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建筑设计篇1
关键字: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改进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the application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how better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intelligent design, has been is what we are after direction.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ntelligent building design model and how to improve.
Key word: building intelligent; Design mode; improvement
中***分类号:TP2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建筑智能化常见设计模式
现今, 设计已经走向市场化。国家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还没有相应的收费标准, 加之部分设计单位对建筑智能化设计的知识储备不够, 建筑智能化设计业务开展进程缓慢。由于建筑智能化设计收费标准悬而未决, 这部分设计很多时候推给了智能化施工单位, 名曰“深化设计”。
工作中, 笔者所遇见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最常见的有两种:
a. 设计院虽然提供建筑智能化设计的施工***,但未提供明晰的设备材料清单, 系统构成仅为框***,并在***中注明由施工方做深化设计, 施工***设计深度不够。业主根据施工***请招标公司进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招标, 中标施工单位一般均放弃设计院的施工***, 根据自己投标时的方案做深化设计进行施工。
b. 业主直接请招标公司做智能化招标方案进行施工招标, 中标施工单位根据自己投标时的方案做深
化设计进行施工。
这两种方式的弊端是在设计程序中, 由于没有设置一个对技术的控制节点。方案、设计、施工都是项目承接方自己说了算。常常是在中标之后就开始施工, 无***纸或连所谓的深化设计***都没送施工***审查通过就开始施工, 与建筑设计的其它专业没有配合,造成业主心里无数, 监理无从把关。超投资、返工浪费、使用不合理等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 主要是设计单位和承接施工的智能化施工单位在设计上的出发点不一样。设计单位在收取设计费后提供给业主的是满足需求的施工***成果, 在施工过程中全程提供服务。而智能化施工单位虽号称免费设计, 但在商言商, 其目标还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2 改进后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
在笔者所在单位接受省内重要工程的建筑智能化设计任务时, 分析了上述两种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的利弊, 对常见模式作了改进, 采用了不同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按此设计模式, 这几个项目的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均已验收完毕, 投入使用。下面对该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的流程作简要的说明。
a. 项目立项后智能化设计的流程: 设计任务书 智能化方案设计 专家技术评审 初步设计初步设计批复 施工***设计 施工***设计成果交付 施工***审查 施工招标 施工阶段服务项目验收。
b. 智能化方案及初步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制定的框架, 了解业主需求, 分析研究收集业主对智能化系统所提出的设想、要求、问题及要达到的目标。从功能、性能、实施和费用等方面结合现有的智能化系统设备, 在其供应商的技术支持下, 确定智能化系统的构成。在此基础上, 向业主提出项目可行性报告。
以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复作为依据,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投资费用, 设计单位向业主提供建筑智能化设计方案, 并提供多家技术相当的设备供应厂商供业主方决策。
业主方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备供应厂商进行询价, 而后锁定价格, 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初步设计的依据, 这点非常重要, 设备供应厂商为了能使自己的设备进入施工***阶段并得到业主的采购订单, 往往会报出其真实的价格。
c. 专家技术评审: 由业主组织智能化方案设计技术评审会, 邀请业内或智能化专业协会专家组成专家组, 对方案设计进行技术评审, 设计单位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对方案设计进行优化, 优化后的方案设计再交专家组审核、确认。
d. 初步设计: 设计单位在专家评审通过的方案设计的基础上, 进行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完成后报有关部门审批。
e. 初步设计批复: 以初步设计的批复作为依据,展开施工***设计。
f. 施工***设计: 设计单位在初步设计批复的基础上, 根据业主提供的已锁定价格的设备型号规格,与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等专业互提资料, 相互配合, 展开施工***设计工作。
g. 施工***设计成果交付: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 提供包括能指导施工的施工***纸和详细的设备材料工程清单在内的设计成果, 并在通过施工***设计审查后, 交付业主。
h. 施工招标: 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设备材料工程清单招标。
i. 施工阶段服务: 施工***交底, 现场服务。配合监理, 协调各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各专业间的配合。若业主有新的需求, 配合业主变更设计。
j. 项目验收: 配合业主和专业验收专家组进行验收工作。
3 总结
通过在几个工程项目中采用改进后的建筑智能化设计模式, 笔者有如下的感受:
a. 设计单位和承接施工的系统集成商在设计方面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前者在施工中只是提供服务, 后者在施工中寻求的是利润的最大化。
b. 设备的技术指标和产品档次、采购单价在方案及初步设计中已经业主确定, 施工***设计可提供设备清单中的设备型号、规格。在相同的工程量清单下进行招标, 能节约投资。
c. 智能化工程的招标, 若不是按工程量清单招标, 只是以一个方案文本的技术要求或深度不够的***纸进行工程招标, 施工单位会根据自己的设备和自己对招标文件的理解去投标, 并尽可能地把系统做大。投标成功后, 再进行所谓二次设计或深化设计, 实际情况大多是由于工期原因, 最终结果是边设计、边施工, 无法和其它专业沟通配合。甚至有的施工单位竟然是无***施工, 监理也无法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
d. 由于不是按设备材料工程量清单进行招标,如此多的投标单位和不同的设备, 在很短的评标时间内, 评标专家没有足够的时间, 也不可能做出最合理的评价。反之, 可以降低招标难度, 规避各家投标单位不同方案的投标文件造成评标困难和有失公平的问题。设备材料工程量清单就像一个模子, 用一个预先设置好条件的模子去评鉴施工单位投标经济性, 能最大限度地去保证投标和评标的公平、公正。
e. 设计指定产品是有悖于现行规定的。如何能保证不花冤枉钱就能采购到符合设计技术要求的智能化系统设备, 于设计方、业主方来说都是新的难题,有待于更好的解决方法、***策出台。
f. 智能化设计虽是专项设计, 仍需与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建筑电气等专业密切配合。各专业协调配合, 可减少施工中的返工和浪费, 这恰恰是设计院的优势, 设计院目前推广使用的三维信息化协同设计会进一步扩大这一优势,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返工。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2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能耗
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了较大的进步,但在过程当中,也暴露出较多的问题。一些投资商往往注重产品的质量以及其能创造出来的经济效益,不关注电气设备的节能,这就导致电气设备对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智能化电气设备来说,其节能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节能减排与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是同一概念,所以做好智能化建筑电器节能优化设计十分重要。
1智能建筑和智能化建筑电器节能
对于智能化开发的产品来说,计算机技术就是其核心制造技术,智能化设备的开放实质就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设备,再将各个计算机系统进行系统性的整合,在这其中包括有众多的管理设备,例如信息化应用系统、公共安全系统、信息设施系统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等。在此基础上,智能化电力设备还要对自动化建筑体系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才能给人们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我国目前的智能化系统的运转还存在有较多的缺陷,例如智能化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是故障频发等一系列问题。智能化建筑电气的节能优化设计对于技术人员来说是一大难点,又是十分重要的一点,传统的节能系统无法做到真正的做到节能减排,对于电气设备的关注度还是在品质方面多一些,而现如今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装置是全自动操作,充分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从表象来看,智能化电气设备的节能减排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出现的情况却是相关制造商对于节能减排装置的不加重视,导致节能减排成为空谈。
2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2.1控制方式、照明光源选择不合理
如果照明、开关控制设置或系统控制存在问题,就会造成能源的浪费,进而严重影响电气节能系统的发展。
2.2协助电气设施安装不到位
协助电气设备就是指辅助电气设备运转的相关装置,例如给排水系统、采暖通风系统等,这些装置如果安装的不合理,就会引起智能化电设备出现耗能现象。例如通风装置如果存在问题,就会导致电气设备的散热性达不到自身运转要求,从而导致设备出现系统奔溃等的不良现象。
2.3未选用节能电气设备
没有选用节能的电气设备比如:节能灯具、节能变压器、节能的风机水泵等,同时也没有充分结合充分利用电气产品本身的节能特性。
3我国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的优化设计
3.1供配电系统的节能优化设计
