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篇1
【关键词】生产运作;企业管理;质量管理;整合
前言
质量管理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奋斗和努力的目标所在,能够在增加企业经营额的同时,推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挥质量优势,从而实现经营价值。因此,现代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需要不断强化质量管理的水平,让每一位员工都参与进来,做到以人为本,系统管理,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共处,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口碑,从而实现经营发展的目标和水准。
一、现代企业生产运作的主要特点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大多数生产制造企业来说,通过多年的实践经验,主要的运作特征包括首先,企业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同处于一个体系当中,就是所谓的一条龙服务,这样的运作模式,能够很好的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减少人员以及物资的开支,节省时间,提升经营效率。其次,形成了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运作模式,针对于客户的全方位需求,大多数企业开始打造个性化的经营模式,按照需求种类划分不同的经营效果,从而促进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和谐发展,增加信誉度。最后企业的生产场地不稳定,人员具有极强的流动性,随着客户的需求越来越丰富,许多产品的加工和处理不能在同一个区域内进行,因此也就造成了企业生产场地的不确定性,虽然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经营发展带来难题,增加了环境的污染。同时,人们的思想逐渐开阔,不局限于在同一家企业的终生发展,跳槽、辞职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造成了企业经营发展中的人员结构不稳定。
二、质量管理实施的重要意义
质量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企业拓展新兴业务,增加附加产业的生命线。客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逐渐提升,因此企业只有加强质量上的管理,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实力,以满足客户的全方位需求。高质量的产品不仅能够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形象,同时还有利于树立行业口碑,带来可观的经营利润。同时,良好的质量管理模式,也能够为企业的员工创设和谐的工作氛围,促进员工的身心健康,改善员工的生活质量。
三、质量管理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模式,从而对经营额产生作用。制度上管理能够约束员工的行为,促进生产模式的规范化和集约化,从产品材料的构成、模型的制造以及产品加工生产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制度化管理,才能够促进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促进企业的经营效益。
(二)客观数据
任何企业的经营和发展都需要有可观的数据进行指导和建议,其中包括生产产品的数量、销售产品的数量、盈利数量以及亏损的数量,通过这些具有说服性的客观数据,不仅能够分析企业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效果,能够使企业的领导阶层下发更加具有指导意义的建议,同时也是检验质量管理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1]。
四、实行质量管理的主要手段
(一)实行科学化的质量管理
1.实行标准化和程序化的质量管理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是生产部门还是职能部门,都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和程序作为指导,并利用先进的指标衡量具体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需要建立科学化的质量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责任制,一旦产品出现问题,能够根据实际的操作流程,找到最终的负责人;建立严格分明的赏罚制度,对于表现优质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引进先进的加工和检测设备,方便员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随时的监测。2.科学化质量管理的主要思想科学化质量管理思想主要包括严格、自律以及试验。质量管理思想的运用贯穿于企业经营发展的各个方面,严格是要求企业从上到下,需要建立严格的规范制度,规范员工和领导的行为,规范质量检测标准,规范操作技术等等;自律需要企业建立自省的审查机制,促进企业的自我意识发展,从而开展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试验则是任何产品生产完成之后都需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能正式投入市场,对客户、消费者荷自身负责,试验需要按照流程和规定执行[2]。
(二)质量管理需要遵循的原则
1.以顾客为中心为原则任何企业在发展和经营的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需要满足顾客的发展需求,因此,企业在进行策划和筹备商品之前,需要派员工对市场上的同类型商品进行细致的考察,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了解顾客对商品价格、性能以及包装等方面的建议,根据客户传达的需求不断完善产品的加工和生产,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与之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为企业进一步扩大生产做准备。2.发挥领导带头作用领导在质量管理中起到顾客与企业之间的枢纽作用,因此领导需要了解外部市场的产品信息以及消费者的动态,及时做好沟通和传达的功能,发挥模范和带头的作用。同时需要本着谦虚的原则和态度,虚心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对员工进行一一的教育和指导,促进产品的加工和生产。具体可以在公司年会阶段,与员工一起表演节目,通过业余时间的相处,了解员工的思想情感,从而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促进企业的和谐氛围。3.全员参与的原则企业的发展需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认识到员工的重要作用,促使员工积极配合企业的各项工作,促进经营利润。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员工也需要及时分享优秀的工作经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同时,也为自身的利益着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严把质量关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自身价值得以实现。4.信息化资源的整合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ERP管理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ERP系统中包含多个模块,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物资、计划以及质量等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与整合,建立全方位的管理数据库,通过实际数据信息的输入,能够清晰的展示企业的经营效果以及质量管理的成效,从而调动企业生产的积极性,提升经营实力[3]。
五、总结
综上说述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企业已经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信息化的程度也逐渐提升。为实现更多的经营效益,企业在生产运作管理中,实行高效的质量管理,能够满足客户的多元化需求,从而促进企业的经营发展。在具体的经营中,企业需要制定科学化的质量管理程序,遵从质量管理的各项原则,实行信息化的高效管理,推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坚.关于生产运作管理中对质量管理的整合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28.
[2]蒋方萌,高权衡.浅析生产运作管理中对质量管理的整合[J].中国外资,2012,13:71.
