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1篇
摘要: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与否存在很大关系,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采取切实措施有效执行,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才能提高。同时内控制度建立后,企业审计部门还要对内控制度进行评审,以判断其是否合理有效。本文就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内部控制 评审 研究
一、正确理解内部控制制度及其评审
(一)正确理解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对内部经营管理工作进行分工,使各部门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的关系,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企业所有资源的完整和安全,使企业经济活动规范有序和财务信息真实完整有坚实的保障,从而实现企业对相关经济活动的控制,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对企业内部的职能、方法和程序进行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现这一目的的全部过程就是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过程。正因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正确理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
内控制度评审就是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是否合理,是否能贯彻执行等内容进行评价,然后根据测试结果向企业提出加强内控建设的建议,以保障内部控制有效实施,企业健康发展的一种审核评价活动。对企业内控制度进行评审,审计人员必须对企业的内控制度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知,只有有了明确的认知,才能对其开展初步的评价和符合性测试。对符合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要建立在对内控制度的初步评价之上,只有通过初步评估,才能对内控制度的健全程度、合理程度和被有效执行的可能性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出来之后,审计人员还要再次进行评估,这样才算完成了对内控制度的评审。
二、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的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单位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已制定的控制目标、对单位的管理效率和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的完整性、单位资产的保障性等具体的单个目标或者是单位整体的控制目标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风险导向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应该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就是判断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以及风险出现时会对企业具体的个体目标或者整体目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并根据影响程度来对企业内的重点工作和相关业务流程进行评估。
一致性原则:对评审单位应该采取相同的标准和方法,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公正性,这样才能使得出的结果具有可比性。
公平性原则:内部控制制度评审应该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测试的结果,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支持。
***性原则:为了确保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在进行内控制度评审时应该由***的评审机构进行,并且在评审的过程中不受其他职能部门的影响。
三、内部控制制度评审的步骤
(一)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需要经过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成立评审小组,评审小组必须由专业的审计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组成,指定评审小组的主要负责人,并明确评审小组应该完成的工作任务。第二步是制定评审的方案,主要由评审小组的负责人负责,制定的方案中必须包括工作目标、范围、重点和人员的安排以及时间和地点等内容。经过相关领导审批同意后,才能按照方案实施。第三步是对被评审的单位发出书面通知,告知被评审单位需要准备的资料。第四步是要搜集被评审单位的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
(二)评审阶段
1、对内控制度进行调查
进行内控制度调查是为了清楚地掌握企业内控制度的整体框架结构,了解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方式,这是做好评审工作的基础。在调查过程中,要了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框架结构,其中包括企业的法人管理结构、业务经营的组织机构。除了这些内容外,还应该包括企业业务的流通环节和管理者进行管理的措施和方法,另外对内控制度建立的基本情况等都应该有一定的认知。只有掌握这些基本情况,才能准确把握评审工作的重点,确定评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在调查的过程中,应该准确记录相关的数据和信息,记录的方式主要有文字说明、调查表和结构***等三种。
2、对内控制度进行测试
测试主要包括业务程序测试和功能性测试方面的内容。业务程序测试主要就是对内控制度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测试,检查它们是否按照原有的控制程序和方法在运行。功能性测试主要是对内控制度的各个环节和控制内容进行检测,查看它们是否相互配合,相互协作。检测方法通常是抽样检查,抽样的数量要合理,如果抽样的数量过少,检测出的结果就很难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果抽样的数量太多,既浪费了时间和人力资源,又降低了工作效率。在检测过程中,如果企业的内控制度比较完善,就可以适当缩小检测的范围,对于内控制度不太完善的企业,因为控制的风险性会增加,就应该增加抽样的样本。检测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评审小组应该及时向企业管理者报告存在缺陷或者是无效的内控系统,以便及时进行补救。
3、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价
对内控系统的评价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第一点是评价内控系统的健全性,查看关键环节是否存在不足。第二点是评价它的合理性,查看其是否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企业的发展目标。第三点是评价它的有效性,查看它是否能被有效执行。
(三)报告阶段
对内控系统的评审结束后,需要对内控系统评审的整体情况作出报告,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四、结束语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对其进行评审都与企业的正常运转以及发展息息相关,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做好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其评审工作,从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内控水平,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学***.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局限性及其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3(05)
[2]郝黎坤.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测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詹井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评审问题研究[J].工业审计与会计,2010(10)
[4]张岚.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现状及其完善的对策[J].财经界,2010(12)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2篇
