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间10篇

大学期间篇1

关键词:近义词;辨析;研究综述

一、引言

本文对七大期刊进行了近义词辨析论文穷尽式的搜索。这七大期刊分别为《汉语学习》、《世界汉语教学》、《语文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文字应用》、《语言研究》、《中国语文》。并把所有已找到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按照词性的不同进行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名词(84篇);动词(64篇);形容词(19篇);副词(80篇);代词(15篇);数量词(15篇);介词(6篇);连词(15篇);助词(16篇);语气词(3篇)以及还有可以归为套语(2篇)和格式(14篇)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

下面对近义词辨析的论文的时代特点进行进行简单的总结和概括,使读者能对1979年以来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有一个总的了解,以便读者能够明确将来的研究方向,为读者的研究指明方向。

二、二十几年来近义词辨析论文的特点归纳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汉语作为外语教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现在的发展速度已非常惊人。但初期到现在的近义词辨析的论文呈现出一系列是特点。下面简单说一下。

1.论文写作形式的特点

有的文章是以随感和杂记的形式出现,它们的篇幅往往很短小,特别是在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研究初期更是这样,没有现在发表的论文那么规范正式,甚至连摘要、关键词以及参考文献都没有。当时的文章只是简单的对两个近义词进行比较,说明两者之间的不同,而且辨的也不是很透彻。如:龙启群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启事”和“启示”》就是一个例子,主要从不同的词性角度对二者的基本意思加以区别。再如:金有景198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恶梦”和“噩梦”》、金有景1986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糖坊”与“糖房”》等等。

但近几年,论文变得更加规范,辨析地更加深入,语料来源也明确起来,变得更加地规范,格式也变得更加完善,趋于完美。举个例子: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主要从词汇、语法、修辞三个角度对“词”进行了考察。这是因为对外开放以来,汉语作为外语教学发展地更快了,有更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汉语,它们对能够解释汉语近义词的书需求更大了。原来只是对本族人的汉语教学的那些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外国人学习汉语近义词的需要了。原来汉族人认为没有问题的词汇,也不会想到它们之间存在着差别的词汇,因此也就不会说出不象话的汉语句子,但对外国人来说却成了问题。比如:“被”、“被…所…”、“为…所…”之间的差别就是很多留学生困惑和出现偏误多的地方。再比如“重视”和“讲究”之间的区别也是留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因此,这就需要我们作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者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汉语里的近义词,深化和细化它们之间的微妙差别,使留学生能更好地学好汉语的近义词。

2.研究对象:

词性多,基本覆盖了所有词性,覆盖面广。

1)由原来的单一语言内部词汇的比较转向多个语言词汇的对比研究,出现了汉外对比的论文,研究变得更加深入。例如:由章纪孝和水野义道两位先生1984年合写并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01期的《汉语“更”和日语“もっと”》主要从语法关系和意义上进行了比较两者的异同。周时挺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的《and和而》主要从十大方面说明二者在语法关系上的相似之处。再如王钟华1986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的《汉语的“什么”和法语的“que”》以及元元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2期的《“”和“们”》都属于这一类汉外对比的论文。

2)除此之外,方言词汇对比分析比较的论文也渐渐多了起来,对方言词汇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例如:史秀菊2003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1期(总第86期)的《临猗方言的结构助词“奈”与“哩”》主要从临猗方言结构助词的分布、“奈”的语法功能、“哩”的语法功能、以及“奈”、“哩”成因分析这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再比如饶长溶1996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2期(总第59期)的《长汀方言助词“嚟”和“咧”》;以及陈茂山1995年发表在《语文研究》第3期(总第56期)的《定襄方言的“咾”和“唡”》均属此类。

3)另外也有普通话与方言词汇的对比研究。比如:沈怀兴2005年9月发表在《语言研究》第3期的《“知不道”和“不知道”》说明了两者不仅来历、结构均不相同,而且本义完全不同,引申义亦不尽相同。

4)当然也不乏普通话近义词词汇之间辨析的论文,而且这一类论文占的总数是最多的。简单举一例加以说明:周小兵199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4期的《“常常”和“通常”》主要考察了这两个词在语法分布上的区别并解释了它们在意思上的差别。再如周小兵与邓小宁2002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1期的《“一再”和“再三”的辨析》、张发明1984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一会儿”和“不一会儿”》均属于此类论文。

5)辨析论文从原来单纯辨析几个词的区别到研究几个近义词的功能应用。肖奚强2002年发表在《语言研究》第4期(总第49期)的《“正(在)”、“在”与“着”功能比较研究》,文章分析了“正(在)”、“在”及“着”之间的异同。认为“正、正在、在”是表态副词,都表示动作的进行,其态意义的核心是“进行”。但三者在语用功能上也互有异同。

6)最后,我们从各个词性角度分类的论文数量可以看出名词、副词和动词类的辨析论文的数量是最多的。相对地,虚词类的文章则相对较少。所以,虚词类方向的辨析论文应是今后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3.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1)从原来单纯的辨析到现在综合运用综合、分析、定性与定量的方法来阐释词语之间不同的文章渐渐地多了起来。早期的文章只是单纯地说明词语间的不同,而没有运用数据统计等各种分析手段来辨析。如徐静茜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6期的《“起”和“上”》以及金有景1981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4期的《“实验”和“试验”》都属于这一类的文章。而近几年的辨析论文的研究方法变得愈加地完备而科学。例如:莫彭龄2004年发表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的《词汇的“词”、语法的“词”和修辞的“词”》。

2)从原来的手工到现在利用高科技计算机手段来收集语料。收集的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身有体会的。

3)不仅只是词汇层面的辨析,也扩展到了语法层面。如:李茉莉1990年发表在《汉语学习》第3期的《试比较汉语表示完成的动态助词“了”与日语表示完成的助动词“た”》对比了“了”与“た”在“时”、“限制性”、“单一性与多用性”方面的不同。

大学期间篇2

一、研究方法 

一般的抽象系统中都包含着许多因素,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了该系统的发展态势。人们常常希望知道在众多的因素中,哪些是主要因素、哪些对系统发展影响大等等,而使用灰色相关性分析可以弥补其他系统分析方法的缺陷,适用于本论文的研究。 

灰色系统理论是华中理工大学邓聚龙教授于1982年提出的,该理论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来分析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8]。灰色关联分析是根据比较参考序列曲线和比较序列曲线之间的几何相似度来判断二者之间相似程度的,利用灰色关联系数来比较参考序列曲线和比较序列曲线在各点的差异[9,10]。 

二、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本研究以《灾害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从研究学科来看,《灾害学》是进行综合性研究的学术期刊,它以各种自然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文灾害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各种灾害事件的分析讨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研究内容来看,广泛交流灾害科学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从研究方向来看,注重关于灾害问题的研究动态和防灾减灾对策、人类抗御灾害的科技水平和能力等等的探讨。因此,通过对该期刊的研究,能够全面筛选出各灾害学相关研究的被引次数。 

本研究引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net)2004—2015年的数据。其中以2004—2013年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同时参考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普赖斯认为,科研论文一般在其发表后1—2年即达到被引用最高峰,因此选用2004—2013年10年的数据,2014年和2015年的数据仅作为参考数据。 

本研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以被引次数最多的50篇论文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基础,从论文的被引次数与该论文的***量、论文作者的职称、的时间、论文研究范围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三、被引用率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确定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 

本文选取论文的被引次数作为参考数列,以该论文的***量、的时间、论文作者的职称、论文研究的区域作为比较数列,如表1所示。 

表1 影响因子及变量设定表 

其中,职称按照从高往低赋值:设正高=1,副高(博士)=2,中级(硕士)=3,初级=4;研究范围从大到小赋值:设世界性=1,全国性=2,地区性=3,市县等=4,则被引次数最高的50篇论文的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二)无量纲化 

由于系统中各因素列中的数据可能因计算单位的不同,不便于比较,或在比较时难以得到正确的结论,因此,在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时,一般都要进行标准化 (无量纲化)的数据处理。本文利用公式(1),以P50的数据为基准,对原始数据数列和比较数据数列进行初始化运算,以消除量纲或数量级的影响,得到标准化后的数列(表3)。 

(三)产生对应差数列表 

将无量纲化后的比较数列与参考数列进行差值计算,并求绝对值,将之列如对应差数列表,内容包括与参考数列值差(绝对值)、每列最大差和每列最小差。然后计算最大差值和最小差值。 

四、灰色关联的结果分析 

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可知: 

1.论文的***量、的时间、论文作者的职称、论文研究的范围四个方面的相关度都几乎接近于1,说明这四个方面与论文的被引次数相关度非常大。 

2.从论文的***量、的时间、论文作者的职称、论文研究的范围四个方面来说,相关度大小排序为:研究范围>时间>作者职称>***数量。说明论文被引用率影响较大的还是论文本身研究范围。也说明论文刊出时间越长,关注的学者越多,被引的可能性也越高。作者职称和***数量低于前两个因素。 

3.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结果对把握期刊的服务对象和办刊理念有极大帮助。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克服了传统数理统计方法中对样本需要量大、计算量大等缺点,有利于分析期刊研究过程不完全信息中随机因素的显著性和关联性,开拓了期刊研究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雪立.10 种国际权威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构成特征及其启示[J].编辑学报,2014,26(3):296-300. 

