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1年旭日阳刚的一首《春天里》唱响央视春晚后,2013年河南“农民魔术师”丁德龙和唐山“卖菜大妈”张学敏分别以娴熟的魔术技巧和漂亮的“海豚音”再次亮相春晚,向全国观众展示了农民工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风采。央视春晚作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全民盛宴,它不仅在全国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文化角色,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重要记录者,承载着宏大的叙事功能。那么在这个全民瞩目的狂欢大舞台中,农民工形象是如何呈现和反映的?本文以1983至2013年反映农民工形象的春晚节目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农民工在春晚舞台上所呈现的形象及其变迁。
叙事学视域下央视春晚的农民工形象
叙事符号。在服饰穿着上,为了凸显农民工身份的差异,使其更符合“城市中体力劳动者”这一职业属性,在早期的春晚舞台上扮演农民工角色的演员大多以“土气的穿着”和“浓重的乡音”出现。其中男性大多身着旧中山装或***大衣、戴鸭舌帽、穿布鞋亮相,以黄宏和赵本山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女性大多着花棉袄、戴头巾,扎两麻花辫出现,以蔡明和宋丹丹饰演的农民工为典型代表。
在形体动作上,春晚舞台上演员通过惟妙惟肖的形体动作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农民工形象。《难兄难弟》(1990)中黄宏和严顺开饰演的两农民工发生矛盾时,竟大打出手、互相扭打,刻画了两人粗鲁冲动的个性;《擦皮鞋》(1993)中的擦鞋匠,将给保姆工作计时的闹钟偷偷回拨一个钟头,反映了他狡猾、小气的性格特征;舞蹈《进城》(2007)中舞蹈演员动作的迟缓、“东张西望”将农民工进城时的彷徨和好奇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你摊上事了》(2013)中的保安力阻进入大厦的无证者,表明了他的敬业精神。
在场景布置上,春晚舞台上呈现的“场景布置”即叙事空间大多设计为农民工工作的场所,如《回家》中的洗车店,《打工奇遇》中的酒店,《你摊上事了》中的大厦,《打工幼儿园》里的幼儿园,《过年》《送水工》《装修》《开锁》中雇主的家里。这些“场景”符号表明春晚大多以城市为背景来讲述工作中的农民工形象。
在声音语言上,春晚舞台上呈现的农民工大多讲方言,带有浓重的乡音,其中以东北话和陕西话为主。“夹杂方言的普通话”是农民工身份的一个典型象征。此外,语言方面,1996年以前的春晚节目中,农民工多以文化水平低、愚昧无知、虚荣势利的负面形象出现,如《难兄难弟》《擦皮鞋》《父亲》等;而1996年以后春晚舞台上则刻画了一大批助人为乐、拾金不昧、正直勇敢、尽职敬业的农民工正面形象,如《打工奇遇》《钟点工》《你摊上事了》。
叙事主题。叙事主题是叙事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学及影视作品的核心和精髓。纵观春晚舞台上呈现农民工形象的节目,主要反映了五个方面的主题,即讽刺某种社会现象的,如《难兄难弟》《擦皮鞋》《父亲》;歌颂农民工优秀品德的,如《打工奇遇》《过年》《小站故事》《都是亲人》《兄弟》《开锁工》《你摊上事了》;表现城乡关系和谐的,如《小站故事》《兄弟》《都是亲人》《过年》《跟着媳妇当保姆》《公交协奏曲》;反映农民工积极向上、乐观的精神风貌的,如《农民工之歌》《咱们工人有力量》《我要上春晚》《春天里》《想家》;反映农民工家庭的夫妻关系和子女教育问题的,如《花盆儿》《回家》《心里话》《打工幼儿园》《跟着媳妇当保姆》。
叙事情节。1995年的《父亲》讲述了打工妹蔡桂花凭借一副好嗓音获得了城市人的认可,进而成为一名歌手。为了隐藏自己“不堪”的过去,她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海伦”,并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和婚史,甚至谎称自己的父亲是作家。不知情的农民父亲千里迢迢来城里看望自己的女儿,却遭到女儿的假装不识。这一作品将蔡桂花虚荣自私的性格暴露无遗,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乡隔阂、“乡下人”和“城里人”地位悬殊的社会现状。
1996年小品《打工奇遇》的出现,标志着农民工在春晚中形象由负面向正面的变迁。赵丽蓉饰演的农民工大婶,前去城市“太后酒楼”应聘,在了解黑心老板欲以高价低劣产品欺骗顾客后,毅然辞去“饭托”工作,并巧妙地利用电话向物价局举报,义正言辞地向酒店老板发出了要遵循“货真价实”经商之道的警告。这一作品一改农民工以往在春晚中呈现的“弱势”形象,并第一次以见义勇为、维护正义的正面形象出现。
2008年由广厦重庆一建公司农民工集体创作的自编、自唱、自演的《农民工之歌》被搬上春晚舞台,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标志性文化事件。当穿着各种职业服装的农民工登上舞台,意气风发地引吭高歌时,节目凸显了作为一支新型劳动大***的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日趋提高。“身上沾泥花,脸上挂汗花,昨天我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城市的新主人意气风发”“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诗一般的歌词不仅唱出了农民工的心声和理想,更反映了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他们唱响了现代农民的人生之歌,也唱响了全面小康的建设之歌。
春晚农民工形象的流变
第一阶段(1983-1989)——形象的缺失:被遗忘的“孤独者”。
此阶段央视春晚呈现和反映农民工形象的节目几乎为零,“农民工”成为了春晚舞台上的缺失者。虽然1989年小品《胡椒面》中讲述了一个进城的农民和抠门的城里人在餐馆里为了争一瓶胡椒粉而发生的趣事,但由于是半哑剧,双方没有对白,无法表明剧中农民的“真实身份”,因此农民工形象在春晚上难觅踪影。
第二阶段(1990-1995)——“刻板”的滥觞:尴尬的“边缘人”。
1990年由黄宏、严顺开主演的小品《难兄难弟》标志着农民工形象在春晚的正式诞生。“农民工”从此被提上春晚日程,进入观众视野。1990至1995年这一时期,每年都有一至两个以小品形式刻画农民工形象的节目出现,如1991年的《陌生人》《手拉手》,1992年的《我想有个家》,1993年的《擦皮鞋》,1994年的《八哥来信》和1995年的《父亲》等。
