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的阅读延伸是在教学文本的同时,须要拓展一些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来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这种方法来全方位地审视文本,经过品味鉴赏、总结归纳,求得融会贯通的效果。拓展的文本可以来源于课内,也可以是课外,这样既可以通过对文本的补充和丰富来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情感,也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一、相同作者文本拓展
例如教授苏轼的《水调歌头》一文,上阕主要抒发苏轼对***治的感慨。开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句,是从李白《把酒问月》中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脱化而来。同样是点明饮酒赏月。接下去说“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好像是赞美月夜,但也包含了作者对当今朝廷情况不知怎样的含义,反映了苏轼对朝廷的向往和挂念。接下去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面是说“我本来是神仙境界来的,现在想随风回到天上神仙住的‘琼楼玉宇’中去,但是又怕经受不住天上的寒冷”,这几句也指***治遭遇而言,想回到朝廷中去,但又怕***争激烈,受小人的诽谤和中伤,虽仍想报效朝廷,但心生恐惧,怕难以容身。末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是说既然天上回不去,还不如在人间好,这里所谓“人间”,也可以理解为做地方官,只要奋发有为,同样可以为国家出力,这样想通了以后,他仰望明月,不禁婆娑起舞,表现出积极的乐观的情绪。
词的上阕叙述了他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下阕抒发了对兄弟的怀念之情。学生对下阕的理解很容易,但对上阕的解释产生了疑问,为何苏轼简单一句“天上宫阙”、“高处不胜寒”就能理解成是指他的***治遭遇呢?学生初见苏轼的文言文,难以理解古人写诗作词往往寓有深意,含而不露的特点,所以很难理解,这很正常。
先介绍一下《水调歌头》写作的背景,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任密州知府。苏轼被贬密州,在***治上不得志,理想和现实发生尖锐矛盾,又加上丧妻别子,兄弟久别,心情压抑。然后可以向学生介绍他同时期、同地点的一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来加以拓展,帮助理解。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同样是作者在密州任知州期间所作。词中有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意为朝廷哪天派遣冯唐去云中郡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
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他爱惜士卒,优待***吏,匈奴远而避之。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甚众,功劳很大。后硪蛭报功文书上所写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虚报了六个),被削职。后来经冯唐代为辨白后,认为判的过重,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治上不得志,被贬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比,希望朝廷能像汉文帝派冯唐持节赫免魏尚一样,赦免自己,对自己委以重任,为国效力。到那时,他将挽弓如满月,狠狠抗击西夏和辽的侵扰,为国分忧。
二、相同体裁拓展阅读
八年级《马说》论述的是识别和发现人才的问题,但通篇无一字提到人才,而是借千里马喻指人才,食马者喻指埋没人才的统治者,伯乐喻指善于发现人才的统治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有志难申的愤懑和不平之情。
这两篇文言文在体裁、写法上都有共同点,虽然所写内容不同,但都用到了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教授这两篇文章时要尤其注重讲解这种手法的运用,提示他们在其他的文言文阅读中如果遇到“说”这种文体,那么就要格外注意文中所指的实际意义,而不要光看到表面,结合作者背景和社会背景去感悟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教授这两篇文言文的时候可以互相拓展延伸,在比较中体会这类文体的写作特点和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
三、相同题材拓展阅读
在学习郦道元的《三峡》时,教师通常会重点介绍作者对三峡四季山水景物的描写,重在写景。其中写到了山的多,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等;夏水的凶险、迅疾,如“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秋天的清冷寂静,如“林寒涧肃”,“高猿长啸”等。最后还通过“猿鸣三声”来侧面表现了三峡渔民船夫的悲惨生活。作者在写景时注意动静结合、有张有弛,写出了三峡的春夏秋冬,山水草木,用简练、生动的语言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在写景中还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借“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来表达哀伤,悲凉之情。
鲁迅曾说过:“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所以通过各种形式的不同文章的拓展,可以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养成他们探究学习的习惯,能从课内学到课外,使学生形成比较全面、辩证、客观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实验中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