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1
论文摘要:在席卷全球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众多的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脱颖而出受到了人们普遍的重视。本文对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几位代表人物的人格理论进行梳理,并重点突出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鲜明特点。目的在于探究其深层的教育价值,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启示。
精神分析学说是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一经问世不仅在心理学界引起强烈的反响,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文学、哲学、伦理学、美学、社会学等领域。如此可见,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之巨大。尽管精神分析理论自身存在缺陷,受到人们的批评和质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诞生近百年的精神分析学说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这不仅与弗洛伊德本人的声望有关,更重要的是弗洛伊德的后继者—新精神分析学派,并未把弗洛伊德和他的著作当作不可怀疑的偶像和一成不变的经典。他们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既有抛弃又有继承更有发展。其
中代表人物有沙利文,霍妮等。
一、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简述
人格理论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精神分析学派虽然抛弃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有些观点,但是在他们的人格理论中或多或少的看到了弗洛伊德的影子。所以要想深刻的挖掘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的蕴含的教育价值,必须拿弗洛伊德人格理论这把钥匙去打开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大门。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部分。意识是指个人此时此刻意识到的。“潜意识就是一种未被觉醒的心理历程或过程,是在一定时间内被压抑、被排挤的情绪经验活动的过程”[1]。潜意识可以被压抑,但是它们并不会被消灭,而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以求满足。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在人的精神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也是一般人格的主宰。
弗洛伊德基于潜意识系统提出了本我概念,进而提出了自我和超我的体系。本我又称伊低,它如一大锅沸腾汹涌的兴奋,激荡不已。它完全是无意识的,非理性的,是快乐原则的出发点,是本能的储存器。在人格结构中,本我是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的部分。自我是理性的,服从现实原则,“自我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机构’,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间环节。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作用是调节本我与外部环境的冲突,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进行控制和压抑,在理性现实的前提下尽量满足本我的欲望”。[2]超我是潜意识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部分,它主要根据至善原则活动。所谓超我,也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它主要是习俗教育的产物。超我的主要职责,就是在于指导自我,去限制伊低的冲动。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
1.沙利文的人格理论
沙利文把人格的发展分为六个阶段并认为每个阶段都存在动力过程、人格化过程、和认知过程三个发展过程。
沙利文认为人格乃是一个人在人际关系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日趋完善相对持久的模式,人格从来不能够离开人生存在于其中的复杂人际关系,他特别强调人际关系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有两个基本的倾向。一是对满足的追求,一是对安全的追求。沙利文把这两种基本的倾向看作是人格发展的动力。
沙利文用人格化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式,人格化是个体对他们自己或他人的需要满足和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人格化也分为两种,一种是自己的人格化,一种是他人的人格化。“在儿童人格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是焦虑,主要来自于婴儿期的无助情境。假如没有受到很好的养育,婴儿就会焦虑,过多的焦虑会导致儿童企***回避社会情境产生坏妈妈的人格化,反之会产生好妈妈的人格化”。[3]
沙利文把人类的所有经验都概括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未分化模式,这种经验是混乱的、无组织的、模糊的。婴儿的经验就属于这一种。第二是叫前逻辑模式,这是儿童所具有的一种主要模式。第三种是综合反应模式。这三种模式就是沙利文所指的认知过程。
2.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最大改造是在精神分析中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认为环境是形成人格和导致神经症的根本原因。她也强调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她认为由于个人的心理和性格倾向是由个体所处的环境和文化造成的。她也很认同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
霍妮人格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基本焦虑,她认为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如果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对待儿童不公平,或是由于父母本人的身心不健康,都会使儿童的情绪受到压抑、形成基本焦虑,结果导致病态人格。
二、新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的特点
(一)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人格理论强调性本能,新派则强调社会环境和文化因素。由此则在几个方面产生了不同,首先是人格动力方面,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人格的形成的动力因素。沙利文则认为人类行为的发展受满足欲和安全欲两大动力驱使。霍妮说:“人不仅被快乐原则控制,而且也被安全与满足引导。”其次是神经症的归因,弗洛伊德认为是自我,本我,超我之间的冲突。而霍妮认为是个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冲突的结果。
(二)弗洛伊德主张性恶论,他所谓潜意识或本我充满不可告人的欲望。新派则倾向性善论,相信人具有向上发展的自尊心,有能力克服罪恶欲望,有能力向前发展。霍妮说:“我个人认为,人不仅期望而且有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成为高尚的人类。”[4]
(三)新派反对把人格***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新派认为人格是统一的整体,是在后天的生活实践中,在与人的交往中逐渐形成的。人的人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四)新精神分析强调主体性和主观性。弗洛伊德把人的行为看作是由本能欲望决定的。相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本能论,新精神分析理论家们则认为“未来目标对人的拉力更强于先天本能对个人的推动作用,目标的产生基于个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发挥的主观作用,从而更强调个人在人格形成中的主体作用”。[5]
三、精神分析学派人格理论对我国儿童教育的启示
(一)重视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对于早期经验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引论》中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我们往往由于注意祖先的经验和成人的生活经验,却完全忽视儿童期经验的重要。其实儿童期经验更有重视的必要,因为它们发生于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正因为这个理由,也就更容易治病。”[6]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儿童早期经验在儿童心理发展和人格发展中的重大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儿童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其潜意识力量,在自由和禁止之间寻得一条中庸之道,使儿童能够健康成长。其次要用游戏等“宣泄”方法释放儿童潜意识能量,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另一方面,利用“升华”的作用,让儿童正确的运用潜意识的能量到自我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二)建立儿童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
防御机制的概念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防御机制是自我应付本我的驱动﹑超我的压力和外在现实的要求的心理措施和防御手段,以解除心理紧张,求得内心平衡。”[7]此理论后经过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的扩充,变得更完善,安娜认为当内在和外在的刺激引起情绪冲动时,防御机制有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多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的作用。因此,要帮助儿童建立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最先接受到教育影响的地方。家庭氛围和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儿童也会形成不同的人格特点。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以及通情达理父母的教养下,儿童很少动用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相反,经常运用惩罚,限制的方法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则多采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三)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
从精神分析学家有关人格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培养强壮健全的自我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关键,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是精神分析学家对发展自我的共同看法。精神分析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经常受到贬抑或否定时,便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这是一切品德和精神败坏的根源。因而,我们要提供相应的机会让儿童体验成功、拥有自信、提高自我概念、形成健康人格。关于给予儿童高品质的爱,我们从弗洛伊德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强调潜意识、性本能和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从更深的层面,我们可以看出他所倡导的是对儿童的内在需要给予关注和给儿童充分的自由,这种爱是要尊重儿童的天性。总之,精神分析认为唯有爱的教育才能培养儿童健全的自我,才能使儿童拥有幸福的人生。
(四)建立儿童期和谐的人际关系
霍妮和沙利文都很重视儿童期的人际关系对儿童健康人格发展的重要性。儿童时期的人际关系主要是父母与儿童的亲子关系以及儿童间的伙伴关系,霍妮认为在童年期,神经症的性格结构萌发的根源是亲子关系的失调。沙利文也认为自我是在重要的他人的反应中确立的,在人格发展阶段中,对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三岁以前是父母,从童年末期到青春期,主要是伙伴。20世纪50年代,鲍尔贝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所做的相关研究说明,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西方学者斯特对有犯罪行为的人的研究表明,子女的攻击和犯罪行为与不良的亲子关系有关。所以在现实生活过程中,应该重视儿童期和谐的亲子关系和伙伴关系的建立。现在大多数父母都出去工作很多时间都疏忽了对孩子的照料。致使儿童失去安全感产生焦虑,从而埋下神经症人格的隐患,或是在儿童期就有明显的人格障碍问题。这就要求家长要多关心孩子、与孩子交流、积极疏导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另外家长也不应该过多限制儿童交往,应鼓励儿童学会交往,学会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总之,我们通过对精神分析几位代表人物人格理论的梳理,看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蕴含着对儿童健康心理教育的巨大价值。尽管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也存在局限。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独特性,却给予了我们一个认识人格的全新视角。相信在21世纪,随着精神分析理论更为深入的实证研究,对我们认识儿童人格的发展,开展有效的儿童健康人格教育具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鑫辉.新编心理学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84.
[2]吴红慧.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基础教育,2004(12):15.
[3]宛容,兰文杰.沙利文人格发展思想探析[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3):44.
[4]杨汉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现代教育的影响[J].教育研究,1998(4):63.
[5]姚芳芳.新精神分析对古典精神分析的修改与发展[J].宁夏社会科学,2000(5):59.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2
关键词:精神分析;中国国情;精神分析的中国化
在世界心理学体系中,精神分析作为主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的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烙印。同时,精神分析作为现代一个别具特色的心理学流派,是弗洛伊德在自己的临床实践和著述生涯中创立的,这是一套独特的方法和理论,自由联想,梦的解析,过失的机制,自我的心里防御机制,超我的形成等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于内心世界的看法,也导致了人们观察自身的方法的深刻***;而且,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要远远超出心理学的领域,可以说,举凡20世纪的文学,哲学,史学,宗教等,无不打下了精神分析的烙印。
那么,在将精神分析引入中国的今天,这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对精神分析这一人类文明的精神成果完全照搬呢?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方法,其自身的发展和领域的拓宽本身已证明完全照搬的不可能性,精神分析学派内部的***(以阿德勒、荣格为代表),其本身随着社会时代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如弗洛姆对弗洛伊德主义的修正,力***把整个社会纳入精神分析的视野而创立的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和后来哈特曼、艾里克森为代表自我心理学等,也更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另一方面,任何心理学都是以本土文化圈的心理文化来理解、解释和干预人的心理生活的,正如西方心理学包括其学派和理论均深深植根于西方文化之中,他们以西方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适用于西方人的方法和技术,特别是以个人主义价值取向和种族中心主义为核心的西方文化制约着心理学全部研究对象及其理论构建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感到只有自己的民族才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人类最优秀的文化。那么,是否又意味着对精神分析的绝对排斥呢?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心理***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的心理***如传统中医一样,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在古代医典中就记载有600多个心理***的案例。中国传统的***有着丰富的理论模式,比较有代表性的理论有: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人体是内外统一的整体。因而十分重视大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2)“形神相即”的身心观,从形(躯体)神(精神)密不可分的观点出发,认为***疾病不仅要治其身,更要治其心。3)“医国——医人——医病”的***模式:“上医医国(指社会因素),中医医人(指心理因素),下医医病(指躯体因素)”。在上述观点的指导下,中国传统的心理***有着许多具体的方法,如:1)开导劝慰法。核心是“告”(告诉),“语(讲清)”,“导(引导)”,“开(指出)”,用精深的道理劝导,与现在支持性心理***极其相似。尽管它们并不十分完善。2)以情胜情法。即运用一种情志纠正相应所能克服的另一种情志,比如五行中“怒胜思,悲治怒,喜治悲”等。3)习见习闻法。核心是通过反复习惯的方式,使受惊敏感的患者恢复常态的心理***(现代的系统脱敏法)。每种方法各有千秋,不一而足,精神分析这一纯粹源至西方文化的“舶来品”,还能在如此众多的中华瑰宝中拥有一席之地吗?