生产运作管理篇2
关键词:生产与运作管理;实践教学
中***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07.081
《生产与运行管理》是国内外高等学校物流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学生树立较高的质量意识与服务意识,能用现代生产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管理生产流程,提高生产管理质量和运营效率。
《生产与运作管理》被高职高专院校设置成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安排理论48个学时,目前各学校的教学方法是以多媒体授课为主,布置作业和组织案例讨论,由于本课程理论比较难理解和实践应用要求较高,学生缺乏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相关工作经历,导致学生学习该课程的效果不好,而且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现在各高职院校教师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提高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由于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课程性质和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不足,学生对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的感性认识,实际课程教学过程面临较大的困难。研究相关实践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人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该课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和内容。
1 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1 理解和掌握课程相关理论和方法较困难
按照教材讲授主要是生产与运作管理原理和方法,但学生没有实际工作经历,生活中也很难体会企业的生产制造过程,只能通过老师的讲述和一些视频资料来认识了解,因此学生学习这些理论和方法较困难,教学和实践很难结合,造成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1.2 无法满足课程实践教学需要
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安排案例分析讨论,案例分析要结合相关理论和方法的运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没有制造性企业工作背景,很多案例资料都是国外翻译过来的,有的不适应国情,因此仅通过案例讨论很难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3 课程实训设计不合理
现在各高职院校在设计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实训方面,可能会安排一次到实习企业参观,也没有完善的校内实训室,因此实训效果很不好。
1.4 学生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在专业教学的地位和作用不理解
大多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认为通过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掌握生产企业的计划与控制知识技能,如果不去生产企业就业就不需要相关知识。这门课程介绍了很多通用的运营管理知识,较广泛地运用在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这门课程为采购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课程提供支撑作用。
2 实践教学课程的改革
2.1 运用信息化软件
运用MRP和ERP软件在实验教学,除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外,根据相关教学内容的需要,安排配备相应的实验,可以是课程内实训和综合实训,我们将科学合理设计这些实训教学内容作为课程改革的重点。
2.2 企业案例资源库
建立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企业案例,以学生为主体经行案例讨论,学生结合理论知识点研究分析案例,从中体会理论知识点的应用,从而使得案例讨论真正起到提高理论知识的学习效率,达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2.3 设计参观企业课程
参观前教师要做好准备,合理组织参观过程,总结参观后收获等等,教师只有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学生才能通过企业参观获得生产与运作管理的认知。
2.4 聘请企业专家进课堂教学
企业专家结合所在的行业和企业提供针对性的专业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经营现状。
通过多年的建设,我们积累了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针对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的特点,我们建立了与课程适应的实训室,经过这几年教学实践的实施,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
3 课程实训内容设置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典型职业岗位分析基础上,结合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内容,设置了“设施选址与布置”项目,“生产组织与计划”,“物料需求计划”项目,“库存管理”项目,“质量控制”项目,“现场管理”项目,“项目管理”项目。
通过“设施选址与布置”实训目,学生掌握生产设施选址各设施布置的定性和定量方法。运用仿真软件进行设施的模拟布置。利用顶岗见习期组织进行物流中心现场参观,加强学生对设施布置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组织与计划”项目作为生产运作实训课的实训内容之一,要求学生掌握分析装配工序和产品组成结构***的方法,能够制定产品的主生产计划。
通过“物料需求计划”项目的实训使学生了解物料需求计划的制定方法,应用ERP软件的MRP模块,学生了解MRP的运算过程和一般软件的操作方法。
“库存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库存管理与控制方法。实训可以通过模拟软件确定库存数量,根据库存成本和服务水平来判断库存控制的优劣性,从而掌握合理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
设置“质量控制”实训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企业常用的质量管理方法,要求学生掌握质量检验和控制方法,并能够运用EXCEL制作QC工具。
安排“现场管理”项目要求学生掌握生产现场的5S管理,定置管理、标识管理和目视管理。
通过“项目管理”实训,学生会使用EXCEL软件制定项目计划,找到关键路径并进行优化分析。
4 综合课程实训的实施
4.1 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演练
该实训课程模拟一家装配式生产制造企业,已有几年的经营历史,但是经营状况不佳,学生按分组来模拟经营公司,经营公司以实物模拟的形式经行操作,为达到竞争的真实效果,将学生分为6-8组,每组5-7人,每组各代表不同的一个虚拟公司,学生分别担任企业的不同管理角色(CEO、CMO、C00、CFO等)通过7-8年的经营,学生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生产企业模拟沙盘实训可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掌握枯燥难懂的生产计划制订、库存控制、产品结构***等专业知识,学生能够较好的体会运营企业需要的管理知识和技能,职能部门之间如何配合才能实现企业的经营策略,掌握如何制定有效的企业经营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沙盘综合实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生产运作的方法和理论。
生产运作管理篇3
[关键词]电厂生产 创新 运作管理 措施
一、 电厂生产运作管理及其特点
所谓生产运作管理,就是指生产运作的计划、组织、控制模式和策略的管理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运输、销售及使用的过程。电力工业与普通的商品生产行业即相通,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首先,电力行业产品的最大特点就是生产、输配及销售和使用是同时完成的,电能在生产之后通过电缆以光速传输到客户手中,立即消费。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在目前的科学技术发展阶段,电能不能像其他产品一样,直接得以储存。
其次,电力企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力企业已经发展为以超高压电网干线为输送骨架,经过多级变配,把用户及发电厂连成一个同步整体的企业。当代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不断增大,电力负荷需求呈现日新月异,伴随着环保、高效和节能的时代要求,发电机组都在向着高参数、大容量的发电机组方向发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的设备在发电侧已经组成了一个整体完备的系统,而在用电侧则需求多元化。只有高速、自由的控制才能满足客户需求,保证最终的供电质量。
最后,电力企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的企业。据最新的报告显示,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很多发达国家,像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电力企业的总资产额排位均在国家前列位置。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固定净资产值排名全国之首。可以说,电力企业的资产人均占有率和技术装备率都远远大于其他行业,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产总量的构成越来越高。
二、电厂生产运作管理存在的问题
1.燃料管理体系不够科学
我国目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采用化石燃料为主的火力发电厂在整个电力行业还是占较大比重。因此,采用燃煤作为燃料的发电企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标煤性价比和进厂入炉煤热值差普遍很高,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燃料的采购及贮存采用科学管理还存在着差距。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对原设计煤种和在投运后实际煤量品种的采购还都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阶段,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煤量品种的采购及管理要经过科学的定量分析和事后分析的超前控制管理意识,实现真正的目标管理。如果还是囫囵的采购、粗放的管理,电力企业燃料的成本会一直居高不下。
2.要加强运行管理中运行分析工作
由于我国电力行业的自动控制水平与发达国外同类行业相比,还没完全达到可以***监测能源消耗的水平,很多的运行分析工作还都停止在只是对数据进行统计的层面上,所以不能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使电厂长期处于偏离正常设计标准的状况下运行,经济水平较低,最终造成设计的指标与实际热效率、供电煤耗率相差很大。由此可见,加强运行管理中运行分析工作的科学性、可控性,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要充分挖掘节能管理工作意识
当今社会,节能环保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首要任务。电力生产作为一个风险性较高的行业,在以往的生产经营中,为了保证生产安全,人们往往对节能方面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随着社会体制的改革,能源的节约受到了企业责任领导人的一致重视,但究其到实际运用的环节,还是不够细致到位。我们要做到充分的挖掘节能管理意识潜力,节能管理能让电力企业的管理更进一步的迈入精细化轨道。
4.要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的取决于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而电力行业更不能例外。电力发展已有近百年历史,以往传统的生产管理方式已经在电力从业人员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忧患意识淡薄和没有竞争与生存的危机感,这在当下逐步进入商工文明社会生存环境中是极其不协调的。当生产方式的工业化推进时,机制改革首先就要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全面提高整体的员工素质,使电力企业永远跟上社会快速发展步伐。
三、电厂创新生产运作管理措施
1.加强燃料管理
在当今的火力发电厂中,作为世界燃煤大国,煤炭仍然为其主要发电燃料。据不完全统计,火电厂中煤炭燃料的成本即占据了整个生产成本的四分之三左右。在国内煤炭生产行业全部进入市场体系后,由于决定电力行业经营利润的上网电价还处在计划审批阶段,各大火电厂为了节约成本,始终注重选用“物美价廉”的煤炭资源,在保证电厂炉、机、电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采用多层次阶梯式的经济采购方式,想尽一切办法选择可以提供煤质优良、运输费用消耗最小及供应量稳定的煤炭商家。
