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语言范文第1篇
目前,受到我国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仍然采用向学生传授文化、专业基础为主的教学方式,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给不少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造成一定影响,其中以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最为突出。由于VB语言程序设计本身实践性强、专业知识多的特征,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很难满足实际教学要求,基于此对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势在必行。
1我国计算机专业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
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面向可视化编程的专业学科,它在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功能性以及专业性,因此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思路,由此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我国计算机专业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现状如下。
1.1教学目标。VB语言程序设计是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重点,也是主要的教学内容和活动,它在教学中整个工作都是围绕着程序设计开展的。我国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也明确的指出,VB语言程序设计的目标与任务就是通过该课程教学,让学生主管认识到计算机世界的算法思维、表达方式,并能初步掌握VB这一面向程序设计的语言,在工作中有效的解决各种编程问题。
1.2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的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包含了:VB语言程序设计基本知识、VB语言程序设计的算法公式以及设计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程序设计思维和习惯。
1.3VB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特点。VB语言程序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强、内容复杂的教学工作,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能依赖于各种已经设计好的应用软件,当然除了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之外,也不是对已经存在且得出结果的信息进行加工,而是学生在学习中***思考各种新问题,并且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科学的解决这些问题。就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进行分析,它在教学中有着逻辑思维要求强、结构复杂、注重分析、注重过程以及仔细查错等教学特点。
2计算机专业VB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新方法
计算机专业的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本身是一门集技能、知识、实践及经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它在教学中有着很强的实践与理论要求,因此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各种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关操作技术。尤其是在程序设计部分,对于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要求更为严格,只有科学掌握种种适用于各种实践、操作要求的技能,才能让学生步入社会之后不被社会所淘汰。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认识和注重教学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的引入,通过各种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在计算机专业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几种。
2.1实例教学法。VB语言程序设计同其他语言类的程序设计课程一样,它在教学中都需要学生提前掌握VB语言基础知识。由于VB语言基础知识本身是一门复杂的课程,在教学中如果仍然沿用顺序教学、满堂灌教学以及填鸭式教学,那么教材前面的基础概念讲述的枯燥必然给学生学习态度造成影响。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甚至给学生造成厌学、弃学的心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大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刚接触VB语言的时候对该课程的认识低,对各种概念和认识完全不理解,这个时候很容易出现学生思维受限制的现象。面对上述情况,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采用实例教学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各种专业知识设计成为一个具体的实际案例,在案例中包含当前课程中需要讲述的概念、定义以计算法,以案例的形式由浅入深的给学生讲解各种知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各种知识。但需要注意,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设置不能太多,只需要设置的精准、巧妙便可,让案例将教学中所接触的一切概念系统、科学、明了的表现出来,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例如在具体的教学中,如果需要编写一个程序,那么要求输入两个实数,且打印出乘积(具体的程序截面***如***所示)。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对程序进行分析、判断,让学生从程序分析与判断中明确教学目标、需要掌握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相信老师讲解简单、学生理解容易,也让学生乐于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2.2任务驱动教学法。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大多教学工作人员为了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通常都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例进行优化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任务驱动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中是以构建灵活、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为基础,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将各种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教学内容设置到教学方案中,并经过整理之后形成若干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自我解决和研究这些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中,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计算方法,完成相关的程序设计工作。这种教学方法在应用中,学生能够通过自我研发的方式学习,是一种***思考、自我钻研的学习过程,不仅保证了教学质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更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自我钻研、自我创新的素质。