[2] 毛国敏,蒋知瑞,任蕾,等.期刊论文被引频次的幂律分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5(2):293-307. 

[3] 叶鹰.高品质论文被引数据及其对学术评价的启示[J].中国***书馆学报,2010,36(1):100-103. 

[4] 方红玲.我国科技期刊论文被引量和***量峰值年代——多学科比较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08-710. 

[5] 黄鹂.从论文被引频次分析看高校学报在学校科研发展中的作用——以长江大学及其主办的学报为例[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2012,35(9):184-186. 

[6] 任胜利,柴育成,姚玉鹏,等.地球科学国际主流期刊的引文分析[J].科学通报,2002,47(1):74-79. 

[7] 李斐然.如何创作被引次数最多的论文[J].创新科技,2012,(1):58. 

[8] 曹惠玲,黄乐腾,康力平.基本AHP及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发动机健康评估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5,45(2):122-129. 

大学期间篇3

[关键词] 国际***治 分析评价 CSSCI 文献计量学

中***分类号:D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7)4-0096-08

引言

国际***治作为一级学科***治学下属的二级学科,是***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方向。国际 ***治是国际***治行为主体为实现一定的***治目的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是其相互间形成的各种 ***治关系的总和。它主要研究的是各国对外***策及其发展演变,国家之间的冲突与合作,国 际***治力量的对比及其变化,国家集团的形成、分化和改组,世界秩序的形成、发展与变革 等[1]。本文借助2001―2005年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 ,通过大量的数 据对我国国际***治领域的发展概况和期刊影响力研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在很多方面与***治 学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分析,试***给出中国国际***治研究的总体面貌、特征和趋势。

根据我国2005年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目录统计,我国公开发行的***治学期刊700 多种,排除通俗读物、***治读物、二次文献以及非中文文献的期刊,***治学学术期刊大约34 0余种。2001―2005年间,CSSCI收录***治学期刊32~36种[4.7]。每年大约收录*** 治学论文4000多篇(这个数据包括其他学科期刊发表的***治学论文,当然也排除掉了*** 治学期刊所刊载 的其他学科的论文)。为了对国际***治方面的文章进行研究,在各年的论文中,我们按照文 章所属的学科分类,通过中国***书馆分类号将国际***治、国际关系、各国***治和外交等方面 论文挑选出来;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关键词检索,将那些论文关键词中提及“国际***治” 、地区***治、各国***治等方面但并未分到上述类别中的文章也纳入其中进行 分析。

国际***治论文概述分析

按照上述的原则,我们一共从CSSCI 2001―2005年的数据中,检索出来源文献8553篇和 相应的67362篇引文文献,这些文章分布在283种各类期刊上,本文对国际***治的研究都 是根据这 些文献信息得出的。

1.国际***治论文发文情况

在国家公布的***治学一级学科下包括了8个二级学科:***治学理论、中外***治制度、科学社 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治教育、国际***治、国际 关系和外交学,而本文研究的宽泛概念的国际***治学(包括国际***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论文数量接近***治学论文的1/3。表1给出了2001―2005年这5年来国际***治领域论文的发文 数量以及在***治学中所占比重的情况。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整个***治学领域论文数量的增加,国际***治学领域的文章也 在这5年中稳步增加,其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不断增加,反映了该学科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 。此外,国际***治研究论文在***治学的总数中一直占有30%左右的比重,可见国际 ***治是***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方向。

2.国际***治学论文和引文概况

论文的引文数量从一个方面表现出作者的研究广度、学术深度和规范程度,并且能够特别地 反映作者所在的学科的研究广度、学术深度和规范程度。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到,2001―2005年间, CSSCI收录国际***治领域论文8553篇,引用 文献67362篇,篇均引用文献数为7.88篇,要高于整个***治学的平均量(5.81)[3]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量(6.06)[3];无引文文章所占的比例也低 于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的平均数(33.6%)[3 ] ,更低于***治学论文的无引文比例(39.2%);同时篇均引文数在这5年里由2001年 的5. 7篇增长到2005年的10.18篇,增长速度非常的快,这些都说明了这些论文与整个***治学其 他 学科相比,其研究深度和学术规范都表现了明显的优势。从历史角度来看,国际***治领域在 2001―2005年间的发文量基本保持稳定,但是与此同时,篇均引文数和有引文文章的数量则 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国际***治领域学者的研究越来越走向规范和成熟,其主要原因 大致有二:一是随着借鉴国外成果的增多,我国学者与国际学术规范接轨的速度加快,学术 研究和规范上的差距相应缩小;二是随着国际***治(国际关系、外交学)专业硕士和博士研 究生两个层次的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该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逐渐显露出良好成效。

3.国际***治论文引文语种分析

对国际***治领域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该领域学者的阅读范 围和习惯,了解***治学学者对国外国际***治学术成果的接受状况,以及不同语种国家的研究 对中国国际***治研究的影响。表3给出了2001―2005年国际***治领域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统计。

2001―2005年间国际***治领域的论文引用文献的语种最多的是英文文献,为27544篇次 ,占全部被引文献的40.9%。中文文献有23710篇次,占全部文献的35.2%;译文文献 有11402篇次之多,占全部文献的16.9%。如果将所有被引用的外文文献和译文文献进 行相加,合计为57500篇次,在国际***治论文引用的外文文献中占64.8%左右。这 一比例远远的超出了整个*** 治 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外文文献平均引用率(45%和33%左右)[3]。国际***治学论文 的外文文献引用之多,是和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吻合的。

表3中的数据表明:第一,国际***治由于其本身研究内容和范围具有国际性,所以外文文献 的引用率相对地高于其他学科,说明我国学者高度重视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第二,国际***治 研 究的开放度较高,中国***治学学者能积极主动地阅读和使用国外国国际***治学的研究成果, 各种外国专业文献成为中国***治学者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第三,大多数该领域的学者使用 的外国语言是英语,而且增长速度之快(5年间增长了245%)表明中国国际***治学界受英语 世界国际***治学研究的影响相对较大;第四,日文、德文、法文的增长速度也很快(分别增 长了248%、206%和186%),说明英语世界以外的国际***治学研究成果对中国国际***治学研究 的影响也在逐步增强。最后,它们说明中国国际***治学仍是一门比较年轻或不太成熟的学科 。

4.国际***治论文引文类型分析

对论文所引用文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学者的阅读习惯以及获取知识的主要 来源,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文献在国际***治学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同时,这些数据还可以让 我们去发现一个学科的发展速度和学科成熟度。表4给出了国际***治学论文引用文献的类型 数据。

在国际***治领域论文引用的各类文献中居于首位的是***书,被引篇次达33101,是期刊 论文 的两倍左右,若加上另一种***书形式(汇编文献)则高达38482篇次,占全部参考文献 的近5 7%,这说明大多数国际***治的学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仍然是***书,而且许多***治学经典著 作至今仍被学者们广泛引用;引用数量处于第二位的是期刊论文,接近引用总数的24%,低 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平均数,这说明期刊论文对国际***治研究的影响相对小于***书。以下的依 次顺序是汇编文献、报纸文章、网络资源、报告文献、会议论文、法规文献、学位论文、信 函、标准文献等。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报纸文章在整个引文类型中所占有的比重相对较高,达到8%(*** 治学只有6%,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仅3%),说明国际***治学学者非常注重国际新闻、动态或时 事,其研究和国际热点问题非常紧密;二是学位论文在这些引文类型中比例非常小,说明其 对国际***治研究的学术影响很小,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获取学位论文的渠道不够畅通,国内 各高校和研究机构或相关学科点之间的交流不够密切,另一方面也说明学位论文的整体学术 水平还有待提高。

国际***治期刊发文和被引分析

期刊对某一个学科领域的发文说明该期刊对这一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视程度,一个期刊的 论文被某学科论文的引用,说明该期刊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影响度。因此,我们通过所选出的 8553篇国际***治学学科论文,考察这些论文所刊载期刊的分布和引文期刊的分布,从而 分析这些期刊对我国国际***治学研究的影响。

1.期刊发文分析

通常,国际***治学论文主要发表在国际***治、国际关系、外交学或其他国际问题研究期刊上 ,但也有许多该领域的研究论文刊载在综合性期刊上。通过对国际***治学论文所刊载期刊的 统计分析,我们可以考察各期刊对我国国际***治学研究的贡献。表5给出了2001―2005年期 间CSSCI所收录的国际***治学论文最多的50种期刊。

在我们对检索出的国际***治领域的论文进行分析之后发现,这些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共283 种)除分布于***治学之外,还分布于历史学、民族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 等其他非***治学领域,这说明了国际***治的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非常密切。分析表5 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与国际***治密切相关的刊物最多,说明我国学者最瞩目的还是本学科专 业的重要和核心期刊;其次是一些与***治密切联系的理论性刊物;再者是一些社会科学综合 性期刊。毫无疑问,这些期刊在我国国际***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期刊被引分析

