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破产法》实施快两年了,最高院的司法解释仍然没有出台。诸如如何遏制破产欺诈行为等问题,我国《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仍没有明确规定,使得案件在实际处理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
北京兴昌达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昌达博)的破产案又一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两年前,它因为“首例地产破产案”的名头占据了报纸的头条;今天的新闻更有冲击力,这桩“首例地产破产案”或将成为“首例地产虚假破产案”。
一桩看似并不复杂的破产案
2007年6月4日,新《破产法》实施后的第三天,一份破产申请书递到了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申请人是北京兴昌高科技发展总公司(以下简称兴昌高科),被申请人是北京兴昌达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昌达博)。由于是新《破产法》实施后的第一起房地产公司破产案,此案被称为“房企破产第一案”。法院经过审查受理此案,并于2007年9月正式宣布兴昌达博破产。
2002~2007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如火如荼,开发商们赚得盆满钵满,兴昌达博却缘何愁得揭不开锅,走上了破产这条不归路?
事情还得从2001年说起。2001年初,兴昌达博成立,股东分别为:东方达博置业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达博)持股70%,兴昌高科持股10%股份,余下的20%为自然人投入。东方达博代表王宪平出任董事长。其中,兴昌高科是北京市昌平科技园区的全属企业,它和昌平科技园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兴昌高科的法人代表王海岭是昌平科技园区副主任。
2001年3月,兴昌达博与兴昌高科达成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别墅项目――麓鸣花园。合作方式是:兴昌高科负责提供土地,办理征地开工预售等相关手续,负责拆迁补偿等事宜,具体运作则由兴昌达博负责。
签订合同之后,土地的各项手续还不齐备,还不具备开工条件。等待手续期间,兴昌达博通过“内部认购”开始预售房屋,由于项目依山傍水,认购情况非常好,很快就销售出了上千套。
一等就是三年,直到2004年,土地才征下来,才可以进行拆迁,但此时的兴昌达博已无力支付拆迁费用。虽然兴昌达博在2001年收到了数亿元的认购房款,但其已将资金大量投入一个水泥厂项目中,而且拆迁费用也已经比2001年签订合同时飙涨了3.4亿元。
由于原计划于2003年完工的麓鸣花园迟迟未能完工,大量业主开始要求退房,在随后几年中,陆续有几百户业主拿回了购房款,但仍有300多户业主未能拿回退房款。
进入2007年后,兴昌达博已经负债累累,公司局面濒临失控,破产也就顺理成章了。
如意算盘落空 当事人爆料“假破产”
兴昌达博的破产按照法律程序一步一步往前推进。2007年11月16日,法院裁定兴昌达博公司重整。2008年6月25日,管理人向法院提交了重整计划草案,9月4日,法院批准了该草案。2009年1月5日,法院向工商局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要求将兴昌达博公司股东变更为兴昌高科。
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今年2月。2月中旬,兴昌达博前董事长王宪平召开了媒体会,爆出猛料,称昌平麓鸣花园项目是兴昌达博和兴昌高科合谋制造的破产假象,目的是为逃避拖延八年交房所欠下的巨额债务。
王宪平说:“为了控制此次破产,兴昌达博和兴昌高科于2007年4月签署了6份合同。合同日期都是倒填的,都填在2005年和2006年间。通过这6份合同,虚构兴昌达博欠兴昌高科上亿元债务。随后,兴昌高科作为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在会上,王宪平还出示了一份签署于2007年4月10日的《承诺书》,承诺人签名为兴昌高科法人代表王海岭。承诺书中称:“本人承诺,这6份合同只用于提起兴昌达博的破产司法程序,并不会将债务合同文本以任何形式对外公开或传播,若麓鸣花园项目通过破产程序,最终由东方达博公司接盘,双方签署的6份债务合同自行失效,不再具备任何法律效力。”
王宪平原本的如意算盘是:通过虚构债务,使兴昌高科作为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通过破产程序,把债务以及债务利息减下来,以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然后由兴昌达博的大股东方达博出手,通过注资,再把麓鸣花园项目重新接下来。通过一番倒腾,项目的实际控制权并未脱手,但却可以通过破产程序降低债务压力。
但王宪平没有想到的是,一旦进入破产程序,就不由他做主了。法院裁定兴昌达博重整后,兴昌高科而非东方达博成为新股东,全盘接手麓鸣花园的开发。
逃债不成反被踢出了局,王宪平的如意算盘落了空,他心有不甘,这就有了他自揭内幕的情景。
破产欺诈难界定
案件发展至此,引发了很多疑问。这是不是一桩“虚假破产”案?法院会终止破产程序还是继续往前推进?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破产法》对“虚假破产”并没有明确规定,《刑法》中有“虚假破产罪”的规定。所谓虚假破产是,是指公司、企业通过隐匿财产、承担虚假债务或者以其他方式转移财产、处分财产,实施虚假破产,严重损害债权人和其他人利益的行为。构成该罪的,即对公司、企业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
北京市君永律师事务所赵三平律师分析说,如果兴昌达博的债务为假,那么,相关人员应该被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对此,中国破产***坛执行副主任、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尹正友律师则认为,根据目前的情况,还不能界定兴昌达博破产案是否为“虚假破产”。双方签署的债务合同存在日期倒签的情况,但合同内容是否真实有待进一步核实,如果合同内容真实,满足破产条件,就不能认定进入破产程序是一种错误。