对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来说,最主要突出的就是节能设计,其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电气设备减少耗能,要达到此目的,就要从电气设备的多方面进行权衡考虑。最重要的一点是电气设备的供配电系统,在实现此项工程之前,要对电气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用电设备的特点、用电设备的负荷容量以及用电电压的数值等,一定要对这些相关设备进行详细的分析,才能强有力的保证配电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供配电系统在节能方面的设计,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首先是电气设备的用电电压,相关技术人员一定要保证电气设备的的用电电压恒定,要将配电电圧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其次就是供配电布线。对于供配电布线的挑选,应尽量采用短而直的布线,这样既可以节省资源,还能对对电气复杂的系统进行简化,从而减少相关能源的损失。
3.2照明系统的节能优化
在所有的智能化建筑设备当中,照明所消耗的能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在对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一定要注意对照明系统的节能设计,照明系统是支撑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的一大因素,对其设计,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照明灯具的选用,传统的照明灯具没有节能减排功能,而且还会增大照明工具的耗能,因此,对于照明灯具的选用,最好选用节能照明的灯具,而且照明开关也应该采用声控装置,这样既能达到节能目的,而且又能节省投资资金;其次,对自然光的利用,应该充分的利用自然光,例如太阳光,例如安装的采光井,自然光的利用就可以减少灯管的耗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3.3电梯、通风和供水系统的节能优化
电梯的利用已经在我们生活当中成为一个普遍的电气装置,相关人员在进行电梯的设计选用时,就要注意电梯型号的选用,电梯要采用一定的节能材料,其对电能的大量消耗,因此在一些较低层数的建筑当中,就可以不采用电梯装置,以减少耗能。在选择空调系统时,应首选水源热泵空调,因为其有节能性能优、零排放和无污染等优势,且其机组效能远比传统空调高在设计供水系统时,可以优先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这种设备不仅可以做到节能环保,还能对水的质量有所保证。
3.4利用再生资源
在智能化建筑电气节优化设计当中,利用再生资源就是其中最为关键的技术手段。例如太阳能、风能等,利用再生资源技术,既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又可以有效的解决节能问题,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在智能建筑电气施工时,还可以使用光电幕墙,并采用新型的节能保温材料建造,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4结束语
就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来看,其本质目的就是节能减排,因此,在电气设备的各个建造环节都应该体现节能减排的设计。社会的进步使人们对节能减排越来重视,智能化建筑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电气设备建筑实现智能化的同时,其节能减排也随着时间的变化凸显的越来越明显,但我国目前的智能化电气设备在节能减排设计当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问题有待改进,相信在未来,我国的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水平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给节能减排的电气设备开创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参考文献:
[1]叶晓雪.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及照明节能设计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01-202.
[2]李朝辉.探讨建筑电气设计的主要内容及节能的原则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9.
[3]张东栋.基于智能化建筑电气节能优化设计的分析[J].电子测试,2016,(17):146+130.
[4]杨冰,杨树森.智能建筑电气应用与节能[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1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3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 深化设计 规范化操作
中国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兴起智能建筑的浪潮,1997 年随着智能化住宅的兴起,智能建筑的建设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今就建筑智能化深化设计与规范化操作谈谈作者的意见,以供有关方面参考。
为了规范市场,建议由***府牵头,成立智能化专家委员会,根据当地的实情,对智能化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进行规范和引导,使智能化系统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1、制定智能建筑的工程建设规范
智能化系统涉及到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讯等高新技术领域,需要制定相关的工程建设规范,以便在工程建设中,业主、设计人员、承包商等可以用统一的语言进行交流。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新产品的寿命大概在两年半左右,不易进行所谓的“标准”的制定。国内有的地方制定了所谓的标准,最新出的智能化高科技产品,如果按其标准是不能应用的,有人提出不断地修正其标准,修正需要时间,高科技产品推动社会的进步,在实际生活中是不能等待的,建议根据智能建筑的各项需求,制定相应的设计、功能、安装和验收规范,每个系统对管线的预留、安装时的强弱电的要求是互通的,对设备不要作出规定,建设智能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了要达到相应的功能,建议从功能上对智能建筑的各项规定进行规范,以便大家有一个参照标准。
2、智能建筑的深化设计与运作
智能建筑的设计大体有以下几种:
(1)新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
(2)旧建筑物的智能化改造;
(3)社区的智能化设计。
不管是哪种智能化设计,从中国的国情、甲方的利益、设计和施工的角度出发,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甲方的需求(性价比)和外部条件的调研,确定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实施步骤。由甲方牵头,委托智能化专家委员会,根据甲方所能接受的价格,配备智能化系统的功能和实施步骤,以此为依据,写出标书。
(2)智能化系统方案和设备招标,确定系统集成商。招标委员会由甲方和相关专家组成,对智能化系统方案和设备进行评标,确定系统集成商。
(3)由系统集成商拿出智能化设计方案,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由甲方组织,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协商,由设计院将智能系统设计到设计蓝***中去,设计院设计出的智能化系统,由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共同审核签章通过,智能化设计方面的责任由系统集成商承担。
只有系统集成商对所采用的方案和设备最了解,由它们进行深化设计是最合理的,一个系统集成商如果只会进行施工,而没有设计能力,可以说这样的系统集成商一般是做不出好的智能化系统的。但是中国的传统是由设计院设计一切,如果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单独出来,这样,就多出了一个设计单位,给后面的施工、监理配合带来不便。本文建议由系统集成商对智能化系统进行深化设计,由甲方组织,设计院和系统集成商协商,由设计院将智能系统设计到设计蓝***中去,这样既保证了智能化设计的完整性,又便于和传统的施工、监理配合。
(4)由甲方组织,系统集成商和监理单位协商,培训监理单位,对智能化系统进行监理。
(5)施工、调试:由智能化专家委员会进行中期检查,重点保证智能化工程科技含量落实和工程质量达标。
(6)智能化系统管理人员培训:在系统调试阶段就进行。
(7)试运行。
(8)测试、验收:开发建设单位组织智能化专家委员会和业主代表对系统进行验收。
(9)投入运行。
3、智能建筑规范化操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智能化系统在国内隶属于建设、公安、邮电、广电、消防、电业等行业管理,技术涉及自控、通信、计算机、电子、传感器、机械等领域,因此必须成立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由***府牵头,起草本地的智能系统设计、施工、验收、评估规范。并对设计、总承包商和智能化物业管理的资质进行认证和复核。
(1)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的成员很重要,一定要由业内资深人士组成,否则,会对市场产生误导,给国家和业主造成极大的损失。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是工程项目,专家委员会里的委员必须是从事智能化系统研发和工程项目出身的,智能化专家委员会的常务专家应该是智能化各个领域里的娇娇者,不仅具有理论水平,而且具有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或工程经验,在指寻方向的同时,也能实实在在地为业主解决实际问题,专家要能在工程审验过程中看出存在的实际问题。特别要强调一点的是要多吸纳一些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方面的人才进智能化专家委员会。
(2)网络建设问题。现在有许多公司自己没有城域网,又吹嘘由它建设的高速小区局域网,能解决上网的“瓶颈”问题,实际上常常不是那么回事。我们先分析一下上网慢的原因。美国上网用户占总人口的35%,台湾占15%,广东按1999年5月份的40 万户算,只占2%。在网络闲置率高的同时,广东网络还存在网络经常“塞车”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因为接入网带宽过窄,许多用户上网的等待时间超过使用时间。美国局域网的容量是20Gbps,接入网一般是45Mbps,一条线一般不超过300个用户;广东5“珠三角”的网络容量为2.5Gbps,接入网一般是4M-7Mbps,一条线常常要带上千个用户,这就难免出现骨干网上闲置,接入网上堵塞的现象。
为了解决网络“塞车”问题,必须将接入网建成为一个“高速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网”。网络通信的用户接入已成为制约全网发展的瓶颈。目前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案,如用于金属对绞线的56KPS PCM 调制解调器和xDSL、用于同轴电缆的HFC 系统、宽带无线接人系统和小区高速局域网接入系统等,这些接入技术各有特点,根据不同国情,不同应用场合,可以灵活选用。
用户如采用金属对绞线的56KPS PCM 调制解调器,显然不能满足用户对多媒体的需求,如采用xDSL 接入,就需要在用户端和局端两头增加设备,造价高,由于各种原因,电信部门现在不推行这种方案。无线网络同有线网络比较,带宽低、价格高、稳定性差、接通率低,同样的数据传输量,价格要高许多。在智能化社区的信息化建设中,目前比较流行的做法有两种:(1)在智能化社区内建一个高速局域网,然后与外界相连;(2)采用有线电视综合信息网作为智能化社区高速宽带多媒体综合信息接入网。
