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艺术设计10篇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1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的过程中,大部分学校都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但是有些学校却不能达标,即课程设置不具备科学合理性,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也达不到预期标准,无法满足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另外,有些高校虽然安排了相关的实践课程,但是实践时间较短,也不能落到实处。这样一来,学生就无法将学习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他们就会面临诸多困难,最后不得不放弃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而言,如果缺乏明确的教学定位,不仅会阻碍高校的稳步发展,还会对国家的教育资源造成浪费。

(二)高校盲目扩招

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高考扩招成了一大趋势。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艺术设计人才也一样。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可知,近20年来,我国某美术高校的招生人数一直在不断扩大,已增加了将近30倍。高校扩招会促使艺术设计毕业生的数量大幅增长,为社会提供了更多艺术设计方面的人才。但倘若高校不结合社会供需的实际情况进行盲目扩招,就会导致大量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某高校进行了扩招,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完善的教学设备,该高校的教学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学生无法获得优质的教育。

(三)教学方式方法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现代教育中存在着很多不足,是阻碍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取得进展的因素。现行教学大纲中的套话较多,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缺乏现实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仅仅是烂熟于心的纸上谈兵。另外,学校提供给学生的思考空间以及实践机会也十分有限。究其原因,在于我国当前的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教育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即教学内容空泛、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手段落后以及课程安排不合理。另外,在许多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大多只注重学生的技巧培训,而不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指导。还有一部分教师不致力于做学问,不及时对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进行革新,过度追逐名利。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就会面临诸多问题,遇到教学瓶颈。

二、发展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措施

(一)课程设置要连贯

在设置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教师应将课程的连贯性放在突出位置,既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提升。而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时,要加强其理论、专业、设计以及造型等基础知识的传授。学校还要及时把握市场最新动态,将教学与市场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或者通过定期举办相关讲座,举行画展、设计制作展或摄影比赛等,来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创作能力、想象力以及表现力等,同时还要坚持与时俱进,实现科技与艺术设计专业的协同发展,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帮助学生掌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软件的相关应用原理,全方面地提升学生素质,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学校要优化设置课程组合,保证课程的连贯性,节省教学成本,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高校在开展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时,要注意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世界流行时尚文化中,推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二)转变教学观念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以及广阔知识面的综合型人才广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转变教学观念,结合不同专业的基础教学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艺术潜质以及审美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艺术品位得到大力提升,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实践充分结合起来。另外,学校还需对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及专业课程安排,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及特长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并为他们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相信依靠这种方法,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美术技能才能得到有效提升,高校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人才。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艺术要取得持久的进步和发展,就必须要创新,而创新需要我们有+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和创新能力。对于高校美术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创新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同的艺术元素进行想象和组合,通过再创造所呈现出来的新的、合理的、完整的形象。对此,在上专业写生等具体课程时,教师应允许学生在具备了一定的功底之后,适当地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发挥想象,并将其作为考察的一部分。具体的创新内容既可以是空间上的创新,也可以是构***上的创新。此外,教师要合理把控学生的想象,避免他们走弯路或不切实际的创作,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及时予以肯定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高其创新的水平。

(四)完善教学内容

美术院校需结合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宽,即将学生文化素质的提升作为教学的重点,提供给学生更多与外界接触的机会。通过学习其他课程或办讲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就会得到深化,他们的专业技能以及文化素养便会随之得到提升。另外,教学内容的设置需具有针对性,即要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艺术设计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探索,变之前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技巧、技法只是帮助学生完成绘画或设计的工具,艺术设计学习的真正核心应是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创新能力。只有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进而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综合型艺术人才。最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需结合自身实际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艺术观。

三、结语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2

一、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困境

(一)课程设置的问题

课程的设置,缺乏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充分结合。对于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更多的是模仿著名院校的课程设计来完成自身专业课程的设置工作。但与著名院校相比,两者在办学经验、投入、生源等方面都存在着差距,只是以模仿的形式进行照搬和学习,就很难达成有效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教学形式和内容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教什么”和“如何教”的方面上,形成一种较为刻板、单薄的局面。从这一点看,专业教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和技巧,而对于美术设计思想的理解以及教学体系的形成,还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确保教学目的与方法、方法与教学有效性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教学内容与方法、方法与学生之间的相适应性得以实现,才能促使专业课程的有效实施,否则会造成更多教学困境的出现。

(二)教学重点的问题

艺术教育中,教学重点的问题主要指技能和理论两个方面。而当前的教学往往注重技能忽略理论,这也是艺术教育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对于艺术设计而言,需要深厚的理论基础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前提。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一味的注重对技能的模仿和掌握,则很难理解专业知识所赋予的深层次内涵,同时也就无法促使学生完整艺术设计素质的塑造,进而对学生的能力及素质进行培养也就变得更加困难。分析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论的教学显得较为枯燥,也就得不到学生及教师的注重;另一方面,高效教育并没有引起对理论教学的重视,由于不科学的课程设置所带来的局限,也就引起了理论教学方面的困境。

(三)教学组织的问题

教学设计专业及美术教育的独特特性都是非常突出的,而两者之间的结合也就要求课程组织形式的设置必须能够体现一定的特色。但对于实际的课程教学,更多的教师并不具备一定的概念和基础,如何对这一门课程进行教学,并不明确。教学过程中,教师较为注重自身具备的知识结构,以自身的观念对待新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而这则与实际的美术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往往注重的是知识的培养,却忽略了对美术教育内容的体现,从而引起了教学组织上的一些困惑。

二、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困境的对策

(一)发展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特色

针对课程的设置,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作为艺术设计这一交叉性学科,不仅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还要能够对教学的艺术性进行体现。所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就要充分结合人文和自然两种学科,进行教学的有效实施。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将相关方面的学科和内容选入到教学中,扩充学生的文化及艺术知识,促使综合素质的形成。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研究,充分结合相关方面的重要内容,以综合性设计人才的目标对学生进行培养。当然,考虑到艺术设计学科所涵盖的内容非常的广泛,包括商业美术、广告等设计方向。作为高校艺术设计的培养,就要注重市场的需求,然后依据学校自身的优势,整合其中具有特色的重点内容,从而形成属于高校自身特点的艺术教学。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

教师为主进行的知识教育是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而依据艺术教学的现状,凭借这种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无法满足实际的教育要求的。作为经验式教学模式的传统教学形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所表现的弊端比较的多。而面对当前的美术教育,就必须通过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促使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效实施。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引起注意,同时也要对教学理念、情感、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充分结合,体现现有的教学特色。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艺术设计理论的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面对较为枯燥的理论教学,我们可以将教学的目标分解开来,通过每一个教学阶段的进一步落实,有效促使教学计划的良好实施,进而实现对教学目标的落实。除此之外,艺术专业具有一定的师范性,作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堂进行组织,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促使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发挥。

