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10篇

新闻评论篇1

这是涉及新闻评论案件的标志性判决。这一判决中所蕴含的原则可以概括为下列几点:第一,新闻评论所使用的事实是朋友转述;第二,证明朋友转述事实的都是间接证据;第三,新闻评论者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原告开户;第四,新闻评论并没有直接说明原告确实到银行开户;第五,新闻评论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之上,而这种评论则直接对原告构成负面影响。

法院在判决中间接使用了美国司法判例中所创制的“实际恶意”原则,但在具体表述的过程中,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解释。其实,法官之所以作出这样的一审判决,恐怕还是援引了“公众人物”的原则,将本案原告视为公众人物,在具体的判决中作出对被告有利的举证安排。至于原告是否到银行开户,虽然是本案的焦点,但法官并未让被告提出直接证据。这是导致原告败诉的重要原因。

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公众知情权的限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新闻媒体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公众人物的行踪进行报道,对公众人物的行为发表评论。这种基于***治上的考量,为实现公民宪法上的权利而发表的言论不受法律追究,公众人物不可动用公权力追究新闻评论者的法律责任。在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自诉案件中,为了确保新闻评论者行使新闻评论权免予承担法律责任,司法机关可以通过举证责任分配,减轻新闻评论者的负担。

换句话说,在公诉案件中,公诉人必须举证证明被告有罪。但由于涉及公众人物的侮辱诽谤案件,不得动用公权力,所以,只能由原告提起自诉,在开庭的时候,原被告必须就各自的请求承担举证责任。如果被告举证证明曾有人发现原告确实到银行开户,则原告需证明并未从事该项行为。如果原告不愿出示证据,或者不能出示证据,那么须承担对自己不利的后果。

公众人物具有社会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必须受到新闻媒体的监督。新闻媒体在制作揣测性报道或者怀疑性新闻评论的时候,已经在给公众人物提供公开解释的借口。公众人物可以借此利用新闻媒体表明自己的态度,展示自己的行为。反过来,如果公众人物对新闻媒体的揣测性报道不予置评,或者采取司法的手段,希望通过法庭澄清事实真相,那么不但会出现严重的社会信息不对称现象,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耗费司法资源。所以,法官的判决虽然无助于澄清事实真相,但至少尊重了公民宪法上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公众人物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中有的人动用侦查权、权,对公民侦查;有的人通过民事诉讼或者刑事自诉证明自己的清白。这些行为既颠倒了公民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又侵害了公民的监督批评权、知情权。假如新闻媒体面对公众人物噤若寒蝉,或者对公众人物的行踪进行报道的时候反复求证,谨小慎微,那么,公众人物就会处于不受限制的状态。

在涉及公众人物方面,文明国家的法律体系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极为巧妙的。新闻媒体通过猜测性新闻报道和怀疑性的新闻评论,给公众人物利用媒体澄清事实真相埋下了伏笔,聪明的公众人物总是善于利用新闻媒体扩大自己的影响。

新闻评论篇2

以凤凰卫视为例,我们总会想起几个举足轻重的新闻评论员及特别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如窦文涛的《锵锵三人行》、吴小莉的《小莉看世界》、阮次山的《新闻今日谈》等等。事实上,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凤凰台已拥有了阮次山、吴小莉、窦文涛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评论员。这些早已不再年轻的评论员都是从新闻一线摸爬滚打而来,他们以其对新闻事件的准确解读、冷静客观的即时分析,为节目锦上添花。可以说凤凰卫视在打造频道品牌的过程中,以时事评论强化电视品牌新闻评论节目也是其成功的关键。

可以说即时性评论是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新闻消息一样,新闻评论也有时效性的问题,且靠观点取胜,新闻评论员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或发生之时脱稿即兴发挥,讲清此条新闻的来龙去脉,对具有代表性的社会舆论进行归纳分析,预测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一件事情发生了,谁的解释快速准确,就可以注定他的解释的权威性。正如曹景行所说,争夺第一解释权,在第一时间发出评论是重要的,但同样重要的是观点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言论的权威影响力。在直播节目中,评论是即兴的,即兴就要评论员有积累,有快速的判断能力。如今,凤凰卫视已能在众多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中,通过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解读,横向与纵向联系,使新闻报道因具备凤凰卫视的鲜明个性和特点而与其他媒体的报道区别开来。因此即时性的新闻解读,成为凤凰卫视新闻评论员树立媒体权威的重要依托。

凤凰卫视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他向世人展现了新闻评论员的专业,证明新闻评论员才是新闻的点睛者,但众多不成功的案例也大量的存在着,部分新闻评论员在节目中犹如泼妇骂街,令人不堪入目;还有少数新闻评论节目只追求所谓表达的,导致评论员不断地偷换概念,表面上热闹非凡,却缺乏基本的内涵。

