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袄绿裤花肚兜,缩肩梗脖腆着肚,哭笑无常的憨样傻样,土得掉“渣”,却土得可爱,土中透露出山里女子特有的酸溜溜火辣辣的野味和灵气。傻大姐高高伸出的大脚丫,男扮女装的笨拙媒婆,甚至洞房中别出心裁的“脱衣”,是丑,是怪,让人忍俊不禁、开怀捧腹的同时,却能轻而易举地品味出其中散发着的幽默和灵动。
10多年前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人称“土美、丑美、怪美”的“黄河派”歌舞曾抢尽了风头。她散发着扑面而来的黄土气息,飘逸着浓烈的“老陈醋”味――虽酸,却可口,够味儿。
歌从黄河来
朴厚娇憨,这就是“黄河派”歌舞,蕴含浓郁“醋味”的山西艺术。而造就它们的就是成立于1954年的山西省歌舞剧院。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歌舞剧院编排的大型民族歌舞“黄河三部曲”《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曾震撼中国歌舞界,被誉为“中国舞蹈史上的里程碑”,多次荣获部级奖。
山西省歌舞剧院曾先后6次参加央视春节晚会的节目编排和演出。他们和盘托上浓郁醇厚的黄土风韵与清新扑面的生活气息,撩拨起现代观众最原始的美感和最富生命的共鸣,几乎迷倒了所有人。其中《黄河一方土》中的舞蹈《婆姨》《说媒》《洞房》等节目经串联改编而成的《瞧这些婆姨们》,在199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以20多万张的全国电视观众投票荣获当年“春节晚会歌舞类最受欢迎的节目”第一名。
“我们第一次上春晚是《看秧歌》这个节目,参加了1988年的央视春晚,这是当年春晚总导演邓在***专程来太原观看完《黄河儿女情》的演出后,当场拍板定下的。”“黄河三部曲”主要设计策划人之一、国家一级编导王秀芳介绍说,“接到舂晚剧组的邀请,我们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兴奋,倒是在春晚剧组,我们的演员大受欢迎,我们很激动。后勤的师傅经常私下塞给我们巧克力,还不断地对我说:‘王老师,你的兵想吃啥都告诉我。’央视的门卫很严格,一般查看证件才准进门,可一见我们,他们就很热情地招呼,‘看秧歌的请进’,根本就不看我们的证件。电影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先生当时对我们也特别喜欢,特别照顾,他主动把我们介绍给港台及内地的一些明星。”
“明星们对我们也很热情。1988年,我们第一次去参加春晚,当时梅地亚(央视宾馆)还没建成,我们都住在外面。那时陈佩斯刚买了一辆新车,这在当时是个新鲜高级的东西。他在路上一碰到我们的演员,就热情地问道:“‘看秧歌’的,你们要上哪?我拉你们去吧。”
山西省歌舞剧院当年麾下的黄河少儿艺术团也参加过几次春晚,同样是很有名的一支队伍。王秀芳说:“16个小演员全都是女孩子,当时最小的仅6岁半,最大的也只有10岁。她们第一次上春晚是1995年。在央视彩排期间,剧组的人对她们都喜欢得不得了,说我带来了一帮‘小妖精’。”
就是这帮“小妖精”,在1995年春晚表演完舞蹈《大年夜》之后还发生过一段趣事。王秀芳说,那次演出结束后,剧组演员都集中在一个大厅里吃年夜饭,刘德华突然出现在他们饭桌前,兴高采烈地对孩子们说:“我太喜欢你们了!”一桌人先是惊讶后是激动,刘德华兴奋地坐在孩子们中间,正打算和他们一起吃饭,哪知这时,有人发现了刘德华,周围人“嗡”的一下围过来。还没等孩子们反应过来,刘德华就被几个保镖簇拥着离开了。大家还愣在那里老半天。
“我们很重要”
记者采访春晚中黄河歌舞节目的女主角宋升平,问及她在春晚中和一些明星的接触时,她打断记者的话说:“我们没觉得他们是大腕儿位置就高,反而觉得自己很重要。他们也很普通。***那时也刚开始上春晚,和我们住一个楼道里,我们也聊哪儿的东西在打折一类的话。见到毛阿敏有1米7多的个儿,我们还为她是唱歌的却有这么高的个儿担心过呢。”
听说姜昆还想认黄河歌舞的另一女主角白波做干女儿,记者想问个究竟,自波显然不愿多提,轻描淡写道:“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春晚排练期间,姜老师见到我,觉得我长得像他女儿,后来就跟我说他女儿的一些近况。之后来太原表演时,他还记得我。”她说:“当时主要还是我们的节目好,我们自己很自信,才容易被人注意。”
