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好玩篇1
摘 要:数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情感的。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本文围绕数学好玩展开,让学生在幽默、游戏中学数学,旨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数学好玩 情境模拟 口算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61-01
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数学好玩”的提法,可以说一语中的,道破了学好数学的玄机。可是怎样让数学好玩,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探索与思考的。接触“数学好玩”这个名词以前,我就非常注重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喜欢我的数学课,进而也喜欢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平时我会讲一些小故事,或者故意制造一些小幽默,逗学生开心,学生在收获笑声的同时也学会了新的知识。
1 花大雁“投降”了
前几天,在教学“一排大雁往南飞,穿花衣服的大雁从前面数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3,这一排大雁一共有多少只?”这个问题时,采用了情境模拟法。首先,老师找一队学生站在讲台上,找一个穿花衣服的同学(代表花大雁),让他从前面数排第6,从后面数排第3。
然后在这个时候,问学生:你们认为应该是多少只?
学生受原来的思维限制,总认为是6+3=9(只)。怎么也不能搞明白有多少只。于是,我急中生智,从前面数的时候,数到第几就让相应的同学举起左手来,就这样有6个同学举起了左手;我又从后面数,数到第几就让相应的同学举起右手来,有3个同学举起了右手。
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叫了起来:“快看啊,他投降了。”哦,原来是穿花衣服的同学(代表花大雁)举起了两只手,学生都被逗乐了。
“为什么花大雁举了两只手?”我追问了一句。
片刻宁静后,一学生说道:“是因为穿花衣服的同学数了两遍,所以他举了两只手”。
“那我们要想数这一排大雁一共有多少只,能把花大雁数两遍吗?”
“不能。”学生异口同声地说。
“那应该怎么办呢?”我故意放慢速度问。
学生终于想到了好办法:“数了两遍就减一遍呗。”
是啊,我们知道不能用6+3,而应该用6+3-1,只有这样我们算出的才是这一排大雁共有多少只。
然后,我又问学生:“如果我们不减这个1会怎样呢?”
“那样会投降的。”声音是那样的一致。
是啊,学生记住了这个小故事,在笑声中体会到幽默,在幽默中明白了个中原因。而且我相信学生是不会忘记这个题的做法的。
让数学课堂成为孩子思维的运动场,让数学真正成为孩子思维的体操。这句话道出了我的心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种排队的数学问题是那么的枯燥和抽象,用一个简单的“投降”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孩子们理解了,记住了,甚至想忘都忘不掉。在“花大雁投降了”的笑声中,孩子无论天资如何,都会感觉数学好玩。而笑声中的我更清楚,教师对培养孩子的数学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扑克牌走进数学课堂
如果孩子们都能感受到“数学很有趣”,就一定会喜欢上数学。兴趣是孩子们力求接触、认识、研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在探索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它是认识的欲望,是学习者参加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学生如果对数学发生兴趣,他就会酷爱数学的学习,就可以持久地集中注意力,保持清晰的感知,激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形成“爱学―会学―学会”这样一个良性循环。教师要萌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满怀信心地参加到学习探索的活动中。
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事。能让孩子把玩和数学结合在一起,教学就成功了一半。玩一玩数学,是消闲娱乐,又是学习思考。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就必须提高口算能力。于是,我想到了扑克牌游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它简单易学,便于操作,不失为促进低年级学生提高口算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扑克牌游戏从简单开始。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首先接触的就是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这些内容孩子基本已经掌握,只是有些孩子计算起来特别的慢,一个一个地数手指头。这时,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扑克牌加法计算,既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又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口算能力。在最初的游戏中,只是用“王”(两张)、1、2、3、4、5(各四张)来计算加法,“王”代表0。让孩子把牌的顺序洗乱,然后拿在手里一张一张地出,出第一张时,嘴里念出牌上的数字;出第二张时,不可以再说牌上的数,而要直接说出第一张牌与第二张牌相加的和;出第三张牌时,说出跟前一个得数相加的和……一直到和为20以上不会算了为止(如果正好是20加几的不进位加法,还可以继续算一步),换下一组重新开始。
如:第一张牌是2,第二张牌是4,要直接说出得数“6”而不要说也不要默想“2+4=6”。这样开始可能会比较慢,后来习惯了就能又对又快。而且我要求学生准备最原始的带“点子***”的扑克牌,不要新式的花哨的扑克,以备不会算时还可以看点子***计算。
在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可以把6、7、8、9、10加进来,继续用上面的算法练习。
