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中国学术界的“一代宗师”,一生以教育为业,五代弟子,冠盖云集。他九岁入私塾,中学毕业后便一边自学,一边任教于小学、中学而至大学。
1949年,钱穆只身来到香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与几位同仁创办了新亚书院,“希望在南国传播中国文化之一脉”。他创办这所书院,就是为了用中国文化来培养真正的中国人,希望通过这些真正的中国人来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他把自己一生中最有学术创造力的十五年奉献给了新亚,使其成为研究并传承中国固有文化的重镇之一。
空手办学
1949年4月,钱穆与江南大学同仁唐君毅应广州私立华侨大学校长王淑陶之邀,从无锡南下广州。几个月后,钱穆随华侨大学再迁香港。当年秋,钱穆出任亚洲文商学院院长。
一年后,他打算将学院的夜校性质改为日校,但校主反对,于是他向香港教育司申请立案另创新校,亦即新亚书院,由他任校长,唐君毅任教务长,张丕介任总务老师。
新亚创校之初,经济十分拮据,可说毫无基础;而钱穆自从教以来,上堂教书,下堂读书、著书,也一向不喜欢担当学校行***工作。
之所以要坚持创办新亚书院,是因为当初从大陆出来,见到许多流亡青年,到处彷徨,走投无路;而他觉得,自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怎忍心眼看他们失学。同时,他也觉得自己只有这一条适当的路可以走。因此虽然没有一点把握,但他始终认定这是一件应当做的事。
当初新亚的校舍设在桂林街,仅是租来的三个单元两层楼共四间教室。而学生大多数为大陆流亡青年,除了注册生外,还有试读生及旁听生,其中多数来自难民营。这些学生不仅无力交纳学费,亦无处容身,不少学生就在学校天台或楼梯上露宿。
学校的物质条件虽极贫乏,但各位创办人所怀抱的理想与热情却极炽盛;而这些流亡青年,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仍然不忘求学上进。学校为了成全他们苦学的志向,普遍减免学费,同时创行工读制,一些学生被派负责校中杂务,获少许津贴,且在校食宿。
新亚,首先成了这些流亡青年的“家”。他们有这样一句话:“我们进教堂,只可以获得半天的安慰;我们进了新亚,好像重新得到了一个家,整个心灵获得了寄托和慰藉。”
最初的新亚书院,即是在这样惨淡困苦中起步的。虽然物质上极艰苦,但新亚师资力量却很雄厚。学校所聘的教授,不乏享负盛名的学者,如曾为民国国民***府***高教司司长的吴俊升,是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教经济的杨汝梅早已誉满大陆金融界;此外还有书法家曾克端、历史学家左舜生、甲骨文专家董作宾、国学家饶宗颐和罗香林等。
这些教授,多为钱穆的老友,他们不计报酬,乐意来此兼课。起初,钱穆向香港教育司办理立案手续之时,在申请表格“老师待遇”一栏,填上月付港币八百元。对方问他:“经费从哪里来?”钱穆回答说:“没有。”对方又问:“既没有,为何要填这个具体的数目呢?”钱穆说:“因为你们本地的官办小学,教员月薪都是这种待遇,而我邀请的老师,都是曾经在大学里教过十年、二十年书的教授,我绝不能把他们的待遇填得太少了。”对方又问:“万一他们知道了,来问你要钱呢?”钱穆笑而答曰:“凡是知道我空手办学校的目的、而愿意来帮忙的朋友,就不会计较这些的。”
发展壮大
新亚书院在万分艰难中苦撑过四年,1953年,开始同美国耶鲁大学雅礼协会合作。在此之前,香港大学盛邀钱穆去该校新设立的东方文化研究所任研究员,钱穆以要办新亚为由婉谢。他答复说:“这个研究所既是为救济流亡知识分子而设立,我愿意以名义参加,表示赞助,但绝不接受金钱报酬。”
当时,就钱穆和新亚的经济情形来说,若能获得那每月一百五十美元(约合港币九百元)的研究金,“真是求之不可多得”。可是,由于深恐自己在外面兼职,而影响了同仁的工作热忱,影响了学校的前途,因此他宁愿放弃那笔为数可观的报酬,只做个名誉研究员。
新亚自创办以来,先后承校外力量资助发展,除国内各方人士与雅礼协会之外,尚有美国亚洲协会、香港孟氏教育基金会、美国哈佛燕京社、英国文化协会,香港***府以及美国洛克斐勒基金会等。
新亚得这些团体和个人的襄助,经济开始好转,学校规模逐渐扩大。1956年,福特基金会的捐款,使新亚建成了自己的第一座校舍。新建校舍落成,标志着新亚正慢慢步入正轨,从无到有一步步发展壮大。这座校舍也包含着新亚的办学理想:全校建筑中***书馆占地最大,课堂次之;各办公室占地最少,而校长办公室更小;学校只有学生宿舍,无教授宿舍。
钱穆终生以教书与著述立命,创办新亚书院却令他不得不从经济上考虑与筹划。对一名学者而言,这绝非易事,但他挺而为之从未退却。他曾言:“对于筹集经费,我总是尽力去设法;对于支配用途,我从来不擅作决定,做到绝对经济公开。”
钱穆在困境中创办新亚书院,经济上虽然拮据,却拥有高远的志向与理想。他常常告诫学生:“我们学校,由苦难中诞生,由苦难中成长,还将在苦难中向前。我们是有我们的理想。”作为一所在殖民地上创办的学校,钱穆从一开始就希望这个学校是一所中国的学校,他希望“在中国人居住的地区、中国人的社会中,办学校教育中国的年轻人,将来学生离开学校出去到中国社会上做事”。
正是有这种理想的支持,新亚才一步步壮大,乃至成为闻名世界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重镇之一,不少新儒家都视其为中国儒学复兴的基地。
1964年,新亚、联合、崇基这个三个私立书院,合并成香港中文大学。由此,新亚书院成为中文大学的一部分,但仍有相对的***性。1964年夏,钱穆以使命完成为由向新亚董事会提出辞呈。次年,他正式离职,结束了此生最重要的一段办学生涯。
教育内容
钱穆一向主张大学教育应先主“通识”,再主“专长”,新亚书院的教育内容自然秉承了他这一理想。
