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

摘 要: 《杜子春》是芥川龙之介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这篇探求人性,激发孩子无限遐想的作品其实是根据中国唐代传奇之《杜子春传》改编而成的,但其无论内容抑或主题,甚至人物塑造都已大迥于原作。本文通过对两篇作品的比较,探求分析个中差异,进而大胆挖掘差异背后的芥川龙之介与其所塑造杜子春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 童话《杜子春》 唐代传奇《杜子春传》 差异性 关联性

日本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与夏目漱石、森欧外并称为日本近代文学三大文学巨匠。他自幼不仅喜欢日本文学,还饱读中国古典著作,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创作的“中国物”作品群,便是根据中国历史传说和古典典籍改编、翻案,或是以现代中国为舞台的,而本文试论之童话《杜子春》也正属其中之一。

《杜子春》是芥川于大正九年(公元1920年)创作的一篇童话作品,讲述了经历过富裕到贫穷大起大落的杜子春厌倦了人世而欲成仙,却于试炼中被人世的母爱感动,自觉放弃成仙回归人世生活的故事。这篇作品其实是根据中国唐代传奇《杜子春传》改编而成的,但其内容、主题,甚至人物塑造都已大迥于原作。本稿拟通过两篇作品的比较,探求分析个中差异,进而大胆挖掘差异背后的芥川龙之介与其所塑造杜子春间的关联性。

1.《杜子春》与《杜子春传》的相关比较

1.1主人公杜子春的比较

本章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特将原典中的杜子春改称为“杜子春A”,而将芥川龙之介的改称为“杜子春B”。虽然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同名,但作家因各自的需要,塑造出了看似有几分相同,细品实则迥异的两个人物。

先来看“杜子春A”。文章开篇便点明“杜子春A”“不事家产,嗜酒邪游”。即便是这样一个贪***享乐的公子哥儿,却孺子可教,恩怨分明。在老人第三次施予其金钱时,他不仅不胜其愧,悟知其“生涯罄尽”,皆因己“落魄邪游”,还用老人施予的第三笔金钱,“恩者煦之,仇者复之”,而且为报答老人的三次施材之恩,他承诺唯老人的指令是从,因而走上了成仙之路。

“杜子春B”又怎样呢?文章的开篇并没直接将笔墨放在主人公性格的描写上,而是先交代了故事的发生时间及背景。故事发生在唐朝都城洛阳“一个春日的傍晚”,当时的洛阳已是“天下无双的繁荣昌盛的都城,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在这样渴盼归家的温馨时刻里,在这样流动着的繁华里,“将身子靠在西门墙壁上,心不在焉地眺望着天空”的“杜子春B”登场了。昔日的有钱公子哥,如今落得“财产殆尽”,无家可归。虽然“各式各样打扮了的人和马车络绎不绝”,却无人与其搭讪,亦无人关心。孤单、绝望的他如其眺望之“月牙儿”,存在如“爪の”,自杀的念头也如那裹着月牙的雾霭,萦绕他心头不散。此刻,老人的突然搭讪和关心,使他受宠若惊,不由地照直回答了老人的问话,接受了他的首次帮助,而他的人生也因为这次帮助,如那皎洁起来的月色一般,充满了希望。

物质上,“杜子春B”过起了不亚于玄宗皇帝的奢侈生活,情感上,“听到他变富的消息,就连在路上遇见也从来不打招呼的朋友”早晚也都“登门问候”了。可惜毫无节制地奢侈及挥霍,使他三年后又如开篇时那样,“一文不名”,束手无策地站在西门下。此时“岂止是借宿,哪怕只是一碗水,也没人肯施舍”予他了。即便已感慨“人们是很薄情的”,从他羞愧地接受了老人的再次帮助后,又过起了与前三年一般无二的生活看来,对于人情,他仍然抱有希望。

