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六百八十年前,一个名叫张养浩的人路过潼关时,看到了渭河流入黄河时的滔滔,看到了秦岭与华山的巍峨,也看到了颗粒无收、饿殍遍野的潼关,留下了这首曲子。那一年,关中地区大旱。
如今,我们陪着渭河来到潼关,看着渭河在这里投入黄河的怀抱,化作一条黄龙,东流而去……千百年来,渭河和黄河一起见证了潼关的兴衰。
说起潼关,更多提起的便是战争。
潼关地处黄河中下游高原沟壑区,南障秦岭,北阻黄河,东连函谷,西拱华山,系秦、晋、豫三省交通要冲,是中原通往西北、西南的咽喉。自古有“山势雄三辅,关门扼九州”之称,在历史上一直为兵家必争的天险重关。
东汉末年,曹操出兵西征,被马超阻于潼关。两***激战,马超依地利大败曹***,曹操“割须弃袍而逃”,马超“挺***跃马,紧追不舍”。追至一棵槐树下时,曹操绕树而跑,马超举***猛刺,“误中槐树,拔***不出”,曹操才乘机逃走。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马超刺槐”。
这一***假若刺中了曹丞相,我们的历史就大变样了。后来,曹操使计离间,又派徐晃迂回暗渡黄河,才攻破潼关,进入关中。如今,在潼关的港口镇,还有一块碑石,铭刻着“马超刺槐”的故事,而不幸被刺中的那棵槐树在1957年又遭到雷殛,在修建三门峡水库时被掘出,存于县文化馆。曹丞相若在天有灵,看见他的救命恩树如此遭遇,也不知作何感想。
隋唐年间,由于潼关特殊的地理位置对首都长安的影响,两朝均对潼关城进行了迁徙和强化。
隋大业七年(611),隋炀帝杨广将东汉时的潼关城移至今港口镇禁沟(今潼关县城东3公里的金沟)附近,并在南、北关城置都尉。唐天授二年(691),武则天又将潼关城北移至今黄河岸边的港口镇。同时,在禁沟两岸夯筑方位堡垒1十二座,与潼关相连,名十二连城。
于是,潼关的“十二连城”诞生了。翻开潼关地***,在整个县域的中间,一道长长的汉字硬生生地将潼关县分成了两个部分,而那几个汉字便是“潼关十二烽火连城遗址”。
十二连城,又名烽火台,位于禁沟西岸。北起禁沟与潼河交汇处,南至蒿岔峪口。烽火台以土筑成,方梯形。但其实,真正的十二连城并不是指烽火台,而是指在烽火台下修建的兵营。
据《潼关卫志・兵略》记载,在古代,在禁沟的西边修建了十二连城,从潼关的南郊一直修到了秦岭脚下,共三十里。而十二连城乃每三里相隔的兵营。每个兵营设兵百人,城中藏满火器、矢石,一有战事,十二连城遥相呼应。“即有百万之众,岂能超越而飞渡耶?”然而,十二连城也是依着禁沟的地利。于是在《兵略》中又有了这样的评价:守潼关而不守禁沟,那就等于没有守!守禁沟而不修建十二连城,也是守不好的。就好像要为了防止鸟雀进入屋内而将房门紧闭,却忘记了关窗一样。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拒绝固守潼关,出兵与叛***决战,才失去长安。南宋末年,蒙古南下攻金,金***在潼关据守五年之久,而蒙古***至金灭亡也没有攻破潼关。明末李自成义***,在潼关之下屡次被阻。辛亥***时,******与清***在潼关激战数月,直至双方议和停战。抗日战争时,日本侵略***盘踞陕西永济、芮城县黄河沿岸,企***入侵大西北,驻潼关***队凭借黄河天险及潼关易守难攻的屏障固守,使日***阴谋失败……
久居平安,我们缅怀当年的时光,突然觉得这平安来得太难。每次的战火都给潼关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也给黎民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常说“乱世出英雄”,潼关也是英雄一展拳脚的舞台,可是这乱世和英雄,却是百姓们的最痛之处。乱世之中,人如蝼蚁,战火连天,百姓流离失所;英雄身边,往往是碎骨粉身,血泪涟涟。
那些乱世毕竟已经成为了回忆,如今的潼关已经看不见曾经的烽烟,那铭记了无数血泪的老潼关城也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即便是那十二连城也只剩下烽火土台……
但那些古老的记忆却从未消失,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