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领导力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领导力的研究开始系统化,并逐步超越所有与组织相关的论题,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问题。事实上,无论组织规模如何,复杂程度如何,有效的领导力都是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什么是领导力?迄今为止,学术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表述。美国著名领导学家沃伦・本尼斯认为,领导力就是将愿景转变为现实的能力。谢里夫・汉史蒂芬・柯维认为,领导力就是将人们的价值和潜力清晰地传达给他们,使他们自己能够认识到这些价值和潜力。约翰・加德纳在《论领导力》一书中认为,领导力是一种独破于职位权力之外的东西。美国著名的领导力研究领域的权威詹姆斯・库泽斯和巴里・波斯纳在《领导力》一书中认为,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我国学者连玉明认为,世界上任何人都是影响别人和被别人影响的,影响别人行为的行为,谓之“领导”,影响别人行为的能力,则谓之“领导力”。领导的实质是影响,领导力的本质是影响力。
由此可见,在对领导力内涵的认识上,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考察维度。但有一点是他们的共识:认为领导力是一个保持组织可持续发展和卓越成长的重要驱动力。自从有了人类活动,领导活动便随之产生,其中就存在着领导力。无论组织内外因素如何变化,无论领导力的内涵有何变化,领导力设定目标并激励人们去完成目的的本质亘古未变。
领导力与领导密切相关,但又不等同于领导。领导就是一种影响,通过影响其追随者的行为来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是领导者所特有的功能,是以权力为基础的。而领导力所阐述的是一种艺术,所谓艺术就是运用能力去实践的最高境界,领导力的主体不仅仅是领导者,还包括每一位参与者,它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发现与挖掘参与者的潜力,以使其更好地为组织服务,更加有效的实现组织目标。如果说领导是由领导的主体(领导者)、领导客体(人及任务)和手段三要素组成,那么对于领导最简单的诠释就是,领导就是领导者运用各种手段作用于人从而实现组织的目标的过程;而领导力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一个环境,提升其他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让每个人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领导力是一种活动而不是一种职位,也就是说不管你有没有下属,只要你进行了领导活动,通过你的行为影响了他人并且激励他人朝着组织目标做更富有创造力的工作,你就具有领导力。领导力不是你有什么头衔,而是你做了什么,职权是领导力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必要条件。领导力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领导环境、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互动程度、组织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进而具有新的内涵。领导力如同艺术,可以通过培训提升、唤醒,但不能直接赋予,需要领导者自身去感悟和思考,尤其涉及情感、魅力、信任、人格等魅力。
领导力是变革,而不是管理。“管理”是一个工业社会的概念,它仅对现实既定的目标和决策负责,是比较单纯的组织行为。领导力是由领导职能、领导素质、领导体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合力,是内生于“领导场”并作用于领导资源配置过程的力量,是领导主体用以应对来自领导环境和领导客体带来的挑战,并引导推动一个群体、组织或社会实现共同目标的核心力量。管理是以制度为主体,是伴随着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的一系列过程;而领导力是以人为主体,以最大限度地影响和激发他人的热情和生产力为目标。管理侧重的是将事情做对,而领导力侧重于选择做对的事情。管理是维持现有的秩序,领导力是改变现状。领导力的功能是带来建设性的或适应性的变革,而管理的职能是自动平衡,即通过让关键变量保持在容许范围内从而使系统维持下去。自我平衡的重要方面是控制,因此,控制处于管理的中心位置。管理是以命令、服从为基本的行为模式,是一种硬权力,具有强制性;领导力是一种特殊的影响力,更多的是一种软权力。
领导力的构成
领导前瞻力。前瞻力就是在充满不确定因素环境中,领导者是否能够看清组织的发展方向和路径,有远见的规划团队长远策略,正确预测未来,从而实现团队的目标的能力。这是领导者最原始、最基本的领导力量。前瞻力的形成主要与领导者和领导团队的领导理念、领导者的知识水平、组织所处的宏观环境的发展趋势以及领导活动的自身特点有关。
领导决断力。领导决断力是领导者针对领导活动中各种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进行快速有效决策的能力,是对事物发生发展的分析、判断及处理的能力。主要体现为掌握并利用各种决策理论、方法和工作,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情感控制力及大局观,具备快速和准确评价决策收益的能力。组织发展需要领导做出策略决断、危机、培训、变革、人事、撤退等诸多决断。可以说,领导决断是一个完整的程序、完整的系统。任何组织走向飞速发展的轨道,都离不开领导者在关键时刻做对决断、做好决断。
领导驾驭力。驾驭力是领导者驾驭一支团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领导者有效控制组织的发展方向、实施战略的过程,是使组织中各个环节、各种因素围绕一定目标而行动的能力。如果说驾驭是指如何去做,那么驾驭力便意味着如何拥有这样的能力。驾驭和驾驭力是相辅相成的,驾驭一支团队需要优秀的驾驭力,而驾驭力又是从驾驭团队的过程中慢慢累积而成的。如果说驾驭是实践,那么驾驭力就是理论和经验。领导驾驭力外在表现为行动控制,领导者通过驾驭力使被领导者行为符合领导者的期望与要求。