自20世纪以来,精神分析逐步引入中国,据查证,精神分析学说于本世纪20年代已传入中国,后来可能因战争原因,很少有人深入研究它。***初期,心理学在我国虽然一度有所发展,但在“”中却被当作是“唯心主义”遭到批判,精神分析更是在劫难逃。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关于心理***的外国文献被翻译成中文出版,80年代初精神分析学说还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文化热潮。当时很少有人真正懂得精神分析,但却有很多人在自己未曾深入学习的情况下撰写文章,对精神分析口诛笔伐,严加批判。以致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心理医生没有机会学习精神分析疗法。在80年代初,中国心理医生最先接受并使用的心理***方法是行为疗法。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增多,一些国外的精神分析学家到中国讲学,特别是1988年首届中德心理***讲习班的开办,以及现在的德中心理***学院在中国举办的“德中高级心理***师连续培训项目”的开展,才使一部分中国心理医生得以有机会跟随德国的精神分析学家学习精神分析疗法,受到精神分析的训练。钟友彬先生所著的《中国的心理分析——认识领悟心理疗法》,堪称中国的第一部精神分析的著作。继之,又有很多专家,学者专注于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在中国的传播,北京国际ipa的成立,霍大同(中国第一位精神分析家)领导的成都精神分析中心的成立等等,使得在目前常用的心理疗法(行为,认知,精神分析和森田疗法等)中,精神分析位居第四位。以下具体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精神分析这一源自西方的心理***方法在中国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作进一步的比较和分析。
精神分析作为一种深度心理学,引进国外的东西,首先要考虑它是否符合中国的国情。在心理活动方面,中国人与外国人的差异主要是存在于语言、文化、习俗、等心理活动的内容方面,但在心理活动的形式和基本规律方面几乎是没有差异的。所以精神病学被引入中国,对中国人来说也是普遍适用的;精神分析的症状学解释是完全成立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是共同的,比如强迫性洗手的仪式化背后是所引起的焦虑;躯体的***感与性的压抑有关;性的因素在中国人的人格与症状的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人们进入分析的原因是各式各样的,但是它们大多与性创伤或两性关系方面的挫折有关,这与弗洛伊德理论的思想核心是一致的;在中国家庭的亲子关系中,明显存在着子女指向异性父母的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被惩罚的道德焦虑,这与弗洛伊德俄底浦斯情结的基本思路是匹配的;青春期或成年期的问题是对童年期创伤的重复,早期经验对于人格和症状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过去是现在的原因”,印证了精神分析的一个基本立场。
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从临床经验和中国各种文献中的确也发现了不少超出传统精神分析框架的新的材料。
在中国,由于我们目前还未找到一个类似俄底浦斯王那样的广为人知的神话,所以俄底浦斯情结是否也是中国人的核心情结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霍大同先生将其称为代情结,以有别于弗洛伊德说的性情结。代情结并不否认性的重要性,基本思路仍然是研究由“代”与“性”的冲突而构成的三角关系,与俄底浦斯情结一致。对于中国文化中的个体而言,是处在一个庞大的代际关系的网络中的,这种代的约束极大地压抑了性的自由。中国的文化史表明,作为儒家文化产物的传统的大家庭结构较之于西方的家庭结构是独特的,在这样的家庭中,祖母、祖父或者外祖母、外祖父在人格形成中起的作用,有时甚至超过父、母亲;此外,在传统的多子女家庭中成长起来的个体与独生子女这一全新家庭形式(主要在八十年代以后)中长大的个体在人格类型上有明显的差异;母亲作用的突出地位:从古代文献和我们的临床材料均可发现,在孩子人格形成的过程中,母亲所起的作用非常大,父亲的介入似乎相当晚。在这里,似乎有悖于规则由父亲给予的传统的精神分析的解释。
关于无意识理论,东方文化中已有关于无意识的理论,尤其是佛教(也包括道教)对无意识有相当系统的论述。儒、释、道是中国文化中的三大传统,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强调内省,强调自我发现和自我领悟。希望通过精神分析认识和把握自身,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方法;传统上中国人将大量的能量投向内心,关注自己的梦、情感与症状性的苦恼,同时也喜欢以一种语言的方式(诗歌等)来表达内心的感受,这与通过言说进行***的精神分析有相通之处。
如果把精神分析放在更广阔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下审视会发现,它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到的天人关系、心物关系、心气关系、人生境界等,其实也大都是在描述细身心层面的感受。传统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简单,嗜欲稀少,心态相对平稳和谐,易于觉察到自然和生命一体律动的内在脉搏,对于中医及儒道描述的细身心层面理论有切己体验,自然容易认同。经过东方百年的屈辱史后,西方物方人通过精神分析超越了机械理性经验束缚,在个人心灵感受中体会到东方文明具有的深刻底蕴,转而向东方寻找自我的心灵之根;已经被西化的中国人同样也可以利用精神分析做到这一点。(我们目前进行的精神分析实践已经对此有了初步证明。)而且,作为祖先文明的天然享有者,我们更是占尽了天时与地利的优势,理应比西方人走得更远,挖得更深。
随着精神分析的引入并与中华传统文明成果相结合,随着国人深层心灵经验日益丰富,被近代欧洲强大技术文明所中断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历了物质力量洗礼后,其真正的精华将被全面发掘出来。与以前“拿来主义”不同,这次我们是与西方人携起手来,共同寻找人类的无意识。
对于精神分析这门已经走过百年历史的、在西方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科而言,进入中国这一异文化的国度,都既是一个挑战又是一个发展的机遇。因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将为精神分析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多的材料与思考,但同时也为精神分析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完善以及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维度。要让精神分析在中国所特有的无意识土壤上生根、开花,当务之急,还在于广泛开展对精神分析发法的研究和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于根元.语言哲学对话[m].语文出版社,1999.
[2](美)马塞勒等著,任鹰等译.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6.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奥)佛洛伊德著,高觉敷译.精神分析引论[m].商务印书馆,1997.
[5]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美)罗伯特.厄萨诺等著,杨华渝译.精神分析***指南[m].北京出版社,2000.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法 文学批评 弗洛伊德 西方文学思潮 新视角
20世纪人类在***治、文化、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这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的发展与繁荣。尼采、康德等哲学家从各自的世界观与方***出发,对文学创作阐述了不同的观点与主张,成为西方文学思潮的重要思想源泉;l9世纪末、20世纪初,各种以非理性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文学思潮在欧美国家粉墨登场,形形的批评流派精彩纷呈,形式主义、新批评理论、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解构论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来去匆匆,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西方文坛。
在这股声势浩大的西方文学思潮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以其独特而深刻的理论体系对西方文坛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在分析、解读文学作品中发挥出十分独特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局限性,虽然该理论存在一些诸如泛性主义等不足之处,但总的束说,它对西方文学批评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1精神分析法的主要理论建树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为文学与心理学架起了桥梁,人们可以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解读文学作品。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五点:(1)赋予文学意象更多的象征意义;(2)心理学概念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借用与引入,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3)弗洛伊德关于心理“类型模式”与“心理过程结构模式”的思想为文学批评家对作品人物进行精神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4)他的有关生死本能论有助于分析作品中的死亡主题;(5)他提出的人本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剖析作家传记的传统思路框架。
20世纪西方文学思潮是白启蒙思想运动以来最大的人文***,综观该历史时期的文艺批评,我们可以发现,精神分析法尽管面对像结构主义、现象学与原批评论等众多文艺思潮的不断冲击,它依然蓬勃发展,影响众多义学大家的创作,除了精神分析法本身的理论魅力之外,还得益于丁弗洛伊德的许多弟子,他们批判地继承与发展了导师的学|兑,并为精神分析法注入了新的活力。
2精神分析法对文学批评的贡献
精神分析法为文学批评开辟了全新的研究维度,为长期困绕文学研究的许多难题提供了耳目一新且令人信服的解释。它对文学批评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20世纪西方文论虽然流派纷呈,但是大体上有一个共同点:注重文本解读。根据弗洛伊德解读法,文学作品里存存着普遍的象征意义,其中许多象征还与性有关。譬如,精神分析者大多把作品中凹陷、圆形的事物比作子宫。更有甚者,他们倾向干把一座空房予比作是女性生殖器,躲在空房子里的人则象征着试***寻求母性保护;同时,精神分析者通常还把作品里出现的像树干、塔、蛇、高山等意象看作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剧烈的运动,诸如骑马与飞翔,都被看作是性快乐的体现。
20世纪西方的主要作家在创作中或多或少无不受到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文学批评家们借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可以更好地挖掘出作品里的象征物及其内涵,有助于透彻地理解作品。
例如,象征主义大师、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也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的小说别了,武器》(a farewellto arms)就是借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杰作。他富有象征意义的书名中的arms一词,不仅表示“武器”,而且象征着“拥抱、搂抱”,也就是“爱情”。此外,小说还自始至终交织地表现了两种主题:一方面揭露战争的残酷、主人公的厌战情绪,另一方面描写爱不断遭遇的挫折经历。
但是,弗洛伊德式的解读法并非无懈可击,其中的对文学美学功能的忽略及其语言媒质的缺省是两大软肋,为此,该理论常常受到一些批评家的责难。西尼曾说过,文学是给人“教育与娱乐”的媒体。
搴缪尔主张,写作的目的是教育,诗歌的目的是寓教于乐。由此可见,文学的美学功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且,语言在文学作品中还起到组织结构的作用。
批评者从“自恋”(self—eroticism,即表示儿童对自己身体的欲望)以及“情结”(castration complex)等表示原始的生物需求等概念中找到更多的象征意义。
其实,弗洛伊德式的很多象征意义往往太随意、太主观,因而经不起深入推敲,有时难以置信。