期刊对某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可以通过该学科论文的被引用情况反映出来,影响的大小主要表 现为引用的频次。一般说来,期刊所载论文被某学科引用的次数越多,那么该期刊在这一学 科影响就越大。如表6所示,国际***治学论文引用国内外期刊约3318种,其中国外期刊1 600余种。这里列举了2001―2005年CSSCI中发表的国际***治领域论文被引用数量位于前 60名的中外文期刊。

从表6的数据可以看出:其一,进入前60名的期刊中有21种外文期刊,而且在排名前20名的 期刊中有将近一半都是外文期刊,这再次说明我国国际***治学研究受国际学术界的影响之大 ,也反映了我国国际***治的学者们密切关注着国外国际***治研究的发展和动向。在这20多种 期刊中,16种是国际***治、国际关系和外交类期刊,4种是综合性期刊,其中,8种为外文期 刊,且均为美国期刊,说明我国国际***治的研究受美国的影响较大。如果再作进一步区分, 这8种外文期刊中有6种为国际***治类专业期刊,2种为***治类专业期刊。其二,这60种期刊 中有相当数量的非***治学类的期刊,涉及到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等学科,涉及面非常广泛,表明了国际***治学研究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密切关系。当然, 在这60名期刊中,最多的还是有关国际***治、国际关系、外交类杂志,约占1/3;其次是各 种综合性期刊,如《中国社会科学》、《读书》、《国外理论动态》、《国外社会科学》。 其三,表6中的中文期刊中,有相当数量期刊的主办单位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下属研究所 ,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国际***治学研究中的突出的地位。如果将其他单位 计入统计,那么中国国际***治研究期刊及其影响的两个中心,分别是北京和上海。

结 束 语

本文利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5年的数据对国际***治这一领域的 发展概况和期刊的影响力进行分析后可以看出,国际***治作为***治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 方向,在学术研究方面表现出一些以下重要特征:我国国际***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发展 速度快,队伍不断扩大,成果逐渐增多;中国国际***治研究与其他学科专业交叉,无论是研 究对象和内容,还是期刊分布和影响,都是如此;中国国际***治研究大量借鉴了国外的特别 是英语世界的研究成果,其中,以美国国际***治研究界的影响最为显著;中国国际***治研究 的地理中心是北京,上海则是北京以外最重要的研究重镇。总之,中国国际***治研究是一个 与时代联系紧密的领域,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正不断拓展,正在日益成长和发展。

注释:

[1]黄晓辉.当代世界经济与***治.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nju.省略(访问时间2007.03.20)

[3]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2000―2002年CSSCI来源期刊.cssci.nju.省略/cssci.lyqk2000.htm

[5]2003年CSSCI来源期刊.cssci.nju.省略/cssci.lyqk2003.htm

大学期间篇4

10 年间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选得到了“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 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并对 h 指数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 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h 指数可以 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关键字】h 指数;教育技术学;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

【中***分类号】G40-05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1―0021―07

一 问题的提出

h 指数是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分校的物理学家 J.E.Hirsch 教授在 2005 年提出的一项旨在评价科学家个人绩效的指标。h 指数的定义是:一个科学家的分值为 h,当且仅当在他(她) 发表的 Np 篇论文中有 h 篇论文每篇获得了不少于 h 次的引文 数,科学家剩下的(Np-h)篇论文中每篇论文的引文数都小于h 次。[1]根据 h 指数的定义,假如一个研究人员的 h 指数为 9,则意味着他发表了至少 9 篇论文,并且仅有 9 篇论文的被引次 数不少于 9 次。在计算某位研究人员的 h 指数时,可以将这位 研究人员的论文按照其引文数降序排列,然后从排序最高的论 文开始向下逐条计数,一直到某篇论文的排序号大于该篇论文 的引文数,则该篇论文的序号数减 1 就是该位研究人员的 h 指 数数值。Hirsch 讨论了 h 指数在评价研究人员个人绩效中的应 用,并且提出了他们晋升应达到的门槛。例如,他认为研究型 大学教师晋升为正教授的指数的典型值应约为 18。[2]

在 h 指数的基础上,中国科技大学的吴强提出一种新的科学家个人绩效的评价指标――w 指数。[3]w 指数与 h 指数类似, 但做了些巧妙的修改。举例来说,假如一个研究人员的 w 指数 为 9,意味着研究者发表了至少 9 篇论文,并且仅有 9 篇论文 的被引次数不少于 90 次。吴强指出,w 指数是对 h 指数的重要 改进,因为它“更准确的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高质量论文的影 响”,并且他也承认这一指数“可以被称为 10h 指数”。根据 吴强的研究,研究人员的 w 指数为 1-2 意味着他“已经具备了 某一领域的基础”。w 指数为 3-4 意味着这位研究人员已经掌 握了“科学活动的艺术”,而“杰出的研究者”属于那些 w 指数为 10 以上的人。吴强把“顶尖科学家”留给了通过 20 年工作 w 指数达到 15 或者通过 30 年工作达到 20 的科学家。

在 h 指数提出之前我们通常是采用信息计量学的方法来 评价研究人员,从信息计量的角度定量地对研究人员进行评 价,其结果比较客观、比较准确。在信息计量学中,研究人 员的学术成就和对学科贡献主要体现在发表的文献数量和文 献被引次数两个方面,其中文献数量说明作者生产的文献产 量或科研能力,而文献被引频次则更能说明作者生产的文献 的质量,交流程度和学术水平。因此,一般从论文数量和被 引频次两个方面考察作者的影响力。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 曾从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三个方面考察中 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并评选出了 16 位教 育技术学领域的关键学者。[4]然而,正如 J.E.Hirsch 教授 所指出的,应用“论文数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 引频次”等单项评价指标存在一定的缺陷。他认为“论文数 量”的缺点是不能测度论文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总被引频 次”的缺点是作者的影响力会被少数重要的合作论文夸大; “篇均被引频次”缺点是数据不容易获得,容易造成奖少惩 多。[1]J.E.Hirsch 教授认为 h 指数能够测度科学家个人工作 的主要影响力,并能够避免上述指标的一系列缺点。 J.E.Hirsch教授进一步指出,即使两个科学家的论文数或 引文数量有很大差别,但假如他们具有相似 h 指数,那么仍 然可以认为他们的整体科学影响力是可比的。反之,科学生 涯相同的两个科学家,即使具有相近的论文或引文数量,假 如他们的 h 指数有很大差别,同样可以认为具有较高指数的科学家是一位更加“优秀”的科学家。因此,本研究将采用 h 指数作为主要指标来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 人员进行科研绩效评价(这里“中国大陆地区”用于限定研 究人员的学术活动范围,而不是限定研究人员的所在研究机 构),并辅之以 w 指数的计算,同时与“论文数量”、“总被 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等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比 较,以发现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

二 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 人员,我们可以从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重要的学术期 刊中获得该领域研究人员的信息以及论文被引用的 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研究人员科研绩效的评价。笔者参 考《CSSCI 来源期刊(2006-2007)》[6],选取该引文索引来源期 刊中属于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学术期刊包括《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中国远程教育(上)》、《开放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距离教育》等六个期刊(后文简称 为“六大学术期刊”),并获得这六大学术期 1998 年至 2007 年 所刊发的论文及其引文信息以作为分析数据(尽管在《CSSCI 来源期刊(2008-2009)》[5]中,《现代远距离教育》已经不在其中, 但这并不影响对该期刊 2007 年以前的论文的分析)。本研究所 选择的期刊范围较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选取的期刊范围 更广,可以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科研绩 效做出一个更为客观的评价。研究的具体过程包括利用中国知 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7]完成“六大学术期刊”论 文基本信息***与整理、利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 据库 0完成“六大学术期刊”被引用信息***与整理、研究人 员所的数量、总被引频次与平均被引频次计算、研究 人员的 h 指数和 w 指数计算、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比较等环节。

这里笔者没有采用 CSSCI 数据库,因为从 CSSCI 数据 库中***相关数据效率较低。当然,CSSCI 的引文数据库更 具权威性,其引文来源仅限于 CSSCI 为数不多的来源期刊。 而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的引文来源则更为广 泛,其来源包括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 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等,相比于 CSSCI 引文数据库,更能反映论文的影响范围。两个引文数据库各 具特色,在本研究中笔者选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 数据。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采用 CSSCI 的引文数据库来分析。

1期刊论文基本信息***与整理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专业检索界面,可编写检索语句,于是笔者编写了如下检索语句,如*** 1 所示。

经检索(检索时间为 2008 年 9 月 2 日),返回 14102 条 记录,其片段如*** 2 所示。

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初级检索系统中不能进行每个作者所***文数量的分类汇总计算,我们需要将这些结果逐页复制到 Microsoft Excel 软件的表格中, 并清除所有格式,可得到如*** 3 所示的 Excel 表格。

在这个表格的基础上我们便可以进行分类汇总计算了。由于具有 10000 行以上记录的 Excel 表格操作起来非常缓慢, 于是笔者将 Excel 表格中的数据导入到 SQL SERVER 2000 数 据库中,得到“论文数据表”,其片段如表 1 所示。

通过 T-SQL 语言对论文数据表进行查询分析,可对“六大学术期刊”的所有作者及发表文章情况进行统计。经对“论 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字段(这里忽略同名作者 的干扰),以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得到“作 者-论文分类汇总表”,共有 6462 名作者(这里指第一作者, 下同)以及每位作者的数量,其片段如表 2 所示。

