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潜山的文化,不容忽视的当属戏曲。这里有被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的“弹腔”,有独具地域特色的“徽调”、“黄梅”等。本文试从几种戏曲的发展,对戏曲文化作一番梳理。
弹腔的起源
弹腔,是流传在安徽省潜山县一带的稀有古老剧种。
弹腔,据说源于唐朝的尉迟恭。尉迟恭在朝为官时,常常为民请命,而屡遭奸臣非难。后来看穿宦海,弃官修道。到一些名山中,筑坛焚香,手持檀条,敲坛击拍,高声吟唱,诵经念佛。人们就把尉迟恭的这种吟腔,称为“坛腔”或“弹腔”。后来,人们即用这种声腔来演唱,以至于逐渐形成了一种民间戏曲艺术。
弹腔最早在潜山、怀宁石牌等地流传开来。弹腔的来源,可能有三种途径:一由移民带入。唐宋以前,潜山怀宁一带,虽土地肥沃,但人烟稀少。宋元期间,移民渐多。如清末著名京剧演员、戏剧活动家程长庚的祖先,就是元朝末年因红巾***战事从江西迁到潜山县古城山一带衍生的。弹腔可能由这些移民带入本地。二是外地传进。潜山怀宁两县,地处长江北岸,大沙河、皖河、潜河、长河四大水系均布县境,纵贯入江。下浒山、青草塥、高河埠、小市港、黄泥港、梅城、石牌等等,分别是这些水路上的商业集镇。航运发达,商贾云集。商业贸易必然带来文化交流,而戏曲又最易传播。弹腔可能是外商传人本地。三是此地素有。潜山怀宁两县,自古就是文人荟萃之地,文化十分繁荣。如程长庚的故乡古城山薛家岗,就是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而潜怀之交的小市港,早在汉代末年就传诵着千古绝唱的《孔雀东南飞》。弹腔可能就是这块大地上的文化基因蕴育而成的。
弹腔出现在潜山,当在元朝末年至明朝早期。
1986年,安徽省戏曲艺术研究所、安徽省徽剧团的专家在潜山县五庙山区调查考证,高兴地说:“几十年来,我们徽剧一直在找娘家,找母亲,如今在潜山县找到了。”
徽调的演化
早期的戏剧班社,都是以同一个家族、同一个村落为基本班底。到后来,才逐渐出现合班与合股演出。潜山县官庄乡德馨庄的余氏,在明朝时,家有科班,自娱自乐,男耕女织,人丁兴旺。到清朝之初,已繁衍100余人,五世同堂。吃饭劳作,以鸣磬为号。忙时耕作,闲时唱戏;日则耕种,夜则唱戏。有劳有逸,其乐无穷。乾隆十年,恩旨“五世同堂”的石刻,至今仍然嵌在中厅门首。而余氏的班社,亦因之定名“五世堂”。
弹腔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济环境与文化因素的诸种影响,其活动范围与艺术发展,出现了极大的差异。
潜山县水吼山区的弹腔班社,基本上活动在本地与岳西天堂、太湖北中一带。这些地区属大别山区的南脉,交通相对闭塞。弹腔在这里世代承袭,自古至今,没有受到其他声腔的感染与影响,依然保持着古朴纯真的原形、乡土清雅的原貌。现在,深山腹地的五庙乡程冲村的许家畈弹腔班,是唯一存在的业余弹腔演出组织。它犹如一颗夜明珠,嵌在祖国文化艺术的天幕上,为民族文化保留了珍贵的遗产。潜山县的畈区、怀宁县的石牌一带班社,则借助于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的自然优势,远走他乡。乾隆年间,潜山、石牌等地还有许多的班社,大多是活动在下江地区。这些班社在演出过程中,十分注意吸收外地的或外来的优秀声腔,使弹腔不断地得到了充实、丰富、改造和发展。最后逐渐地形成了一种进化于弹腔的清新悦耳的声腔艺术――徽调。而演唱徽调的班社,也就自然随之叫做“徽班”了。
京剧的诞生
乾隆末年,徽班活动繁荣昌盛,徽调技艺日臻成熟。可谓是花雅竞胜,浑素齐放。潜山怀宁徽班中,尤以合福、双庆、三庆、四喜、长春、启秀、霓翠等班,名声较大。这些班社,常年在下江的苏州、杭州、扬州、常州等江南一带演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清廷为乾隆皇帝高宗筹办80大寿庆典,差遣到江南征调戏班。正巧,这时的三庆班在扬州演出,被京差看中,入选进京。三庆班的进京,铺开了徽班进京之路。以三庆班班主高朗亭为台柱的一班演员,以色艺双佳一下子称雄舞台,誉满京都。宫廷的人,以一睹徽班的戏为快事,京都百姓更是争相传诵。随即,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等班亦相继进宫。在演出过程中,这些班子又逐渐合并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个大班。这就是时至今日人们所称的中国戏曲史上著名的“四大徽班”。
嘉庆、道光年间,汉调又流入北京。徽班又并习了汉调之长。特别是程长庚、余三胜等人,兼收并蓄,融合二黄、西皮、秦、昆、高、楚诸腔于一体,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演变剧种“京剧”。程长庚因此被推举为“徽班领袖”与“京剧鼻祖”。