用于储存煤炭燃料的煤场是每个火电厂必备的场所,煤量储存的多寡不但与火电厂煤场大小、煤炭价格行情、发电计划以及最低储存量优化有关,而且与电厂的流动资金占用、库存经济性核算等指标休戚相关。一些不可抗拒客观因素也会影响储存煤源的发热量,从而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反之,如果煤炭的存储量过少,就不能保证火电厂机组的正常运行,一旦停机,不但间接给社会造成不利因素外,给电厂带来的损失将会更大。
作为发电燃料的煤炭资源在进厂前一定要进行质量检验,但不限于原采购煤种经过权威部门给出的品质化验单。验收通常包括质量和数量两个方面,即是计质和计量,两大部分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进厂前的质量验证可以将煤炭燃料分类存放,这为合理配烧和资源档案建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2.运行人员要提高责任意识
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行中都会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在运行中时刻提高警惕,及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及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在对自己负责的同时要对设备负责,这也包括了对厂方负责。所以,电厂的工作人员除了具备良好的业务技能外,还要有一个很高的责任意识,管理者通过各种方式要把责任意识深入人心,让员工都能对电厂有一种家的责任感。从而使全体员工在工作中,处处为企业着想、为设备的安全运行着想。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重视运行工作,以正面的传导力量给予员工恰如其分的肯定,让每一个在企业工作的人都能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动提高主人翁意识。
②对安全生产体制的思想贯彻要层层落实,哪里出现了违纪、违规的现象,及时处理,绝不姑息。按照设立的考核制度,奖罚分明。
③管理者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意识。作为管理者,首先就要以身作则,给员工、给团队起到一个好的带头引导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工作思路要清晰,防止盲目,要时刻告诫自己是为企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的使者,为员工提供一个轻松、安全的工作环境永远是自己的使命。要时时关注员工的心态,处处起到领导的表率作用。
④要时刻减少不必要的精力及资金浪费,加强设备运行的管理力度,尽量为员工提供一个好的硬性工作条件,在设备正常运行的状态下,把员工的注意力向经济运营方面调节。
3.生产运作组织结构要不断优化
组织机构的优化通常是由坚持目标原则、分工协作原则、命令统一原则、简捷及有效管理幅度原则、力制衡原则、任权力相随的原则六大部分组成。
优化电力行业生产运作组织机构就是要搞清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在岗员工的合理分工,如何把相关的运行人员重新组合,达到生产经营的最大效用。在有章可循的电力行业生产经营基础上,结合本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以创新的姿态进行岗位优化,最终的结果无疑是要整合部门,划分新岗位。最后得出一个方正的组织机构***纸能清楚的看到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要充分的利用现代信息社会的各项技术,借鉴同类行业成功的先进经验,这样可以很大程度的超越传统的电力生产企业管理,依托于“电厂信息管理系统”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的扁平式组织机构,要实现明确的等级管理。各部门、各层级之间互相配合,最终达到生产经营利润最大化、企业发展的最优化。
四、结语
电厂生产运行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发电燃料采购、过程控制及组织机构构建等方面进控制和管理,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式,以提高电厂生产运作效益。
参考文献:
[1]朱银磊试论如何通过生产运作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竞争力[J].现代商业.2010(32)
生产运作管理篇4
摘要: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中小企业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成为各个国家经济体系中的重要角色,中小企业的广泛发展刺激了中国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竞争,丰富了市场体系,促进了技术创新与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本文以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尝试结合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实际情况,运用生产管理理论和方法探讨该公司生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改善生产管理措施,促进该企业高质量、低成本运营,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生产之路。同时,为其他相关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企业、生产运作管理、改善方案设计
引言
生产管理是现代制造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在国内外众多企业成功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全球制造业广受认可和推崇。当前,传统的制造业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主要表现在同质化低端领域竞争,缺乏创新精神,管理工具和方法欠缺,在生产制造环节存在诸多浪费,流动和周转速度慢成本居高不下。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唯有通过学习应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模式,改善管理流程,激发员工持续改善,提升企业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和正向设计能力。
一、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简介
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于2013年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道生。该公司虽然规模一般,成立时间不久。但是在在公司发展壮大的这几年里,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健全的售后服务,其经营理念先进,秉承“诚信、专业、创新”的精神,在制造行业占据一席之地。该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加工纸制品、PVC面板、塑料制品;包装装潢印刷。
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是公司的最高负责人,下设总经理暂由董事长兼任,下一层级是行***副总经理、技术副总经理、业务副总经理三位高级管理人员,六个部门包括测试技术部、运维保障部、方案设计部、市场业务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按职能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后勤管理类(综合管理部、财务部)、专业技术类(测试技术部、运维保障部、方案设计部)、市场业务类(市场业务部),
二、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运作管理问题
(一)职能分散
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运作管理职能包括采购、生产、质检、仓库、物流。其中,在该公司,采购和生产由总经理负责,而质检由一个副总负责,仓库和物流由另外一个副总负责,生产运作管理的职能实际上由三个公司领导负责,分散了生产运作管理的职能,破坏了统一指挥原则。改公司经常因为部门沟通不畅,引发消极怠工现在,严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秩序。
(二)管理流于形式
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场管理混乱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流于形式。在对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现场调研的过程中,“脏、乱、差”属于常态,且对于该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其管理流于形式还体现在,更多是以上级领导检查或者外来人员参观为导向,行突击整理,待检查或者参观结束后,现场很快就恢复了原样。这种管理方式对于因管理流于形式而掩盖了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如公司拥有众多精密仪器,由于长期管理不善,且缺乏定期维护保养,导致设备精度受到影响,增加了设备维修费用。
(三)尚未形成统一的生产管理体系
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却忽略了对生产管理体系的打造。在生产管理中,更多是对标杆企业的借鉴。尽管也学习了大量的管理经验与管理模式,但并没有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归纳提炼,导致现有生产管理局面较为混乱,表现为各车间存在排产矛盾,无法用一套标准体系进行管理与衡量,相互之间各自为***,导致生产与管理效率低下,同时也缺乏以过程为导向的持续评价与改善机制。这种在程序与标准方面欠缺的情况下,无法对企业生产数据、资源与信息等进行集成化、信息化管理,更无法就生产考核目标进行量化考核。
三、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运作管理改善方案
(一)成立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成员,应该由公司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公司综合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等,这个领导小组的作用就是推进和协调,小组所有成员都应该清楚组织变革的意义和作用,并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部门或人员的分工及时间节点。管理者的言行对组织成员有示范效应,因此,管理者要以身作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提高管理者自身综合素质,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变革,才容易被广大基础员工所接受。加强教育,是组织在变革过程中,企业管理管理人员对员工的教育工作,通过各种渠道或方式,让全体员工知道并理解,组织变革的意义和目的,消除员工的抵触情绪,帮助员工消除思想障碍,让他们知道组织变革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或利益。沟通主要是指管理者与员工之间沟通,组织机构变革前期,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要增进沟通,知道组织机构变革的意义和作用,拟定比较详细的计划,着眼企业长远利益,自身积极参与其中,克服在变革过程中的思维定势。
(二)改善6S提高生产效率
通过6S模式提高现场管理水平,消除无效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所谓6S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UKE)、安全(SECURITY)。通过6S管理模式,可以避免许多质量问题,优化生产过程和工艺,使生产过程达到最佳组合,达到规定的生产目标。
同时,在标准化操作过程中,合理规定了生产程序,大大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无效的劳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三)建立统一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提高精益生产管理水平。为了在制造企业实施精益管理,必须全面建立和完善制造业生产管理体系,层层分工,明确责任,把每一项责任落实到个人或团队的生产中。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团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使用都是基于一个统一的网络信息管理平台,从而可以对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实时监控,从而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保证了精益生产管理在制造企业中的有效运用。实施物联网、ERP、OA协同办公、PDM、PDM等条形码、供应链管理系统等。
四、结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型企业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行业之间的市场竞争超过了企业的预想,为了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我国中小型企业需要不断学习与改进,其中,企业的生产管理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管理进行调查和探究,了解它的经营现状,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希望能对黄骅市桑浦纸制品有限公司在今后生产管理的方式上提供帮助,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戴杰鸿.医疗设备制度化管理对设备管理工作的改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23):64-65.
