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个普通平民。他十二三岁的时候,在汴京(今河南开封)的一家铁匠铺里当学徒。铁匠铺的隔壁是远近闻名的万卷堂书坊。书坊是印书卖书的地方,小毕对书坊很感兴趣,只要一放下铁锤,就跑过去看工人们印书。当时印书,要把整页书的内容用反字刻在木板上,然后再蘸上墨印在纸上,工序非常繁琐。可是小毕却对这些入了迷。
毕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孩子实在不安心当铁匠,干脆把他送到万卷堂书坊去当学徒。毕有了称心如意的职业,从此安下心来,一面苦苦练习雕版印刷技术,一面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
干了几年后,毕觉得,雕刻书版的工作真是太艰苦了,所有的文字都要一刀一刀地刻出来,如果刻错了一个字,一整块书版就报废了。他发现无论哪一篇文章,也无论哪一本书,翻来覆去,用的字其实都差不多,一般都离不开几千个常用字的范围。他想,如果预先把字单个地刻好,用的时候再把它们一个一个地拼在一起,用完了还可以拆下来下次再用,不就行了吗?这样做该多好!
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同事,大家都说好,于是,毕开始了自己的印刷试验。他原本以为很快就能成功,可是,制作字模的恰当材料却怎么也找不到。
一开始,他打算用木头。每天晚上,在闪烁的桐油灯下,毕伏在方桌边,专心致志地在小木块上刻着字,整整坚持了一年多,才把三干来个常用字刻好。刻好后,毕就进行拼版、印刷试验。可是,木头的吸水性很强,印刷的时候,开始几张很清晰,但印到后来,就越印越模糊。而且,小木块很容易变得凹凸不平,印出来的字就不完整了。眼看着一年多来的心血付之东流,毕异心里非常难过。但是,他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决心要找到一种既能刻字、又能吃墨,但不易吸水变形的材料。
一天,毕打水时,忽然发现瓦罐上有些凸起的***案花纹。这些***案是预先雕刻在泥坯上,而后烧成的。他眼前一亮:泥坯同样也可以用来刻字啊!第二天一早,他就跑到城郊的砖窑去了。
在烧砖工匠的帮助下,毕舁用胶泥制成十几个指尖大的小土坯,在每个小土坯上刻上一个反写的文字,然后放进窑里烧。熄火后,毕舁把泥刻的字拿出来一看,不禁大失所望,泥坯不是裂开了缝,就是有小孔,一个也不能用。字模要非常精准才行,这和烧砖相差太远了,就在连连失败之际,他在街上遇到了一个卖泥猴的老头。老头烧的泥猴大的有尺把高,小的只有一寸不到,动作表情、细微末节部栩栩如生。毕舁立刻向老头请教配料、和泥、制坯、造窑以及掌握火候等一整套技术。按照老人的指点,他回到家中搭了一座小窑,请来了万卷堂书坊的同事帮忙,只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刻成了五千多个泥块字。毕亲自点火烧窑,日夜守候在窑旁。很快,一套不吸水、笔画清晰、坚如石头的泥活字终于烧制成功了。这回再拿去排版试印,一口气印了300多张,张张字迹清晰优美。
和泥需要水,烧制字模则是用火。就这样,毕舁融合了水与火,完成了印刷术的***。
(王 晟 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