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散文范文精选

沈从文散文篇1

摘要: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算得上是中国乡土文学的大师,他的文学创作主要取材于两个方面,一是湘西生活,一是都市生活。对比是其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本文就是来探讨沈从文散文中的对比艺术。

关键词:沈从文;散文;对比;艺术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物研究学者,他的一生饱经沧桑,在文学方面的才华对他的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代表性作品《边城》、《长河》等,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较高。《边城》的创作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京派小说的代表性作品。而他的散文《湘行散记》等颇具艺术特色,采用了多方面的对比的手法,包括人物的对比、场景的对比、古今的对比等,使得散文的创作同样大放异彩。

1. 沈从文及其散文创作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1902年的湖南凤凰县,只有小学学历,却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作家。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以及文物研究学者。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上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使得低学历的他也取得了和当时文学大师平等对话的权利,在胡适的帮助他,他后来顺利成为学校低年级的文学讲师,并与挚爱的妻子张兆和过着幸福的生活。他的代表性作品是他的小说《边城》,《边城》描绘了美好的乡土生活,突出了美好良善的人性,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其散文的创作也是有其艺术特色,呈现出作家内心深处灵心性的美好。这样的一种美好,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温暖之风,温暖了冰冷的现实社会。

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与其小说创作一样,充满了温馨和谐之感,语言质朴真诚,直触人的心灵深处,语言的描写单纯而自然,充满了湘西特色,充满了对湘西乡土地区人们生存状况的哲学思考。代表性散文作品主要收录在他的一些散文集里。散文的创作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对比的运用,从正反两面表现出文章的主题,对人物的刻画,以不同身份人之间的语言、思想的刻画来突出主要人物的人性特点,更多的是对于场景的对比,在其散文中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对比,这样的对比使得不同场景的湘西境况表现的淋漓尽致,而古今的对比也是一大特色。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散文《湘行散记》就能够看到其中的对比艺术手法。

2. 沈从文散文创作中的对比艺术

沈从文的代表性作品是小说《边城》,而他的散文也是颇具有其特色,《湘行散记》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的《箱子岩》、《鸭窠围之夜》等也是散文作品中的经典之作。这些散文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对比艺术手法的使用,这些对比的手法,使得展现在我们读者面前湘西的各个方面经历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充满了温馨的人情美。

首先就是人物的对比,出现在沈从文散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理想情怀。不同人物的不同对比,效果深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艺术感染力更强。在其散文作品《箱子岩》中的人物就有着鲜明的对比,两个人物形象的对比,一个是***意识较强的***,一个是无所事事的兵油子,两相对比,一下子突出了***的人格的伟大,“那跛子年纪虽很轻,脸上却刻划了一种兵油子的油气与骄气,在乡下人中仿佛身分特高一层。把灯搁在木桌上,大洋洋的坐近火边来,拉开两腿摊出两只大手烘火,满不高兴的说:‘碰鬼,运气坏,什么都完了。’”这一段对于兵油子的描写,简单直接,却将兵油子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表达了他对乡土的挚爱,对故土故人生活中的痼疾与污秽的痛心,深情地呼唤湘西人民用划龙舟的精神与热力,把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其次是场景的对比。场景的对比在沈从文的散文中也是可以见到的。在《湘行散记》中有这样一段“到城里时,我们所见到的东西,不过小摊子上每样有点罢了!这里可就大不相同。单单是卖鸡蛋的地方,一排一排地摆列着,满箩满筐的装着,你数过去,总是几十担。”这里就有一种场景的对比,这里的场景与城里的比较,特色明显。

再有就是古今的对比。古今对比表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在散文的行比中,能够用看到作者对于现在与历史的看法,作者往往喜欢借用历史中的人物以及事情来表现现在的情况,对湘西的现状有自己的想法。在《箱子岩》中有“二十年前澧州镇守使王正雅部队一个平常马夫,姓贺名龙,兵乱时,一菜刀切下了一个散兵的头颅,二十年后就得惊动三省集中十万***队来解决这马夫。谁个人会注意这小小节目,谁个人想象得到人类历史是用什么写成的!”就能够看到一种古今的对比,这样的对比从侧面表现出***的英勇。

总体上来说,作者的散文创作中善永对比,对比从一种程度上表现了湘西的人情美、自然美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对现实批评的现实意义。

3. 结语

沈从文是中国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关于乡土文学的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地位,他的散文创作中较常采用的艺术手法对比,加上语言的简练、真诚,使得其散文作品颇具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范本林.论沈从文散文的对比艺术[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04).