概括起来,目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选题庸俗化,语言低俗化

一些沽名钓誉之人为了出名,在互联网上故作惊人之举,少数商业机构为了达到商业目的,扮演幕后推手的角色。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新闻评论节目把那些千奇百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所谓网络名人邀请到演播厅,让他们当众出丑,以此来提高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夺人眼球。更有甚者,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了强化节目的火爆程度,故意把评论员分为正方和反方,让他们在电视节目中强词夺理、互相攻击,语言低俗,粗暴。

第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几乎成了耍嘴皮子的游戏,缺少逻辑性

当前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活跃在电视媒体的评论员缺乏最起码的逻辑训练,他们不了解新闻评论的基本规则,既不尊重辩论的对手,同时也不遵守基本的假定,在辩论的过程中不断地偷换概念,转移公众的视线。一些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了追求所谓的收视率,允许评论员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话题,从而使得评论话题变得飘忽不定,辩论的主题更是十分可疑。更有甚者,一些新闻评论节目的策划人员为了增加所谓的“卖点”,把一些毫不相干的问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使得节目变成了新闻片断的简单堆砌。

第三,在新闻评论员的选择方面,过分倚重平面媒体的评论员,电视语言复杂繁冗

一些电视评论员在发表观点时无视国家法律的规定,随意地嘲弄司法机关的判决;还有一些电视评论员不懂装懂,利用现场直播的机会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电视评论与传统平面媒体评论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电视评论要求评论员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里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评论必须克服传统平面媒体的弊端,使观点更加理性和丰满,论证更加通俗和简短。

第四,在电视新闻评论节奏的把握上,强调冲突而不是对话,注重煽情而不是发掘理性

众所周知,新闻评论不可能像平面媒体评论那样层层深入,也不可能像撰写论文那样慢慢道来,但电视评论毕竟属于评论性节目,必须具有逻辑性,如果允许评论员把一些毫不相干的话题生拉硬扯在一起,从而削弱新闻评论的理性和建设性,那么,电视评论就会失去其应有的功能。电视评论必须强调对话而不是对抗,强调理性而不是情绪发泄。同时应当注意的是在电视直播现场,新闻评论员必须服从于主持人的召唤,牢牢把握评论的主题,不能信口开河。

第五,新闻评论的样式过于单一,评论内容枯燥

现在,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变成了电视新闻片断加评论员现场解说的模式,许多新闻评论节目缺乏逻辑递进关系,新闻评论变成了电视台***治立场的表白,新闻片断成了电视评论员脱离新闻主题自娱自乐的开场白。这使新闻评论员成为了切实的摆设,为了显示高深的摆设。

新闻评论篇3

这是从新闻价值的层面上来谈的。新闻理论普遍认为,新闻价值包含六个因素,即时效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时宜性、趣味性,而作为电视新闻评论,它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这就决定了它与普通新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在新闻价值上主要表现为:典型性、异常性和建设性。当然这并不是说每一个电视新闻评论中的事件、事实,都必须具备这些因素,因为各因素在不同的新闻事件或事实中的分布和数量不是也不可能等同。

所谓典型性,就是指电视新闻评论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和时代特征的新闻事件进行剖析和评说,因为,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以及许许多多的国内外大事,电视新闻评论不会也不可能一一予以评说。但是电视新闻评论可以把握住那些有代表性的人或事,以个别来反映一般,通过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方式影响受众。实践表明,电视新闻评论的社会反响如何,社会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抓住了典型的新闻事件。

所谓异常性,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它指那些特定的社会行为,这些行为违反了应该遵守的社会准则与规范,破坏了特定的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了危害。这种行为既有道德层面的,也有法规层面的。它还包含那些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但又暂时不为大家所熟悉或者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对前者,电视新闻评论通过对社会上这些不正常的、不合法的、假恶丑的行为和现象进行评论、批判,引起广大群众的注意、警醒,从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明辨是非、善识美丑,起到激浊扬清的功效。对后者,电视新闻评论追根溯源,并通过严密的分析论证,告诉广大人民群众: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影响,对我们周围的人有什么影响,我们该如何看待和对待它,以及它将如何进一步发展等等,有利于消除人民群众面对不熟悉或无法理解的新鲜事物时所产生的怀疑或焦虑,有利于人民生活的稳定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所谓建设性,就是指电视新闻评论评说过的事件能产生积极的效应。在电视新闻评论中,正面的、表扬性的或中性的新闻事件,在受众中较容易产生积极的效应,如褒扬好人好事等。电视新闻评论同时也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任,是***和人民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的有力工具。所以,从群众的观点出发,揭露问题的题材不可或缺。批评鞭挞不正之风等不良行为乃是社会正义的体现。选择这类题材时,要考虑节目播出后的社会效果,选题必须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增加凝聚力,必须考虑社会承受力。我们所说的“建设性”,即对于某些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从揭露问题入手,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认识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根源及症结之所在,并及时地采取措施纠正之,力争以后杜绝这类问题的再次发生,从而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概括地讲,电视新闻评论的这种建设性,是以舆论监督的方式扬善抑恶,倡导正确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鼓舞人民群众的斗志和信心,引导人民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第二,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要注重效果、讲究方法。