第二,弗洛伊德关于“恋父情结”与“恋母情结”的独到论述,对于评论者剖析作家牛平与作品母题之间的关系大有陴益。根据弗洛伊德思想,其情结理论揭示了人类精神领域一个重要的渐变阶段,即自我、超我的出现,人格的发展,从家庭(自然)走向更广阔的背景(文化)。而且,弗洛伊德认为,外在的权威意识与内在的道德感将影响人的一生。由此可以推断,弗洛伊德理论并;限于个体的存在,它还指向更深远的外部世界。
弗洛伊德最早在他的巨著梦的解析》里提到了“恋父情结”这个概念,他对此进行了全方位的论释,称它为“想实现某种愿望的掩饰性表达”。梦的解析》是一本对“两方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的著作。
弗洛伊德通过对索佛克劳斯的俄底浦斯国王》与莎土比亚剧作哈姆莱特》进行独具慧眼的研究分析,创立了“恋父情结”理论。国内学者王宁(2ooo年)认为,“恋父情结”在文学批评中的运用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分析法做出的最杰出的贡献,也是20世纪莎士比亚研究的一大突破。在弗洛伊德之前,评论家们对哈姆莱特迟迟不肯实施复仇计划,对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众说纷纭。他们禁不住要问:哈姆莱特真的疯了吗?他是不是装疯卖傻?著名英国精神分析学者厄内斯特·琼斯是第一位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莎土比亚作品的研究者。他在题为论运用恋父情结解释哈姆莱特之谜(19l0年)的论文中做出如下的惊人结论:正是凶手克劳迪休斯使哈姆莱特痛下决心报了弑父之仇,解除了童年时代的郁闷情结。为此,琼斯还列举了许多事实,力***证明哈姆莱特在实施报复计划的关键时刻犹豫不决、亢满矛盾与迟疑的心理状态。虽然哈姆莱特最终报仇雪恨,但他还是一个悲剧性人物。
另一为名叫诺曼·霍兰的学者运用“恋父情结”论从其他的角度来分析哈姆莱特。霍兰认为,根据精神分析***的临床病例,每个儿童的潜意识里都有“恋父情结”,即使在其成长过程中,这种情形也依然存在。根据这个理论,哈姆莱特之所以迟迟下不了复仇计划,是因为他无法解开自童年时代就郁结的那个情结,其次是为他不能释放自己潜意识里聚积起来的欲望能量。所有这一切都为评论家们试***解释哈姆莱特优柔寡断的性格设置了许多障碍。简而言之,用弗洛伊德(1899年) 的话来说,恋父情结所描绘的是一幅经放大、夸张了的儿童画版本。
琼斯与霍兰都着重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研究哈姆莱特的心理过程,过分强调恋父情结,所以就不可避免地削弱了剧中反映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与美学价值。其实,如果脱离特定的社会背景,单纯地去研读文本,那么,文学作品就会沦为一堆心理分析的材料,势必缺乏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第三,弗洛伊德认为,意识有三个层次,即前意识、意识与潜意识。三者相互作用,互有重叠,可以转换。后来,他又提出“心理过程的结构模式”。他用“本我”,“自我”与“超我”等术语来表达“本我心理学”与“自我心理学理论。
批评家卡佛尔·考林斯在深入研究了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名著《喧嚣与愤怒后指出,福克纳在这部小说中有三大段描写细微、视角新颖的内心独白,就是受到了弗洛伊德理论影响的证明。作品中的本杰明的一段自言自语可以看作是源自“本我”的翻版,昆汀的独白反映了他的“自我”意识,加森的自白则是“超我”的表现。由此可见,如果把这三个人物的表白加在一起,就可以对应弗洛伊德有关人格的三个层次理论。虽然文学创作中内心独白的技巧先干弗洛伊德,但是他的潜意识理论无疑为作家充分利用前意识与潜意识而进行文学创作开辟了崭新的道路。
卡尔·荣格是弗洛伊德的得意门生,他批判地继承了老师的精神分析思想,提出了“体现干原型中”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发展并重新诠释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文学批评家的研究视野。如果说弗洛伊德理论有助干文论家探索人物的个体心理,那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论(后来,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原型批评论)使得文论家可以后退一步、全景式地解读文学作品,这样,从客观上讲,可以排除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许多障碍,展现作品所隐藏的原型。
借助荣格的理论,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无意识的语言结构。在荣格看来,“法乐士”(phallus)就是一种指代,而不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男性生殖器,但是弗洛伊德的不足之处在于他过分强调了“法乐士中心”批评。
第四,弗洛伊德主张操纵“本我”的能量来自推动满足人类欲望的“本能”。而且,他进一步指出,死亡与爱情是人的本能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死亡促使“恢复万物的早期状态”,即回到生命的起始地点,而爱情表明“保存能量”的另一方面,即“力比多”(1ibido)。
弗洛伊德称“力比多”为“取自情感论的一种表达”,因此,把它“看作是爱情的量化尺度”。用精神分析论的术语说,“这些爱的本能就是性本能”。可是,大多数“受过教育”的人们不能容忍这种含有“侮辱性”的称谓,他们批评运用弗洛伊德理论分析文学作品时简直是“泛性主义”大行其道。弗洛伊德认为,“本能由历史决定”。
为此,他举例证明自己的主张。他说,有些鱼在产卵期宁可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把卵播撒在离平时生活区很远的特定水域,自然界的这种奇特现象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概括地说有三种途径可以释放或者满足“力比多”:(1)直接投射到异性身上;(2)和心理医生交谈有助干减轻性压抑;(3)事业上的成就和精神升华可以一时满足或者平息的冲动。
《著名诗人艾略特的长篇诗作荒原》表达了人类的永恒主题一一爱情。作品开头描写了这样一个场景:生活在荒原上的人们在极度的空虚与绝望中挣扎,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爱与性。
艾略特借助大量的独白、对话、描写与隐喻,诗意地向读者展现现代的人们如何渴求满足本能一一。所以,根据弗洛伊德理论,如果“力比多”压抑时间过长,就会产生“情结”(castrationcomplex)。
最后一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对研究作家传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尽管传统的文学评论家很看重作家生平与创作背景,但是他们往往忽略了对作品的艺术分析,为此,他们常常遭到形式主义批评家的严厉批评。然而,精神分析法可以为文学批评开拓崭新的视角:批评家不必置大量生动的人物心理描写干不顾而沉溺干烦琐肤浅的细枝末节。
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一些著名的作家传记,可以得出颇为新颖的结论,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譬如说,有些批评家认为杰克·伦敦只是擅长干写作动物题材的作家而已,于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他都倍受批评界的冷落。但是,1977年出版的《杰克·伦敦传记》为杰克“正名”带来了契机。批评家们通过细读这本传记,并借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惊喜地发现,他的小说里蕴藏着恋父情结。从杰克的传记得知,他的童年颠沛流离,历经r许多生活坎坷,他患过精神紊乱症,达对他以后的性格、情感与创作等方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批评家们通过解读杰克的传记,重新确立了他在美国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他既是赫赫有名的小说家,同时又是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活动家。当然,运用精神分析法研究作家的传记并非是万能的,不过,只要使用得当,就可能在文论研究里取得新的成果。
3结语
总而言之,当我们从全方位考察精神分析批评时,就会得出以下的结论:弗洛伊德理论因其独树一帜的研究视角,对西方文艺批评确实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他创造性地从心理学引进的“恋父情结”、“恋母情结”等概念极大地丰富了文学阐释的内容与手段,有助干研究者独辟蹊径,努力揭示被长期蒙蔽的隐含意义,从跟以往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文学作品,去重新审视文学价值,从而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层内涵(connotation),甚至可以改变某些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4
[关键词]诠释学;精神分析;主体考古学;自我反思
一、引言
诠释学本来是一种哲学观念,后被狄尔泰(Wilhelm Dilthey)引入心理学,并在古典精神分析学中起到了方***的作用。诠释学哲学经过伽达默尔(Hans Georg Gadamer)和利科(Paul Ricoeur)等人的进一步发展,由古典诠释学发展为现代诠释学,特别是利科将其与现象学、结构主义、日常语言哲学和精神分析学融合了起来,使之与现象学一起构成与实证主义方***的对立。诠释学哲学本身是人文主义取向的哲学,它趋向于人的价值和对意义的整体把握,关注人的生命、情感、动机和人格等问题,奉行非理性主义的路线,遵循价值负荷说。同时由于精神分析自身对于理解和解释的重视,以及精神分析所蕴含的深远的文化解释功能,使之备受不同时代的诠释学家的推崇。因科学取向和价值取向上的一致,使诠释学和精神分析学之间有了更广阔的对话空间和更多的共同语言。20世纪60年代,法国著名诠释学家利科和法兰克福学派的哈贝马斯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进行了各具特色的解读,阐明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本体论意义和认识论价值。这一解读结果不仅在他们各自的思想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后人从哲学和文化的视角深入理解精神分析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主体考古学:利科对精神分析学的解读
利科是20世纪法国杰出的思想家,法国诠释学学派的创始人,在诠释学、现象学、存在主义、语言学、精神分析、文学批评、基督教神学等各种理论领域均有建树。他从哲学的角度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进行的解读,既重新阐明了精神分析的认识论意义,也对现代诠释学做出了重要贡献。
1.精神分析是关于人的理论并具有认识论意义
利科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当做哲学、当做关于人的理论加以解读,并将其纳入诠释学的哲学化发展轨道。他认为,精神分析对于文化的解释是对于人类想象的最新颖的解释,这种解释使精神分析学同以往的一切对于“人”的说明相区别。利科把自己同马尔库塞等人对于弗洛伊德的人学理论的研究相区别,重点讨论弗洛伊德理论的哲学意义,它的认识论价值及其可靠性。
弗洛伊德认为自己所建立的精神分析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但利科认为,这是弗洛伊德受到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局限而误解了这门学科的认识论性质(这一观点与哈贝马斯一致)。利科认为精神分析学是科学与诠释学的一种混合物,它“更像历史学,而不像心理学”。(李幼蒸,1996,p.231)他强调,自己在写《弗洛伊德与哲学:论解释》(下文简称“《论解释》”)一书时,主要抓住了弗洛伊德著作中那些最思辨的东西和他对其实践进行思辨的思想。而且他深信,“弗洛伊德的理论著作并未达到其发现的高度”,所以他说“在(精神)分析中有某些独特的见解,涉及能检验、非证明的真理的研究。”(李幼蒸,1996,p.231)
由此可见,利科是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置于认识论的高度来加以理解和研究的。
2.精神分析是一门注释性的艺术
利科把精神分析视为反思诠释学的典范。他指出:“精神分析是一门注释性的艺术,它所关心的是通过解释表面现象而发现隐藏在它背后的东西,由此在分析者和被分析者之间创造一种被分享的理解。”(Buxton,1985,p.243)对于诠释学关于意义的揭示一般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诠释学是以一种信息的方式使解释者获得本来的意义。这种诠释学依赖于信心和想听的愿望,它的特点是认为符号揭示了某种秘密。另一种观点认为,诠释学以一种伪装的方式把非神秘化的意义传递给解释者。这种诠释学依赖于猜测,依赖于对所给予的东西的怀疑,它的特点是怀疑符号掩盖了事物的真相。利科认为,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所运用的正是后一种诠释学。因而利科把马克思、尼采和弗洛伊德并称为“三位伟大的怀疑大师”。认为从他们开始,“理解成了诠释学:从此以后,寻求意义就不再是详述有关意义的意识,而是译解意义的表达物”。(李幼蒸,1996,p.231)因而有关意识的问题成了显在事物与隐在事物之间关系的问题。
