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师范学院,河南 洛阳 471934)
摘 要: 根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原文,参考《孙子兵法》的相关内容,作者认为,“利导”应理解为“以利导之”,“利”具体指“表象的有利时机”;“势”并非固定不变的客观形势,而是战场上随时变化的战争态势。成语“因势利导”的原义应是:依据实际的战争态势,用表象的有利时机诱导对方。
关键词: 利 势 史记 孙子兵法
成语“因势利导”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郭锡良主编《古代汉语》解释为:“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利导之:顺着有利的方向加以引导。”[1]203《成语大词典》:“因势利导,因:根据,顺着;势:趋势;利导:向顺利的方面引导。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很好地加以引导。”[2]1331我们认为,这两个注释都过于迂回,没有准确解释出成语“因势利导”的原义。
一、“利导之”解
要详尽准确地考察“因势利导”的原义,先要研读原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半至。使齐***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3]1589。
这是《史记》中描写的马陵之役。孙膑通过对战争态势的分析,制定了“利导之”的作战策略,并成功诱导了庞涓带领的魏国***队。孙膑首先分析了齐、魏两***的基本***情:“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魏国作为三晋之一,其士兵素来骁勇善战,而且轻视齐国,称齐国胆小怯懦。这是制定策略所依据的“势”。根据双方的***情,孙膑提出了作战总策略:“因其势而利导之”。“利导之”的意思应是“以利导之”,用显而易见的“利”诱导对方,从而使战争朝自己设定的方向发展。
接着孙膑具体解释了“以利导之”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措施。理论依据是“兵法,百里而趣(通“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半至”。依据古人的兵法理论,追逐“利”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不惜代价的“趋利”,会给***队带来不同程度的折损。所趋之“利”与“因其势而利导之”的“利”互相照应,显然是同义。“利”在“因其势而利导之”中名词作状语,即“以利导之”。
为了说明如何依据“齐号为怯”的“势”以“利”诱导对方,孙膑给出了具体措施:“使齐***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这个作战策略更明确地显示出,孙膑是在制造假象诱导魏***。“利”的具体所指是:齐***进入魏地后,因“怯懦胆小”,逃兵日益增多,这正是魏***所要把握的取胜的有利时机。孙膑借“势”制造出这个假象,就是让庞涓为首的魏***看到有机可乘,认为有利可逐,所以(庞涓)才会“弃其步***,与其轻锐倍日兼行逐之”,导致兵疲将衰,果然陷入孙膑设在马陵的埋伏圈中。
由以上对原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利导之”的“利”应是名词“表象之利”,在句中作状语,“利导”即“以利导之”。依据实际的战争形势,用表象之利诱导对方。这个表象之“利”的具体所指应是“表面的取得胜利的有利时机”。
孙膑所用的“因势利А钡谋法理论,出自《孙子兵法・***争篇》:
举***而争利,则不及;委***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三分之二至[4]117。
篇名为“***争”,所争对象是“利”。“争利”需要速度,这往往和战争的一些必备条件相矛盾,如辎重、士兵的体力和士气。孙膑正是利用了这些矛盾,成功地用表象之“利”诱导了庞涓。
从《***争篇》原文看,所争之“利”应指作战的先机之利,“***争之难,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4]115-116。李零认为:“‘***争’,指两***争夺会战的先机之利,即先敌到达会战地点,取得作战的有利条件。”[5]47陈曦认为:“‘***争’意即两***争利……探究的是***队如何利用行***争夺先机,顺利到达预定战场。”[4]114但“先机之利”的意义并不完全符合《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所描述的“马陵之役”的实际情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既已过而西矣[3]1589。
这是孙膑灵活使用“围魏救韩”的方法,先于庞涓到达魏国国都大梁,所以太史令用“直走”和“既已过而西矣”,说明在谁先到达战场的问题上已不存在争议。庞涓所要争的是“取得胜利的时机”。所以,孙膑才会利用庞涓急躁的心理,灵活使用《***争篇》里的兵法,制造有利可***的假象,使魏***陷入埋伏之中。因此,“马陵之役”的兵法虽源于《孙子兵法》,但意义有所不同,“利导之”的“利”可解释为“表面的取得胜利的有利时机”。
二、“势”解
“因其势”之“势”并非是客观不变的形势,而是指复杂多变的战场态势。它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孙子吴起列传》中,主要指士兵的“勇怯”。
《孙子兵法・势篇》对“势”做了详细讲解。孙子把“势”比作流动的水,变幻莫测的五声、五色和五味。“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4]79。“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L也”[4]77。这正是为了说明“势”并非客观不变的,而是灵动多变的。“势”到底是什么,在***事理论中有不同的解释。大致有态势、形势、气势、位势、力量、能量等不同的说法,但大多认为“势”的基本特点是运动的、变化的。郭化若认为:“本篇所讲的‘势’,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运动’。”[6]64刘庆认为:“势是中国古代关于***事实力的表现、使用和发挥的重要兵学范畴。它的基本含义是力,唯这个力不是静止的,而是在运动中获取最大的能量,发挥最大的效力。”[7]63由此可见,“势”有着灵活多变的特性,并非客观不变的。
多变而复杂的“势”在战场上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士气的“勇怯”是影响战场形势的重要因素。李零认为:“‘势’是以‘奇正’之术为主要内容,并且在实施中要取决于士兵临战的实际发挥,特别是随环境变化的‘勇怯’。”[5]34“勇”和“怯”如同其他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对立面转化,“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4]80。要营造态势使对立面相互转化,就要根据实际战况权衡机变。“勇怯,势也”[4]80。士兵勇敢或怯懦的表现取决于战场上的“势”。那么,善战的将领会根据自己的有利条件,机动地营造势,以便使战争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所谓“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择人而任势”[4]85,“势者,因利而制权也”[4]10。同样,善战者可以根据战场上的“势”用表象之“利”诱导对方,以此主导战争。这便是“因其势而利导之”的方法。“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4]10。“马陵之役”中,孙膑正是深刻理解了“势”和“利”的密切联系,认识到了“勇、怯”的转化条件,才能根据“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的形势,积极创造条件,用“利”诱导对方,使双方士气的“勇怯”发生了反转:齐***骁勇善战,而“素悍勇”的魏***却“大乱相失”。
三、结语
分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原文,可知“因势利导”的“利导”应该理解为“以利导之”;参考《孙子兵法》的相关内容,我们认为,“利”的具体所指是“(表象的)有利时机”;“势”的含义是复杂多变的战争态势,原文中具体所指是战争双方“勇怯”的士气及其转变的条件。成语“因势利导”的原义应该是,借助多变的战争态势,利用表象的有利时机诱导对方。正是因为成功诱导了对方,才能把握战争形势,才会使战争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锡良等.古代汉语(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成语大辞典编委会.成语大辞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3]裴S集解,司马贞索引,张守节正义.史记[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4]刘庆.孙子兵学体系初探[A].孙子新探――中外学者论[C].北京: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