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庄子《齐物论》中“环中”的美学意蕴

摘要: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环中”这一概念,本文结合庄子《齐物论》篇目,对“环中”这一概念的基本意义和蕴含的美学意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主要从“超越”意义上的美学意蕴和“物化”意义上的美学意蕴进行阐述,并补充说明了“环中”蕴含的虚实、动静的美学意蕴。

关键词:环中 齐物论 超越 物化 虚实 动静

“枢使得其环中,以应无穷”(《齐物论》)。庄子在《齐物论》中,齐万物,等生死,在谈论到天下是非同一的时候,他指出,天下无非彼,则无是,天下无非是,则无彼,无彼无是,天下同一。自知己之所知,不知彼之所知,自以为是,道通为一,而齐万物,而等生死。万物生死,得于环中。

“环中”这一“中空”思想在《老子》中就早已产生,“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认为虚静无为的道就像一个风箱一样,中间是虚空,真气充盈,产生出能量,化为万物,以“无”驾驭“有”,无为而无不为。

庄子《齐物论》中提出了“环中”这一概念,本文对“环中”这一概念的美学意蕴进行了一次初探。

《齐物论》从从南郭子綦与其弟子子游的对话开始描述,子綦形如槁木,进入了吾丧我的境界,而弟子不以为然,认为师傅的形亦然,而心不可亦然。他认为现在凭几坐忘的师傅和以往的隐几者不同,可见子游昔日未洞坐忘的玄妙,才惊疑今日师傅的离形去智。这正是子游得了其“环”,而未得其“中”的表现。

一、“环中”的超越意蕴

“环中”的超越意蕴,首先在于其对是非的超越。庄子所说的“环”正是万物千变万化的外在现象,“是”与“非”位于外在现象的两极,不断毁灭、重生,在时间和空间中不断轮回。 “是”与“非”在“环中”的“环”上,不断前进,时而追赶、时而相向、时而背道而行,但最终都归于“相遇”。对于环上的“是”与“非”,庄子提出了“两行”,“是非”虽和一,但并不是否定“是”、“非”的存在,它们激烈地存在着,最终归于“和”,化而为一,并继续存在,开始又一轮的行驶。如此往复,庄子认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齐物论》)。对是非的超越,正是“一是非”,而超越是非,而无是非。

第二,“环中”的超越在于对时间和空间的超越。万物中空,化而为一,在宇宙这个大“环”中,万物于虚空,不见其发源也不见其终极,立于“环中”就是“游心”于虚空,是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的境界,是一种向内发现的“中空”之虚,是“出六极之外,而游于无何有之乡”(《应帝王》),是“游乎四海之外”(《逍遥游》)。在这样万物合一的虚空中,时间既流动又静止,空间既变动又固定,时间和空间无限远大,无限超越。

二、“环中”的物化意蕴

“环”上,是非并行,“环”中,时空同在,“环”与“中”的“和”,正是一种内外并行的物化美。

“物化”作为一种审美思维方式,主体从对象身上获得的是“梦”和“游”的感受,它是一种娱乐感受、幻觉感受、想象感受,即是一种审美感受。

从“庄生梦蝶”的故事中,从寓意上理解,首先是“庄”与“蝶”的交换,其次是“不知庄”和“不知周”的交换。在“环中”思想上,首先体现为“环”与“中”的交换,“环”与“中”始终是宇宙的存在,并不因为交换,就产生绝对的消亡。“环”与“中”在“物化”中达到“和”,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即是“天人合一”的境界。第二,是“不知环”与“不知中”的交换,达到“忘我”与“忘物”,物我两忘的超然态度。

《齐物论》中,师傅在作答中向子游提出了“人籁”、“地籁”、“天籁”的问题,“人籁”是人的气息吹奏萧管发出的声音,是借助外物发出的声音,“地籁”是大地的气息在空洞中穿梭发出的声音,是万物相互撞击的声音,也是气流在各种形态的媒介中发出的声音。在对”地籁”的解释中,子綦说到,“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可见,在子綦的描述中,”地籁”和”人籁”是同一境界的,皆是有生之类通过媒介发出的声音。万物会而共成一天,然生生者何哉?我既不能生物,物亦不能生我,物各自生,而无所出,我与物皆以“道”相通,万物皆自然,我亦是自然,自然亦是我,这正是“我”与“物”的交换。“地籁”与“人籁”,若是自然而然发出,也为“天籁”,“地籁”与“人籁”处于“环中”的“环”上,以“中”相通,位于“环中”的即是道枢,“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因而万物为一,因此“天籁”既包括“地籁”又包括“人籁”。“天籁”又有精神境界上的不同,“天籁”乃是立于环中的境界所能感受的大美、至美,取之以“中”,才在无干扰的状态下用精神感知灵魂。