(三)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对于美术艺术教学的改革,最为关键的是需要具备较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只是以自身固有的观念看待教学、组织教学,必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要更为有效的促使教学活动的革新,就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传统观念,不断促使自身对新式教育的认识和掌握,从而较好的将其运用到实际的教学中,进行对学生的艺术培养。对此,我们的教师队伍就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整体素质,通过专项内容的培养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转变,同时学习新的教学观念,来扩充自己的视野,从而更好的为课程教学做好创新基础。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3

综上,笔者即以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美术馆为例,从以下几方面重点探讨一下高校美术馆在我院艺术设计专业建设中的发展策略。

一、通过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内容相衔接,美术馆主题展览应做到多元化、系列化、定期化

目前国内的高校美术馆普遍存在利用率相对较低,展览类型较为单一的状况。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应最大限度对美术馆的展览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比如高校美术馆可以按照特定时间点推出不同类型的主题展览。

常规主题展览包括教学成果展、教师作品展、学术交流展、专业作业展、毕业设计展等。如推出学生作业主题系列:“场域―景观设计”作品展、“空间―室内设计”作品展等;教师创作个展或联展,按教师专业分类有:视觉传达专业教师作品展、环境设计专业教师作品展等;结合各类设计大赛的预评,组织参赛作品进行主题专项展览。小到院系组织的各类比赛:如书画设计比赛、校园纪念品设计比赛、摄影比赛等;大到参加国内外设计比赛的获奖作品展等。除校内美术馆自己策划、举办的各种主题展览以外,美术馆还应定期承接一些非常规展览,如校内外专业人士、艺术家或机构策划举办的展览。这一类展览涵盖面广,从绘画到雕塑、从设计到民间工艺等无所不包,这对于开阔学生的眼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美术馆举办的主题活动应做到创意化、国际化、媒体化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应做到活动主题创意化、内容国际化、宣传媒体化,并及时进行各类媒体的推介和报道。

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不同主题、或不同国家、不同团体、不同专业间的创意工作坊(Creativity Workshop)活动是打开美术馆活动日常的正确方式。“工作坊”一词最早是由1960年代美国著名风景园林师劳伦斯?哈普(Lawence Harplin)引用而来,成为一种鼓励参与、创新、以及找出解决对策,使其成为不同立场、族群的人思考、探讨和相互交流的方式。因此,创意工作坊不仅是针对艺术类专业所进行的团队创意活动,以解决问题、鼓励创新、达成共识为目标,以头脑风暴、团队共创、世界咖啡、未来探索、开放空间等组织形式,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不同群体、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员工能够有效共同参与,采用多种引导技术组织开展团队的学习,群策群力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

三、改善美术馆设施、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做到网络化、资源化、人性化,为专业发展提供保障

美术馆的发展推动专业建设的发展,如在美术馆内设立艺术鉴赏、展览策划等专业课程教学的艺术工作室区域,充分显示和发挥大学美术馆教育功能的多面性与教育性,使之成?橐帐踅逃?与研究的重要基地;打造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如增设电子显示屏,实时展览、展品及活动等相关信息;设立美术馆网站进行网上多媒体展览,让师生和校外人员不受空间和时间的约束而获得最新最及时的美术馆展览、展件等信息。也可以开通网上美术馆艺术工作室,通过网站互动平台提供师生文化交流和艺术展示的平台。

美术馆建设只有做到展示网络化、信息资源化、服务人性化,积极改善软硬件设施,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完善运营管理模式,才能使美术馆的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四、加大专业队伍建设、促使展览型美术馆向服务教学型美术馆发展

首先,要发挥学院各学科的优势和能量,强化美术馆在选择展览、自主策展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性,从导向者的角度,敏锐地观察当下的发展潮流,对学院教学和艺术设计专业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院校专业教师应充分利用展览档期,利用美术馆现场进行实例教育或举办讲座,结合正在进行的重点展览,提供背景,给学生增加某个领域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发展特征,增强鉴赏与应用能力,从被动接受变主动参与。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4

【关键词】美术高职院校;设计类绘画基础课教学;艺术修养;美术赏析

有人这样概括高职美术教育:“高职院校不是培养艺术家的地方,培养艺术家的任务就交给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这样的院校吧。我们高职院校就应该以培养实用型、技术型人才,学生毕业就能就业为教育目标。”首先要肯定此话较为客观朴实的阐述了一般高职院校的教育性质,但是,忽略了艺术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同时也引发了我对高职美术教学的一些思考。

身处艺术高职院校,和学生们朝夕相处,谈学习、谈人生、也谈艺术。面对茫然不知所措的稚嫩面孔,也时常会引发我对教学方面的思考。难道我们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毕业的学生将来只配做一名技术工人?难道我们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将来只能从事美术行业中最底层的工作?

现如今,全国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开设可以讲是遍地开花,不管前身有没有美术专业,近十几年各大高校都相继开设了美术专业。美术专业院校也由先前的以 “绘画” 为主而转变成为以“设计”为主。全国各大专科院校也纷纷增设艺术设计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高职院校美术系没有纯艺术专业(国、油、版、雕、壁),只有美术学院和师范本科院校才设有纯艺术专业,我们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以设计为主。

艺术类高职院校不完全等同于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工科类的高职院校可能更注重技术,艺术类高职院校毕竟带有“艺术”二字,别的艺术门类不加妄论,说美术专业。美术的意义就在于创新,重复的绘画和设计是没有意义、没有生命力的。美术专业的创新性就决定了美术专业的教学思路不能简单、纯粹的定位于以“技术教育”为本。如果单纯的定位于“技术教育”为本的话,学生完全可以选择社会上类似电脑软件培训班这样的机构,也就没必要跑到学校来念书了。所以我不同意将艺术高职院校的美术专业定性为“技术教育”为本的观点。

作为绘画基础课教师,从我的本专业角度出发思考的问题:一是基础课教学问题,二是应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正在教学过程中探索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我想呼吁的一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如何发挥绘画基础课对设计专业真正起到辅助作用

时常在课堂上有些绘画基础并不好的学生向我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绘画和设计有直接关系吗?是不是画画能力强的人设计就一定强?”我的回答是:“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必然的联系。也不象你所说的画画能力强的人设计就一定强。绘画能锻炼我们的造型能力和观察能力,设计往往是一种思维能力,而这种思维能力往往又需要这种造型能力表达出来。”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必然引发我们设计类绘画基础课的教学问题,如何发挥绘画基础课对设计专业真正起到辅助作用?停留在传统的绘画基础教学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帮助究竟有多少呢?

(一)从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水平来看

经过高考层层筛选,美术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整体水平是比较差的,造型能力极弱,这也是其它高职院校所必须承认的。面对这样一个造型能力极弱的群体,基础教学时间仅为一年,试问和我一样身处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可能性有大?我们教师要求学生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的传统绘画教学方式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会又有多少?

