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为切入点,通过不同的建筑造型、选址选材、装饰风格、研究其中的工艺技巧,归纳民居建筑的营造智慧,从而更好的保护中国传统建筑、留住历史记忆、传承文脉乡愁。
关键词:传统民居;地域性;营造
陕西中部又常被称作关中地区,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眺秦岭,北依陕北高原,被誉为“八百里秦川”。关中生态优美,渭河东西横贯,长安八水环绕,土地肥沃,适于农业耕作。多代帝王和贵族在此居住,多地的匠人在此劳作,技艺在此传播,有优质的木材、石料和黄土等资源。周秦汉唐以来,关中地区为多文化民族的交汇地,人口众多,村落密集,民居用地狭小,促使了营造手法多样化发展。其中一些手法借鉴了皇室、贵族建筑中的营造技法。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关中不仅在我国历史的发展中曾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早期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在这样一个社会文化历史悠久的区域,它的传统建筑亦如当地乡***一样,在丰富的自然人文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具有三秦鲜明艺术文化特色的建筑形态,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中民居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以土坯、土墙为主,自制砖瓦,木椽梁架结构密集,体现了砖木结构特征;
二、其整体的风格与北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土坯墙用于保暖,取材方便,造价低廉;
三、营造技艺手法大气,跨度大、对称规整,突出了防水、防风沙、防火、防地震等综合功能;
四、建造师传严格,工具多样,讲究传统文化的要素,讲究阴阳相合,突出影壁、屋角的石构、吉祥***案的雕刻,寓意安居、辟邪、求祥和的传统观念。
受环境气候以及传统耕织观念的影响,民居建筑的营造布局紧凑,土木结构,卯榫框架,科学合理,具备了防风沙、防火、防盗以及抵御地震灾害等综合功能。加之文化中又深深地渗透着“礼”的规范、“儒”的传承,所以关中传统民居表现出独有的“深宅、窄院、封闭”的空间特点,也就是俗称的“房子半边盖”。而民居的形式多以四合院式的民居为主,建筑的房屋又以纵轴布置的方式组织院落。这种布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独院式平面,由院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厦房、庭院、正房和后院,庭院两侧两栋单坡顶厢房组成的:三合院、四合院,可以用空间逻辑清晰来形容。关中传统民居营造内涵丰富,石雕、木雕、砖雕、影壁、檐廊、花窗等,手法多样,造型灵动,具有特别的艺术创造。代表性的民居院落有:韩城***家村传统民居、咸阳旬邑县唐家大院民居、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崔家槐院、雷家宅院、孙家宅院等四十院近千间传统民居建筑。
关中民居与我国传统建筑一样,都是以木构架作为房屋骨架承受屋顶重量。墙体不参与承重,仅作为围护结构以及分隔空间之用,称为“墙倒屋不塌”。构架形式大多为抬梁式和少量穿斗式。抬梁式构架以三架梁、四架梁最多。关中地区木材资源短缺,为节省木料、减少大梁长度,大进深的厅房或需要设檐廊时,常常在三架梁前加一步架。在农村三架梁式构架的脊柱多用斜撑代替。当椽子用料较短或较弱时,在三架梁的一边梁上设童柱,以承托云梁和腰檩,成为四架梁式。大型民居厅房用五架梁或七架梁。穿斗式木构架柱子较利于抗风,用于房屋尽端靠山墙处。
木构架集结构、装饰于一体,脊柱和梁头都施加雕饰,大型民居更是雕梁画栋。为加强脊柱的稳定性,常常在两旁设托墩(角背),或用雕花托墩代替脊柱。厅房做“露明造”,用大漆涂刷,与门窗、隔断、家具等有机地融合成一整体,显得古朴、素雅。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建筑建造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鞍间房和厦房。