内部控制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内部各种形式管理控制的总称。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基础是管理生产和经营的需要。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因此,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对各级管理部门保护本单位财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保证国家财经纪律和本单位所定方针、***策的贯彻执行,提高经营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在信息产业已经发达的当今社会,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可以防范舞弊,减少损失,提高资本的再生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应加强立法及法律责任的研究,注重***府对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
从西方国家内部控制发展的历史看,除了企业内部管理自身因素外,***府的推动作用是关键因素。我国***府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加大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推动作用。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企业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行***规定。目前,我国相关付率制度都对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相关的规定或要求。如,2001年实施的《会计法》、《公司法》、《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等等法律法规,都明确要求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为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建立健全打下了法制基础;为了规范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11月份,了《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细则》,***于2001年6月份,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规范的和实施,对于强化企业内部监督,整顿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国走向规范内部控制的开端,必将有力的推动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的建设
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方面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应该设置的内部控制都已设置;另一方面是指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自终的控制。完整性是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中首要的一条,也是其他一般标准的基础。若内部控制的完整性都达不到,则内部控制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一)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应规范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的职责权限
明确规定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的职责和程序方法,并对处理各项业务的全过程或重要环节都规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员分工负责;明确资产记录与保管的分工,内部规定管钱、管物、管帐人员的相互制约关系;明确规定保证会计凭证、会计记录完整性和正确性;明确规定建立财产清查盘点制度和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操作。
(二)突出企业内部控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根据国际惯例和我国审计准则的规定,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三个构成要素。控制环境是指一个单位对内部控制的一种氛围,即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控制环境作为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扩大了控制范围,尤其是把管理当局对控制的态度和认识作为内部控制环境的首要内容,更加突出了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活因素,一方面,内部控制成败的关键取决于员工素质的高低。企业必须重视对管理人员的选用,制定良好的用人***策,严格招聘程序,吸收有较高能力的人员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是内部控制实施与否的更为关键的因素。还有,确定企业管理者与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制约关系,也是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关键因素。只有这样,才可能建立企业内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机制。
(三)企业必须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一项基本措施,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不仅包括审核会计账目,还包括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及审核企业内部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由企业最高管理部门提出报告,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严密。
三、建立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内部会计控制因制度本身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存在固有的局限,企业能否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切实予以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外部的监督。单位内部的会计监督、***府部门监督、社会监督构成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其中社会审计监督和***府部门监督就属对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一)加大社会监督的鉴证、服务功能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社会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评价企业信誉高低的标志,这就督促会计主体从自身利益和社会形象出发,自觉实施内部控制。会计事务所也要积极开展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咨询工作,为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从而促进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实施。
(二)加强***府的监督力度,严格***机制
***府部门监督在会计监督中具有权威性,而***门作为会计工作的主管部门,应依法推动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一方面,要正确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靠***府监督的权威性,综合利用行***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加大惩治力度,对因内部控制失控导致的各种问题,依法追究管理者的责任;另一方面,***门应协调审计、税务、银行、证券监管、保险监管等部门依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监督检查,共同营造一个促进内部控制有效实施的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依靠国家企业和社会三方面的努力,营造一个内部控制氛围,一方面由***府或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审计做出强制安排,从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着手,切实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超级秘书网: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3篇
内部控制制度是指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为了保护其单位经济资源的安全、完整,确保其经济和会计信息的正确可靠,协调经济行为,控制经济活动,利用单位内部分工而产生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一个企业、单位或部门要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与有效很是关键,所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就很有必要。
