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由此可以看出时代和时代里的人是构成文化的主要元素。文化的核心是历史积淀下来的被群体所共同认可并遵循的行为模式也就是人的活动。一个民族或族群的文化特性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征,各民族遵循自己的文化生活和生产,满族文化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民族,满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她以东北为根据地,是少数的建立全国***权的少数民族,并在***事、***治制度、社会文化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形成了历史上独具一格的文化模式。
一、满族文化的形成
满族文化形成于明末,有“马背上的民族”、“引弓民族”之称,其领袖人物也与中国历代皇帝一样具有神话色彩,这色彩与她长期繁衍生息的“白山黑水”相呼应,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模式。
对满族文化的内涵解释,学术界有很多争议,可谓百家争鸣。有些学者认为满族文化指具体的文化形态,有些学者认为满族文化泛指民族精神。我认为满族文化指满族民族总体的精神传统、***治制度、生存方式甚至是生活面貌。
明末时期,女真各部落生存方式上已经发生了变化,其中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发展领先一筹,从传统的游牧民族生存方式,逐渐向农业转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的是文明程度的提高。明万历十一年(1583),二十五岁的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平定中国关东部,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此时是满族文化凝结的初始阶段。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明末农民将领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趁势入关,逐步统一中国。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励精***治,清王朝发展到了巅峰状态。
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权到清王朝,密切了满族个部落的联系,满族成为一个具体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统一民族。金刚建立时期,努尔哈赤迁都至盛京沈阳。满族进入了以汉农耕文化为主的辽沈地区,其生存方式由原来的游牧、渔猎转为农耕。此时满族文化脱离了女真文化,结合辽沈地区的农耕,形成了一个具有满族特色的文化,走上了自我发展的轨道。
大清国号的改立、清王朝统一***权的建立与稳定***权的辉煌,都为满族民族的壮大和满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尤其是清王朝的建立,对原来约定的民俗、***令、法律的形式予以强制实行,在与汉民族的不断融合中,将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文化。
清王朝初期的八旗制度使满族由一个自在的民族转化为一个自觉的民族,而且从根本上促成了满族文化的最终形成。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队。八旗制度创立是为了“统满洲、蒙古、汉***之众”,实际上是“以旗统人”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八旗制度的创建对满族早期的崛起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以旗统族”的***事制度,大大增强了满族人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满族人皆以身为旗人为荣,但是八旗又都由努尔哈赤统领,这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战斗力直接推动了满族由部落变为国家。同时八旗组织还在统一各部落的生活方式上起到了推动作用,比如服饰上,从前各部在服饰上并没有严格的阶级规范,后来在接纳了汉臣的上奏“正衣冠,以辨等威”。皇太极于天聪六年(1632)对八旗首领、王公、大臣,下到一般臣子,以及满族贵族妇女的衣帽都做了规定,逐步完善了满族的服饰。另外,在八旗组织的整合下,满族也呈现出了特殊的日常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为了区分等级并与汉人有所区别,满族旗人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后来满族人“规矩大”习俗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满族文化的发展特点
文化是指人类将自己化为一个***整体后所有创造性活动的结果。文化需要具有组织性即被一个共同认同的,随之带来了文化的强制性,一旦一个群体认可就必须共同遵循。这种组织性和强制性既是文化形成的根基又是文化的特性。有时我们感受不到这种强制性的存在,因为我们身处熟悉的文化氛围中,当我们身处异地时,这种制约力就会浮现。满族文化作为一个源远流长的文化体系,其发展过程中必然呈现出特有的特点。
(一)包容性。满族文化一经形成就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量异质文化,从一开始的各部文化,到后来的汉文化,从衣食住行到习俗信仰无一不打上了汉文化的烙印。满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问鼎中原,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统治者,其生存条件的变化、生存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思维方式的变化,一方面要想在中原生存就要接纳汉民族的农耕文化,另一方面满民族以一个高姿态淡化了汉族的夷狄之嫌,取长补短,发展了满文化。
(二)坚持性。一个文化要想立足于世必须坚持自己的独有特色,满族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满族文化在吸收汉文化的同时始终坚持以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为主线,其他文化为辅的特征,即“混而不同”。为了在农耕文明中不迷失自己,满族统治者制定了各种奖励骑射的***策,并且严禁满族人取汉姓。鼓励满族妇女穿旗袍本族服饰,乾隆二十四年年乾隆帝曾谕令申饬“此次阅选秀女,竟有仿汉人装饰者,实非满族风俗。在朕前尚而如此,其在家,恣意服饰,更不待言。嗣后当以纯朴为贵,断不可任意妆饰”。满族人民对本族文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得满民族文化没有在与汉族文化融合中迷失自己,只是借鉴发展。
