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国戏剧史上,田汉是不可忽视的一位剧作家,他以大量的戏剧创作和剧场实践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地位。作为20世纪20年代戏剧收获最为丰厚的剧作家,田汉早期创作中的浪漫主义色彩十分引人注目。统观田汉这一时期的创作,灵肉冲突以及由此产生的孤寂感伤的精神状态是他剧作中最为突出的主题,这一主题的形成与他自身的人生体验、艺术理念以及时代氛围密不可分。
关键词:田汉;早期剧作;灵肉冲突;主题
田汉早期话剧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包涵了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带有作者本人的天真。在这浓郁的理想色彩中间,灵与肉的冲突时时隐现,并伴随着灵肉冲突带来的孤寂、忧郁等精神状态。田汉自己也将其早期的创作称为“感伤时代”创作。
一、灵与肉的冲突
所谓“灵肉冲突”在理解和阐释上并不完全相同。茅盾在《欧洲新文学最近之趋势》一文中曾这样讲:“新浪漫主义是为补救写实主义丰肉弱灵。”这里,“灵”与“肉”显然被理解为理想与现实。田汉在《平民诗人惠特曼的百年祭》一文中,认为“过重灵魂而轻蔑肉体的,莫不否认现实,认这个世界为万恶。我们只有遁出这个浊世,别寻所谓天国,既重灵魂又重肉体的,他便始终到底要肯定现实,觉得我们所能追求的天国不在过去,也不在将来,却在现在。哪怕这个世界无一毫价值,我们凭着努力,可以使他有价值。”在这里,田汉显然把“灵”与“肉”理解为精神与物质。无论“理想与现实”还是“精神与物质”,都属于“灵与肉”的范畴。
在田汉早期的剧作中,充溢着灵肉的尖锐冲突,灵与肉的两难选择为他的作品增添了一分耐人咀嚼的厚度,灵与肉的困境往往透过主人公的艺术生涯和爱情生活表现出来。在田汉的处女作《梵峨与蔷薇》中,鼓书艺人柳翠为了让爱人琴师秦信芳去巴黎求学,宁肯做他人的小妾,以成全秦信芳的艺术梦想,听闻柳翠决定的秦信芳万念俱灰,企***自杀以殉情。幸好遇上好人李简斋,成全了两人对爱与美的追求。这种成全是建立在偶然的基础上的,若没有了李简斋,柳翠与秦信芳根本不可能有圆满的结局,二人的结局只会变成舍肉取灵的悲剧抉择。同样为了艺术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是《湖上的悲剧》中的白薇。自由恋爱不成的富家小姐白薇投河自尽,以示反抗父亲包办婚姻的决心,被人救起后隐居湖边,三年后偶遇昔日恋人杨梦梅,在知晓对自己念念不忘的昔日恋人已娶妻并正构思一部以他们的爱情故事为蓝本的小说时,她毅然决然地选择自己生命的退场成全恋人“灵”的追求,杨梦梅艺术创作的完满和现实生活的稳定都是由白薇的牺牲赋予的。由此,我们发现,在艺术与爱情的冲突对立当中,只有舍弃一方以获暂时的解脱,但这种解脱注定是以缺憾为代价的。虽然《梵峨与玫瑰》的结局很完满,但与《湖上的悲剧》所传达的主题一样:在“灵”与“肉”的冲突抉择中,主人公抑或延伸至作者,舍“肉”取“灵”是他们的最终选择。
《咖啡店之一夜》中,男主人公林泽奇是一个徘徊在“灵”“肉”冲突中的苦闷的灵魂。他在现实的包办婚姻和理想的自由恋爱中犹疑不定,“我自己不知道怎样寻着自己要走的路,然而也不知道是神的意志还是运命的恶戏,很不容易把那种道路指示给我。我苦痛得很!我寂寞得很!我不知道还是永久生的好,还是刹那生的好。还是向灵的好,还是向肉的好。”\+①灵与肉的艰难选择衍生出主人公忧愁、寂寞之运命,在灵与肉的两难选择中找不到出路。《苏州夜话》中,十年前老画家刘叔康沉浸于艺术之“灵”的世界中,在“灵”被破坏后回归到“幻灭的悲哀”和“无家的寂寞”\+②之“肉”的世界,尽管仍不忘当初“通过艺术改造中国”\+③的宏愿,以艺术即“灵”来慰藉自身之苦痛,但在认回沦为卖花女的骨肉后,悔愧自己“长期做着天真的梦”\+④。画家的就“灵”轻“肉”造成了现实的苦难。在这里,田汉除了展现灵与肉的抉择异常艰难外,又多了重对舍“肉”取“灵”选择的深层拷问。
田汉的戏剧打破了以往旧剧中“大团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束方式,以出人意表的结局收束全文,流露出悲伤、多舛之深切同情,给人启迪、思考,让人在灵肉冲撞的悲伤氛围中净化升华,这是田汉早期剧作所带来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实践。
二、灵肉冲突的背后
1、对岛村抱月与松井须磨子的爱情的向往
日本留学时期,热衷戏剧艺术的田汉流连于东京各大剧场,汲取戏剧灵感与养分,曾在东京欣赏过松井须磨子演出的西方近代名剧《沉钟》和《故乡》,留下印象深刻。松井须磨子的丈夫、老师岛村抱月是日本近代著名的戏剧家,“曾组织文艺协会,创办戏剧研究所,对推进日本戏剧的现代化贡献卓著。”\+⑤一个是戏剧理论家、剧作翻译家,一个是戏剧表演者,两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在田汉的眼中,岛村抱月和松井须磨子是爱情与艺术相结合的最佳情侣模范。然而好景不长,1918年岛村抱月不幸染上了流行性感冒,久治不愈,不幸病逝。翌年,松井须磨子自缢身亡。浪漫多情的田汉被两人的凄美的爱恋深深打动了,在回国探亲的朋友聚会中更是“带着自己对艺术和爱情这两位‘神’的崇拜之情”\+⑥来讲述两人的凄美故事,这对他早期剧作创作的题材选择和主题意蕴不无影响。综观田汉早期剧作,不难发现其中爱情剧作居多,且如上所述,或表现爱情之悲剧或展现艺术之艰难。艺术与爱情成为他感受人生的敏感点,岛村抱月与松井须磨子这对伉俪的影响潜存其中。