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是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程度和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做出评价。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审时,审计人员首先要了解和描述内部控制制度,在此基础上进行初步评价和符合性测试。审计人员应根据内部控制的初步评价确定符合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性、合理性和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在完成符合性测试以后,应根据其测试的结果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再次评价,以此确定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价,就是对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内部控制的评审步骤如下:首先对内部控制制度了解和描述再进行复核;其次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审计人员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实行符合性测试。内部控制制度的初步评价主要包括两点:一、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先要分析内部控制的关键部位上是否都建立了强有力的控制,即内部控制的强点;再要分析内部控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即内部控制的弱点。评价内部控制制度健全性的重点是分析控制弱点。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在初步评价中,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理想控制模式与企业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比较,来恰当地分析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重要弱点或多余的控制。
审计人员经过初步评估,如果认为被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从健全性和合理性方面而言,都值得信赖并且可以作为实质性测试抽样的依据,审计工作就可以进入符合性测试阶段。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审计人员可不进行符合性测试,而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
一、相关内部控制不存在。
二、相关内部控制虽然存在,但审计人员通过了解发现其并未有效运行。
三、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可能大于进行符合性测试所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
对内部控制制度进符合性测试。符合性测试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它是基于正确评介内部控制系统可靠性的需要而产生的。符合性测试是在了解内部控制的基础上,来确定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符合性测试的内容包括以下两方面:
一、内部控制设计健全性和合理性的测试。其目的在于判断被审单位的控制***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健全、能否防止或发现特定会计报表认定的重大错报或漏报。
二、内部控制执行有效性的测试。其目的在于判断被审单位的控制***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作用。
纵观现代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实践可以看出,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企业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审计人员用以确定审计程序的主要依据。但内部控制制度只是一个条文,是否发挥它的实质性作用,企业是否有效的贯彻执行,审计人员还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在于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促使被审计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为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提供线索。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应从两个方面进行:
第一,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有关条文。着重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本身是否健全、合理、有效。也就是说,对有关条文的评价,一是要看企业的内部控制各环节是否设立了相应的关键控制点,特别是主要经济业务的重要环节是否设有关键控制点;二是看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遵循了控制原则,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三是看企业的内控制度是否确实起到应有的作用,通过对有关条文的贯彻执行,是否能够达到内部控制的目的。
第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有关条文的执行情况。要着重评价企业各业务部门的主管人员及其职工是否严格认真地执行了有关制度,是否忠于职守;通过制度的执行,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什么问题,其性质是否严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等。
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结果,一般划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一、高信赖程度,即企业具有健全、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均能有效地发挥作用。所以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发生错误的可能性很小。审计人员可以较多地依赖、利用内部控制,相应的减少真实性审计的数量和范围。
二、中信赖程度,即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较好,但存在一定的缺陷或薄弱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影响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审计人员扩大内部控制制度的测试范围,增加抽样样本审计的数量。
三、低信赖程度,即重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明显失效,大部分经济业务和会计记录失控,各项资料和数据经常出现差错,从而导致对内部控制制度难以信赖和利用。在这种情况下,审计人员应扩大对经济业务和会计报表项目实施真实性审计的数量和范围,以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报告。情况严重时,可考虑取消审计约定。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减少好多工作量,所以对于这项工作应该重视起来。
(作者单位:运城市财经学校)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4篇
摘要:医院属于事业单位,但医院有自己单独的、类似于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卫生事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有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但现阶段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少问题。制度建设普遍不受重视,许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就目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重点就如何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医院 财务 内部控制制度 问题对策
中***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155-02
内部控制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完善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加强单位经营管理、保护单位财产安全、保证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等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当前不少医院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力,已经阻碍了医院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就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以期为有关医院财务管理者提供参考。
