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以笔反思、以脚奔走、以嘴疾呼。他在与时间的赛跑中,真正践行了当代知识分子、文艺家的文化自觉。
10月30日下午,著名学者冯骥才先生在青岛出版集团艺术馆举行了一场题为“文化的‘返’与‘思’”的读者见面会,与青岛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这位有着“民进中央副***、***参事、全国***协***、中国文联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诸多头衔的明星学者,从不缺乏媒体亮相。因其敢言、敢做的真性情时常抢占媒体头条。在两个多小时的倾心交谈中,以70多岁高龄亲自驾驶着文学、绘画、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四驾马车”的冯骥才先生,与读者们畅谈了知识分子的时代使命、古村落保护、文化反思以及生活的诗性等问题。日头一点点落下,思想却―步步升温。
记录是个性也是时代使命
“历史的大鸟飞走了,它飘落的羽毛,我们要把它们拾起来,很珍惜地存放起来,证明那个生命曾经的存在和形态。”
熟悉冯老的人都喜欢称他为“大冯”。一是他个子高,一米九二的身高,作家群中数第一;二是他做的事儿令人尊敬,这个曾经在文坛炙手可热的作家,在最近十余年为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奔波于乡间地头和***府会议之间,俨然成了文化保护的代言人。来到青岛,冯老也从未停止探寻的目光。他首先关注的是青岛的城市文明,比如市民交通意识、城市卫生环境以及博物馆的情况等。他肯定了青岛的卫生和交通情况,更将参观老舍故居一行喻为朝圣之旅,在老舍先生的院子里心生敬畏。他认为一个城市的生命历程就在这些非常重要的遗产中,这些遗产有些保留在博物馆里,还有些在生活中。一个城市重视自己的博物馆和名人故居是非常重要的,文明的起源、历史的经历、城市的性格和文化特点等都可以通过这里看到。
记录,似乎是冯老与生俱来的个性。在座谈中,他跟读者们讲述了在“”期间冒着极大的风险,坚持记录时代和生活并藏匿这些资料的故事。后来有国外记者问他“”期间到底写了多少稿子,他说:“反正不会少于100万字。”如今70多岁高龄的冯老依然执著于记录民族文化、保护历史瑰宝的事业。他曾这样说过:“我要做的事远远比我重要。”
那些正在迅速消亡的东西让他心痛,所以他扔下了本可以清闲余生的纸和笔,开始了抢救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他对现场读者们恳切地说:“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有一个问题我们没有想到,就是城市的个性消失了、村庄正在消亡。中国660多个城市基本变成一样了,村落每天消失90个,这在世界上都是很罕见的。这是文化的悲剧。”冯老为我们描述国外景美如画、浪漫氛围浓郁的乡村时,就像形容别人家的天堂。而在形容中国古村的淳朴和善良时,温柔如细数自己的***亲。他说:“这就是我们的家园,正在消逝的家园。”他曾向***提出这个情况,***当即表示:不能让后代都不知道村庄的样子,不能失去我们的根基。由此开始了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收集工程。
“城市中的老建筑就像童年的照片,撕一张少一张。撕完了就永远不知道小时候什么样了。”冯老满怀深情地说。他觉得青岛保留得不错,这很不容易。世界上的名城,无论是罗马、佛罗伦萨、巴黎等都保留了历史的痕迹,改善民生不能成为破坏历史文化的借口,我们既有权利享受现代文明的便捷,也要尊重历史的传承。老百姓不光是菜篮子问题,还要有精神生活,城市还要有历史记忆。为此,冯老曾专门写了《手下留情――现代都市文化的忧患》一书,劝***府在动历史建筑时,第一要手下留情,第二要请专家认真甄别确认务必慎重。
不论是对“”的记录还是对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抢救,冯老无疑将个性融入了时代使命。有很多人问他,您同时要忙这么多事,精力够吗?他说:“第一,这是我的习惯,我喜欢以清晰的角度看杂乱的事情。第二,我只选择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必须做的事。所谓必须要做的事是指‘如果我不去做,后代终将失去的东西’。所以,当我有选择地去做,事情就不会乱了。”可以看出,他在与时间赛跑,而同时,他也忠诚地记录了时间、还原了时间,以至无愧于时间。
知识分子的先觉与反思
“知识分子应该对生活有一个矫正的功能。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对一个问题不清楚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率先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知识分子应该给生活一点梦想。”
