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大港区像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渤海之滨。初到大港,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花草、宽阔的道路、耸立的高楼,处处散发着现代化气息。在着十年北大荒经历的大港区委副书记、区人大主任王伟庄一提起北大荒,有着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1968年10月,和无数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一样,王伟庄怀豪情,告别喧嚣的都市,来到涉无人烟的北大荒。满眼的荒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使他迷茫、苦闷,但在现实面前他还是选择了勇敢面对。
北大荒的时光中最多的印象是苦与累。起初他被安排在一师六团一营一连,后来又随开发三江平原的队伍来到六师二十三团,在北大荒的十年里,他开过拖拉机,种过庄稼,采过石,伐过树,修过水库……。北大荒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住的是拉合便房子,睡是是大通铺。冬天冒着零下三、四十度严寒,上山采石、伐木;夏天连队要负责种近万亩庄稼,每到锄地时,每人一天要走几十里地。1969年的夏天,一场大暴雨使麦地成了一片,拖拉机无法收割,王伟庄和战友们不得不“龙口夺粮”趟水收割麦穗,一天下来,整个身子就像散了架。
苦能忍受,寂寞难捱。起初劳动之余,基本没有别的活动,生活单调乏昧。为改变种状况,活跃连队文化生活,连里成立了宣传队,王伟庄担任队长。他白天劳动,晚上组织战友编排节目,自娱自乐,既丰富了连队的文化生活,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又增进了战友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感情。
北大荒工作中也有经历危险的时候。一年冬天王伟庄带队去伐木,安排好工作,他又去寻找另一片林子,回来的路上遇到了一只大黑熊,虽然他身上带着***,但心里也没底,幸好熊跑了。可是到了晚上,几只熊围着帐逢叫了几乎一夜。据当地人讲,如果当时苦恼了熊,有可能带来更大的危险。
1976年粉碎了“”,后来又恢复了高考,经过初试、复试,王伟庄终于圆了大学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天津市大港区工作。虽然三十几年过去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北大荒的日日夜夜和兵团的战友们,北大荒的情缘已深深地植根于他的心底。2000年,他专程回到下乡的连队,又看到了熟悉的营房、小路、晒场,闻到了黑土地的芬芳,见到了思念已久的战友,一切仿佛在眼前,一切还是那么亲切。
在谈到十年北大荒的收获时,他深有感触地说:在春播秋收、采石伐木、脱坯盖房、挖渠建库等繁重的劳动中,培养了我们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培养了我们肯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 造就了我们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性格,这使这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