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以后,就可以拿出1到10各一张,依次加完和是55,然后再从55依次去减,直至最后的差为0。
在学习乘除法的时候就可以练习“二十四点”了。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才会让学生真正享受到“数学好玩”。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好玩的东西才会使孩子们产生兴趣,而兴趣产生爱好,爱好产生动力。把计算巧妙地加入扑克牌游戏中,孩子们兴趣倍增,自己主动地玩,主动地练习,积极地思考。让孩子游戏于数学乐园中,孩子不亦乐乎;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孩子信心十足;让孩子体会到玩数学的乐趣,孩子开始至爱数学学习,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当幽默和游戏成为数学课的“课间操”时,孩子再也不会认为数学是“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再也不会成为崔永元书中所说:数学是伤疤,数学是泪痕,数学是老寒腿。
参考文献
[1] 孟玉茹,钱孟杰.“以行动为导向”教学方法的分析与比较[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1):138-139.
数学好玩篇2
多年来,我们的数学教学一直沿袭着这样一个方法:学习一个公式,然后做几十道类似的习题。在教师远程研修中我接触到了“数学好玩”这一说法,它使我豁然开朗: “玩”,是每个人的天性,更是孩子的特点,特别是小学生没有哪个孩子不爱玩的,如果我们能激发学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玩中学,那么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网上浏览数学方面的奇闻异事,看到了张景中院士讲的数学故事:一个少年喂猴子,早上给猴子4个梨子,晚上给猴子3个梨子,猴子发现每天晚上少一个梨子,就很不高兴;于是这个少年又改成早上给猴子3个梨子,晚上4个梨子,猴子每天晚上多吃一个梨子,就高兴了。讲给学生们听都会哈哈大笑,笑过以后明白:交换加数的位置是不影响结果的,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对于孩子们来说,数学中的性质和概念曾是那么抽象和枯燥,而张院士仅仅用了一个简单的“朝三暮四”的小故事就激起了孩子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理解了、记住了,甚至想忘都忘不掉了。在笑声中,孩子无论天资如何,都顿觉数学好玩。笑声中的我更清楚,教师对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兴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身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数学的时候觉得好玩呢?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伸长敏锐的触角,寻找、感悟那些隐藏在身边的类似于“朝三暮四”的小故事,努力让孩子“长”出一双数学的眼睛。
一、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能创造一个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自愿参加,因此它比课堂教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因材施教,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激发智慧潜能,有目的、有计划组织课外数学兴趣小组,竞猜数学小谜语,办数学墙报,开数学文艺会,制作学具等,争强好胜、不甘落后是每个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竞赛活动,在竞赛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接受挑战,使他们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在课外丰富多彩,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既体会“数学味道”又扩大了知识面。
二、数学问题生活化
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学生会因为数学学习而感到生活的丰富多彩,感受数学学习的内在魅力,才会自觉地参与其中。用一段文字编写或描述一个与儿童生活贴近的故事或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含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把广阔的数学世界中捕捉有趣的史料和故事引入课堂,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心境中去欣赏“数学”的魅力,在欣赏过程中去感悟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教与学中的难点。上数学课时,我充分抓住学校组织古诗朗读比赛活动的事进行了一次激情导入:“同学们,我们学校的古诗朗读选拔活动定在青城酒店举行,咱班的36个同学,一个也不能少,都要参加。”同学们群情激昂,激动地欢呼起来。借着热乎劲,我接着说:“青城酒店,离我们学校不太远,但学校要用车接送我们,这辆车限乘5人。”我把这个条件写在黑板上,这时爱搭话的康雨已经发出了疑问:“那得运多少趟啊!?”全班同学也随声附和,大家自觉产生了解决问题的愿望。
我头也没回,接着大家的话边板书边说:“对呀,全班36个同学,这辆车限乘5人,那得需要运多少趟?”有的同学用眼睛按学生数趟数,有的同学拿起笔算,一会儿工夫,同学们纷纷把自己的答案举起来:“7趟!”,我不慌不忙地问:“那7趟是怎么得来的?”学生们边说边指手画脚的解释自己的算式:“我们班不是36人吗!一车运5个,看看36里边有几个5就行了,36÷5=7(趟)……1(人),你们看,有7个5,那就运7趟就行。”精彩的发言,获得了热烈的掌声。这时机灵鬼康琪已经认识到了什么,站起来着急得说:“老师,不行,7趟运完了,那还有一个同学怎么办?”全班同学顿时愣住了,“7趟才运35人呢!”“对呀,还有一个呢!”同学们着急的样子好像剩下不能参加活动的就是自己一样。“怎么回事?”我故意装作不懂:“刚才不是算得清清楚楚的吗?”我指着板书重温一下刚才的精彩发言,“36÷5=7(趟)……1(人)。这不是7趟吗?有什么不对?”同学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瞄准了算式最后边那个不起眼的余数“1”,短暂的讨论后,有了结果:余下的一个人也要运一趟,所以,应该运8趟。“噢!看来,余数在生活中还不是个多余的数。”为了证明“余数”在生活中不是“多余的数”同学们还举了几个例子来证明。