2.3多媒体教学方法。VB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由于本身专业知识内容多、实验多的特征,其在教学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算法以及结构流程,而这些算法以及结构流程通过口头阐述很难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其过程。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结合效果就显得十分明显了,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采用这种方法则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给学生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在网上自我钻研和解答问题,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即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制定出一套科学、系统、有序的教学新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工作研究,多媒体教学方法是一种节约板书时间、教学效果好、编程设计直观的教学方式,它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具体实施分三个阶段:选题分组阶段:由教师给出若干个题目供学生选择,然后每四到五人组成团队,进行合作开发。系统实现阶段: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展开系统调查、系统分析、进行模块划分、责任到人。
3总结
评价阶段:教师针对每个题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分析,总结此次课程设计的总体情况及优缺点,然后展开讨论,使学生相互补长去短。总之,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通过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用一个个具体实例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对整个教学内容融会贯通,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时昊 单位:哈尔滨劳动技师学院
vb语言范文第2篇
0、引言
VB(VisualBasic)是Windows环境下的一种方便实用的可视化编程语言,同时也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科目中设置的一门开考语言,在国内许多高校里被作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一年级学生而开设。该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程序设计和简单的系统开发及应用的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理解计算机程序编写设计方法以及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通过强化运用与编程实践,从而具备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及可视化编程的能力。同时,有了该门课程的学习基础,学生也可报考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二级科目“VB语言程序设计”,取得考试证书,为将来毕业找工作添砖加瓦。
1、存在的问题
VB语言内容较多,既有结构化程序设计部分,又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部分,两者均比较抽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VB课程听起来枯燥、难懂,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理解不了学习的内容,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不少教师也同样反映,在开课前经过精心的准备,对课程的授课内容作了认真的组织,电子教案、例题、习题也作了相应的挑选和设计,但在课堂上,感觉到学生领悟力不够,反映平平,导致教师的教学热情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教与学严重脱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一门计算机语言的学习,要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得让学生明白课程的学习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知识的引入及案例的设计,要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较为枯燥和抽象的内容的导入上,应尽可能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贴近实际,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尽快入门。因此,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究该门课程的学习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程知识的易受度,帮助学生迅速入门,进而达到学以致用,是教师在VB课程教学中必须要认真面对和妥善解决的问题。
2、VB教学中的疑难点分析
VB语言的内容相当丰富,包含有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表达式、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知识。其中,数据类型、变量、运算符和表达式构成语法基础,是编程中的最基本知识,重在精确掌握和熟练运用;结构化程序设计分为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其中以循环结构最难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需要学生理解类和对象这些概念,学习各种控件类的使用,利用它们设计界面型应用程序,难的是事件处理过程的设计,主要还是建立在对前面基础性编程内容的掌握和运用上。学生要达到对VB语言较为熟练的运用编程,对基础编程部分的学习、理解和熟练掌握是必须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这些知识的恰到好处地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是十分重要必要的。
3、用生动的引例导入,提高知识的易受度