一、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含义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及单位经营管理方针***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单位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止和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策、措施及程序。医院财务内部控制是针对医院进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即指匾院在执行预算时,要在信息理论和控制理论指导下,在动态联系中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反馈、输入、加工、分析和输出。不断控制和调整偏离预算的总体目标,使医院执行预算达到最佳状态。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任务就是通过调节、沟通和合作,使个别分散的经济行动整合统一起来,追求医院短期、中期或长期的财务目标。为加强医疗机构的财务内部控制管理.2006年,卫生部制定出台《医疗机构财务套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为医院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强化会计监督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是以一个企业、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为总体,采取一系列专门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对所属控制系统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一种特殊管理制度。
二、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医院是承担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国家对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医院的财务核算方法类似于企业,医院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坚持厉行节约、勤俭办事、制止奢侈浪费的方针,进行财务管理。在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下讲求经济效益。医院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医院预算,如实反映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医院有自己独特的、类似于企业的财务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及成本控制.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保障卫生事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必须有良好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作保障。医院应结合自身条件建立具有本院特色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有效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效率,提高医院的竞争力.为社会提高优质的医疗服务。
三、现阶段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不够全面,领导不够重视。不少医院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业务不够规范.特别是领导重视不够。有的医院虽然建立了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但因领导重视不够,使制度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实际执行效果不理想。缺乏一定的约束力,重大事项决策和执行程序有一定随意性,部门预算在实际执行中约束力度不够。也有的医院习惯用经验代替内控制度,对已建立的制度执行不力。
2.理解程度不够,认识上有偏差。有的医院把内部控制理解为汇总各种规章制度,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有的单位在处理内控与管理、内控与风险、内控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认识上有偏差,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在业务拓展和风险防范的抉择中。侧重于抓规模、抓效益,一味强调争取所谓的生存发展空间,造成违章违规;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规章制度,但制度没有随着业务发展和客观环境的改变而及时进行修订和补充;有些制度侧重于法律约束,缺乏必要的程序控制,有些制度缺乏必要的莫罚措施,更多的则是在实际I作中有制度但缺乏严格的监督检壹。有的领导误认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人员的事。出了事以我不懂财务业务为由,一切责任由财务人员承担。
3.医院财务人员的素质不够。职业道德水平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对财务内部控刺制度的认识水平不一,不能适应岗位要求。据了解,现在很多医院缺乏经过正规培训的财务内部控制人员,很多在职财务内部控制人员在心理上、能力上和行为方式上不能达到实施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经常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或措施理解不到住。
4.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有的医院虽然制定了财务内控制度,但流于形式,并未认真执行。有的医院过于强调经济效益,也影响财务内控职能的发挥。从控制的角度看,控制环节和控制措施越严密,控制效果越好,所需的人、财、物支出就越高,因此单位也必然考虑到控制成本与控制效果之比。当控制成本大于可能产生的损失时,就认为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这样,某些小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就可能得不到控制。同样,各种内控制度的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也会影响内控职能的发挥。
四、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
1.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要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特别是财务内控制度,内控制度应涵盖医院管理的各方面。新业务的不断发生,需要制定相应新的制度。经济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漏洞要及时修改、补充、完善,不适应的制度要废止,使内控制度覆盖各个角落和环节,不留漏洞。形成一个相对***和完整、科学的控制系统。
客观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早日建立和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那么,现阶段如何加强和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呢?笔者认为,
可着眼于对医院的关键控制点。从以下几点着手:
(1)加强和完善对财产物资的安全控制。对医院财产物资安全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一是限制接近。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资产。以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限制接近现金、存货等,以保护资产的安全。二是定期及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财产物资“账实相符”。三是通过财产保险的形式。保证实物资产的安全。
(2)对不相客职务实行分离制度,即对单位财务机构设置和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应当加以分离的职务通常有:授权进行某项业务的职务与执行某项业务的职务要分离、执行某项业务的职务与记录该业务的职务要分离。
(3)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制度。全面预算是为达到医院既定的目标,对医院各项业务编制详细的预算或计划。并通过授权。由有关部门对预算或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控制。预算控制的基本要求有:一是编制的预算必须体现医院的管理目标,并明确责权;二是在预算执行中。应当允许经过授权批准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使预算更加切实可行;三是应当度时或定期反馈预算执行情况。