“一个舞蹈,要想让观众记住演员是很难的一件事,可是我们参加春晚的一些舞蹈演员就经常在外面被人认出。观众和剧组的人也常惦记我们。我们之所以这样受欢迎,主要就是我们演员的表演精彩。”王秀芳说,“在物质文明发达的时代,生活在现代都市里的人们,谁能拒绝来自古老黄河和黄土地的质朴真挚的艺术和情感呢?”事实证明他们确实很重要。
在1990年的春节晚会上,“黄河派”演员给一位歌星伴舞时,这位歌星站在一边看,开玩笑地说:“舞蹈跳得那么好,看来没我什么事了。”那年春晚,有80%的声乐节目都是“黄河派”演员伴的舞。
王秀芳还记得当初接到1993年春晚剧组的邀请后,推荐了“黄河派”舞蹈《山妞与模特》,导演在电话中一听到这个节目名,甚至没看节目就确定要了,王秀芳说:“与其说是导演对我的信任,不如说是他对黄河歌舞的信任。”后来由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周洁扮演了“山妞”。节目播出后,深受观众的好评,并获当年春节晚会歌舞类节目三等奖。周洁的名气更胜以前,她笑称:“这比我拍的那几部戏还要火。”
台上台下都占尽风头的“黄河派”演员似乎可以因此自豪好一阵子了,但宋升平却说:“我们只是把它当成一次常规的演出,根本没觉得因为自己参加过春晚就不要再去乡下那种简陋的台子上表演了。虽然周围一些人好像觉得我们上了春晚就了不起了,但我们自己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从春晚舞台上走下来,当年的元宵节我们就又去贫困山区慰问演出了,大冬天的该穿纱裙子就穿。只是舞台换了,该怎么演还怎么演。”
当今“黄河”之痛
山西省歌舞剧院副院长费泽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春晚是个高手云集之地,当年我们的节目能上春晚是对黄河派歌舞的肯定,同时它也鼓舞了黄河歌舞不断创新。”
2006年“五一”,山西省歌舞剧院对“黄河三部曲”重新进行了编排,萃取“黄河三部曲”的精粹,注入现代流行元素,融合原生态艺术和现代舞台科技手段,以现代精华版的形式推出了大型歌舞《天下黄河》。
山西黄河风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老总说:“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歌舞代表作,山西旅游业这几年形势不错,因此我们就与省歌舞剧院联手打造这台歌舞,并与省内26家旅游公司签订协议,凡是这些公司的游客,都可以把看这一演出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费泽彪说:“《天下黄河》一共上演了50场,反响不错。”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黄河派”盛世难再。
据了解,山西省歌舞剧院在“黄河三部曲”之后鲜有杰作呈现,而“黄河派”的不少创作者和主要演员都相继离开这里,少儿黄河艺术团也于1998年***出去。
费泽彪证实道:“‘黄河派’创作队伍和演出队伍人才流失严重。一方面受待遇制约,另一方面就是外地同行设法挖走人才,连我们附属学校培养的不少学生也都考到外省去了。剧院眼下有些青黄不接。”他颇为感慨,“另外,我们属于差补事业单位,国家每年补贴60%的经费,所以剧院兼有公益和商业的双重身份。这种体制导致想走的人走不了,想进的人进不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剧院的长远发展。”“其实我们自己的创新还不够。”现留在山西歌舞剧院担任舞蹈老师的宋升平不无遗憾地说,“我们‘黄河派’歌舞里的一些东西或被移植或被模仿嫁接,一些人在另一个领域发挥了,创新了,也成功了。”
提到黄河艺术的未来道路,费泽彪说:“虽然存在不少困难,我们会迎难而上,坚持黄河文化走下去。”
离开山西省歌舞剧院时,已是暮色四溢,大门上的“山西省歌舞剧院”几个大字仍光彩熠熠,让人不禁依稀想到:当初阎维文、张继刚、戴玉强等人昔日在此挑灯苦练的场景;当年全国各地诚邀“黄河派”演出时的门庭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