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钱是战国中后期出现的一种货币,圆形圆孔,虽然流通时间较短,但在货币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加上存世稀少,历来受到藏家的重视。
圜钱是战国时期出现最晚的一种货币形式,最早铸造圜钱的应为战国中期的魏国,后广泛流通于三晋、两周地区。西边的秦国及东方的齐、燕也铸造过圜钱,但形制与中原地区有所区别,文字写法亦不同。秦国圜钱后来演变为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成为中国历代沿用的标准形式。
圜钱的面文多为纪地,也有纪重、纪值等。除魏国所铸“垣”字钱存世较多外,余皆稀见。华夏古泉网近来入藏的两枚圜钱,一枚为“共屯赤金”,一枚为“封坪”,存世均罕,为圜钱名珍。
共屯赤金圜钱
战国时期魏铸币。共,古国名,或指铸地。共在西周时为诸侯国,公元前841年,国人***,赶走周厉王,由共伯和代行王***,史称“共和元年”。春秋时期,共地被卫国兼并,成为卫国别邑。《左传》:隐公元年(前722年),郑庄公击败自己的弟弟叔段,“太叔出奔共”。约在战国中期,卫国逐渐为魏所并,共地也在其内。据《汉书·地理志》,共在汉时属河内郡,其地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屯”字,初释为“屯聚”之意,但目前多认为当是“纯”字之省,战国时期钱文省笔现象并不少见,如“邯”字均省作“甘”。另《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年),“晋人执孙蒯于纯留”。“纯留”即“屯留”,韩国铸有“屯留”方足布,钱文亦作“屯”,可见古文字“纯”“屯”通用。后两字释为“赤金”,《汉书·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赤金即铜,“屯赤金”即纯铜,表明其为纯铜所铸。《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编》中载有《先秦铸币(抽样)铜合金成分化验表》,对“垣”字圜钱作过金属成分分析,铜含量极高,甚至有的达到99.31%,几乎为纯铜。此钱面文不但标明铸地,也注明了材质,甚至纯度,这不但在先秦,甚至中国铸币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共屯赤金”圜钱不但钱文特殊,且存世罕见,为古泉藏家梦寐以求之物。目前所知存世量大致如下:上海博物馆藏有2枚,其一为民国名家戴葆庭旧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1枚,为沈子槎旧藏。《中国历代货币大系·先秦编》载有马定祥提供的拓片1张。1982年在山西侯马战国墓中发现1枚,为建国后首次出土发现。另据关汉亨《中华珍泉追踪录》载述,民国藏家陈仁涛、日本藏家平尾赞平也曾各有1枚。华夏古泉网***库也载有1枚(编号14994号),文字绝佳,现藏河南某藏家处。加上散落于民间或海外的数量,据推测,目前存世量约为20枚。
是品“共屯赤金”圜钱(***1),直径43.6毫米,重11.7克,为《华夏古泉价格***录》一书原物,系近年新出土者,现藏华夏古泉网。其古色斑驳,开门见山,四字环读,列于圆孔四周,排布疏密有致。与其他所见品相比,此枚“屯”字末笔较为平直,颇有特点,为极难得的圜钱珍品。
“封坪”圜钱
关于此钱的释读一直众说纷纭,最早有释作“阴平”。先秦币文中“阴”字出现较多,但并无此种写法,故释“阴平”不妥。后民国大家方若认为当释“武平”,依据是首字写法类似空首布“武”。《史记·赵世家》:赵惠文王二十一年(前278年),“赵徙漳水武平西”。此武平在今河北文安县北,战国时属赵。赵国于此地曾铸“武平”尖足布,布文写法与该钱文明显不同,故释作“武平”亦有些牵强。也有释作“封坪”或“封平”的,地望待考,《中国钱币大辞典·先秦卷》认为“在今山西蒲县西”。当代古文字学家何琳仪认为应释作“广平”。《汉书·地理志》有广平国,为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置,宣帝时改为广平郡,其地在今河北曲周县北,战国时属赵。
“封坪”圜钱存世罕见,观其形制应为赵地所铸。“坪”字有土旁,写法类燕国方足布“坪阴”,与三晋布币“平”字不同,故其铸地可能接近燕国。目前所知“封坪”的存世大致如下:上海博物馆藏有1枚,民国名家方若、罗伯昭各曾藏有1枚,《中华珍泉追踪录》载有玄泉所藏1枚之拓片,《华夏古泉价格***录》载有1枚,华夏古泉网***库收录2枚,一枚系2011年4月经网站拍出(编号27635号)。再加上民间所藏,据推测,目前所知存世量约为15枚。
是品“封坪”圜钱(***2),直径33.4毫米,重5.3克,现藏北京刘飞燕处,为《华夏古泉价格***录》所载原物。其钱文位于圆穿一侧,略显隐起,笔画清晰可辨;钱体有层较薄的红绿锈,并伴有少量白碱锈。虽历经沧桑仍保存完好,且铜性甚佳,殊为难得。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