对于利科而言,“精神分析学的正当对象是意义的效果——症状、错觉、梦、妄想——经验心理学只能把它们当成行为的片断。对于分析家来说,行为则是意义的片断。”(李幼蒸,1996,231)因为精神分析学所谈的事实与自然科学所谈的事实完全不同(后者的事实来自操作程序,前者的事实来自解释程序),而是与语言性文本的观念类似。他认为,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牵涉双重关系:它是语言整体的一部分,又是言谈者思想的一种表达。这种把语言领域与思想领域分开的做法,在弗洛伊德和拉康那里都有具体的表现。弗洛伊德区分了“物的呈现”和“词的呈现”。前者与视觉印象、概念相连,属潜意识范畴;后者与听觉印象相连,处于前意识水平,可以获得意义。而拉康所使用的能指与所指,正是语言与意义或语言与思想内容的关系。
在利科看来,语言分析的根本任务就是说明人类通过语言进行“意义表达”的活动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对于精神分析学的诠释学研究,就是通过对弗洛伊德的作品的语言分析,发现其中所论述的概念及论证过程的意义。利科认为,弗洛伊德的作品,无非是以语言而“固定化”的“意义”的表现,因此,在《论解释》一书中,利科集中于研究象征、语言与意义的三角关系,试***通过对象征分析与解释的相互关系,说明诠释学是一门“译解间接意义”的艺术。利科强调:象征促使人思索,使人反思。在解释活动中,反思哲学遵循“双重意义的逻辑”,而反思所要寻求的是“存在的多种意义”。他指出,在象征化的反思中,语言显示出它的歧义性。利科发现梦和其他潜意识活动是一个远未得到重视的极有价值的意义系统,对它的解释不同于对日常语言系统的解释,但两者之间又具有密切的联系。由此,利科走向了深层的反思诠释学。
3.精神分析是关于主体的考古学
主体的考古学这个概念由利科独创,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利科看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哲学意义,恰恰在于提出了哲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主体概念。利科此处所指的“主体”,主要是借用了拉康理论中所提出的“说话的主体”,而在利科本人的反思诠释学中,这个主体是“我思”主体、“我说”主体和“我在”主体的三位一体。
利科指出,精神分析学的主体概念是从一种“直接的意识”的批判开始的,即从挑战意识的自明性开始的。笛卡尔的思想传统认为,事物的性质并非所显示的那样,但意识却如它对自己所显现的那样。在意识中,“意义”与“意义的意识”是一致的。但利科反对“自我意识的透明性”,认为人只能通过人创造的“表达物”才能了解自身,即必须通过记号和解释的间距作用来克服自我意识的间接性。所以,“我思故我在”中的“我思”,就其受意识的困扰而言,从一开始就是一种“虚构的我思”。利科认为,精神分析学由于揭露了意识的虚构性,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有力的论据。利科主张,要依据胡塞尔现象学的教导,确确实实地放弃意识对于我们的摆布,以保证反思的不可动摇的可靠性。利科的这一立场是与弗洛伊德理论的自然主义原则一致的。
相应于对直接意识的批判和放弃,是新的模式的重建,在利科看来,这一对应的新模式即弗洛伊德的心灵结构模型,其中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一种三角关系。在这个三角关系的模式中,人的感情、欲望和理智等按照其自然的原则而自动地相互调节和相互协调。在这一方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及人的文化活动的解释,使我们看到了“主体”如何在复杂的三角关系中完成其“重建”的过程。
由于利科赞同海德格尔关于“我之存在化”的本体论意义,所以“我在”所处的地位比“我说”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那么,“我之所以存在”的那个欲望根基是什么呢?在这一层面上,利科着重论述的是欲望中的“驱力”(force)同“语言”的相互转换的关系。这一关系构成“主体”的“反思”过程的根本方面。在这一部分中,深刻而生动地显示着通过语言形式的符号和象征体系同通过冲动渠道而表现出来的欲望之间的复杂的双向关系;而揭示这个双向关系的活动内容及其逻辑,可以为分析人类文化及社会活动的本质构成,提供最有意义的启示。要理解这个重要方面,就必须把握弗洛伊德关于欲望、潜意识及意识的关系。利科认为,正是在揭示欲望同潜意识的内在关系的过程中,弗洛伊德给我们分析了伊底、自我和超我的复杂关系,勾画出了他的主体考古学的基本轮廓,挖掘出了他的富有创意的主体考古学的构架及含义,为揭示人类文化源流结构在主体深层意识中的余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
总之,利科从诠释学和现象学的角度,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解读,挖掘了精神分析学的认识论意义,反思了精神分析的学科性质,并且从“主体考古学”的角度重新诠释了精神分析的心灵结构观和人格结构理论。这种解读使精神分析成为反思诠释学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利科是从哲学的角度对精神分析做抽象的解读,因而这一解读的成果对于精神分析自身理论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精神分析技术的精进而言,意义不大。
三、哈贝马斯对精神分析的反思与批判
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中最为著名的代表人物。他通过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不同的思想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历史分析和社会分析,对西方思想史特别是法兰克福学派自身的历史进行了清理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自成一体的“交往行为理论”。他对精神分析的反思和批判即是创建这一理论的过程性成果。
1.精神分析是一种深层诠释学
哈贝马斯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视为一种“深层诠释学”,以区别于以狄尔泰为代表的传统语言诠释学。狄尔泰的诠释学赖以成立的前提是主体思想与其语言表达之间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日常语言的语法不仅规定符号联系,而且也规定语言要素、行为模式和行为表现的交叉关系,由这些构成的共同背景达成理解的前提。而弗洛伊德则对这种一致性表示了怀疑。在弗洛伊德看来,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本能欲望被压抑和个体潜意识的产生过程,因为本能是与文明即外部社会的规范相冲突的。当个体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符号化获得社会存在的合法性时,实际上其所思所想已受到了符号的扭曲与置换。借助语言符号,主体隐藏了自己,同时也误解自己。而精神分析正是试***使自我的模糊性回归透明,还原本真欲望的过程。
在哈贝马斯看来,神经症症状和梦都是有待解释的扭曲的语言文本。他认为,精神分析的研究对象是神经症患者的语言,这种语言是被扭曲的、有待破解其意义的语言,而不是日常生活中正常交往的语言。神经症患者的语言由于某种内部影响而被曲解,但是这种曲解是有意义的,“这种遭到肢解的原文,只有在它成功地解释了遭到肢解的思想之后,它的思想才能被把握:这就是诠释学的固有任务;诠释学不能把自己限制在语言学的工作方法上,而是(应该)把语言分析同因果联系的心理研究结合起来。”(哈贝马斯,2002,p.218)因此,精神分析的语言就被当做一个有待破解和批判的文本。精神分析的解释研究的是主体自身在其中产生错误的符号联系,弗洛伊德的深层诠释学与狄尔泰的语言学诠释学相对立,所涉及的是主体在其中对自己产生错误认识的原文。在这一原文中,除了显而易见的内容之外,还有主体本人不了解的、异己的、然而却是属于他要了解的潜在的内容。对潜在内容的揭示依赖于精神分析的深层解释。
在哈贝马斯对精神分析的解读中,语言或符号联系是异常重要的,它是通往人的潜意识深处的路径,语言符号既表达主体又掩盖主体,它能够泄露语言表述者本人未曾了解的、异己的内容。弗洛伊德所研究的遗忘、口误、笔误、错误、手误等日常语言活动(包括言语和行为)都可以在不经意间表露主体内心未被认知的一面,它们是可以容忍的限度内的偶然失误。但是,假如原文(患者的语言)错误比较明显,达到病理的程度,则成为神经症的症状。而这些原文错误既不能被主体否认,也不能被主体理解。然而神经症症状是意向性联系的一部分:记录主体日常语言活动的原文是被某种内部干扰所破坏的。神经症歪曲了如下三个内在的符号联系:语言表达(强迫性观念)、行为(强迫性重复)、同身体相联系的体验表达(躯体形式的歇斯底里症状)。在受到身心干扰的情况下,神经症症状与最初的原文根本不同,因此,原文的符号特征必须通过解释本身才能被证明。哈贝马斯总结说:神经症症状是主体所面对的、他不能理解的、被曲解的原文造成的疤痕。
同样,梦则是被扭曲的原文的非病理性的模型。做梦者制造梦的原文,显然也是一种有待解释的意向联系。梦的象征使抗拒与解释相对立。弗洛伊德把这种抗拒归于梦的稽查。在***过程中,这种抗拒表现在尚不具备的、犹豫不决的和间接的联想中,以及表现在事后可以弥补的原文遗忘中。分析者的任务就是解释梦或病症,把一种心理材料从一种表达方式转变为另一种表达方式,从而使人重新理解潜伏在内心深处的另一个自我。
2.精神分析具有自我反思的特性
哈贝马斯认为精神分析的实质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认识论意义,它深刻地表现出兴趣对认识的重要作用。精神分析的自我反思特性及其认识论意义可以从分析师的任务、分析***的过程中加以说明。
如前文所述,梦与神经症都是主体自我异化的特殊表现方式,是主体(语言主体与行为主体)同自己的交往受到了破坏的常态和病态形式。如哈贝马斯所说,“无意识动机的私有化语言,脱离了自我,虽然这种语言反过来从内部有效地影响着由自我控制的语言的使用和自我的行为动机,其结果是,自我在他自觉创造的符号联系中,必然对自己的同一性产生错误认识”(哈贝马斯,2002,p.228)。面对神经症患者,分析者就是一位解释人,他的任务是教他们理解自己的语言。即:分析者通过指导让病人学会阅读被他自己肢解和歪曲了的原文,并且学会把语言符号从一种个人语言上被畸形化的表达方式转换为社会交往的表达方式。这种转换会开启病人一直被封闭着的早期成长经历,使病人意识到自己症状的形成过程。因此,“从这个角度看,精神分析的诠释学不同于精神科学的诠释学,它的目的不是整个符号联系的理解;精神分析的诠释学进行的理解活动是自我反思”,“显然,把诠释学说成是对原文的翻译是不够的;把无意识翻译成有意识’本身就是反思。压抑只能靠反思来消除”。(哈贝马斯,2002,p.229)
精神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逐步让病人克服阻抗,让意识了解潜意识的过程。以具体的***过程为例。医生对症状产生的基本判断就是:致病的根源,并不是病人内心深处的欲望,而是病人对这些欲望的“抗拒”。抗拒是一种自我防御,不过是病人“当时进行压抑,现在又想维护压抑的自我的一种表现”。因此,在***过程中,医生的任务不是急于揭示病人的潜意识欲望,而通过解释来澄清病人的阻抗,从而削弱病人的心理防御,间接地降低社会力量对病人自我本性的束缚,进而鼓励病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出被自己所抗拒、所遗忘的事情。哈贝马斯得出结论说:“我们的基本观点是,由医生诱发的病人的认识过程,可以被理解为病人的自我反思过程”,“分析具有直接的***效果”,因为学会用他人的眼光看自己和学会在诸种症状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而批判地克服意识障碍以及中止虚假的客观化,能够唤起病人重新占有失去了的那一部分生活史,从而取消***过程”。(哈贝马斯,2002,p.233)因此,病人的这一自我反思过程就是对被遭到破坏的自我同一性的重建,也是病人对自我的重新认识过程。
3.分析性的认识就是一种自我反思
哈贝马斯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最终使分析性的认识与兴趣结合了起来。首先,在分析的认识中包含着两个要素:认识的要素和激感的要素。哈贝马斯认为,分析性的认识本身包含着消除教条主义思想的分析的力量,从这种意义上说,分析的认识即批判。而如同批判也以实际改变需求开始那样,批判在改变激感的基础上结束。假若批判不以批判的激情为动力,批判就不会具有打破虚假意识的力量。而在分析性的***中,病人具有的烦恼与痛苦的经验以及对消解沉重的压抑状况的关心,即类似于一种激感或动力,是***本身取得成功的前提。
其次,弗洛伊德要求,在分析性的***中病人应当禁欲。因为他想阻止病人在***过程中急于用没有痛苦性质的代替性的满足去代替症状。这种看似荒谬的要求,在分析性***中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精神分析***的成功不取决于医生使用有效的医疗技术对病人的机体施加影响,而是取决于病人的自我反思过程。但是,只有对病人的激起抗拒的动机的分析和认识受病人对自我认识的兴趣的推动,病人才能进行自我反思”(哈贝马斯,2002,p.235)。反之,欲望的满足会从某种程度上平复病人的内心反抗,削弱了他对自我认识的兴趣,从而阻碍反思的进行。
最后,弗洛伊德始终强调,处于分析性***中的病人,不能像对待肉体上的痛苦那样对待他的疾病。患者必须认识到,自己所患的疾病就是他的“自我”的一部分,他不应该把自己的症状及其原因看做外部的东西,而是应该对疾病承担某种责任。换言之,由于精神分析要求病人具有自我反思的经验,所以也要求病人对疾病的内容“负道德责任”,因为精神分析的认识证明:病人的自我应该在他自己的、由疾病体现出来的另一个人(作为同他自己相异己的自我)中重新认识自己,并且同这另一个人相认同。在此意义上,病人对自我的认识也是一种伦理认识,而指导认识的兴趣恰恰是这样一个范畴,即“它表达着我们感兴趣的对象同我们实现欲望的能力的关系”(哈贝马斯,2002,p.204),或日理性蕴含着使理性变为现实的动力。
4.元心理学的唯科学论梦想是一种自我误解
