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论文篇1
关键词:知行合一 陶行知 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部主任、全国教师用书发行协作会理事长张圣华先生在为《陶行知教育名篇》写序时说:“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1]然而遗憾的是,今天中国的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只知道陶行知先生其人,而不知道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在他们看来,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显得更容易一些。而“知行合一”就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钥匙,认识了“知行合一”就可以进入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世界。
一、“知行合一”由王阳明首次提出
大凡讨论知行关系,想要建立知行观的人必有一个动机,那便是“行”。“行”是“知”的归宿。陶行知先生研究“知行合一”,创立生活教育理论,他是想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朱熹提倡的“知先行后”,其也强调“行”。只可惜,朱熹所推崇的认知方式——“格物”,禁锢了人们的手脚,使人不能行动。按照此法去实践的人终日只在书本上遨游,以至于终身不能行动。
明代中叶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能行,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亦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2] 。王阳明先生认为造成知而不行的原因是知行分离的认知方式。 “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功而后行,遂致终身不行,故而又牵制缠绕于言语之间,愈失而愈远矣。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足下但以此细思之,当自见,无徒为此纷纷也”[3] 。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是致良知的手段。其目的是获得真知去指导行动而后又获得真知,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对中国思想理论的独特贡献,然而它始终只在致良知的阶段,他所说的“知”、“行”统一于人的内心活动,这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也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彻底。
二、“知行合一”指引陶行知走上教育之路
陶行知先生原名陶文浚,1891年出生于安徽歙县近郊的小村庄, 1910年,陶行知先生考入南京的金陵大学,在校期间,他开始研究王阳明的《传习录》,信奉“知行合一”。他还将自己的笔名取为“陶知行”,目的就是为了发愤求知。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大学毕业论文《共和精义》中写到,“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见,非教育不除;精忠,非教育不出”[4] 。这其实就是陶行知先生用他所信奉的“知行合一”在教育上的表达。因此说,正是由于陶行知先生认识了“知行合一”,认识了教育的功能,才使得他走上教育之路。
1914年秋,陶行知先生自费赴美留学。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先生。杜威先生教育思想的基础是实用主义哲学。范金豹先生在《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中写到:“实用主义哲学属于‘行动的哲学’,重视‘行’。王阳明的哲学与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同中有异”[5] 。王阳明先生讲:“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杜威先生对知行关系论述之后讲:“从做中学”。“从做中学”强调的是做是学的起点,即“先行后知”,这点是王学与杜威之学的不同之处,可他们都注重“知行合一”。由于曾师从杜威先生,所以此时的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又多了一层认识。1917年,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之后正式改名为“陶行知”,并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至此,陶行知先生真正的走上了教育之路。
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
随着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其教育思想也在逐渐的成熟。1917年,陶行知先生回国之后,提倡实用主义。但真正实行起来却是到处碰壁,使得他认识到了杜威先生的洋教育理论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必须要有符合自己国情的教育。于是陶行知先生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创立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在《什么是生活教育》里说:“‘学校社会化’、‘教育生活化’、‘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杜威先生的“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绝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还曾给生活教育下过定义,“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亦是教育法。 ‘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要把教育***出来。‘即知即传’这一原则要把学问从私人的荷包里***出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工学团或集体主义之自我教育是在团体生活里争取自觉之进步。 ‘教育是民族***、大众***、人类***之武器’,这种教育观是把教育从游戏场、陈列室***出来输送到战场上去。”[6]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非常丰富,“活”是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的中心点,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对中国教育的独特贡献,我们应该把它继承发扬开来 。
四、生活教育理论是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知行合一”是王阳明先生针对知行分离的认知情况而提出的一种知行互动的认知方式。杨国荣先生说其过程是通过本然之“知”指导“行”而获得明觉之“知”。明觉之“知”即王阳明先生所说的“真知”。王阳明先生认为“本然之知”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理。因此,他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所以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里虽然有行动的因素,但它只停留在致良知的阶段。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在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深刻的认识之后而形成的。起初,陶行知先生也认可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直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碰壁之后,他开始对知识的源头进行新的思考,并在《行是知之始》一文中对王阳明先生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进行了批判,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这正是他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理论关于知识源头的观点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而得来的。
生活教育的教育方法之“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做合一》里写到:“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他在《在劳力上劳心》中又说:“昨天我讲的时候,曾经提及‘做’是学之中心。那末我们必须明白‘做’是什么,才能明白教学做合一。盲行盲动是做吗?不是。胡思乱想是做吗?不是。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学做合一”不是停留在“知行合一”致良知的阶段,它是在“行动”的阶段。“教学做合一”是从“知行合一”中继承和发展而来的。因此,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对“知行合一”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而来的,“知行合一”奠定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陶行知先生通过对王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的认识,使得他走上了教育之路,并通过对“知行合一”的 批判、继承和发展,进而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为中国教育之改革事业奋斗终身。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也必须认识“知行合一”,认识“生活教育理论”,学习陶行知先生那种求真、务实的精神,以便日后为中国教育尽自己之精力。
参考文献:
[1]方明. 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王阳明著、王学典编译. 传习录[M].蓝天出版社,2007.
[3]王守仁著、吴光、钱明、董平等编译.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陆建非. 陶行知教育名著(大学生读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5]范金豹. 陶行知先生的多次易名[N].中国教育报,2004-10-14.
[6]陶行知.行知教育论文选集[C]. 原载于1943年4月.