在小区内建高速局域网,如果和城域网的连接带宽不够,照样解决不了瓶颈问题,如果租城域网的出口,速度低解决不了问题,速度高又承受不了价格,一个2M 的口,一个月要花1 万多。在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下,没有城域网的公司在小区内建高速小区局域网,是解决不了上网的“瓶颈”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府出面,开放城域网的建设市场,加速电信和广电的企业化运作。使接入费用降下来才有可能。
(3)建智能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业主所用,智能建筑的建设成败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设计单位、承包商、物业管理公司。建议对设计单位、承包商和物业公司进行智能化的量化管理,在现有的规定中,加上这样一个条款:每年对上述单位的相关人员,进行考试,合格者发放相应的证书(有效期为两年),当合格者达到一定的数目后,此单位才有权申请智能化资质。每三年对单位的资质进行复核,合格者保留,不合格者予以取缔。
现在有许多公司通过各种手段、拿到智能建筑设计证书和智能建筑总承包商证书,但是它们对智能化系统并不了解,设计和建造出来的智能化系统让业主吃尽苦头,有的公司在申请的时候,具备从事智能化的实力,过一段时间,相关人员的流动又使他们不具备条件,采用考试和复核制度,可以有效地存优去劣,净化这个市场。
(4)在这里笔者要着重强调一点的是给物业公司制定-套智能化管理的资质规范,广东地区的物业管理还比较规范,全国很多地方的物业管理水平较低,有许多智能化系统建好以后,由于物业管理跟不上,最后用不好。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叹,全国真正象样、能拿出来看的智能化系统没有几个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4
【关键词】 建筑智能化;节能设计;措施
0引言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紧缺现象严重,但同时,能源浪费程度也很大。而当前作为二次能源的电能供需矛盾越发的突显,由于能源的紧缺,致使我国国民经济难以正常的持续发展。节能问题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中所要解决的核心内容,所以,作为电气设计人员的我们应对电能的节约问题加以高度的重视。本文主要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方面的事项进行一番分析研究。旨在为同行们提供相应的借鉴。
1.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投资决策设计进行分析
实际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时,核心部分是满足实际需求,而且还要将不同的需求逐渐的转变为一种有着某一特性的特定指标,之所以这样,主要是因为人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求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具有众多质量特征的环节。在整体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过程中,制定质量管理标准时,不仅要全面关注人们的满意度,而且,还要积极构建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的质量经济性质。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质量经济和用户要求两者间属于辩证统一的,不仅是相互统一的,而且,还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实际中,我们必须积极的找寻到能够使这两者间达到满足的一个契合点。
我们都知道,在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中的施工设计与成本控制事项时,具有重大影响的是该项目投资阶段的项目施工设计。实际上,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投资阶段指的是在对所制定的投资行为方案进行确立与选择的一个过程,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建议书的制定过程中是研究投资机会的核心,具体要做的是明确项目建设地点、所要购买的设备、生产工艺等环节。目前,我们已经将可行性研究环节分为了详细可行性研究环节与初步可行性研究环节,这两环节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与研究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中的技术、实际效益,工程建设单位应委托设计部门与工程勘察设计部门认真编制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在估算投资时并不是越低就越好,我们应严格按照真实、高效的数据资料以及合理的方式将其进行准确的计算,唯有如此,才能准确的获取到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的投资估算成本。
2.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项目施工设计进行分析
在这一环节中,重点部分是初步设计环节,实际中,需要我们严格根据有关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项目施工具置自身的价格水平制定详细的设计概算,并将其当做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经济合理性和整体造价控制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纸设计是成本控制、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的地质勘察资料、设计说明以及定额等一系列的规定而最终组合而成的,所以,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概算不可以超出了建筑工程设计的概算范围。在进行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中的施工设计时可通过以下方法进行:使用高效的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标准和方法以及原理,做好与设计目标相关联的协调工作、充分利用技术经济,对建筑智能化与节能设计成本造成影响的因素加以分析和明确。
3.建筑智能化设计中几种有效的节能方法
3.1 对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现阶段,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主要采用的是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该系统是智能建筑中一大特征,并且也是实现节能的有利途径,实际节能效率达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三十。
首先,对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接口进行设计;该系统工程师要和空调系统、强电系统工程师良好的协作,合理的进行接口设计,具体涵盖了以下几点:一,选择检测参数与传感器;二,准确计算风、水、蒸汽阀门管径;三,合理选择电动调节节阀的流量特性;四,对***运行控制系统的通信接口进行设计。
其次,高效的节能控制设计方法;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在优化控制方案时,应高度重视节约能耗以及增强控制水平,关于系统结构和参数,应合理的进行配置,以确保整体效能良好。从全局出发,暖通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应对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一,对机电设备启停有效控制;二,对变风量、变流量系统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和冰蓄冷相融合的低温送风系统进行有效控制;四,参数设定节能的有效控制,涵盖了温度标准设定、焓值控制等。
3.2 对照明节能设计和控制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合理选择照明光源;应对光效、色温、光源寿命及其价格等要素加以考虑。民用建筑中,白炽灯、荧光灯等属于重要的应用光源,随着技术的发展,部分新的光源得到了普遍的应用,比如光纤照明、LED等,这些光源都有着自己的应用领域,不过,实际应用必须科学合理。怎样选择好的光源,应结合工程实际性质、使用地点以及照明的具体数量和质量进行。
二,照明标准值;设计人员实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所设计的工程,参照标准值来设计。如果有必要,还可结合标准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不过,不可随意的将照度标准提高,防止能源浪费现象发生。照明设计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强调最终所设计的照度值必须适应相关要求。不同的建筑,其照度值具体是多少,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国际照明学会的推荐值以及用户对其建筑设置的标准进一步明确。在确立了光源、灯具、照度值后,就可明确灯具的数量,合理布置。
三,智能照明控制;该系统主要采用的是各种不同的“预设置”控制方式以及控制元件,对各个时间段以及环境下的光照度加以合理的设置以及有效管理,以此达到节能效果。该节能所采用的自动调节照度方式,利用室外的自然光,在必要的情况下才将灯点亮,极大的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3.3 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智能化控制
该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占有核心部分,主要将计算机局域网络作为通信基础,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有着分散监控与集中管理两种功能作用。配电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监测控制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电源监测;准确计算出高低压电源进出线的电流、功率、电压、功率因素与频率的状态监测以及供电量;二,变压器监测;对其温度以及风冷变压器通风机运行情况、油冷变压器油温与油位进行细致监测。三,负荷监测;对各级负荷的电压、电流、功率进行监测。四,通过电源控制;当核心电源供电中断时自动启动柴油发电机,当供电恢复时,应停止备用电源。在自动切换高低压控制柜后,对系统采取有效的节能控制。五,对供电恢复进行有效控制;供电恢复后,应根据已定的优先程序,将各设备电机启动,及时的恢复正常运行,不可同时将各设备启动,否则将会导致供电系统跳闸现象的发生。
变配电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对各种电量进行准确计量、有效监测;为实现各应用要求,比如进线与馈线、电动机、母线的保护等,其具有相配套的产品。微机保护监控系统能够缩小控制室的面积,进一步降低控制电缆与维修工作量,确保供电的高效可靠性。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实际设计过程中,我们应做好方案比较工作,充分考虑建筑的安全性、经济性以及节能等诸多环节,明确行之有效的供配电方案,确保电网运行过程中的经济实用性。购买先进的节能设备时,应对其原理、性能、效果全面了解,以能耗低与节能效果好的先进设备为主,以避免中间过程发生各种损耗,从而实现预期节能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云,刘付平等.节能照明系统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2] 罗建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J].广东科技,2007.