鞍间房是一种一脊两坡、两面流水、前后檐墙相等的小型正房。鞍间房比厦房正式,却也不是真正意义的正房。鞍间房形如马鞍,有高屋脊,多为富裕人家建造,会使用一砖到顶或土墙外包砖砌结构。从屋架构造上有“人字形”和驮梁屋架两种。前者由脊檩、腰檩、檐檩、平梁、坡梁、拉筋、斜撑,柱子构成。后者由脊檩、腰檩、檐檩、柱子、平梁、小平梁、立柱构成。鞍间房耗费木材较多,以梁柱承载屋顶重量,墙只起围合和分割空间的作用,俗称“墙倒屋不塌”。鞍间房面积较大,单间多在15~20多平方米之间。用料讲究的鞍间房一般能使三四代人使用。至今在西安周边农村还能看到明或清代建筑的老房子,其门窗、屋脊、山墙也多有或减或繁的雕刻、拼***,给人以美观、庄严的感受。
厦房多事一坡流水,像把鞍间房从屋脊分开只盖了一半一样,这就是“关中怪”中的“房子半边盖”。厦房是单檐房,前檐墙低,后檐墙高,屋顶的水是单面向前流的。厦房多为两个开间,门和窗都开在前檐墙上,后檐墙不开门窗,也有把厦房盖成三间或一间的。通常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又兄弟众多盖不起大房子的就盖厦房作为正房。普通百姓盖厦房很少有一砖到顶的,后背多是借用院墙的版筑夯土墙为基础(7尺、2.3米),再用‘胡基’垒到1丈5尺(5.3米)左右,前沿用砖石砌‘垫脚’,多为3至7层,再用‘胡基’垒到1丈多高(3.3米),门窗人字型屋架由立柱、平梁、斜撑、坡梁、脊檩、檐檩构成。驮梁式由将***柱、柱子、平梁、小平梁、脊檩、腰檩、檐檩构成。
关中地区传统民居的过程十分复杂,不单单是为造一个可以让人进行日常起居生活的围合空间,更是对于当时屋子主人的社会地位、经济实力、以及精神或者物质上的审美追求的体现,建造其间的基础营造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选址阶段:盖房的第一件事,就是“选址”,定向定位。新中国成立以前,土地属于私有财产,可自行交易,盖房者有着相对自由的原则余地。一些文化世家或商贾富庶通常要请“地理先生”或“阴阳先生”看风水,在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房屋,古人慎而又慎。甚至在建房前还要专门举行“占卜定址”的仪式,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1)破土动工阶段:古人盖房在看好地方之后,择吉日请瓦匠丈量,“开基”,即破土。开基时,祭奠神灵,燃放鞭炮,同时请来木匠做门窗框,砍做房架(大梁、檩条、柱子、椽子等)。打好地基、立木上梁、安门框砌墙,砌墙过半安窗框,有的还在门框上贴上对联或“安门大吉”“安窗大吉”等红纸横批。
民间盖房动土时,常常通过翻阅老黄历看凶吉,择日选辰,更有请懂风水的人指点一二。开工前,主家会请掌尺划线的木匠和泥瓦匠到场,先仔细量出堂屋(安放祖宗牌位的主屋)的位置,以堂屋为基点举行祀土仪式。祭后主人在地基上破土挖坑,埋进俗信可以镇邪避灾的桃木橛子,有些人家还在桃木橛子上用朱砂红笔写上镇宅的道家咒语符号。还有人将发好的面团埋在坑中,祈求能世财,蒸蒸日上。
(2)在祭祀仪式结束之后,就进入到正式建房阶段。先由老一辈筑屋师傅规划出房屋大致尺寸的概念,用现代工艺丈量出房子所需的长、宽、高,利用混凝土与三合土(过去用灰土)、石头等进行地基加固,再在另一处空旷的地方先进行模拟搭建,待房屋木框架可以稳定的架构起来后,再拆分,将它们由地基向上开始正式的建造 。建筑整体骨架建好后,以建筑两面山墙处同时开工起墙,之后以屋脊作为中心,“人”字型左右一同开始铺瓦,在屋顶防水隔热等一系列工序完成后,就开始着手砌房屋前后的主体墙,并安好提前做好的门、窗。最后把复杂精美的装饰雕刻,如砖雕、木雕等体现艺术与文化的构建组装在建筑之上,就完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主体部分。房子主体盖好后,内外用‘麦秸泥’(碾压过的麦秆用铡刀铡成8公分左右长的小节与黄土搅拌成稠糊状)泥平压光,待完全干透后再用‘白土水’(稻田里的泥土,质地较细,干后为灰白色)粉刷几遍,过去一般人不会用青砖铺地,多为土地面,用大平锤锤平即可。门窗多刷成黑色,门线用虹色勾***。
(3)立木上梁及完成阶段:立木、上梁至今仍是民间盖房最重要的仪式。俗信上梁顺利与否、大梁是否安放得合适和建宅后的吉凶祸福紧密相连,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必须要挑选吉日吉时进行。
为了立木上梁能顺利进行,力争做到万无一失,工匠们通常会在立木上梁的前一日对制作好的所有的零部件进行一次预安装,检查所制的卯榫安装对接是否严丝合缝,并逐一标出记号,进行“搭套”,如有不妥,连夜整改,待一切确认无误,即表示可以正式进入立木上梁的工序了。