知行合一论文篇2
关键词:知行合一;护士素质;最高境界
在目前医疗环境中,多因素使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护人员要从一天天、一件件的周而复始的琐事和医疗行为中积累起患者对医院安全的认知和信任感,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知行合一表达出来的:患者住院后,感受到在医院处处有人关心,事事有人负责。能感受到好像医护人员一双双眼睛都注视着自己。感受到了时时被关怀、被重视、被保护,护患关系密切,从而能大大化解紧张的医患关系。
在整体的医疗系统工程中,医护人员是一个主体。其中,护理工作有句俗语"三分***,七分护理",可见其重要性,而这种作用的发挥与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因此,如何提高护士素质?我以一个从事护理管理工作的护士长角度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下面加以论证。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护理人员数98人,女性,学历:本科1人、大专92人、中专5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8人、N1级40人、N2级34人、N3级16人、N4及0人。
2014年护理人员数148人,女性,学历:本科20人、大专125人、中专3人;护理人员分层[1]:N0级11人、N1级77人、N2级39人、N3级18人、N4及3人。
1.2方法 新近护士(工龄
护理人员在职"知行合一"模式培训实际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过程,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不断进行知识技能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的一种追加教育,"知"即对理论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价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社会化知识、沟通知识的学习;"行"即对理论知识的执行程度包括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能力、沟通能力与技巧的练习,责任心、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人文修养培养的体现程度。在护理部的总体计划部署下,科室根据自身专科临床护理特点,制定不同层级(N0、N1、 N2、 N3、N4)护理人员"三基三严"培训原则、目标、计划及方法以及考评方法并遵照执行。
1.2.1"三基三严"培训原则 系统性原则:护理人员培训是一个全员性、全方位、贯穿职业生涯始终的系统工程。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等多方面形成一个统一整体,科室带教老师、护士长、护理部在设计培训内容时不能有偏颇,要"知行合一"。
动态性原则:培训要根据医院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内外环境变化以及个人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培训体系的调整,促进护理人员快速适应"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的岗位需求,发掘潜能,提高绩效,实现个人和组织目标的双赢。
层次性原则:要考虑个人发展阶段和岗位的差异性,制定相匹配的培训计划。
实效性原则:要从医院工作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及岗位胜任要求开展培训。注重培训质量和效果,避免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1.2.2"三基三严"培训目标 不同层级护士培训要达到的目标中基本素质一致,而知识(知)和能力(行)是阶梯式递进的[2]。
1.2.3培训方法 强化"知行合一"考核标准,自觉以"知行合一"要求作为行为准则,制定"知行合一"奖惩条例,执行中采用以下方法。
1.2.3.1以临床实践传、帮、带为主,要求参加由医院及科室组织的各种业务学习和技能培训。
1.2.3.2短期、集中培训 ①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护理操作培训1次,1年内全院护理人员培训率95%以上;②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每年至少5次;③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及疑难病例讨论1次;④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护理查房、护理操作培训各1次。
1.2.3.3"请进来、走出去" 邀请护理界权威人士到院内讲授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技术、新理论。也"走出去",护理部根据需要选派护士外出参加研讨会、观摩会、专题调研和考察活动,并根据不同科室的专科需要,有计划选送护士外出进修学习,借鉴先进的工作经验和获取最新的专科知识。
1.2.3.4开展远程网络教育 工作之余护理人员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远程教育,迅速了解国内外护理教学、管理、科研现状,还能与其他护理机构广泛交流,了解国际护理进展。
1.2.3.5开展护理教学和科研 高年资、高学历的护理人员承担医院及学院的教学任务,理论联系实践,把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传授给下级护士和护理学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鼓励参与护理科研课题申报、撰写护理论文及编写护理教材。
1.2.3.6自学 依据个人兴趣,学习外语、法律、经营管理、人际沟通等专业,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1.2.4"知行合一"高素质护士的评价方法
1.2.4.1在工作中,着装规范、仪表端庄、态度和蔼、服务热情主动、语言文明,人文关怀,用"爱心、耐心、热心、细心、诚心、真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2.4.2严格落实岗位职责、医院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2.4.3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知识丰富,技术操作娴熟。
1.2.4.4应急处置能力强,沟通通畅,患者安全目标落实。
1.2.4.5继续教育学分达到医院标准要求。
1.2.4.6科室、护理部组织的各项理论、技术操作考试达到标准要求。
1.2.4.7满意度高(包括医院满意、医生满意、护士长满意、护士满意、患者及家属满意)。
2 讨论
临床护理活动是医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从事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在当今社会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的形式下,对护士提出了更高要求。医院、护理部严格按照《护士准入制度》接纳新护士,新、老护士按照上述的培训模式,一步步成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践,"学海无涯",用掌握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等等,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循证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服务[3]。"每天每人每事,尽心尽力尽责",为患者服务的过程,让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技术操作水平一步步提高,知识结构日趋完善,职称由护士到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越来越高,知行合一,成为高素质的护士,达到慎独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2]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65-273.