2、“艺术救国”理念的尝试与犹疑
田汉在《我们自己的批判》一文中说,“我对于社会运动与艺术运动持着两元的见解。即在社会运动方面很愿意为第四阶级(无产阶级)而战,在艺术运动方面却仍保持着多量的艺术至上主义。”田汉深切地认识到自己艺术见解和社会理念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年少浑身焕发热力的他一直努力在两者之间架筑沟通的桥梁,于是便有了如《苏州夜话》中刘叔康的“通过艺术改造中国”\+⑦的理念。在田汉早期的剧作中,现实与艺术浪漫是共生的。于是有了《咖啡店之一夜》、《湖上的悲剧》和《获虎之夜》等作品中对婚姻自主、个性***等社会问题的关注,《午饭之前》和《薛亚萝之鬼》等作品中对劳工命运的同情,以及在《苏州夜话》等作品中对***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伤害的无情揭露。由此,田汉在创作中将矛盾的艺术表现与社会理念有机地统一起来,而不生硬蹩脚。
3、个人浪漫感伤的性格
田汉在1919年所创作的《梅雨》一诗中,对自身做了一番“自我解剖”:
我也常常学脱尔思泰翁一般不断的“自己解剖”(self-analysis):觉得我自信力也很强,
Romantic分子比realisticde 分子为多。
自己有极容易与罪恶为缘的性质,
同时有极强的“创造力与改造力”与之为伍。
……
我虽然不甚懂世事,也受了许多世纪病(Fin de siècle),经了许多世界苦(Weltshmerz),在这“古神已死,新神未生的黄昏”中,孜孜的要!要!求那片Neo-Romanticism的乐土!\+⑧
“Romantic分子比realisticde 分子为多”,鲜明地指出了存在于田汉自身的浪漫感伤气质,这与他过早地经历过人生大悲哀洗礼是密不可分的。田汉早年丧父,与母亲艰难维生,异地求学,背井离乡,青年丧舅丧妻,种种痛苦使他过早地接触愁苦人生,形成自我感伤的艺术气质。这种感伤,爱情、理想与追求在现实社会压迫下的艰难,让田汉尝遍挣扎的苦痛,并在自己的作品中言说。浪漫气质的形成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田汉感受现实世界时的矛盾冲突与痛苦。
4、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
田汉早年留学日本期间,受到易卜生、卢梭、惠特曼、歌德、王尔德以及象征派、表现派等西方现代主义流派文学观念的影响。在艺术观念上,摒弃艺术的工具性功利观,唯美的艺术成为田汉早期文学观念的内核,爱与美是田汉在创作中极力追求的。田汉早期的作品如《梵峨与蔷薇》及翻译王尔德的戏剧《莎乐美》,都有着明显的感伤、唯美的艺术成分。田汉对艺术的本质有着自觉的认识,在求学期间,他接触了许多外国戏剧和剧作家。对田汉早期艺术观影响最大的非“新浪漫主义”莫属。王尔德等的“唯美”、魏尔伦等的“象征”以及法国勃盖特等人的“心理剖析”等等都成为田汉自觉吸收和采纳的新浪漫主义艺术元素。正是田汉对艺术本质的渴望,有了他在表现灵肉冲突中舍“肉”取“灵”的悲壮浪漫的美。
三、结语
田汉20年代的剧本创作关注一个个在灵肉冲突中焦虑、忧郁、孤寂的苦闷的灵魂,时常流露出哀婉欲绝的感伤情绪。这种感伤情绪根源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显示出田汉对现实生活的关照,将20年代处于灵肉冲突、纠结彷徨的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纳入到自己人文关怀的视域之下。田汉早期作品的艺术成就表明,文学艺术的审美价值不只源于对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也源于主体情感的表达、人文关怀的探索。田汉的剧作正是在反映现实的精神状态和个人情感的激烈表达中为读众提供了永无止尽的审美空间。
[注释]
① 《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咖啡店之一夜》,第47页.
②《田汉剧作选》,第80页.
③《田汉剧作选》,第80页.
④《田汉剧作选》,第87页.
⑤《田汉传》,第93页.
⑥《田汉传》,第94页.
⑦《田汉剧作选》,第80页.
⑧《田汉文集》第12卷第2-4页.
[参考文献]
[1]董健.田汉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
[2]田汉.田汉剧作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3]郁达夫.咖啡店之一夜[J].创造季刊,1936,1(1):39-66.
[4]朱晓倩.灵肉的冲突 精神的孤寂[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6,20(4):60-63.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田汉早期剧作中的灵肉冲突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