电视新闻评论是通过电视媒体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形式。它借助于电视这样一种传播媒介,声画文有机结合,现场感、立体感和纵深感鲜明,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易被观众接受,并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这决定了电视新闻评论在选题上,要更加注重效果、讲究方法,注重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眼前与长远的统一,促进难点与热点问题的解决,树立和鼓舞人民的信心,密切***和***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具体到每一个选题,就是要追求反馈,凡事最后得有个交代。对于那些问题确实存在,但由于时机、环境、经济条件等诸方面原因,其解决难度太大或者现时情况下不可能有结果的选题,哪怕再炙手可热,也不妨暂时放一放,等待恰当的时机。否则,凭一时冲动做下来,会发现它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因为观众通过观看电视新闻评论,在关心每件事情的时候,他们会不由地想知道:这个问题解决了吗?这件事情现在如何了?这个人如今怎么样了等等。当看到自己关心的问题在眼前被最终解决了的时候,他们会对这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产生强烈的信任感和亲近感。反之,电视新闻评论只将一个个问题或事情摆在观众面前,却迟迟没有或鲜有结果,那么观众自然会对它的印象大打折扣,最后可能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第三,电视新闻评论的选题要立足自身,又要有突破。

这是从电视媒介自身属性上来谈的。处在不同层次的电视台开展新闻评论,它的选题范围自然受到地域限制。

县、市电视台作为一个区域性电视台,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本地区受众对新闻的信息需求,打破旧的自我束缚、画地为牢的意识和框框,建立了一种更加开放的新闻视野和新闻触角,将新闻办成一个包括本地新闻、省、市重大新闻、社会新闻的总汇,这其中当然包括作为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众多节目中拥有绝对高的收视率,并成为收视的惟一高峰。

故而,县市电视台的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时,不妨也考虑多加突破,大胆尝试,跳出地域性,适时选择一些大视角、大手笔的选题。这一点对于应对电视“触网”后的激烈竞争尤显重要,因为面对各个不同地域的受众,只有能引起普遍兴趣的选题才会有较高的收视率。

第四,根据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容编排来确定宜于表现的选题。

电视新闻评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每期节目只讲一件事;另一类,每期节目说两件事以上。

前者在选题时需要找那些影响巨大、受众波及面广泛、发生根源比较复杂、有较多新闻背景的事件,如,延寿电视台《百姓看法》节目,每期大约8分钟,一般只讲一个话题,或揭露某地主管部门与非法奸商互相勾结生产劣质钢材,扰乱市场经济秩序(2006年4月3日《追踪地条钢》)。或披露某考区师生共同舞弊问题(2005年10月17日《里应外合闹考场》)。

后者在选题时灵活性较大,既可以找那些影响较大、发生根源较为简单、三五分钟就可以说清楚的事件,也可以间或地选一些在地区或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哈市电视台《新闻观察》在2006年4月的一次节目中既表扬了雪夜救人的马警官,又批评了某小区管理者私减增容线,还对医院绿色通道被堵表示了担心。在另一次节目中,则通过小区业主私自开门、未交停车费车胎在小区内被戳、小区内废旧吉普车无人负责、小区居民怒而罢黜物业管理等几件事,全方位透视了城市物业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面对激烈竞争,电视新闻评论该如何选题,这是对广大从业者的严峻考验。也是一道永无完结、常变常新的话题。广大电视新闻一定要扎实工作,不断探索,不断出精品,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精神需求。

新闻评论篇4

【关键词】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评论《南方都市报》

一、《南方都市报》评论体系设置

《南方都市报》的网络版“南都网”专门设置了“南都评论”子网页(http://省略/comments/)。其评论被分为以下几类:社论;个论;街谈;来论等。该报鲜明地把社论和个论做了区别。本文选取2009年6月15目的南都网上的样本。对社论和个论进行比对分析。选取《南方都市报》的理由是笔者认为它是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坚持新闻专业主义操作理念的报纸。样本如下:

对样本(参见附录)分析可以看出:

(1)引用消息来源方面,社论样本和个论样本都偏向于省略对消息来源的说明,但个论省略的程度更大。个论样本中存在泛化的介绍事实信息的现象――介绍事实信息时没有具体案例,而是泛泛而谈;社论样本提到的事实信息大多都是具体的,有具体时间和发生地点的事实。

(2)在下结论方面,社论比个论的逻辑组织更加严密。社论样本c+++(中心观点并交代依据或推理)、b+++(重要观点并交代依据或推理)的次数分别是12和17。个论样本这两个数量分别是6和9,这说明在中心论点和重要观点上,社论比个论交代更多的依据。

(3)修辞方面未发现大的差别,反问、假设是最常用的方法。

(4)情感(叙述角度)方面,社论样本没有出现抒情语句,个论样本中存在抒情语句和带有感彩的评论。个论样本中出现了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而社论样本中的写作角度是隐含的,没有交代谁在写作。