[2]王晶.制度化与人性化相融合的高职学生管理机制[J].传播力研究,2018,2(34):169.
[3]吴薇.浅议事业单位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辩证关系[J].人才资源开发,2019(07):12-13.
[4]林江景,周***.企业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与探索[J].管理观察,2019(13):21-22.
[5]陈建***.以制度为基础的学校人性化管理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18(12):7-10+129.
[6]汤熊.论高职学生管理的制度化与人性化[J].教育教学论坛,2018(08):15-16.
生产运作管理篇5
关键词:笔记本电脑行业;cell line;生产运作管理
绪论
笔记本电脑大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格越来越低,进入微利时代,对成本控制要求越来越高。(2)终端用户越来越专业也越来越挑剔,市场更加分化,差异化越来越严重。(3)人员流动率越来越高,人员越来越不稳定。(4)使用周期越来越短,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如何面对单价高产量小是笔记本电脑行业没法回避的问题。
1 行业环境介绍
目前传统PC企业的行情越来越严峻,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日前最新报告称,继2015年,全球PC出货量萎缩8.7%,全球PC出货量2016年将下滑7.3%,较最初预计的更加严重,预计这种情况到2019年方能有所改观。另一家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的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总量为6480万台,不及上年同期的7170万台,这也是全球PC单季出货量自2007年以来首次低于6500万台。五大PC厂商的出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PC企业制造成本上同样面临严峻形势。如2015年昆山市基本工资是1680元/月,加上加班费,平均工资是4581元/月,再加上五险一金、招聘费用、培训费用等等,平均起来一个员工花费不会少于6000元/月。要想从中获得赢利,对于加工企业来说就不得不优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以节约成本从加工费中获得利润。
2 公司内部环境介绍
由于客户需求的变化,高峰月份和低谷月份产量需求相差不止一倍,这就对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产能要非常有弹性,要在很快的时间内把因需求降低而流失的人员补充进来,并培训成熟练的员工以满足产量、交期、质量的需求。
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新产品推出和上市的时间越来越短。季节性新产品井喷式推出,在新旧产品交替时刻,生产线的会面临产品种类多,产出低的状况,等待和频繁换线是常事。特别是新产品试产阶段,一条完整流水线一天可能就生产几台、几十台产品。
终端客户的需求不同,所造成的后果就是机种繁多。每个机种的数量就相应变小,这样就会给原材料不管是价格还是质量水准都带来了挑战。而往往高端机种的产量就更小,客人对质量的要求期望更高。如果有低于质量期望水准的,客人会很不满意也会更容易抱怨。这样就得对生产制程控制更加严格,相应的要员配置,质量水准要求都更高,而又得保持相应的利润,必须对生产线进行改造。
3 cell line简介及导入
著名电脑供应商R公司就针对这种高单价低产量的产品生产线进行了改造,由传统的大量生产的流水线变成了cell line,下面介绍一下传统流水线及cell line的情况。
3.1 Cell line和传统流水线的优缺点分析(见表1)
3.2 CELL line关键点
(1)U形生产线的作业。
(2)多能工及一人多机操作人员。
(3)交叉培训获得最大的灵活性。
(4)工作物料配送。
(5)使用小巧、灵活的设备。
(6)使用自动化设备(JIDOKA),减少人员查看设备的时间。
(7)团队合作思想建立。
(8)绩效考核制度配套。
3.3 Cell line相比传统流水线的改善成果
(1)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0天变成了4天半,同时库存下降45%,资金周转率提高一倍以上,仓库面积减少53%。
(2)WIP(在制品)下降50%,组装效率提升36%。首次通过良率由95%提升到98.5%。
(3)减少换线平均次数从3次/班次到0次/班次。
(4)减少了离线概率达50%,减少了搬运碰撞机会达80%以上,更好地对产品进行管控以及减少了碰刮伤不良,外观不良减少了90%以上。
后续研究:如减少何对90后、00后人员的管理、留才、以及激励。
参考文献
[1]王建民.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1900.
[2]Jamse.P,沃麦克.改变世界的机器[M].商务印书馆,1999.
生产运作管理篇6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企业竞争力;影响及作用
引言
进入全球化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日益革新,市场竞争环境更趋激烈,如何在动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保持变革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未来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重视的焦点问题。由于企业是多层次资源和能源的综合体,那么企业的竞争构成要素也是多样性的。竞争的重点已经前移到生产运作管理中,关键步骤的设计和系统集成应用,带动了企业高速发展。本文以包含生产设计、运作、维护的生产运作管理入手,探讨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联性。
一、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元素
企业的竞争力是整合的总体概念,具备“资源”“能力”两层面的基础内涵,同时意味竞争具备静态有效和动态持续性。企业竞争力要素重点集中在企业管理考察上,因为成功的企业离不开内部管理组织,比如管理者能力、企业内部机制、企业文化构建、企业生产运作都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首先可以发现企业发展的漏洞,其次,在未来发展上可以为管理者预见决策提供理论支撑。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手段离不开管理为其提供的决策能力,也离不开企业滋生的资源整合能力[1]。企业竞争力要素之间是层层递进、相互联系的,把这些因素复合在一起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步骤。随着社会发展,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在不断演变,只有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企业对外应对能力,不断的完善产品优化内在,并且积极的对待市场变化,才能使企业在产品资源配置上占据优势,从而促使企业拥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和能力。因为企业推出制作时间短、质量对比高、使用社会需求的新产品,对应的就会占领大部分市场,所以说竞争要素选择对生产运作的综合竞争能力提升有重要实践意义。
二、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以顾客需求为工作动力,以消灭库存为工作方向,促使企业最少投入成本实现最大化收益,对应的提升企业市场敏感反应速度。并且缩短了客户需求的反应周期,以快速方式短期内为企业增值[2]。简单来说就是生产要高效、运作要灵活、时间要缩短。当然这一过程要避免浪费现象,在生产运作管理中浪费所代表的概念以较深刻和广泛,包括返修浪费、库存浪费、制造浪费等。生产运作是企业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企业将人力、物力、资金投入在这一系列流程中,以制造客户需求的产品,给客户提供需求服务。
在企业项目的生产运作生命周期中,不可避免的涉及产品更新、设施更新、产品变化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调整和布置产品运作,以增强企业的总体竞争力[3]。目前,一些企业把生产运作管理当作常规理性流程,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战略实现载体就是生产运作,而且企业产品的自身特色要纳入产品生产过程,企业才能发挥产品竞争优势。因此,可以明确生产运作是企业后背力量的汇聚源泉,因为企业的生产活动是为其创作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活动涉及的层面广泛,多是成本支出流程,但是生产运作一直是为企业营造经济价值的。而且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使生产成本得到控制,生产效率提高,才能为企业在市场上争取更多的竞争空间。同时,生产运作消耗巨大,对人力资源配置,资金投放都直接影响。另外,企业客户最关注的问题是产品质量和服务,企业间的竞争重点也就体现在这两方面,产品的优质程度主要取决于生产运作效率,所以说企业竞争的核心是生产运作管理。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一)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对企业的目标实现具有推动作用,直接关系到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推广。虽然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存在差异,但是在总体上是“和而不同”的,只有满足顾客需求,产品才具备市场发展前景[4]。