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u Xiaoyu, with pen name Qiu Han, was a famous painter of China. He learned from some great masters at an early age such as Wu Guanzhong and Huang Yongnian and then took advanced study in France. He has integrated knowledge system, outstanding discriminability and wider horizon, for which he has created many excellent artworks. He is modest and gentle and indifferent to fame and wealth. In his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s, there is a kind of splendid beauty.
海潮退了,海面平静,那是一种优美;海潮再起,波涛壮阔,那是一种壮美;圆,仅止于圆;方,仅止于方;而弧三角千变万化,不齐之齐,黄宾虹称之为内美;康有为评南北碑“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志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可称之为大美,邱雨的中国画,应该是一种大美。
在我的记忆里,有几件书画最为深刻,一件是宋徽宗赵佶的《瑞鹤***》,一件是黄公望《富春山居***》,一件是梁楷的《泼墨仙人***》,一件是《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一件是《始平公造像记》。还有两件,它们是马蒂斯的《舞蹈》及蒙德里安的《布基――伍基的胜利》,为何记忆深刻?因为美到了极致,无论优美、壮美、内美、大美。
在邱雨的中国画中,记忆深刻的有那么几件作品。一是《空门》,画了四个和尚,三个并立,一个侧立,头部只用黄黑色块作大体交待,比之梁楷的减笔更减笔,然而音容笑貌跃然纸上,简洁的衣纹、鞋靴以及黄、红、灰黑的色调构成,如读“早悟三空之心”。
二是《四君子组画》画梅,画面下方是老枝发出新枝,老枝苍劲,新枝俏拔,花或含苞或开放、正侧俯仰的芳姿显得格外精神,画面上方一枝倒挂,改俏拔为柔和,上下相映成趣,浑然天成。画兰画菊亦同此章法,但垂下的兰叶如同长长的柳枝,是书法的锥画沙兼屋漏痕,而叶梢的一朵半兰花,格外天真逗人。菊与梅不同之处是,梅,上下都是开放式的,菊却上面疏放而俏皮,下面的粗枝棒着重重的金菊,几点浓淡墨的叶子使金菊更为提神。画竹纯用水墨,三根竹,错落有致,虚实分明,曲直相间,杆遒劲而有力,叶婀娜而率真。四幅组画,寥寥几笔,便成气象。黄宾虹认为“大家落笔,寥寥无几,名家数十百笔,不能得其一笔。”这与蒙德里安的“我不想‘生产’,只想‘提炼’”是一致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体现了邱雨的传统笔墨,象征了文人士大夫清高恬淡的品质。
三是《紫气东来》,以紫藤和黄山绿背(黄山的一种鸟)为题材,这是一幅典型的花鸟画大作,所谓的大作,一是画面篇幅大,是用丈二宣纸画成的,二是作品气势的开阔,花鸟画不像山水画,花鸟画一旦大于实物常会显得不舒服,而山水画再大也不过实物,容易显得舒服,历史上的花鸟画很少有大尺寸的,常在四尺之内,邱雨敢在丈二宣纸上纵横挥洒,提笔却举重若轻,首先是他胆量的体现,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人问他作书的诀巧,他连说:“胆!胆!胆!”当然,有胆无识也画不成画,邱雨识从何来?从书本而来,更多的从自然而来。为了画紫藤,他一年到头都在观察紫藤,观察春夏秋冬四季紫藤的生长变化,以此捕捉最美的画面。所以他画出的紫藤是“真紫藤”,而不是空洞的笔墨游戏。画面上的黄山绿背,是他在黄山写生时,飞进画室的,他把门窗一关,仔细观察鸟的造型和动态,因此,他画的黄山绿背,天真可人,天助他也!花鸟画,重笔墨,这幅画在笔墨上采用草书笔法,草书入画,气势开张,连绵不断,正如张仃说:“草出重‘势’,是力的奋发,动势飞扬,犹龙腾虎跃之美。东汉崔瑗首先提出‘蓄怒拂郁,放逸生奇’,要求雄伟之美,其中充满奇正阴阳变化。”
读邱雨的画作,最有创新意味的是他的《符码》、《塬》一类的作品。正像前面提到的马蒂斯与蒙德里安的作品。马蒂斯的《舞蹈》以强烈的色彩与简约的人体,完整深刻地表现出律动的体态。马蒂斯的晚年,以剪刀代替画笔,他把纸张涂上颜色,然后剪出各种形状,再拼贴出完整的画面,这种“彩色剪纸拼贴画,画面只有颜色,不必再用线条去勾画物体的轮廓,区分不同的色调,代表了马蒂斯一生追求的最简洁、最完美、最高艺术成就。马蒂斯一生的艺术历程印证了恩师莫罗的预言:“亨利,你是为简化绘画而生的。”
而蒙德里安“这个神秘而可敬的人,是一个精于绘事的哲人,一个长于哲思的画师”(约翰?米尔纳)。蒙德里安早期作品《盖因河畔的树》,应该是对景的写真,类似于中国的山水画,与其他画家并无明显的区别,而中期作品《进化(三联画)》,评者把它称为“另类”,后期作品比毕加索走得更远,毕加索发现自己已经处于“格子”所构成的极端抽象的边缘时退却了,而蒙德里安却把毕加索畏惧的当作自己追求的。蒙德里安的这种“格子”,类似于格子窗,是纵向和横向线条的组合,是色块的组合,或者是线和色块的重合、叠压,以下这些作品名称可帮助我们理解:《有灰色线条的菱形》、《淡色方格***案》、《有灰、红、黄、蓝色块的构***》、《有灰和黑色块的构***》、《方形构***》、《纽约市Ⅰ》(只见色线方格,不见任何物象)。