领导执行力。领导执行力是领导者有效利用现有组织资源、贯彻组织战略意***、高效达成组织目标的能力,是把组织战略、规划转化成为效益、成果的关键。领导者要拥有较强的领导执行力,就要让员工抱有梦想,而且还要拥抱它、实践它;要深入员工中间,向他们传递活力和乐观精神;要以坦诚精神、透明度和声望,建立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感;要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团队,把同员工的每一次邂逅都作为评估、指导和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的机会;要有勇气,敢于做出不受欢迎的决定,说出得罪人的话;要以好奇心、甚至怀疑精神来监督和推进业务,要保证自己提出的问题能带来员工们的实际行动;要敢于承担风险、勤奋学习,亲自成为表率;还要懂得激励,能运用各种激励手段激发成员热情。
领导力的修炼
修炼领导者的控制能力。如果没有有效控制,领导者就无法从事管理工作,组织就无法在正常轨道上运行,即使是相对完美的决策和计划,也会因无法执行变成空谈。因此,控制能力对领导者来说是一项重要工作。领导者想取得卓越的成效,就必须致力于有效控制全局。为了增强领导者的控制力,领导者要坚持领导控制全局的原则,能灵活运用经济、法律、精神或行***等控制手段,熟练掌握引导控制、权力控制、自有调控等有效控制方法。
修炼领导者的决策能力。决策是领导者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依据现实条件,对未来的行动方案进行设计、评估、选择的过程。西蒙认为,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可以说,领导的成败和能否做出正确决策直接相关,所以,决策能力是领导力开发的重点之一。为了提高领导决策能力,领导者要掌握德尔菲法、决策树法、矩阵法等科学决策的方法,要按科学决策的程序办事,要有正确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修炼领导者的“领人”能力。领导就是要带领别人完成目标,其要义就在于“带领”。是否领好人是领导者领导力高低的衡量尺度。为了提高领导者的“领人能力”,领导者要愿意育人,把培养教育下属作为领导者的重要工作来抓;领导者要能识人,领导者必须有辨别人才的能力,能识别出潜在人才;领导者要会选人,掌握科学的选拔人才方法,具有宽阔的选人视野;领导要敢用人。领导者要知人善任,对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人才,也能以宽宏的胸怀用之。
修炼领导者的协调能力。一般情况下,组织的人际关系都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就会造成组织氛围紧张、人心涣散,影响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协调人际关系和工作关系是领导工作主要方面之一。只有那些把上下左右关系“玩得转”,在其他成员面前“吃得开”,各种工作关系“摆得平”“理得顺”的领导者,才能够赢得上级的认可、同级的肯定、下属的拥戴。
修炼领导者的心理调适能力。在社会变革过程中,领导者需要及时调节心理以适应这种变革。领导者的心理调适能力是其应变能力、社会认知能力、心理平衡能力的综合体现。运用合理的心理调适方法自觉进行心理调节以保持良好心态,是领导者做好工作的前提。要不断地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就要能正确看待心理失调,克服恐惧心理,采取必要措施,增强自信心。就要加强领导者的自我心理卫生保健,建立自我防卫体系;就要防止和克服过度紧张等不良心理反应,控制不良情绪,加强自我心理调控。
修炼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者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领导力最为直接的体现。领导者能取得业绩的大小,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语言表达力的高低。因此,领导者要注重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主要掌握以下原则:一是表达方式和内容合适。做到内容贴切、话语真实、方式简明。二是表达得体并有礼貌。选择的表达方式和语汇要切实符合对象和身份,符合语言环境,态度要谦虚,神情要文雅。三是要表达准确。用词和发音要准确,要避免使用有歧义的表达方式。四是要通俗而简洁。表达要平易自然,语句要凝练。
修炼领导者的创新能力。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创新能力也是领导力的激发点。领导创新能力包括发现新问题的洞察能力,拓展思路的探索力,已有经验的借鉴能力,远见卓识的预见力和探求新知的思考能力;提高领导者的创新力要培养领导者的好奇心、自信心、***性、想象力、严密性、变通性等个性特质;需要掌握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等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需要掌握还原法、列举法和演绎法等创新技法;需要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
修炼领导者的学习能力。领导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产生的。可以说,领导能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领导学习能力是指领导者具备的有效学习的能力,领导者带领其他成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进行变革创新的能力,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领导理念。要提升领导者学习能力,领导者就要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并积极创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善于在实际工作中总结、提高、创新;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层次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作者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责编:思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