又一个三年,“杜子春B”第三次如同开篇时那样“一贫如洗”,无处可去。但是,这次情况有些不同,他一扫前两次的老实、羞愧,当老人有意第三次物资上援助他时,他竟满脸的愤愤不平,还粗鲁生硬地予以拒绝。两次对人情的失望,使他深信“人都是薄情的”,“对人厌倦了”的他,即使再成为一次富人,“也觉得没有什么意思了”。并且从他恳求老人收他为徒,并走上之后的求仙之路看来,他已急欲如那穿破晚霞的月牙一般,摆脱掉已令他厌倦的人世。

如果说“杜子春A”的求仙是出于单纯的感恩***报,那么“杜子春B”的求仙又为何呢?是单纯地急于摆脱人情冷漠的尘世?还是为那每逢绝望时,不同于冷漠众人,向自己屡伸援手的老人?抑或是一朝习得老人的仙术,永享那带有附加条件的人间“温情”?无论为何,相对于李复言塑造的恩怨分明,追求物质享受的“杜子春A”,芥川龙之介却刻画了一个人间真情若不得,徒有万金亦枉然的“杜子春B”。老人两次的经济援助,不仅没有让他得到人间真情,反而让他饱尝了人心冷漠的滋味,对人间爱的怀疑及绝望,使他偏离了素朴本性,变得偏执又愤世嫉俗。

1.2老人的比较

本章以下为了便于区分,特将原典中的老人改称为“老人A”,芥川龙之介的改称为“老人B”。

不同于“策杖”登场的“老人A”,首次亮相的“老人B”不光单目失明,而且在城门上投射出了“大きな影”。及至之后的试炼,“老人A”已“不复俗衣,乃黄冠绛帔士也”,“老人B”却由始至终单目失明。从以上的差异不难看出,虽同为仙师,比起“老人A”,身带伤残、投射长影的“老人B”不免多了几分“人”味。而正是可能出于这几分“人”味,他可以在了解了“杜子春B”对人间爱的怀疑及绝望后,试***从精神上拯救他。

此外,相对于有意借助“杜子春A”炼丹的“老人A”,从文中的以下两点可判断“老人B”其实根本无心收“杜子春B”为徒:“老人B”主动要求“杜子春B”进行缄口不言式的试炼,叮嘱他“山崩地裂也要沉默不语”。结果,对于“杜子春B”情不自禁地“出声”,“老人B”非但没失望,还“严肃”地坦白:“如果你(杜子春B)仍然不开口的话,我当时就会要了你的命。”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此为其一。其二,当听到“杜子春B”恳求收其为徒时,“老人B”“皱起了眉头,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他在思考什么呢?从之后的试炼及其结果看来,此时已注意到“杜子春B”性格上的转变,看穿其真正目的的“老人B”正思索着如何才能从精神上解救他。不过此举会否成功,从“老人B”道出的“是否真能成仙,还得靠你自己(杜子春B)”看来,关键还在于“杜子春B”本身。

1.3试炼过程的比较

目的虽然各异,两人所经受试炼之严酷却是旗鼓相当的。两人虽都经受住了生死的试炼,却双双败北于母子爱的试炼中。然而,究其细处,实有不同。身为人母的“杜子春A”,目睹自己的孩子头骨爆裂而死,“爱生于心”,悲从中来,忘记与“老人A”之约定,“不觉失声”。而身为人子的“杜子春B”目睹已变身牲畜的母亲惨遭毒打,起初无动于衷,终被母亲的话语――“只要你幸福我们怎么都行”――流露出的无私的爱打动,重燃心底已冷却的对人的真情。人间不总是薄情,终有那全心全意爱着自己的人,而这无私无求的爱不正是自己渴盼追求的么。顿悟了的“杜子春B”忘记了“老人B”的戒律,“眼泪扑簌簌地落下,大叫一声:‘妈――!’”