以VB语言中的基本数据类型为例,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有哪几种数据类型,比如,告诉学生数据类型分为整型、实型,整型又包括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Byte(字节型)。实型又包括Single(单精度的浮点数)、Double(双精度的浮点数)和Currency(货币型)。对于刚接触计算机语言编程的学生来说,自然会产生一头雾水的感觉,这样的导入学习内容的方式是不被提倡的。如果能从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分类的生动例子着手,说明分类的好处,再以数据为例,分析数据的特征和处理特点,让学生首先清楚数据为什么要分类,再过渡到计算机中数据的分类及编程语言中的表示,则可加深学生对数据的理解,进而结合基本数据类型的知识进行学习,就能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数据类型了。VB中的数据类型较为丰富,例如整型类型又进一步细分为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Byte(字节型)。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些类型的区别,能够正确运用它们,在VB授课时,我们可以刻意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内容,使之与将要学习的VB知识进行很好的衔接,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比如:设计一段小程序让VB计算两个数的运算结果。通过改变变量a、b的值,观察程序的运行状态和结果。比如,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不同进制数的表达。“假如我们想在该程序中输入八进制或者十六进制的数,怎么办?”接下来,可以将a、b的值改为整型形式下的临界值,比如,a=20000、b=12767和a=20000、b=12768,以观察值得溢出情况,让学生了解Integer数据类型的表示范围,从而引出Long型数据的概念。最后,趁热打铁,说明除了Integer(整型)、Long(长整型)数据外,还存在着一种单字节的存放无符号数据的Byte(字节型)数据。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将整型数据类型的不同范围、不同进制表示方式很自然地表述出来,而且学生很容易地在潜移默化中将知识理解和消化。讲解完整型数据后,接着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VB种如何表示带小数点的数呢?”于是顺利地进入实型数据的讲授环节。
4、强化实验环节,进一步加深学生理解
VB程序设计对于初学者来说本身就比较抽象,再加上如果盲目地让学生对照着课本编写一些针对性不强的程序,很容易使学生对此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厌学情绪,对于VB课程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中,结合课程教学进度及讲述内容设计一些小程序的编写,让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在愉快的氛围中培养学习兴趣,让他们体会到程序设计不是枯燥无味的、抽象难懂的课程,而是可以用来很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5、总结
在VB的教学中,对一些知识的讲授需要巧妙导入和总结归纳的方式,切忌按照教材的顺序机械地罗列出来。并且应注重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精心设计实践内容,引导学生通过上机实践自我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然,对于知识点的讲授切记不可能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在VB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讲授的具体内容、具体情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进行。
作者:石勇涛 单位:三峡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vb语言范文第3篇
摘要: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怎样调动中职学生对程序设计的学习兴趣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师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讲解《VB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进行了探索,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关键字:程序设计 教学效果 教学法 多媒体
在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操作性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另一类是理论性较强的计算机语言方面的教学。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学习比较直观易懂,它侧重于操作,只要有足够的上机时间,大部分学生均可以轻松驾驭各种软件。但计算机语言的学习相比之下就难得多,它侧重于理解,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才能学好。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语法知识和编程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因此,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一直是教师教起来感觉很头痛、学生学起来也感到很吃力的一门课,本文针对如何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上好第一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何上好第一堂《VB语言程序设计》课对于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去学习,所以第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这门课产生兴趣。
1.展示程序结果,激发兴趣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大家知道VB语言的强大功能,利用它我们能编写各种软件,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向学生展示各种结果画面。例如,可以先利用VB语言制作一个在水中自由自在游荡的小鱼***案的屏幕保护程序,或者是一种能展示相册与画面的VB程序,演示给学生看,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编出一个漂亮而又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多媒体程序,当然会一下就可以勾起他们好奇心。同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VB程序设计的魅力,还可以展示编制好的“卡拉OK点播系统”等实用程序,使学生从中得知VB的实用性,自然而然他们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强调VB语言的重要性
VB语言是学生今后学好后续课程如VC语言及网站管理与建设等的基础。虽然,程序设计语言更新很快,但如果真正掌握精了程序设计思想,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语言再更新,程序设计的本质也不会变。
3.传授VB语言的学习方法