[3] 武存恩.智能建筑中的节能利用.中国住宅设施,2011(2).
[4] 王洪亮.对国内建筑智能化的思考.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10).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5
关键词: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设计发展方向;智能化
1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问题
目前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存在比较多的缺陷,比如在没有充分考虑其使用价值时的盲目投资,还有核心技术匮乏,导致我国每年都会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技术,这样不仅增加了智能化设计成本,而且电气智能化设计应用时,实际效率并不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1)智能化电气设计理念还没有大范围普及,很多设计人员还不了解智能化设计理念,所以不能进行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设计,再加上我国电气智能化引进较晚,所以真正掌握并应用此类知识人员还不多,这种状态是影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水平的首要因素。
(2)由于目前有些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现代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水平有限,一些盲目投资导致智能化电气使用率不高,造成浪费现象。
(3)虽然我国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水平越来越高,但还是缺少核心技术,大部分设计都花费大量资金从国外引进,也没有结合本土资源合理使用,所以核心技术的缺乏,增加了成本却没得到很高的效率。之外,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也是目前面临的重要因素。
2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点
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要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1)在拟订设计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个电气智能化设备寿命,并对未来电器设备的使用都有预留量,各种布线都应合理规划在电气设计中,合理采用接地方式,在住宅内做等电位接地,提高实用性;做好防雷设计,增加安全性。
(2)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设计必须具有实际操纵性。制定的规定在关于公共建筑电气部分已占有的比重也相当多,但少具体的落实措施,暂时还不够更加细致、科学,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和失误;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电气研究暂时还不够精准。
(3)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需要标准化。对建筑电气的设计而言,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需要遵循唯一的准绳就是国家制定的设计规则,但是在大型建筑电气设计过程中,国家制定的规则没有完善节能和安全这两个因素,对于那些投资巨大、设备先进、控制复杂的大型公共建筑而言,其安全和节能方面更需要深思熟虑。因此,必须制定操作性能、实际利用率、后续设施配备、整体适应性的相关制度,要求系统的智能化设计标准化,这一标准必须科学规范,符合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样才可以保证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发展有更长足的后劲。
(4)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法。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是电气照明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对于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的功能和要求来讲与正常照明的要求不同,于是对照明的方法和要点也不同。智能化照明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一般照明;②分区一般照明;③局部照明;④混合照明。注意以下几个建筑场所可采用白炽灯:①需要瞬时启动或者需要连续调光的场所;②使用其他光源不合理的场所;③电磁干扰要求不严格的场所;④对装饰有特殊要求的场所。从建筑物的功能出发,选择正确的光源和灯具,考虑变化预留照明等条件等是智能化照明设计基本原则。数字化、综合化、智能化、个人化是大型公共建筑通信网的发展方向。目前建筑物通信业务包括数据分组交换业务、会议电视业务、移动通信业务等等。通信的目的是实现某一地区内任意两个终端用户间的信息交换。要完成这一目的,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①信号的发送和接收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由用户终端设备来解决;②信号的传送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把简单的音频传输设备换成先进的微波设备、数字通信设备和及光纤设备等等;③信号的交换问题,可以由更具备信号地交换、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新交换设备解决。实用性、扩展性、可靠性、高效性的建筑网络系统是保证大型建筑物电气智能化系统的扩展。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方法要点:①充分考虑建筑物各种信息服务的需求,同时为将来的网络系统扩充预留充分余地。②充分考虑建筑内主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联系。③智能化设计原则需要统一、全面、有根有据、有条有理。④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联标准(OSI)和实用的TCP/IP协议系统标准。⑤在保护实现系统需求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3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建筑的发展条件慢慢走向了成熟,国家的***策对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相关制度也日益完善。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知识应尽快普及,优秀的电气设计会使建筑物的附加值大大增加,有效地利用电能对负荷合理分配,可以减少电能损失,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节约环境资源。按照当前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发展方向,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理念对控制和操纵有更高的要求,更加注重多种使用方式的兼容性,注重使用起来高效性、快捷性,对电气系统性能的要求更严格,因此要求技术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理论素质。信息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这将会带来大型公共建筑电气的智能化设计的改变甚至变革,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面对当下计算机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建筑电气的智能化发展拥有良好的大环境。真正实现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对服务信息的搜集使用,需要建立在建筑电气中的各种智能化构想实施和应用上。因此顺应当前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利用好各种信息技术这个平台,为建筑电气的设计者提供更多的系统化信息,最终解决大型建筑智能化设计问题。
4结束语
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的探究过程十分重要,虽然我国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但是在设计人员努力解决这些挑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进一步掌握大型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方法,并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具体工程设计中,将来一定能够解决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飞峰.大型公共建筑电气智能化设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11):94.