在精神分析创建之初,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自身经验,弗洛伊德曾试***按照自然科学的模式来解析心理病理现象,创建元心理学的精神分析学体系。即像自然科学那样,遵循物理主义的语言法则,总结出关于人类精神状况的一般性规律,并将此一般性规律运用于各种具体经验。按照这一思路,心理状态的表达(本能、焦虑、冲动、快乐、不快乐、愿望)与诸种物理过程(能量的贮存、张力、释放、移动和流淌)相对应。哈贝马斯批判弗洛伊德的唯科学论梦想是一种自我误解,也是自相矛盾的。
在他看来,弗洛伊德对“人的关系”的科学兴趣和他早期所经受的医学和生理学的训练使他产生了矛盾的兴趣,这种兴趣实际上促使他在实践中建立了一门新的人文科学即精神分析学,然而他却始终把人文科学当做自然科学。不仅如此,弗洛伊德还从神经生理学中学会了用医学的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那些人类学中重要的问题。他指出,精神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在语法规则上遵循的是统一的物理语法。而在精神科学中,恰恰不是按照主体互相之问承认的规则行事的。以分析***为例,病人的语言是一种***的、被症状所曲解的语言。症状对思想的掩饰以及对主体之间沟通性的干扰,最初无论是对分析师还是对病人自身都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在医生和病人共同用反思的方法冲破交流的障碍时,主体之间的共同语言才会建立。哈贝马斯不无遗憾地指出,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框架首先是从分析情境和梦的解析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心理学研究的意义,而且具有一种方***的意义,而弗洛伊德因执迷于精神分析的科学性,却未能认识到这一意义。
由上述分析可见,精神分析学在哈贝马斯的思想发展中更多地起着一种工具性的作用。借助于对精神分析的反思和批判,哈贝马斯反击了实证主义的唯科学论方***,重建了以自我反思为基础的、把认识与兴趣结合起来的批判的社会认识论。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5
关键词:王晓明心理障碍 抒情性
读完王晓明先生的《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不由地感叹这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批评方式。那闪光的文字和忧郁的篇章,给我亲切而复杂的感情。不同于时下佶屈聱牙、术语轰炸的理论著作,用流畅而平易的语言阐明事理,将真诚与深度融入其中。更像是一种印象式、感悟式的批评,似“飞鸿踏雪泥”,虽说“泥上偶然留指爪”,可就是这惊鸿一瞥,其文章足以艳惊四座了。
这是一部现代中国作家在“漩涡”中沉浮、挣扎、不能自己的心灵史。从这部心灵史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王晓明先生论述作家的角度是独特的:先是对十二位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进行个案分析,然后从精神层面对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这种心理分析式的批评文字,它既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或当代西方心理学的感知范畴,又不同于演绎式的“庸俗社会学”「1的批评。从基本面貌上来看,仍属于社会历史的文化批评范畴,但这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真能说明其批评特点的东西。不是他批评的最终归类,而是他的批评方法和思维特点:“先分析作品,再一步步推论出作者的心态,乃至普遍的文化心理。”「2从而与作家和文本构成了真正的对话关系,建构起熔铸历史与现实,兼及心理与文化而自成一格的批评范式。
其批评的着眼点不在于“创作心理学”,而在于“文化心理学”,无疑更接近于思想的批评而非文本的批评,为我们研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和精神史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
王晓明先生的批评方法与其说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还不如说是传统的“知人论世”、“文如其人”来的贴切,时代和文本之间的中介――作家及其心灵,成为他考察的重点,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以意逆志,层层剖析,是位颇见功力的中国式心理分析师,一个灵魂生活的观察者。
这别具匠心的解读过程,每每让我欲罢不能。每论及一个作家,最后作者的落脚点不约而同地转到了心理层面。他通过对鲁迅“三驾马车”的颠覆,分析了启蒙的社会意识与抒情的个人冲动的冲突,如何生成一种自我压抑甚至是“自我”的力量。这种对鲁迅创作心里矛盾的分析,突破了以往鲁迅研究的格局,而茅盾则是“一个过分顺从理智而窒息了艺术活动的悲剧”「3,。至于张天翼“过于明晰的世界”是“犯了认识论上的幼稚病”。注意到他批评张辛欣、刘索拉和残雪的文字,其中对作家弱点的估计,很是警醒人:“当悲观的情感过于沉重的时候,作者会不会干脆‘看穿一切’,用理智地撤回人生诺言的方式,把自己从失信的痛苦中解脱出来。当阴郁的心境过于强烈的时候,作家会不会干脆转过身去,听凭下意识的愉悦本能,把自己引向快乐的语言游戏?”「4
总之,通过对这些有代表性作家的心理障碍的分析,作者展示了“十二幅艺术创造力的萎缩***”「5深入到连作家自己也未必明确意识到的幽暗世界,从而触及到本世纪中国作家心灵里真正的梦魇:“或者是由于各种理智地考虑而压抑自己的艺术激情,内心发生深刻的***,或是遭受不同的环境压力而泯灭内心的激情,心灵变得空空荡荡,更多的情形是二者兼备,在主管错觉和外部环境的压力的双重重压下,一步步丧失艺术创作的活力。”「6用心理分析的方式来切入,无疑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好地深入了解作品和作家世界的方式,当然也更贴合中国人的思维特点。
这种历史的宿命,不仅适用于五四时的那代人,同样地适用于今天的许多文人。为了消除这种恐惧,作者不得不提醒 自己保持严肃和警觉,坚持对历史与自我的反思。这种双重反省,既是为了澄清自己纷繁复杂的感受,更是要把“隐踞在文学之河深处”的历史顽症“拉出水面”「7正如有论者所言:“他敞开了本世纪历史现实的苦难与文化失真的悲剧,在作家心理上留下了‘书写’痕迹,并探讨了这重重叠叠的‘书写’,如何使作家形成一种可怕的固定的反应机制。”「8
王晓明批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抒情性,或者本质上而言,他是一位抒情的批评家。他在许多场合重复引用法郎士的那句名言:“我所评论的只是我自己,用以强调批评的主观性,自省性,抒情性,也就是强调文学和批评的同一性。”他的整个批评工作,都是在捍卫文学的抒情性和批评的抒情性。“我们内心的抒情冲动那样强烈。”「9人们之所以投入文学创作,就是为了“借抒情来缓解激情的重压。”「10王晓明并不愿把这批评的抒情性性质当做一种需要克服的局限,他甚至直言:“我们没有必要把自己的生命价值全拴在那所谓学术的木桩上。……既然历史已铸就了你那种抒情的批评个性,为什么还要硬给他套上一件思辨的外衣?”「11这很有些“深刻的片面”的味道,但作者执着于抒情的特质也一览无余。
确切来说,王晓明先生的闪光点并不在于理论的归纳与总结,如果你试***从中找到一种切实可行的实用理论,也许你会大失所望,但他所给予的启示恐怕要比任何一种理论都来得真切和深刻。文章飞扬着理性的张力,论说又饱蘸着感情之笔,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在文章中倾注了太多的精神和情感,内在的抒情气质和灵魂的自省气质始终贯穿其中。正因为自省的力量过于强烈和执拗,所以他对作家的创作心理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对外在环境对人的自由心灵的“异化”问题穷追不舍。
但作者似乎太看重心理障碍了,几乎所有的作家,在他看来,都充满了个性的冲突和心灵的“异化”,这障碍所造就的作品,就真的不足以促使我们去追寻精神的家园吗?心理障碍对艺术作品的影响难道全是消极的吗?再者,一味地审视作家的心理障碍面,并不能窥见其全豹。退一步而言,即使真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精神退化,也不能完全归结于作家。历史传统得承担一部分责任,而所处的时代环境更难逃其咎。心理障碍论,无疑为剖析作家提供了别样的研究视角,但过分拘泥于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者走向更博大的境界。
一个人的学术选择和他的人生选择是紧密相连的,对于王晓明来说,更是如此。潜流也好,漩涡也罢,“锋镝囚牢取次过,依然不废我弦歌。”泥沙俱下的市场经济浪潮下,不改是作者直面人生的勇气和决绝,和他不为名,不为利得批评姿态。
参考文献:
[1][2]王晓明:《潜流与漩涡》,“答黄子平问”,第295页,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4][10]王晓明:《潜流与漩涡》,第107页,第208页,第27―2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5][6][7]王晓明:《潜流与漩涡》,《总论:在文学之河的深处》,第291页,第24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6
一
《权力・主体・话语――20世纪40-7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一书,有清晰的思想主线和严密的结构体系。全书在导语、结论外,共分六个章节,分别是“现代中国文学的话语转型”、“红色文学话语秩序的建构”、“话语屈从立场:对自我的逃避”、“话语反抗立场:对自我的坚守”、“话语忏悔立场:在屈从与反抗之间”、“话语疏离立场:对自我的寻找”。从章节目录看,李遇春是将红色文学秩序中的“延安文学”、“十七年文学”和“文学”视为一个相对***而且完整的话语系统,这避免了许多当代文学研究中容易出现的条块分割式断裂的毛病。用作者的话说,他借鉴了美国社会文化派精神分析学家霍尔奈论及不同人际人系所带来的心理防御策略的三种类型(屈从、反抗和疏离)[1] 32,来论述这三十年文学史中文学与***治的关系、文学内部的***治性冲突,以及体现于作品中的作家个人的内在心理冲突。具体说来,就是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作品和有关创作活动的分析,探讨置身于该话语系统中的中国作家的话语状况,尤其是话语困境问题,揭示出其根植的心理人格困境,并进而展示出这种心理人格困境所根源的文化困境[1]1。
研读全书,研究的重心所在乃是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在高度组织化和集体化的社会***治文化秩序中,作家作品所呈现出的几种心理冲突状况。在第三章,作者选择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为主要证据,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谈和对作品的阅读阐释,分析人物形象的再创造和作家对文本的修改,从创作的表层状貌研究许多作品所普遍存在的“***英雄情结”、“文化恋父情结”、“完美主义社会性格”,以及这些因素在创作中的具体呈现方式,论证40-70年代的多数作家在面对来自权威文化(文学)规范的外在压抑,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后,有意无意地采用了一种向红色文化规范表示认同的心理策略[1] 134。
第四章则通过分析作家们“被压抑的启蒙英雄情结”、作品中的“反抗者的心理画像”,以及“文化审父”内容,来论述处于红色文学话语边缘地带的少数创作主体的“话语反抗立场”。作者指出,话语反抗立场是通过抵御异己的符号性文化秩序的入侵,阻碍或延缓创作主体的集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顺利成形,积极地促成创作主体的个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潜在形成[1] 240。该章有别于当代文学史对“十七年”和时期的一般认知,通过分析在红色文化规范中的尽管被压抑但也一直活泼不息的文心,强调创作主体对真实自我的坚守或者某种留恋。
第五章是李遇春在霍尔奈的心理防御策略三种类型之外,根据40-70年代作家创作的实际情况而单列出来的。这也显示出作者不囿于理论而灵活运用的思维特性。这一章主要论述作家们在将自己的作品处理为试***谋求***治救赎的“自白书”或“忏悔录”的同时,也通过有限的、曲折或变形的话语策略进行反抗;在屈从于***文学话语的***治忏悔情结之外,出现人道主义忏悔立场的回归;呈现处于***秩序边缘地位的作家们表现出的自卑或自尊的心理反射。
在第六章中,作者将认识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与权威文化有意识保持距离的另类作家,二是主流作家。他认为前者主要通过日常性人伦情感空间的构筑和审美性的自然(风俗)空间的营造,表达对权威文化秩序的话语反抗;后者则主要是在作品中展现出文化恋母情结,以真实的自我疏离于权威文化秩序。
总的说来,该论著并不在意是否突显这段时间文学史的阶段性和异质性,而是根据建国后红色文学话语秩序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多次、连续的作品修改的背景,以一种在场感和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站在创作主体的话语立场建构与文本解读的结合点上,不但分析外在文化场与文学场的相互渗透,也着眼于不同文学作品的内部,将其分别视为一个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对象进行研究。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文学史积淀,以及非凡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为最终结论的得出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材料。这些材料既具有理性的审视,也保有感性的同情,这为全书能成一家之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7