这一时期,虽然农民工形象在春晚节目中有所呈现,节目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和问题,但春晚中的作品刻画的大多农民工为“弱势”群体和尴尬的“边缘人”形象,被按上了刻板印象的滥觞。如《难兄难弟》中呈现的农民工衣着褴褛、贫困潦倒,说话愚昧无知,具有浓厚的重男轻女封建思想;《擦皮鞋》中的擦鞋匠自欺欺人、虚荣心强,在外擦鞋挣钱,在家花钱请保姆伺候。这些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地位差异以及对立关系,反映了农民工虽在城市工作生活,但心理上隔离于城市之外,难以完全融入城市,徘徊在城市边缘的尴尬境遇。
第三阶段(1996-2007)——理性的回归:农民工形象的客观呈现。
自1996年《打工奇遇》开始,春晚开始回归客观理性,对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反映农民工题材的节目大幅增加,节目形式不再局限于小品,有诗朗诵如《心里话》,舞蹈表演如《进城》;第二,农民工也从传统打工者(服务人员和体力劳动者)的形象转变为从事多种行业、进一步融入城市生活、与城市人距离更加接近的农民工形象,如《打工幼儿园》的幼儿教师,《都市外乡人》的公司职员;第三,春晚开始注意捕捉和反映农民工身上的可贵品质和优秀品德,如《过年》中的保姆、《小站故事》中的回乡农民工、《都是亲人》中的打工小妹、《钟点工》中的陪聊,这些作品都从不同的切面展示了农民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和乐于助人的美好形象。在与城里人的互动中,农民工不再是被人同情、等待救助的弱势者,而是发展成为努力拼博奋斗、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城市“新主人”;第四,农民工及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被提上春晚议程,得到广泛关注。如舞蹈《进城》中,以农民工进城打工为题材,突破以往舞蹈的审美观念,以写实的手法接近、深入生活,塑造了农民工进城时的彷徨、激动和不安心情以及生活艰辛的处境。小品《打工幼儿园》反映了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简陋、师资力量薄弱等普遍问题。诗朗诵《心里话》更是表达了农民工子女的共同心声“别人与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打工子弟和城市的小朋友一样,都是中国的娃,都是祖国的花”。
第四阶段(2008-2013)——生命的赞歌:农民工精神风采的绽放。
这一时期春晚舞台大多展现的是农民工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更高的文化审美追求,自此农民工真正拥有了自己的文化表达空间,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成为被赞赏的对象。
自2008年《农民工之歌》展示了新时代农民工的精神风采后,2011年春晚农民工更是以真正的本色出演,让全国观众领略了草根文化的艺术魅力。央视春晚特意列出了“农民工节目单元”,凸显了农民工身份地位的重要性。西单女孩的《想家》、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的《春天里》和深圳农民工街舞团的《咱们工人有力量》等精彩节目,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2013年以草根明星为主力阵容的小品《我要上春晚》也赢得观众一片喝彩,小品讲述了幸福社区农民工春晚选拔节目的故事,无论是保安队还是清洁队都人才辈出,技艺非凡。河南“农民魔术师”丁德龙技巧娴熟,将魔术玩得活灵活现,扑克绕身飞转360度再抓到手中,看得人们目瞪口呆;唐山“卖菜大妈”张学敏更是以其漂亮的“海豚音”和一曲《春天的芭蕾》技惊四座,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都谱写了一曲曲唱响农民工的生命赞歌。
总结与思考
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春晚积极参与了农民工形象的建构与诠释。从形象的缺失到高度的礼赞,从愚昧无知、虚荣自私、固执守旧的负面形象呈现到助人为乐、勤劳敬业、多才多艺的正面宣传,农民工在春晚舞台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历史性变迁的形象展现,响应了国家***策对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和重视。春晚通过一系列的节目对农民工进行了解读:农民工和城市人一样,是淳朴善良、值得尊重的,他们也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建设者,和城市人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城市人对农民工长久以来的片面的“刻板印象”,同时也有助于农民工在城市里找到自我的归属感、自豪感。
然而春晚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与诠释并不充分。春晚在对农民工形象的呈现中,多以轻松诙谐的小品形式展示个人议题,比如个人品德、生活状态等,而且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通过个人奋斗或由城市人帮助、关怀最终得以解决的。春晚通过有倾向性的编排,有差别的选择与凸显,有意识地省略和淡化了农民工群体在社会上面临的一系列尖锐的矛盾,如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工资拖欠等问题,有意地回避了农民工在中国社会分层中的底层地位和在城乡二元结构中的尴尬处境。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栏目责编:黎 莉
参考文献:
1.程 千,刘 力:《主流媒体对农民工的表征及其变迁——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小品节目为例》,《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2.张跃进等:《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王 颖:《中国民工潮》,北京,长征出版社,2005年版。
4.冯资荣,王桃花:《央视春晚中农民工形象的审美流变》,《当代电视》,2011(9)。
5.刘晓平:《都市类媒体对农民工形象的建构》,《青年记者》,2008(12)。
6.余 愿:《春节联欢晚会农民工形象再现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缺失到赞美:央视春晚农民工叙事之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