(二)从设计专业本身来看

那么,对于已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的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不能简单地把设计专业等同于绘画专业,尤其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的绘画基础教学方面,不能轻易认为用绘画造型可以替代艺术设计中的造型基础,从而忽略艺术设计造型基础的独特个性。艺术设计中的绘画基础教学定位的是否准确,将会直接影响到我们艺术设计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素描、色彩,是所有学习美术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绘画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把它们作为基础绘画教育课程,有我国多年艺术教育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素描、色彩课程一直被认为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但在学习设计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很难把基础绘画课和设计专业结合在一起,只注重绘画写生和技法的训练,而忽视艺术设计的专业性,牵制了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而设计艺术却不能去重复、去拷贝,因为设计追求的是原创性和创新性。

(三)需要探讨较为适合的教学方案

在我们传统的素描、色彩绘画基础课的教学中过分强调物体的造型、色彩搭配、明暗调子、质感、体积、透视关系等方面的要求,这在传统绘画教学中能体现出其合理的教学目的性,是必要的。在设计教学中如果还过分强调虚实、强调素描明暗调子,花上过多时间去进行追求光影的虚实和物象的体积、质感的表现,而忽略艺术设计教学目标的目的性,忽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吗?一味的对着物象去表现、再现,对着石膏像磨来磨去,会使我们学生失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更谈不上创造、创新了。如何在绘画基础课上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我们教师进行教学需要探讨的问题

绘画基础课,我们首先应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如结构素描练习中的理性分析作***,表现可见与不可见的关系等;其次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除了传统光影调子的表现外,还应提倡学生个性独特的表现方法,不可用抽象、具象来评判学生作品,应看重他们的真实情况与独特视角,并鼓励他们能用语言来表达创作体会,注重启发和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艺术表现的***性;最后,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静物的自由组合练习到想象默写及意象创作。有了这些方法或步骤的练习,我想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更适合于不同的设计领域,才能培养出更多富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家。如今,年轻人价值取向多样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这样的课程练习对于学设计的学生也许会更受欢迎些,毕竟“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原动力,是成功地完成某件事情的重要因素,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绘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环节。

针对设计类各个专业,如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等专业的特殊性,相对应的拿出具体的教案,让绘画基础课对设计专业真正起到辅助作用。

第二个问题:关于加强学生艺术修养的问题。这是我一直想呼吁的问题,也是我们高职院校严重忽略的一个问题

以美术作为职业,其职业道路是漫长的。很少有以美术为职业的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绽放异彩,大部分艺术家是要经过漫长的探索才取得一定的艺术成就。那么,决定一个艺术家的成长除了其过人的天赋,我想还有一个决定因素就是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它会对一个人的情操、品格、气质以及审美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如何提高艺术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需要在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中逐渐培养和提高,关系到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可能有人会提出,我们高职院校开设了美术史课。对,我们高职院校是开设了美术史,但我觉得还不够。实际上,美术史注重的是史,阐述更多的是美术发展历程,具体到一副作品时也只是从该作品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与及文学角度进行阐述,而不是从作品本身来解读,如:构***、造型、画面构成、场景安排、色彩、色调等。所以学生往往记住的只是该作品的作者、年代和历史,很多学生索性美术史考试结束后什么也不记得了,没有取得实际的效果。

我曾经在我校提出过增设“美术赏析课”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赏析课的性质是什么?美术赏析课不完全等同于美术史课,有相近的地方,只是侧重点不一样。共同的地方都是研究学习过去人的作品,不同的是美术史侧重的是史,而美术赏析侧重的是作品本身。美术赏析课的任务是要给学生摄入大量的作品信息量,在了解作品、欣赏作品的基础上对作品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探讨和解读,通过该课得出美术各专业门类的相通之处,从而领悟艺术本质的东西。

那么,我们高职院校为什么有必要通过增设“美术赏析课”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首先,又要从高职院校的学生入学素质说起。学生的造型能力弱,绘画基础课本来是起到辅助学生提高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这么一个功能。但由于学生入学水平太低,在校基础课只有一年,其教学取得的效果是不明显的,也就无法完全通过绘画基础课来提高认识,需要另外一种有效途径来进行弥补,我认为这种有效途径就是“美术赏析课”。其次,要从我们高职院校的艺术环境说起。高职院校不是美术学院,美院有相对良好的艺术氛围,光艺术藏书就不是我们所能比的,还有校内校外展览馆的大量信息,这些条件也是我们不具备的,所以我们高职院校的学生获取这种养分的条件显得先天不足。再次,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认识。它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能力是艺术修养的组成重要因素之一,通过艺术欣赏来提高审美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体会作品中的艺术美,理解画面各方面的知识,从欣赏中达到学习得目的。二是通过欣赏艺术作品,通感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在于对艺术欣赏的格调,好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学习价值,而低俗的作品则会给人带来不良的影响,而且容易产生误导。那么,审美能力将直接影响我们艺术工作者的创作能力及作品品位的高低。在我们的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我们专业技能课,甚至更为重要。专业技能是可以通过反复练习并熟练是可以达到的,而艺术修养的提高是培养学生的一种认识、一种思考方式,这种思考方式一旦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其效果将会是终身受益,而不是只懂得几款软件的操作者。因此我们当老师的有责任有义务将这些知识和信息量整理出来,通过课堂的方式和学生一起探讨艺术。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不是揠苗助长,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教学成果,也许在学生就业之后也不能起到最直接的帮助,但对他们今后从事美术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讲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综上所述两点是我目前对美术高职教学的一些思考和认识。我希望美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能成为一名可持续发展的艺术工作者,而不只是一名技术工人。这就需要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提出更好、更新的教学思路。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5

