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家里飞来一群葫芦蜂,又名马蜂,在前院的龙眼树上做窠。两个月后,我回家时,蜂窠已经急剧膨胀,不断凸起,越来越大。
我不禁说:要是蜜蜂多好!
家人说:后院也来过蜜蜂,但蜜蜂有蜜,村里孩子眼贼,早早就注意到了,爬过墙来摘了。
这群葫芦蜂来我家,不是第一次。上次,家人不忍杀生,用布袋裹住,丢在村外。不料,它们照样飞回来,继续做窠。我在家,亲眼见它们如同飞机,在蜂窠上来来去去,而窠上则一块一块地日日凸起,速度很快。
有点悚然。
葫芦蜂做窠,喜欢通风凉爽,能选在我家,说明我们家的院子,位置确实不错。这事情想想挺高兴。父亲年纪大了,开始喝茶,慢慢也喜欢上了,每天下午都在龙眼树下煮水喝茶。喝茶的时候,总有一两只葫芦蜂,或在地上,爬来爬去,或者掉到水里,挣扎溺水。它们很大个,我心想,要是给蛰一下,不知道啥滋味?不过,它忙它们的,我忙我们的,两不相干。唯一相干的,是空气里的茶香吧。
有时候,葫芦蜂还会飞到蚊帐里,眼前一片朦胧,可怜就是找不到出路,嗡嗡翅子干着急。有聪明人,有笨人,葫芦蜂大概也如此。这类葫芦蜂大概就是如我一般傻乎乎的。我站在蚊帐外边看了半天,很想帮它一把,然而怕它蛰我。
到底爱莫能助。
大叔来喝茶,见了蜂窠,三番两次建议我们烧了,说:里面大概有七八千只蜂了,再下去,大如车轮,那就赶不走了。赶紧烧了,把幼虫炒了吃,味道如同狗官爹(一种大红蚂蚁)。大叔是急性子,人高马大,脸黑如墨,说着说着,便准备去弄汽油和破布。
我插嘴说:让它们活着吧,没关系的。
大家一齐瞪眼:没关系?会蜇死人的!
我发现,自己的“无可无不可”原则,回家屡屡碰壁。后院的番荔枝,家人每天去摘,因为熟在树上的话,鸟雀就会抢食。我说:就让它们吃吧,没关系。家人也一瞪眼:人都不得吃,给鸟吃?得它命这样好!
不过,急性子的特点,是忘事也快,当晚,大叔上网跟人打麻将,一兴奋,又忘了这茬,所以我走时,到底没吃上葫芦蜂的幼虫。
【补记】回京后,一次跟家里通电话,母亲告诉我,大叔找了一个帮手,穿着雨衣,把葫芦蜂窝烧了,得到两斤幼虫。家里请他们吃饭,做了不少好吃的,但他们俩不吃,只顾吃炒幼虫,并感叹说:就这个美味,什么都比不了!又惋惜烧晚了,葫芦蜂已经分蜂,否则得到的幼虫还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