VB语言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要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学习方法上给以学生指导,告诉学生如何自学、如何听课、如何动手实践,明确一点:“VB语言不是看会的,也不是听会的,而是亲自动手实践会的”,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二、循序渐进讲授及例题的选择
绝大部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的概念,而通俗、易懂的教学原则同样适合于这门课的教学。在课程讲授过程中,不应把重点放在语法规则的叙述上,而应放在算法和程序设计方法上,通常由几个例题引出一种语法规则,通过一些求解具体问题的程序来分析算法,介绍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一开始就介绍程序,要求学生编写程序,通过反复编写、运行程序来掌握语言规则和程序设计方法。同一个语法规则、同一种算法,在选择例题时也是由简到难,逐步呈现给学生。例题要做到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讲解VB语言中的赋值语句时,为了使学生能对此语句有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它的适用场合,教师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有A、B两个变量,它们的值分别为3和6,试用赋值语句交换它们的值。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红、蓝两瓶墨水,现在我们想把红色墨水倒进盛蓝色墨水的瓶子,该怎样进行操作呢?经过思考,大多数学生能想到找一个空瓶来进行交换操作,这时再回到开始的例子,学生就能理解为什么交换时要设置一个暂存数据的中间变量,从而写出以下赋值语句:C=A:A=B:B=C。通过这个例子,我们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赋值语句的功能和用法,同时还让学生对赋值语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三、巧设练习题
学习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最终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编程,但编程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步到位的。首先,对命令语句的熟悉程度,是否能***看懂已编好的程序;再者,对错误的程序是否具有一定的调试能力;最后才能培养***的编程能力。
做习题是复习所学内容的过程,也是深入学习的过程。如读程序分析结果的练习,能加深学生对程序语句用法的理解,及对程序结构流程的理解;看程序改错练习,可以锻炼学生静态调试程序的能力,大部分学生能看懂程序,但对于错误的程序却一筹莫展,关键还是对命令语句的用法不熟悉,不能灵活运用。而让学生找错误,能促使学生去理解、去思考、去假设、去推理,锻炼思维能力。此外要求学生们模仿一些例题,熟悉编程的方法和技巧。如课堂上举例讲解了求1到100整数和的编程,那么就布置计算1到100的偶数和或者奇数和的练习题。这样使学生整个的思维过程包括了想象、创造、启发等方面的训练,对于思维活跃、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更有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的空间。
四、上机实践
学习计算机语言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好程序的关键是动手与动脑编写程序,并亲自上机调试程序。编写程序是上机实践的第一步,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运用起来,逐步培养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上机调试程序是上机实践的第二步,实际上机操作前,教师需要由浅入深,系统地为学生逐步设置上机任务,让学生明确上机任务,编写好上机调试的程序,从而使每次上机实践都有收获。
在上机实践过程中,需要老师演示一些程序改错与调试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调试程序,为程序改错。上机辅导必须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学生上机时,教师细心观察学生在编写程序中容易出错的问题并加以重点记录,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的做法是:先给一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找出解决办法;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可以先挑出重点部分进行提示,鼓励学生动脑,教师再针对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集中加以讲解,以引起学生的重视,避免今后犯类似错误。上机课时,教师还可以随堂布置一些程序设计的练习,让学生进行快速设计,从而锻炼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这样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用脑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学习语法不是学习《VB语言程序设计》的真正目的,应该在掌握语法的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真正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学以致用。教师应在开学初就要让学生充分了解VB语言程序设计,然后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尝试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程序设计语言真正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采用综合评价方式,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符蕴芳,赵英豪.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成人教育,2010,11.
[2]林卓然.VB语言程序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年.
[3]牛又奇,孙建国.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
[4]贾长云,朱香卫.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核工业南昌高级技校)
vb语言范文第4篇
摘要: 该文主要探讨在高校计算机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目的意义、理论依据和基本特征,探索了案例教学法的框架结构和实施步骤,以及案例教学法的评价问题。案例教学改变了以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通过VB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和编程实践,培养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案例教学;策略
中***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27-6696-02