从1919年的德国包豪斯艺术设计学校的建立到如今已经是设计***时代的21世纪,艺术设计正作为一门应用科学承载着科技、艺术与文化,并成为协调个人与社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重要手段。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稍晚,且早期的艺术设计教育只是美术教育的延伸,并非真正的艺术设计教育。1998年7月,***将原属于“工艺美术设计”的七个专业从美术学科中***出来合并成一个专业,称之为“艺术设计专业”,至此,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迎来发展的春天。 近年来随着艺术设计人才市场对毕业生需求量的增加,以及一些工科院校为丰富学校的专业学科建设,各大工科院校也纷纷开始扩充专业、进行艺术类招生,相继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这些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往往针对自身办学特点和自身优势,注重工艺与专业技术训练,几年以来也为国内需要此种艺术设计人才的企业提供了大量人才。此类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也逐渐发展成为我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科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1.专业设置现状。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性、综合性强的学科,专业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这样的特征,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方向各具特色。 一部分院校从专业的交叉性与边缘性着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如陕西科技大学的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是从风景园林专业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交叉而来。专业成立初期经历了不少困难,师资匮乏、办学软硬件简陋,发展过程中经历着课程体系的调整,从以室内设计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至今以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为主体的人居环境设计。正因为这种专业发展的前瞻性,随着师资力量的逐步壮大,如今该专业获批“部级特色专业”(A)类,堪称奇迹。 还有一部分院校抓住特色与热门专业的优势再融合相关学科专业,形成市场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专业门类,如有些工科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出一批懂美术、会设计、识材料、能报价的一专多能型全新设计人才,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就到装修施工工地学习了建筑学、材料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如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该专业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专业教师在课程中模拟装饰公司实训,承接各类装饰工程项目设计并具体实施,学生在校期间也自主承接和进行项目设计,显示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极强社会服务能力。 2.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艺术设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让学生在经过培养后应达到应有的知识、技能水平和素质标准,即按照市场的需求导向,培养具有较高层次艺术素养,在艺术设计领域具有创造性的毕业生。 工科类院校的办学定位是在考虑自身学科属性、结构、办学特色后决定的,多数是以工学为主、文理为辅,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应用实践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明显的实践应用特色,尤其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艺术设计类专业作为工科院校专业学科体系的一个新支撑点,在充分考虑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艺术设计专业体系的基础上,以“艺术专业为主体,融合工科之优势”为定位思想确立了类似“懂科学,有创新,懂艺术,有技术”的培养目标,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创新精神、人文技术素养的高素质艺术设计领域人才,以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要求。 二、工科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对艺术设计类专业重视不够。在工科类院校中,艺术设计教育是新生发展力量,与传统优势学科、重点发展学科的地位无法匹敌,一些学校领导不重视、不了解这一领域。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会导致专业发展的速度缓慢,逐渐落后与院校中其他专业,在学科建设中,有逐渐作为次要专业被边缘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在优秀人才引进乏力、教育科研发展不足、专业发展后劲缺乏。其实,在工科院校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建设对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显而易见的作用,可以活跃院校学术气氛、提高审美鉴赏水平。最终能够达到工科院校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初衷,即培养社会急需的艺术设计专业优秀人才,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为工科院校的专业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2.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中国的艺术教育起步稍晚,早起能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院校数量有限,只有少数几个,如中央美院和无锡轻工学院,这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先天不足,很难弥补。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大部分工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招聘不到工艺美术院校设计专业毕业的高学历教师,招聘到的大部分是毕业于美术院校的人才,这些人才专业学习期间大都是学习纯美术方向的。他们多数因为纯美术方向就业困难,往往是在经过短期的进修、培训或自学后转入艺术设计类方向的。而毕业与工艺美术院校设计专业的师资人才比纯美术类专业的毕业生更适合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因为他们有较好的艺术设计基础和实践能力。但这类师资人数有限,往往就业情况较好,有从事教育行业选择倾向的都会选择更有发展前景的美术类院校。此外,由于艺术设计类行业自身特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在企业的收入远远高于在教育行业的从业人员,一个企业实际项目的收入可能会是一个教育行业从业人员年薪的数倍甚至十倍。这使院校在吸引艺术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再在院校引进师资力量不足的压力下,会出现工科类院校引进艺术设计类人才不计质量的现象。最终导致恶性循环,致使艺术设计教育质量下降,整体教育水平滞后。 3.教育、科研设备不齐全。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就是实践性强、动手能力要求高的专业,再结合工科院校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的实践应用特色,工科类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教育、科研设备实力支撑。但目前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工科院校对开设的艺术设计专业在教育科研资金投入上不充足,实践实训设备不齐全,学生只能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不能参与专业项目的实际运作。#p#分页标题#e# 目前这已经成为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科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阻碍因素。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6

关键词:民间美术 艺术设计 专业教学 价值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5(b)-0003-01

民间美术为现代艺术设计的诸多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元素,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专业是一种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随着社会转型所带来的一些变化,例如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人们对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文化环境的变化等,导致传统的民俗生活特征逐渐在现代的社会大潮中消失,并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民间工艺美术品开始走向机械化、市场化道路,失去了其原有的艺术价值。但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开展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对于发扬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民间美术材料的特殊性给现代艺术设计赋予独特的美感,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艺术思想内涵。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教学相结合,通过设计的民族化、个性化,使得学生的艺术视野更加的宽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说,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设置民间美术教学体系是对艺术设计教育的补充和完善。

1 民间美术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

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随着时代的转变,使得二者的文化背景、思想基础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表面上二者之间的联系是少之又少。但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的物质文化属性是一样的,民间美术起源于民间劳作;而艺术设计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诞生的,要实现其经济价值,就要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从这两点看来,二者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为生活的需求所诞生,又服务于生活,可以说,民间美术和艺术设计特性结构中的共同的组成部分就是审美性,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强调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的民间美术,在进行艺术设计创作时,更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 民间美术融入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民间美术来源于民间,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艺术形态也是多种多样,民间美术的题材内容大多是人们所熟悉和喜爱的事物,很符合大众的文化心理特征。在生活中,民间美术能够直接的渗透到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和领域,就是由于民间美术与生活的贴切。因此,作为高校的学生就会对民间美术有着一种情感,更容易对民间美术产生兴趣,通过研习民间美术形式,增强艺术的涵养和对艺术的创造力。同时,民间美术也能抽象的表达一种视觉语言,它注重的是夸张的强调一种艺术之美,简单易懂,通过这种形式来增强艺术的感染力,加之民间美术都是不做过多的雕琢与修饰,展示给人们的是一种原始、简朴的风情,提倡一种单纯、简练、质朴的生活。在当代的艺术设计中,人们对高科技的物质的追求,使得人们的生活缺少了民间文化的气息,因此,民间美术就是艺术设计的源泉,二者的相互融合利用丰富地域性的民间美术资源,扩大了艺术设计中的精神元素,使民间美术在艺术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因此,民间美术融入艺术设计课程是必要且可行的,民间美术有着丰富的生命力,在进行艺术设计时有极其鲜明的个性和民族特色,从民间美术中汲取营养,拓展艺术设计的内容,才能更好的弘扬民族文化。

3 民间美术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校中,注重的是人才的培养,这是为了社会发展而培养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高校也要选择具有区域性的民族文化之路,走上特色化、多样化的道路。而民间美术的鲜明特征正符合这种区域性、实用性的特点。因此,民间美术在高校的艺术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一是民间美术强化了高校的办学特色。民间美术内含大量且丰富的教学资源, 涵盖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具有丰富而充实的底蕴,特别是其文化形势的丰富多彩,例如剪纸艺术、雕刻艺术、民族装饰服饰艺术、民间绘画艺术等,都为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学生积极的体验民族地域的风情,完善艺术设计的教学内容。二是在高校中设立了专门的民间美术研究中心。可见,民间美术的重要地位,民间美术研究机构的建立推进了高校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种多方位、多角度的特色教育。

4 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意义

民间美术课程是民族艺术的一种传承,有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优秀的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来源。民间文化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深入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之中,包括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这种深远的影响需要传承下去,并保持其原有的风格。民间美术的独特的艺术特色以及多样化的创作手法就需要在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传承下去,通过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民间文化,以便让民间美术更多的服务于现代人的文化生活。

民间美术课程为艺术设计提供丰富的资源,起到了借鉴的作用。我国民间艺术较为稳定,有着较强的包容性,其题材与内容都来源于生活本身,这些优点使得民间美术为艺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开展教学时,可以组织一些民俗活动、民间美术展览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整体上丰富民间美术课程教学。

5 结语

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美术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包括木刻、民间年画、民族服饰、民间建筑装饰等。为了更好的发扬民间美术,很多高校的艺术专业都融入了民间美术,二者的结合不但丰富了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使得专业课程的美术资源更加的多元化,民间美术与艺术专业的结合建构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对于现代设计,民间美术尤其体现了独有的借鉴价值,在艺术教学过程中,从民间美术的角度出发,能够吸引学生对民族民间美术有新的认识,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觉思维和审美情趣,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艺术设计教学的深刻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聪丽,杨淑馨.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开设民间美术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大众文艺(理论),2009(12).