冯老认为知识分子的特点有三个:第一,必须***思考。第二,要有逆向思维。知识分子顺向思维没有价值,逆向思维才能给决策者提供思辨。第三是前瞻性。不仅要站在现在回顾过去,也要站在明天决策现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冯老认为在文化自觉的几个层面中,最应该先觉的就是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对文化最敏感,最懂得文化的规律和本质。因着知识分子的勇敢提出,国家决策者才能看到事态的重要性,从而进入国家战略决策,形成国家层面的文化自觉。接下来才有了地方***府、执行层面的文化自觉。当这些文化自觉都做到了,才能形成全民文化自觉,从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知识分子不仅要先觉还应保持反思。上世纪80年代,冯老的反思文学对文坛影响深远。他一直未曾停止反思的脚步,回忆起“”时期的反思浪潮,冯老记忆犹新。他说:“那时候,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一大袋子的读者来信,来自天南海北。有的信是有声音的,因为很多人是流着眼泪把信写完的。当浸着眼泪的信纸叠起来再打开的时候,有一种沙沙的声音,这个声音足够震撼人的心灵。那个时代整个中华民族都在反思,在反思中探索中国要往哪里去。随着这个反思,***治界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界提出了第三次思想***运动,这个反思为之后改革开放提供了巨大的激情。”但是他认为,不是每个时代都有这样一种明显的集体性反思,比如当下,很多事物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不见得所有人都能觉察。
先觉、反思、提出,是知识分子肩负的使命,也是冯老一直在践行的信念。在某次***协新闻会上,有记者曾经问冯老什么是国家的价值观,他说:“国家的价值观不应该由我来说,应该由国家说,但是我知道什么不能写到国家价值观里,第一个字就是‘钱’。国家发展确实需要钱,但钱是国家的需求,而不是国家的追求,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终极追求,如果社会把钱放在第一位,各种问题都会出来。钱是重要的,但是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凡是钱买不来的东西都比钱重要,比如生命、友谊、爱情、正义……我们应该超越钱来认识和追求我们的生活。”
有人提出当今知识分子的形象遭受质疑的问题时,冯老说:“我们不缺乏大师,缺乏的是认识大师的眼光。我们盯的往往是艺术家身上的标签和噱头。”他认为,虽然我们从媒体报道中看到文艺圈好像乱糟糟的,但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在文艺界中,有很多值得尊敬的艺术家,他们身上有很多高尚的品质,世人反而却不知道。比如民间口头文学至今已经做了20亿字,都是默默无闻的学者在田间地头采写的,网络上根本没有他们的名字。所以还是应该相信我们的文化人,是有思想、有品质、有定力的。
青岛令人惊喜
“好的出版社不仅要做出版商。还要做出版家。产业实力很重要。但是钱是留不下来的。留下来的还是传世的书。”
作为与出版社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作家,当冯老来到青岛城市传媒集团时,当即表示对这里有着特殊的情感。他说:“出版工作意义重大,正是因着出版业的兴起,才带来了文化的繁荣,使作品能够大规模传播。出版社有着替读者选作品的责任。当一个作家的作品成为了铅字,就代表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他清晰地指出,现在纸质阅读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人们的物质占有欲不断膨胀,对精神价值缺乏关注。但是艺术家有追求美和真理的责任,要让美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让老百姓在生活中看见真理,而不是一味追求市场上的价格。
他对青岛城市传媒集团坚守出版品质的追求非常认可。他认为,在当前的阅读环境和纸质平台遭遇挑战的大背景下,城市传媒集团能兼顾企业经营并担负起文化责任,是很不容易的。冯老与青岛城市传媒集团旗下青岛出版社合作的《中国木板年画代表作》于去年出版,在国内外获奖众多。据悉,冯老与城市传媒合作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要项目――《中国唐卡文化档案》将于今年年底面世。他说:“在有限的资源中怎么选择、怎样出版,都能看出一个出版社的思想,这也是我此次青岛之行的一个收获。”
除了城市文明和出版业让人惊喜外,冯老还发现青岛的很多地方都有小的书店,甚至有的饭店里都有读书的地方,这让他感慨不已。他认为,正是这样的城市文明环境和水准才使出版社有了一个可生长的条件和好的社会平台。
冯老表示,《中国唐卡文化档案》洋洋十六卷,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对唐卡这样具有悠久历史传承、丰富文化内涵、多样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艺术品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大规模结集出版。相信青岛的这样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企业,有足够的魄力将其完成。
2012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目《人生中的赛跑》引用了冯骥才先生的一句名言:“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古往今来有不少大家,凭几部名篇名作即可青史留名、逍遥乐哉。然而能举终身之力,肩扛社会责任,抚今追昔奔走呐喊者寥寥。抢救消逝中的文化、剖析当下文化弊病、前瞻文化的发展……冯骥才,是与时间赛跑的人。以笔反思、以脚奔走、以嘴疾呼。他在与时间的赛跑中,真正践行了当代知识分子、文艺家的文化自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冯骥才,与时间赛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