当前,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在普通高校,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受到高度重视,结合各专业课程的需求及人才培养的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继续不断完善。作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一般性规律,具有阅读程序、理解程序的能力,并能把程序设计方法应用到本专业与相关领域,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
Visual Basic由于语法简单,以其***形化的界面和事件驱动编程机制大大简化了程序设计的复杂度,学生容易上手,可以高效开发出标准的Windows应用程序,成为非计算机专业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首选。
在传统的“VB 程序设计”教学中,教师大多采用“以教为主”的讲授教学法。信息单向传输,学生被动接受,尽管可以让学生初步接受VB 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结构等基础知识,却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编程动手能力,不能较好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一个案例或者一个情景的描述进行思考以掌握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或“学教并重”,改变重视教学的结果为重视教学的过程或过程和结果并重。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涉及到程序结构和一些常用算法,运用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作用。
1 VB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征
成立于1908年,被誉为商界“西点***校” 的哈佛商学院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众多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与其独特的案例教学模式密不可分。
布鲁纳认为,应该培养学生提出假设、推测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中心的分析、讨论、总结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符合布鲁纳教学理论。
现代教育观是反映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反映当代教育需求的教育观。现代教学强调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所谓主体性,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主观能动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人类学习知识和积累技能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形象到逻辑, 从感性到理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和刺激接受者,学习过程也不仅仅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2]。
案例教学具有情境性、主体性、互动性、问题性、实践性五大特征[2-3]。
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身边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切入点,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讨所讲授的知识,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贯穿在每一次案例中,形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空间。
为了解决案例内隐或外显的问题,学生个体或群组自主分析和研究案例资料,不断地从教学案例中感知、提取信息,进行“交互”。学生个体之间相互争辩、讨论、交流,对问题可以形成更丰富、 更深刻的理解,从而形成问题解决方案。
在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不自觉地得到提高,并亲身感受到程序设计的实际价值,提高了学习兴趣及程序设计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2 VB案例教学法的框架结构
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一个案例一般就是一个软件项目。VB案例教学是师生双方通过共同实施一个较为完整的软件项目而进行的[1]。
VB程序设计课程的案例教学应遵循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律,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区别于一般的零碎实例教学,VB案例教学法将一个较为完整的软件项目贯穿在VB课程教学中。
作为教学案例的项目被分解为一个个小的子项目,将新的教学内容融入到一个个子项目中。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过一个个子项目的设计和实现,加深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理解和运用。VB案例教学实现了自顶向下、逐步细化的软件开发过程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过程的有机统一。
VB案例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可通过如***1所示的框架结构进行描述。
VB案例教学以案例项目的分解、子项目的分析、子项目的设计实现和子项目的扩展为轴心,教师的主导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两翼,对称平行推进。
3 VB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案例教学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就是有大量生动、丰富和新鲜的案例。多元化的案例来源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基础,校企合作、校际合作、软件项目实践、教师平时的案例积累、教学课题组成员建的交流、师生互动交流等都可成为案例的积累形式。
在案例教学的案例准备阶段,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实用型强、易于扩展的VB典型性案例。对于学生自己准备的、反映兴趣爱好的个性化案例,教师尤其应加以重视和引导。案例成果可以采用案例数据库形式存储。
案例教学开始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3~5人为单位,自主结合进行分组,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案例小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的职责是制定计划、任务分工、人员组织协调、过程监控、难点攻关、业绩考核、文档管理等。组员接受组长分配的任务,进行资料检索和任务实施,并进行个体评价和组员互评。按照敏捷软件开发的方法,每组以两人为单位,进行结对编程准备,相互学习和互相促进。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通过案例演示,进行案例情景构建,使学生了解项目的背景、实际意义和应用需求,以便达到软件开发的需求分析效果。案例情景构建通常在案例开始时进行,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不断强化。