[2] 唐健武.谈谈艺术设计教学的几个问题[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7

******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边陲,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聚居区,在这块土地上居住着***、汉、哈萨克、回、蒙古、柯尔克孜等民族。自从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地区就成了中原地区与西亚各国往来的必经之地,所以***的文化艺术既有本地区的传统风格,还兼具中原和西域甚至欧洲的风格。***工艺美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传承与发展是历史赋予***人恒久不变的使命,因此,回顾***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研究当前我国工艺美术教育发展状况和展望未来,都很有益处。

二、***工艺美术教育在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

1.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教育工艺美术教育思想萌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经过了漫长的发展,20世纪包豪斯学校的成立及其教育思想的确立,标志着工艺美术教育思想体系和教学体系的成熟。我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艺文化,但世世代代却是靠师徒相传的方式来继承这份珍贵的民族遗产的,工艺文化从未被纳入教育范畴。经由清末的“新学”和“教育救国”论者的提倡,我国创立了民间工艺传习学校,在20世纪20、30年代归国留学生的努力下,以及在外国商人和教会经营的工艺传习机构的影响下,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慢慢萌生了。

20世纪初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画手工科”的开设,开启了近代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发展之路。

20世纪初,当国外工艺美术教育思想在中国中东部萌发并迅猛发展时,1906年,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建立,并成立了乌鲁木齐第一师范美术教研室(今***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前身),这是对工艺美术教育进行规范化的开始,也是接收新思想、新方法的窗口。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此时***能接受系统工艺美术教育的人并不多。***地区的工艺美术教育绝大部分仍然是仅靠常年生产实践积累起来的感性认识,以师徒传授的方式教授工艺美术。虽说经验也是一种理论,但它的描述并不完全意味着对客观规律的把握,很难发展成为科学理论,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工艺美术教育在***并没有像在中东部一样得到迅猛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的***工艺美术教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府高度重视传统民间工艺,多次提出保护和发展传统手工艺。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成立,开设了染织美术、陶瓷美术和装潢美术、工业美术等专业。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新开端。同时期,国内综合性的美术院校也纷纷成立工艺美术专业。

对于***来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全疆文盲占80%。国家虽然在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援,但是旧有的教育体制千疮百孔,美术教育的地位不高,加之师资匮乏,***工艺美术教育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举步维艰。直到1950年,乌鲁木齐第一师范才开设了体音美专业班,并在1950至1954年间招收了三届专业班学生,开创了专业教育的先河。1954年,***学院(后升为***大学)开设艺术系。1958年,***艺术学校(后升为***艺术学院)从***学院艺术系***出来,成为***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艺术类学校。尔后在1958年至1962年间,***高等教育发展迅速:1958年塔里木农垦大学(即今塔里木大学)成立;1960年***艺术学院成立;1962年***喀什师范专科学校(后升为喀什师范学院)成立。工艺美术教育在中等院校中茁壮成长。1978年,乌鲁木齐第一师范学校与***教师培训部合并成立***师范大学;同年,***师范大学美术系在原乌鲁木齐第一师范美术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另外,喀什师范学院、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也相继成立。在这些高等学校相关美术专业的带动下,***工艺美术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

3.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艺美术教育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8

【关键词】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当前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关键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应用与创造并行,智商、情商并重,培养专业基础好、设计实践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师资,二需设施,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所以,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多方面展开。

首先,明确师资队伍的需求。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院校很少设置项目实践的课程,教师也较少从事此类的设计活动。一些真正的工艺美术高手在民间,他们熟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但却因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未能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匮乏。此外,一些工艺美术院校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队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校企合作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校外的企业资源(工艺美术大师)引进校内,补充了校内师资在实训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校内教师的成长,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外界的资源保障。

其次,共享设施平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是分不开的,设计活动本应是贴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服务形式,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其实践教学,使其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活动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设计及其制作需要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工艺、师资、资源等,这些不是一个学校的实验室所能解决的。校企合作的优势便在于可以在互惠的基础上,将校外企业的设施变成校内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早一步进入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此外,校内师生的资源可帮助校外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

再次,创新理念教学的要求。每一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有所侧重,因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理当是有所区分的。目前,我国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于纯艺术范围的研究,而较少延伸至工艺制作、商品市场等范畴,这不仅局限了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艺美术的发展既需要培养人才的审美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在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创新。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我们要加强学生就业生存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落后和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实际应用脱节。[2]因而,院校要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合乎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工艺美术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应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工艺美术的培养教育中,也应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工艺美术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

(一)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稳固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导,因而,建设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组织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学院教师的组织结构应调整为:1.学科带头人牵头,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课程体系;2.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并支持与鼓励其参与国内外学术调研与交流;3.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此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建设。

此外,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院校还应注重“双师”制度模式的建立,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1.邀请一些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来校演说,借此弥补学生在工艺美术实践运用设计方面的不足;2.对外聘请知名设计师来校兼职讲课,可将一些市场营销背景等信息引进工艺美术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的工艺及其制作技能,借此掌握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向;3.在搭建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校内自身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不应放松,专业实践的教师还应以提高自身实训能力,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致力校企合作的搭建,丰富实践教学的范围

由于学院很难建立起***、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行业信息及发展的了解,加强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市场及工艺美术相关的工艺技术的掌握。采取校企合作的互利模式,是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与途径。而要保证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就必须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企业为学校提高实训基地,为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设施基础,有利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师生的资源是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帮助其增加市场盈利。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是以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平台,亦可以是院校的优势学科或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合作。可以采用“1+1+1+1”的模式(1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带动1门学科课程,培养1个学生队伍,完成1个项目成果),建立起与企业一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工艺美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在保证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对学生加强技能实践、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抓住几门实用性专业课进行强化训练,使课程安排既有联系性又有针对性,从而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度对专业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依照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及认知规律,把课程划分为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三部分,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首尾相连、完善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的课程设置上,采用“2+1”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他们从观念上完成从艺术到设计的转变;而大三的学生已经划分专业方向,主要安排学习专业课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设计的理念和技能,为大四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的课程安排上,以理论结合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以分析品牌成功案例为主,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演说为辅,为学生将设计与营销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在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应用上,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模式,同时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的形式,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项目策划管理能力,让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及理论基本功,又具备了实际动手能力。[4]

2.创新应用型人才课堂的教学模式

工艺美术的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不再仅局限于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为学生与知识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自主建立审美、形成思想的关键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已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照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可采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移动应用平台等。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W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求知,在教学上要发扬学生自我的艺术思想。教师对学生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复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气氛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可采用诸如小组教学、案例展示、实训培养、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5]而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发展亦需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所以,在建设和发展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下,院校应依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逐步形成适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把组建师资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的课程、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5(1)

[2]周峰,刘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J].研究论丛,2010(2).