产品设计创新和产品质量对产品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作用,也是其制造的关键因素,两者又是相互关联的,因为产品设计受欢迎的基础是产品质量优质。当然产品设计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要有现实可行性,如果产品设计的难度过大就会促使产品脱离生产制造,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外观设计直接反应的是产品外观与性能,好的设计可以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外观上区分开,三星首席执行官对企业设计的理解是,设计也属于生产力,索尼、三星等都将设计作为企业的“第二核心技术”。产品创新的根本也是设计,设计被厂商看作摆脱同质的竞争,也是实施品牌策略的手段。据了解有些企业设计测算,在产生外观上投入1美元,预计可带来1500美元左右的收益,而且企业增加销售,都跟设计有关联。可以说在企业生产环节设计所占的比例为15%,还有优良的设计可以为企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客户的接受率,属于变相的为产品增加了幅值,产品设计促进产品成长,企业在此流程中会增加自身战略价值。苹果公司核心价值之一是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吸引人的产品形象,消费者自然愿意花费更多的钱去购买。当然产品用途也与其密不可分,产品设计也要考虑使用价值和使用后期影响,使产品避免后续返修与材料浪费现象出现。同时也减少了产品总量的生产周期,使产品更加快速的投放到市场中。还有,近年来消费市场越来越关注产品的升职价值与回收利用,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考虑下产品材料的循环使用。
(二)注重技术流程
注重技术流程可以保障企业生产更加的高效稳定,并且帮助企业把资源转化为产品与服务。生产技术流程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的,所以企业要重视起来。企业一般生产批量比较大,所以需要选择导向型流程,按照不同产品构造分批组织运作。运用专门设备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提高产品高度标准化,这样大批量生产可以缩短产品的制作时间,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会相应的减少,生产计划总体流程会更加简便。同时技术流程也要结合产品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特点运作。
(三)优化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增强企业竞争力
生产运作活动对企业来讲是价值增值过程,实现产品价值增值就要向社会供给需求产品。那么生产的商品一定要具备使用价值,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功效。生产运作管理作为企业运营管理中的关键部分,优质生产环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维持生产涉及企业多个部门与环节的密切配合,需要产品创新支持,和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与技术支持,同时,改善生产运作管理,就必须根据生产管理的基本内容分析探究。还有企业生产管理,最基本的问题是生产运作计划,因为前期计划是组织、管理生产运作流程的重要依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运作计划,才能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公司发展决策做数据支撑。另外,生产运作计划还能帮助企业进行市场行情预测,促使企业产品规划配置的更加合理。
结语
生产运作管理与企业竞争力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只有重视生产运作管理,才能帮助企业占据同行业经济市场,本文探究的生产运作管理较为浅显,希望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借鉴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MBA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 柯清芳.论生产运作管理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7):83-85
[2] 金碚.论企业竞争力的性质[J].中国工业经济,2001,(10):5-10
生产运作管理篇7
[关键词]探井生产运行 工作流 Ultimus BPM;
中***分类号:TF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171-02
1 引言
经过多年的发展,胜利油田的勘探业务管理过程比较完善,流程复杂,涉及到多个单位和多个专业,并且各个环节联系紧密。尽管目前在个别环节已有一些管理软件在运行,但是从探井部署到生产运行的业务环节,目前胜利油田还没有一套系统对上述业务阶段提供完整的文档审批和流程监控的功能。因此从实现勘探管理信息化和提高勘探管理水平的角度,需要开发以工作流平台为基础的探井生产管理运行系统,实现勘探过程管理信息化、规范化以及文档资料的共享。经过全面的技术研究和分析,选定了局信息中心统一引进的Ultimus工作流平台,以此为基础实现井位部署及生产管理各个阶段的业务协同和监控。
2 系统架构设计
依据系统的设计要求以及从系统平台安全性、稳定性、用户使用方便性等方面考虑,系统采用B/S的架构模式,基于.NET框架平台进行开发,利用SQL Server2008关系型数据库作为系统的数据库管理平台,总体架构按照分层架构的设计思想,如***1所示:
3 实现技术路线
3.1 Ultimus BPM Suite研究
Ultimus BPM Suite 是一个完整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用来提高组织的生产力和响应力、降低成本和加快循环的次数。提供了一个协作的、自由编程流程模型建立和开发的环境、灵活的集成和工作流功能、强大的管理工具,并且流程参与者可很容易使用 Web 界面,从而实现最低企业可用持有成本。Ultimus BPM Suite能够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思想体系如***表2:
3.2 EIK开发接口技术研究
Enterprise Integration Kit (EIK:企业集成工具包),可以通过COM或.NET定制开发一些特殊需求,嵌入到Ultimus BPM服务平台中。包括流程任务调用、任务状态、自定义客户端置等接口。通过对上述接口的二次开发实现了自定义组织结构***、自定义用户界面、业务模块与流程调用等功能。
EIK中由两大部分构成:Ultimus.WFServer和Ultimus.OC,如***表3所示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设计思路
在软件的设计和开发组织上,重点对油田勘探业务流程的现状和数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应用Rose分析建模;在软件的设计上,在遵循软件开发设计规范的前期下,力求做到用户使用简单、便捷。
由于探井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是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子系统,但在业务上又相对***,涉及到的用户也不完全相同,因此系统设计必须符合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整体框架,在整体架构、用户体系、界面风格等方面保持最大的一致性,但在功能模块上又要与整个决策系统进行分离,使之既依附于决策系统,又能够***运行。
4.2 生产管理流程开发
经过充分的业务调研及分析分析实现井位运行管理、钻井过程管理、测井管理、试油管理等业务流程的开发。
(1) 井位运行管理流程
对井位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包括井位测量、钻前工程和工农关系、钻井地质设计、工程设计等。收集钻井讨论决策所需要的有关勘查及设计资料。
(2)钻井管理流程
钻井管理流程包括钻井措施决策管理和完井方案决策管理两部分的内容。钻井措施决策管理针对钻井过程中出现的复杂情况进行的讨论决策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完井方案管理流程针对完井方案所需要的完井资料,补充设计、完井报告等进行管理。
(3) 测井管理流程
本部分流程包括测井日常侧井任务管理和重点井的测井方案讨论管理两部分内容。包括测井讨论、测井通知单、测井设计、测井监督报告、测井解释报告、数据验收等功能。
(4) 试油管理流程
试油管理流程包括试油方案管理流程和试油措施管理流程两部分内容。
试油方案管理流程包括试油任务通知单、试油设计、地质总结、试油监督报告、数据验收等功能;试油措施管理流程包括试油措施的设计、试油施工总结等等功能。
5 结语
通过对Ultimus底层平台的研究,解决了目前Ultimus工作流平台整合应用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问题,实现了基于工作流的探井生产管理运行系统,建立了勘探生产管理部门的初步协同环境,使勘探决策支持系统的功能得到了完善。在原Ultimus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保证了其长期可用性,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可以广泛的应用在部署在各种流程系统中,能过快速满足用户需求的变更。
参考文献:
[1] (美) Martin Kugeler,贝克尔,Michael Rosemann:《业务流程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年出版.