20世纪90年代,文化部分别举行了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纪念程长庚先生的学术研讨会。对徽班进京的历史作用进行了重新定位,确立了程长庚先生是“京剧创始人”的历史地位。
徽黄的嬗变
在潜山的戏曲史上,如同安庆地区一样,曾经出现过徽黄合演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大概在清末民初,前后50余年。这个时期,也是徽剧向黄梅戏的过渡阶段。起初,各个班社在演出时,以徽剧为主,辅以黄梅调小戏。渐渐地,黄梅调就与徽剧平分秋色。再后来,就是以黄梅调为主,而徽剧次之。这就是徽剧向黄梅戏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
龙潭乡杨氏祠堂戏楼响板上,记录着戏班演出的剧目。大部分都是京剧剧目,只有少量是黄梅戏。应当说,这是民国初期的戏班留下的一个例证。在这个演变过程中,通常人们称徽剧为“大戏”,也叫“京戏”、“徽戏”,称黄梅戏为“小戏”,也叫“花鼓戏”。黄梅戏在诞生的过程中,大约于20世纪30年代,还曾经为世俗所不容,被斥之为“花鼓***戏”。如黄梅戏著名演员胡遐龄(县城西罗汉乡人)与女演员操秀芝在怀宁县三桥演出时,就被保安队抓去,并以“演唱花鼓***戏”为罪名,每人打了20大板。胡遐龄的腿都被打跛了。严凤英也曾经遭遇过同样的罪名被关押。
徽剧就是在与黄梅戏这种合演的过程中,渐渐地发生变化,渐渐地退出了舞台。到20世纪40年代,基本上就是黄梅戏占据了农村戏曲的主要演出阵地,并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建国后,由草台班子转化为剧团,由乡村进入城市,皖江南北,家喻户晓,男女童叟,人人会唱,到现在已成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的传承
黄梅戏的发展状况,安庆地区大体上是基本一致的。潜山县是新中国成立黄梅戏剧团最早的县之一。先后为安庆市、安徽省黄梅戏剧团输送了如胡遐龄、王凤枝、许松山、金普生、阮宜梅、卢金兰等优秀演员。潜山县对于黄梅戏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时代贡献。具有代表性、突出性的人物有:
洪海波(1879-1953),县城东门人。他是京黄合演时期的民间艺术
家。秀才出身,拎过考篮,是个爱好戏曲的文化人。经他记录整理、修改润色的剧目有《珍珠塔》、《双合镜》、《赶子***》等近百部。陈冬香(1914-1984),黄铺镇陈桥村人。她为了唱黄梅戏,15岁就遭族人毒打,赶出家门,从此终生结缘戏剧,没有回家。她是黄梅戏剧史上,仅次于太湖县胡普伢的第二个女演员。1930年,当著名演员严凤英呱呱落地时,她已经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了。她参加了怀宁、望江、彭泽三个县黄梅戏剧团的筹建工作。她的许多唱腔与表演技艺,影响了这几个县的新中国第一批演员。“”时期,造反派批斗她演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旧戏剧,批斗会一结束,她就高声唱起了“今日回家身有喜,董郎欢喜奴家也欢喜……”
胡遐龄(1908-1983),县城西人。出身于徽剧黄梅戏世家,父亲、哥哥都是民间演员。哥哥编演抗战小戏剧,惨遭日***的***杀。胡遐龄是潜山县黄梅戏剧团的建团团长。1953年调任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建团演员,1954年参加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就获得表演奖。1959年调安徽省艺术学校任教。先后执教6个黄梅戏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演员,遍布大江南北。1963年参加黄梅戏经典剧目电影《天仙配》的拍摄。胡遐龄口述了数十本黄梅戏,编辑成册,为黄梅戏的剧目整理与传承工作,立下了汗马功劳。
左四和(1902-1983),五庙人。集弹腔、高腔、黄梅戏诸种艺术于一身,著名的民间艺术家。1955年调安庆市剧团,参加整理黄梅戏剧目。他口述的弹腔传统剧本《双救主》,经王兆乾改编成《女驸马》,而成为黄梅戏的经典剧目,数十年来,久演不衰。
韩再芬,潜山县城人。出身于黄梅戏艺术家庭,母亲、姐姐都是县剧团演员。10岁进安庆市黄梅戏剧团,14岁主演电视连续剧《郑小娇》,即获大众电视“金鹰奖”。现任安庆市再芬黄梅戏剧院院长,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
在《黄梅戏源流》、《黄梅戏通论》等著作中,都有对潜山县比较详细的记载与表述。
潜山县的影视拍摄基地,先后拍摄过黄梅戏《红霞万朵》《隔墙听课》、《孔雀东南飞》、《天仙配》等。县城的黄梅阁,是安徽省黄梅戏学校的实习基地与招生点。不管是市民广场、大街小巷,还是乡间田园、村头院落,无处不是黄梅飘香,歌声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