相较单方面强调母爱的原典,芥川龙之介独具匠心地从母子双方面凸显出爱的无私与伟大。正因为怀揣对子之爱,母亲可以鞭笞加身无怨尤,舍身为子亦甘愿;而为人子者,感涕母爱之无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遂一心救母,情急开口,哪管得成仙与否。

1.4试炼结果的比较

对于成不得仙,二位主人公态度相差甚远。“杜子春A”是既悔且愧,从文章的末尾便可见端倪:“子春既归,愧其忘誓,复自效以谢其过,行至云台峰,绝无人迹,叹恨而归。”“杜子春B”虽又如开篇般贫困潦倒、孑然一身,却因“不能成为仙人反倒感到心情舒畅了”。当被问及今后打算时,他回答:“干什么都行,只要像人一样地老老实实地过日子就行了。”“声音里充满了从来未有过的爽朗”。这些都说明了:“老人B”的精神解救是成功的,“杜子春B”是还原本性,幸福快乐的。他成仙的试炼虽然失败了,继续做人的希望却炼成了。

1.5作品主题的比较

作品的构成、表现等皆是为主题服务的。因此,两部作品既然存在以上的诸多差异,根本还是两位作者意欲表现的主题不同。而现在的学界普遍认为:两部作品主题的分水岭便是对“爱”的诠释。原典对爱的态度是否定的,强调爱是造成人类所有痛苦的根源,劝诫人们如欲离苦得乐,必须忘爱舍爱。芥川龙之介却高举爱的旗帜,热烈地歌颂爱的伟大。强调爱是人之根本,能从精神上拯救人的不是金钱,不是仙术,而是爱。

2.差异背后的芥川龙之介与其所塑造杜子春间的关联性

《杜子春》的作者芥川龙之介素来善于借助历史题材小说辛辣地批判现实社会的黑暗,以及现代人的生命窘态和灵魂质地。由此看来,不禁让人怀疑作者创作该部作品是否仅仅为了赞美爱。

特别是小说的结尾:作为褒奖,老人将自己位于泰山南麓的一幢房子送给了杜子春。这个结尾是芥川独创的。关于这幢“四周正盛开着桃花”的房子的意义,越智良二评价它是“仙境般的桃花源”,平冈敏夫也认为“从中可以窥见作者对桃花源的殷切想望”。较为常见的便是此类“桃花源”的解释。张蕾进一步将其论述为芥川对陶渊明田园隐居的生活态度及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方式的想望。杜子春的“只要像人一样老老实实地过日子”的地方是一个“桃花源般隐遁的世界,这般结尾也就不难不被理解为是杜子春的一种现实逃避”了。

芥川龙之介的一生可谓是悲惨的一生,母亲发疯的阴影、养子身份的无奈、初恋失败的痛苦、所处时代的动荡……他孤独、苦闷,支持他的精神支柱便是艺术创作。决心一生追求艺术并确立了“艺术至上主义”的他,主张真正的人生并不存在于日常生活中,而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人生不如波特莱尔一行诗”。

但是,随着创作的不断深入,尽管他依然坚持艺术至上主义,但却不可避免地感觉到作为人的渺小和作为艺术家的无力,尤其到二十年代以后,他内为疾病所苦,外受新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压迫,不得不迎接人生与现实的挑战。1923年关东大地震之后,他于《新潮》新年号上发表了一篇颇具特色的农民题材的现代小说《一块地》,此后,现代小说便在他的创作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然而题材的转变并未带来创作上的进步,向来以艺术至上主义为核心,本质上是一个唯美主义者的他,虽强调从生活的片断中发掘各种题材,但同时也十分强调从观念形态的高度,以丰富的技巧创造艺术的美。这种自身的局限性,使他无法适应现代题材小说叙述告白式的写法,所以他的现实题材小说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较前期的历史题材小说相形见绌,甚至不乏平庸之作。此间,他的健康也每况愈下,肉体上的病痛导致了精神上的严重苦闷和不安,使他的文学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甚至怀疑、否定以往坚持的“艺术至上主义”。

《杜子春》发表的1920年,芥川正处于艺术至上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的转型期,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罹患神经衰弱。芥川与杜子春之间,虽存在着因为对现实社会的失望,故而想要在别的世界追求自己想望的共通性(在这点上,杜子春可以说是芥川的投影),但相对于在老人的救助下,成功开悟了的杜子春,虽也努力做着欲救己身的老人,进行多次尝试了的芥川,结果却失败了。正如日本文艺评论家荒正人所评论的:“杜子春开悟了,但芥川龙之介没能悟透。”如果说芥川最终是有意将杜子春引至一个非现实的世界,那么他最终也将自己引至了一个非现实的世界,1927年,芥川龙之介自杀了。

参考文献:

[1]杜子春传.太平广记(卷十六)・续玄怪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1.

