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上海地区以陈端友为代表的写实派砚雕声名鹊起,陈端友作品精雕细刻,令人折服,史称“海派砚雕”。
陈端友(1892-1959年),名介,字介持,江苏常熟王市镇人。他从小酷爱雕刻艺术,善治砚及拓金石文字。幼即投拜于吴中业碑版椎拓锲刻号第一手张太平门下。太平死,弟子陈端友能尽其术,为及门冠。张家贫,死无余蓄,赖端友作业以赡其后。
迁往上海后专门从事砚雕的研究,曾加入“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并结识吴昌硕等书画名家,得到吴的鼓励。由于他刻苦钻研,并吸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养料,因而创造出许多艺术精品。
端友治砚务意造,不屑蹈袭。时有辇金精竭,令赝顾二娘,被其峻拒。可见端友为人尊师敬友,为艺术刻意千秋不作假冒之事。
端友谋生至沪上,结识了二位名医,一为小儿科徐小圃,一为西医余云岫。二人善书画古玩,尤多藏砚累累满架,端、歙、澄泥之精品应有尽有。且多未经雕琢者,徒然为未琢之璞玉。听得端友善制砚,便请之来家,彼此轮流做东供其食宿,并给优厚工资。端友则安定下来,殚思竭虑,在琢刻方面下了精细的功夫。
端友琢砚,不能限以时日,快则一月一方,也有两三个月一方,甚至一年半载或数年一方的,由于难度之高下,艺术性之强弱不能一致。端友一生琢砚仅数十方,大多归于二医,徐小圃占60%,余云岫得40%。***前夕,徐携砚至台湾,余留沪上,所有精琢名砚,皆归上海博物馆收藏。***后,他的砚刻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府的支持,使他更专心致志地进行创制。为了表示对砚雕事业的执著追求,便改名为“端友”以示要终生以端石为友。五十年代后陈端友入上海文史研究馆为馆员并任教于华东艺专。
陈端友制砚以摹刻自然物体为主,诸如鸟兽、草虫、花果、竹节、荷叶、蘑菇、以及古钟、泉币等,精工巧妙,写实力极强。他食古不泥,一意创新。写实中物象与砚雕巧妙结合毫无牵强附会之意。而其雕刻制工、设计制作、取色取料之良苦用心与写实的原物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创作态度严肃认真,从不轻易提刀,往往经过深思熟虑方才动手,往往一砚之成,长达数年之久。
陈端友的砚雕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写实,把自然界的实物,经过他的艺术设计,加工制作变成了砚雕的艺术品。巧妙地运用了圆雕,深雕,镂雕,薄意雕等传统的各类雕刻技法,代表作品有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澄泥蘑菇形砚,以自然的蘑菇为范本,构***充分运用黄澄泥砚本来的色彩和细腻的质地、砚身以团集丛聚的蘑菇组成,砚堂呈一大菌面,柔润光滑,砚缘、砚背蘑菇弯卷翻转,丝纹清晰,酷肖自然,极富质感,砚背左下根部则有“端友手制”一圆形小印。此砚配有树桩形匣,其上轮纹、疤痕毕现。二是仿古。以历代青铜器为蓝本,凡商周青铜、汉唐青铜,宣德香炉都能在他的砚雕作品上一一再现,其上饕餮,蟠螭,兽面等各类纹饰均雕刻得工细匀称,立体感极强,笔者收藏有一方陈端友刻赠赵叔孺的澄泥宣德砚,便归这一类型。该砚鳝肚黄澄泥青黄色中略见灰,质细芒利,细审之砚面有极小的石英小颗粒状的闪光,发墨益毫,当为明末清初时期的长江澄泥也。赵汝珍在《古玩指南》一书中说:“江苏宝山澄泥砚亦有名,盖宝山滨为扬子江下口海滩产佳泥之故也。”
该砚正方形,边长8.8公分,厚2公分,鳝肚黄色,砚之正面用薄地阳雕技法刻一宣德铜炉,以炉腹作砚堂,炉口为砚池,圆口圈足,肩部饰一对狮耳,颈部一圈夔龙纹,细致精美中见立体感。砚背的雕刻技法,可谓反其道而行之,谓之陷地深雕,作唐代“万”字镜,海棠式镜边,线条坚挺,方中见圆,刀法犀利。抚之有楞手的感觉,如此工艺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砚面之左下方空白处有一阳文“端友制”小篆印,印仅0.6公分,章法停匀,篆法婀娜,小刀浅刻,若不经意极易错过,砚之左侧有民国时海上著名书画金石家赵时(字叔孺)楷书铭“陈端友制赠澄泥宣德炉砚,叔孺记”二行十三字,铁划银钩,非高手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