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学习者进入情境,亲自参与其中的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形成结论的学习方式。它具有亲历性的特点,学生在情境中的亲身经历,这是获得体验的基础,是学生反思并生成知识和情感的源泉。
三、生活游戏:
游戏教学的目的是借助游戏的娱乐性改变儿童对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的厌倦心理,消除孩子的生理与心理的疲劳,使他们积极地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将数学问题通过想象,凭借物体的替代与象征,创设情境,来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四、凯蒂学艺――《表内乘法(二)这一章,有三节内容,分别是《缝沙包、《叠纸啪》、《学做中国结》。这几节内容相对容易,内容其实就是游戏,就是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但是如果只是生硬的给学生讲解这些内容,可能学生也会理解,可是慢慢会降低学生对课堂的兴趣,针对这几节课的特点,我上课时亲自动手做实验,拿来沙包、纸啪、中国结,并让学生亲自学做了纸啪,学生课堂积极性相当的高,特别是在教学“你问我说” 7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应用时,利用编儿歌、填表续表、模拟老鹰捉小鸡游戏等方法进行了教学。从课后反馈来看,学生对这一章的内容都掌握的非常清楚,甚至几个平时成绩相对较差的同学,这一章掌握思维情况也相当好,这对他们今后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有很大帮助。
因此,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参与到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具体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好玩,让学生体验数学不再是神秘的、高深莫测的“天外来客”,而是非常好玩的现实生活,从而主动地,自信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那么,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将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卓有成效,这既是减轻学生心理负担的主要措施,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研究与实施.侯京友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2、义务教育课成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级下册《数学》刘仍轩主编 青岛出版社
3、义务教育课成标准实验教课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4、潍坊市中小学自主修行指导课程《行知天下》(二年级数学)侯京友主编 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数学好玩篇3
“数学好玩”,是数学大师陈省身先生对数学的赞美,道出了数学的真谛。“玩好数学”是中科院院士、数学家田刚先生对少年儿童的勉励,提出的殷切期待。如何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从而“玩好数学”?我以为,“情”与“智”是必不可少的两大元素,“以情促智,智能怡情,情智共生”,故提出情智数学之教学主张。
策略一:学“好玩”的数学,感受“数学好玩”
何谓“好玩”的数学?“好玩”的数学有二:一是数学本身之“好玩”,二是数学学习之“好玩”,即包括了数学本质及数学学习形式之“好玩”。
1.挖掘“好玩”的数学。数学教材里好玩的素材很多,可谓俯拾即是。如北师版教材专门设计了“数学好玩”的单元,包括综合与实践及数学游戏、数学趣题、数学应用等内容,旨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又如在教材里增加了数学史,旨在开阔学生眼界,渗透数学文化。再如设计了拼一拼、摆一摆等动手活动,旨在发展学生“指尖上的智慧”。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里好玩的素材,精心设计数学活动,让学生学“好玩”的数学。
以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学情,就不难发现:入小学两个月的学生,基本能数20以内的数,会认、读、写11~20各数。如何吸引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巧妙融合数学史,以“古人计数”的有趣故事为切入口,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理解了数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了数学文化的熏陶。
教学片断―
现在大家都认识11~20这些数了,但是这些数是怎么创造出来的呢?让我们穿越到几万年前,从古人计数说起。
(随着课件播放,讲述古人计数的故事)
师:从故事中,你知道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吗?(学生叽叽喳喳开始回答,说出了摆石子、树枝,结绳计数,掰手指等方法)
师:现在,让咱们一起当回古人,利用小棒来摆一摆,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课件动态演示放羊,学生摆小棒“数”羊)。
师:羊放完了,一共放了几只呢?一根小棒代表一只羊,有几根小棒就代表有几只羊,咱们用手点着小棒,一起数一数(带着学生用手指着小棒进行点数)。
1,2,3,……9,10(停顿),教师提问:这是10,还有一根小棒,再数1,是几呢?(11)
师:对,比10多1就是11。那比10多2是几呢?比10多3呢?
