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麦克白》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描写了英雄麦克白从弑君篡位到残害无辜,一步步陷入罪恶的深渊,直至最后毁灭的故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诞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麦克白 ;存在主义;自由选择;荒诞
归来的麦克白,从弑君篡位到残害无辜,一步步陷入罪恶的深渊,直至最后毁灭。它的出现,不仅给莎士比亚的悲剧世界增辉添彩,而且使他的历史剧的主题得到了扩展而更趋完整,本文试***从萨特的存在主义角度对该剧进行解读。
存在主义哲学的源头可追溯到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哲学,以及胡塞尔海德格尔的影响。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首屈一指的代表,“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及“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无意义”是其哲学的核心思想,而麦克白从英雄走向毁灭的一生充分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内涵。
一
存在主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存在先于本质”是萨特存在主义的核心命题。萨特认为,人和被造物是不相同的,因为被造物是先有本质后有存在,但人是通过行动,通过自为,然后才能确定自身的本质,即人是存在先于本质的。所以,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他对“存在先于本质”作了如下概括:“首先是人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人之初,是空无所有;只在后来,人要变成某种东西,于是人按自己的意志而造就他自身。”[1]麦克白的命运正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
麦克白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在莎翁的剧作中,《麦克白》的主题和《理查三世》的很相像,都描写了一个身居高位的人从弑君篡位到残害无辜,一步步陷入罪恶的深渊,直至最后毁灭的结局。然而和查理三世不同的是,麦克白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恶人,而是一个英勇神武、正直慷慨的经国治世之才,如麦克白夫人所说的那样,麦克白的天性中有很多的人情味,使他不敢走捷径,他是一个有野心也希望做一个伟大人物的人,但却没有那种与野心相联属的奸恶,他恪守道德,希望通过正当的手段得到想要的一切。他具有优秀的品格和卓越的能力,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优秀的不可多得的人物,一个具有美好品质的英雄,本该成为一个和魔鬼般理查三世截然不同的正面人物,为什么就反而成为一个暴君了呢?
麦克白的自由选择让他由善走向恶,成就了他恶人的本质。萨特认为,人必须存在,必须有意识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才将自己推向未来。在那之前,人处在无意识的自在状态中是不能取得存在的。
在没有遇到三女巫之前,麦克白算是处在无意识的自在状态中,正是三女巫的预言让麦克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是继续做他的爵士,还是成为一国的君王呢?他明显选择了后者。当人意识到自己将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就要采取相应的行为,并对他的行为负责,因为他的行为成就了他的形象和价值。女巫消失后不久,就有***曹来祝贺麦克白成为考特爵士,麦克白听到后心里开始有了邪念,起初他想,“要是命运将会使我成为君王,那么也许命运会替我加上王冠,用不着我自己费力”[2]。他把女巫的话当成了命运给他的提示,认为既然命运让他当王,王位的得来应该不会太难,甚至和班柯商量以后的打算,他暗示班柯想一想最近所发生的一些事情,让班柯仔细考虑一下后再交换意见,其实说明他已经相信女巫的预言了。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像的那样顺利,命运也没有从天降下一个王位,反而邓肯将自己的儿子马尔康立为储君,册封为肯勃兰亲王,将来继承他的王位。此时的麦克白有一些着急了,为了反抗他不能正当继承王位,他只能采取不正当的行为来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萨特不相信上帝、神和命定,他相信人的本质、人的价值和人的意义是由人自己的行动来证明,来决定的,所以重要的是人自己的行动,“人是自由的,懦夫使自己懦弱,英雄把自己变成英雄”。[3]麦克白的本质也是通过他存在的过程确定的。
二
对于麦克白的毁灭,学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野心促使他走向毁灭,如黑格尔所说:“麦克白的性格就决定了他追求名位的野心。起初他还是踌躇,但接着就伸手去抓王冠,为着要抓到手不惜谋杀国王;为了要保持王冠,不惜采取一切残暴凶恶的手段。”[4]也有人认为麦克白悲剧的结局主要是由女巫和麦克白夫人的引诱所致。布鲁克斯认为“推动麦克白谋杀邓肯的是女巫的预言” [5]。但仔细分析,无论是麦克白的野心还是女巫的煽动和麦克白夫人的引诱都是通过麦克白的自由选择来起作用的。