尹正友表示:如果王宪平所言真实,严格来讲,这是一种破产欺诈行为,申请人意***通过申请企业破产的合法方式,达到某种不正当或者非法的目的。一般说来,国际司法界通认的恶意破产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债务人以恶意申请破产的方式借以逃废债务;另一种是债权人以毁损债务人商业信誉为目的恶意提出破产申请。尹正友明确表示,对于如何遏制上述破产欺诈行为,我国《破产法》及《民事诉讼法》均没有明确规定。
为尽量保证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准确无误,尹正友建议可以设立一个中介机构负责审查,类似于保荐人的角色,所有的材料先经他们审核再提交到法院。若法院受理后发现提供虚假材料,一方面可以追究申请人责任,同时,负责审核的第三方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在尹正友看来,就本案而言,因为破产程序具有不可逆转性,因此,破产程序终止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
重整价值不应等同于清算价值
兴昌达博是一个破产重整案例。进入重整程序后,原股东的权益全部调整为零,重组方兴昌高科出资两个亿,取得了破产企业100%的股权。
根据《破产法》规定,企业破产有三种程序:重整、和解以及破产清算。公众通常以为的破产是指破产清算,这意味着企业彻底消亡,退出市场。破产重整是指不对破产企业立即进行清算,在法院主持下由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制定重整计划,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债务人按一定方式全部或部分偿清债务,同时债务人可以继续经营其业务。尹正友说:破产重整维护了企业的“营运价值”。随着市场经济及法制环境的进一步完善,会有更多的企业通过破产重整程序获得重生。
尹正友指出,企业破产重整价值如何评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他说,破产重整价值和清算时的净资产价值不应该是一个概念,中介评估机构在对破产企业价值进行评估时应予以区分。通常情况下破产重整的价值要高于破产清算的价值。比如品牌等无形资产,如果破产清算就没有价值,如果重整就有一定的价值。本案中的2亿元作价是否合适,就值得商榷。
据了解,美国在这些方面有着较为完善的规定,有着非常细致的计算方法和评估标准。尹正友建议尽快建立相关评估原则和方法,“现在的评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这种情况不解决,就可能对债权人、对出资人的权益造成损害。”
法院强制裁定应慎重
法院在处理本案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探讨。按照《破产法》规定,破产重整计划草案涉及到对出资人权益调整的,应当设出资人表决组进行表决。在本案中,就兴昌高科作为重组方进行表决时,原先的出资人没有表决通过。后来,法院强制批准。法院的这一做法引发很大争议,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兴昌高科背后的***府关系,导致法院作出了有利于兴昌高科的裁定。
法院是否应当采取强制裁定?尹正友律师认为这是本案中最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他说:“法院可能考虑得很多,既考虑了有关方面的权益,也考虑到社会稳定等因素,从社会效益和法律效果相结合的角度去考虑,作出强制批准的裁定。《破产法》规定法院有行使强制措施的权力,但应当尽量减少强制批准的情况。在国外,特别是像美国等法制相对比较健全的国家,破产法院很少使用强制批准。所以,在我们国家,特别是在目前法制不健全,对破产法的理解和实施各方面都还存在很多不足的情况下,法院一定要慎重,要保证公平、公正地对待各方利益。”
发稿前,记者获悉与本案相关的一个消息。王宪平自曝“假破产”后,9名购房者将开发商至法院要求承担违约责任。法庭审理认为,麓鸣花园开发商兴昌高科申请兴昌达博破产还债,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受理兴昌高科公司的破产申请后,兴昌高科公司申请对兴昌达博公司进行重整,之后兴昌达博公司管理人向法院提交《重整草案》,法院审查后裁定批准了兴昌达博公司管理人的《重整草案》,兴昌达博公司重整程序终止。法庭认定,《重整草案》正在执行中,破产程序具有不可逆转性。九名原告对此案所涉及的合同效力问题已经丧失诉权,所以驳回了其全部诉求。
由此可见,正如尹正友律师所言,兴昌达博破产程序终止或取消的可能性不大。兴昌达博破产“假戏真做”,王宪平也只能“哑巴吃黄连”了。
记者观察
在一定程度,破产是对企业债权人、债务人的一种保护,特别是破产重整程序。破产应该成为企业退出市场的一种理性选择。然而,兴昌达博选择破产似乎还存在很多不太理性的地方。
在重整程序中,有着***府背景的兴昌高科是破产申请人,后又成为新重组方;兴昌高科的法定代表人王海岭,同时又是麓鸣花园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其上司兴昌科技园区主任苏贵光又是破产管理人负责人。不难看出,兴昌高科的法人在兴昌博达破产案中身份很特殊,这种体委主任、运动员、教练、裁判、场地管理商、运动器械提供商都是一人的情况,给外界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自家的事,全由自己说了算。
另据了解,法院裁定由***府各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的破产清算组,后来直接成为破产管理人,但由于***府人员缺少专业背景,后来又外聘专业律师予以协助。记者以为,对于这样的事情,***府还是应该尽量抽身,可以公开招标聘请专业的中介机构任破产管理人,***府可以成立协调小组进行监督配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它们更加专业,二来***府也能避免引来一些不好听的议论,使***府清正、中立的形象受到影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首例地产破产案,假戏真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