然而,仅仅依据“论文数量”进行排名,大量来自“六 大学术期刊”的编辑将进入前列(如表 2,论文数量位居前 5 位的就有 4 位期刊编辑),这就会大大影响研究人员在“论文 数量”上的排名。这里,笔者将借助下文提到的“引文数据 表”(因为通讯稿或评论等文章的被引频次往往很低),先查 询“引文数据表”得到“总被引频次”居于前 100 位的作者 列表,再查询“论文数据表”得到“论文数量”排名居于前100 位的作者列表,然后取这两个列表的交集,发现“论文数 量”排名居于前 100 位的作者列表中有 34 位作者不在交集 中。通过查询这 34 位作者的单位信息,发现有 16 位是期刊编辑。这 16 位编辑的文章需要从“论文数据表”中剔除出去。 另外,笔者发现,编辑所撰写的文章在论文记录的“单位”信 息上均有“本刊记者”的字样,于是笔者先查询论文记录的 “单位”字段包含“本刊记者”的记录,并对这些记录中的作 者字段进行分类汇总,发现共有 40 位作者。将前后两次得到 的编辑名单加以合并,并将这些编辑发表的论文从“论文数据 表”中剔除。然后对“论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 字段,以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再次进行分类汇总,并以“论 文数量”逆序排列,得到新的“作者-论文分类汇总表”,其 中数量居前 50 位的研究人员列表如表 3 所示。

2期刊被引用信息***与整理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的专业检 索界面,编写如*** 4 所示检索语句。经检索(检索时间是 2008 年 9 月 2 日下午 3 时),共得到 7927 条记录,结果如*** 5 所示。

同样,在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引文数据库中无法进 行每位研究者的被引频次求和计算,也需要将这些结果逐页 复制到 Excel 表格中,在去除标记并对一些列如“被引文献作 者”、“被引文献来源”进行分列操作后,如*** 6 所示。

为方便计算,笔者将这个 Excel 表格导入到 SQL SERVER 2000 的数据库中,得到“引文数据表”,其片段如表 4 所示。

然后通过 T-SQL 语言对引文数据表进行查询分析。通过SQL SERVER 的查询分析器,可以对每位作者的“总被引频 次”、“平均被引频次”、“被引文献数”等三项指标进行 计算。经对“引文数据表”以“第一作者”作为分类字段, 以“被引频次”求和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接着再以 论文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并计算每位作者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后以“总被引频次”逆序排列,得到“作者-引文分类汇总表”(这里忽略同名作者的干扰),该 表共有 4211 名作者(这里的作者指的是第一作者,下同)以 及每位作者的“被引文献数”、“总被引频次”和“篇均被 引频次”。其中,“总被引频次”居前 50 位的研究人员列表 如表 5 所示。

3研究人员的 h 指数和 w 指数计算

按照 h 指数和 w 指数的定义,笔者利用 SQL SERVER的查询分析器编写相关算法对“引文数据表”中所有作者进行两个指数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按 h 指数逆序排列,得到“作者-h 指数-w 指数数据表”,其中 h 指数不小于 7 的作者 共有 36 位,如表 6 所示。

笔者认为,导致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员 h 指数偏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本研究选取的文献数据持续时间不长,只有 10 年,相对于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生涯还是比较短暂的;二是国 内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普遍偏低,根据张伟远(1999)的一项 比较研究[9],中国大陆地区有参考文献的文章中,60%的文章只有 1 到 4 份参考文献,在英美两国的期刊中,60%的论文有9 份以上的参考文献,45%的论文有 20 份以上的参考文献。

前文已经提到,w 指数为 3-4 意味着这个研究者已经掌握了“科学活动的艺术”。表 6 是依据 h 指数排名得来,可能会 将一些发文量较少、然而“篇均被引用频次”却很高的作者排除在外。下面笔者再以 w 指数为条件,选取 w 指数不小于 3 的作者名单,仍然按 h 指数逆序排列,得到如表 7 所示结果。

表 7 中灰色区域部分的作者是表 1 中未曾出现的作者, 这些作者虽然较少,但论文的被引频次却很高,如 李克东教授 1998 至 2007 年间在“六大学术期刊”以第一作者名义 8 篇,有 5 篇论文的被引频次在 50 次以上。

4各项评价指标的综合比较

为了比较研究人员科研绩效评价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差异,下面笔者把按照三项不同的评价指标即“论文数量”、 “总被引频次”、h指数分别得到的“作者-论文分类汇总 表”(取前 50 条记录,记为数据表 T1,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3)、 “作者-引文分类汇总表”(取前 50 条记录,记为数据表 T2, 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5)、“作者-h 指数-w 指数数据表”(取 h 指数不小于 7 的记录,记为数据表 T3,其内容即文中的表 6) 进行整合,把这三个表中所包含的所有作者的三项指标计算 出来,并对作者是否在 T1、T2、T3 等三个数据表出现加以标 识(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并按 h 指数为主关键字, “总被引频次”为次关键字,“论文数量”为第三关键字, 三个关键字均为逆序排列,得到“作者-三项指标综合数据 表”。笔者将在 T1、T2、T3 等三个数据表均出现的作者选择 出来,形成如表 8 所示的研究人员列表,共 30 位作者。笔者 将这 30 位作者界定为“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 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

关于表 8,这里需要做一些说明:

(1) 列“T1”用于表示该作者是否在数据表 T1 出现,

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列“T2”用于表示该作者是否在 数据表 T2 出现,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列“T3”用于表 示该作者是否在数据表 T3 出现,1 表示出现,0 表示未出现。

(2)每位作者在“作者-论文分类汇总数据表”中的排 名在列“论文数量排名”中给出,在“作者-引文分类汇总数 据表”中的排名在列“被引总频次排名”中给出。读者可以 比较表 8 中的三个不同排名以了解不同评价指标的差异。

(3) “作者单位”根据每位作者最新发表的论文的署 名单位得来。

(4) 表 8 中,有两位作者是例外,即张倩苇和胡小勇, 这两位作者由于论文数量的关系未能在 T1 中出现,但是由于 这两位作者的 h 指数较高,因此笔者仍然将这两位作者纳入 到“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 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行列。

以表 8 为基础,笔者对不同评价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 以进一步了解不同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 SPSS 15.0 For Windows 的 Pearson Correlation 相关性计算方法对四项评 价指标即 h 指数、“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 被引频次”两两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计算,其结果如表 9 所示。

从表 9 中我们可以看出,h 指数与其他三项指标均呈显 著的正相关,且与“总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系数非常高,达 到了 0.906;论文数量与篇均被引频次的相关性系数为 0.038, 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h 指 数可以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当然,在使用 h 指数作 为评价指标时,仍然需要结合其他评价指标来对具有相同 h 指 数的作者进行内部排名。

为进一步了解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科研机构的科研绩 效情况,笔者对表 8 以“作者单位”作为分类字段,以“第一 作者”计数作为汇总方式进行分类汇总,得到如表 10 所示结果:

如表 10 所示,上述 30 位作者中,有 7 位来自北京师范大学,4 位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占总人数的 36.7%,说明这两 所学校在教育技术学领域有着较强的学术实力。

三 研究结论

本研究采用 h 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并辅之以 w 指数,对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 1998 年至 2007 年 10 年间研 究人员的科研绩效进行了评价,评价得出了“1998 至 2007 年 段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 人员”,这是对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评价得出的“中 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关键学者”的一次较大调整,有助于对 当前阶段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人员状况有一个更为客 观的认识;并与其他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 表明利用 h 指数来评价研究人员的科研绩效,一定程度上可 以反映“总被引频次”、“论文数量”、“篇均被引频次” 三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可以说是一项更为综合的评价指标, 一定程度上改进了路秋丽、田雨等人(2008)采用的科研绩 效评价方法。当然,本研究所作出的科研绩效评价结果并不 能完全真实的反映当前中国大陆地区教育技术学领域研究人 员科研绩效,究竟此次得出的“1998 至 2007 年段中国大陆地 区教育技术学领域最具科研绩效的前 30 位研究人员”是否客 观还需交由教育技术学领域的广大研究人员一起来评议。

本研究所采用的论文和引文数据的持续时间只有 10 年, 这对于一个研究人员的科研生崖和研究人员 h 指数的计算都 显得过于短暂,这可以说是本研究的主要缺陷。由于国内的 期刊数据库起步较晚,许多期刊虽然创刊较早,但是期刊数 据库中的数据却只存储了近十几年的数据,而不是全部的数 据。以《中国电化教育》和《电化教育研究》为例,两个杂 志创刊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 中所收录的这两个期刊的论文却是从 1994 年开始的。因此, 要利用 h 指数对中国教育技术学领域的某一代研究人员作出 更为全面的评价,还需等待 15 到 20 年时间。

参考文献

[1] J.E. Hirsch.衡量科学家个人成就的一个量化指标[J].科学观 察,2006,(1):2-7.

[2] Henk F. Moed,刘俊婉,金碧辉. h 指数构建有创意 用于评价 要慎重[J].科学观察,2006,(1):15.