[2] 王璞, 曹叠峰:《流程再造》,中信出版社 2005年出版.
生产运作管理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实践
0概述
全球化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强有力的冲击。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谁能实现与新经济的成功对接,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推进信息化改造,已经成为众多建筑企业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措施。
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庞大的组织机构、广阔的地域辐射常常造成人浮于事、决策缓慢、信息失真、经济效益低下,企业自身亟待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许多人眼里,信息经济与建设公司所处的传统建筑业距离不小,但我们在经过仔细的调研和论证后认为:传统产业只有经过信息技术的整合、改造、提升,才能更具竞争力。为此,在1999年年末,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作出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推进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并以应用为重点,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工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设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结合建设公司十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传统建筑业要成功实施信息化需抓住以下几点。
1 讲求实效 信息化要适合企业现状与发展
信息化建设必须高标准、高起点,但不能脱离企业现实;信息化建设要考虑企业的战略适宜度、应用适宜度、投资适宜度、资源匹配适宜度和组织、文化适宜度,不流于形式,不搞花架子。正是由于对信息化建设的正确把握,建设公司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理性与求实。
中国长城铝业建设公司始建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隶属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现拥有有色冶炼一级总承包资质和多个专业承包资质,年完成产值能力在10亿元以上。面对残酷的市场竞争,如何在建筑业这一传统产业中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制度,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公司在实践中不懈的探索着。
1.1要建立清晰的信息化思路
1999年,当时国内外信息化建设思路很多,但考虑到建设公司的业务属性和实际情况,经过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公司很快形成了一致的建设思路,那就是:信息化和主业现代化相促并进,信息化以主业现代化为基础,主业现代化以信息化为动力,最终实现建筑业和信息产业的齐头并进。
1.2要确立前瞻性的信息化目标
建设公司企业信息化主要希望在以下四个方面实现:
(1)管理方式系统化。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加强经营管理的监控、分析和决策支持,把企业内外资源充分统一管理起来,降低成本和损失。
(2)业务流程科学化。企业的具体业务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更加科学、系统、完善,更好地提供服务,并实现原来不能达到的功能。
(3)办公过程自动化。办公过程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弥补管理、业务流程的漏洞,增加沟通,减少浪费。
(4)营销服务网络化。借助Internet的强大力量,实现企业的公关、营销、客户服务过程网络化,提升营销策略的层次和服务的质量。这不仅仅是建立一个优秀的网站,还要通过网络开展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
以上的“四化”并非***实现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处在不同的发展规模、发展阶段,对信息化的实现要求也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企业信息化应该分阶段、有计划地进行,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的,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
1.3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硬件建设部分建设公司当时已具备较成熟的条件,但当时针对建筑业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国内却凤毛麟角。一方面,很少有能从建筑业全局管理出发,为建筑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软件企业,大部分从事建筑业软件开发的企业仅能提供项目管理、预算管理等局部管理的工具软件。另一方面,委托高校开发也存在很大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的开发主体主要是在职教师和在读学生,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和商业服务意识,后期维护与系统升级也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权衡当时的情况,为了建立适合自身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建设公司最终不得不选择了自主开发,虽然自主开发相对周期较长,困难较多,风险较大。
在建立了清晰的思路,确立了明确的目标,选择了合适的建设模之后,1999年开始,建设公司开始为信息化建设准备,铺设了近20公里的光缆局域网,并大举引进IT人才,着手软件开发。通过一年多磨练,建设公司打造出一支精通业务、熟悉管理的软件开发团队,为了给公司信息化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并实现建设成果的产业化目标,2001年年初,建设公司投资成立了河南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对内推进公司信息化,对外开发IT市场。
2 转变观念确保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
企业信息化不单是技术问题,更大程度上,它是对全体员工思想观念的再造和思维方式的改变。如果这个过程不到位,信息化就只是一个计算机系统而达不到信息化管理,就不可能起到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对国企而言,领导的态度和工作作风是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为了确保信息化顺利推进,建设公司的领导层自始至终积极参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解决工程推进中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了领导的清晰思路和积极参与,建设公司的信息化推进相当顺利,从前期策划到建立内部局域网到推出资源管理平台第一版,仅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同时,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领导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新思想,转变广大员工观念,加强员工的信息化意识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公司本着以提高员工素质为根本的原则,对员工实施全方位信息技术培训。几年来,建设公司组织信息化相关培训上千人次,公司所有管理人员都系统学习了相关信息技术。公司还在局域网系统上建立了网上教室、网上***书馆等多个学习板块,供员工学习。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员工对于信息化建设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局域网系统已成为大家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和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信息化、促进信息化发展开始成为大家的自觉,而合理化建议板块、热点讨论区已经成为大家关注信息化建设的有效平台。可以说,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一个信息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已在建设公司初步形成。
3 流程重组,改变传统管理模式
公司传统的信息交流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垂直交流形式,信息系统却允许信息的横向交流或越级进行,缩短了等级链的长度和矩阵链的规模,高层管理者不再依赖中层管理部门就可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评价,企业的管理层次减少,人员的职能重新分配,特别是中层领导干部的职能重新定向。
因此,信息系统的能力不仅仅在于它使传统的工作方法更有效率,更在于它使企业打破了传统的工作规则,并创造新的工作方式,这正是企业流程重组的核心内容。信息化既是企业流程重组的出发点,也是企业流程重组的目标。
长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针对建设公司从事建筑远程作业,距离总部较远的特点开发出的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纯WEB技术实现了资源的远程处理和工作的远程调度。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以分析和管理已有的资源为出发点,运用一定的公式和规则来解决问题和辅助决策。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包括了办公自动化模块、业务管理模块、企业数据资源管理模块、信息资源管理模块、工作流程管理模块、消息,督办管理模块和客户资源管理模块七大子系统。它在资源管理上实现了最小冗余和最大共享,系统虽然按照模块划分,但是每个模块中的应用程序并不限定在某个部门使用,也就是说,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工作流的,而工作流可以因企业、因时间而异。这样,公司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化,就必须实行业务流程重组。
资源管理系统的引入使我们认识到,管理系统带给公司的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不仅仅是一套管理软件,更多的是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结晶和体现,是信息时代企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的有力工具。如果这种管理思想与公司现有管理机构、管理体制不能很好的融为一体,那么,就必须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造。只有在优化经营过程、强化管理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其综合经济效益。
企业信息化不是自动化,它需要相应的管理体制与之配合,所谓“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更重要的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体制的引进和改革。为了真正发挥技术的优越性,就必须对组织机构、管理制度进行合理的、有计划的调整,否则,再好的管理系统也发挥不出来作用。为此,建设公司借助中铝公司重组上市的契机,对公司的机构进行了重构,将以前的十几个科室并为六部一室,并对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理顺。通过一系列的整合,公司初步形成了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物流为主线,以成本控制为目标的工程管理体系。经过信息化的流程重组,我公司开始焕发出强劲的生命力。1998年,建设公司年产值不足1000万,而到了2001年,经过彻底的信息化建设和大刀阔斧的业务流程重组,当年完成产值4.2亿元,公司效益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2002年,建设公司成功晋升有色冶炼国家一级总承包资质。2004年,我公司成功进入山东、山西、贵州等市场,成功承揽冰岛国际工程,建筑业产值达到4.8亿。2005-2007年,我公司产值一直维持在5到8个亿,而国际市场产值占到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这样的业绩成为长铝公司的典范。
