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的书法不仅在他生前闻名遐迩,即便在他身败名裂撒手人寰后,也流传甚广。数点严嵩书法遗存,书法家孙熙春表示,被确认为严嵩所书的题额而无大异议的有:北京朝阳门外大街建于明代的绿琉璃牌坊上的“永延帝祚”,北京昌平区沙河镇巩华城北门之“展思门”,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北京老字号“六必居”,此外还有“天下第一关”等几处。
严嵩的书法虽遍布全国各地,但却多受严嵩的恶名所累。
嘉靖九年,严嵩在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飞庙旁写了一首词,此碑文不仅词意慷慨,书法亦秀丽可观。人们实在不愿意相信如此妙词妙字出自严嵩之手,于是有人便偷梁换柱,将碑文上“严嵩”之名刮去,代之以明代的另一个学问大家文征明。
严嵩为民间酱园所题的“六必居”3个字也未能幸免于难。六必居酱园店设在北京,相传创自明朝中叶,挂于店内的金字大匾的“六必居”3个大字为严嵩题写。为了否定这3个字出自严嵩之手,有人在“六必居”的一位伙计家中找到了几张旧房契,最早的一张是康熙十九年的,于是对外宣称“六必居”是康熙以后才开设的,不可能由明代的严嵩题字。
在清代,顺天府乡试的贡院大殿的匾额上的“至公堂”3个字是严嵩题的。由于严嵩***声狼藉,乾隆皇帝总觉得保留那几个字不合适。众大臣揣摩到皇上心思,于是一致恳请乾隆赐字。
乾隆也算得上是一代书法家,但他写了几回,总感觉自己的字不如严嵩的字好,索性让刘墉等书法大家来写,也不如意。最后,乾隆放弃了将严嵩题字换掉的想法。
孔子的后人对严嵩的评判还算公允,严嵩所题的“圣府”二字迄今尚悬于孔府门额上。孔家后人明事理,但周围的人却看不下去了,堂堂圣人府第怎么能够高悬奸臣题字呢?于是,一个精心编制的故事出笼了:奸臣严嵩在朝作恶多端,为巩固自己地位,竭力与衍圣公府攀结,而衍圣公深明大义不予接纳。一次严嵩专程前来造访,衍圣公闭门不见,让他在门外冷坐了两天两夜。严嵩临走时写下了这块匾额,衍圣公见其一片诚心,便将匾额留下。
迄今孔府外还放有一条板凳,据说那就是严嵩坐过的,奸臣贼子不能进入孔府之内,这一编排可谓用心良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各地严嵩书法趣闻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