论文关键词:精神分析批评,无意识,人性
20世纪的西方文论是各种批评理论流派纷呈、主义迭出的时代。在这些批评理论当中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 Sigmund Freud)在其临床医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无意识为基本内容的精神分析理论,它原本是为精神病人治病的一种方法 ,在 20世纪将之广泛运用到对文学作品尤其是作者和作品人物的批评分析当中,形成了精神分析批评的文学理论。
“大概自古以来,人最想了解又最难了解的就是自己”[1]。从遥远的古代,“认识自己”就一直成为困惑着人类的难题。无数哲人学者都试***寻获答案。正如陈文忠老师所思考的人生的一次性问题,因为人生没有预设,不能重置,所以如何使生命获得尊严和价值,这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心雕龙·时序》)“情”一直是让人捉摸不透的。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对人性研究的领域所进行的开拓。这种开拓是否具有普遍有效性呢?如果是有局限的,那么他又是在哪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呢?对精神分析批评派生出的理论又该如何对待呢?这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的产生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历史语境的。可以从两个方面看。第一个方面从当时外在环境看,当时的历史条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人们的生存特征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焦虑和“畏”的状态。正如阿多尔诺在《文学笔记》中所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如今都雇佣化了,本来这些关系像润滑油一样使人的特性能像机器一样平滑运转,整个世界普遍出现了异化和自我异化的现象,这一切都要求作家用语言去呼救”。弗洛伊德在从事精神***和研究时人性,他注意到有些病人能把发生在很久以前并早已忘掉的往事重述出来,还会伴有激动地情感表达。这使他认定人有无限的被压抑的心理能量毕业论文格式。另一方面,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当时西方崇尚唯理主义的实证哲学。而这股思潮导致理性和非理性、精神和肉体、理性与激情的割裂,从而成为刺激心理分析学的哲学冲动。同时,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在基本理论和理论阐释方式上都受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德国浪漫化的哲学思潮的影响。弗洛伊德依据当时布吕克的动力生理学,按照能量守恒原则将其改造为动力心理学,抓住人的能量之源(即原欲)这个支点来研究人格。但是,他的研究并不是让人们放弃理性,让非理性的能量泛滥。相反,他希望人们明白了人性存在的快乐原则和现实原则的矛盾之后,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本能,达到两者的妥协与平衡。
那么,什么是无意识理论呢?在人的意识领域中,人的精神活动只是人们能见识的一小部分,人性还有很大一部分处于无意识状态。他深受19世纪德国物理学能量守恒原理的影响,认为生命本能的核心力量是原欲,这些能量聚集在本我中,处在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使人不断处于追求快感满足的状态中。而这一要求与自我(遵循现实原则)和超我(遵循道德原则)之间永不缓解的冲突必然产生挫折、焦虑及压抑,因为本我所具有的原欲能量是不灭的。它们的关系正如弗洛伊德自己所说的:“可怜的自我还更倒霉,它必须伺候三个苛刻的主人,而且必须竭力调和三个主人的要求和主张,这些要求总是有分歧的,往往看来是难以调和的;难怪自我在执行自己任务时常常让步。这三个暴君就是外在世界、超我和本我。……自我觉得自己处在三面包围中,受到三种危险的威吓,当被迫得过紧时,则发展焦虑来对待。”[2]据此弗洛伊德就从生物学上得出人性之根本就是由生物能(原欲)转换而来的心理能的发泄和反发泄。而梦是人的心理能发泄的一个最通用的出口。当人身处社会之中,只能选择压抑人性,人的真实愿望无法得到表达,只有通过做梦来满足。所以弗洛伊德说:“正是由于梦的理论,心理分析才由一种心理***术转而成为一种探讨人的本质的深奥秘密的心理学。”[3]并且弗洛伊德很重视人的童年经验。在他看来,作家的创作有时就与作家的童年愿望有关。这些愿望没有得到实现,成为无意识掩藏起来,通过艺术创作一个幻想的世界来补偿。“没有一个作家是为表达时代精神而开始写作的。他是为自己或多或少受到压抑的无意识寻找出路,同时又会按流行的文学时尚予以掩饰。也就是说,他的无意识是出现在当时的文学惯例和文学观念这一背景上的。”[4]由此开创了以无意识去解释艺术创作活动的文学批评方法。包括作家心理研究、创作过程的研究、文学作品的研究以及读者心理的研究。
“精神分析把人的自我探索推进到无意识的领域,在人类认识发展史上自有它一定的地位。这理论尽管谬误,但这探索本身是有意义的,它对西方现代文化的深刻影响更不容忽视。”[5]现在精神分析批评发展出症候式分析、社会—心理批评和原型批评等精神分析批评模式。但是,精神分析学说有它的局限性。所以我们不应该对其采取一概信以为真或一概排斥的态度,这都是不可取非科学的态度。而应该辩证的分析与采纳。
首先,精神分析建立在自由联想的分析方式上,成为一种解释性的理论。虽然他的论述很严密,但难免使这种解释具有随意性而缺乏科学的实证性。而且其中有些重要命题(如恋母情结、自恋情结)都是用古希腊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来论证和表述,这让人产生质疑,有些难以信服。
其次,从其对无意识的界定可知,他将无意识局限在了个体无意识,而后来荣格提出的集体无意识则对无意识做了很好的补充,丰富了无意识的内容。并且他的无意识都是非理性的,这无疑产生一种情感和理性的决裂毕业论文格式。将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彻底的对立起来。但是,从人类学角度来看,“感性个体在刚脱离母体的那一瞬,需要欲能的超越性就开始建构需要欲能的其他定性,赋予个体以痛苦和无限的不可卜知性。需要欲能的超越性既意味着降生的偶然事件与个体历史的必然进程极不谐调的结合,同时又意味着赋予个体以不可重复的价值生成的创造可能性。这就是属人的需要和属人的欲求机能。”[6]这就是说具有独特人性的个体,这个具有“不可重复的价值生成的创造可能性”的价值实体,他的存在不止具有生物学上的意义人性,重要的是具有人类学上的意义。个体的在不是为了欲求机能的满足而存在着,还应积极地实现自身的价值。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和尊严。
弗洛伊德从本我出发,认为超我中符合道德原则的诸如良心、理想、道德律令对生命本能的实现起到抑制作用,成了负性的机能,压抑生命欲望的元凶。使人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这和叔本华、尼采这些同时代的哲人一样,以一种悲观的眼光看世界,看不到人性中积极地一面。每一个生命实体的“诞生就意味着以微薄的感性血肉之躯去担当人世的悲欢,承负起趋于神性的超越。”[7]所以人应该有自己的信仰,让自己的良心、理想、道德以追求真实的真善美为旨归,不为虚妄的历史目的而迷失自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作为 20世纪西方众多思潮中一种 ,对文学及其理论的研究影响是巨大的。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学用到解释美学问题上,主要是试***解释文艺的心理起源和文艺创作的心理动机。它开创了新的广阔的研究视野和理论维度 ,对文学领域中的一些传统问题提出了一些崭新而独特的见解 ,如果将这些观点与同时代和后来的文艺思潮联系起来考察 ,就会产生一些新的有价值的问题 ,并且会对我们许多永恒的话题提供新的具有启示性的解释和补充。同时,弗洛伊德学说对文艺创作影响也很大。本世纪以来兴起的现代创作流派都受其影响,从创作内容到创作方式上都有很大的转型。诸如法国新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以描写幻觉、梦境、下意识活动为内容,注重心理生活描写,展示灵魂深处的真实。无疑给文学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光彩,也给文学批评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著,罗生译,《梦的解析》,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阿尔伯特·莫德尔著,刘文荣译,《文学中的***动机》,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
【3】张隆溪,《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述评》,三联书店出版,1986年版;
【4】刘小枫,《个体信仰与文化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8
关键词: 课程 精神分析 体验式教学 自我分析
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是探索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并洞悉个体的过去经验对现在生活造成的影响,以此揭示心理的历史因果关系。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都要求包含一定程度的自我分析训练,以能透过经验形成对那些深奥抽象的术语形成内在的领悟,进而获得其精髓。
在精神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依据教师在理论与技术两方面的培训及经验背景,建立以自我分析为基本核心的教学模式,是精神分析课程的特色所在。自我分析模式依据的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内涵式要求[1],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个学期的有限课时)帮助学生习得与巩固庞大的精神分析理论体系,掌握基本的精神分析技术技巧。
一、主题式的教学内容
精神分析理论从诞生之日起,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由弗洛伊德所创立的驱力论开始,不断催生与促成新的理论学派,其思想体系得到了丰富化发展。概括来说,除古典精神分析理论外,还包括自我心理学、客体关系心理学、社会文化学派、自体心理学派等重要分支[2],这些分支当中又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与分化,它们都极大地补充了弗洛伊德对人类潜意识心理的解释。
在一个学期的教学中,不可能将精神分析的全部精华进行透彻阐述,因而在内容的编排上应该有所取舍。其依据在于精神分析的时间发展轴线、精神分析各学派中与现代生活的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理论的繁易程度。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编排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精神分析发展的时间线索与自己生活的经验与背景密切相关,并且理解起来不会特别费力,即使不需要查阅太多课外资料也能达到对知识点的理解。因此,以主题形式来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使得课程的进行与完成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前述要求,实现自我分析的保证。
在多年的教学中,依据历届学生的学习情况,精神分析课程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六大部分,精神分析的历史发展、人生全程的发展动力、地志学与结构学范畴、防御机制、自恋与人际关系、梦的解析。这些主题涵盖了精神分析领域内各派的理论观点,并且前后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除第一主题外均十分适合自我分析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边学习边应用,通过自我分析能够更深刻和更直接地获得理论与技术的要旨。
二、体验式的教学方法
学习是通过转化经验来创造知识的过程,因此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3]。体验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创造情境和机会,使学生在亲历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它强调受教育者通过行为实践和内心体验来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4],这与精神分析的要旨有异曲同工之妙。