(5)社论样本体现出来的整体普遍特征是结构紧凑,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较前面,段落短(一般是3到5行一段),段落层次清晰;个论样本中出现了漫笔式的写法,相比之下,个论样本的段落也偏长。

二、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的新闻评论

《南方都市报》将社论和个论作区分,并不是评论话题的不同,而是评论者和评论方式的不同。社论即来自媒体的评论,个论即来自个人的评论。《南方都市报》的这种“标明”行为可以给读者一个交代――这些观点是来自何处,即谁在说话――为读者判断评论信息提供参考。

文本分析可以看出,“社论”的写作方法受到了“公正、客观、平衡、准确”这样的新闻专业操作理念的影响,这种评论方式有别于个人立场的评论。

1、公论立场:媒体性质的延伸。新闻专业主义要求下的媒体并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因此新闻报道――事实信息的传递――就不应该有利益倾向,即做到公正,新闻评论也不应该受到利益倾向的影响。对于评论者来说,他观察事件应该不是从某一个利益角度出发,而是考虑到事件中的各方利益。在新闻事件中,媒体评论人应该是一个“局外人”,所以新闻评论中一般不出现“我”“笔者”这样的词汇。

2、多维视角:新闻评论的“气质”。媒体评论置身局外,就要处理各方利益的冲突。同一个事件,从不同角度看会产生不同的观点,这就要求评论者把握好平衡准则,认真对待每一方利益诉求。而如此“小心”的重要原因在于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信息载体,具有巨大影响力,从而决定了媒体必须为言论负责。所以新闻评论往往体现出某种“和气”的气质。例如如果***府推出了一项措施遭到网民的质疑,那么评论者就需要考察***府推出措施的原因,同时也需要考察网民诉求的原因,不能仅仅从某个角度说***府如何不对,或者网民如何无理取闹。

新闻评论篇5

[摘要]:

当今中国电视新闻,电视新闻评论举足轻重,必须发出时代的强音!本文认为:电视新闻评论要遵循电视传播规律,化整为零,走出误区,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同时通过大众话语,多元表达,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引导作用;面对新媒体的挑战。中国电视要主动出击,在社会转型和媒体竞争中构建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

abstract:

nowadays, news comments play a great important role in chinese televisio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news comments should follow the disciplines of television communication and walk out of the erroneous zone of traditional news comments. news comments should mainly transmit opinions besides facts in the convergence of mass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popular discourse and multiple expression ways, news comments should guide public opinion, embodying the interaction of visual elements and commentary elements. facing the challenge of new media, chinese television should construct a powerful “television opinion field” in th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and media competition.

keyword:

television news comments; erroneous zone; popular discourse; opinion field

人们在批评电视新闻浅层化简单化的时候,无不对深度报道和新闻评论寄以厚望。133229.Com然而,从平面媒体搬来的救兵——新闻评论却没有在电视上展示出足够的威力。迄今为止评论在电视新闻大家族中仍然是一个弱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界定仍然是一个扯不清楚的问题。评论是一个媒体的旗帜和灵魂,评论在引导新闻舆论中举足轻重,难道中国电视能够缺失或弱化自己的新闻评论吗?显然不能!电视新闻评论要在社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发出时代的强音!如何才能发出这一强音?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一、化整为零,走出误区

新闻报道以传播事实性信息为主,新闻评论以传播意见性信息为主,这在报纸上是泾渭分明,但在电视节目上却难以区分清楚。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基本上是《焦点访谈》式的,由于《焦点访谈》的舆论监督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人们早已习惯以这种节目形态来界定电视新闻评论,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节目形态上来看,《焦点访谈》其实属于新闻专题,只是由于它的出生地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就此被贴上新闻评论性栏目的标签。然而,这种单一的述多评少的节目形态严重的制约了电视新闻评论的发展。

近年来,人们发现电视上有影响的新闻评论节目屈指可数,有时甚至淹没在网络舆论的喧闹之中。事实上单独设立的新闻评论性栏目收视率并不高,传播效果也不好。近年来,我们发现此类评论节目悄悄地“关停并转”,化整为零是电视新闻评论走出误区的开始。一些电视台果断地撤并和周密的策划让新闻评论重新焕发出青春。江苏电视台《江苏新时空》和深圳电视台《第一现场》都把原来单独设立的评论节目打包进栏目,实现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无缝链接,大大提高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效果。正如孙玉胜所说:“评论应该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该是一种形态。” [1]电视新闻评论不应拘泥于单一节目形态,从新闻栏目中的互动板块到现场直播中的时空连线,评论无处不在,而且从荧屏内延伸到荧屏外。广西电视台《新闻***》在60分钟的直播过程中,辟出四个时段供观众发表见解,名曰“新闻即时评”,观众在收看节目的过程中,通过短信平台即时对播出的某则新闻发表看法,点评事件。最高峰时,一则新闻有800余人参与评论。直播时评最典型的特征就是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的共生状态,受众在同一时间内接受现场报道与新闻评论,达到感性形象与理性思维的综合调动,加深理解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