[2]陈德锦.沈从文乡土散文的美学意识[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5).

[3]陈瑶.论沈从文的散文艺术[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1999(01).

(作者单位: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湖南 长沙 410005)

沈从文散文篇2

摘 要:梳理沈从文散文研究过程可以发现,自新时期至今,学界对沈从文的散文(主要是湘西题材的散文)的评价和研究经历了从注重分析思想内容到探究艺术特色,再到阐释其人类学意义和辨析其哲学价值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立体式的复杂过程。从这个复杂的过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沈从文散文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多重的审美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 散文创作 艺术特色 哲学价值

20世纪三十年代,是沈从文创作的一个高峰阶段。他在创作让他享誉文坛的小说《边城》、《长河》的同时,还在短短的几年内创作了一系列同样赢得文坛认可、首肯的优秀散文,这些散文后来结集出版,它们分别是《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等多部散文长卷。这其中《从文自传》、《湘行散记》、《湘西》三部散文集是沈从文散文创作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这三部散文集均以湘西的历史、现实和未来为描写、叙述的中心,通过写实、抒情、感悟、散记的表现手法,并或现或隐地融进了作者对人生的谙察与思考,在纷乱世事、永恒自然和短暂人生难舍彼此的纠葛中,艺术地再现了生活在大山、碧川、河畔、丛林间的湘西民众,尤其是下层人民既可歌可泣、可叹可哀,又悠然自得、无奈清苦的生命状态和生命形式。这三部散文集代表着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华丽彩章。就像凭借《边城》、《长河》等小说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大家一样,沈从文也倚仗这几部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蕴含着特定时代精神内涵并具有普遍性历史品味和审美意蕴的散文集子而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史上散文大家的地位。

沈从文的散文世界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性内涵和历史意识的艺术世界。这样一种包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作家博大的人文情怀的艺术实践和相应的审美世界,自然会成为人们长久评论、研究的对象。自这些散文问世起,敏感的评论家就开始了对它们的解读与阐释。但是在现代文学发展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由于沈从文坚持自己独具个性的文学理念和在这种理念支配下的创作道路,他始终是一个“独异”的存在。在救亡、启蒙、***这些宏大叙事的主题下,沈从文略带“怀旧意味”和注重文学自身品质的创作选择自然“偏离”了历史洪流。由于没有积极投身到能够展示中国未来发展趋势的***洪流中去书写、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和表现***发展的必然趋势,他和他的创作因此被看作是对历史使命的“背叛”,从而失去了被深入评论和研究的机会。对沈从文创作的这种带有偏差的认识和评价在***文学占主流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存在。建国后,在庸俗社会学和***治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艺批评标准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沈从文的文学创作的命运更是如此。新时期以后,随着思想领域的不断***,中国大陆对沈从文的创作开始了新的认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趋向客观全面的评价与研究正在逐渐兴起、壮大。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到现在,有关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评价和研究已经经历了从分析思想内容、探究艺术特色到阐释其人类学意义和辨析其哲学价值等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立体式的复杂过程。纵观近三十年来学界对沈从文散文的评论和研究,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一条比较明晰的轨迹。