教师通过对案例子项目的分解,将教学案例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教师应注意子项目的层次性,把握好难度梯度,子项目通常与教学章节相对应,并与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机结合。课程开始前,各案例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将问题细化,做出子项目分解预案。这种练习开始较为困难,但在下一个案例教学过程中,可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学生软件工程思维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开始时,教师通过对案例子项目的分析暴露出既有知识的局限,继而自然引出本次课的新的教学内容,确定完成子项目任务所需要的新概念和新知识。案例小组通过子项目分解,明确学习重点,进行子项目任务解决的知识储备。
在案例课程教学中,教师紧紧围绕子项目的设计与实现,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讲授新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在知识讲授完以后,立即将新知识应用到子项目的设计和编程实现中去,增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学生通过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讨论,积极思考,平等参与设计,不仅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促使子项目的设计和实现进一步推进和完善。
在案例课堂教学结束前,教师依据教学进展情况,对本次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对解题思路进行梳理。从满足实际需求、用户界面友好、系统的完整性、可靠性等多角度指出课堂上给出的子项目设计方案可能存在的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引导学生对子项目提出多种设计方法并加以扩展,使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vb语言范文第5篇
摘要:VB程序设计作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本文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如何解决程序设计本身枯燥、难懂这个问题,提高VB课堂教学成效展开探讨,力求找到好的方法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编程;训练;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率
中***分类号:TP312.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5-0000-01
VB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Weng Yanjun
(Yuyao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Yuyao315400,China)
Abstract:VB programming a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major,the process of teaching in the program design,how to solve the program design itself,boring, hard to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o start of VB,and strive to find a good wa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Programming;Training;Ability;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efficiency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简称VB程序设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专业课程,它不同与网页制作等以操作为主的课程,VB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操作技能,还有很强的理论性。内容抽象枯燥,许多概念、语法和命令更是抽象难懂。如何达到课程的目标要求,让教学更有效,笔者对此进行一些思考和探索,在VB语言教授中大胆实践,并得到显著效果。
一、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古往今来,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引导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说明“好学”对教育的重要性。作为教师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导航。
VB程序设计是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不象Office、网页制作那样具有立杆见影的效果,而是抽象性强、逻辑严密、长远见效益的教学难点,这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职高生来说可谓更加困难。因此老师应努力地创设一种民主、活泼、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和思维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前精心准备好素材,在授课过程中进行演示。这样不仅能够将教材中学生难于理解掌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在VB编程教学过程中,先将程序的运行结果演示给学生,然后根据结果逐步分析思考,最后总结出编程的方法和思路,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良好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思考,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求新求巧的程序设计思维变得活跃起来。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在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二、重视上机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VB语言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必须上机重复练习,在必要的理论教学之后,给出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多练,多动手操作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在学生掌握某部分编程基本语句或全部语句后应及时训练学生进行编程,这样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程序运行成功的喜悦,否则只是纸上谈兵。由此可见,如何利用好VB语言的上机操作课是关系到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问题。
