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具体、形象、生动的特点,理解和体味语言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该考点主要考查根据文章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意义及作用。要求能结合文章的背景、内容和中心,结合上下文以及句子本身的内在联系,理解词语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言外之意,并能评价其表情达意的效果。其实词语是知识信息的基本载体。理解词义常见于现代文阅读中,这种试题能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为有效实施教学,现将笔者对“语境对词义的理解”的一孔之见托出,请方家指点。
语境,context,旧译上下文,与语言分析密切;现代语言学中指语言环境,即使用语言的环境,凡是包含上下,包括时间、空间,包括情景、心境等,都是语境的内容。一句话,语境包括语言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一
语言的内部环境指一定语言单位的上下文,包括词语之间的关系,句子之间的关系和段落篇章间的关系。索绪尔最先注意到语言自身的关系或结构,他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指出语言结构由两种关系构成:横向组合关系(sgntagmatic)和纵向聚合关系(paradigmatic)。横向组合关系指语言要求彼此一个挨一个地排在言语的横轴上,组成以互相区别为原则,以线条特征为基础的一条语言链。这种组合有音位语合、语素组合、词语组合、句子组合、段落组合等等。纵向聚合关系指人们在心理联想的作用下,将同义或近义的语言单位聚合起来,按同一性原则形成可替换性的纵向。每一种语言单位都处在这两种关系中,并在这种关系中显示其意义。下面着重阐述内部语境是如何显示词义的。
(一)语境使词义增加或者变换色彩
色彩指感彩或语体色彩。如朱自清的《春》:“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其中“卖弄”一词原意是炫耀,有贬义,在这个语境中就变为“尽情的表现”,从贬义色彩转为褒义色彩。魏巍的《我的老师》一文中也有,如“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其中“狡猾”一词本是一个贬义形容词,原义是诡计多端,不可信任,而文中的“狡猾”从贬义词转化为褒义词,形象地刻画出我的调皮的情态。相类似的,诗词作品中也有出现,如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就是典型一例:“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诗中“无赖”一词富有浓厚的感彩,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淘气”,其中含有责备的意味,但更多的却是浓厚的喜爱之情,把小儿的无忧无虑、活泼娇憨,表现得淋离尽致,而且给那浑朴纯真的田园情趣增添了无限的新意。
(二)语境使词义具体化
词义是概括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中,词义显得相对具体。如广东中考第18题:结合上下文,理解第⑨段中划线句“因为,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值这个数儿”的含义。“你倒进去的糖,远远不止这个数”,这句话本身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一种价值的比较。那么,究竟是什么事物之间的价值比较呢?读过文章就应该明白肯定不是倒进去的糖和糖罐之间的比较。联系上文倒糖的相关情节可以看出,“我”没有宣扬秦霜偷糖的行为,为了不让别人察觉反而用自己的糖把秦霜偷吃了的糖补起来,“我”的这一举动感动了秦霜,也对她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秦霜看来那倒进糖罐里的糖是“我”真诚、善良、宽容的心,这哪是区区五万元能相比的?因此,我们可以推敲出这句话的含义是:“我”的行为对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行为表现出的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三)语境使词义产生临时意义
词所表达的现实现象的意义,本是“约定俗成”的,但是在一定语境中,有些词可带特殊的意义。如曹禺的《雷雨》中:“好,你去吧,小心风暴就要起来。”其中“风暴”本指刮大风,而又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现象,这里产生临时的意义,专指家庭矛盾激化。此类事例在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就不再多举例。
(四)语境使词义单一化
多义词有几个意义,但在使用中却不会产生混淆,是因为语境使其中一个意义显示出来,从而排除其他的意义。例如“感”一词在“身体偶感不适”中,是指觉得;在“感人肺腑”中,是指感动;在“外感内伤”中,是指感受风寒;在“百感交集”中,是指情感、感想;而在“摄影胶片感光”中,指接触光线而发生变化。
特定的语境使词义单一,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如吴晗的《说谦虚》:“否认认识赖于实践的那种(1)先知先觉,对新(1)萌芽的事物,一露头便能认识其全部意义和内部规律的人是不存在的;但是人们的认识有先有后,所贵于(2)先知先觉的,是因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的经验,能够认识这个新事物,是(2)萌芽,对之采取欢迎、扶植、研究的态度。”其中第(1)个“先知先觉”是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能较早认识新事物的人;第(1)个“萌芽”是动词,意思是产生、出现。第(2)个“萌芽”是名词,比喻产生的未长成的事物。