新时期初期,对沈从文散文的研究并没完全摆脱社会学和***治意识形态规范的束缚,一些评论和研究仍然沿用着过去时代的文学标准和社会学范畴内的价值标准来解读、阐释沈从文的散文世界,但受新的美学观念与思潮的影响,这些评论、研究当中也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论调和判断。这个时期对沈从文散文的评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思想内容和题材范畴这两个互为表里的艺术因素的探讨上。其中代表性的文章有余永祥的《一轴色彩斑驳的湘西历史生活画卷——评沈从文描写湘西社会生活散文的思想倾向》。[1]这篇专门研究沈从文的“湘西题材”散文的论文认为:沈从文的以湘西题材为描写中心的散文描摹了一个人、兽、神魔相处、臭草与香花混杂的世界。这既是一个神奇秀丽的山川景色和古朴淳厚的民情风俗和谐交融的世界;也是凄苦悲惨的生活遭遇和奇妙精彩的神话传说交错共存的世界。而作者描述绘制这一世界的创作意***:“不是为***统治者提供茶余饭后的消遣品,而是为人们提供研究社会问题的形象参考书。正如他把湘西社会当作一本大书来读那样;他不是引导人们消极避世,而是引导人们正视现实、变革现实、思考未来。”[2]余永祥的论文在有保留地肯定沈从文散文的基本思想倾向的同时,也指出了沈从文散文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他认为沈从文的散文创作“不是着眼于现象、感情和道理三者的有机统一,而是片面强调倾心于现象”,其结果是“有时执迷于表面现象,缺乏时代感”,“有时作者对激烈的斗争生活,以超然态度来写,近乎纯客观的记录,缺乏应有的鲜明爱憎”,“有时被个人情感所迷惑,对人物记叙失之偏颇”。[3]余文所持有的这种观点其实并不新鲜,它实际上正是社会学批评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再次现身。尽管余文不能算作是对沈从文散文创作进行全面、妥贴、到位评价的上乘之作,但作为新时期以后一篇专门探寻沈从文散文创作的论文,它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突破了新时期以前固定、僵化的社会学批评模式和以***治意识形态为最高标准的阶级评判理路,无疑为人们重新认识被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的“湘西世界”揭开了新的序幕,也为以后的评论和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至少后继的评论者和研究者会从他的思路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

除了余永祥的上述评论之外,对沈从文代表性的散文从思想内容做出突破性的研究的还有王继志的《论沈从文的〈湘行散记〉和〈湘西〉》。[4]该论文集中从三个方面对《湘行散记》和《湘西》的思想内容作细致详尽的分析与评论。作者首先指出,沈从文的散文创作通过对“湘西现实生活的描绘,真实而又深刻地揭示了造成这一地区‘堕落趋势’的社会原因”。[5]这些社会原因主要是来自官吏的盘剥、镇压,***警商人的明抢、暗夺和帝国主义的精神奴役和经济掠夺。而这些造成湘西社会日趋堕落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是整个中国走向堕落的社会、历史根源。第二,论文认为,沈从文对湘西乡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深情的热爱之情,所以他“怀着对家乡的深情,对乡亲的挚爱,赞颂了湘西优美的自然环境,讴歌了湘西人民的美好心灵,在为读者精心描绘一幅生动别致的湘西风土人情美丽画卷的同时,对湘西民众屡遭荼毒的生活命运寄予无限的同情,对***统治阶级发出了深沉而强烈的抗议。”[6]最后论文通过具体的文本分析指出:沈从文以他丰富的知识和深邃的眼光,通过《湘西散记》和《湘西》对隐藏于湘西风俗背后的社会生活底蕴所进行的认真思考与探究,不仅为文苑提供了别人所未曾提供的反映湘西人民生活的艺术珍品,而且为中国的民俗学、社会学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文献;不仅开拓了人们的艺术视野,而且丰富了人民的社会生活知识。王继志的文章紧紧围绕沈从文湘西散文所展现出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内容,以此为行文论述的中心话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作了具体、细致、深刻的分析、解读,通过以点带面的手法,充分肯定了沈从文散文创作的社会学意义和它们所包含的丰厚的历史内涵。可以说这是一篇对沈从文的散文创作在思想内容方面所作的一次完全意义上的正面的评价。

沈从文散文篇3

摘要: 沈从文的作品被大家熟知,是因为他的小说,但我认为更能体现他的才能的是他的散文。沈从文的散文以其独有的艺术魅力自立于中国现代散文之林。他的散文创作丰富,量非常大,《湘行散记》《湘西》是沈从文艺术生涯鼎盛期的作品,自然天成,形成独有的风情、风味、风格。沈从文的散文有鲜明的艺术个性,湘西塑造了沈从文,沈从文再现了湘西。

