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1年末,中国国内的银幕总数已经达到9200块,票房收入在2010年历史性的突破100亿元后继续高歌猛进,达到了131.15亿元。从整体上看,2010年中国电影在数量继续保持一定增长的同时,质量稳步提升,结构逐渐优化,多类型,多品种、多样化的创作格局初现端倪。经过全面产业化改革,中国电影全面进步和繁荣获得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重新成为了文化领域的主力***和人民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消费活动,与10年前的无人问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从整体上看,中国电影存在的问题依然严重,甚至存在着某种“乱象”。由于盗版横行、新媒体市场未得到充分利用,盈利模式相对单一,限制了电影业的良性运转。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的电影,出现了脱离现实、题材趋同、类型单一、创新乏力的疲态,更出现了过度追求娱乐化、急功近利,票房至上、价值观念迷失的状况。一些创造票房奇迹的大多依赖“话题性”,小品化“吸引观众,使得中国电影叙事上的弱项不仅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更加弱化,出现了明显的“短板”。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娱乐至上”、“娱乐至死”、“票房是硬道理”等也在电影界大量流行,引得全社会质疑整个电影界的道德伦理。电影创作需要有诚意这样一个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却被人反复强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电影的整体性浮跺、投机心态。
我们不妨看一些例证。《失恋33天》是2011年中国电影的最大“黑马”。其现象表明,中国电影在类型扩容、投资额度、传播渠道、营销理念、消费体验以及电影票价等诸多方面都开始了某种结构性调整。换句话说,微博及其新媒体营销显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也将成为中国电影的常态。在山寨成风的当代中国,电影界里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是普遍现象:国产电影中每次出现黑马,后续就会出现无数的跟风之作,《失恋33天》意外火爆之后,曾有网友调侃“明年情人节上映《恋爱33天》,清明节上映《见鬼33天》,五一节上映《劳动33天》,2012年11月18日全球同步上映《还剩33天》。”虽然是句玩笑,但可以预料的是,《失恋33天》的模仿跟风之作肯定会在日后陆续出现。可以断言的是,大多数模仿跟风之作会成为票房的炮灰。
另一个值得我们充分关注和深入研究的是所谓“粉丝营销”:“粉丝营销”帮助大家都公认的“烂片”《孤岛惊魂》创造了9000万票房的“奇观”。“粉丝电影”基本上停留在“明星效应”层面,“粉丝电影”、“粉丝营销”及其不可避免的盲目、跟风、非理性消费,尽管短期内对电影票房有推动力,但由于质量上的”硬伤”,永远不会成为救市的王道。因为粉丝营销意味着观众去电影院的惟一目的就是去看明星,而不管影片质量的好坏,会给真正的好电影带来一种伤害。 总之,中国电影产业离成熟、理性、理想还有较大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电影批评也存在着某种“乱象”。主要表现为:在还没有看过电影之前就敢于大发宏论,如某著名批评家在没有看过《金陵十三钗》之前就给影片贴上了“爱国主义”标签。这种批评缺乏科学精神,缺乏基本的批评道德,对自己不负责,对批评的对象不负责,更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不负责。有的人公然声称已经多年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但也斩钉截铁地断定中国电影“不行”,“很糟糕”。大量对中国电影现状的很多批评存在道德化,情绪化倾向,或者只看几部电影就对整个中国电影下定义,或者完全是为了“新闻效应”片面夸大中国电影存在的负面现象,误导舆论和观众。
电影批评应该具有当下意识、历史意识。发展意识。就当下意识而言,中国电影经过全面产业化改革已经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产业化。那么,我们对中国电影的观察、分析就应该有产业维度、产业视点、产业意识。一句话,电影批评不仅仅应该有人文关怀,也应该有产业关怀。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认识和把握当下中国电影存在的各种问题:包括一些深层次的结构性矛盾:面临的危机,以及蕴藏的重大发展机遇。电影批评的历史意识,则是要求电影批评的历史维度,深入研究本民族电影发展的历史经验,找准中国电影发展的纵向坐标。再往前推,要研究电影之前的中国叙事艺术(包括民间说唱艺术)的叙事技巧、叙事智慧,用中国的方式讲好中国的故事。电影批评的发展意识,则是要求以前瞻-性的思维研究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所面临的各种机遇和挑战,做好中国电影的“顶层设计”,趋利避害,真正把握住中国电影的黄金机遇期。正如兵法所云,“不能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不足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也就是说,电影批评应该有理性、建设性的态度,为中国电影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性的生态环境,为推进和完善电影文化体系建设发挥主导性的作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当前电影\电影批评“乱象”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