知行合一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知行合一;以行为本;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理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思想***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教育不断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背景下,“基础”课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创新。
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本;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讲道理又办实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增强思想***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在高职“基础”课中贯穿“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育理念,可以促进《意见》所提出的大学生思想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职学生的特点
高职学生的价值观 如今,“90后”学生逐步成为大学生的主力。与“80后”学生相比,“90后”学生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更偏向于个体而轻集体,更偏向于物质而轻精神,更偏向于现实而轻理想,更偏向于时尚而轻传统,这给高校育人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而另一方面,“90 后”学生刚刚迈进成人的大门,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为此,教育工作者更需把握他们当下的价值取向及相关学习特点,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高职学生的学习劣势 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特点。高职生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普遍较差,进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在高职学生中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上进心、求知欲,厌学情绪比较浓。
高职学生的学习优势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且动手能力、专业技能和适应性都比较强。另外,高职学生一般都对实习课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方面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的要求上,另一方面也体现在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上。但由于思想认识肤浅,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的现象。因此,要改变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模式,提倡知行合一的理念,以提高教学效果。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课程理念
知行关系,简言之,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知”是“行”的理论储备,“行”是“知”的实践转化,“行”对于“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知”的根本目的。也就是说,知识最终必须落实到行为上,其效果必须通过行为及其结果才能体现出来。
但“知”、“行”之间不是直接转化,它需要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知”、“行”之间是有效转化,还是有名无实。美国著名的***治家、科学家和思想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就高职学生学习而言,“知”是知识储备;“行”是实践;知行并进,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扎实地学好知识。因此,需要运用先学后教、案例讨论、习惯培养等教育手段,引导、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化这一环节,增强转化的自觉性,加快转化速度,提高转化质量,才能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导向正确的行为表现,使之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
“知行合一,以行为本”的教学模式
“基础”课既是理论课,又是实践课,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基础”课的实践性,在加强道德和法律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行统一,更要重视规范向实践的转化,引导大学生通过知行统一进行自我修养。
先学后教——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强调教学活动中人的因素,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根本位置上。因此,从根本上确定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把学生看成是积极的社会实践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先教后学,促进知行合一”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创造性发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地“先学”辅以教师针对性、引导性地“后教”,最后配合学生练习和发散性思考,才能真正做到从了解到理解的知与行的统一。教学过程可分为“预习—讨论—引导—练习”,学生先预习课本内容,再针对未理解的部分进行讨论,学生对较难和仍未理解部分进行问题设计,并互相提问,教师对学生的互问互答进行引导、点拨、讲解。最后,教师再以练习对学生加以强化训练。所谓“先学”,并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洁、明确地提出学生学习目标、自学要求并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好奇、疑问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在进行引导时,教师应根据所教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思维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所谓“后教”,是指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式学习。对于学生通过自学能够掌握的知识,教师不做过多讲解;对于仍不能理解的知识,学生在教师引导和点拨下进行讨论或让已掌握的学生讲解,最后教师进行补充。教师必要的讲解应是精要而且有明确指向的,能有效促进知识的升华和提高。这样,教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到学生学习中来,打破以往教师“填鸭式”教、学生被动学的刻板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可推动学生个性发展。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一人讲的模式,要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转换到“教学组织者”的角色上来,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将传统的“问答”变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有效激发学生的行动意识,实现学生的“知行合一”,在课堂上真正做到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案例教学——促进课堂知识的实践转化 案例教学是指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过程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原理具体化,让它们处于一定的情境之中。这样,学生更容易激发兴趣,也更容易把握、理解这些概念和原理,从而将知识转换为行动前的理论储备。在教学中,教师可广泛地阅读有关的资料,选择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案例,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学生根据提纲和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小组可推举代表发言;针对讨论的内容、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讨论的表述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论语》开篇讲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谓“学习”,就是指“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因为只有不断地“习”,才能温故知新;只有时时地“习”,才能熟能生巧;而对许多东西,也只有不断地“习”、时时“习”,才能“习”而成“惯”,才能变“知道”为“做到”。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则谆谆教导我们: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才能一辈子也用不尽。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这个问题上也有非常深刻的理解。陶行知,原名文?F,后改名“知行”。所谓“知行”,即万事一定“知道”在前,而后才有“行动”,因此,这两者的关系应是“知”在前,而“行”在后。但他后来发现,“知道”相对容易,最重要、最关键的应是“行”,而世人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行”。于是,为了警示世人,他最终将“行”置于“知”之前,把自己的姓名由“陶知行”改为“陶行知”。通过这些案例的讲解和讨论,既可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为学生实践所学知识提供有益的现实参考,从而使案例教学有效起到促进知行合一的桥梁作用。
习惯培养——理论落实于实践 学生仅仅理解和掌握知识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落实于行动。行是知识、能力、觉悟的集中表现,在这方面,理论教学后还要注重对学生提出行为要求,以期培养习惯,形成自觉,从而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转化。为了使学生坚持下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可注意给学生布置行为作业。例如,在讲“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要求每个人践行其中的某项具体内容并谈体会,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等。在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时,为了增强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可动员学生给学校、班组和教师提建议,并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为了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跟进考察,还可制定行为考察表。其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爱国、爱民及前途、理想方面;道德修养;学习态度及成绩;法制观念;集体观念;恋爱观念;心理素质与个性发展状况;体育锻炼等。上述各项都有具体内容,各方面的表现分别评为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个等级。通过考察,对学生的行为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总之,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这一环节要做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切实提高。
知行合一论文篇4
王阳明三次悟道,尤其是龙场悟道,可谓世人皆知了。但仔细想来,也无非是“知行合一”的另一面,所谓“本心体悟”,其中也无非是教人们从行中悟,以免宦海沉浮中竟成了行尸走肉、官运亨通的可悲的“大人物”了。从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到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至《大学》“君子慎独”“格物致知”之类,言语词句虽嬗递变化,一致的却是内心的修养。阳明心学可谓是对明朝***化、工具化的儒学的一次***性反叛。只可惜王学弟子舍本而逐末,竟使心学这“活泼泼”的精神沦为故弄玄虚的空谈了。
自汉朝迨清朝,古文学派与今文学派的争论便不曾消停,但这沦于考据的儒学又有什么意义呢?王阳明谈“知行合一”,谈“致良知”,《传习录》也绝不流于考据之弊。竟使我想起爱默生所言,每个人都该说自己的话,而非人云亦云,亦步亦趋,阳明治学,便是一篇长达一生的议论文。从龙场悟道,甚至是他浮泛于诗海起,四书五经之类,都只是论据,这是何等的豪迈!
知行合一又何尝不是当今学者须谨记的法门?《传习录》云:“悔悟是去病之药,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亦是此理。圣人之心如明镜,于是见贤而思齐,书中的仁、义、礼、智、信须是靠心的体悟,而后映射于待人接物处世的全过程中。当代学者罗庸,可谓大儒,自幼筒习四书五经,深知其旨义,颇得儒学之精神。后来逢大火,数十年藏书、手稿付之一炬,而罗庸泰然处之,云:“不能欣然便是无所得,虚度此生,枉自愁苦,人生可哀,无过于是。”人称其豁达,但细想之下,也无非是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的境界。
阳明先生早先在赣南剿匪时曾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而今之人,谁不自以为自知钱财、名利乃身外之物,付出比给予更难得,却又有几人能安然自得,如阳明先生般清心寡欲呢?