近年来,民生新闻中的电视新闻评论开始大展脚拳,新闻主播也敢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的阿丘和广州电视台《新闻日日睇》的陈杨,都以他们的睿智与魅力在新闻报道中找到各自的评论天地,他们的点评言简意赅,幽默风趣,受到观众的喜爱。虽然,时下大多数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浅尝辄止,一时难以满足观众解读新闻评析事实的需求。但从长远来看,从敢于评论到善于评论是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发展的必然过程。

要加快这一进程,我们还要重新审视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功能,由于《焦点访谈》强大的舆论监督及影响力,加上它贴上新闻评论节目的标签,所以长期以来人们误认为舆论监督就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对社会弊端和不良现象进行的批评报道主要是传播事实性信息,应该说新闻舆论监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传播功能。如果在事实性信息的基础上,再加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新闻事实加以评论亮出观点表明立场,就会强化舆论导向,加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或许有人会问,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对批评报道的把握难道不是一种舆论导向吗?当然是。但在事实的基础上,意见性信息的传播对舆论导向的影响更大。因此,笔者认为舆论导向才是电视新闻评论的主要传播功能。

那么,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作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二要遵循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规律。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机理是这样的:主持人与嘉宾、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传播形成一个吸引受众注意力的“谈话场”,这个“谈话场”在观众中的传播便形成了大众传播。英国学者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认为:“电视的一个重要特征似乎是它引起交谈、鼓励谈话的功能。实际上,电视似乎常常是关于谈话的。作为一种媒体,它确实是由可视的谈话构成的。”[2]谈话节目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评论节目形态,它以平等对话的双向交流代替宣传教化的单向传播。国外并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这一节目形态,但无论是cbs的《60分钟》还是半岛电视台的《针锋相对》,难道会有人说这里面没有评论吗?电视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之一,就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播意见性信息。

二、大众话语,多元表达

当今电视,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新闻评论与电视评论的界线日趋模糊。在这个模糊中产生了两个显著的变化:一个是话语方式的改变,一个是表现手段的丰富。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评论更多的是传递一种居高临下和国家话语和曲高和寡的精英话语。然而在今天,我们高兴地看到在2007年的“两会报道”期间,更具平民彩色的崔永元又来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会客厅》。《小崔会客》让***府官员和平民百姓相聚一堂,江西省委书记***与江西资溪面包经营户王信文一家共话全民创业,电视评论就在这一对话中实现了精英话语向大众话语的转换。

作为软新闻的评论,它在表现形式上更能推陈出新。山东齐鲁电视台的《拉呱》和广州电视台《时事查笃撑》就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拉呱》创造性地采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进行民生新闻的播报和评说,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娱乐性。或许《拉呱》不是地道的新闻评论,主持人小么哥说的一些事新闻价值也不大,但在山东省的许多村子里是一个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广州电视台的《时事查笃撑》是一档以情景短剧形式播出的时评节目,在极具广州地方风味的“tv茶吧”中“嬉笑怒骂论时事”,节目中还加入了一些动画、漫画、mtv等特技。《时事查笃撑》选取的题材多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热点,如《公交车乱改道,市民好难受》、《如何睇的士拒载》等,这些大众话题反映了市民的社会诉求。但由于节目表演大于评论,收视情况并不理想,这也说明了电视新闻评论还是有自己的边界的。

电视新闻评论的叙事方式也有不少创新。扬州电视台《时评新语》是一档以社会新闻评论为主的栏目。这个节目有两大特点,即叙述方式的改变和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的叙述方式受到了扬州评话的启发,其评论语态的改变是从人称开始的。传统的新闻叙事一般多用第三人称,但在《时评新语》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高。比如在《“圣诞”究竟是个啥?》中,主持人在描述了圣诞这一天的热闹之后说:“快乐归快乐,我倒想刨根问底地问一句,在咱们扬州人心目中,‘圣诞’究竟是个啥?要我说呀,圣诞就是‘贺卡节’。”“评论不仅要亮出矛盾双方的观点,更要旗帜鲜明地亮出媒体的观点,否则,就不能叫做评论,充其量只是深度报道。”[3]或许有人担心,这种以我为主会不会带来主观和偏见。其实只要掌握分寸、不偏不倚,“我”的存在就不会影响新闻的客观公正。

如何让电视评论过程化?戏剧冲突和悬念设置是实现过程化的重要手段。辩论就是一种充满强烈冲突的话语方式。美国电视观念认为:“争论”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方式、一种语言。电视新闻的话语应该是多元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观点应该要相互不断地撞击。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便是切合了这样一种电视新闻传播观,以辩论的形式评论时事,以思辨的色彩引导观众,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主持人和现场嘉宾之间那一场舌剑唇***,火花四溅的争论。不少辩题多为时下的社会热点,如《全国高考分省录取到底公不公平?》、《孔子究竟是圣人还是丧家犬?》、《房价只能由行***手段调控吗?》、《现在进入股市是风险大还是收益大?》等。然而,评论尺度难以把握,辩论似乎风险更大,如何拿捏?这是许多电视人所担心并为此裹足不前的原因。前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指出:“很多问题不在于能不能讲,而在于你怎么样讲。”[4]怎样讲?这取决于电视新闻评论的准确表达。