在新亚书院的招生简章中,赫然写明:“本书院一切课程,主在先重通识,再求专长。首先注重文字工具之基本训练,再及一般的人生文化课目,为学者先立一通博之基础,然后再各就其才性所近,指导以进而修习各种专门智识与专门技术之途径与方法。”比如在课程安排上,注重各系一、二年级的共同基本课程,以培养健全的思想基础为目的,哲学、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语文学等课程所占时间较多,而专门性质及技术性质的课程较少;自三年级开始,注重学生自修与导师之间的个别指导。
新亚书院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更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生活理想为目标。因此,钱穆认为,艺术是达到此两项目的的绝好途径,他极力倡导创办艺术系,并为之奔走。钱穆夫人胡美琦曾撰文谈到钱穆的动机:“他常说办艺术系的理想并不专在造就专业的艺术家,更求培养全校学生之情趣,希望他们都能领略到一些中国艺术对人生之情味,则对每人品格陶冶上可有莫大之功用。”
1959年,艺术专修科第一届学生毕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亚又正式创办了艺术系。钱穆的理想是希望新亚拥有“文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并尽量互相渗透,互相润剂此三支的课程和兴趣。学文哲艺术的,不要忽略了将来置身社会时之实际事务;学商学经济的,也不要忽略了各人应有的文哲艺术修养”。
新亚书院一直坚持自己所提倡的通学目标。在新亚创办十年后,钱穆不满于已有的成绩,为使学生得到全面培养,又创办了一所理学院。当时有人质疑,认为新亚宗旨在于提倡中国文化,为何不专一办好文学院,而要分散精力来办理学院呢?
在钱穆看来,新亚提倡中国文化,但绝非抱残守缺,文化内容理当日求创新,就如同新亚的文、史、哲、艺术各系一样中西并重。
他说:“本校教育理想,不仅是理科、商科方面之各种学术技能可以增进中国固有文化传统之内容,抑且重在发扬中国固有文化,可以对理科、商科各门学问赋予以更新之使命,开创其更新之前途。”因此,创办理学院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中国文化开创新路。
新亚成立之初,就开办了自由的学术讲座,每周一次,每次讲座都座无虚席。讲者除钱穆、唐君毅、张丕介三位创办人,还邀请了其他知名学者如董作宾、夏济安、左舜生、林仰山、饶宗颐诸教授,也有西方著名学者莅校演讲。文化讲座持续多年,对新亚学生与整个香港社会的影响都极深远。
新亚精神
钱穆毕生看重教育与文化,并视其为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的生命。而他更是从自己对历史的研究中,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大学教育传统,比如书院制度便在历史上发挥过极大的作用与影响。因此,他反对模仿、抄袭外国的教育制度;同时他也认为,应该了解世界上各种文化的优劣,吸收其长处为我所用。
由此,钱穆为新亚书院定下的宗旨是:“上溯宋明书院讲学精神,旁采西欧大学导师制度,以人文主义之教育宗旨,沟通世界中西文化,为人类和平社会幸福谋前途。”
这是一番极为高远的抱负,其所提倡的人文主义教育宗旨,秉承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精神的核心,即教人学做人;其目的是防止专为各人职业而求知识,以及专为知识而求知识的狭义教育风气与目标。新亚书院具有宏大深远的抱负,但它的立足点与根基则完全是中国的。
钱穆在香港创办新亚书院,就是抱着对中华民族必然复兴的信念,他笃信,这种信念必将建立在青年“对于中国民族已往历史文化传统自信心复活之基础上”。要发扬这一信念,最重要的工作在教育。新亚的教育宗旨,一是要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是要为学生培养个人的生活理想。
至于生活理想的培养,新亚学规的第一条就是:“求学与做人,贵能齐头并进,更贵能融通合一。”这体现了学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培养学生完整而健全的人格。
新亚因此要求学生,日常生活与课业打成一片,内心修养与学业打成一片。在这样的宗旨下,学校经常举办才艺大赛,一方面可使有专长的学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另一方面,也可激励鼓舞其他学生发挥自己的潜能,去寻求正当的娱乐。在某届才艺大赛开幕词中,钱穆就强调了新亚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新亚不仅是研求学问之所,还当学做人。人生不是单调的、呆板的,而应是新鲜的、活泼的。不但当富有教育意义,亦当富有人生情味。”
除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高雅兴趣外,新亚还实行导师制,可以让同学和老师有更多接触,从而促成自身人格的发展与完善。新亚教育学生:
“课程学分是死的、***的,师长人格是活的、完整的。你应该转移目光,不要仅注意一门门的课程,应先注意一个个的师长……”
你须透过师长,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者,你须透过每一学程来接触人类文化史上许多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你须在寻求伟大的学业与事业中来完成你自己的人格。”
钱穆创办新亚书院,就是希望能让中国青年懂得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价值。有了这样的共识,学校就可以给学生一个正确而明朗的人生理想。在这种人生理想指引下,个人才会有明确的奋斗方向,并以培养情趣、提高境界为一生追求。在他看来,这无疑就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与最高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