[2]杜子春.芥川龙之介集(28卷)[M].东京:集英社,1966.

[3][日]越智良二.杜子春の翳[J].媛文研究,1979,(12).

[4][日]平敏夫.日暮れからはじまる物-『蜜柑『杜子春を中心に.芥川之介 抒情の美学[M].东京:大修馆,1987.

[5]蕾.「杜子春をめぐる[J].日本文学(第4号),2000,(3).

[6]王丽莉,崔红花.评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杜子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

[7]车才良,陈燕萍.芥川小说《杜子春》主题的探讨[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1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试论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

学习

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管理集团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管理集团,内容包括中国香港文华东方酒店集团的简介,文华东方酒店管理集团愿景。香港文华东方酒店管理集团(MOHG)创立于1963年,是一家从事国际酒店投资和管理的全球知名集团,其在世界各地一流的豪华酒店、度

学习

乡绅古代中国的稳定器

阅读(69)

本文为您介绍乡绅古代中国的稳定器,内容包括乡绅稳定器原理,乡绅稳定器价格。乡绅不是恶霸说起乡绅,我们常常会联想到横行乡里的土豪劣绅。上世纪60年代,有一部文献纪录片叫做《收租院》,讲述了四川乡绅地主刘文采盘剥压迫当地农民的故事,刘

学习

以兔命名的中草药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以兔命名的中草药,内容包括与兔有关的中草药,带兔字的中草药。今年为兔年,在中药里,有许多以兔命名的中草药。兔丘即菟丝,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的全草,性平,味甘苦,具有清热、凉血、利水、解毒的功效。《药性考》载:“菟丝凉血散血。

学习

浅谈建筑地基沉降问题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建筑地基沉降问题,内容包括地基沉降的裂缝几楼最严重,钢结构楼地基沉降怎么处理。摘要地基沉降是指地基土层在自重及附加应力作用下压密而引起的地基表面及内部下沉。过大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

学习

韩国人饮食讲究多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人饮食讲究多,内容包括韩国人的日常饮食,韩国人吃的饮食有讲究。生活中,常听很多人说自己爱吃韩国菜,但对于韩国菜的认识多止于烧烤食法,最多是对人参鸡汤或泡菜略知一二,其余的饮食文化和礼仪可谓一无所知。自古以来,

学习

设计思维范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设计思维范文,内容包括设计思维训练心得体会范文大全,设计日志100篇。设计思维范文第1篇关键词:艺术设计;组合思维;想象“设计”最早是以动词形式出现的,张道一先生认为:“如果从字面解释,设计就是‘设想’和‘计划’”。虽然由于

学习

上海滩1979~2009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上海滩1979~2009,内容包括1979上海滩歌曲,老上海滩1979。上海的艺术群体很早就在整个中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作为非常活跃的艺术实验启动者,上海滩1979~2009,回顾了上海当代艺术从1979年到今天的实践历程,并邀请了住在上海的

学习

破解耀州窑烧造之谜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破解耀州窑烧造之谜,内容包括古人如何评价耀州窑,耀州窑有什么秘密。长期以来。高古瓷在拍卖市场上一直表现不佳。不仅成交率低下,而且成交单价远远逊色于明清瓷器。但不可否认的是,高古瓷在中国瓷器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

学习

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状况浅析

阅读(149)

本文为您介绍近年来我国水污染状况浅析,内容包括我国最新水污染的现状,我国水污染的现状总结。【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水环境污染的状况,分析了水污染的来源及其影响,针对目前我国的水资源污染问题,要在全民意识、法制、新技术开发、