三、“环中”的虚实、动静意蕴

“环中”这一概念,还蕴含着虚实相依、动静相合的意蕴。 “环中”即是“虚静”,庄子的“虚静”说源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老子?第十六章》),“虚”强调去实就虚,虚而容物,虚而待物,虚而有实。《天道》曰:“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因此通过“虚静”而获得“道”,也就进入了审美的境界,也就是说“虚静”的过程就是审美过程。这个过程中,达到主客体的统一,从而达到物我合一,虚实相依、动静结合。在“环中”这一概念中,更集中的体现了,以虚应实,以静待动的观点,庄子认为:“圣人致敬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挠心者,故静也。”(《天道》)“虚静”是是一种心理状态,以“静”应“动”,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动”来自于天地万物的“逍遥”、“游心”,由“静”而“动”,由“虚”而驾驭“实”。

庄子的“环中”思想,还对中国美学、中国艺术、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接产生了“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这一画论,有关于“环中”这一概念的进一步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参考文献:

[1] 郭庆藩.新编诸子集成.北京: 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

[2] 张利群.庄子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3]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6.

论庄子《齐物论》中“环中”的美学意蕴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论庄子《齐物论》中“环中”的美学意蕴

学习

成功校长的六个品质

阅读(21)

【摘要】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领路人,他是否具有优秀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学校的成败,成功的校长应具备心静、情真、身正、视远、思明、学广等优秀品质。【关键词】成功;校长;品质在学校现代化教育进程中,校长作为学校灵魂和指引者

学习

60岁费玉清无欲无求乐自在

阅读(19)

费玉清,本名张彦亭,外号“小哥”、“演艺圈公务员”,是台湾实力派歌手及综艺节目主持人,踏进歌坛迄今,出过个人唱片专辑40余张,连同合辑及精选有一百余张,所唱的情歌动人且无以伦比,且演唱时投入传神,带有优美的美声语调,故有“金嗓歌王”的雅号。

学习

对孩子说声“对不起”

阅读(23)

一声轻轻的“对不起”,在很多情况下,能够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有时一件小事,因为过错方不愿向对方说声“对不起”,往往会使小事变大,矛盾升级,甚至酿成令人遗憾的后果。“对不起”,作为现代人的文明用语,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意

学习

浅谈水电站压力钢管制安施工

阅读(26)

水电站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水利水电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水电站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压力钢管制安工程属于水电站建设工程的一部分,对于压力钢管制安施工的工艺研究与质量控制

学习

坚韧的奔跑

阅读(37)

“我用双腿表达内心的想法,激励他人赢得成功。我珍惜每一个冲过终点的瞬间。”――戴安・范・戴伦(DIANVANDEREN)戴安出生于内布拉加斯州的奥哈马市,自幼在科罗拉多州的李特尔顿市长大,高中时因为参加欧洲女子网球巡回赛两中途退学。此后,她

学习

绵阳地区不同品种禽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研究比较

阅读(54)

(四川绵阳师范学院校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比较绵阳地区土鸡蛋和洋鸡蛋、土鸭蛋和洋鸭蛋的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含量,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合理消费禽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常规方法检测四种禽蛋(各20枚)的蛋形指数、蛋白比例、蛋黄比例、

学习

文人雅玩:收藏的正道

阅读(19)

随着中国买家在历史文化认知上的逐步成熟与深入,曾经一度颠倒的传统艺术价值体系正在回归,并迈向一个新的平衡。文房清玩作为这个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近来在拍场上焕发出勃勃生机。文房清玩,形微体轻,与重器大件相比,实属小器物。然而正是这些小

学习

朗读的重音处理

阅读(20)

重音――朗读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如何表达重音呢?在确定了重音后,我们就要运用恰当的声音把重音表达出来。常用的重音表达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加强音量就是把确定为重音的音节读得重一些、强一些,而把非重音音节读得轻一些、弱一些。读重音,唇

学习

艾米·怀恩豪斯的音乐艺术与灵魂共鸣

阅读(71)