4 以应用为重点,信息化体系必须为工程建设服务
建筑企业管理的重点在项目管理,难点也在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为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
2000年,我公司承接了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安装工程,项目部启用资源管理系统在现场实时采集数据,现场数据经过资源管理系统的过滤,加工整理后,通过因特网提供给公司总部决策层,公司总部根据这些实时数据制定网络施工***和网络进度***,并随时根据网络采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校正。以前需要一年半才能完成的工程,由于信息系统地采用和广大员工的努力,我公司9个月就拿了下来。2001年3月,中州铝厂2#悬浮焙烧炉一次点火成功,并且所有设备运行良好,被生产方称为样板工程。焙烧炉安装工程创出了国内同类建设项目工期最短、投入最少,一次试车成功,达产达标最快的记录。建筑业资源管理系统成功的经历了第一次实践考验。
2003年,我公司再次承接了中州铝厂3号焙烧炉,公司在应用资源管理平台的基础上,推出了进度控制系统和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系统,工程的进度、质量成为中州分公司各项工程施工的典范。8月20日该工程带料试车一次成功,8月23日达1350T/D设计产量,25日超过设计产量,达到1400T/D。该工程的实际建设工期仅有8个多月,可以说我公司再次刷新了由自己创下的同类工程建设记录。
目前,我公司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深入到企业各项工作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大力发展互联网在采购、项目管理、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得到了很好体现。公司的资源管理系统已经过了多次升级,其内涵扩展到《项目管理系统》、《物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备租赁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成本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质量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等多个方面,与其他管理系统共同构建成建设公司的《资源管理平台》,建设公司信息系统构建初具规模。该系统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配置和优化企业内外资源,使企业的运作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系统化,使企业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结果,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5 优化产业结构 信息化为企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生产运作管理篇9
Abstract: Production system is an important research field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main course of the for all kinds students′ training of IE. Aimed at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feature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and the weak experimental teaching, through the project about "construction of one hundred graduate core courses" in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experimental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is construct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and a good support is provided for practice teaching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关键词: 实验体系设计;生产运作管理;工业工程
Key words: experimental system design;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Industrial Engineering
中***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1-0242-03
0 引言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是对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其目标是提高生产率和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和安全[1]。在它的发源地美国,工业工程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是工程界十大支柱学科之一,为美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20世纪80年代引入工业工程,1992年在高校开设工业工程专业。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迄今只有20多年的历史,尚属新兴的发展学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工业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大,使得工业工程的教育有了飞速的发展,现形成了多层次(专科、本科、双学位、硕士、博士)、多种形式(电大、自考、高校、全日制、在职学习)、大范围(涉及全国25个省市)的格局[2]。工业工程教育正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生产系统一直是工业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连续多年将生产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列为工业工程(IE)专题。作为一门研究如何将人力、物料、设备、资金、信息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变换为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学科,生产运作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也已成为工业工程各类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之一,***1为我国工业工程学科各层次人才培养中生产管理类的课程设置概况。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其内容包括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和改进[3]。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对生产运作系统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系统掌握生产运作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如何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通过实践过程熟悉生产运作系统的生产运作过程,增强学生对生产运作管理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运作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一直是生产运作管理课程的教学难点问题。
1 我国高校《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研究与应用状况
十多年来,国内很多高校在《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一些积极深入的探讨,在案例分析、录像播放、专家专题讲座、信息化模拟、企业参观、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等方面起得了很好成效,为《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有代表性的有:东北财经大学陈福***教授从生产管理的实践性出发,对经营模拟手段在生产管理计划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认为生产管理计划的实践性可以通过连续、动态的经营模拟,在以生产战略为龙头的纵向计划体系和以生产计划为核心的横向职能协调中得到充分体现,并提出教师在经营模拟中应扮演好“导演、导游、导师”三重角色[4]。冯根尧教授提出了运用虚拟现实仿真技术(VRS)组织《生产与运作管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设想,并就具体的实验项目设置进行了研究。认为运用虚拟现实仿真(VRS)进行实验教学,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晶教授以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课程为例,提出了研究型的教师团队、与学术研究同步的教材、知识转移和学术研究一体化的教学过程、精细化全程管理的综合创新课程建设理念,强调学生参与和互动性教学的重要性[6]。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兵博士对研究生ERP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开展了专题研究[7]。中山大学陈志祥[8,9]、厦门大学许志端[10]、华中科技大学张世超[11]等学者也针对工商管理硕士(MBA)分别从教学方法、企业参观和IT实验平台等方面开展了研究。上海电机学院通过引进沙盘、ERP软件、模拟仿真系统,建立了生产运作管理课程教学的软硬件平台,开展了校内实验与校外实践(企业参观)相结合的生产运作管理实践教学,加大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12]。其他许多高校在ERP实验、沙盘模拟、课程设计和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篇幅所限,在此恕不一一赘述。
从我国高校《生产运作管理》教学实践的经验来看,以上方法各具特点:
①案例分析:由教师选取实际企业案例,在课堂上剖析企业的实际做法,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是目前主流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要选取到合适的案例。
②播放录像:通过录像在课堂上播放介绍典型企业的生产运作管理情况,并结合录像进行适当解析,与案例分析相比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它的“真实感”,但目前开放的、有针对性的企业生产运作管理录像资源还非常稀缺,同时这种方式的学生参与程度低。
③专家专题讲座:通过校友、联合办学单位,邀请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生产运作管理人员进入课堂开展专题讲座,介绍企业生产运作管理的实际做法。同样的问题,企业专家讲通常比任课教师自己讲效果好得多。这种方法的优点还在于沟通了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系,但对于一些地区和学校,合适的专家资源还是少之又少。
④信息化模拟:利用ERP、仿真软件等现代计算机技术建立信息化实验平台,供学生构建企业生产经营模拟环境,进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模拟训练,其特点是从直接体验中学习,不受时空限制。这种方式其实应属于“实验教学”的范畴,如何构建满足教学需要的信息模拟环境(实验设计)是这种方法的关键。
⑤企业参观:带领学生到一些典型的企业中去参观访问,可为学生提供非常珍贵而实用的学***验。但这种方式在参观企业的联系甄选、带队参观教师的素质要求,甚至在参观时间安排、交通安全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困难和要求。
⑥实验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及和学校资源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操作验证,然后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的一种教学模式。基本结构为:问题―假设―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结论―应用。这种方法具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其创新能力等优点,是自然科学实践教学的主流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
