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梦渐生灯影外,客愁多在雨声中。
听听那冷雨,虽然单调却很耐听。这雨,这冷雨,没有边际,没有中心,没有内和外,没有苦与乐,没有生与死。她落下得不事张扬,逝去得也含蓄无声,只在与青瓦相遇时才轻轻弹唱,像在喃喃诉语,又像在焦急地呼喊,想要答应,却又辨不清是谁的声音……
听听那冷雨,夜深人亦静,是否有“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的回味,是否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想,是否有“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秋雨助凄凉”的幽怨。
听听那冷雨,听到的是一份眷念。
一湾浅浅的海峡,从这头到那头,似乎触手可及,但却比大洋更加难以逾越。“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身在台湾,对于故乡,即使遥望亦难觅其踪影,恐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臆想故乡的雨打芭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在梦中嗅嗅闻闻故乡泥土的清香,细细聆听雨滴落在青瓦上的节奏与旋律,好一幕“江南烟雨”。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一位游子对一方故土的深切眷念,虽不像恋人般热烈,情人般暧昧,但却深深地扎根在心底,好似一个烙印,任凭光阴如逝,岁月如梭,不会消退分毫。从大陆席卷而来的寒流,即在梦中,也能感到其寒意。但既然无法踏足那方地,亲吻那寸土,能一起分担这种“酷冷”,也算是一种满足了吧。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才不会拾起裘衣驱寒,而是静静地享受这带有故土气息的寒冷。
听听那冷雨,听到的是一种追忆。
“月是故乡明”,想必雨也不会例外。“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需回中国”,其实云气氤氲、雨意迷离,无论是“画栋朝飞南浦云”也好,“珠帘暮卷西山雨”也罢,在何处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区别的是雨中的山水,雨中的房舍,雨中的往来人。无论是日式的庭院或是美式的公寓,雨声敲击得再有节奏,也始终无法唤起他心中那份真挚的情感。那是一个民族留给他的佐证,就好像是一个人的指纹,与生俱来。中国人喜欢落叶归根,喜欢追忆自己的传统,只是70年代的台北已难觅疏雨滴梧桐的凄清,难见骤雨打荷叶的凄楚,所以才会有“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寻找”的感叹了。
“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瓦不在台北,而在古老的大陆。那几片瓦伴随这个国家走过了岁月的风风雨雨,起起伏伏。目睹着,经历着,也铭记着它的兴衰成败。好似一个人脸上的皱纹,是历史的见证者。大陆的烟雨蒙蒙,大陆的青瓦白墙,追忆这些属于中国的符号,从中体会到的历史的厚重又岂是这无瓦的公寓所能给予他的?
听听那冷雨,听到的是一抹无奈。
乡愁,“愁”的不只是空间,更有时间。故乡的树绿了又黄,故乡的河退了又涨,山水纵使依旧,只怕是物是人非。在他乡待久了,异乡便成了故乡,故乡反成了异乡。一朝归故里,恐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听听那冷雨,听的是绵绵不绝的呼唤,是昔日难再的痛惜,是欲说还休的惆怅。
听听那冷雨,听的是故里的腥土芬芳,是乡人的音容笑貌,是年华的淙淙流淌。
听听那冷雨,听的是“梧桐更兼细雨”的脆弱,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多情,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伤。
听听那冷雨……
(指导教师:黄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