灵魂乐是发源于美国黑人的一种音乐流派。艾米·怀恩豪斯(AmyWinehouse,1983年9月14日-2011年7月23日)作为一名白人,声音有着与生俱来的爆发性,并结合她个性的演唱风格,以独特的灵魂乐唱法而闻名。一、灵魂乐歌手艾米·怀恩豪斯的传奇一生艾米

学习

对河州“花儿”传承发展的思考

阅读(21)

【内容摘要】多民族民间艺术奇葩——河州“花儿”唱词浩瀚繁多,曲调美妙动听,流行于西北五省等地,传唱地区之广、喜欢民族之多、音调之丰富,可位列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首。近年来,这朵根植于民间的艺术之花,逐渐在凋谢、枯萎和消亡。经调研

学习

手扶拖拉机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阅读(27)

有些拖拉机手为了多赚钱而盲目改装,想尽办法提高手扶拖拉机的行驶速度,甚至掠夺性地使用手扶拖拉机,以致造成耗油增加、机车使用寿命缩短、时有事故发生等。笔者在基层农机管理部门工作多年,常与农村维修网点接触并参加农机年检审验工作,现将

学习

感知•想象•评价

阅读(34)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照。本文针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问题,着重从感知、想象、评价三方面进行论述。[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审美培养音乐欣赏是

学习

光导照明系统分析

阅读(15)

自然光导照明系统是一种健康、节能、环保型照明产品,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照明方式。它的工作原理是将室外的自然光线通过采光罩导入照明系统内进行重新分配,经特殊制作的光导管道传输,再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均匀高效地漫射到室内需要

学习

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收敛研究

阅读(23)

摘要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特征,缩小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绿色食品区域供需平衡的关键所在。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省份面板数据,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

学习

庄子的自由观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的自由观,内容包括庄子的自由与西方哲学的自由,庄子的自由与现代的自由。【摘要】庄子哲学的根本宗旨是超越困境而实现自由,他视个人的自由为人的终极追求,追求心灵的自由是庄子思想灵魂所在。庄子哲学以安命论为基础,以齐

学习

唐诗中狐意象象征意蕴浅析

阅读(24)

唐诗中,狐不再是自然意义上富有灵性的动物,而是被诗人赋予众多文化内涵的象征物。唐诗中的狐意象意蕴丰富,既有祥瑞与高贵的光环,又有邪恶、蛊惑与多疑的阴影,体现出唐诗人对狐意象的多角度开掘和深层次把握。关键词:狐;唐诗;意象;象征意蕴自然界

学习

“和而不同”的思想意蕴及其当论价值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和而不同”的思想意蕴及其当论价值,内容包括浅谈和而不同思想内涵及现实意义,和而不同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同之辩”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它表现出了当时的哲学思辨水平,推动了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和而不同”的

学习

论庄子“逍遥游"生命佳境的美学情韵

阅读(28)

【摘要】庄子人生哲学的价值核心是“道”,其人生理想的生命旨归是“逍遥游”。二者互为表里且始终贯穿于《庄子>全书,并成为庄子思想理论体系之精神内核。【关键词】庄子逍遥游生命情愫天人合一一、庄子《逍遥游》中的生命情愫《逍遥游》

学习

庄子的养生之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的养生之道,内容包括庄子养生之道是什么,庄子的养生之道作文。庄子,名周,战国中期蒙人(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享寿83岁,可谓当时之世的“老寿星”,其独特的养生观念值得今人借鉴庄子的内篇《养生主》主论养生

学习

《颜氏家训·勉学》论学习及其现代意蕴

阅读(26)

《颜氏家训·勉学》中蕴含有学习的认知加工机制及深刻的动力意向心理。《勉学》在秉承“先意”的基础上,倡导识记、思维、“观”“行”的知行统一学习观,认为学习当效行古人之孝行、态度、气节、情感、诚信等榜样并自省反思。学习不是纯粹

学习

论德莱塞长篇小说《美国悲剧》的色彩意蕴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论德莱塞长篇小说《美国悲剧》的色彩意蕴,内容包括美国的悲剧作者德莱塞的照片,美国的悲剧德莱塞解说。长篇小说《美国悲剧》是西奥多・德莱塞在高峰时期的代表作,这部小说的创作更加奠定了德莱塞美国现代小说的创作风格与创

学习

庄子的“安命哲学”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庄子的“安命哲学”,内容包括庄子的安命论,安命观庄子。关注“命”的问题是庄子思想的重要方面,他主张“安其性命之情”,可以称之为“安命”哲学,其内容包括对语言之“命”的悬置,对生命之“命”的保养,对命运之“命”的安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