(三)创造性。满族人民将本族文化与汉文化有机结合,创造出了各种别具一格的文化风格,积极进取的满族人民既狂妄自大又墨守成规,他广纳博蓄,吸收创新,总是能在借鉴中坚守自己的特色,使得借鉴成为装饰,完全与汉文化区分开来。即便是上,在信仰儒、释、道中也加入了萨满文化的因子。
三、满文化对伊通县的影响
(一)对语言文字的影响。在满汉两族的友好相处和不断交融中,汉语吸收了大量的满族词汇,成了当地主要的交流语言。伊通县名的由来就来自于满语音译过来又称一秃、伊敦、伊屯,源于伊通河名,意为宏大、汹涌之河。除了伊通的县名以外,满族日常词汇更是随处可见,有东北小朋友会都会玩的一种玩具,“嘎拉哈”指的是动物腿上的一块关节。“嘎肌窝”就是腋窝;“马路牙子”指的是马路的边,“玻愣盖”指的是膝盖,还有深受汉民族喜欢的食物“萨其马”。“飞龙”指树鸡。在伊通县的一些地方,人们还会称呼自己的父亲为“那”。这些遗留在汉语中的满语,成了当地语言文字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伊通满族自治县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二)对民俗的冲击。清***入关同时也将满族菜系带入东北,满族菜系中著名的样至今深受伊通人民的喜爱。满族人喜欢吃粘食,这与满族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有关,因为黏性食物耐饿,适合打猎携带。现在每到冬天,伊通人民家家户户还是会做一些粘豆包给家人食用。酸菜满语称“布缩结”,是满族人最喜欢的食物,以前保鲜技术不成熟,酸菜是满族人在将冬之际将青菜保存,到冬天食用的方法。而今猪肉炖酸菜这道满族菜系已经成为伊通人民餐桌上的家常菜。过去满族善于打猎,打猎既是满族人的生存方式又是满族人的爱好,狩猎时猎杀的猪、狍子、野鸡等野味,满族人通常就地处理,将皮剥去拆卸后放入锅里煮或者放在火上烤。现在火锅和烧烤已经融入伊通人民的生活中,成为伊通人民亲朋聚会和娱乐休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诸如此类的食物还有很多,如黏食苏叶饽饽、萨其玛、豆面卷、白肉炖酸菜、血肠血糕等这些菜系都被伊通人民完好地保留了下来,成了餐桌上的常备菜。
(三)对宗教的影响。萨满教产生于原始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宗教,满族千百年来始终信奉萨满教。萨满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历史文献《三朝北盟会编》中,它是女真语,意指巫师一类的人。早在七世纪初,萨满教就逐渐从民间信仰转为王室信仰,并对整个中国甚至北亚、中北欧及北美的广袤地区都有深远影响。萨满教的特点是多神,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对变化莫测的自然现象的崇拜和征服。萨满教希望通过特定的人,将自己与大自然联系起来,从而对其祈求,形成最初的宗教观念,即万物有灵。伊通人相信很多动物都可以经过修炼成为仙,这符合萨满文化中万物有灵的理念。
萨满,被称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他可以将人的诉求转达给神,也可以传达神的旨意。萨满分为两种,分别是家萨满和野萨满。家萨满被传承发展为当地人的保家仙。野萨满(又称大神)是神抓萨满,即神灵附体。野萨满为人医病、占卜。古时满族萨满多带有面具用于模拟神灵祭祀或者祈福治病时,边敲神鼓,边唱神歌,充满神秘的色彩。萨满教对伊通人影响很大,当地很多人家都会在家中供奉保家仙,在生活中遇到困惑无解时也经常会到很多“仙”家中占卜祈福,这些都是对萨满的保留。
(四)对当地经济的影响。满族文化已经成为伊通县的一个旅游亮点,可将满族文化作为旅游资源,把它纳入到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伊通县满族文化博物馆,以满族民俗文物为收藏对象,静态展示满族民俗风情,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主楼五层,其建设风格仿满族古建筑。其展品从满族历史源流、***治、经济、文化、风俗和信仰各个方面展示了满族风情,收藏满族传世文物近千个种类,五千余件展品、九百多幅***片和内容丰富的21处人物场景、模型景观,是一座展示满族历史、文化和满族风情的专业性博物馆。自建馆26年来,接待国内社会各界观众和美、日、韩、德、意大利、加拿大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友人近60万人次,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伊通经济的发展。基于满族文化而建立的牧情谷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以独特而富有神秘感的萨满文化为核心,依托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并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点和品位要求,规划有九情园和七彩谷。以满族文化吸引游人,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周边村民搞旅游经济,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四、满族文化对伊通县文化影响的原因
满族文化之所以能对伊通县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时代原因。
(一)伊通县地处东北,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对于满族文化来说是肥沃的土壤。据可查证的史料记载,除东北当地汉人以外,自外地迁移到东北当地的居民大多是关内一贫如洗的劳动者,这也是当时闯关东盛极一时的原因,移居东北的大多是农业或者劳务移民。因此,到达东北之处从事的往往是体力生产,一方面他们在当地生活窘迫无法得到很好的汉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他们一开始从事低级的体力劳动无法使自己的文化冲击本土强有力的满族文化,这使得汉族文化在东北这块黑土地中受到满文化的影响较大,尤其是在伊通满族人占当地人数半数以上,满族文化对当地的影响就更深刻。
(二)满族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者有悠久的历史。从金到清,满族统治者积极促进满汉融合,汉人不得不接受满族文化,以求得生存和发展,例如金建立的时候曾对其统治地区下胡服髡发之令“是年六月,行下禁民汉服及削发不如式者死”,为了加强统治,更好地驾驭汉族人,在满族人统治下的汉人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不得不做出改变。
千百年来,满族在伊通这块沃土上,上演了一幕幕华丽的史剧,以历史为背景,演出了一幕幕浓墨重彩,绚烂多姿。它曾助伊通人民开荒斩草,也曾助伊通人定鼎边疆。是满族人民的豁达和有敢为天下先的气概锻造了伊通人民耿直、爽朗、刚健强悍、粗犷豪放、重义重情、进取向上的性情和恢宏气度。相信满族文化将继续带领满族人民建设和谐幸福、繁荣昌盛的家园。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伊通县域满族文化点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