在让学生上机过程中,不要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让学生自由上机,也不要单纯的采取保守做法让学生调试课前编好的程序清单,而是多种教法并举,用限题限时训练,一题多编训练来加强学生的反应能力、知识反馈能力的训练,从多方面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生编程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即培养学生的求异能力,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上机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一题多编,因为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能使学生在一题多编的过程中激发兴趣、开阔思路。
三、结合项目教学法,挖掘学生潜力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全过程参与,每个环节都要***在合作下完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为主。
在进行程序设计教授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先让学生***编制一些短小、能担负一项或几项功能的程序,要求自己设计,***绘出模块***,然后根据模块***自上而下地编写程序,调试通过,这样培养学生***工作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编程基础之后,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完成较复杂的程序,如为学校各部门编制比较完善的系统管理程序。首先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体画出模块***,制定好操作界面、功能选择项。组长根据模块***,在小组内分工各自写出实现某些特定功能的程序,并调试能运行。然后再连接成过程文件,形成完整的系统,再由上而下进行系统调试,老师随时为学生解决编程过程中的难题。通过这样一个个项目的完成,使学生学到了系统程序的编写调试方法,学生还会有一种成就感,同时也挖掘了学生的潜力。从而充分的发挥每个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效果是十分可观的。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解决学生所熟悉的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使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断地得到加强。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编程学习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展示了职业教育中以能力为本的价值取向。
四、结束语
VB语言的教学,历来是计算机技术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只要能根据学生实际,在讲授课、上机课中针对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教法,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化难为易,实现让每位学生都能对这门课感兴趣,并掌握这门课程的目的。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自律性高、动手性强的素质型人才,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赵建华,李克东.协作学习及协作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0
[2]徐锦霞.VB教学中的“三法”诱发学生的创新思维[J].信息技术教育,2004
[3]贾长云,朱香卫.可视化编程应用―Visual Basic[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vb语言范文第6篇
摘要:VisualBasic是windows平台上一个强大的开发工具。本文通过用VB语言设计一个具体的小游戏,和大家共同探讨VB制作游戏的方法和思路。
关键词:VB 程序 控件 属性 事件
编程前,首先,我们要掌握游戏的规则和功能。我们要编的是一个“找不同”的小游戏,在玩家进入游戏后,界面上出现两幅基本相同***片,在两幅***片中有几处细节不同的地方,找到后用鼠标单击。如果找对了,界面上就会出现红色的圈把不同的地方圈起来,如果点错了,则没有任何反应。游戏中两幅***片一共有四处不同,在30秒内,如果不同处全部找出来,则弹出“闯关成功”对话框;如果没有全部找出来,则弹出“时间到,闯关失败,是否重新再来?”对话框,单击“是”重新闯关,单击“否”则退出。
其次,我们要清楚基本的制作思路:①首先我们在网上***两副基本上相同,上面有多处细节不同的***片。②在窗体里制作一个***片框,将***好的***片插入到***片框中。③在***片的不同处上面加标签,并把标签的Backstyle属性设置为“0-Transpare”,这样把标签隐藏在***片里。然后再在标签的单击事件中制作出选中不同处画圆的程序。这样我们可以绕过复杂的程序,并能实现单击不同处画出红圈的效果。④在窗体中我们用一个时钟控件,将时钟控件的Interval属性设置为“1000”,时钟控件Interval属性中数值的单位是毫秒,设置为1000,就表示每隔1秒调用一次Timer事件中的程序。再在Timer事件中设置一个变量s,做一个变量减1,这样形成每1秒减1的倒计时的效果。⑤制作一个文本框控件,将Timer事件中的变量s的值随时显示在文本框中。⑥在标签的单击事件和时钟的Timer事件中分别编写弹出对话框语句,并用if语句控制对话框的返回值,如果返回“是”的值,那么重置游戏的初始值。如果返回“否”的值,则退出程序。
下面我们就进入编程状态,各对象主要属性设置为:Form1的Caption为“找不同游戏”;Picture1的Picture属性为“插入***片的路径”;Label1—label8的Caption属性都为空,Backstyle属性为“0-Transpare”,label9、label10的Caption属性分别为“两***中有四处不同找出来”和“抓紧啊!”;Text1的Text1属性为空;Timer1的Interval属性为“1000”。
具体程序如下:(说明:下列程序中Label2、Label3、Label4、Label5、Label6、Label7、Label8的Click事件和Label1的Click事件程序相同,只是名称相应地改变了,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续行表示该行在VB中与上一行是同一行)
Dim s As Integer ‘设置s作为整形全局变量
Dim g As Integer‘设置z作为整形全局变量
Private Sub Form_Load()
g=30‘为计时器赋初始值
End Sub
Private Sub Label1_Click()
Picture1.Circle (Label1.Top, Label1.Left), 500, vbRed ‘以标签1的中心作为圆心,500为半径,绘制红色圆圈
Picture1.Circle (Label11Top, Label11.Left), 500, vbRed‘以标签11的中心作为圆心,500为半径,绘制红色圆圈
Label1.Enabled=False‘隐藏标签1
Label2.Enabled=False‘隐藏标签2
s=s+1‘累加找对的次数
If s=4 Then‘如果找对四次
Y=MsgBox("恭喜您成功了!!!", 0, "过关了!")‘弹出成功消息框
If Y = 1 Then‘消息框返回确定值
End
End If
End If
End Sub
Private Sub Timer1_Timer()
Text1.Text=g‘给文本框赋初始值
g=g–1‘每隔1秒,文本框中的数值减1
If g=0 Then‘如果时间到
z=MsgBox("失败了,继续努力!",4,"时间到!") ‘弹出失败消息框
If z=6 Then‘如果单击继续努力
s=0‘计数器清零
g=30‘重新赋初始值
Else
End‘如果点否,退出程序
End If
End If
End Sub
参考文献:
彭波编著.Visual Basic[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辽宁省机电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