关键词:沈从文;散文;《湘行散记》;《湘西》

许多读者认识了解沈从文以及他的作品都是从《边城》开始的。翠翠纯洁、美好的形象以及湘西独特的地域文化,给广大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并以此为开始,深入了解,逐渐喜欢上了沈从文以及他的作品。我也喜欢他的作品,特别是他独特的创作风格和他所描绘的神秘的湘西,深深的吸引着我。作家的创作风格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性情分不开的,而一个人的性情,或者说性格的形成与他所生长的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好事人,若从一二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一个名为‘镇m’的小点。那里同别的小点一样,事实上应当有一个城市,在那城市中,安顿下三五千人口。”沈从文就是生活在这个名为“镇m”的地方。

一、独特的写作题材

由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沈从文的创作素材有异于其他作家。他的散文扎根于湘西这块偏远、落后、不为人知的神秘的地方。“他把地方风情写得很迷人,是评论家和读者一直在争辩他的乡土文学作品有多少真实性”。沈从文4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认字,入学之前已经认识了很多字。在私塾和小学读书时,老师所教的东西,远远不能满足他的兴趣,于是他把注意力转移到校门外广阔无边的社会生活。而这段生活经历无疑形成了他一生的性格与感情基础,并为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沈从文对周围世界的异常敏感又天性好奇。他观察宇宙万物细致入微,他的术天才一部分来源于此。”那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叮当作响的铁匠铺,挂满各种颜色布匹的染房,屠户的肉案桌,扎冥器的铺子,还有那长满花木的青山,游鱼嬉戏的小河,果实累累的树木……都令他神往。

(一)湘西的自然风景。

在作家的笔下,故乡的山,仪态万千,清奇秀美。故乡的水,波光潋滟,清澈见底。白河是“夹河高山,壁立拔峰,竹木青翠,岩石黛黑。水深而清,鱼大如人。”辰河“沿河两岸连山皆深碧一色,山头常戴了点白雪,河水则清明如玉。”作家观察入微,不同的景色,描写绝不雷同。景色在作家描写下,表现出不同的形态,逼真秀美,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并对湘西充满了向往之情。在湘西的自然风景中,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两岸高处去水三十丈的吊脚楼了。在这里,我把吊脚楼也归入到自然风景中,因为吊脚楼在时代的长河中,早已与山、与水融为了一体,成为了湘西最具特色、最具代表的风景。沿河两岸的吊脚楼,在河水的映衬下,显现出古老、纯朴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二)湘西的民族风俗。

湘西的民族风俗,最具代表的就是端阳节的赛龙舟“那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河中人过大端阳节。箱子岩洞窟中最美丽的三只龙船,早被乡下人拖出浮在水面上。船只狭而长,船舷描绘有朱红线条,全船坐满了青年桨手,头腰各缠红布。鼓声起处,船便如一支没羽箭,在平静无波的长潭中来去如飞。河身大约一里路宽,两岸皆有人看船,大声呐喊助兴。”除了端阳节的赛龙舟,还有二八月农事结束时的木傀儡戏,冬天腊月要唱酬傩神的愿戏等等。

二、独特的文体特征

《湘行散记》和《湘西》,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湘西的地理、民俗、传说、风景、人事、史实等,错综交杂在一起,组成了一幅湘西水墨画。作者能够把如此繁多的人、事、景、物等写的有条不絮,则得力于作者对不同文体的驾驭能力。

读过沈从文散文的人,最大的感受便是:初读似小说,但仔细一辨却又是散文。这便是沈从文散文的独特性,即集小说、散文于一体的文体特征。沈从文将小说、散文合而为一,吸取了两种文学体裁的长处,形成一种新的散文样式。其中,小说更注重人物和情节描写,游记式散文结构全书,写景状物,抒情叙事。

作者两次回家乡,都是由沅水溯流而上。作者以这条绵延千里的沅水及沅水两岸的社会生活,引出各种人物的悲欢离合,以及湘西的自然风景和民俗风情。例如《湘行散记》首篇《一个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就写“我”由常德过桃源时,一位老朋友伴“我”过桃源,由此而引出的这位朋友的一些趣事。《湘行散记》、《湘西》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作者对家乡的喜爱之情。作者对家乡的风景、风俗、生活等作了细致的描写。在作者的笔下,家乡的风景秀丽、如诗如画,家乡的人憨直、率真、豪爽、慷慨。就连妓女这一被人唾弃的职业,在作家的笔下也没有批判,却充满了深切的悲悯之情。《湘行散记》、《湘西》全书都是作者的回乡路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从而形成了取材范围广泛、描绘自然风景、记录风俗民情、反映湘西生活面貌,并表达作者感情的游记式的散文。