[3]刘永福.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人才的现状与培养[J].艺术与设计,2010(2).

[4]李茂丹.试论河南地方本科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9

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孕育、萌发形态

从晚清洋务运动到20世纪40年代,我国工艺美术教育主要经由5条办学道路曲折地发展。包括晚清的洋务学堂,外国教会学校的工艺传习所,清***府“新学”中的中小学教育和师范教育,民国前后实业教育中的各种习艺学校,以及一批留日留欧学生回国后,在高等美术院校创办的工艺美术教育。不同的办学道路缘于不同的目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其中工艺教育、手工教育和***案教育是这期间主要的教育形式。

工艺教育:清末民初各种形态的工艺教育,孕育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产生。为培养工厂、机器生产所需要的熟练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继洋务运动的工艺学堂和教会创办的工艺院之后,不少工科学堂开设与技术、工艺相关的课程,中国学校式工艺教育随之兴起。工艺教育不同于艺术设计教育,它出现早、概念比较含糊,其宽泛程度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艺技术和造物领域,突出职业性、生产性,具有专业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的特点,成为不同性质、不同专业细化了的各种职业教育形式。而艺术设计教育是现代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的产物,是随着社会、生产分工的深化逐渐从工艺教育中分离出来的,并逐步形成自身特色和***的体系。工艺教育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萌发形态,在世界各国的设计教育初期都曾出现过,为艺术设计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手工教育:为补充工艺教育的不足,1903年清***府于中、小学及初、优级师范学堂加设手工课,第一次以国家名义对工艺教育、手工教育的专业设置作了具体规定,包括土木、窑业、染织刺绣、金工、木工、漆工、电器、机器、造船和***稿绘画等科目。专业涉及整个工业部门,其中相当一部分专业与艺术设计联系密切。尤其***稿绘画科,突破了传统生产模式,反映出设计与制作相分离的工业化生产特征。我国手工教育的普及是在1905年清***府废科举、正式实行新教之后,为解决中小学美术师资困乏,1906年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率先将原有的***画手工课,晋升为***画手工科(专业),开设素描、水彩、油画、中国画、用器画、***案画及金、木、竹、漆等工艺类课程,开启中国新式美术教育的先河,标志我国专业化手工教育的开始。此后,各类新式学堂大都设立此类课程或专业。手工教育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这种生产与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方式,是传统师徒制向现代学校教育的过渡。手工教育作为普及性基本技能教育,主要在中、小学和师范教育中开展。手工教育重技能培养,与追求创造精神的艺术设计有根本区别,但是他们之间部分目标、教学内容和工作对象是相通或相同的,是设计教育萌发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教育:与职业性工艺教育和普及性手工教育不同的是***案教育。辛亥***后,中国新式美术教育迅速发展,除原来的师范类美术教育外,一批***的艺术院校应运而生,成为中国艺术型设计教育的重要源头。1918年我国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北平美专成立,设有中国画科、西洋画科和***案科系,是中国***案教育的发端,此后***案教育在整个民国时期发展迅速,1921年上海美专增设工艺***案科,1928年林风眠等创建杭州国立艺专,下设绘画、雕塑、***案三个专业系。“***案”作为艺术设计的专用名词源于日本。我国最早留学日本、从事***案教育的陈之佛曾将***案解释为“制作用于衣食住行上所必要的物品之时,考虑一种适应于物品的形状、模样、色彩,把这个再绘于纸上的就叫***案。”这里的***案是制作物品之前的设计稿,已经是从传统手工制作中分离出来的设计了,与今天的“艺术设计”很接近,与工业设计大致相同。但是,这种设计与制作的人为拨离,和“***案”一词字面的局限,致使***案经常被理解成“装饰纹样”,随之缩减为纯粹纸上的纹样训练,最终被工艺美术教育所取缔。因此,***案教育并不等同于艺术设计教育,而是设计教育的雏形和初期阶段。清末民国50年,尽管出现了各种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或征兆,也培养出一批专业人才,但教育规模小、分散,社会影响不大,不足以推动行业及教育的发展,传统“艺徒制”仍然是技艺传承的主要形式,而***案教育的纸上谈兵,手工教育和工艺教育的重技轻艺、忽视创意,都反映了设计教育初年,曲折的经历及举步维艰的初创局面。

艺术设计教育探索阶段的工艺美术教育

1949年新中国伊始百废待兴,工艺美术作为出口创汇和文化事业受到重视和保护。全国性工美行业调查,国际民间艺术、工艺美术产品交流展,成立手工业联社和专门的工艺美术管理机构,提出“适用、经济、美观”三项基本原则。确定“工艺美术”的概念:作为一定物质材料的艺术加工,具有实用和审美双重属性,工艺美术的内涵扩大了,除传统手工艺和民间工艺外,增加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内容。50年代初,国家将旧中国分散的、教学性质相近的工艺教育、手工教育和***案教育统一为工艺美术教育,并建立起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相配套的高、中、初三级工艺美术教育体系,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工艺美术设计、研究和教育人才的培养。从50年代至80年代初,全国有***的工艺美术高校1所,设有工艺美术系科的美术学院6所、艺术学院5所、工科学院5所,开设的专业包括陶瓷、染织、服装、家具设计、漆器、装潢、室内装饰、装饰绘画、装饰雕塑、商业美术、书籍装帧、工业造型等;中等工艺美术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设计能力、并掌握某门专业技能的一线专业人才,1956—1975年,全国有此类学校18所,开设专业主要有工艺绘画、陶瓷美术、染织编绣、漆器、金属工艺、日用品造型、服装设计、家具设计、装潢美术、玩具造型等,这类学校由各地区行业部门管理,专业设置与行业对口,毕业生统一分配到工艺美术企业工作;除全日制院校教育外,70年代工艺美术职工教育机构出现,职工大学、中专和技工学校及行业组织与***门合办的职业高中,保证了全国各地区大批工美生产技术工人的培养。

50年代,正是德、英、美、日等国大量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时代,其中德国乌尔姆造型学院、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最典型。中国紧随其后,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清华大学营建系和中国美术学院***案系,合并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美院),直属文化部和中央手工业管理局,专门培养高级工艺美术设计师和设计理论人才,作为中国第一所艺术设计高校,它的体制体系一直是我国艺术类设计院校的基本模式。60年无锡轻工业学院(江南大学)创办轻工日用品造型美术设计专业,成为新中国工科院校从事艺术设计教育的开端。遗憾的是这类学校太少,中国十几亿人口,只有一所***的高等设计院校(其余都以工艺美术科系的形式夹杂在艺术等其它类高校中)和一批中等职业学校显然是不够的,而且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当时以传统手工艺教育为主,现代设计的内容很少。尽管如此,业内还是有人提出,在全国多建几所工艺美术高校,各地要有分工和特色,除北京外,上海、四川、云南等地也要办。遗憾的是终止了这一切。