怕是当今之人只是镜不明,镜不明,又如何谈发扬国学,弘扬中华文化之类的雄心壮志。我只愿,此心如明镜。
知行合一论文篇5
实现“内圣外王”的执行力
儒家教人的理想目标就是“内圣外王”。先要做“内圣”,即做好道德修养,如《大学》所说的诚意、正心、修身,然后再做“外王”,即《大学》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要在社会活动中建功立业。但从历史上看,能够真正达到“内圣外王”标准的人物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或是倾向于修养,或是倾向于事项,像南宋的儒家大师、理学家朱熹也只是在“内圣”上下功夫。而使得王阳明得以成为内圣外王人物的关键,正在于他成功认识和践行了“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所处的时代,朱熹的理学盛行,朱熹本人也曾多次阐述知行关系,但他没有在本体上把知与行统一起来,而且认为知先行后、知轻行重,实际上是把知与行割裂开来,这也是导致后来空谈务虚、心口不一、虚伪处世等恶劣风气泛滥的重要思想原因。而王阳明在其创立的心学体系中,则明确肯定知与行在本体上就是合一的,彼此相辅相成、相互包含,所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种关于知行合一的主张,能够真正将儒家主张的人性中的良知良能彰显出来,并扩充到一切行动上,从而建立圣贤之功业。王阳明本人自龙场悟道后事功累累,多次平定匪乱,从无败绩,可说是从实践上对其知行合一做了一个圆满的注释。
近代改革家康有为曾说过:言心学者必能成事,而且是大事。而能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秘诀正在于“知行合一”。从执行力的角度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可说是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核心为导向的执行力,有着知识层面和价值层面的双层意义,即要求在认识和把握成圣成贤的价值导向、道德教化的基础上,将其贯彻落实到一切日常行为中,这一点不同于现时代一般只是从知识或技术层面着眼的执行力,因而在做事上能够始终遵循内在的道德良知进行决策,确保事业不偏离以人为本、造福天下的价值导向,在执行上则具有不为私心物欲所左右的目标性和高效性,以及真诚务实、着眼高远、善用其心等优良品质。这一点对于现时代人们习惯于以功利为导向,只从知识、技术层面提高执行力的狭隘倾向来说,显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事实上,在商业时代人们的事业往往是以个人利益为导向的,在职业选择上就普遍存在着偏向福利高待遇好职位的倾向,如近年的考公务员热,另如2012年哈尔滨数千大学生争考环卫工岗位,并非动机有多高尚,而是旨在获得事业编制。以此类动机从事的事业实非传统文化所说的事业。如国学大师南怀瑾在2005年孔子诞辰日应邀为全国各地工商界成功人士发表的演讲中所说:“事业”的定义在《易经系传》里很明白地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生里做一件事情,对世界人类永远有功劳,永远有利益给大家,这个才叫事业。像大禹治水,这叫事业,因此他为万世所崇仰,其功永不可没。上面最高到皇帝,下面最倒霉到讨饭的,都不是事业,那是职业。在座的工商界老板生意做得很好,赚钱很多,要讲事业那还差得很远。”
以造福人类社会为导向,这一点也是历史上为人类做出崇高事业的英雄伟人的共同特征,如青年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过得完美。”
王阳明也是如此,他能成就后人称作“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业,实可归因于他早早就立下了做圣贤的志向。早在12岁读私塾时,他曾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回答:“努力学习,考中进士,然后当官。”王阳明则提出了异议:“我认为读书做圣贤才是第一等事。”此志向成为王阳明一生的指南和引擎,指引他悟出了“致良知”学说,并通过知行合一将道德修炼与人生事功打成一片。其一生历任刑部主事、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但在其做圣贤的志向指引下,这些职业并未沦为其谋生手段,而是成了他开创圣贤事业的一个个平台。这对我们今天在人本理念指导下正确处理事业与职业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极好的启发,即“将职业当成事业来做”。
去私欲、致良知的修养功夫
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的宗旨在于“致良知”。“良知”一词最早出于《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王阳明将良知概念进一步提升为本体范畴,指出:“良知者,心之本体”;“良知是天理之照明灵觉处,故良知即天理”;“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在他看来,良知是人人具有、个个自足的内在品质,只是因为人的种种私心物欲才将其染污、蒙蔽,而“致良知”就是要通过去除私欲以恢复人心中本有的良知,同时在事上磨炼,将良知扩充到万事万物,如此自然会成就圣贤之道,而这一过程就体现为知行合一。
《传习录》中记载: 徐爱就知行不一的问题问王阳明:如今有人知道应孝顺父母、尊重兄长,但行动上却不孝、不悌,如此推断知与行分明是两码事。王阳明回答说:那是因为人的私欲把本有的知与行的合一状态给隔断了。在当今社会中,像徐爱提出的这类将知与行分隔看待的问题同样存在,知而不行、难行甚至明知故犯、恶习难改的现象在现实中屡屡出现,例如在反腐高压下一些官员仍在暗地里进行权钱交易;一些商家的经营仍不那么合德合法;一些影视明星仍偷偷***、无视禁忌……王阳明将这类现象明确归结为人的私心物欲蒙蔽了人的良知,因而他们所谓的知并非真知,而是妄想邪念,自然不会有合乎良知的行动,反会迷失自我,导致不讲诚信、言行不一、心口各异等人格***、道德败坏的现象。
至于人的私欲为什么会蒙蔽良知,王阳明认为其关键就在于将知与行分开看作两件事,从而使良知与行动脱节,而能否去除私欲的关键则在于能否做到知行合一,这突出体现为能否在一念发动处存善去恶。
“一念发动即是行”,这是王阳明知行合一说最突出最耀眼的一个地方,表面上看似乎难以理解,因为我们头脑中的念头不可能马上变成行动,但实际上它是指人心中产生的善恶念头会潜入到人心中负责行动的决策“部门”中,等于在心性的土壤中埋下了一个种子,一旦外界条件具备,潜藏于心中的善恶种子就会破土而出,引发相应的善行或恶行。现实中一些原本业绩突出、前程似锦的高管高官后来暴露出贪腐丑闻,正在于当时其心中潜伏的贪念恶种子遇到机会爆发了。知行合一,就是要求人们在恶念萌生时马上用善念将其克制,而在善念出现时马上将其留在心中,这种思想上的为善去恶,就是王阳明所谓格物致知的修行功夫。如此在起心动念处去私欲的方法,可令人想到佛教禅宗渐悟派的修法,如神秀的四句偈:“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在移动互联时代,五花八门、吸引眼球的媒体内容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各种恶念较之善念更易于产生且会十倍百倍地增长,因而王阳明提到的这种为善去恶的修养功夫显得尤为重要。