在第一幕我们看到了英雄麦克白的飒爽英姿,当命运也有意向叛***倾斜,助长罪恶的气焰时,麦克白仍是勇敢的挥舞着他的血腥宝剑,英勇抗敌,最终战胜叛***,保卫了国家的安全,此时的麦克白是受人敬仰的。在他和班柯凯旋归来的途中,他遇到了第一个选择:信不信女巫的预言?三个女巫分别对他和班柯说预言了未来的生活。班柯对此不以为意,麦克白却有些相信了。当考特爵士因为***被处死,把原来的爵位移赠给了麦克白,麦克白从这个事件上看到的不是欺君***的下场,而是看到女巫的预言成真,坚信自己会成为未来的君王。正是这次相信,使麦克白开始走向悲剧的命运。然而接下来却不是他预想的那样,麦克白感到了压力,得知邓肯将要造访他家时,他写信告诉妻子关于女巫的预言,同时让妻子开始准备。虽然在杀害邓肯前他也犹豫过,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弑君。
然而,人一旦作出选择,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并承受由此带来的一切后果,麦克白对此是很清楚的,但他并没有停止脚步,为了反抗他的子孙后代不能继承王位的命运,他选择了向命运挑战,这也直接导致了他为巩固自己统治而实行的一系列的暴***和杀戮,一个个的选择将麦克白推向了众叛亲离的境地。
麦克白夫人终于在饱受精神折磨之后死去,接着是麦克白的手下发现勃南的树林向邓西嫩移来,麦克德夫不是妇人所生的,他可以伤害麦克白。麦克白彻底的崩溃了,眼前,他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投降保命,但要受到侮辱;要么向已知的命运作最后的反抗。面对荒诞的一切,麦克白做出了最后的选择,也结束了他悲剧的一生。
存在主义认为个人自由选择的同时,也需要为自己作出的选择承担道德责任。自由选择不仅选择和造就了自己,也是在选择和造就他人。麦克白的命运正是他自由选择的结果,由于轻信女巫,他起了当王的念头;由于不想任命运摆布,他做出了弑君的选择;为了不屈服命运,他选择了暴***;为了保持最后的尊严,他选择了战死疆场。他的选择也让身边的人受到了影响,无数无辜的人因为他而失去了自己的性命,国家也因为他后来的暴***而饱受战乱之苦,陷入一片混乱中。
三
萨特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麦克白》同样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个荒诞的世界。
首先,故事发生的背景――荒原,本身就是一个很荒诞的场景。在荒凉的旷野上,雷电轰轰,烟雨蒙蒙,精怪群集,出现了三个似人非人、容貌丑陋,服装怪诞的女巫 ,让人被深深的恐惧所笼罩。三个女巫的预言,魔巫赫卡忒的兴妖作法,再加上鬼魂的出现,地狱般的黑暗,可怕的幻影,反复出现的敲门声……让人更是感觉到了麦克白所处环境的荒诞,而他在荒诞世界里所做的反抗也就更能让我们理解了。
其次,麦克白的一生也是荒诞的,他本来是最受国王信任的功臣,却成了葬送国王性命的杀手;他本来想过上幸福的生活,却费尽了一切仍毫无所得;他本想隐瞒自己杀人的真相,却不小心被班柯的鬼魂惊吓得当众吐露真言;他本来认为自己永远都不会失败,可是勃南的树林偏偏冲着他向邓西嫩高山移动,而麦克德夫又偏偏不是妇人所生……一切的一切让麦克白对世界的荒诞性有了深刻的理解。
其实,从选择相信女巫的预言开始,他就开始了向荒诞命运的反抗,也对人生意义进行着不断地思考。他最初也想当一个好君王,过上幸福的生活,但是所处的环境总是让他的选择造成与期望完全相反的结果。经历了无数的杀戮,饱受了精神和心灵的痛苦折磨后的麦克白反思着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从邓肯的死到妻子的病逝再到自己被敌***包围,面临生死抉择,麦克白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从勇敢的自由选择向命运挑战到最后不得不面对荒诞的现实,进行最后一搏,他在荒诞的世界中不断的自我求证,同命运不断的抗争,直至毁灭,这部作品的悲剧色彩被渲染得淋漓尽致,动人心魄。一个煊赫一时的英雄, 一个激起群愤的暴君,他在不断选择与抗争中走向了毁灭, 其间他努力过、挣扎过, 野心与良心在他的内心进行了永无止息的较量, 这种较量,使他痛苦、彷徨, 甚至否定了全部人生的意义。
莎翁的作品与时代背景有很紧的联系,《麦克白》也不例外,把麦克白放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就可以更加理解他的选择了。在中世纪的封建统治下,人性受到了极度的压抑和摧残。麦克白选择了张扬自我,以不可屈服的意志同命运抗争,寻求生命的意义。存在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非与生俱来,亦非固定不变。麦克白选择了从英雄到弑君,他不是不知道他的选择会有什么结果,他只是愿意用仅有一次的生命和显赫的声名去做一次终极豪赌,让自己在人生的舞台上更精彩,然而现实是冷酷而又无情的,麦克白在荒诞的世界中以荒诞的结局结束了他的一生。他的悲剧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值得我们不断的去研究。
虽然《麦克白》的产生远远的早于存在主义的产生,但戏剧中所反映的思想和存在主义有着相通之处。麦克白的选择、反抗以及毁灭充分体现了“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世界是荒诞的”存在主义思想。从存在主义的角度来解读《麦克白》虽不能生发出更多新的意义,但也不失为一种欣赏文本的新角度。
参考文献:
[1]聂珍钊:《外国文学史》(第四卷)[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96页。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五)[M],朱生豪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203页。
[3]柳鸣九:《法兰西文学大师十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280页。
[4]黑格尔:《美学》(第二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345页。
[5]杨周翰:莎士比亚评论汇编[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361页。
作者简介:任红娥(1989-),女,汉族,湖北宜昌人,现就读于青海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麦克白》的存在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