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秧歌是中华民族乐舞文化史上公认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奇葩,在民间舞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和“海阳秧歌”,并称为“山东三大秧歌”,或称为“山东三大民间舞蹈”。其总体风格男性粗犷豪放、尽现阳刚之气,女性则是妩媚柔韧、富有含蓄之美。而最具豪情、刚劲火爆、威猛潇洒的则是流传在黄河北岸、鲁北地区的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两千年
鼓子秧歌最初起源于济南商河县,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说法很多,其中劳作说最为盛行。
商河位于黄河岸边,苍茫浩瀚,沃野千里。然而,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很少给定居在这里的民众带来幸福和安宁,原因就在于被称为“中华文明摇篮”的黄河。黄河善淤、善决、善涉、暴戾多变的性格使它在历史上不断地肆虐两岸人们的生活。然而,民生的艰难更加激起了这块地域上人们的生存和反抗欲望。为了生存,他们群起奋勇抗洪抢险,导水排涝,灾后散墒抢种,辛勤劳作喜有收成。于是,淳朴贫穷的人们随情而动,因陋就简,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就成为他们娱乐方式的借助物,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这里面既有祭天地崇尚自然之意、又有表达庆祝丰收喜悦的愿望。
后来,随着抗灾夺丰收次数增多,人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体验到歌咏舞跳的愉悦情趣,参加舞跳的人数不断增多,道具有了变化,也有了简单的舞蹈动作和舞蹈组合。道具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顶伞,即兴、简单的舞蹈动作也开始有目的地形威了组合……这就是鼓子秧歌的雏形。从现在鼓子秧歌的样式里仍可以看到当时人们抗洪抢险的影子,如直接取名洪涝灾害的“漩海眼”、“大八叉”、“大乱场”等磅礴恢宏的场阵及金鼓轰鸣声,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黄河当年浊浪狂涛咆哮肆虐,人们万众一心抗洪抢险激昂悲壮的场景。
鲁北地区关于鼓子秧歌的起源还有很多说法,各种说法不
,但从记载来看鼓子秧歌是集劳作、抗灾、祭祀、***事、武术、杂技等于一体,在长久的历史岁月中逐渐磨砺形成的。它那变幻莫测的100多个秧歌场***,则是借鉴了古代***事战阵、仪仗、土木建筑、生产实践、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吉祥***案、动植物等形象,经过世代演练而总结归纳出来的,是鲁北地区人民智慧和艺术创作才能的结晶与凝聚。
黄河鼓韵源远流长
商河鼓子秧歌,得海岱之灵气,扬黄河之神韵,世代传承,源远流长。清代文学家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就有关于商河鼓子秧歌盛况的描写:“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商河鼓子秧歌是山东北部地区流传极为普遍的一种大型广场舞蹈,也是广大农民庆祝丰年、欢度新春的一种民俗活动。商河鼓子秧歌源远流长,孕育于春秋战国,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到今天,锤炼出***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幻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在铿锵激烈的鼓乐指挥下,伞、鼓、棒、花、丑五大角色各显神通,令人振奋。
春节元宵期间,走进商河,随处都可观赏到流派纷呈的表演。据上世纪50年代调查,商河县978个自然村,就有724个村有鼓子秧歌队。每逢农历正月十五日前后,从村庄到城镇,到处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锣鼓声,看到追随围观秧歌表演的人群。毫不夸张地说,商河境内,村村秧歌队,人人是演员,“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会走就会扭”。
商河鼓子秧歌区别于其他秧歌的显著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有100多个严密的场子阵式***谱,并且绝大多数是平衡对称的,如“四门斗”、“双十字街”、“牌坊架”等;另一个显著特点是“跑”而不是“扭”,众多演员在场子里始终处于运动之中。众多演员始终围绕场子的中心来跑,无论阵式***谱如何变化,决不突破“外圆内方”的程式。