电视新闻评论要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论性,寓思辨于形象之中是电视新闻评论的另一个传播特点。视觉化、过程化、多元化和碎片化是当今中国电视新闻评论呈现的基本走势。

三、迎接挑战,主导舆论

在急剧变革的转型社会和激烈竞争的媒介环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才能发挥其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呢?零敲碎打是不行的,要打“组合拳”,要形成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场”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物质运动相互作用的空间。在电视观众和电视媒体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的空间:电视新闻评论是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中传递意见性信息,在评论要素与视听元素相结合中发挥其***论性,并在这两个结合点上构建起一个电视新闻舆论场。然而,电视新闻舆论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现实社会中还存在着人际传播的口头舆论场和网络传播的网络舆论场。

当今世界,中国已是手机拥有第一大国,网络用户第二大国。手机短信借助传统媒体的平台,点播变广播,个人媒体聚合成大众媒体;以新浪为首的门户网站,在没有新闻采编权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种“新闻超市”。据2007年6月的统计,中国网民总人数已经达到1.62亿,仅次于美国,这为网络舆论的形成提供了庞大的参与者。中国互联网的舆论平台已经十分发达,几乎每个门户网站都设有bbs论坛,中国目前约拥有130万个bbs论坛,数量为全球第一。博客虽然是小众的网络媒介,但越来越多的博客已经从心绪记录转变为时事评论,经常阅读博客的活跃读者已经超过5000万。日益强大的网络新闻舆论场正冲击着电视新闻舆论场。

从“最牛钉子户”到“华南虎照”,形形色色的网络事件爆炒,传统媒体无不趋之若鹜,都想在这场视觉盛宴中分一杯羹。问题是电视新闻就甘心做报纸新闻和网络新闻的“二道贩子”吗?电视新闻如何由跟风变为引导,关键在于有无独家新闻和权威评论,只有让更多的资深记者坐在新闻主播台上,让更多的意见领袖走到镜头前面,电视新闻才能在传媒新闻大战中争得第一话语权。凤凰卫视的影响力就在于它拥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素质很高的评论员队伍。其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也出现一些名牌主播和资深记者,完全可以也应该组成一支有影响力的评论员队伍。当然,电视评论员还包括话语级别较高的社会精英。作为网络舆论的制造与传播者,一些资深网友充当了“意见领袖”的角色,在一些复杂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够左右网民的判断并最终引导网络舆论的走向。电视媒体只有汇集、引导和影响众多意见领袖,才能加大主流新闻的传播力,才能保持对舆论导向的影响力。

在新媒介生态环境下,面对更多的传播渠道,面对更开放的受众参与,一个严峻形势和重大课题摆在电视人面前:电视新闻如何主导新闻舆论的话语权?电视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地掌控正确的舆论导向?从电视读报到电视读网,从网络链接到短信互动,电视新闻评论吸纳各方言论,搭建一个数字化多媒体视听传播平台。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电视新闻节目如果过分倚仗读报和读网,必然会造成独家新闻和评论内容的缺失,从而丧失电视媒体自身的传播优势及对新闻舆论的影响力。面对网络这一最大的民意表达平台,电视新闻评论是随波逐流?还是主动出击?

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媒介融合中的步伐加快了。“两会”期间央视国际开创“名嘴两会博客”,囊括了央视主持人、记者和央视国际网络记者关于“两会”的博文。这一平台既充当了新闻传播渠道,又是影响广泛的意见互动空间,包括征集、评论、预告等,他们以网民留言为素材共推出十期特别策划,涵盖了网友对房价、教育、医疗等热点的建议和意见。王小丫在记者招待会结束后,将“网民建言册”递到***手中。这一传递实现了新闻言论与公共事业的成功对接。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和《焦点访谈》创始人孙玉胜在《十年》一书中写道:“还是在《焦点访谈》创办的初期,我就提出要‘多报道、少评论’,其实这就是一种选择中的平衡。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中国电视新闻还只是处于报道阶段。分析与评论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到来。”[5]时至今天,中国电视新闻的评论时代还是遥不可及吗?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6]我们的电视宣传工作如何做到“有效”和“主动”?在新旧媒体竞争与融合的今天,电视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传统电视新闻已进入转型期,中国电视必须走出认识的误区,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必须构建一个强大的电视新闻舆论场,电视新闻评论不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涅磐,就在媒介大融合之中湮没!