总之,建国至20年,中国工艺美术教育格局初步确立。教育规模扩大,教育类型、教育层次日益完备,同时逐步形成了地区、学校间鲜明的特色,如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及学科结构等。最值得重视的是,这些成绩和特色的形成基本是自主探索的结果,与清末民国设计教育受外国影响不同。正因如此,这段中国特色的办学经验弥足珍贵和重要,尤其是60年代设计教育的调整、压缩和提高,很值得研究和借鉴。

改革开放以来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与反思

艺术设计教育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对经济活动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教育活动,纵观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史,始终受到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和经济***策的制约与影响。80年代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致使传统工艺美术教育开始向艺术设计教育过渡。首先是“工艺美术”这种将手工艺活动和现代工业生产综合在一起的概念遭到质疑。其次是“工业设计”的崛起,用“设计”的概念表述现代社会机器生产的造物活动,成为人们的热议,是“工艺美术”还是“工业设计”?这场讨论始终没有定论,但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问题的关注,开始思考艺术设计学科的内涵、外延、基本属性以及反映在教学上的特征和要求。

80年代初,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湖南大学等率先开设工业设计专业,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加速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1998年,全国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由7年前的20所猛增至200余所,而且工科院校开办艺术设计、特别是工业设计专业的远超过艺术院校,两种不同课程结构的办学模式,丰富了设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随着艺术设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工业设计已经不是艺术设计的全部了,它和环艺、视觉传达设计等门类一样,成为艺术设计学科的一部分,“艺术设计”取代“工业设计”逐渐为人们所接受。1998年国家正式改“工艺美术”为“艺术设计”,学科定名为“艺术设计学”,但研究生教育却又把它定名为“设计艺术学”。不同名称反映不同的认识分歧,反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学科研究的成长与异动。

我国艺术设计起步不晚,造成发展缓慢、落后于欧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国情不同、先天不足。中国的艺术设计产生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母体中,既无工业基础又无成熟的商品经济市场;建国后长期的计划经济,缺乏必要的发展空间和***策支持;改革开放,工业化、市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工业化的任务至今尚未真正完成,企业对设计创意的需求远远小于对商品广告的依赖。因此,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仍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这一点毋庸置疑。发展初期的艺术设计,不可避免带有跟随性、实验性等缺少内生性和竞争性的缺点与问题。

首先,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是数量而不是质量。利益驱使,各类院校不顾自身办学条件一哄而上,其中既有艺术、工科类院校,也有师范、综合类学校,甚至还有农、林学院。严重的失控与盲目的发展,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教学整体实力的削弱,已经成为当前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设计教育的另一种倾向是,重技轻艺、忽视理论研究。这其中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它已经是中国设计界各种问题的根源之一,也是影响设计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艺术设计研究机构,学科研究多半通过工艺美术教育机构完成。近十年来有所好转,无论是设计概念、原理等基本理论研究,还是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等分述理论研究,或是造型基础、色彩基础、工艺学、材料学等应用理论的研究。但是,理论研究的浮躁、功利、短视和观念陈旧,研究方向的分散零碎,理论队伍的参差不齐,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篇1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是一所***批准成立、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有南山、学府大道两个校区。美术系位于学府大道校区,轨道交通、公交干道汇集于此,航空、水路、公运、铁路等多种交通出行方式可供选择。美术系现有教师45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24人,有重庆市名师1人、市优秀女园丁1人、市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1人;同时,在四川美术学院、美国马里兰州大学以及法国、韩国等聘有客座教授。现开设有美术学、美术学(中国画与数字艺术)、美术学(插画与三维动画)、公共艺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空间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美术学(应用美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及方向,现有在校学生1472人(其中,先后赴韩国交换学习学生22人,赴中国台湾交换学习学生4人)。

美术系专业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充裕,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业教学场地面积15400平方米、实验实训室近2000平方米;有专业***书、画册、期刊、光盘和软件共计4000余册(件);有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30余个;现有市(校)级教学团队共5个、精品课程共6门,承担了教改项目共25项,获教学成果奖共11项;有学术研究、科研创新团队共2个,承担了市(校)级科研项目共近50项;教师的作品和论文参加市级以上展览和公开发表近700幅(篇),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近100项,教学论文等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教师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主编(著)教材、作品专著60本(部),其中《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丛书》被全国20余所高校选用,共出版10万余册。

美术系学生作品在众多省(部)级及以上专业竞赛活动中屡获佳绩。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作品展演”、“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学年奖”、“中国美协‘未来之星’大奖赛”、“重庆•长江杯国际工业设计大赛”、“重庆•中国西部工业设计明日之星作品大赛”等赛事,获奖共近60项、省(部)级奖200余项;同时,美术系每年都要举办“学生作品年度展”、“毕业作品展”、“学生社团作品展”等专业赛事,并组织学生参加重庆市高校服装专业优秀毕业作品联合展演活动,中央二台、人民网、中国教育网、搜狐网、新浪网、凤凰网、重庆电视台、《重庆日报》等几十家主流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

美术系学生工作以“抓常规、浓学风、重规范、强素质、促就业、创品牌”为主线开展工作。一方面,积极围绕专业教学,着力培养学生专业思想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专业水平,夯实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正确引导学生争做有孝道、有理想、有理论、有理念、有理智的美术学子,促进学生情商培养和提升,拓展学生综合素质,打造学生就业综合竞争力。相当部分毕业生已成为广告公司、室内装饰公司的设计总监、项目经理和业务骨干,有的成为了基础教育行业专家并多次在全国和市级美术教学竞赛中获奖。近几年来,先后有数十名学生考取中国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的硕士研究生。

二、2016年拟招生专业介绍

公共艺术 [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艺术设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对室内外空间进行装饰艺术设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构成基础、建筑基础、数码***形处理(3dsmax、cad、photoshop)建筑制***与测绘、手绘效果***技法表现、工程概预算、工程材料与工艺、公共空间艺术设计、公共设施设计、餐饮空间设计、陈设设计、展示空间设计、住宅空间设计、公共景观设计、办公空间设计、装饰雕塑、3d场景漫游、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可到建筑和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从事公共空间、商业空间、住宅空间以及园林景观等设计工作,也能从事相关领域的施工管理工作。

美术学[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美术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艺术创作和美术教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艺术概论、透视与解剖学、素描人物、色彩人物、色彩风景、雕塑、传统油画语言、油画风景、素描人体、油画人体、具象写实绘画语言、表现主义绘画语言、超现实主义绘画语言、照相写实绘画语言、综合材料、综合创意、当代艺术思潮、工笔花鸟、工笔人物、写意花鸟、写意山水、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考察等。选修教师教育方向课程:中小学美术教学论、课堂教学技能、美术教师公招应试技巧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美术创作、美术教育、美术编辑、艺术机构管理,以及美术宣传和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电脑辅助设计、***形创意、版式设计、商业摄影、插画设计、网页与界面设计、标志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影视动态广告设计、型录设计、书籍设计、文化海报设计、设计概论、世界平面设计史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能够从事广告策划与设计、印刷品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商场商品陈列设计、网页及新媒体设计、商业摄影及设计管理等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本科 非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视觉传达设计(时尚艺术设计方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服装与服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造型基础、设计色彩、设计构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工艺、服装效果***表现技法、服装设计思维训练、成衣设计、立体裁剪、服装材料与面料再造、创意服装设计、时尚摄影、针织装设计、化妆造型、服装展示设计、平面纸样结构、服饰配件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概论等。