[2]罗兴.大型办公建筑的智能化先期策略研究[D].华侨大学,2012.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6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前期;智能化;需求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建筑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建筑设计也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新需求。在这个告诉时代,在建筑设计中除了传统的环境要求,还需要各种设备的快速使用,方便人们,而新功能的实现就需要对智能化加强。智能化可以表现在多种方面,我们在许多建筑中也实现了智能化,比如说办公大楼里的自动化、通讯化设施,这都是完善建筑的表现,方便了人们的工作。
一、现状
在我国传统建筑风格理念中,主要是针对人们传统需求,忽视了现代智能设备需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建筑中假如智能化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建筑设计之初,我们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将智能化融入到设计中。目前许多建筑公司都涉及到了智能化,但是由于建筑前期的设计不足,所以在施工中不能顺利进行,这就导致施工的延缓,在这些问题出现的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了相关的漏洞。根据我国建筑行业现状来看,将智能化设计加入到建筑设计前期是值得研究的,许多专家也开始投入到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建筑设计前期突出问题
在建筑设计前期设计不完善,后期施工许多层面出现偏差,难以实现,所以我们应该对建筑设计前期突出问题进行了解。
(一)智能化机房面积小
智能化机房一般包括中央控制机房、通讯机房等等,但是目前智能化机房普遍较小,而且不能满足智能化管理的要求,机房面积过小,许多系统考虑不全,容易发生事故,在建筑设计中没有考虑给机房预留位置,所以这也是造成智能化机房较小的原因。智能化机房作为实现智能化的重点区域,面积过小许多功能不能实现,位置也不对。机房内布局不能满足各方面需求,我们应该尽早改进。
(二)弱电间面积、位置不能满足智能化设计
在弱电间的设备需要分别设置,如果弱电间面积过小将无法实施。由于弱电间面积和位置不能满足智能化需求经常造成后期智能化建筑不能正常进行。由于弱电间需要防止机柜,所以对于弱电间的预留空间是非常有必要的。除了弱电间需要说明,还有就是走廊过道。走廊过道的空间在早期建筑设计中往往被忽略,这就导致除了高度要求外,还有智能化系统需要占据的空间不足。在走廊上的空间考虑中缺乏对风道、水管等位置的预留,还有就是大量的弱电综合布线。由于这些预留空间的不足,经常会影响之后的建筑工程和使用。我们不能为了节省空间就忽略各种空间预留,这也是为了保证空间之间有着一定的通道和建筑内部的环境。
(三)智能化系统需求考虑不周全
首先强调的是停车场入口,在建筑设计时没有考虑到系统安装需求,读卡器安装装置考虑不周全,有许多安装在坡道上,导致停车不能安全进行,还会导致因为环境因素的破坏。许多特殊的智能化子系统都没与相应的制作室,设计不完善。在许多拥有媒体会议系统的办公室中,可能会造成技术参数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之后的使用。建筑空间设计中不能合理考虑智能化需求已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所以应该重视这一点问题。
三、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经过分析研究提出了以下三点解决措施。
(一)扩大机房面积,增加预留
智能化机房需要多方面考虑布局,针对防火防盗和其他运用系统进行合理性布局,这就要求我们对机房面积的要求是不少于八十平米。机房各部分面积妥善安排,根据不同使用功能进行不同的安排。将各种因素综合考虑后,可以根据各房间所需要的面积形状进行不同调整,尽量减少相关占地面积的使用损失,增加对建筑设计前期设计理念的相关概念,对机房进行空间预留。机房需要保持绝对的安全,安全设施上不能有任何偏差,争取做好全面保证。这些都应该在建筑设计前期进行整体考虑,避免在之后出现意外。总之,智能化的真正实现就要求建筑师设计时进行研究确定。
(二)弱电面积的综合考虑
针对弱点面积,我们应该重视在建筑设计前期的弱电面积空间设计,这在以后的使用中有很大的影响。在弱电间还是走廊,有关弱点使用方面的设计都应该保持整体布局。在智能化上,首先就要考虑安全报警装置的合理布局,还要考虑吊灯的美观等,这都要求我们在建筑早期设计时对智能化有关的需求进行分析,尤其考虑以后维修时是否方便。在吊灯的安装上,一定要确保节省空间,保证空间的整体结构和人们的视觉效应,这都是对弱电面积的有效措施。
(三)周全考虑智能化需求
这里可以提出的改进意见有很多,我们经过研究也有许多工程都已经融入了新的设计理念,这也说明智能化元素加入到建筑早期设计是正确的。在停车场入口不光考虑系统安装位置,还针对安全问题和方便出行将读卡器安装在坡道下面。在任何场合都有可能用到智能化设备,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不能离开智能设备,比如说大屏幕显示系统,在会议室还是学生教室都能用到。由于很多系统设置不足也会出现许多问题,但是在建筑设计前期,如果能够结合智能化需求就会达到更好的效果,进行更多智能化方面的设计处理。
四、结语
信息化时代下,无论是哪个行业都应该开始对智能化进行研究,在建筑行业也是,只有在建筑设计中融入智能化,考虑智能化需求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目前,建筑设计中对智能化考虑还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继续在这方面进行努力,这不是单项考虑,需要综合考虑,只有将各个专业很好的融入进来,认真思考相关问题,不断做出分析研究才能更多的解决其中遇到的设计问题,顺利发展出新的智能化大厦。
参考文献:
[1]王健.医院智能化系统设计需求分析[J].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09(7):4-5.
[2]郭旭生.智能建筑智能化网络设计的几点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5(3):46-47.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7
关键词:智能建筑 电气自动化 系统设计
引言
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当前一种新兴控制系统,它主要是以电子智能控制为核心的控制体系,它的存在可以充分实现建筑工程的作业效率,进而减少作业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诸多人工投入成本,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具备了节能环保的特点,此系统可以切实对建筑中的设备实施动态操控,以便及时发现存在设备中的问题,这样才会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对应措施,从而提升建筑内部设备的运行质量与效率,增强建筑应用的稳固性与安全性,基于此来确保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
一、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设计的技术原理
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所控制的装置一般分为两种装置,其中包括了四级控制网与两级控制网。四级控制网存在的性能是利用计算机与通信网、控制装置来全面呈现的。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主要性能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它可以全面的将建筑中的机电设备启动情况显示出;它可以对建筑实行监控与操作;它可以对建筑内部设备在开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检测出,从而对其进行自动化处理,此外,还可以对智能建筑物中的设备转变状况、历史信息、应用参数的检测与存储。合理运用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对内部设备进行全面检测,从而将其存在的问题自动调节处理掉,检测仪器的工作情况是决定建筑中设备运行效率的直接因素,其还可以对智能建筑中的设备与能源进行自动养护与管控。
二、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在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在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首要任务是熟知与其相关的新兴技术,使得该系统的性能被不断优化与完善;其次需着重注意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固性与安全性,从而使得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持得到长足发展,确保其持续发展下去,使其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比较小:最后要确保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行性与集成性,只有对其二者进行有效控制,才会使建筑中存在的设备问题被及时且高效的处理掉,使得在开展实际工作时更加方便快捷。在对智能建筑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遵照建筑行业的规范与要求来开展设计工作,在实际设计中需依据我国招标文件中所制定的性能需要与技术参数,根据我国建筑业的规范与国家标准来进行。
三、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步骤
(一)了解用户需求。再对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开展设计工作之前,需要使设计工作者对用户的实质需求有一个大致了解,通过任务书、走访调查等形式来收集与之相关的信息,从而对建筑内利用设备的实际情况有所掌握,此外,还需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充分研究,基于此来为设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二)设计下属子系统的功能方案。在对用户的实质需求有了一个大致掌握之后,需要了解清楚建筑结构的实际状况,探究其具体框架与相关信息,之后方可编制一套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方案,对于一些子系统的数量与性能作出明确标注,且要对该系统中的管理功能准确呈现出。