在课堂中介入“古人计数”这一文化史内容,让学生模仿古人用小棒、手指头来“数”羊,数到10后,手指头不够用了,由此思考:新计数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学生不仅知道了10的后继数是11,体验到了“数起源于数”,而且感受到了十进制的起源,渗透了数学文化。
2.感受数学之“好玩”。领悟和欣赏数学美是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基本成分,也是进行数学研究和数学学习的重要动力和方法。数学具有简洁美、和谐美、奇异美、突变美、对称美等,数学学习与研究过程可以说是数学美的鉴赏过程,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在其过程中让人得到精神的愉悦。
以十进制计数法为例,利用10个数字符号,遵循“满十进1”和“位值”两条原则,就能使极为繁杂的整数表示和演变变得简便易行。正因如此,这种计数法被马克思称为数学史上最妙的发明之一,这就是数学的简洁美,就是数学的魅力与力量所在。遗憾的是,今天的我们对自然数太过熟悉了,甚至未上小学的幼儿,都能流利地数数,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将自然而然地接受十进制计数规则,往往很难体会到其中之妙,人类创造位值制的智慧常常被知识的结果吞噬了。
仍以《古人计数(11~20各数的认识)》的教学为例,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再现人类突破原有认知极限的经典时刻,让学生重温人类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性一步,经历了“再创造”的过程,品味智慧,领悟了数学之妙!
教学片断―
(1)捆一捆,认一认,学习古人发明的十进位值制计数法。
师:到了傍晚,羊要回羊圈了,是不是所有的羊都回来了呢?除了用小棒一一对应来数羊,古人还常常用上掰手指头的方法(课件动态演示羊回羊圈,师生一起掰手指头“数”羊)。
当十个手指头掰完,而羊圈外还有1只羊时,教师在此进行了夸张渲染,提出了一个问题:
师:呀!十个手指头用完了,可是羊还没数完,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来表示所有的羊?
受到“古人计数”故事的启发,学生叽叽喳喳开始议论,并提出了自己的方法。
师:是的,这些方法,都可以帮助古人表示所有的羊。到了后来,古人是怎么计数的呢?聪明的古人用一块石头表示这些羊,表示几只羊?(十只羊)
师:以一当十(贴大石头),这样手指可以伸直了,接着放最后一只羊,古人用这样的一块小石头表示一只羊(贴小石头)。
师:怎么知道一共放了几只羊呢?(分别指着黑板上的一大一小两块石头***片)左边的大石头表示10只羊,右边的小石头表示还有1只羊,1个十和1个一就是11。
师:刚才同学们都摆出了11根小棒,怎样做能让别人一眼就看出是11根呢?你从古人的这种表示方法(指示黑板上的石头***),受到了什么启发?