(4)建立适合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推行并搞好目标成本控制。要建立目标成本管理组织体系,把目标成本管理纳入医院日常工作范畴,分析目标成本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目标成本。各成本责任中心根据成本管理小组下达的成本指标,结合工作量和相应的固定费用、变动费用等情况将指标落实到人,并采取奖罚措施,达到目标控制的目的。要提高全院卫生资源的使用率,努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疗总成本,稳定病人诊疗费用。减少欠费,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5)建立业绩评价体系。业绩评价体系是运用管理学、财务管理学、数理统计方法,对医院及各科室在一定期间内的业务状况、资本运营效益及业绩等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考核、分析。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业绩评价是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础,只有对各科室的业绩进行评价以后,才能根据其业绩的好坏进行奖惩。医院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性质和规模以度组织结构,设计一套适宜的业绩评价体系。
2.增强全院特别是领导的内控意识。要把内控作为医院管理不可缺少的一方面来抓。努力使内控制度得以健康运行。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医院内控目标,核查本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合法性及完整性。合法性是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首要原则,依据《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来制定。完整性是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内在要求。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充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
(2)抓好关键控制点.建立补偿控制制度。关键控制点是指对医院经营有重大影响的环节;补偿控制是指某一控制环节失效时能起替代控制作用的控制。单位负责人要重点抓好关键控制点的控制。降低医院经营风险。
(3)单位负责人必须十分重视财务工作,并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抓好财务I作。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是做好财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对于做好财务工作至关重要。
(4)严格按章办事。做到奖惩分明。内部控制制度是单位管理的基础,只有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做到一视同仁,奖惩明确,考核到位,善始善终。才能使内部控制度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强化培训,全面提高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实行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对人员的素质控制,通常包括时人员的***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控制。当前.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可靠,国家财经法规***策是否贯彻执行,以及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的目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素质的高低。就财务人员业务素质控制而言,医院应建立岗前培训、在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再教育制度,以确保财务工作规范、正确;加大业绩考评力度,对不胜任者坚决更换。同时。加强对财务人员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的考核,以确保财务人员***治上过硬、业务上合格。要建立医院财务人员业务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地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财务人员岗前、岗中培训制度,对新***策、新法规及时传达和组织学习。
(2)建立考评制度,对不能胜任者及时更换。
(3)建立工作轮换制度,后任接管前任的工作,一方面可发现前任工作中的差错和弊端。另一方面可提出改进工作的设想。
(4)特定情况下可建立委托制度,对企业疑难问题可委托财务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帮助解决。
4.加大执行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制定制度是为了加强管理,要更好地加强管理就要加大执行力度。要保证执行力度就要加强监督检查,因此医院应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医院领导应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财务内部控制大检查活动,以监督、考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对财务人员检查的范围应包括:财务人员是否在单位负责人的授权范围内办事,有无越权现象。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是否符合要求。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真实、完整等。总之。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检查,一方面可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使单位负责人收集信息。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检查应加强内部审计控制,内部审计应当成为医院财务内部控制的主要力量。实践表明。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当务之急就是必须强化医院的内审工作,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同时,健全内部审计制度是强化内部财务监督,提高会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它的审计对象主要是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实施内部审计又是单位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它的主要目标是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单位领导,以便领导厦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形势下,内部审计机构应加强其***性和权威性,在医院最高管理层的直接领导下,***于有关部门的经济活动之外,对经济活动进行审核检查,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价测试,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家医院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财务内部控制已成为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管理工具。但是,当前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制度建设不够全面,领导不够重视;单位理解程度不够,认识上有偏差;医院财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甚至有些医院根本就没有内控制度等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对财务内控制度的认识不够、建设不够。
因此,首先要在思想上给予足够的重视。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财务内部控制的职责分工和程序方法,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并加强建设。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切实发挥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医院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规划财务司编.医院财务制度讲座,医院会计制度讲座
2.《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编著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
3.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级会计实务.北京:中国财***经济出版社.2001
4.韦道龙.行***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科技与经济,2005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5篇