(三)编制队系统监控表。在确定参数与基本性能之后,设计工作者需就已经确定下来的参数进行全面统计,要包括监控的点位以及应用的设备需求,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系统监控点表,最后设计人员需要与建筑施工***对照清楚,从而对系统设备进行调节与安置。
四、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各子系统的功能
(一)给排水系统的功能。在目前智能建筑中的给排水设计主要包含三种形式,其中有气压罐给水、水泵给水、高位水箱给水。这三种形式都属于直接排放的类型,在泵房之中构建集水坑结构,之后利用排污泵将一些废水排除建筑之外。在给水的控制系统内安设液位传感器,从而对溢流状况与起泵液位进行实际检测,此外还可以实现最低水位报警等。在给水控制系统中还需添加水压传感器,以此来控制恒压供水频泵的运行状态,以便对供水系统的性能与运行进行控制,当设备在运行之中存在问题发出警报,对供水系统运行中所耗用的电量与时间进行统计。
(二)变配电控制系统。其系统中包含的构建有三个,其中有执行器、现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这个软件是智能建筑电气自动化系统电力控制系统末端的控制构件,比如电动调节阀、叶片、电磁阀都是改变风量的主要元件;现场控制器这个软件主要是对建筑中的设备进行监控,利用计算机来对其进行管理,若是计算机出现故障,此构件也能独自完成工作;传感器这个构件所包含的设备种类比较多,其中比较典型的有电流鞲衅鳌⑽露却感器、变送器等。
(三)照明与设备动力控制系统。在智能建筑之中对于电能的耗用是巨大的,尤其是在照明上的应用,它是确保照明亮度高低的直接因素,在保障照明质量的同时,还需要注意能源消耗。
(四)通风与空调的控制系统。依据处理设备的处置方式、的差异性,可以把空调系统划分为不同形式,比较常见的三种形式有集中式、局部式、半集中式。一般都是由冷热源与前端设备这三个设备组成。其中的通风系统主要作用是净化空气,把新鲜空气引入室内,空调开展系统应用制冷系统来实现水流检验、启停控制、水箱补水、降温处理等性能。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8
关 键 词:管理智能建筑设计技术评审
中***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自1990年以来,我国智能建筑发展迅速。智能建筑工程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工程内容的延伸和扩展,对建筑工程先进技术水平的度量以及工程的投资取向,已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建筑智能化在不断发展完善,高新技术不断推出,智能控制水平也越来越高。建筑智能化其实质是信息产业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其建设过程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是综合的系统工程。在建筑智能化建设中,前期的设计过程,显得十分重要。
智能化系统作为建筑物的“电脑”,设计原则应当是具有设备的先进性,配置的合理性,安全的可靠性和费用的经济性。为了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呈现的影响,我们应该对以往认真总结回顾,尽可能地化解各种不利因素,规范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笔者仅以微不足道的工作体会,针对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管理角度谈些非常肤浅的认识和对策。
2、建筑智能化设计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 主观设计倾向
第一种是简单化。例如: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保证恒湿,没有采用湿度调整设备;第二种是概念化。突出表现在综合布线设计上,不管现状,超规模用线;第三种是形式化。在设计中不分条件,只管堆砌技术形式,结果沦落成摆设。第四种是理想化。所谓理想化设计就是把运行状态静态化,忽视大环境条件和系统运行的动态特性。
2.2 重广告轻标准
由于建筑智能化技术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所以在工程建设中需要遵循规范,便于业主、设计师、工程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各阶段用统一的语言交流和运作。可是时常看到有些技术方案,在不同程度上轻视标准。例如,在设计依据中罗列了不少标准文件名,设计内容却不符合标准,或者依据的仍是旧标准。许多方案设计者热衷于厂家的广告,很重视广告跟踪。给出的设计方案富有广告性,大量的篇幅是在为厂家做广告宣传,甚至就是厂家广告宣传的翻版。
2.3 缺乏整体把握犹如设备“堆积”
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筑智能化的规划与设计应当是面向功能,为功能的实现而合理配置,并且尽量优化组合。然而有的设计者可能是设备集成商兼商,为了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把“最好”、“最先进”的设备都“堆积”到设计中;或许有的设计者是只从局部考虑,而没有考虑到能否和被设计的的建筑、环境相配合的问题,缺乏从整体上把握“智能化”;有的设计者还以“备份”为由,加大设备数量,实际上所增设备却从来是备而无用
3、设计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原因
设计者都希望自己的设计,对建筑物日后的运作起到一定的智能化作用。之所以存在如上所述的不足,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
3.1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
不同建筑物,基于用户档次,应用环境等因素,对设备配置以及运行的要求,皆有不同的需要。必须既要量体裁衣式设计,防止与现实脱节,又要照顾到日后的发展,有冗余地设计,做到恰到好处,切忌“高不成,低不就”。不要盲目追求与国际接轨,向亮点工程看齐,而一味的参考国外,参考高档工程。
设计人员因为很难全面掌握建筑智能化技术和设计方法,或者由于业主往往期望在本系统、本地区等范围内成为亮点,提出过高的需求,而不能正确地进行设计,合理地配置。有时候,设计者对于供应商供货的要求,硬件方面的技术指标没有具体说明,或者重视述说了硬件方面的要求,而疏忽了对其软件方面的要求,致使设计时在总体思路上,或者对于系统日常运作细节的考虑,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3.2 没有及时跟进科技进步
建筑智能化技术是个有始无终的科技进步过程,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随着应用的提高,不断有新技术加入,也会不断地有新的问题产生。设计人员由于工作的忙碌,没有及时跟进,在设计中仍然沿用着过去不知何时的培训。
3.3 各子系统设计缺少协调
子系统的设计,通常是在建筑设计院主设计完成后开始的,往往留给各子系统的设计空间相当有限,进而给每个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建议带来不便,或者总体设计师没有注意在各子系统设计时对智能化系统的指导,设计上缺少协调。
4、把好设计关的对策
4.1 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
如何在当前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进行优化,取得最大效果是智能化建筑设计的核心。应选择对建筑智能化技术有经验的建筑设计单位,负责施行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包含建筑师、各所需专业的一体化和优化设计。应在设计阶段的一开始就启用建筑智能化顾问公司,配合、协调以总体设计师为核心的主设计,协助用户做需求调研并形成报告;向用户介绍智能化系统各专业的设计方案;提供招标需要的技术文件;完善主设计的设计建议书,并且要说明各专业对其他专业的设计建议和特殊要求,形成专业设计之间的衔接。招标文件不应由参加投标的集成商、工程商提供,以利于公平竞争;招标文件不应设置“陷阱”。
4.2 技术评审至关重要
工程前期做好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的技术评审,对以后的建设过程至关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在工程设计确定之后,要改变就比较复杂。与其在建设过程中要花数倍的精力来修正,倒不如在前期把好设计关,给施工以及竣工验收创造良好的开端,促进工程的良性运作。技术评审要审查设计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评审不仅要考虑与设计有关的技术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其它方面。技术评审意味着一种“关卡”,这种“关卡”用来确定进入下一阶段的准备就绪状态。
5、技术评审
国内外建筑业采用的工程发包模式有多种,其设计阶段都有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之分,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前进行,有的将施工设计放在招投标之后进行。
5.1 基本的技术评审
初步设计评审:该评审是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行,评审合格表示可以进入招投标阶段,或进入施工设计。初步设计评审不应与评标合并进行,因为投标者有多家,如果不能安排充分的时间,搞突击,就会走马观花。初步设计评审要为每个子系统及其功能上的相关组合进行评审,要对初步设计方案在全系统级的优化进行评审,要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性、可用性、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等等,为进入施工设计尽量提供更多的建议和分析。
施工设计评审:审定施工设计是否符合初步设计和招标书的要求。如果符合,业主和中标施工承包商则可以签署合同,便可以由中标者开始各种所需要的准备工作,为采购和施工作好过渡;如果不符或由于招标后设备选型改变、采纳了优化建议等,中标施工承包商应对施工设计作出修正和深化设计,直至全部相符。
施工设计评审认可的施工设计是具体施工的依据,时间要恰当,评审之后不要过多的变动,对采购和施工准备有不利的影响;进行地过晚,则可能推迟施工进度,整个工程期将拖延。在具体施工之前,应进行施工交底。
5.2 技术评审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5.2.1 评审的准备
评审的准备工作,应由业主技术负责人组织,恰当挑选设计者、专家,以最少的成员组成一个精干的评审小组;评审组的成员应充分地掌握被评审的专业,能胜任被评审专业的评审,以便参审者之间不用在交换意见上花费过多的时间;业主在评审前应准备好议事日程安排、评审项目和成套资料,以免到了评审会上措手不及;成套资料不能过多,如果超过了被评审的范围,不仅导致不必要的资料费用,而且有限的评审时间,也会导致评审质量的损失。
5.2.2 评审的进行
应当保证评审组充分地审查所有的项目,并提供协调过的评论和指导;应当鼓励所有参审者采取坦率、公正和客观的态度,参审者之间应当通力协作;通过对问题正当地提出疑问,来找出设计的缺陷。
