字变成了诗的形式,伴着轻柔的音乐,在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轻松、温暖的情景。再加上通过设置一个神秘的“课堂”,一半是看到的,一半是想到的,让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度,为“论水”环节做好了铺垫。
二、新旧知识的勾连
学生的学,就像“滚雪球”,“滚雪球”的教学关注学习内容的前后关联,把学生的“已知”作为教学的起点。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首先想到的是在这个领域学生学过了哪些,知道了什么,掌握得怎样,并以此作为教学的起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滚雪球”的教学就是注重学生“新知”与“已知”的关联,让学生把新学的知识建构在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教师在组织一节课的教学时,不仅要考虑怎样让学生把知识储存起来,还要考虑让学生将知识储存在哪里,考虑学生今后提取知识时是否方便。因此,教师应在组织“新知”的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回忆、反思“昨天”所学,理清“昨天”所学与今天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把“新知”和“已知”建构在一个层面上。
比如本课在“论水”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找中心句、抓关键词、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勾连、由水及人的方式说说真君子应该具备的品质这四个层次展开教学。特别是第三个层次,用以前的知识点来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水的这些品德一定让你想到了以前学过的成语、古诗、课文……再读这段话,请大家在书上做出批注,圈圈点点,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品读“奔流不息”想到了《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自然而然地理解到这就是“奔流不息”。通过品读“哺育”,联想到“你用甘甜的***汁,哺育各族儿女,”联想到母亲,体会水的作用,滋润万物,哺育众生;通过品读“流必向下”“或方或长”,联想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感知水的善解人意,和顺温柔。通过品读“穿山岩,凿石壁”联想到《滴水穿石的启示》,水滴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力量,感悟水的矢志不渝;通过品读“荡涤污垢,”发现水能使本来污浊的变干净,本来丑陋的变漂亮,进而理解水的善施教化和还万物本真洁净的姿态。
三、文体间的勾连
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减少浪费,课堂上最大的浪费就是不该教的我们却花了很多时间在“教”。怎样做到“不该教的不教”?我也一言以蔽之:学生已经知道的“不教”,学生不需要知道的“不教”,学生预习时自己能学会的“不教”。构建高效课堂还要不怕浪费,学生本应该会却并没有学会的内容,要不厌其烦地去“补教”,为学生“登塔”架好梯子。做到“教”、“不教”和“补教”。比如在教学“言志”这个环节,在交流了子路、颜回、孔子的志向是什么后,没有刻意去挖掘表达各自性格的词语,而是通过与《论语》里的一篇文言文对应,在对比朗读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注释和对照文本的方式,如:(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2)盍:何不。(3)伐:夸耀。(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5)少者怀之:让少者怀有梦想。让学生自读、自悟,拉近文言文和白话文的距离,在静思默想中勾连起文本和论语篇章的兴奋点,让学生在文体的穿越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而体会言志是论水后的理解和升华,正所谓水到而渠成!
其实,勾连的方式和层次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平时在教学中注意衔接,注重教学的前后“勾连”,就一定能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所谓“由量变到质变”。语文素养的提升犹如“登塔攀高”,“登上哪一层,都有完整的景观,每一册教材,每一篇课文,不过是处在不同的层面。语文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攀登,使他们每上一个层面,都能从似乎雷同的所见中领略更加广阔的天地,更加深远的意境。”正所谓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