三、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作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作品在艺术上的成败、优劣的重要标准和尺度。作家风格和作品风格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由于作家的世界观、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文化教养、艺术才能、审美情趣的不同,因而有着各不相同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形成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沈从文以其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经历、艺术创造能力等,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一)结构。

《湘行散记》、《湘西》这两部作品是作者两次回乡,沿沅水溯流而上,对沅水两岸的风景、人物、社会生活的描写。这种结构方式,仿佛一棵大树,在长长的主干上,交错长着长短不齐、大小不一的树杈,而这些树杈又必须依附着这根主干,这种结构方式就显得条理明晰,脉络清楚。例如《湘西》,作者先从沅水下游第一个主要城市常德说起 ,谈常德的船 ,接着是写沅陵的人 ,接着是白河流域的几个码头 ,再接着是泸溪、浦市、箱子岩 ,然后是辰溪的煤 ,沅水上游的几个县 ,最后是凤凰 ,各篇都有所侧重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 ,融进地理物产、山光水色、历史遗迹、风俗民情 ,又旁及各种乡村人事 ,这样结构全书 ,就使读者对湘西30年代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都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 ,这是《湘行散记》、《湘西》的一种表层结构 ,而深层的结构方式 ,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全书 ,每篇里都有一个“我”。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二)语言。

散文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最根本的也莫过于语言、抒情和审美三个方面。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抒情是散文的本分,散文是作家最深切的人生体验和真情实感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形式和抒情内容的结合,才谈得上审美。所以,对于散文来说,语言是基本,也是最为重要的。

1.语言简洁,典雅与粗俗并存。

沈从文的散文,记人叙事,勾勒山水,或表现作者内心,均简洁明快,一语中的,绝不拖沓。尤其是《湘西》中九篇作品,几乎无一笔空疏,每字每句都是贴切的描写,以最少的篇幅包含了最多的内容。“他借湘西边地风情而对中国古典诗意的卓越再造”。在遣词造句方面,沈从文是受古典文学影响很深的作家。《湘行散记》中多着意于凡人琐事,文中多次记述水手相互间的辱骂,粗语脏字脱口而出。但作者不改动,不修正,照本铺陈。因为“他们并不是吵架,不过在那里‘说话’罢了。这些人说话照例永远得使用几个粗野字眼儿,也正同我们使用标点符号一样,倘若忘了加上去,意思也就很容易模糊,不清楚了。这样粗野字眼儿的使用,即在父子兄弟间也少不了”。作品要展露的正是这种生命的本相,展露他们为人的简单和简明。爱恨都张于外,不掩藏,不伪饰,心口如一。

2.语言的幽默性。

当我提及幽默时,大多数人都表现出惊讶、不解,他们的思维定式中认为这降低了沈从文的艺术品位。对沈从文全面价值的衡量的重大缺漏便是对他的幽默性的挖掘。而沈从文散文的幽默性,体现为将情与智相结合张弛自如发散的幽默,以丰富的情感为基调,以别致的幽默为文眼,令人笑中流泪,泪未尽而又笑,有时则表现为或上升为更为强烈的讽刺性,而这一切都来源于故事之中。沈从文的幽默中比别人更多了些悲哀,愤世嫉俗的情感因素,他之所以叙写故事,之所以力求形象生动,并不是为了纯粹给人幽默,而更多的是让自己在幽默中发泄不快。总体的感觉上,表现为一种幽默、一种微笑、一种诧异和滑稽的风度。

总之,沈从文所描写的湘西的自然风景、民族风俗以及湘西的人民,是其他作家的笔没有触及到的。沈从文创造的这种集小说、游记、散文为一体的新的散文样式,为其他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并为文体的发展与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沈从文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作品散发出纯朴、优美的艺术气息。湘西的独特与神秘,加之沈从文的艺术个性,使湘西这一不为人知的地方放射出特异的光芒,也使他的作品产生了神奇而隽永的魅力。湘西塑造了沈从文,沈从文再现了湘西。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九卷.散文,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