1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1.1现有管理制度烦乱,缺乏系统体系。从目前多数经营管理机构的内部控制体系来看,比较健全的有人事方面的管理制度,其中包含员工手册、考勤制度、工薪管理制度、招聘管理制度,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财务方面的管理制度也相对健全,如资金收付管理制度等。其它部门制度较少,部分部门只有几份管理制度,可操作性差,有的部门有管理制度,但是非常监督,类似于操作流程;还有很多部门的制度形同虚实。制度与制度之间不透明,没有办法有效衔接。1.2业务流程制定不严谨,人为可操作性较大。在对采购与付款管理、存货管理、销售管理、应收账款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产权管理等事宜中以人为中心、或者以部门为中心。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甚至能够将一个业务从头到尾的进行跟进,完成业务操作的全过程。有的管理者认为这样操作起来效率高、或者管理工作保密程度高,但忽略了其中的纯粹舞弊及因个人或者部门对风险的偏好程度度而影响到可承担风险的能力。1.3单位一把手未在内部控制中发挥作用。由于公司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与上级单位的沟通及完成总部的各类报表上,财务管理者并未参与到内部管理经营中,对日常经营的风险达不到控制的目的,在货币资金的审批及日常费用管控方面,财务管理者也未获得一定的权限,都是单位一把手在发挥作用,没有发挥财务管理者在公司应有的作用。削弱了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面的把控。对一些非财务的重要事项,单位一把手也往往拍脑门,直接下结论,没有有效的制约机制,更别说专门的风险管控部门。
2内部控制制度的设立
内部管理过程中内部控制牵涉到各个方面,实际工作中实施与运动起来也是十分复杂的,想要设立各个方面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有清晰的思路,完整的体系设计,只有这样才能使内部管理更加规范,才能使风险降到最低,才能提升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把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才能真正发挥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具体设立思路及内容如下:2.1要具备特有的内部控制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缺的一个管理平台,完善的企业文化文卫能够创造非同凡响的的管理环境,提高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并能够形成一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管理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使管理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管理的竞争力。文化是内部控制通畅的基础,管理文化与内部控制休戚相关,文化是一种经营观念,因此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依赖于管理文化建设,因此要从文化层面管理内部控制管理,通过培训、日常工作管理不断灌输内部控制管理的文化,使员工有内部控制管理的管理思维,提高思想认识,使员工的行为方式与内部控制管理紧密结合,发挥内部控制管理的效能。使工作人员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展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工作。2.2建设有效的控制环境。内部控制环境可包含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有效,部分管理者尚不了解内控规范的内容,很多单位只停留在内部财务管理的层面,认为内部控制是财务管理的问题,没有站在全局的层面考虑内部控制管理,认为财务管理做好了就是内部控制管理了,实际上内部环境包括很多层面和内容,无论是内部环境还是外部环境,对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有赖于员工的全员参与,因为每个员工都负责某个关键控制点的控制环境。2.3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查找关键控制点。风险控制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失去控制并且不一定产生不可接受的内控风险的环节或步骤。”那么关键控制点是指那些能把握控制风险因素的任何流程操作环节、步骤或过程。这种风险控制点的查找、分析、解决过程是渗透到单位的业务规章制度、流程管理规范和操作手册中的。因此前期在设立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中必须先对风险进行评估,查找关键风险点,进而进行风险控制。查找风险控制点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财务管理部门牵头,以财务管理业务为核心,进行辐射,逐个部门、逐个业务节点进行梳理,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将这些风险进行梳理归类,把与财务管理相关的风险作为一类,把与财务管理不相关的风险单独列示,分类管理,在设立内部控制环境的时候进行充分考虑。2.4要有完善的自我评估系统。控制环境建立起来后,要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因此需要一个完善的自我评估系统,在评估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完善,完善后再不断评估,不断提高,进入一个螺旋循环的模式。具体来讲,一个是具体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评估,一个是外部中介的评估过程,它们都是自我评估的一种手段。操作层次的内部控制评估主要指具体操作人员的内部控制和管理人员对具体操作人员形成的监督。外部审计监督是指***于具体操作和具体管理之外的内部审计。管理者应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组成由具体操作工作人员,内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组成的小组。在此基础上定期对内部管理的环境进行自我评估与控制,只有不断自我评估,不断自我完善,才能在单位建立其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才能使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科学、更有效的发挥内部控制的管理作用,为单位的经营管理贡献力量。2.5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归根结底是依照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及将来的发展规律制定的,其根本目的是要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经营单位的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的中作用。每个单位发展规律不同,具体的经济业务会有很大差异,需要具体的分析其所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稳定性及适应性。以充分发挥内部财务制度的核心控制作用。根据财务制度的设定,分析其经济活动的特有规律。具体操作时,要考虑到财务管理部门及财务总监在内部控制设立中的核心作用,以财务管理部门为牵头部门,向外辐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内部控制制度是不断更新的,所有业务的更替都离不开财务管理部门,因此要重视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作用。同时要重视财务总监的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作用,让其充分发挥审批、决策作用,适当放权,使财务总监不仅仅是执行命令的普通管理者,要充分发挥财务业务知识的核心引领作用,使财务总监能够充分发挥其职责。2.6需要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上述建设内部控制制度的过程需要一个大的前提条件就是单位内部领导班子的支持,应该成立以领导班子为核心的专门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要严格要求内部控制管理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只有自上而下才能带领单位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领导小组成员要主动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阶段、过程、遇到的问题等。要求每位内部控制管理的参与人员合理安排日常工作,保证面谈时间,积极沟通、虚心学习。
3小结
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合理有助于实现特定组织内部的既定经营目标,同时能够提高工作开展效率,提升资产价值,同时能够提高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对提供一个单位的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升内部管理水平都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陆续颁布,单位内部控制的制度的设立也有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引范本,因此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必将成为未来提升内部管理的一个有效抓手。