学生在讨论与动手操作中将10根小棒捆成1捆,认识了“十”这个新的计数单位,知道了10个一就是1个十,10的后继数是11。
紧接着,通过“计数器的自我介绍”,学生认识了计数器,会在计数器上拨出各个数字。
师追问学生:同样的一颗珠子,怎么一会儿表示1个一,一会儿又表示1个十呢?(对位值的进一步认识)
(2)做一做,说一说,认识19和20,进一步领悟十进位值制计数法之妙。
师:怎么在计数器上拨出19、20呢?
学生操作、展示、交流。
(3)小结:我们以前学习了10以内的数,今天我们又认识了11~20各数,请同学们观察、比较,今天新认识的这些数,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呢?
上述片段的教学中,新的计数单位“十”不再是生硬的告知,而是让学生经历了“再创造”的思考过程。课末的总结,既是对本节课活动过程和知识的梳理,更是对数的发展史的了解,让学生感受数字从古到今、化繁为简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十进制位值制记数法是人类能够用有限去把握无穷的伟大智慧,突出了十进位值制的重要地位及其之美妙。当然,这种计数法之妙,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领悟的,但在认识数的整个过程中,不妨逐步向学生展示数学的简洁美,让学生品味古人的智慧,领悟十进制计数法的奇妙。
策略二:“玩好数学”,启迪智慧
“智”是情智数学之魂,如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对数学美的鉴赏,对数学精神的追求,等等。如果说形式“好玩”能如磁铁般吸引住孩子,那么,思维“好玩”则一定是磁铁上磁性最强的部分―磁极,它使学生从表象深入内容,从具体升格抽象,享受数学学习,真正感受“数学好玩”。
1.把握整体,结构迁移。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如长度、面积、体积,体现的是线、面、体三维空间概念和度量单位的一类课,每个维度的学习路径基本是一样的。测量线、面、体的大小时,测量的基本结构完全相同:先有“单位”(非标准单位―标准单位),“数出单位的个数”是测量的本源,在此基础上才归纳提炼出一些特殊***形的周长、面积与体积公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整体上把握这样有关联的“一类课”,要思考培养学生怎样的学习方法的基础,学生形成和积累了哪些经验,今天的课如何利用这些经验和方法提供学生主动迁移和学习的机会,又为后面的课做哪些方面的准备。这样,教师就能围绕不同年级知识,纵向关联起来进行课程的整体设计,有利于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促进学生结构迁移。
2.加强落实,加深感悟。数学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其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基本数学概念背后往往蕴含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在小学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等。数学思想方法以及特有的思维方式,并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应该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加以落实,让学生逐步“悟”出来的。
以二年级“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为例,教学中,通过不断对比与抽象,在变化中抓住“不变”,而这“不变”就是它们的量性特征,就是“倍”的本质。
(1)一倍数不变,几倍数变化
出示蛋糕***(如***1),爱心蛋糕的个数是草莓蛋糕的几倍?
逐份增加爱心蛋糕,追问:爱心蛋糕的个数是草莓蛋糕的几倍?
讨论:草莓蛋糕一直都是3个,为什么爱心蛋糕的个数是草莓蛋糕的几倍却一直在变化呢?
(2)几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
爱心蛋糕始终有12个,不断变换草莓蛋糕的个数。
讨论:爱心蛋糕一直是12个,为什么两种蛋糕之间的倍数却发生了变化?
(3)倍数不变,一倍数变化
学生***画圆形与三角形,让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2倍。
讨论问题1:三角形的个数都是圆形的2倍,可为什么大家画出的圆形、三角形的个数却各不相同呢?
讨论问题2:为什么三角形、圆形的个数各不相同,可是三角形的个数却都是圆形的2倍呢?
这样,通过以上一系列“变与不变”的对比活动,学生在圈一圈、画一画、说一说中进一步明确:以一方为标准,另一方有这样相同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建构了倍的直观模型。
3.沟通联系,体验价值。产生学习的“真需求”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和根本,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以一年级“分扣子(分类)”为例,“必要性”其实是(分类)思维的源点、起点,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解决“为什么要分类”的问题。
数学学习究竟要给孩子们留下什么?笔者认为,像这样让孩子充分体验到分类的必要性,走出课堂后,学生必定会带着“分类”的烙印,自觉地在解决问题中使用上“分类”。认识到数学有用、可用、能用,进而想用、会用,而这,正是数学学习的价值体现。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