但在现实中真正做到为善去恶还是知易行难的,这来源于人心的劣根性和复杂性。东汉桓谭的《新论》一书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齐桓公在一次外出时看见一个废墟,一打听知道是郭国皇室的废墟,就问起郭国灭亡的原因,有人回答说“善善而恶恶焉”,即“喜欢好人,憎恶坏人”,齐桓公说:“善善而恶恶”是立身的原则,为什么反会导致亡国呢?那人回答道:“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即喜欢好人却不能任用,憎恶坏人却不能摒弃,结果招致与善人结怨、与恶人成仇,想不灭亡能行吗?若从兼容人和事的广大角度理解善恶,“知善善而不能就,知恶恶而不能去”的现象在现实中显然有着普遍性。
彰显美德、培养定力、提升智慧的妙法
王阳明说“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显然,真正的知行合一,有助于人们彰显明辨善恶是非的道德意识和能力,彰显仁以爱人、诚信敬业、实事求是、自觉自律等美德,这对于当下职场人提高服务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显然不无裨益。
即便是真下功夫为善去恶的人间精英,也有必要进一步达到无我无为、超越善恶的至高精神境界。如王阳明晚年提出的四句教所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里他进一步把心之本体确定为“无善无恶”,而“良知”则成了本体的初级层次。他曾在与弟子讨论时,指出后两句是初学者的功夫,而前两句则是高层次的修行功夫。
从这四句教可看到禅宗对王阳明心学的深刻影响,如果说“为善去恶是格物”类似于禅宗渐悟派的修法,那么“无善无恶心之体”则类似于禅宗顿悟派的修法,如《六祖坛经》中说到六祖慧能开示惠明时问他:“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其中“不思善不思恶”就是禅宗教人破妄心求真心、超越我执分别的一种方便法门。佛教有真心和妄心之说,妄心是指依因缘而起的对各种心理活动状态的分别心,如见利生贪、见色起意、见冤起憎等,其根源在于我执(佛教认其为第七识);而真心是指超越了善恶、生灭等二元对立的如如不动的本体,也叫空性、如来藏,如慧能在《六祖坛经》中所说:“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也如六祖慧能的四句偈所言:“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在佛家看来,我执及其引发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是导致世间轮回痛苦的根本原因,只有超越二元对立的语言和思维,才能证悟空性,拔除痛苦之根,获得真正的解脱。因此从佛教理论看,王阳明的四句教并不完整,它并未给出如禅宗棒喝那样破除我执、直指心性本体的方法,也未触及缘起性空、转识成智等大乘佛教思想;但对于原本缺乏本体论解释的儒家思想来说,四句教可说是为解决历史上儒家的性善论与性恶论之争提供了一个富有新意的方案,也给出了一种站在无我无为的出世境界来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视角。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历史上朱熹“援禅入儒”,系统发展了理学,王阳明则借助禅宗及道家思想完善了心学,只要有利于发扬圣贤之道,何乐而不为呢!如王阳明所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
人生来就受内在欲望和外界因素影响,浮躁不安、难有定力,真正能澄心静意、克制欲望从而激发起潜力、灵感的人可谓凤毛麟角,所以儒释道各家都强调通过修行培养定力、增长智慧,如佛家提出“戒定慧”的修法,而儒家《大学》则提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而王阳明倡导的知行合一,可谓是为《大学》提出的修行纲领提供了一个途径。在讲知行合一时,王阳明曾要求其弟子们***以静心除欲,但发现有流入枯禅倾向时,他又要求事上练。王阳明本人也正是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出一种强大的定力,智谋灵感也因此涌现。
事实上,王阳明一生多次奉命平匪平乱,善于出奇制胜,在兵家谋略上达到了“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主要就得力于他通过知行合一培养出的强大的“不动心”。在王阳明接到圣旨出发去江西剿匪时,一位道士对别人说:王阳明此番前去必立大功。别人问其原因,该道士说:“我触之不动。”其意是说,王阳明有不受他人干扰、宠辱不惊的定力。后果如道士所言,王阳明在***事上连续获胜,将多年来朝廷剿而不灭的江西南赣的土匪势力彻底铲除。平匪结束后,王阳明的学生曾问起他用兵的秘诀,他说:“用兵何术,但学问纯笃,养得此心不动,乃术尔,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知行合一不仅能培养“不动心”的功夫,而且可使人从良知的人性角度来理解人,这在王阳明的***事行动上,则表现为他善于采用“攻心”之术,从人之趋利避害的角度来理解敌人,进而或感化或调动,从而占据优势。他在江西剿匪时散发的《告谕巢贼书》就从人性情感的角度深情劝说土匪,感动了卢珂等土匪武装主动投诚。
知行合一论文篇6
[关键词]CDIO 理论基础
CDIO模式是国外高等工科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四个英文单词的缩写,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创新工具,CDIO框架提供了面向学生的教育,即强调在构思-设计-实现-运行中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过程中,来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其理论依据如下:
一、环境与系统理论
一般地说,环境即系统周围的这样一些对象的总和,它们的属性和变化将影响系统,同时系统的属性和变化亦将影响到它们,这种影响是通过输入和输出的作用实现的。豪尔(1962)在讨论现代设计的基本策略时指出:“我们不是简单地设计一个将被引进环境的系统,而是要揭示环境是如何制约它的。实质上,设计的成败由系统达到的适应性,即它与环境协调的程度来衡量。”按系统方式的要求,研究高职工程教育的种种问题,如高职空调工程技术技能的学习,均需从环境入手,采取由外(环境)而内(系统)的路线。CDIO 方法的第一准则就是把工程教育重新置入工程实践环境―――即产品、流程和系统的开发和使用中去。查建中等人认为,构思-设计-实施- 操作不应该成为教育的内容,而应当被视为获得这些内容的工具和环境。因此,CDIO作为工程教育的环境完全相符环境与系统理论。
二、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费农认为: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CDIO则强调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行(Operate)现实世界的系统和产品过程中,来学习工程的理论和实践。构思-设计-实现-运行,这是一个完整的环节,也是工程活动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它要求我们所培养出来的工程人才都能精通这四个环节。在应用型人才系列中,应用型工程本科教育重在培养“能够把技术原理转化为工程设计、工艺流程、运行决策的人才”,而工程类高职高专教育则重在培养“能够运用治理技能或操作技能,把工程设计、规划、决策变换为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因此,无论是对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的工程教育,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CDIO这一创新性的改革模式同样值得高职类工程教育借鉴。