[3] Qiang Wu. The w-index: A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of the h-index[DB/OL].省略/ftp/arxiv/papers/0805/0805.4650.pdf, 2008-9-3.>

[4]路秋丽,田雨,魏顺平.教育技术领域关键学者研究[J].电化教 育研究,2008,(8):26-31.

[5]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来源期刊(2008-2009)学科分类[DB/OL]. [6] 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 来源期刊(2006-2007)学科分类[DB/OL].

[7] 中 国知网 (CNKI). 中 国期刊 全文 数据库 [DB/OL].省略/login/autonavi.aspx?id=1, 2008-9-3.>

大学期间篇5

一、核心期刊有哪些?

第一种是北京大学***书馆与北京高校***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第二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

第三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二、核心期刊发表要注意什么?

核心期刊在发表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为了顺利,作者要注意七大问题。

1、首先确定自己的论文属于哪个领域;其次在所属领域内选择一本适合的期刊;再次,每个期刊都有无数个栏目组成,要求客户在投稿前确定自己的文章适合哪个栏目,这样,杂志社在审核稿件时有更强的目的性,提高的效率。

2、一个月向同一本杂志投递的稿件数量不要超过三篇。有的客户一次性向杂志社投递十几篇稿件,让编辑进行筛选,殊不知这大大降低了的成功率。一方面,杂志社编辑每天要处理百十篇稿件,精力有限;另一方面,会让人误解这些稿件即使没有发表过,也有被其他杂志社淘汰过的嫌疑。

3、关于期刊的截稿问题。期刊截稿分为两种,一是杂志每月交稿的时间,二是临时征稿截止的时间。对于前者客户不必太在意,因为这属于期刊的常规征稿,期刊每个月都要征稿,错过这一期还有下一期。对于临时征稿的截止,就要求客户宜早不宜迟,争取在截稿之前定稿,一旦超过期限就错过了定稿时间。

4、关于稿件的字数限制。论文的字数要求意味着能少就不要多,规定多少字就写多少字,毕竟论文不是散文,期刊的版面限制决定了洋洋洒洒多出的字数只能被删减。字数少,即使版面占不满,也不影响发表。

5、留用与发表的区别。留用和发表是两个概念,编辑审核稿件只是表明这篇稿件适合该期刊,但是并不代表一定会发表。每一期杂志都会挑选最优秀的稿件发表,是否发表,要等杂志定稿后才知道。一般客户如果收到杂志社的采用通知单或直接接到编辑人员的采用电话,就表明稿子确定发表,否则意味着稿件未被采用。

大学期间篇6

【关键词】青少年;同伴;性话题沟通

青少年期是人生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二性征出现引发生理上的变化,其心理也随之变化。这个时期也是他们脱离父母开始寻求友谊以及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时期。同辈群体在此时期比父母更有影响力。同伴之间的性话题沟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青少年的性教育普遍没有引起学校和家庭教育的重视,学校和家庭在教育中总是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性是一个特殊话题,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基本上是谈“性”色变,觉得这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两代人在交流的时候会显得尴尬。虽然不少家长和教师在主观上能意识到青少年时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受到文化和客观环境的影响而难以启齿。跨文化研究发现,亚裔家庭的父母与子女性话题沟通的情况显著较少。根据杜蕾斯2000年做的全球性调查的结果发现,只有15%的学生性知识来源于学校,12%来于母亲。跨文化研究发现,中美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于美国文化比较开放,性知识来源于家庭的比例达30%,而中国仅占4%。

出现这种两代人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是与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关。在这一时期,青少年产生成人感,***性增强,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发生了转变,同伴即同辈群体成为人际交往的主体。所谓同辈群体,是由年龄、地位、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致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远远超过家庭和学校。人类学家米德的研究认为,在现代社会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了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递的方式。前苏联学者的研究也证实美国学龄青年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时间是他们与父母交往时间的两倍以上。同伴比父母对青少年更具影响力。有调查也发现1/4的人对性知识的了解来自于朋友这一非正式性的教育渠道,由此可见作为人际交往主体的同伴是性知识的主要来源。笔者对中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的现状研究的调查发现,中学生遇到性困惑、性问题时,交流的首要对象是同伴而不是父母。最近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在性话题沟通方面,父母所传递的更多是关于禁欲和***方面的信息,而同伴以及媒体传递的信息则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2同伴性话题沟通的现状与内容

2.1同伴性话题沟通现状

性话题是同伴间自我表露的一个方面,然而国内的研究发现中学生同伴间性话题沟通较少。在中学生自我表露的发展相关研究中发现关于身体的表露,尤其是有关性方面的内容最低,是他们最敏感、害羞的话题。与之相似,邹泓和蒋索在编制青少年与同伴自我表露问卷中发现,在身体发育维度上,所有与青春期性发育相关项目都没有被保留下来,如“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发育变化”等。有关身体发育的表露内容仍停留在长相、身材等方面。即使是青少年与同伴,有关性的表露大多也是回避的。由于这些主题涉及的内容在我国显得相对敏感,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教育与生活中尽量避而不谈,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青少年对性也不敢谈论或者不知道如何去谈论。由于文化差异,在教育理念上,国外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青少年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对性话题的谈论持有较为民主、自然、开放的态度,使青少年对这些话题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关注,沟通的内容和频率自然增多。

网络是现代人际交往的新途径,青少年上网交友也是十分普遍的行为。有研究者对网上、网下性表露的实证研究得知,在性自我表露的深度上,真实生活中比网络空间表现得更深,但是范围相似。在性别差异方面,两种环境中男性青少年性自我表露的宽度和深度上都比女性高,男性青少年在网络上也比女性更为活跃,而且网上匿名程度越高性表露的意***越强。当网络同伴表露的性主题越私密,参与者表现回应的意***越强。

2.2同伴性话题沟通的内容

性话题沟通的内容可以反映人们对性问题的关注点。一些研究表明同伴性话题沟通包括一系列的主题,如、艾滋病、***、爱情以及怀孕。Black研究13-15岁男生的14个性话题,发现48.5%的被试讨论,47.1%关注安全套使用的问题,42.7%的被试关注朋友看待性的观点,41.9%的被试关注的是性传染病和艾滋病。尽管父母和同伴都会谈论关于、***、传染病等方面的信息,但是同伴间更倾向于共同分享他们的經验与约会的内容。有调查发现约会是最普遍的话题,其次是和性体验,而禁戒和生育是最少讨论的话题。在对性话题进行质性研究发现,男生更經常与男性同伴交流性话题,谈论性笑话、性戏弄,自夸性經历,共享性故事。通常还谈论自己喜欢的女生,以及对其外表的评价,对各种约会的可接受性的看法。男性同伴还經常鼓励使用安全套并且讨论无保护的的消极后果。因而,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主要特征是在一种积极的、符合社会规范的,并且常常充满期待的氛围下,同伴之间共享性笑话、性經历以及进行一些闲谈。

对于大学生而言,性话题的沟通与讨论就显得较为普遍。国内外关于同伴性话题沟通的研究也多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崔庚寅等对在校大学生性话题沟通情况的研究表明71.17%的大学生之间都有过性话题的讨论;在性话题的谈论持续时间和频度方面,男生高于女生;性话题的主要内容为异性的气质和容貌;性道德也是大学生们比较关心的话题内容。男女之间的性话题内容存在差异。男大学生第二位的性话题内容还是异性,为异性的生理特征;而女大学生第二位的性话题内容则是同性,为同性的生理特征。由此可以这样认为,男大学生总的说比较关心异性的一切;而女大学生有较多的比例关心自身同性。男大学生较女生显著多的比例关注看黄书的感受以及的可能感受,这表明男大学生盼望显著强于女大学生,从内心里倾向于性的实践活动。女大学生们的性话题内容比男大学生更加广泛一些。国外关于大学生同伴性话题沟通的研究更为普遍。研究发现,发生过的青年比禁欲主义的青年更經常谈论各种与性有关的话题,然而禁欲主义者谈论性节制的情况更多。

参考文献

1邱莉.青少年自我表露水平与表露对象关系的研究[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66-69.