5.2.3 评审的结束
应公布技术评审备忘录,备忘录应确认技术评审的记录汇编及更改项目,认可技术评审已完成。备忘录应包括会议中提出的重要评论、结论、决策和建议的概述及理由。
5.2.4 评审的注意事项
要从“关卡”出发确定评审方针、议事日程、参加人员等各种评审活动;
应由总设计师负责制定技术评审计划概要和评审进度,并由业主认可;
应当给子系统设计者参加评审的机会,便于对各子系统进行正确的评审;
要有施工保障方面的职能部门(例如,基建处、供应处)参与评审;
物业管理部门,也应参加系统的设计审核,看看是否符合使用需要;
只要有可能,在技术评审中应当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方法;
不能企***采用简易方法完成优良的技术评审,充足的时间、合适的评审范围、高素质的参审人员,对评审工作的成功起重大作用。并且,最好要指定每个项目的负责人。
6、结语
更广泛、更充分的市场机遇,更激烈、更残酷的国内外竞争,要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要管理创新,才能持续不断地适应。我国智能建筑近几年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智能建筑市场逐步兴旺,相应的产业也在发展,相关***策措施和标准规范逐步颁布实施,工程建设也逐步规范运作。相信在***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下,充分发挥同行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虚心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高度重视智能化系统建设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中国的智能化建设必将走在世界的前列。
参考文献:
[1] 牛志明 现代项目管理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D]. 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07.
[2] 周文亚 现代建筑的智能化 [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6).
[3] 施顺英 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深度的思考 [J].建筑电气, 2007(8).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9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一、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原则
(一)先进性。智能建筑的智能化系统是随着信息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因此,在系统设计时应当分析智能化系统的发展状况,吸收开放的先进设计理念,以完善智能建筑功能的发挥。
(二)可靠性。在智能化系统设计时应当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智能化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相互隔离,以确保在部分子系统发生故障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子系统或链路的正常运行,由此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标准化。随着智能化系统的快速发展,相关的系统设计标准也相继制定。在系统设计中应当严格按照系统标准进行设计,以方便系统的施工与维护。
(四)实用性。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应当能够充分实现接收有线电视、***像、监控设备、多媒体通信、安全防范、语音、数据等功能,确保其在完善用户的信息沟通与娱乐的同时能够提高用户环境的安全性。
(五)经济性。智能化系统内部包含着多个子系统,其子系统又包含多种构件和设备,因此在系统设计过程中应当在考虑质量保证的同时尽量节省投资成本。
(六)扩展性。在电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状况下,当前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内容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约束与局限。所以,在进行智能化系统设计时应当考虑设计内容的可扩展性,确保智能建筑能够在未来的技术发展下得到更新扩展。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一)供电系统设计
智能化系统的子系统通常需要进行单独供电,因此需要重视供电系统的设计。一般计算机网络系统会采用UPS 进行集中供电,在不间断电源机房其供电出线也需要进行集中供电,而供电进线则满足一定的容量要求即可;对于未使用不间断电源供电的的工作站,也应当采用单独回路进行供电,以避免电路混用危害系统运行,如安全防范系统应当使用单独回路进行集中供电,以保证其与消防联动系统在应对紧急情况时能够正常工作。
(二)接地系统设计
智能建筑的接地将直接影响到设备与工作人员安全、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稳定性、信息传输的质量等。在建筑接地系统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的功用与智能化系统工作要求进行设计,保证能够为其在应用部位提供响应接地端。其需要安装的有静电接地系统、辅助等电位铜排、防雷接地系统、安全保护接地系统、工作接地系统、直流接地系统等部分。其包括两种接地方式:
1、联合接地方式,其在应用中需注意:由于计算机等设备的抗雷击性能不高,且其系统包含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容易造成抗高频干扰差,很可能会受到其他系统的干扰,所以应当对计算的直流电源采用单独接地的方式;在使用联合接地方式时其接地电阻有可能会大于1Ω,所以对有特殊要求的智能化子系统均要采用单独接地。
2、单独接地方式,在使用统一接地时主要利用自然接地体,若不再使用人工接地体其应当满足以下条件:接地电阻应当在1Ω以下,即小于规定值;建筑基础内部的钢筋应当互相连接形成电气通路及闭合环,且闭合环英应当与地面保持0.7m以上的距离;建筑基础表面未设置绝缘防水层。由于单独接地方式具有施工简单方便、接地可靠、节省成本等优点,因此在智能建筑接地系统设计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三)智能化管理间与智能化竖井
通常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于数据通信线路有必要的长度与性能要求,在智能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中,一般使用铜质双绞线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水平线路,而铜质双绞线会影响到网络传输的带宽,所以根据布线标准与规范,应当保证网络交换机与计算机之间使用的铜质双绞线长度在100m的范围以内;根据管路的弯度与竖直条件,智能化管理间到建筑物的边缘距离应当在60m的范围内;在网络管理间应当安置相应的网络机柜,其周围要留设合理的安装与维护空间,其平面面积应当在5~10m2之间。
(四)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在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中,一般的语音电缆或水平子系统数据电缆应当采用支持带宽100M的D级别系统和5e类的UTP电缆,以满足大量用户的扩展要求;其水平线缆的总长度应当在100m范围以内,其中水平布线电缆的最佳长度为90m,电信间配线架上的跳线与接线软线长度应当不小于5m,对于情况不明确的公共空间其电缆应当按照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C=(102-H)/1.2 W=C-5
其中H表示水平电缆的长度;C表示设备电缆、工作区电缆与电信间跳线的长度总和;W表示工作区电缆的最大长度,其值应当在22m以下;D表示设备电缆与电信间跳线的总长度。
三、目前智能建筑存在的问题
(一)国产化系统集成产品
现在占据国内智能建筑市场的产品仍然属于国外的几家公司,如美国的江森自控、IBM、朗讯科技和Honeywell等。国产系统集成产品没有主动权,这就很难使智能建筑完全真正地适应中国国情。
(二)技术障碍
在整个智能建筑领域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上的缺陷,比如网络频宽的限制:数据传输量迅速增加和多媒体的使用,要求有宽阔的通讯空间;使用天线局域网络也要重新分配宝贵的音波频律。在新网络科技如ATM、Frame-relay等问世后,通讯空间的问题可获部分解决,但缺乏全面而完整的数据模型,各个建筑物自动化和应用系统之间仍然无法有效地交换数据。另外数据安全性和无缝话音与数据通讯之间还存在着矛盾,很多机构非常关注其内部资讯系统的安全性,以及保护其电脑和话音系统免被非法接达的问题,但如果把某建筑物隔离起来提供保护的话,就会导致无法使用更先进的通讯工具。
(三)人才缺乏
从事智能建筑的人才包括设计专门管理人才、安防产品技术支持工程师、布线、安防产品开发高级工程师、销售工程师(负责安防、综合布线产品的区域市场销售工作)、防盗报警、监控产品、大屏幕开发高级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主要负责楼宇自控系统软件开发),而最为紧缺的是智能建筑系统设计管理人才。它需要懂得电子、通讯和建筑三方面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就智能建筑项目来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是两个方面。而既懂工程设计,又懂施工方案的人,却是少而又少。设计与施工如何衔接和连贯好,关系到工程的进度与质量。
智能建筑是高科技的产物,智能建筑学科是多学科的交叉和融汇,人才培养应该是多层次、多方位的,只有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设计与技术紧密结合,施工与产品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新一代的智能建筑人才。
四、结束语
智能建筑设计中的智能化系统是一项科技水平高施工难度大的高科技建筑,无论是对智能化系统的规划还是对其进行管理,都要进行优化控制,以达到智能建筑的最优化设计。智能化系统施工设计质量好坏将直接关系着智能建筑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相关研究和设计人员应当加强智能化系统的综合分析与管理,总结智能化系统施工中的经验与问题,以不断提高智能化系统施工设计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翟伟盛,浅谈智能化系统管理及维护,消费导刊,2009年10期
智能化建筑设计篇10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特点;环保效益;
