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节,也是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据联合国统计,现在世界上已有50多个国家设立了植树节。由于各国国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树节的称呼和时间也不尽相同。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票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此后美国各州乃至世界各国均有响应。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早在1883年,年仅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留学回国,特意带回一棵酸豆树,栽在故乡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亭村。后人将这棵树取名为“孙子树”,如今,这棵老树仍根深叶茂。1893年,孙中山先生《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以后,孙中山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进行植树造林的计划,规划着农业现代化的远景。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就下令在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开设林学专科,培养了一大批林业人才。1915年,他提议在中国设置植树节。当时的北洋***府采纳了他的建议,于当年7月31日宣布,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三民主义》时反复强调:“我们研究到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府通令全国:“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而国民***府行***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院及国民***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为“造林运动宣传周”,于12日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北方地区以3月初旬,寒气未消,还不适于栽树之故,特规定植树式仍于3月12日举行外,造林宣传运动周延至清明节行之。并由该部公布《各省各特别市各县造林运动宣传周办大纲》7条,以便全国照办。1928年4月,南京国民***府作出决定,把孙中山先生逝世的那一天――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国家十分重视绿化建设。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会第六次会议上,林业总局局长罗玉川提请审议《森林法(试行草案)》,并对“决定以每年3月12日为我国植树节”进行说明后,获大会通过,决定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当年2月号的《新华月报》刊载了这一决议。紧接着,3月号的《新华月报》又刊载了全国青年造林大会全体代表发出的倡议书《青少年行动起来 开展植树造林竞赛》。文中倡议青少年们要站在绿化祖国的前列,开展一个植树造林的大竞赛,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智慧的双手,和全国人民一道,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美丽富饶、繁荣昌盛的乐园。
根据***同志的倡议,1981年12月13日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决议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人人动手,每年植树,愚公移山,坚持不懈”。这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绿化祖国作出的第一个重大决议。从此,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作为一项法律开始在全国实施。***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1982年的植树节,***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种下了义务植树运动的第一棵树。
从此,义务植树作为一项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被付诸实施,一场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为显著的义务植树运动在全国展开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生态状况的改善。经过多年的不懈奋斗,在世界森林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我国实现森林资源的持续增长,截至2008年3月12日第30个植树节前,我国人工林已占到世界人工林面积的近1/3,年均增量占世界的53.2%,成为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的国家。(王品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3月12日,中国植树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