大学期间篇7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分流

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1.1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现状分析

现今,中国高校旅游管理本科生的培养模式非常相似:3年半在高校里学习理论知识,半年在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实习,成绩合格者即可毕业,有些高校,实习时间加长为8个月或者缩短为4―5个月,这在培养模式上没有质的变化。这可概括为:“3.5年在校学习理论知识+0.5年在旅游企业实习” 培养模式,简称“3.5+0.5”培养模式。

1.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可从4方面考虑:社会、高校、学生、企业。社会,社会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不够。高校,高校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理解不一,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学生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不太关注。几乎没有几个考生是在详细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模式后而选择这个专业的。企业,企业(旅游企业)对旅游专业培养模式基本是漠不关心的。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笔者认为可对本科生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分流”培养模式。即对一进高校的本科生进行分流,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经验,使其适应旅游企业的工作(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实践型培养模式);另一部分学生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强研究旅游实践的能力,为旅游理论研究添砖加瓦(对这部分学生采用的培养模式称为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简称理论型培养模式)。

2.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新培养模式的创建

2.1实践型培养模式创建

实践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的利益(如***一所示),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与企业影响是监督,学生对社会是回报,学生需要花精力、时间、金钱向高校、企业学习理论、实践知识,同时,高校、企业应该对学生进行考核;还有,高校与企业间应该有合同,以明确双方的责任。实践型培养模式较复杂,说明如下:

***一:实践型培养模式4方面(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利益关系***

第一,实践型培养模式应该主要借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家杜威(Dewey)、克伯屈(Kilpatrick)等人的教育理论来教学,因为这种教育学的兴起是为了培养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而产生的。这与我国现阶段对旅游人才需求的背景很相似,借鉴杜威等实用主义教育学家的经验,能使实践型培养模式有坚实理论基础。同时,注重弥补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不足――忽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学校的特质,可能能使实践型旅游人才更加完美。

第二,考虑到高校与企业资源高效利用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培养模式:从大一下学期开始到大四上学期结束,每一学年都开设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理论与实践一起“修炼”,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并同时进行,一部分学生在学期的上半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在此时进企业学习实践知识;在这学期的下半部分时间里,学习理论知识的学生与学习实践知识的学生“对调”,本来学理论的学生去学实践,本来学实践的学生去学理论,一学期结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核一次。接下去的第二学期,与第一学期培养方法类似,只是第二学期的考核是对这门最重要的必修课的总体考核。学校教授的理论知识,最好能直接用于实践。学生去企业学习实践知识,最好由经验较丰富的师傅引导,一位师傅最好带3个左右的学生。

除了完成最重要的三门必修课外,实践性人才还应该具备一些实用的理论知识,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当然,了解一些其它学科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优化,对今后的发展有利,所以学校还应该上一些拓宽学生知识面的课程。

还有,实践型培养模式培养的人才是为旅游企业服务的,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适应旅游企业各方面的工作上,他们学习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应该偏重于企业管理的知识。学生具体的课程安排见表一。

表一:实践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⑴、管理学、微观经济学、英语(一)⑵、***治⑶、计算机(一)⑷、体育(一)⑸ ⑴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材可选用李天元编写的《旅游学》⑵学习英语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⑶学习***规定的5门***治课⑷学习计算机课程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⑸学习体育课程四学期,故有(一)、(二)、(三)、(四)之分

第二学期 饭店管理(一)⑹、礼仪学、旅游法规、***治、英语(二)、计算机(二)、体育(二) ⑹带“”的课程是最重要的必修课,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下同

第三学期 饭店管理(二)、会展研究、旅游会计学、英语(三)、***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行社管理(一)、旅游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英语(四)、***治⑺、体育(四) ⑺选两门***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行社管理(二)、旅游选修课(一)⑻、导游基础、旅游英语(一)⑼、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⑻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这五门课程中任选一门,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⑼旅游英语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一)、旅游选修课(二)、旅游英语(二)、旅游统计学

第七学期 旅游景区景点管理(二)、毕业论文⑽、职业生涯规划 ⑽完成一个实践个案研究,5000字左右

第八学期 无⑾ ⑾不安排课程是为了有时间找工作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一般安排在晚上,以方便学生有时间上课,学生可在第三至第七学期选这类课,一般有三个学期的课程。2.应该多鼓励学生考一些资格证书,如饭店领班资格证、导游资格证、会计资格证等。

2.2理论型培养模式创建

理论型培养模式主要涉及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的利益(如***二所示),和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同,圆圈表示培养模式涉及的利益方,横线上的文字表示利益的一方对另一方影响的内容,箭头表示流向。社会对高校有监督的责任,学生学成后回报社会,学生花精力、时间、金钱在高校学习理论实践知识,高校有传授学生知识、训练其人格的义务。对于理论型培养模式,还有两点补充说明。

***二:理论型培养模式3方面(社会、高校、学生)利益关系***

第一,理论型培养模式不但需要借鉴教育学家赫尔巴特(Herbart)的教育学理论,还要借鉴文化教育学的教育理论。虽然这两派的教育学理论本生就存在冲突,但是融合它们的优点就能使培养模式发挥大作用。这两派教育学理论都有很强的思辨气息,这对旅游学科范式的研究大有裨益。当然,加强对实践研究方法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能弥补理论型学生时间投入不够的缺陷。

第二,理论型培养模式除了注重对学生有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该特别关注学生专业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增长。作为一个立志从事理论旅游研究的学生来说,对旅兴趣、毅力等能力的培养,可能比研究能力更重要。旅游学的知识更新很快,一般是5―8年,旅游研究方法是随着旅游研究的观点而变化的,更新速度也较快。而学生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一旦产生,却可能保持很长时间。旅游理论研究者没有十年时间的勤修苦练是不太可能出成果的,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很有可能经历观点和知识的变革。而在变革中,只能依靠研究者对旅游研究的兴趣和毅力,才能使学生积极的迎接变革,并在变革中不断成长。

所以理论型培养模式,更接近于传统理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是由于学科发展的历史时期不同(传统理科,如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等学科都已经是成熟学科,而旅游学科还处于“青春期”),课程的设置等可能大致与理科课程设置类似。具体的大学课程安排见表二。

表二:理论型培养模式课程安排

学期 课程 备注

第一学期 旅游学概论(一)⑴、高等数学(一)⑵、哲学概论、英语(一)⑶、***治⑷、计算机(一)⑸、体育(一)⑹ ⑴旅游学概论,学习两个学期,第一学期,学习申葆嘉老师1996年发表于《旅游学刊》上的4篇文章――《国外旅游研究进展》(连载之一至连载之四)以及由他主编的《旅游学原理》一书的前言与1―4章的内容

⑵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两个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⑶⑷⑸⑹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相应课程安排的要求相同

第二学期 旅游学概论(二)⑺、高等数学(二)英语(二)、***治、计算机(二)、体育(二) ⑺旅游学概论,第二学期学习谢彦君老师于2004年出版的《基础旅游学》(第二版),以及张凌云老师在2008年―2009年发表于《旅游学刊》的3篇论文:《国际上流行的旅游定义与概念综述》、《旅游学研究的新框架:对非惯常环境下消费者行为和现象的研究》、《非惯常环境:旅游核心概念的再研究》和他在《旅游科学》上于2008年6月发表的论文《近年来国际旅游学术期刊和论文选题的特征》

第三学期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英语(三)、***治、体育(三)

第四学期 旅游经济学、旅游社会学、线性代数、英语(四)、***治⑻、体育(四) ⑻选择两门***治课程

第五学期 旅游心理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调研实践(一)⑼ ⑼调研实践课程应该理论结合实践,应该保证学生有时间去实地调查,以便更好的掌握课程知识,课程有两学期,故有(一)、(二)之分

第六学期 旅游企业管理学、考研辅导⑽ ⑽考研辅导课程包括***治、英语、数学、专业课,最好有专业的辅导老师上课,一直持续到大四上学期

第七、八学期 毕业论文⑾、调研实践(二) ⑾有一定水平的论文,2万字左右

注:1.一些扩大知识面的公选课与实践型培养模式的课程安排要求相同。

3.小结

本文在分析了现阶段的中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后,建立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新培养模式。虽然旅游的发展大体需要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的人才,但是社会还可能需要其他方面的人才。在管理学人才中,有一类人研究介于实践与理论之间,他们为管理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发挥着自己的能量。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Ansoff)就是代表。安索夫致力于弥补实践和理论讨论的鸿沟,通过提供一种有利于实用技术评估和发展的理论依据,填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1]。所以新培养模式还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

当然,新培养模式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操作性未知。本文仅仅希望新培养模式能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茁壮成长尽一份绵薄之力。

大学期间篇8

[关键词]档案学通讯;档案;信息化;定量分析

众所周知,《档案学通讯》是由人大主办的档案学研究方向的核心期刊,是档案学术研究方面的金字塔尖。一个单位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在该期刊上发表状况可以被认为是衡量该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和在国内档案信息化建设地位的一个重要指标。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一个学科在该期刊上发表的学术文章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该学科专业的国内发展水平与动向,评估该学科专业在国际上所处地位等,从而作为制定该学科专业发展***策、发现和培养该学科专业人才、改善该学科专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学术文章是个人为职称评定、学术交流、宣传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而提交的学术文章。一般来说,能在该期刊上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是反映国内外较高水平的重要文献资料。

一、学术文章检索过程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献检索核心期刊《档案学通讯》,统计了从2000至2011年国内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学术文章。具体方法是:

(一)中国知网的检索,百度到中国知网并点击,即可打出中国知网的首页。

(二)学术论文的检索,在中国知网首页上双击“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即可进入,点击标准检索后:

1、输入检索控制条件:(1)期刊年期:从2000年至2011年;(2)来源期刊:档案学通讯;(3)来源类别: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有作者或第一作者

2、输入内容检索条件:选中“主题”、“篇名”、“关键词”、“摘要”、“全文”、“参考文献”、“中国分类号”分别输入相应内容并且可选择“并且”、“或者”与“不包含”的关系进行检索。

3、根据检索出来的内容,选择“全选”,再“保存”,在“简单”、“详细”、“引文”、“自定义”、“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网pdl”中选择“详细”,将“序号”、“题名”、“作者”、“中文刊名”、“单位”、“摘要”的内容全部选中复制到Excel电子表单中,再进行数据格式变换,转换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单。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论文的检索,点击标准检索后:

1、输入检索控制条件:(1)期刊年期:从2000年至2011年;(2)来源期刊:档案学通讯;(3)来源类别:全部期刊;(4)支持基金:空;(5)作者:分别输入“空”、作者和第一作者为“北京”和“上海”、“天津”和“重庆”、“南京”和“杭州”、“广州”和“深圳”、“西安”和“昆明”、“青岛”,其关系为“或者”。

2、输入内容检索条件:选中“全文”项输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内容并且选择“或者”的关系分别进行检索,得到检索信息为2000至2011年间的《档案学通讯》上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14条,其中北京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8条;上海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1条;天津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1条;深圳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3条;西安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1条;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昆明、青岛2000至2011年间发表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为0条。

3、根据检索出来的内容,选择“全选”,再“保存”,在“简单”、“详细”、“引文”、“自定义”、“Refworks”、“ndnote”、“oteExpress”、“查新”、“同方知网pdl”中选择“详细”,将“序号”、“题名”、“作者”、“中文刊名”、“单位”、“摘要”的内容全部选中复制到Excel电子表单中,再进行数据格式变换,转换成符合要求的Excel表单。

二、学术文章数量分析

本文利用中国知网,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文献检索核心期刊《档案学通讯》,统计了2000至2011年国内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昆明有关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学术文章,在该数据库中全文输入“信息化”、“数字化”的内容并且选择“或者”的关系分别进行检索,得到2000至2011年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南京、杭州、广州、深圳、青岛、昆明十家档案局馆发表档案信息化建设学术文章14篇。

2001至2004这五年间,《档案学通讯》上刊登关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学术文章数量是这十一年中最多的,当时档案信息化建设处于刚起步阶段,档案界人对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从那时以后,办公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步入稳步发展阶段,而2005年以后,相关文章在《档案学通讯》上的减少也证明了这点。

三、学术文章应用的研究方法

方法是完成研究工作的工具或手段。科学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研究结论,反之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可以肯定地说,研究方法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术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下列六种方法之一,引文分析、实验设计法、理论分析法、调查研究法(随机研究、通讯咨询、面谈),历史分析法(包括传记和文献法)、其他方法。

大体而言,其中采用调查研究法的较多,历史分析法较少,而理论分析法最少,这可能和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门新的交叉学科有关。

四、学科趋势分析

档案信息化作为一门相对年轻的交叉学科,很多领域还有待挖掘,已有的理论仍有进一步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它可以向相关学科辐射;另一方面,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在档案信息化领域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应用,加快了档案信息化向综合性学科发展的进程。

综合上文分析可以看出,2001年至2005年是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框架的阶段,此阶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档案数字化进行了量的积累,档案管理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两者开发的有机结合,保护了档案实体,提高了档案馆的工作效率,档案工作从那时候起就迈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翟彬.浅谈档案计量方法在档案学研究中的运用.云南档案,2009年第10期.

[2]化柏林.***书情报学核心期刊论文关键词计量分析研究(上).情报科学,2007年第5期.

[3]冷雪.近十年我国档案学与***书馆学领域知识管理研究的计量分析.档案学研究,2013年第6期.

大学期间篇9

[关键词]高校师生 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 调查研究

[中***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1-0051-03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与其他教学环节相辅相成,构成一个完整的本科教学体系。***于2004年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然而,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带来的资源紧张和管理难度的不断增大等原因,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出现了下滑的趋势。[1]同时,论文购买、、伪造数据等问题的曝光,以及学士论文抄袭剽窃[2]等学术不端现象的发生,使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训练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作用受到社会质疑。江苏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各高校也纷纷采取措施,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各环节的管理。作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主体的高校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和行为将直接影响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为此,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江苏高校师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和需求,为加强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文章以江苏省普通高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为问卷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判断抽样的方法,于2014年3月~5月先后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常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等多所高校,以及南京市大学生招聘会现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师生在毕业设计(论文)上的时间精力投入、沟通交流、认知态度,以及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条件保障等。共发放问卷13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83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1%。调查对象中,男生占53.2%;理工类、经管类、文史法哲教育类、农林医药类学生分别占46.1%、34.1%、11.7%和5.9%,艺体等其他类别学生较少。运用SPSS建数据库,对大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认知、行为与需求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在南京邮电大学、盐城工学院和江苏大学对教师进行实地访谈,共访谈教师17人,其中,男教师11人,女教师6人;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1人;受访教师的专业类别主要为理工类和经管类。

二、主要结果

(一)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态度

对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60.9%的调查对象认为本科最后一年最重要的事情是实习或找工作,其次是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和复习考研,这分别占18.5%和17.5%,还有约3.1%的调查对象选择通过补考等其他事项。尽管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但调查对象中,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分别占15.2%和12.7%。在教师访谈中,教师普遍认为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一位教师在访谈中说:“有必要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多一个教学工作流程。”

同时,问卷调查对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选题到定稿的预期完成时间差异较大,平均值为64.2天,标准差为50.6天,预期时间分布为:1个月以内占37.4%,1~2个月占25.3%,2~3个月占16.4%,3个月及以上占20.9%。而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巩固专业知识居首位,占71.8%,其次是训练科研能力,占51.0%,再次是提高写作水平,占49.9%,认为能增加交流能力、师生了解、团队合作和接触社会现实的比例在30%~40%之间,只有3.8%的人认为没有收获(详见***1)。

***1 大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预期收获

(二)毕业设计(论文)前期准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大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理论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前期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积累的综合体现。在1183名调查对象中,16.3%的调查对象没有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经历,61.4%的调查对象没有参加过竞赛实践活动。在有前期课程设计 / 论文写作或竞赛实践活动经历的调查对象中,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次数不多(详见表1)。在日常学习中,只有25.8%的调查对象经常关注搜集相关学术论文资料,60.7%的调查对象偶尔关注,13.6%的调查对象几乎不关注或从没留意。调查还发现,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讲座 / 课程,其中,认为很有帮助、有帮助和有点帮助的比例分别为6.9%、27.8%和55.9%,只有9.4%的调查对象感觉说不清或没有帮助。

表1 调查对象参与课程 / 竞赛训练情况

(三)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情况

调查时,93.7%的调查对象已确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以师生双向选择居多,占47.8%,其次是统一指定,再次分别是学生选教师和教师选学生,还有2.1%的学生不知道是如何确定的(详见***2)。指导教师的职称以高级职称居多,教授和副教授各占30.9%,讲师占30.7%,助教占0.7%,另有6.8%的学生不知道指导教师的职称。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各高校、同一高校不同院系导师确定方式不同,有低年级就实行导师制的,有双向选择的,也有统一指定导师的。通常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项目的学生会继续跟着指导教师做毕业设计(论文)。

***2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方式

调查对象的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主要来源于导师指定和自身兴趣,两者分别占37.8%和36.0%,来自导师科研项目的占15.0%,来自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的占6.4%,2.6%尚未确定,其余来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等其他选题。在毕业设计(论文)写作中,学生与指导教师的沟通方式多样化,以当面指导为主,占69.7%,电话指导和网络信息比例相当,分别占31.4%和30.0%,尚有0.8%的调查对象未与指导教师联系过。访谈中,教师也表示:“与学生的沟通方式主要有网上、信息、电话、QQ交流”。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从程序、选题、字数、格式、参考文献、外文翻译等方面均有明确的要求。

(四)主要问题

学生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时间投入不足,这占调查总体的57.1%。其他突出问题有:不知如何写论文,占44.5%;外语翻译困难,占29.3%;自己重视不够,占24.6%;经费设备有限,占22.5%;缺乏教师指导,占20.7%;不知如何选题,占17.7%;抄袭/同学,占3.3%;其他的如专业知识不足等,占0.3%。对突出存在的时间投入不足、不知如何写论文两类问题深入分析表明,不同专业类别学生之间差异显著。理工类学生自认为时间投入不足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而农林医药类学生不知如何写论文的比例最大,文史法哲教育类学生次之(详见表2)。实地访谈结果表明,尽管多数高校明文规定每个教师最多带6~8名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但有的院系由于师生比偏高,存在一个教师带20多名学生的情况,加之教师课程教学、科研活动繁忙,导致无暇顾及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访谈中,教师也多次提到“现在的学生不重视不努力,论文质量下去了,日常教学也是”、“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最主要取决于导师的责任心”。

表2 不同特征调查对象主要存在问题的列联分析

注:*表明在0.05显著水平下存在显著差异

(五)需求分析

问卷调查显示,学生最希望指导教师在研究方法、知识运用和创新思维三方面予以指导,选择比例分别为39.9%、38.0%和30.2%,而选择需要格式规范方面指导的比例仅为12.8%。实地访谈显示,教师最大的需求是学校优化管理、认定实践竞赛指导教师工作量、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目前,多数高校采用或即将采用毕业设计(论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网上过程管理,但在网上提交材料的同时往往需要教师提交纸质材料,教师认为“系统、纸质材料都用,工作量大,没有体现优势”。有的高校,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或学科竞赛没有工作量,教师坦言“没有工作量,教师积极性不高”。同时,打通实践竞赛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利于学生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教师表示“有了前期投入,后期好做多了”。

三、结论与建议

切实加强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改革工作,是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针对本次研究中高校师生对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认知、行为、存在问题与需求,结合相关研究文献,提出对策建议如下。