立木多从早晨开始,在立木之前有一个立木仪式:敬祖先、敬天地、敬鲁班、敬姜太公。仪式时,将一张方桌放在正间中央,由主人郑重敬上高香三柱。跪拜后由专门邀请的先生念上梁求神赐福的祝文,将供桌移至安全处,开始立柱、上梁、搭檩子,当把所有檩条都搭建完毕时,唯独中间一间的脊檩置于房中,等待良辰,以上工程一般会在正午之前完成。
然而关中民居更重要的特色在于装饰,它主要表现在:
(1)屋顶部分的脊饰、脊兽、瓦饰;墙身部分的山墙,硬山墀头、窗下墙等这两部分,主要以砖雕工艺表现。而脊兽、瓦饰实为一种细泥陶塑饰件,与砖瓦同料同烧制而成,具有美化屋脊丰富房屋天际轮廓线的作用。
(2)门、窗、挂落、窗帘罩以及檐下斗拱等;室内屏风、落地罩以及粱架部分,这些构件的装饰主要以木雕工艺表现。
(3)柱础、门墩石、台阶、上马石、拴马桩等,这类构件主要以石雕工艺表现。
(4)民居的门楼、照壁等,则是装饰的重点部位,往往砖雕、木雕、石雕相互辉映,雕刻工艺的精湛程度往往显示出主人的社会与经济地位。
关中民居的装饰艺术充分反映了中原文化传统道德、伦理以及人们的生活信念和价值取向,使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着这种文化的熏陶。民居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必然反映出它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关中民居装饰题材与内容, 传递着这种身后的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家理论所倡导的美的本质。这一深厚的文化传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
关中传统民居建筑中所用的选材、建造技术、室内外富有文化气息的空间处理、以及精湛的装饰雕刻艺术的运用,既使建筑空间本身满足了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又创造出不同情趣和丰富变化的审美效果,同时也体现出了尊卑等级礼俗观念。强调了建筑本身的形态与材质、细部构成、符号处理与外表所呈现的色彩,如斑驳沧桑的墙面、光彩明亮的门窗、精细别致的雕刻等。这使得关中民俗建筑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域气质:古朴苍劲、雄浑大气。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合文化”。传统信仰、习俗、禁忌、礼仪等文化要素体现在技艺的多项环节,具有多层面的学术价值。这就使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在全国民居建筑中独树一帜、风格鲜明,有着强烈的地域性和文化特征。
对关中民居建筑营造技艺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从地基处理、大小木作、砖瓦垒砌和油漆彩绘等方面,不仅可以归纳其中对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各种经验,还可以针对现代家居环境出现的重形式、轻质量,重经济、轻文化,重建筑、轻环境等问题,提出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对提高城镇居民家居环境的健康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以关中建筑营造技艺为突破口,通过具体的工艺技法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也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普及中华建筑的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民族建筑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杨宝静(1989.8~),性别:女 籍贯:山西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职称:学生 学历:2013级硕士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陕西关中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