歌舞尽显英雄气魄
鼓子秧歌旧时表演形式集歌、舞、丑于一体。表演时先舞后歌,歌者不舞、舞者不歌。“丑角”在歌舞中插科打诨。经常唱的歌曲大多为“摇葫芦”、“打岔”、“鸳鸯嫁老雕”、“馋老婆吃狗”、“大观灯”、“小观灯”等,多以民间故事、历史传说、日常生活为主,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秧歌的角色是以舞者所用的道具名称命名的,如“伞头”左手握平顶伞,右手拿牛胯骨(牛胯骨有避邪之说)多是老者形象,是演出的指挥者;“鼓子”左手握两面圆形小鼓,右手持鼓槌:“棒槌”双手各握一根枣木棒,棒头两端带穗;“拉花”右手持彩扇,左手拿绸巾。另外还有丑角(又称“外角”)扮赃官、傻妮、憨老婆、傻小子等,“丑角”无固定编制,可多可少可有可无。
秧歌表演时,舞者自始至终在不停地跑动,所以又叫“跑秧歌”,而不叫“扭秧歌”。各种角色在搭配上必须是偶数。如伞的基数为4,就以4的倍数递增至8、16。其他角色也必须是伞的倍数,如8伞就需16或32个鼓:8个棒就要16个花。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而这些场***,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亦称“跑花场”。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场***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声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队形变化),静中有动;武场看“打”(动作表演),澈越热烈。整个跑场子的过程一般按照文场——武场——文武场的顺序组合反复,其节奏有快有慢,气氛上对比鲜明,情绪上有张有驰,效果醒目。
鼓子秧歌作为多人的舞蹈,在跳舞过程中之所以能做到有条不紊、紧张有序,关键在于“场***”。场***是鼓子秧歌队舞动当中的路线,鲁北人也称它为“场子”,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
秧歌的场***,取材广泛,内涵丰富,其形态来自于劳动工具、生活用具、花卉建筑、服装头饰,以及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战争阵势等各个方面。其特征是外圆内方、方圆对称。其动向是左进右出,围中跑圆,表演阵形千变万化,简单者需几十人,复杂的场子需百人方能完成。目前的场面***案约有70种,但常用的约20种。与战阵有关的有:八门阵、八封连环阵、龙门阵、迷魂阵(混元阵)、紧闭四门、力杀四门、十二座连城等。与劳动生活有关的有,牛鼻线、线框子、车撑子、鱼篓子、花篮、匹马碰槽(嘶马蜷蹄)、双十字街等。其他的:勾心眉、旋海眼、双凤朝牡丹、金龙盘玉柱(里四外八)等。场***可谓鼓子秧歌--的关键,是整个舞蹈的指南针,正是由于场***的不同而使整个舞蹈发生不同的变化,展现出来的舞韵也就会有所不同。
舞蹈文化的瑰宝
相比其他地方的秧歌来说,商河地区舞蹈功架大方有力,粗犷豪迈,在伞的运用上喜欢“高架势”,给人开阔大气、威风八面的感觉。棒与花也各有所长,独具看点。角色所用舞蹈道具的不同,自然而然形成了动律差异,而所呈现出来的动律韵致也产生了不同。正如艺人们所言:“人一个架,一人一个味,—人一个性”。
商河鼓子秧歌已发展为三大流派,即插伞派、扛伞派、举伞派。由于伞的拿法不同,带来了伞的样式、运伞线路、挥舞动作的千姿百态,也使鼓子的打法出现了蹲、抡、蹦、掏、仆、撸、飞等之分,并且影响到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变化,产生了快板、慢板、快慢板。
表演中伞***的不同,舞蹈动态和韵味自然就会不同,不同的表演风格自然也就产生了。丑伞表演者向右侧走下弧线推出,像是拉牛皮筋,柔中带刚,富有韧劲:花伞右手向右斜前方推出翻花后收于背后,动作潇洒自如,昂首挺胸,帅气十足:鼓子借抡劲带动上身,跳转劈蹲,大起大落,粗犷奔放:棒槌在肢体运动过程中相互击打,上挑下盖,左挫右擦,显得轻巧利落,表现出少年好动的活泼习性:而作为女性的花,舞动扇绸前后左右抡动,以抡带动,致使抡起来风火有力,跑起来轻盈飘逸,活泼优美……
鼓子秧歌大气,豪放,粗犷,表演起来酣畅淋漓,堪称舞蹈文化的瑰宝。商河鼓子秧歌从1955年先后6次代表山东省和济南市参加全国民舞大赛,5次获最高奖。1996年,商河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舞蹈):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入选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文***由中共商河县委宣传部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商河鼓子秧歌,黄河岸边一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