中***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21世纪的中国,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要求得越来越严格。超高层智能化系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市场,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此项系统的成长还处在不成熟时期,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此行业的关注度却越来越高。因此,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一是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二是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存在的环境效益进行研究。以这两方面的分析,从而全面理解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下文给以具体详细的介绍。
1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
1.1超高层建筑特点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已被建筑业广泛的引用。在研究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时,要首先研究高层建筑的特点。因为二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超高层建筑以高大著称。首先,高层建筑的高体现在建筑的具体的高度上,一般超高层建筑的高度都大于400米。其次,超高层建筑的含义丰富,不仅仅体现在所占面积之大,所需的金额巨大。随着建筑技术的成熟,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化。众多的超高层建筑不再是孤立存在,而是以群体出现。群体出现的超高层建筑复杂且多样。在布置上相对集中,而且密集。与此同时,密集的高层建筑群充分利用公共的基础设施,对防火、抗震等灾难防范要求越来越高。做到高度的防范必须要求灵敏的智能化系统。
1.2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的特点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自身必须体现自己独特的特点。在设计方面必须充分考虑系统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例如,在塔楼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上必须考虑路线及线路长短的问题;同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高度,对智能化系统在防雷和电磁的要求是高之又高的;最重要的是在火灾系统和安防方面的系统要求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建筑的具体布置,特别是在前期调研和咨询的初步设计等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超高层建筑的存在,对能源的利用是非常显著的。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存在是以电力、广泛的交通、便捷的供水排水以及方便的通信是密不可分的。因此,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与城市的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以及城市的进程是分不开的。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是建筑业发展的瓶颈,也是发展的的巨大潜力所在。智能化的发展并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长久的发展行业。这就需要城市进程中的各项设施的配合。必须把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与城市的经济化、信息化、电子化、网络化等等落实到实处。这对以后的建筑业的智能化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应把完善超高层建筑中的智能化系统的防雷设施、接地和抗电磁干扰设施齐全。在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中遭遇的雷击和其它高电量的大量干扰的矛盾更为激化,因此,应把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特点深入细致地应用到超高高层建筑。
2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设计
2.1环境效益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存在巨大的环境效益是被数多人士认同的,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几乎脱离高污染、高消耗的道路。此项行业以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而是以生态的、绿色的、无污染的发展道路立于建筑业。与此同时,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出现,不仅符合建筑业的长久的发展,而且适应我国21世纪社会的发展道路。此行业几乎为我国的绿色发展铺平道路,它的发展以智能化为先导,不仅解决的劳动力的问题,更是生态发展的问题。智能化的出现,为建筑兴发展指明了方向。不管是在土地的充分利用方面,还是空间的使用,都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电力的发展、网络的应用等为超高层的环境效益的提高发挥重大作用。
2.2经济效益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发展在经济领域方面的效益方面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出现所体现的经济效益是存在的,但是也存在难以解决的负面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给社会及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首先此项行业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所涉及的房屋众多,但可以共同利用公共的基础设施。充分提高和利用了建筑业体现的经济效益,解决了所涉及建筑的利用问题。然而,在看到经济效益的同时很难忽视高层建筑智能化带来的负面效果。由于投资之高,而且利用的周期较短,再次的投入与日常维护所需要的费用是巨额的投入。尤其高层建筑业所需要的专业管道的线路、信息的线路、网络线路以及重要的智能化线路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做到长久的良好的维护是长久而又艰巨的任务。不计消耗大量的人力,更是无力的损失。因此,在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设计与实施方面必须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3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实施体现
3.1智能的疏散
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出现,为人员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由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一般出现在密集的建筑之中,人员的密集、人员的流动量大是避不可免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智能化无处不在。在楼道的安全指示灯就是智能化的杰出代表。但在危险情况出现时,尤其火灾的出现,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的疏散灯的重大作用。因此,在高层建筑层的智能化必须提高综合性的利用效果,向着简单化、明了化的方向发展。使灾难来临时,达到损失的最小化的最佳效果。让高层建筑的智能化设计趋于最好的效果,并沿着智能化和综合化的方向不断的发展。
3.2智能的照明
智能的照明是智能化的最早应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智能照明的出现不仅***了诸多的劳动力,而且还为社会的电力能源的节约提供有效的途径。不管是密集的居民楼,还是灯火明亮繁华的商业区,高层建筑智能灯的出现是高层建筑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高层的楼区,都用人力去解决灯亮还是灯灭的问题是困难的。然而,超高层建筑智能灯的出现使此问题迎刃而解。此问题的解决不仅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节约电力、节约资源。
3.3智能的回收
对于高层建筑群的垃圾解决问题是非常棘手的,但智能化的出现,为此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途径。在超高层的建筑不管是居民生活,还是工商业的发展,垃圾处理是必不可少的。真空垃圾的回收是绿色生态环保的创新点。此系统,是在高层建筑建立许多条垂直的垃圾管道,并在每个层楼设置垃圾投出口,在楼的最底层设有垃圾排放阀,和地下水平管网相通,通往的是密封收集站。真空的管道处理垃圾直接的优点是垃圾是密封的、隐蔽的,和居民的生活是完全隔离,完全杜绝二次污染。智能化系统是真空垃圾回收的集成。
4结束语
本文的研究是针对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设计与实施的分析与研究。主要是对超高层建筑所具有的特点与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特点给予分析。同时具体分析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所带来的效益的列举,主要是所体现在环保方面的环境效益;对社会的经济效益,体现在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最后主要涉及的是超高层建筑的智能化的具体应用,主要是以下三方面:智能的疏散、智能的照明和智能的回收,从而就一步促进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吴慎山,侯利娜,谷金宏. 智能建筑防火灭火及逃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4)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智能化建筑设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