学习

浅谈房屋建筑技术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房屋建筑技术,内容包括房屋建筑技术发展现状,房屋建筑方案说明。随着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以及经济的发展,住房作为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很多人在入住一段时间后,却发

学习

关于排中律若干问题的说明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排中律若干问题的说明,内容包括排中律的适用范围,排中律的典型错误。排中律是人类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学界对排中律认识并不一致,排中律的内涵仍需要进一步澄清。排中律作为思维规律不同于排中规范,对排中律与排中规范的

学习

MBD技术标准化及应用研究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MBD技术标准化及应用研究,内容包括mbd工程化应用介绍,mbd技术的发展历程。MBD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数字化产品定义技术,它通过MBD定义软件与企业数字化软件环境相集成,实现了基于单一数据源的产品设计制造过程。本文给出了MBD技术

学习

什么是妄想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妄想症,内容包括什么是妄想症,妄想症的真实原因。妄想症的发病率大约是每1万人3宗,但有很多个案仍未被诊断出来,所以实际数字应不止如此。女性和男性的患病机会似乎均等,而发病年龄范围十分广。虽然大多数病人都是未

学习

灵魂的刀刃 拉孜藏刀

阅读(53)

传男不传女的铸刀技艺我们走访了当地很多铸刀人,普达瓦一家是铸刀世家,所造的刀也颇有名气。他是拉孜村藏刀技艺的第六代传人。普达瓦制作的藏刀从刀鞘的制坯、焊接、加固、定边、刻花、上色,到刀刃的锻造、锉磨、抛光等,全部12道工序均为纯

学习

“鬼才”柏辽兹解析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鬼才”柏辽兹解析,内容包括论柏辽兹,柏辽兹赏析。音乐“鬼才”柏辽兹是罗曼・罗兰写的一本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陈原先生翻译,由陈实校订。全名为《柏辽兹――十九世纪的――音乐‘鬼才’》(以下简称‘鬼才’)。

学习

试论列车调度员如何加强行车安全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列车调度员如何加强行车安全,内容包括列车调度员和行车调度员的区别,行车调度员在安全方面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铁路作为两地的交通工具,对两地的交流越来越重要。而列车调度

学习

东北民歌《新货郎》的艺术特征解析及说唱技巧探究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东北民歌《新货郎》的艺术特征解析及说唱技巧探究,内容包括新货郎东北民歌歌词,东北民歌新货郎伴奏带。[摘要]东北民歌是我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格调生动活泼,内容和形式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新货郎》是具有代表性和影

学习

试论《铸剑》中眉间尺、宴之敖背后的隐性作者

阅读(27)

正如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所说:“不去考察作家而要判断他的作品,是很困难的。我愿意说:‘有其树,必有其果。’”作家往往将对生活的观察或人生经验付诸笔端,汇集成文字。尤其是那些苦痛的、令人记忆深刻的过往或思考,更容易被作家采撷

学习

解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解析《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内容包括古代儒家音乐思想在哪里有体现,中国古代音乐的源与流。【摘要】《中国古代音乐思想》是一部拥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著作,获得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基金的资助。该作品兼顾了中国古代

学习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罗素悖论的解析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罗素悖论的解析,内容包括罗素悖论与悖论之间的区别,谈谈你对罗素悖论的理解。摘要提起罗素悖论,更多的人会想起数学,认为那是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作为一个语言学学者,这里作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罗素悖论进

学习

试论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文化内涵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试论土家族“梯玛神歌”的文化内涵,内容包括梯玛神歌是哪个国家的,土家族梯玛神歌介绍。土家人在其独特的地理和人文环境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尚习俗和别具一格的文化艺术。“梯玛神歌”以其原始、质朴的自然观和道德观,以开

学习

《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名篇解析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名篇解析,内容包括新概念英语第四册原文,新概念英语第四册英语短文。深受欢迎的《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课文都出自大作家的手笔,写作水准很高,均属文思俱佳的精品。课文大多选自英文原著,语言难度加深,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