[注释]

[1]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90页;

[2](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著,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电视与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4页

[3]周明涛:《叙述方式的改变与多媒体的应用——〈时评新语〉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全新》《视听界》2007、4,第59页;

[4]赵华:《前台长杨伟光解密央视幕后“新闻”》《南方周末》2007年11月1日

新闻评论篇6

一是社会***治文明的进步与国家允许民主言论的出现是新闻评论发展的精神条件与法律依据。这里有个奇怪的现象,据记载,近代第一张印刷报纸是威尼斯新闻,1566年由手抄改成印刷。而报纸上新闻评论的出现却晚得多,直到18世纪才引起重视。既然新闻事业是新闻评论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为什么它们不是同时产生并同时发展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统治者根本就不允许“评论”。所以新闻评论是与民主思想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赋予人们真正的言论自由权,这使新闻评论可以从自己走路到走自己的路,使新闻评论有了发展的空间,有了快速发展的可能与动力。

二是今天的新闻评论在继承传统评论体裁的基础上,产生了体现不同媒体特征的评论样式。例如在新兴的网络评论中,除媒体评论、论坛评论外,在BBS上或新闻跟帖中存在着大量只言片语式的观点或议论。虽然分开来看,少有完整的评论文章,但这些帖子却成为网络自发言论的特殊表现形态。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新闻评论已成为一个横跨平面媒体、电子媒体及网络媒体,由各种传播符号构成、囊括不同类型的体裁与节目样式的传播系统。

三是虽然社会的发展为新闻评论的发展提供了种种便利,但是新闻评论自身的优势,以及它越来越适应社会的发展才是新闻评论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之所在。我们不妨就一个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说明。美国的***用飞机为什么撞毁中国的战机,表面上看是偶然,但实质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美国就在中国邻海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事基地,部署了重兵,对中国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包围圈。中美撞机看似偶然,实质偶然中蕴涵着必然。这才是问题的本质。当前,人们阅读文章,并不仅仅满足知道一件事,还需要了解事情的本质与深层含义,这样,新闻评论借助自身优势当之无愧地被推上时代的浪尖,成为时代的宠儿。

新闻评论的发展让人们有目共睹,然而发展是双刃剑,由于受到媒体竞争中的利益导向、百姓言论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新闻评论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小觑。

客观报道与主观评价――新闻与评论的边界模糊。由于目前新闻报道与新闻评论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新闻述评与深度报道的日益趋同,很难让受众将客观发生的事实与媒体的观点区分开来,有些媒体也故意用这种方式增强新闻的“导向性”。虽然任何事实的选择都要经过记者的主观判断,而任何观点的形成都要依据客观事实,但二者应有一条较为明晰的边界,以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和评论的公正性。

理性化与情绪化――公正判断与情感宣泄的现实矛盾。评论的情绪宣泄“尺度”与“边界”在哪里?例如在网络上,由于一些网民身处虚拟网络社会时自我约束意识的松懈乃至放任,加之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使网络言论中充斥着大量污言秽语,甚至有人身攻击、反国家的言论出现。毫无疑问,新闻评论需要规范,没有规范,任何一种力量都有可能被肆意削弱或者泛滥,规范是保证这种力量的手段。国家要健全有关法律制度,新闻评论的权利需要法定,新闻评论的责任也需要法定,依法保护新闻评论权利的同时,对新闻评论中存在的违规行为要进行处理。这是法治时代规范新闻评论的根本所在。

专业化与通俗化――评论要求的两难选择。新闻评论不是专业论文,既要以与公众关系密切的新闻为议论对象,也要以公众易于理解的方式传播。伴随着专业化传播、对象化传播的大趋势,一些由专家担任作者的评论文章,在被研究者“叫好”的同时,在普通受众中并不“叫座”。究其原因,恐怕与媒体从业人员忘记了专业化传播的载体仍是大众传媒,专家学者还需要掌握一种以通俗化方式进行专业化解读的“翻译”技能有关。因此,在制作新闻评论时,在不影响文章基调、不会引起歧义的前提下,不妨有意识地使用一些人们喜闻乐见、有一定文化品位的时尚语、俚语甚或流行歌词。

某些新闻评论员缺乏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以及应有的素质。2003年6月山西繁峙金矿矿难事件中11名记者受贿的事件,以及2004年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两名工作人员贪污受贿事件,使得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问题变得抢眼了。2004年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调查报告》与1997年在全国、2002年在上海的同类调查对比,情况差不多,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对于基本职业规范的遵循状况,仍然十分低下。时间过去6年但依然没有进步!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已经开始暴露。关注我国新闻职业意识和职业规范,可能将成为以后一个重要话题。

综上所述,我们要对新闻评论快速发展这一现象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发现并找出问题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是为了让新闻评论在发展的道路上一路走好。面对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新闻评论的巨大变化,从而总结出新闻评论的未来走向是――在调试与创新中发展,新闻与评论配合、融合与分离各得其所,评论作者及作品的个性与公共性的适当兼顾,评论内容及观点的多元与制约的反复调试以及评论的专业化取向与大众化取向的并行不悖。我们相信,新闻评论一定会在法律制约的前提下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著:《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②倪祖敏著:《报刊传播业经营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侯健著:《舆论监督与名誉权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④屠忠俊、吴庭俊著:《网络新闻传播导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⑤陈力丹著:《中国新闻学的研究现状及下一步的课题设计》,中华传媒网,2005年1月14日。