第一,加强教育,深化学生对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

尽管74.1%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但对于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列为大四学年最重要的事情,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只要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由此造成大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而相关研究表明,整个过程没有三四个月踏踏实实地工作,很难做出高水平的毕业设计(论文)。[3]因此,学校、教师要加强教育,使大学生思想上高度重视,处理好实习/找工作、考研和毕业设计(论文)三者间的关系,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提供必要的时间精力投入。

第二,夯实基础,强化学生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理论与实践能力。

一方面,有41.9%的调查对象参加过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讲座 / 课程,且九成以上的参与者认为指导讲座 / 课程对毕业论文(设计)有帮助;另一方面,六成以上的学生没有参与过竞赛 / 实践活动,近两成的学生没有课程设计/论文写作经验,导致学生前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准备不充分,缺乏撰写高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能力。借鉴基于研究方***课程、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构建的本科毕业论文训练体系[4],建议高校将课程论文常态化、学年论文制度化。同时,打通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暑期社会实践,以及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关联,使毕业设计(论文)建立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

第三,优化管理,发挥教师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引领与监督作用。

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顺利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质量保证。[5]高校要优化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境,一方面加强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精简管理程序,减轻教师负担,保证教师有充足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中。同时,应认定教师指导学生实践竞赛活动的工作量和业绩,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与此相应,教师应进一步加强高校人才培养的责任意识,鼓励学生深入实地调研,开展原创性、应用型研究工作,在毕业设计(论文)各个阶段积极主动发挥作用,根据不同专业类学生需求和各阶段工作特点,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1] 杨水根.应用型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08(6):78-79.

[2] 何方永.高校学士论文抄袭的原因与反思[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11):68-70.

[3] 薛彩霞.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措施[J].高教论坛,2011(11):56-58.

大学期间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以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收录的公开发行期刊为主要统计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作补充[1-2]。

1.2方法以青岛第一疗养院为第一单位机构,逐年(2000~2007年)统计全部论文,包括作者、作者科室、刊载的期刊名,并进行数据统计和文献计量学研究。本次统计结果可能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异,这与CHKD收录的范围有关。

2结果

2.12000~2007年数年度分布(表1)

表12000~2007年数年度分布

从表1可看出,2000~2007年我院数量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2、2003年论文篇数低于2001年,这与当时国内出现了一些非法医学期刊,主管部门没有及时作出明确规定,从而分流了一些论文有关。

2.22000~2007年在各类期刊上数前24名作者统计(表2)

表22000~2007年

在各类期刊上数前24名作者及其所属科室

从表2可看出,位于第一名与第二名作者之间数差距较大,前两名与后面作者相比论文数差距较大,第三名以后差距不大。

2.32000~2007年全院前12种期刊统计分析(表3)

1)由于《中国疗养医学》是疗养医学专业期刊,《实用医药杂志》是本***区主办的国内公开发行的学术类期刊,因此,这两类杂志的年平均论文刊载量远远超过其他种类的期刊。

2)核心期刊载文统计以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2007年收录的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表为标准,统计出我院2000~2007年在核心期刊上24篇,其所发表的论文占发文总量的5.2%。

3讨论

1)从表1可以看出我院医学量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这表明我院的学术气氛越来越浓,同时也较客观地反映了学术队伍、人才建设、科研能力正在逐年提高。

2)从论文作者前24名分析看,既有院领导,又有科主任、护士长,表明科主任、学科骨干确实起到了学科带头作用。

3)从论文期刊分布看,2000~2007年我院医务人员在全国433种公开发行期刊上460篇,平均每刊1.06篇,其中,核心期刊133种,24篇,平均每刊0.18篇,低于论文总篇数的平均每刊发文数。前12种期刊289篇,占总数的62.8%,其中绝大部分期刊是疗养专业和本***区出版发行的,表明这些期刊是医务人员投稿的主要期刊。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院向国内高质量的核心期刊投稿偏少。特别是近几年我***区有关部门从全国医学类杂志中收取部分杂志进行了级别分类,使其作为每个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的主要依据,其结果势必使大家投稿的期刊种类越来越少,涉及的期刊面越来越窄,这不利于各科的平衡发展。

针对现有状况,我院科研管理部门制订了相应的奖励***策,例如对刊登在一类杂志上的论文版面费实行全额报销,二类杂志报销80%等,在提高论文质量上进行有利的导向,积极鼓励医务人员撰写高质量的、具有较高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的论文,瞄准国际前沿研究水平向国外的一些杂志及国家核心期刊和国家统计源期刊投稿,这必将对我院的学术地位和科研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戴龙基,蔡蓉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1-5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期间10篇

学习

仓储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仓储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仓储数据统计分析,仓储统计动态表格。绿色仓储的内容据统计,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加工制造的时间仅占5%,其余时间都用在存贮、装卸、运输等环节,作为物流活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发展绿色仓储对实现绿色

学习

银行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银行统计工作开展情况汇报,银行统计工作下一步工作措施。随着计算机应用到银行审计行为主体当中,总体来说,银行审计人员的基本职能及审计建立的总体目标与范畴都未有重大改变。但是随着结合银行

学习

能源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能源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能源统计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安排,能源统计工作手册。一、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电力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以及各种能源形式中的基础性能源,在我们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更是

学习

小学生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自主管理论文提纲,小学生学校管理论文。(一)改变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对于当前小学生的安全管理问题,校方在管理中,对相关规章制度的过分依赖、对科学技术的非理性崇拜等表明,小学生的安全管理实践

学习

网络学校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学校论文10篇,内容包括校园网站设计论文范文,网络教学的论文范文。(二)部分高校专门从事学生***建工作的师资力量不足,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亟须高校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不断重视,高校的招生人数

学习

产业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产业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企业统计工作2023年工作思路,国民经济统计工作简报怎么写。二、工作目标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重点,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把安全第一的思想落实到各项工作中,推动落实“企业安全生产

学习

财务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财务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财务统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财务统计工作目标制定流程。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建立计算站固定资产明细帐,做好报废物资的申请报废处理,做好清产核资工作,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四、管理好中央统

学习

初中学习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学习论文10篇,内容包括初中谈学习论文范文,学习方案初中论文。一、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1.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初中阶段,语文课的知识量非常之大,要求熟练掌握成语、古诗词、阅读十部以上的名著,进而上升难度,要求修改病句、排序

学习

中小学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管理论文,学校管理小论文。学校在新课改背景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创造一个适合本学校师生教学的办学模式。学校办学的目标、思想、价值、风格和文化等学校管理的主要方面,是衡

学习

乡村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乡村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乡镇统计工作整体思路,乡镇农业统计工作计划。二、建设原则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三、建设目标从*—2011年,用5年时

学习

园区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园区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园区客流统计解决方案,园区统计现状与问题。2、各方配合,齐抓共管,按照项目建设要求,加快制订拆迁实施计划,加强园区拆迁、评估、实施的协调工作,全力推进拆迁工作。3、根据进区项目的设计容量,进场

学习

特殊学校教育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特殊学校教育论文10篇,内容包括特殊教育论文100篇,关于特殊教育教学论文。1.2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缺陷补偿功能***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培养目标中对体育提出的要求是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

学习

管理学院毕业论文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院毕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管理学院毕业论文,管理系毕业论文范文。自学考试本科考生在笔试课程(包括加考课程)必须只剩2科时,才符合申请撰写毕业论文条件。考生要主动与主考院校联系撰写毕业论文事宜。二、毕业论文选题1

学习

公司统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统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公司统计工作流程详细步骤,公司统计工作总结范文。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深入学习贯彻***的精神这个首要任务和工作主线,把握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新机遇,坚决贯彻落实***

学习

本科大学论文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大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本科学生论文10篇,本科毕业论文文献100篇。理工科各专业的毕业论文要求设计方案合理、立论准确、理论分析和技术分析充分、实验和计算方法正确、数据准确可靠、***表规范清晰、文字表达准确、语言

学习

大学节能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节能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大学节能工作做法和亮点,校园节能计划书。为贯彻落实***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

学习

大学生实习情况报告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习情况报告10篇,内容包括视觉传播本周实习情况报告,幼教实习情况报告范文。

学习

大学生实习工作报告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习工作报告10篇,内容包括实习工作报告毕业论文,日语老师实习工作报告。本次专业实习,集中了新闻传播学院现有最完整的专业设置,包括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三个专业,是一次对我院专业教学效果的全面检阅。二

学习

企业大学生实习报告10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大学生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地方大学生入伍实习报告,大学生实习报告最新范文。二、实习时间、地点时间:12月7日至18日地点:a楼505、e楼实验室三、实习单位概况四、实习具体内容http://shixi.exam8/本次模拟实习是以济南

学习

大学实习报告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实习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实习报告锦集十篇,物流实习报告范文。1、严格遵守公司章制度在学校里学习生活,虽然有一些校园纪律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但相对于在公司里工作,还是非常懒散和不受控制的。因为这校园纪律大都是警告

学习

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道德实践报告1000字,大学生道德范畴实践报告。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

学习

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习自我总结10篇,内容包括实习自我鉴定总结300字,实习自我总结100字。实习在帮助快车教育从校园走向社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通过实习,让自己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