三、知行合一理论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即认识认识,而且应注重“行”即实践,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行合一理论应用于高等工程教育,便是要求全校师生员工既要追求真理、善于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唐良奇,2009)。“知行合一”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在强调“知”(理论)的同时,也要强调“行”(实践)、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要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框架谋划、方案制订,更要注重结合实际,强调实用,付诸实践,取得实效。CDIO理念在强调学生重视学习理论以强调构思与设计的同时,同时也强调学生的技术技能、实践能力与职业态度等,可以说很好地体现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四、价值链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过一个所谓“价值链”(Value Chain)概念,用以概括企业内部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过程。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配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集合体的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表达。” CDIO包含四个阶段事实上是与企业内部所有创造价值的活动过程“价值链”(Value Chain))是一致的。比如,价值链集合体中的“设计”涵盖了CDIO前两阶段即“构思”与“设计”,包括定义需求与技术,考虑战略与规章制度,开发概念、构架与商业案例以及描述将被实现的计划、草案和运算法则;价值链集合体中的“生产”过程对应于CDIO第三阶段中的“实现”,即把设计阶段的计划等转化成真正的产品,包括制造、编译、测试和验证;价值链集合体中关于“销售、配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则对应于CDIO的最后一个阶段“运行”,即使用实现的产品来达到想要的价值,包括维护、演进、服务等。
参考文献:
[1] Crawley , E. F. , Malmqvist, J . , ¨Ostlund , , S. , &Brodeur, D.R. , 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 The CDIO Approach,Springer , New York , 2007
[2]Edward F. Crawley,查建中,Johan Malmqvist,Doris R.Brodeur.工程教育的环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4)
[3]唐良奇.科技人力资源开发的创新模式研究――以CDIO方式为例[D].硕士研究生论文,浙江大学,2009,(7)
[4]王沛民.工程教育基础[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4
[5]查建中,何永灿.中国工程教育改革三大战略[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知行合一论文篇7
:“龙场悟道”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成为王阳明学术思想的开端。贵州研究阳明学、传播阳明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董 平:浙江是王阳明的诞生地,贵州是阳明学的诞生地。因为有当年的“龙场悟道”才有阳明学的产生。天下王学,寻根溯源,都以贵州为渊薮,以龙场为始发地。贵州构建“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要深入挖掘阳明精神,充分认识王阳明的人格魅力。王阳明作为一位“致良知”的提倡者与实践者,他襟怀浩荡,胸次洒落,心体光明,略无渣滓。王阳明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做到了古人所赞叹的“立德、立言、立功”,成为“真三不朽”的人格典范。
钱 明:谈及贵州在阳明学研究的优势,我想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冈田武彦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阳明学家,为研究阳明心学,冈田武彦曾亲访中国8省区80余县市,行程两万余里。凡王阳明去过的地方,他都去过了。贵州修文龙场,冈田武彦去过3次,历经25年创作近90万字的《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这也是以知行合一的方式研究阳明文化。相对远在其他地区的学者来说,贵州研究和弘扬阳明文化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利用自身优势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深入研究和挖掘阳明文化的当代价值。
:贵州以贵阳孔学堂为平台,正不断深入挖掘“知行合一”的阳明精神,与时俱进探索建立“心态学”体系,致力打造部级王阳明学术研究平台。这一过程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
董 平:首先,研究阳明文化,需要严谨的态度。现在有些机构和个人,用一种猎奇的方式去研究和传播阳明文化。国学是严肃的,传统文化不能被随意调侃,任由人“戏说”。阳明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一方面要复兴,一方面要繁荣,同时还要警惕“巫术化”倾向。
其次,作为传承和弘扬阳明文化的主体,我们想要感受阳明文化的内核、传承阳明精神,就一定要阅读王阳明的经典著作。经典文献是思想文化的载体,阅读经典就是在传递思想、传承精神。
丁为祥:从儒学教育的角度来讲,我认为阳明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是一种“人格相承”,让大家去理解古人的精神,理解古人的人文情怀,让阳明精神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从而实现阳明文化的薪火相传。对于自己的学生,我一向要求他们重视实践。我对他们说:我在看什么书,在研究什么问题,你们也要跟着看什么书,研究什么问题,跟着学一段时间后,你就找到“门道”了,这就是在学中干,在干中学。
让阳明精神润泽现代社会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说:“国学产生于中国的过去,却影响了中国和世界的今天,连将来也会被影响。”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阳明学对贵州和中国,甚至世界都有深远影响。今天,对于贵州而言,阳明文化研究突破点在哪里?