作者:周静 单位: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第6篇
[摘 要]内部控制对公司及其利益相关方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和走向成功具有关键意义,其重要性与日俱增。而近年来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大型企业造假丑闻和内控失灵导致公司失败的重大恶性事件更加引发了人们对于内部控制的关注。
[关键词]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目标 成本效益
一、内部控制制度产生的原因
任何组织都希望在一种有条不紊、高效率的方式下开展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然而,组织的目标往往只是一种设想、规划或计划,能否实现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人们开始思考是否能够采取一些方法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帮助组织顺利实现其目标。于是,在组织内部,为合理保证组织目标实现而设计的控制机制和相应的执行管理的总称就是内部控制。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一般考虑
1.管理当局的责任。内部控制的成败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而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自觉控制意识和行为又是关键。企业管理当局是企业管理的最高权利机构,其代表则是企业管理的最高权利执行者。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决定其必须成为内部控制的责任主体。
(1)董事会的责任。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督是企业日常监督活动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因此董事会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对内部控制所承担的责任,着重加强对经理层的监督,发挥其作用和潜能。
(2) 经理层的责任。经理层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者和执行者,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经理层为提高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进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努力实现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
2.成本效益。防范风险是企业实现价值的基础,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的。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可以有效地防范企业风险的发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损失。但是内部控制的实施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耗费人、财、物力,进而产生大额成本。对于企业来讲,实施内部控制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由于资源存在稀缺性,企业必须考虑建立内部控制的相应成本。基于衡量内部控制成本与收益的标准不同,内部控制成本比较容易量化,但内部控制效益的量化则相当复杂。此外,成本效益决策的复杂性还在于当内部控制与管理或运营过程相结合时,很难区分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和管理或运营的成本效益。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转变经营观念,增强控制意识,提高管理水平,是企业迎接市场竞争的基本前提,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已经成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从严管理企业,实现管理创新,使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过渡,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
1.防止组织失败。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分析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协助主体制定动态的战略目标,力求将风险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同时还可以从整个企业的高度控制战略目标的全面执行,实施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到内部员工的全面风险控制,合理保证企业向着制定的战略目标前行。
2.提供高质量的报告信息。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通过职务分离、岗位轮换、内部审计等控制方法及手段对企业信息的记录和报告过程进行全面持续的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和舞弊,保证企业信息能够真实完整地反应企业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
3. 保护组织资源的安全完整。资源的安全完整是组织正常运作及报告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它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控制的结果,内部控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实现组织的合规运营。内部控制通过对企业的一切部门与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制止和纠正偏离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企业经营活动服从***策、程序、规则和法律法规,并有利于国家***策法规及部门监管要求在企业内部的实施。
四、对内部控制实务的建议
1.如何把握授权的度。企业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保证这个系统的正常进行,合理的授权是必然的。对于法定代表人,既要保证其经济决策的***性和权威性,又要保证其经济行为的效益性和廉洁性。权力的度量界定是关键的一环,对内部控制执行者的授权也有一个度的设置,对不同的控制环节要有不同的权力授予,才能使用权内部控制制度有效运行。不管是哪个环节,在具体授权时,应认真研究从而准确掌握,这样既能保证经营决策有效运作、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又能保证权力制衡得到落实。
2.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投入。通过实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有利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利于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由于实施内部控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财力。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对于效益大于成本的内部控制,就应当增加投入。
3.加强对综合性财务人才的培养。企业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承担该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务人员。这就要求财务人员要能够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将大大突破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和技术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法律、营销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专业知识的支持,内部控制是不可能完全到位。但是,目前既具备有相应会计专业知识,又有组织、指挥和协调工作能力的综合性财务人才为数还是有限。因此,提高实务操作能力,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培养更多优秀的财务人员就显得刻不容缓。
内部控制的实施,促使公司管理组织结构合理,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方法科学,管理手段先进,责、权、利更加清晰,最大限度地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董颖:试论管理层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责任[J].今日科苑,2008(22)
[2] 霍社*** 孔荣:基于成本效益的内部控制体系构建[J]. 财经界,2009(7)
[3] 潘琰:内部控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