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车,又名洋车,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大都市里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伴随着人力车的流行,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人力车夫。当时的作家给予了这个社会群体以很多的关注,胡适写过《人力车夫》,刘半农写过《人力车夫歌》,鲁迅写过《一件小事》,郁达夫写过《薄奠》,集大成者当数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人力车夫,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巧合,可仔细探究起来会发现这是一种必然的现象。因为知识分子大多生活在大都市里,从事的是文化、教育工作,和工人、农民的接触并不多,但跟人力车夫的关系就不同了。那时,洋车是这些知识分子们的代步工具,上课下课、探亲访友,常会乘坐。坐车时,免不了和人力车夫寒暄、叙谈,对他们的境遇不难了解,写起来也就能得心应手了。这里选了几位名家描写人力车夫的片段,以帮助同学们增进对当时那个特殊的社会群体的了解。
一
西北风呼呼响,
冬天到了。
出门雇辆人力车,
车夫身上穿件棉袍,
我身上也穿件棉袍。
我穿着嫌冷,
他穿着却嫌累赘;
脱下来放在我的脚上,
我感谢他爱我,
他谢谢我助他便他。
共同生活?
活人的劳动!
死人的享福!
――《死人的享福》
生活里一个偶然的瞬间,作者看到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共同生活”中却有“活人的劳动”和“死人的享福”,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一首小诗,已显出青年时代的见解之不同一般。
二
看他的样子,好像有五十多岁的光景,但他自己说今年只有四十二岁……他身材本来很高,但是不晓是因为社会的压迫呢,还是因他天生的病症,背脊却是弯着,看去好像不十分高。他脸上浮着的一种谨慎的劳动者特有的表情,我怎么也形容不出来,他好像是在默想他的被社会***的存在是应该的样子,又好像在这沉默的忍苦中间,在表示他的无限的反抗,和不断的挣扎的样子。
――郁达夫《薄奠》
造成人的实际年龄与面容不相符的,无外乎两种原因:要么是有意隐瞒实际年龄,要么是过度劳累造成早衰。从文中人力车夫的情况看,应当属于后一种。上段中的描写,表明了人力车夫当时的处境:集忍耐、挣扎、反抗于一身。这样的社会怎能长久?
三
一片风啸湍激在林梢,
雨从他鼻尖上大起来了,
车上一盏可怜的小灯,
照不破四周的黑影。
他的心是个古怪的谜,
这样的风雨全不在意,
呆着像一只水淋鸡,
夜深了,还在等什么呢?
――臧克家《洋车夫》
刚刚走出弄堂门,三四辆人力车就包围了来,每个车夫都像老主顾似的把车杠一放,拍了拍车上坐垫,乱嚷着“这里来呀!”我们倒犹豫起来了。我们本来不打算坐人力车。可是人力车的后备队又早闻声来了,又是三四辆飞到了我们跟前。而且似乎每一个暗角里都有人力车埋伏着,都在急急出动了。人力车的圆阵严严实实将我们一行五个包围了!
――茅盾《上海大年夜》
这两个选段,表现的是两个典型的环境:一个是风雨之夜,一个是除夕之夜。人力车夫们对 “风雨全不在意”,大年夜还在拉车争抢顾客,自然是为了养家糊口。这,难道不正是旧中国劳苦大众苦难生活的缩影吗?
四
大家都观赏着风景,谁还注意拉着活人飞跑的活人怎样把车曳上那又长又斜的石桥。那些车夫也惯了,一切筋肉运动好像和猫狗牛马一样地凭着本能而动作。弯着腰把头差不多低到膝上,努着眼珠向左右分着看,如此往斜里一口气把车提到桥顶。登时一挺腰板,换一口气,片刻不停地把两肘压住车把,身子向后微仰,脚跟紧擦着桥上的粗石往下溜。
――老舍《老张的哲学》
生动形象的描写是老舍之所长。“大家都观赏着风景”时,老舍却注意到“拉着活人飞跑的活人怎样把车曳上那又长又斜的石桥”。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写人力车夫拉车上桥的动作,字里行间却清晰地展现出坐车的“活人”和“拉着活人飞跑的活人”所处的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五四”运动前后,“劳工神圣”的思想在文艺界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学作品要表现的重要内容。许多文学名家竞相为文,将身边的人力车夫作为表现对象。他们选材虽然相同,却各有所长,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人力车夫在旧中国的城市里,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为了活命,他们“拉着活人飞跑”,挣扎于饥寒交迫之中。作家们借描写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揭露黑暗社会的不平等,发出对这吃人社会的怒吼。
同学们只是在历史***片上或电影、电视剧中见过人力车夫,对旧中国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难以有深入的了解。应当感谢与人力车夫同时代的作家们,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对那个黑暗时代真实而深刻的记录。相信读过以上几位名家对人力车夫的描写后,你一定会有所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