梁 枢:研究和传播阳明学,要依托学科建设的力量。如果把阳明学等中国传统文化变为一门学科,必定能形成一个核心生产力,我们可以围绕这个生产力进行学科、教材、教学和科研建设,从而形成一批系统学习和研究这门学问的人群,然后相关专家学者将这些成果传播出来,形成“涟漪效果”。当有大批教材、传播学者、学生等将阳明学代代传下去的时候,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建设,阳明学的研究和发展才会取得新的突破。
董 平:今天对阳明文化研究要更加注重宣传阳明精神,让普通民众了解并认可阳明文化的核心内容,让阳明精神深入人心才是根本。以“致良知”为例,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去实践,在实际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这就是阳明文化研究的突破点。
:贵阳城市精神“知行合一,协力争先”,正是对阳明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此外,贵州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对阳明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与探究?
董 平:阳明文化的传播不只是纸上文章,还要创新传播形式和手段。比如,还可以通过宣讲、影视剧、舞台剧等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传播阳明文化。以多种传播手段向大众充分表达阳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通过阳明文化的传播与表达来构建新的精神世界。
王 纯:我认为阳明文化传播需要探索更接地气的方式。互联网技术缩短了读者与国学的距离。除了纸质著作的出版,传统文化的传播还需要依靠新兴媒体,利用这些快速传播的渠道和平台扩大影响力。例如,孔学堂书博会举行的一系列关于阳明学的宣传活动,非常有影响力。像这样利用出版、网络、影视、活动等多种途径,相互补充、发挥聚合效应,定能使阳明精神发扬光大。
丁为祥:20世纪80年代,我在陕西师范大学读研究生,以阳明学为选题撰写毕业论文,当时在陕西各地的***书馆都找不到与阳明相关的文本。现在,传播阳明文化的方式很多,我既担心阳明学传播不广,又担心阳明学研究脱离人本身。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阳明文化的传播最终要回到人身上来,使其流淌在大众的生活中。我们研究阳明文化,目的是以他的精神成就影响现在的人,而不是为研究而研究。我给学生讲课经常举一个例子,把蛇皮比作古人的成就,我们研究蛇皮,其目的还是为了研究蛇本身,而不应该把蛇皮抖得哗哗作响。
激活阳明文化的时代价值
:阳明心学被认为是国学的一块基石。作为阳明心学的发源地,贵州如何以阳明学为基,凝集文化力量,建设文化高地?
董 平:以阳明学为基石,不是说人人都去研究阳明学,而是倡导我们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阳明精神的现实价值,要把阳明文化的精髓用各种形式来传播,使之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贵州有龙场悟道的基础,有建筑宏大功能齐全的贵阳孔学堂,有孔学堂书局、《孔学堂》杂志等等,传播和研习阳明文化具有先天和后天的优势。
我想,以阳明学为根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文化高地,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当贵州普通百姓、领导干部都懂得并践行“知心合一”“致良知”等阳明文化精髓时,我相信贵州的文化建设、贵州的精神面貌一定会有全新的变化。
王 纯:第一次听说贵阳建孔学堂时,我有点惊讶,总认为孔学堂应该在山东。但事在人为,如今贵州以孔学堂为抓手,以阳明文化为核心,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传统文化探寻时代坐标,做的很有气势,颇有成就。贵州凝集多元文化力量,建设文化高地,我认为持之以恒很重要。常言道:“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希望贵州不断开拓创新,变“小成”为“大成”。
:阳明文化不仅仅是精英文化,更应大众化、产业化,如何让阳明文化浸润到普通人的心灵?
丁为祥:“此学非口舌所宣,此学非笔墨所限。”要想让阳明学普惠大众,就要激活阳明学的价值。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阳明文化产生兴趣,关于阳明学说的书籍也越来越多,我们更需要思考如何激活阳明精神、激活文化遗产。让阳明精神与现实生活产生共鸣、形成“通感”。
知行合一论文篇8
读过这样一首诗:贵州的崇山峻岭,似浩瀚的海洋;贵州各民族兄弟像一艘艘战舰,正在破浪远航。他们哟,风尘仆仆,经历几度沧桑;他们哟,昂首巍巍,擎起民族瑰宝的太阳。他们跨岭越谷,笑迎万里风浪;他们飞驰在岁月的长河,目光向着前方……
王阳明曰:“天下之山,萃于云贵。”大山的***汁滋养了贵州各族人民,锻造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山魂,贵州面貌的每次改变,无不镌刻着“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烙印。
最近,笔者一气读完王华的长篇报告文学《海雀,海雀》,兴奋之情、敬仰之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文朝荣这个大山之子,用血与泪、灵与肉、情与感书写了充满生活激情、闪烁时代火花、具有崇高理想追求和生命价值的人生真谛,呼喊出了“苦熬不如苦干”“苦干大路朝阳”的时代强音。这强音是贵州各族人民人与物共流、天与物一统的心声,浓缩了贵州各族人民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的精气神。
近年来,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在省委、省***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指挥下,贵州各族人民从贵州人文精神的精髓中汲取思想资源、民间智慧和生活启迪,努力把微观与宏观、历史与现实、纵比与横比、新事物与新观念紧密结合,在1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绘出了一幅幅众志成城、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壮丽画卷。其功绩为历史所铭记,为世人所公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新的进***号角正在奏响!在贵州科学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征程上,靠什么进一步凝聚广大民众的心智力?靠***的领导,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靠经济建设和改革创新,还要靠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也就是老百姓通常说的山魂。