总之,《生产运作管理》是我国工程类、管理类人才培养的必修课,加强《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已经被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所重视,各个学校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条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生产运作管理能力的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实验教学作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我国一些高校《生产运作管理》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实验安散乱、不成体系的状况,尤其是综合性实验、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操作性实验较为匮乏,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生产运作管理科学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深入提高。学生自己设计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是中国高等工程实验教育努力的方向。
2 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生产运作管理》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与实践
2.1 背景概述
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于1999年开办,现已形成包括本科、工程硕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等多层次的工业工程高级人才培养体系。在各层次人才培养中,生产管理类的课程设置是:本科生以生产系统的运行为重点开设《生产计划与控制》课程(专业必修课,48学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教学则以生产系统的运行基础,在生产系统的设计和维护改善方面进行扩充,进行完整的《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专业学位的专业必修课,32学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工程硕士)可根据学员情况有选择地开展《生产运作管理》教学(专业必修课,32学时);博士研究生的则在《生产运作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生产管理理论与方法》教学(专业选修课,32学时)。由于学生缺乏生产运作的感性认识,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滞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无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所培养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的现象在所难免,生产运作管理对工业工程学科的支撑作用也难以体现。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生产运作管理实验开发”势在必行。
2.2 实验教学建设思路及架构
本着“形成几个常规实验,开展一些基础研究,建设一门精品课程,支撑一个学科方向”的思路,在昆明理工大学研究生百门核心课程建设基金项目的支持下,课题组立足于工业工程学科各层次人才培养,兼顾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开展生产运作管理实验设计,构建了一个三维立体架构的生产运作管理实验体系,如***2所示。
验证型实验是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的基本途径,是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其它相关能力而进行的一种基础性实验。验证型也常被称为体验型实验。例如,仿真软件应用体验实验、减速器拆装及结构分析实验、ERP 系统操作实验、ERP系统操作实验、库存控制仿真实验、用Excel求解生产计划实验、牛鞭效应验证实验、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实验等。
综合性实验是指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后,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学生实验技能和方法进行综合训练的实验。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深人理解生产系统分析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工具对于实际问题的描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及查阅中外文献资料的能力。例如,流水生产线仿真实验、需求预测实验、标准时间测定实验、生产线平衡分析实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编制实验、ERP沙盘模拟实训和质量管理分析实验等。综合型实验面向的主要对象本科课程设计、综合训练,以及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设计型实验是综合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以问题为导向对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或模拟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计型实验的目的在于着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科研能力。例如,设施选址与布置实验、流程设计与分析实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系统仿真实验、混流装配线投产顺序的仿真实验、ERP应用模拟实验、ERP集成开发实验、质量管理与控制实验、质量成本模型及其优化实验等。
3 实验开发与应用情况
近年来,昆明理工大学工业工程学科利用“德国银行贷款”和“中央资金支持地方院校发展”项目的支持下,启动了以物流与仓储实验系统、工业工程装配流水线、人因工程实验系统和IE模拟仿真与优化系统为主要内容的工业工程综合实验室,以及以ERP、MES、PLM实验研究为核心的现代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工作。为加强实验开发的“软件”建设,我们组织了工业工程本科生、研究生围绕***2的实验架构开展了生产运作管理实验设计,现已开发各种实验21个如表1所示。其中,包括主要面向本科生、以认知为主的验证型实验7个,面向本科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综合型实验6个,以及面向研究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设计型实验8个。各个验证型实验一般可在理论教学中利用2~3学时进行安排,而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一般安排在课余,对有能力且有兴趣的本科学生和研究生开放,复杂、大型的实验可扩展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这些实验的开发与应用激发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对《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 结语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的课程,加强实践教学是提高《生产运作管理》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各种实践方式中,实验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中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锻炼具有非常良好的作用,在今后《生产运作管理》的实践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汪应洛主编.工业工程基础[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齐二石,汪应洛,卢岚.中国工业工程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J].工业工程,1999(3).
[3]陈荣秋,马士华编著.生产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4]陈福***.经营模拟对生产计划教学的促进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1).
[5]冯根尧.基于VRS的"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实验教学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6]王晶,贾国柱,黄海***,等.研究生“生产与运作管理”研究型课程设计与实施[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6).
[7]李兵,秦良娟.研究生ERP实践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22).
[8]陈志祥.MBA《生产运作管理》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9).
[9]陈志祥.实践型管理人才培养与3C教学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2).
[10]许志端.《生产与运作管理》教学中企业参观的课程设计[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1).
生产运作管理篇10
我站的安全工作在市处、县主管局正确指导下开展工作,安全工作做到常抓不懈。1-8月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现将我们具体做法汇报。
一、领导重视,职责明确。我站多年来一直十分重视安全生产。年初根据我站实际情况,召开了站长办公会议,全面布置安全工作,成立了以xxx同志为组长,有关队室,养护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针对全站点多面广、工程量大、任务重的特点,年初站领导就与各队室、各养护中心签订了“安全责任状”、“驾驶人员安全责任状”等,将安全责任签订到每个职工各个工作岗位。将安全责任明确到队室、养护中心分解到人头,使安全管理工作形成了专管成线,群管成网,措施到位的管理体系。并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年终考核的重要议事日程,使每个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思想。
二、加大宣传,注重实效。安全生产是一项长期开展的工作。我们在注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同时,认真搞好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周”、“ 夏季安全生产无事故”等活动。1-8月份站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8次。在年初对全站灭火器进行了充装药剂,并购买了新的灭火器材。对全体人员进行了“道路安全法”培训考试,每人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安全员积极配合路***大队抓好道路安全工作,安全人员抓好施工路段安全管理,对险桥、险段及时检查,发现为题明牌警示,确保辖区内道路安全畅通。在弯道、桥梁和危险路段埋设反光标志牌35块,维修了樵夫山大桥等7座危桥,投入资金30万元。205线施工期间,安全人员坚持每天上路巡查,为确保施工地段安全畅通而安排专人执勤,确保不发生半小时以上堵车现象,站安全小组也经常深入到施工现场检查安全。
三、健全制度,狠抓落实。针对点多、面广、线长,人员相对分散,施工路段长,安全生产工作难以管理这一特点。我站建立健全了一套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坚持按章办事,按制度办事。领导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服从于安全。在站“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积极主动的对全站安全行车、安全生产、安全施工进行经常性检查,使机驾人员在出车前、途中、回单位后的安全检查和例保工作规范、严密、周到,为安全行车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今后的的工作中,我们更要严格认真实施《安全生产法》,争取使全站的安全生产工作能有一个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