就业岗位:毕业生具备设计造型能力、市场分析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能够适应服装服饰艺术设计行业发展的需要,从事服装、服饰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等工作,也能在相关时尚设计领域从事设计、制作与管理等工作。

三、2016年录取规则

1.考生体检必须符合***、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规定。

2.重庆市考生认可重庆市统考成绩,其它省(自治区)考生认可我校组织的美术专业校考成绩。

3.按综合成绩(综合成绩=文化成绩÷文化成绩总分×30+专业成绩÷专业成绩总分×70)排序,德智体美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四、2016年招生计划(暂定)

专业名称

重庆

三校生

美术本科(非师范)招生计划

备注

重庆

江西

山东

陕西

山西

福建

广西

美术学

 

37

 

 

8-10

 

 

 

大一下期末可申请转专业;重庆三校生限招服装设计与工艺类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80

10-15

15-20

7-10

15-20

 

8-10

公共艺术

 

81

10-15

15-20

 

15-20

7-10

7-10

视觉传达设计

(时尚艺术)

10

27

 

 

 

 

8-1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高校美术艺术设计10篇

学习

物业公司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物业公司10篇,内容包括物业公司简介范文大全完整版,物业公司简介范文共10篇。在大厦装修之初,我公司就积极进行前期介入,全程配合监理公司代表业主方对整个装修施工进行了监管,从物业管理角度提供了很多要求和改进意见,并深入参

学习

医院档案管理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医院档案管理10篇,内容包括医院档案归档技巧,医院档案管理流程步骤范例。[Abstract]ObjectiveTodescribetheimportanceofhospitalrecordsmanagementandrecordsmanagementofthehospitaltoim

学习

经济贸易论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经济贸易论文,内容包括经济贸易论文怎么写,最新经济贸易论文题目。【关键词】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发展途径一、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影响我国当代市场环境的不断转变促使我国国际经济贸易产生了较大的转变,当代国际经济

学习

高校档案管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档案管理10篇,内容包括高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起草说明,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规定。一、首先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

学习

工程档案管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档案管理10篇,内容包括工程档案管理制度精选10篇,工程档案管理办法范文。我国档案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一直在不断的探讨档案的定义,直到1987年9月5日公布、1988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诞生,才对档案的定

学习

幼儿成长档案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成长档案10篇,内容包括幼儿完整成长档案,幼儿成长档案自制。1家园共育的桥梁幼儿档案,主要是记录幼儿自己从事各种活动的成果。档案内容包括教师及家长对幼儿的观察记录、幼儿活动作品,以及各种反馈信息。建立档案的目的

学习

管理学常识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管理学常识论文,内容包括经典管理学论文范文网,关于管理学基础的小论文。主要考核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阅读、分析浅近文言文、一般语体文的能力以及写作常用文体的能力。二、考核内容考核

学习

档案管理员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管理员10篇,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员简历范文,档案管理岗位讲述。档案种类繁多,如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人事档案、照片档案、录音录像档案、印章档案等。而对于一些专业性、业务性较强的还可建立专门档案

学习

档案信息化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信息化10篇,内容包括档案信息化知识百问百答,档案信息化二十年。一、究竟什么是档案信息化?什么是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指档案管理模式从以面向档案实体保管为重点,向以档案实体的数字化信息这种主要形式向社会

学习

结业发言稿模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结业发言稿模板,内容包括结业式交流发言稿通用12篇,结业发言稿。我要说的第一句话是:十分感谢。感谢省厅领导们给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单位的新警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集中学习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感谢你们精心备课、耐心讲授、悉心

学习

舞台设计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舞台设计10篇,内容包括舞台设计创意方案,舞台灯光设计。舞台上有形的物质因素诸如布景、道具、灯光、以及演员等决定了周围空间的结构,反过来,演员的动作等又受周围空间结构的影响。显然,自然形态的空间是不能适应戏剧动作

学习

档案整理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档案整理10篇,内容包括档案整理的实践日志,档案归纳及整理模板。档案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中一个相对***的组成部分,其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一定的特点:一方面,就各个完整的档案综合体的生成及其全部流程而论,档案整理工

学习

矿山机械设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机械设备10篇,内容包括各种矿山机械设备型号齐全,二手矿山机械设备。1)无损探伤技术。无损探伤技术在检修工作中已经运用得比较普遍了。无损探伤技术能够检查出主轴存在的发展裂纹,从而防止突然断轴事故的发生。其主要

学习

冶金铸造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冶金铸造10篇,内容包括金属型铸造实例,中国铸造使用实例。我国铸造冶金虽然开始发展慢,但是受改革开放的影响以及国家对基础建设的重视,使得我国的铸造冶金技术水平后来居上,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相当强大的实力。随着我国的国际

学习

高校档案管理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档案管理10篇,内容包括高校档案管理实施细则起草说明,高校毕业生档案管理规定。一、首先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的价值、地位、作用和意义。同时,要充分认识高校档案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如果对

学习

高校档案信息安全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档案信息安全10篇,内容包括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高校档案信息化存在的技术问题。档案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安全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保障网络上传输的、系统中存储的、用户使用的档案数据是真实、完整和有效的

学习

高校财务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财务10篇,内容包括高校财务内控,高校财务难做。高校财务信息化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以网络技术为手段,在互联网环境下实施的财务核算、分析、控制、决策和监督等现代的财务

学习

高校档案资源整合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档案资源整合10篇,内容包括高校档案数字化整理流程,高校档案资源管理工作办法。高校档案管理资源;优化整合;开发;教育信息化档案资源是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实记载,档案具有丰富知识资源,记录了人类历史。档案资源与别的

学习

高校财务分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财务分析10篇,内容包括高校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高职院校的财务分析报告。目前,高校财务分析工作还处于较弱状态,存在着分析不全面、重“事后”不重“事前”和“事中”、重“量”不重“质”等现象;混淆会计报表分析和财务分析

学习

高校档案文化建设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档案文化建设10篇,内容包括高校档案规范化建设办法,高校档案文化建设。(二)高校档案文化意识淡薄,尤其是档案工作者的文化自觉不够,缺乏文化创新观念由于早期对于档案功能、属性的狭隘理解,高校文化建设中档案被边缘化,致使很

学习

美术月考总结模板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美术月考总结模板,内容包括美术学员半年总结模板,美术艺考总结范文。学期初,和科组教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科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小学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期新

学习

高校德育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校德育10篇,内容包括高校德育案例,优秀德育论文十篇。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既为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思路,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和谐德育”的内在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