二
语言的外部环境是指什么呢?“新批评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瑞恰慈曾对语境设立这样一个概念:“语境这种熟悉意义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包括任何写出或说出的话所处的环境;还可以进一步扩大到包括该单词来描述那个时期为人们所知的其它用法。”例如莎士比亚剧本的那个词书后还可以扩大到包括那个时期有关的一切事情;或者与我们注释这个词有关的一切事情。很显然,瑞恰慈把语境扩大到使用语言外在条件或具体情景,即语言外部环境。它是指存在于言语之外的语言交际的社会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场合、对象、话题,以及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经历、性格、情绪等等。
语言不仅存在于内部的语言结构中,受到内部环境的制约;而且处于外部环境中,其涵义要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是在外部环境中确立的。例如长篇小说《六十年的变迁》中,季交恕问方维夏:“你知道这个消息吗?”方维夏:“什么消息?”季交恕:“开刀啦!”方维夏:“什么病开刀?”季交恕:“你还睡觉!杀人!”方维夏没有联系1927年***形势的变化,就不明白“开刀”这两字究竟指什么,需要别人作进一步的解释。总之,很多话都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才能了解它的确切意思。
同样的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是不等值的。这一现象说明了语言环境对言语涵义提供多样性、丰富性的可能。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里举过一个例子:“譬如‘妈的’一句话,乡下是有许多意义的。有时咒骂,有时佩服,有时赞叹。”曹禺的《日出》第四幕中,陈白露听到茶房王福长说,客人都回家了之后,她低声自言自语:“是啊,谁还能一辈子住旅馆!我大概是真玩够了。够了,我也想回家去了。”这里的“家”不是指人生活的固定场所,而是安全、舒适和温暖的象征。陈白露最后说:“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个“睡”字,并非意指睡眠、休息,而是意味着告别、死亡。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行刺董卓未成,逃亡到父亲的好友吕伯奢家。听见后堂有人说话:“缚而杀之,何如?”处于高度警惕状态、时时防备别人的告发和官府搜捕的曹操却误为吕伯奢一家人要杀他,所以杀尽吕伯奢一家,直到后来看到一口绑着待宰的猪才知道杀错了。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外部环境与词之间的联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词语的涵义是确定的,可以把握的。所以无论是什么语词话语,它的意义或涵义,总在语境中显示,在一定语境中自我确认,自我完成。
三
近几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为对文本细节考查的重要考点之一。语境对词语的理解之重要可见一斑。
联系语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或作用有个总原则,即: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具体讲就是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联系文章的中心思想来理解。2.联系人物形象来理解。3.结合作者的情感来理解。4.联系文体的语言特色来理解。
如: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词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严密)等。
在语境中体味和推敲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首先应该理解被要求解释的词语本身的意义,然后再结合文章的行文思路去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从而对所要求体味推敲的词语作出正确合理的阐释。考生在解答此类考题时常见的失误是:缺乏理性的思考,只是单纯的从句子本身的含义来解释,显得很肤浅。更为严重的是不整体阅读文章,不把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这样是无法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解答的。
如果将文章比做大海,那么词语就是汇集成大海的溪流;如果将文章比做高山,那么词语就是堆积成高山的土石。因此,正确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语境义,是理解文章的基础。
梅友成,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姜堰。本文编校: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