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用文人起码得有些文才。如果文章写得不着四六,则属徒有“御用”之名而无“文人”之实的混混儿了
中国许多词语,其实都有渊源。
比如“谒见”,如今属于敬辞,多指晚辈或下官进见或请见长辈或高官。至于谒见程序,并无硬性规定,求见者瞅不冷子给主人塞张“金卡”,抑或寒暄两句即打道回府,均可。但是早年间,谒见却有严格仪轨,求见者必须先将“谒”呈上,由下人转交主人并获得批准后,拜见才能正式开始。“谒”由竹木削制而成,上写姓名、籍贯等个人简况,相当于今日之名片。
谒见一般比较正式,因而请见者若吃了闭门羹,会觉得很没面子。楚汉相争时,有一儒生郦食其想谒见刘邦,阐释定国安邦之宏***大计。刘邦让手下传话说,***情紧急,没功夫听儒生瞎叨叨。郦食其的热脸贴上了刘邦的冷屁股,不禁气得大声喝道:老子不是什么儒生,是高阳酒徒,再去给我通报。这一声高叫,估计得超过一百二十分贝,直吓得“使者惧而失谒,跪拾谒,还走,复入报曰:‘客,天下壮士也,叱臣,臣恐,至失谒。’”刘邦这才将召见郦食其,听他絮叨了一番,并任命其为广野君。以后,郦食其去劝降齐王田广,未果,被烹。高阳酒徒于是再也做不成。
“谒”有时也可充当礼单。据《史记》记载,当年刘邦还在老家沛县当亭长时,一次去县长的朋友吕公家参加宴会。当时萧何是操办宴会的秘书长,规定份子钱少于一千者,只能坐在堂下吃喝。刘邦“乃绐为谒贺曰‘贺万钱’,实不持一钱。谒入,吕公大惊,起,迎之门。”萧何知道其底细,对吕公说,姓刘的这小子惯会说大话使小钱,用不着搭理他。但吕公见过刘邦之后,不但将其引入上座白吃白喝,还把自己的闺女许配给了他。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吕后。
司马迁说,吕公如此器重刘邦,是因为他会看相,觉得刘邦气宇不凡,前途无限。但恐怕还有别的原因。吕公毕竟阅历丰富,明白刘邦之“混混”技能已经出类拔萃,赶上机会,凭此手段定可成就一番事业。萧何则不明此理,因此后来只能给刘邦打打下手,这还是他弯子转得快,不然早被老刘同志收拾了。
到了东汉,“谒”之名称被“刺”所取代,材质仍为竹木之类。有人还在“刺”上添加了官职年龄等内容,专供拜见上峰之用,名曰“爵里刺”。这种官场名片有专门的书写格式,要把所有的内容在“刺”的中央写成一行,不能拆分,故而也叫“长刺”。
其时,民间也多用“刺”向他人表示问候。东汉末年有一名士叫郭泰,字林宗,因其品行端正学养深厚,被读书人奉为偶像。一次他外出闲游时赶上下雨,遂将头上所戴之巾的一角随便垫了起来,结果立即被众人仿效,成为流行式样,被称为“林宗巾”。据《后汉书》记载:“泰名显,士争归之,载刺常盈车。”收到的名刺居然经常用车拉运,这郭林宗的名头确实够大,估计拉回家能省下仨月俩月的柴火钱。不过,郭泰名头虽大,却从未涉足官场,没写过“爵里刺”。结果,当时许多入仕的文人被砍了脑袋,郭泰却能独善其身。比郦食其强。
宋代“名刺”之称犹存,但已改用纸张,因此也叫“名纸”。当时的名刺,大都由当事人亲自书写。南宋张世南在《游宦纪闻》一书中,便记录了秦观、黄庭坚等人拜谒一个叫常立(字子允)的人时,所用名刺的“石本墨迹”。其中秦观的名帖写的是:“观,敬贺子允学士尊兄。正旦,高邮秦观手状。”从落款日期看,这应该是拜年所用的名帖。当时,名帖已开始具备贺卡功能,南宋周密《癸辛杂识》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佥名其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明清官场之上,以名帖充当贺卡之行径已蔚然成风。明代陆容在其《菽园杂记》中对此有具体描述:“京师元日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爱不专。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投名帖者。”还有人为此赋诗云:“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清“名帖”还有一说道,即当过翰林者才有权用红纸,写大字。大概翰林系御用文人,与众不同。以后,一些仰慕中国文化的老外也用起了红名帖,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便是一个。其名刺正面书“庄士敦”三大字,背面则印“专诚拜谒,不作别用”。如今御用文人没了,这些说道也成为往事。其实御用文人并不好当,起码得有些文才。如果文章写得不着四六,则属徒有“御用”之名而无“文人”之实的混混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