马蒂斯与蒙德里安之所以能成为举世瞩目的大师,是因为马蒂斯为绘画的完全简化做出毕生的探索,使绘画的简化简到极致,竟然简到以剪刀代画笔,简到剪纸拼贴画!而蒙德里安的一生,前后之间悖论式的反差,很难令人相信会在他的思维中衔接起来,以“格子”完成了新造型主义。邱雨的《符码》、《塬》这类作品,既像马蒂斯的彩色剪子拼贴画,又像蒙德里安的“格子”化。像,是画家在思维上的共通,不是抄袭,而是创造。邱雨创作《符码》,用的是油画笔、宣纸、国画颜料,他企***以硬的油画笔与柔的宣纸相撞击,使抽象的符号得到新的生命。黄宾虹说得好:“画无中西之分,有笔有墨,纯任自然,由形式进于神似,即西法之印象抽象。”
邱雨的画是全方位的,不拘画种、不拘形式、不拘用具,全由性情所至,也因此把自己相当一部分作品称之为“意象作品”。他画《苏园》,几座房子,只将轮廓用墨线作大体勾勒,却用绿、红、黄、蓝原色涂屋顶,画面色泽鲜亮,但去过苏州的朋友知道屋顶是青瓦。他画的《南山》,用草书勾山脉,线条圆转曲折,像风舞农家所晒的衣服,显得不稳定;而《立水》迥然不同,紫蓝色的水,白中见黑的鹤,显得那么的宁静、悠闲。作品《众芳园》、《朝春》、《崖》,满纸是色点,较之“点彩派”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云烟山雨》又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一种回归。又如《午后青山半月归》、《春风》、《正群芳》、《娇》、《落树似飞花》之类的作品,达到水、墨、色高度交融,颇有娴雅娇柔的女性色调。而《凌波仙子》用没骨画法,其色彩之浓丽,用笔之豪放,接近于“野兽派”。以鸳鸯和水草为题材的《池中楼戏***》,鸳鸯画一只,红色,水草作衬,亮丽如同新娘。邱雨山水画传统的少,新创的多,如《四季山水通屏》,那些抽象的、象征的、简化的、意念的愈见明晰,但中国画的笔墨不变、气韵不变,中华民族精神不变!
观邱雨作画,有几大特点:一是常作大画,画面大开大合,非“气概通疏、性灵豁畅”而不能达。二是“纵横不群,迅疾骇人”,出手很快,体现了心中有画以及过硬的基本功。三是善于用水。用笔难,用墨难,用水更难,他用水大胆、科学,画面永远湿润而不干。清代布颜***“墨分六彩”,黄宾虹“七墨”。“六彩”、“七墨”全在用水,有水才有“浓、淡、破、渍、泼、焦、宿”。
谛视邱雨执笔落纸,身体状态、精神状态、文化修养综合而成的瞬间表现,给人以一种大家气象。
邱雨,笔名邱汉。而汉,光明大气。他豪爽洒脱,博学多才,早年曾拜吴冠中、黄永年为师,后又远赴法国留学深造,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在知识的系统性、专门性、见闻、鉴别力诸方面超乎常人,因而能静观内美,玄思大道。花甲之年的邱雨,谦和儒雅,不为名利所累,坚持师今人,师古人,师造化,孜孜不倦地追求,再追求。
“大美,邱雨中国画!”
Qiu Xiaoyu, with pen name Qiu Han and Teng Gong, was born in Peng Cheng, Shandong Province in 1947 whose ancestral home is Zibo. He graduated in 1980 as a postgraduate and went to France in 1981. After he returned home in 1986, he devoted himself to study Changan School. Five years later, he came back to Beijing and was appointed as the supervisor of PHD of Qingmei Art Research Institute. Currently he is a national first-grade artist, a member of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nd a professor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Art Research Institute. He has participated in lots of exhibi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many of his artworks have been collected by famous museums. The CCTV and SXTV have ever reported his feature films.
邱雨,笔名邱汉、藤公,1947年生于江苏彭城,祖籍山东淄博。1980年研究生毕业。1981年留学法国,1986年回国,同年西下长安研究长安画派。1991年回京任中国清美艺术研究院中国画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艺术研究院创作研究员教授,国家一级美术师。
1983至1994年作品被文化部、纪念堂、人民大会堂、***以及国内外诸多博物馆展览收藏。1993年获世界文化艺术大展铜奖,在国际“奉皇杯”艺术大展中获金奖,参加中国美术家作品精品展,当年参加法国国际铁塔艺术大展、加拿大枫叶大展获两项优秀奖。1994年成为中国画人才研修中心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创作研究员。同年在“新铸联杯”中国画油画精品展获优秀奖并入编大型精品画集。
2011年5月陕西卫视“当代艺术名家栏目”播出邱雨专题片。
2012年12月中央电视台“收藏天下”栏目播出邱雨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