体验式教学的方法有很多[5],其中,案例法与自我分析训练是精神分析课程实现体验式教学目的的两种主要方法。在各个主题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先进行理论阐述,同时辅之以丰富的案例,为学生自我分析提供范式;继而,与理论知识点相匹配,教师介绍和讲解重要的分析技术与技巧,随后即进行自我分析的训练,要求学生使用这些理论与技术要点对个体内在相关部分进行剖析。在体验的环节,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自我分析状况进行即时督导,同时遵从自愿原则,公开点评或者个体点评,及时帮助学生巩固理论与技术的习得水平。
案例教学是被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精神分析课程当中既使用临床案例,也使用文本案例,取材十分广泛,如鼠人、杜拉、安娜・O、狼人等经典案例;经典文学作品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李尔王》、《俄狄浦斯王》等)、外国文学名著(如《人性的枷锁》、《巴黎圣母院》、《飘》等)中的人物;经典与流行的影视作品,如《太阳的女人》、《别对我说谎》、《樱桃的滋味》、《弗里达》、《第六感》等;以及一些流行现象,如娱乐节目“非诚勿扰”所展示的当代年轻人的婚恋观与价值观,等等。另外,教师个人的临床案例也可运用于精神分析教学,但要遵从保密原则,即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征得案主同意。
自我分析法是精神分析课程的特有方法,在创建上结合了角色扮演、临床体验等体验教学方法,其技术主要有轴线法、结构法、构念法、唤起法,等等。轴线法,如在“人生全程的动力观”的主题教学中,要求学生依据标志点将个人内在情感发展进行定位,并围绕位点进行拓展性描述,整理自己内在情感经验,获得自我成长。结构法,如在“地志学与结构学”主题中,要求学生画出自己的结构***,并进行分析佐证,从而达到对自己内在人格结构概况的了解。构念法,如个人构念系统的测试等,帮助学生获得客观的自我认知,认识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唤起法主要应用于情绪的唤起体验,如在防御主题当中,教师设计并展现一个场景,如纸团试验,唤起学生的阻抗与防御体验,随后展开防御的讲解,并要求学生作自我分析。
三、临床式的课堂管理态度
课堂管理是有效教学的关键成分[6],不仅用来控制、减少学生不当行为,而且还用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创建支持性的课堂氛围,对学生爱、尊重、归属(于学校)的需求的回应[7]。在精神分析课程上,考虑到精神分析本身对于人类行为背后潜在意义的探索与心理***的临床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临床态度的渗透,这体现了教师统合内在角色的要求[8]。
临床式课堂管理主要体现为以共情的态度、抱持的接纳所创建的师生关系与课堂氛围,同时细心地倾听、澄清与面质、解释等,临床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课堂管理的效果,其作用不仅仅在于增强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运用于其理解自我、了解个人内在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临床式课堂管理使学生可以“亲见”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使用,直观地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些都直接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课堂管理的范围涉及学生的诸多行为,他们既是课堂管理的对象,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共情的态度涉及对学生课堂行为背后潜在意识的深层次理解,如迟到,教师探究的是迟到背后传达的动力意义,并鼓励学生个人展开对迟到行为的分析解释,或鼓励展开课堂讨论;抱持的接纳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各种不理想行为进行包容,通过非语言线索传达出关注而非批评的情感态度;倾听、澄清、面质、解释等技术可用于课堂提问、师生互动等环节当中,如教师在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耐心、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的澄清与面质、对学生提问的问题进行点悟式的解释,等等,均可促进学生自己对问题的探索努力,促进内在的成长成熟。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9
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听、说、读、写全方位、多途径发展语言智能的同时,理解仪器分析中概念、原理的涵义,并能用文字准确表述。例如,讲授《绪论》第一章时,以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作为案例引入。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搜集资料,以学生为主体展开讨论,确保每个人都能表达自己的意见。讨论中每个学生的发言时间有限,要求言简意赅,用词恰当,把握重点,并具有说服力。此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感知、把握和表达能力,更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学习目的,避免对仪器分析课产生厌学心理。另外,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提升学生的语言智能并促进仪器分析教学。比如开设专题讲座,介绍学科最新进展,以此来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专业知识面;介绍专业文献的查阅方法,借助网络资源优势,鼓励学生看中外专业文献;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如“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的关系”、“仪器分析的发展方向”、“发射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异同点”等,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探索创新能力;对大三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训练项目”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查文献、翻译资料、处理数据并写出论文式报告,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2锻炼逻辑数理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逻辑数理智能强的学生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计算能力,喜欢对所学的分析方法、分析仪器、分析过程进行分类,并热衷于化学实验设计。仪器分析教学中适时地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有利于学生发现认知的差距,激发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例如,在讲授《电位分析法》一章时,向学生介绍多种学科交叉产生的新装置—生物传感器,并让学生预测它的应用前景。要确保教学整体思考过程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适时设定一些控制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在思维活动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提出一些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问题,让学生思维天马行空,任意驰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热点性问题联系课程内容来促进学生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促进学生趋近学科的前沿。比如在讲授《伏安与极谱分析法》一章时,向学生介绍新型电极修饰材料,请他们思考关于纳米材料电化学性能、光化学性能、纳米材料有序组装、纳米材料生物相容性等相关的分析化学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鼓励学生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对于那些见解独到、简捷巧妙、概括力强的方法予以肯定和表扬。通过与学生一起讨论化学研究性学习计划、化学实验设计方案、化学小论文框架等,使他们充分体验化学实验规划、设计、整合的过程。
3培养音乐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音乐可使浮躁的心情平静,音乐也可使沮丧的心情振奋。重视化学学科中音乐智能的培养,是重视化学学科中人文教育的一种体现。音乐智能发达的学生可将这种智能运用于减缓压力、提高学业成就。仪器分析课程内容较多、难度较大,课时安排容易使学生疲劳,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用多媒体播放节奏轻缓的音乐,一方面能够让同学们放松心情,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学生拉近距离。在一些仪器分析实验中,通过播放背景音乐,可以起到集中学生注意力,创造良好氛围的作用。
4开发视觉空间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开发视觉空间智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的提高。有视觉空间智能强项的学生能够良好地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仪器分析课程中几乎每个章节都涉及实验装置、仪器组成及基本原理。这要求教师改进教学手段,应用现代化技术,多方收集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制作出符合教学思想和学生认知规律的课件。例如,在讲授《原子吸收光谱法》中雾化室结构及工作原理、《色谱分析法导论》中两相分配原理时,通过向学生演示模拟动画,可以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灵活应用多媒体课件中的***片、动画、视频和音频文件,可以向学生传递更多信息,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学生要进行大量的实验设计,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具象思维,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是学生视觉空间智能在仪器分析课堂应用的有效方式。另外,我们重视教师身体语言的作用,教师的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动作幅度、眼神接触等都显示着教师的态度和情感,学生通过观察接受这些信息可以调动提高学习情感。
5提高身体运动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仪器分析是建立在实验操作基础之上的学科。在仪器分析教学中身体运动智能集中表现为动手操作能力。有身体运动智能强项的学生喜欢承担具体的实验操作任务,并且能顺利地完成实验操作。实验中动手操作是感性地认识物质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把蕴含于化学实验目的和化学实验设计中的理论思维,通过物质的和实验操作方法外现于具体实践活动中。这是培养实验能力,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最佳途径。在开设的包括光化学部分、电化学部分、分离分析部分共十五个综合性实验中,我们均确保每三至五人一个实验小组,一台仪器。要求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仪器,在动手过程中学习、复习理论知识,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与科研机构、化工企业等建立友好联系,营造课堂外学习的良好氛围,通过参观、调研、实习等方式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化学与社会的关系。