[2]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刘洪涛 杨瑞仁编.沈从文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李生滨.沈奈挠刖┡晌娜说镊攘.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张义顺著.沈从文《湘行散记》《湘西》思想及艺术特色探析,宁德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沈从文散文范文精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沈从文散文范文精选

学习

《山居秋暝》赏析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山居秋暝》赏析,内容包括山居秋暝原文及翻译赏析,山居秋暝赏析。[关键词]《山居秋暝》意境铺排感受

学习

《算计爱》连载九

阅读(21)

尽管还是缺少一份踏实的信任。可是,静下心来细想,人家不过是私生活混乱一些,作为一个男人他或许是女人所忌讳的,可作为一个老板却还算成功。

学习

验收申请书范文精选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验收申请书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工程验收申请书范文,验收申请书范文200字。验收申请书篇1工程竣工验收申请报告

学习

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电工技师论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维修电工技师论文大全3000字,电工技师论文答辩技巧。电工技师论文篇1摘要:本文提出了技师论文的工作要略。写作和提交论文是申报鉴定者应对技能考核鉴定的准备过程,同时是对个人技能水平的展示

学习

日记门:官员腐化生活的现场秀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日记门:官员腐化生活的现场秀,内容包括官员生活腐化的词语,古代官员腐化例子。近日,互联网上一个题为《广西这个局长日记啥都写》的帖子引发了网民热议,单在天涯论坛点击率已达几十万次。

学习

网格技术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网格技术,内容包括网格技术是什么,网格划分技术实例详解。一、网格技术在企业内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学习

ppt结束语范文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ppt结束语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半年总结ppt最后的结束语怎么写,述职报告ppt最后一页结束语。一、存在的问题

学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阅读(24)

在一家国内权威媒体的2005年度中国流行语中,“自主创新”以词频最高、流通度最广,荣登2005年中国流行语之首。

学习

保卫延安读后感范文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保卫延安读后感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保卫延安读后感400字范文,保卫延安读后感三百字的。-----保卫延安读后感

学习

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李清照《声声慢》赏析,内容包括李清照声声慢赏析,李清照声声慢原文解析。【关键词】声声慢;婉约;宋代

学习

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精选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李时珍夜宿古寺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主要内容30字,李时珍夜宿古寺短文。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学习

心灵的脚步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心灵的脚步,内容包括心灵的脚步,心灵的脚步作文。【文展题示】

学习

悲伤日记范文精选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悲伤日记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我悲伤的一天日记300字,悲伤的日记。悲伤日记篇14月14日阴天心情像天气一样。灰蒙蒙的,压的让人觉得连会呼吸都很难受。在宽广的马路上,我拖着沉重的步伐漫无目的地跟着前面那个男人不停地走。我并

学习

个案分析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个案分析,内容包括个案分析怎么写,个案分析法。一、背景分析:

学习

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先秦诸子散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先秦诸子散文中以什么援引神话,先秦诸子散文必修5篇目有哪些。先秦诸子散文篇1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宫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以后,大思想家辈出,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他

学习

郁达夫散文范文精选

阅读(17)

郁达夫散文篇1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让郁达夫一举成名的是他的小说――1921年10月出版的《沉沦》,奠定了郁达夫在新文学运动中不可撼动的重要地位。令人遗憾的是,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郁达夫的散文创作才情往往被小说的盛名所掩盖。郁达夫的散

学习

铁凝散文范文精选

阅读(22)

铁凝散文篇1摘要:铁凝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其对生活的观照。就其散文而言,取材于生活,真实地再现生活,表现出平和亲近的生活态度,用自己真诚的善和美来感染读者。体现了铁凝文学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展现了生活和人性中的温暖。

学习

沈从文《箱子岩》解读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沈从文《箱子岩》解读,内容包括沈从文箱子岩的文章解读,沈从文箱子岩著作时间。《箱子岩》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情,当中相隔十五年。

学习

冯骥才散文范文精选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冯骥才散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冯骥才散文读后感300字,冯骥才散文10篇。冯骥才散文篇1摘要:冯骥才散文具有独特的艺术美风格,作家细腻的笔触、自然美的呈现、情趣盎然的文风、情景理交融的说理方式都显示了其深厚的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