笔者最近在调查研究中所耳闻目睹的一些人和事,完全能够体现贵州人文精神。最让笔者动心的是三位可亲可佩可敬可爱的老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正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生动写照。
他们是:68岁的研究“时间学”35年的遵义县马蹄镇新坪村柿花村民组农民王世帆;77岁的为推介贵州旅游奉献了毕生心血的著名艺术家金德明;74岁的优秀***员、禁毒老兵邱镛怡。他们既秉承贵州人文精神又融入现代气息,文脉与民脉相通,一身朴实、满腔热忱、辛勤耕耘、默默奉献。
请看王世帆:
35年前,受王阳明“龙场悟道”精神的濡染,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王世帆,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创办“时间学”,并一头扎进“时间学”研究,这一钻研就是35年,其痴迷状态被誉为“贵州学界一怪”。王世帆紧贴着乡亲们的心,围绕农民怎么在有限的时间能有最高的物质产出与精神收获,先后写了近百篇论文,其中《试析农民的社会时间结构》《再析农民的社会时间结构》等,多次在全国获得大奖,他也荣获“贵州改革开放30年30事30人”最具影响力人物称号,并作为唯一的农民代表到首都作关于“时间学”的学术报告,最近他又与研究生毕业的儿子王启乔合作,提出创立新学科――人生设计学,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
请看金德明:
现年77岁的金德明,从70年代开始,就把推进贵州旅游业发展作为毕生专注的事业,克服一切杂念,排除各种干扰,持久地把主要精力和心思集中到贵州旅游资源的发掘、研究、包装、推介上,尤其是他对开发贵州溶洞资源的不凡建树更是有口皆碑。多年来,他先后考察了旅游资源千余处,探查溶洞600余个,拍摄了近万幅***片,在洞穴中生活了4300多个小时,向社会奉献了许多震惊海内外的艺术精品。其在北京举办的“中国贵州溶岩奇观摄影展览”,填补了我国溶岩摄影空白,受到***和***的肯定;其创作的《金德明溶洞白描作品集》,荣获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颁发的“溶洞白描作品数量之最”证书,金德明也被誉为名副其实的“洞穴艺术家”;其新近创作的“地下世界――金德明溶洞绘画艺术十米长卷”,经北京荣宝斋艺术中心鉴定,结论为“古今中外唯一描绘溶洞形态十米长卷”,复制品被多家博物馆收藏。
以探索摄影、绘***、雕塑等技法的表现力来说,金德明大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头。他拍摄讴歌红***娄山关大捷的***片时,曾七上娄山关,用绳子把自己吊在悬崖上寻找最佳拍摄角度,身上被荆棘、树枝划出几十道血口子也不吭一声,后来干脆在山上的观测站住了一个星期,直到相机里出现理想的画面。他这组反映娄山关神韵的照片引起强烈反响,长时间得到业内公认。***和人民对金德明的卓越贡献充分肯定、多次褒奖,他不但是第六届、第七届贵州省***协委员,还获得省旅游系统优秀***员、省***府专家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请看邱镛怡:
贵阳市关工委、综治办等最近编印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里,74岁的禁毒老兵邱镛怡题为《在青少年心中构筑防毒反毒的堤坝》一文引起多方震动,许多家长、老师特别是青少年阅读后受到极大的启迪和教益。好几位专家评价这篇文章通过一桩桩内容坚实的生动事例,通过宽阔的视野审视和现状剖析,鞭挞丑恶、揭露卑鄙、引领方向、弘扬正气,是对青少年进行禁毒教育的难得的力作。
邱镛怡退休前是贵阳市公安局副局长、贵阳市***法委副书记、贵阳市禁毒委副主任,由于工作中建树卓著、屡次立功,曾荣膺贵州省十佳公安局长、贵州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个人等称号,并于2005年2月10日受到时任中共中央******的接见。
14年前,邱镛怡光荣退休。退休后还能为社会做点啥?结合禁毒工作实践,邱镛怡深切地看到:尽管禁毒工作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就,但***蔓延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人员低龄化的趋势加剧,***、***已经成为诱发各类刑事案件的重要因素。于是他主动请缨,决定用退休后的主要精力为农民朋友、农民工兄弟、青少年、年轻的父母等宣传识毒、防毒、拒毒知识。在省、市禁毒委、关工委和教育工委等的支持下,邱镛怡精心编写出包括“罪恶的***”“禁毒形势十分严峻”“贵阳***从哪里来,怎样传播?”“***的危害”“染上毒瘾怎么办”等五项内容的教材,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农村、学校、社区进行宣讲,有数万人次听过他的报告。
贵州省、贵阳市禁毒委的领导评价邱镛怡,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传递正能量的声音,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对***的猛烈冲击,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向***犯罪投放集群手雷,每一次禁毒宣讲都是构筑防毒拒毒的堤坝。禁毒工作任重道远,太需要这样的志愿者!
王世帆、金德明、邱镛怡在与笔者交谈中,都介绍到他们学习省委书记陈敏尔关于进一步弘扬贵州人文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示的体会,共同的感受是贵州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薪火相传、顽强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实干行动和精神追求,它促进了贵州社会经济的进步,促进了贵州民众文明程度的升华,促进了贵州各民族团结,这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全省人民要在弘扬贵州人文精神上有新突破、新成就,必须与时俱进坚持“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实践。特别是***员、干部要更真切地带头践行贵州人文精神,使更多的人受到激励,让大家对贵州人文精神的理解不仅是从表态上看,从形式上看,而是要更多地从实际中看,从社会生活中看,从经济发展中看,从左邻右舍的关系里看,从下一代的精神风貌上看,从贵州后来居上的具体效果上看,这样才可能“一点雨一点湿”,成风化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知行合一论文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