6开启自我认识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自我认识智能指的是关于建构正确自我知觉的能力,其核心就是留心、反思与重建。仪器分析学习中的自我认识能力表现为:了解学习知识的方法是否科学,学习状态是否理想,以及清楚知道自己学习的潜能。在仪器分析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技能掌握方面存在的偏差并激励学生改进,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及时纠正学生在实验操作方面的失误,对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提出表扬和恰当的修改意见等。通过实验,将学生带入科学探索的情景中。小组实验中,学生运用自我认识智能,在合作和交流中自主地建构关于仪器分析实验的知识体系,不断地权衡和评价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和实验结果。通过提问,指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反思、对比、举一反三。如:紫外吸收光谱定性分析实验和红外吸收光谱定性分析实验的定性分析原理分别是什么?对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分析,红外吸收光谱法比紫外吸收光谱法更有利,原因是什么?在实验安排上,可采取先易后难的顺序,从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到研究型实验,逐步深入,使学生不断了解新知识、积累新知识、运用新知识。利用自我认识智能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是仪器分析实验的重要一步,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展:(1)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时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总结:①本次实验研究的结果及所用几种测定方法的优缺点比较;②自己在本次实验中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③结合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重新审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④对本实验的改进或其他创新性想法。(2)教师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总体表现进行评价(一般放在下次实验之前)。教师从学习态度、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技能、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总结,对测定结果精确者予以肯定、鼓励,对误差较大者分析原因。
7塑造人际交往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人际交往智能的核心在于与他人之间的“理解与交往”,能够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合作学习特别强调此项智能,仪器分析学习过程中,这种能力必不可少。我们通过让学生分组合作,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与老师交流的方式,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色谱分析法导论》一章和《气相色谱法》一章部分内容重叠。讲授完《色谱分析法导论》一章后,让学生课下预习《气相色谱法》一章,分组讨论后小组代表讲解部分内容。这样既可让学生在合作交往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更让学生有一种主导完成学习内容的成就感。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时而是组织者,时而是参与者,时而是批判者,时而是引导者。通过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加强过程评价、整合常规实验内容、开发设计性、探索性和综合性实验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智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鼓励同学之间共同讨论实验步骤,合作完成实验操作,更进一步地讨论如何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提高合作开发新实验的能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选取广播、电影、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所反映的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制成多媒体课件,放在互联网班级共享文件夹中。学生浏览网页即可查阅相关的更新资料。这有利于学生养成交流、共享、合作的习惯,培养科研兴趣、拓宽科学视野。
8提高自然观察智能,促进仪器分析教学
仪器分析中的自然观察智能主要指的是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的能力。实验室中进行的学生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等,是教师锻炼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媒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培养自然观察智能是仪器分析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开设多种形式的课程,除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外,还根据学校特色以及学校与周围环境的特点开设校本课程和内容丰富的活动课,将化学与社会、环境、食品、生产、生活等联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通过开放化学实验室,鼓励学生多做实验,改进或设计一些新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创造能力。要说明的是,各智能之间并非彼此绝对孤立、毫不相干,而是相互作用、以组合的形式发挥作用。多元智能理论给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应由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学模式应由单一性转向多样化,教学方法应由“满堂灌”转向灵活多样性,教学内容应由封闭性转向开放性,教师的知识结构应由局部转向全面,评价方式应由单一转向多元化。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篇10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现代儿童学习理论
小学语文习作作为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语文能力、文字能力、书写能力与阅读能力。因此,合理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提高习作教学的生活化、多样化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简析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作为一项成熟理论,包括诸多内容,下面从理论发展过程、心理结构重要性、理论运用模式等方面出发,对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进行分析。
1.理论发展过程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发展过程有着自身的独特性。相关研究表明,儿童学习理论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任务在于进一步论述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因此,该理论重点探讨儿童学习的本质、过程、踊、方法和策略。其次,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应用这一理论能够让学生在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以及具体运算阶段都有着更加显著的成长,现今得到了许多小学教师的青睐与实践。
2.心理结构的重要性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对于儿童的心理结构有着很高的重视程度。通常来说,心理结构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生活化习作教学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构成更应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结构。在第二阶段和初级阶段组成的第三个阶段被称为“练习”,在总结过程中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这两个阶段应充实并完善习作教学内容,将内容生活化、多样化,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和阅读能力实现飞跃式提升。教师可以把习作内容与学生的实践生活相联系,更加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3.理论运用模式
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运用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是利用自己的经验,积极建构一种有意义的自我认识。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中和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能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学习模式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好奇心会得到满足,也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的习作内容更加丰富。
二、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应当具有灵活性,下面将从开发学生智能、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形成学生自我认知等方面出发,对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进行分析。
1.开发学生智能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起到开发学生智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发学生智能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深刻认识到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智力有八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在习作教学中起到的效果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会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产生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将生活中不同的内容与片段作为习作主题,才能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的写作素材更加充实。
2.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对于创设更加良好的教学情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在合理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应当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自我表现机会,引导每个学生进行自我塑造。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创设各种情境,以便更有效地激发或支持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最终取得良好的写作能力和学习效果。
3.形成学生自我认知
在小学语文习作生活化教学中,现代儿童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形成自我认知。小学语文教师在让学生自我认知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着眼于采用有利于学生发展自知的方法,可以根据内部和外部的经验建构自我认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维,最终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作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言综合素质发展,因此通过应用现代儿童学习理论,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良好的习作学习体验有着极高的教学意义与教学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心理学自我分析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