⑥武鸿鸣著:《报纸更深层次变革――“新闻评论”对报纸品位的改变》,《媒体安都》,2004年6月24日。

新闻评论篇7

摘要:针对新闻评论微博化的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新闻评论微博化所产生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进行探讨并提出个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新闻评论微博化;趋势;利弊

我们平时所说的微博其实就是指新浪微博,它作为一种人们分享和交流的平台,有着快捷性、时效性和随意性。近几年,微博在中国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态势,拥有微博的人也很多,人们经常通过微博来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交流意见,截至2017年3月,微博月活跃用户达3.4亿,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微博用户世界第一大国,有网友将微博戏称为“围脖”,现在“织围脖”已成为网上最热的活动,深受广大网民的追捧。

1微博新闻评论的特点分析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或新闻评论员对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或有意义的事件,通过专业的理论分析,多角度观察,带有鲜明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新闻评论也是当今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换句话说,新闻评论就是就当时热点新闻事件和社会现象发表权威意见以指导广大受众实践的一种文体。传统媒体评论都有其标准,相反,微博评论相对于传统媒体评论要相对自由,语言文字也要随意的多。微博评论的形式可以是一段简短的小文章,也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一个词语或是一个符号一个表情,体现着“微”特色。微博评论较传统媒体上的新闻评论(报纸、电视)更具时效性、便捷性、受众多,电视媒体评论需经过采编播,最快需几个小时才能播出,纸制媒体需印刷最快也需一天时间见报,相比之下,微博评论只需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进行加工编辑,通过互联网就可以迅速传播。更重要的是相比于传统媒体,微博作为一个网友公共发言的平台,让普通民众尤其是长期缺乏话语权的老百姓们都有了畅所欲言的机会。相反,传统媒体(报纸、电视)由于权威性、规范性的要求,大多都会采用专业评论员、重量级机构或官员的言论为主,导致普通大众的声音无法传递。微博新闻评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互动性强。

微博的普及改变了这一个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组织、个人等都可以开通微博,微博的信息种类各有不同,形成了一个横纵向交错的信息网,不同社会团体、不同身份的人都可以在这个信息网格中发表言论,表达感情。微博新闻评论的再一个特点就是移动性强,进行微博新闻评论可以随时利用手机终端,针对某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即时地观点,形成碎片化信息表达的形式,而且微博的阅读和也不会限制的人的时间和地点。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用语新名词也随之而来,独特的网络用语、符号也经常出现在微博新闻评论中,增强微博新闻评论的可看性。而观报纸、电视以及***网站上的新闻评论,一般都是长篇阔论,大的信息量,小而密的字,使广大老百姓们看阅起来费时费事,而且想要进行网站评论时还需进行注册登录才能发表意见,就导致许多网友觉得费时费事从而放弃评论。而且报纸等新闻评论全无互动性。反观微博进行新闻评论不受时间空间的影响,只需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就可完成新闻评论的传播,操作简单、方便,更适合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微博让人们能随时随地了解、传播身边所发生的新闻,并发表个人的意见,实现了即时的信息分享。

微博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新闻业的极大的冲击,微博传递消息的迅速、便捷是报纸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微博近乎零时差的传播使报纸报道滞后性更加明显,人们通过网络、手机客户端就能得知一切消息,这就导致近年来报纸的销量正在迅速减少,读者的年龄也普遍偏大,报纸等传统媒体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微博是广大网民的言论平台,成为广大网民发表个人观点、抒感、进行社会言判的言论平台。它能容纳所有人的评论,也能使每个人都对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充分的表达民意,相比于正式的报纸评论,许多人显然更喜欢看富有人情味的评论。虽然微博上的评论好坏不一,但的确不乏一些有见解的评论,而且微博上的评论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就使许多人不再关注传统媒体上的评论。传统媒体也在微博的影响下推陈出新,开始改变新闻传播的模式及新闻评论的形式,纸媒新闻评论受微博的影响出现了微博化的现象,例如原本严谨的报纸也开始活用网络用语,更加亲民。例如人民网2017年2月17日《人民网评:药价这么“虚”,应该“补”点啥?》、人民网2017年3月5日《人民网评:***府工作报告听下来,一“痛”一“爽”感受强》、人民日报2017年6月6日《富裕时代,不浪费才够帅》等,就利用《中国好声音》来吸引读者,贴近百姓的生活。评论语言即通俗易懂,又贴近百姓的生活。

2新闻评论微博化产生的问题与对策

新闻评论微博化为传统新闻评论增加了广泛的素材,使新闻评论更加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但同时也使新闻评论存在着关注点易转移,碎片化的弊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微博上的热门话题一波接着一波,这就很容易让受众转移关注点,一个话题很快就会被遗忘而导致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事件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没能进行深度的评论,一些很好的新闻由头缺少后续的报道与评论,就被其他的热门话题取代。这种就难以达到靠新闻评论的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目的。受微博影响许多新闻评论变得过于短小,评论的数量多、来源广,却缺乏深度和系统的评论,这就使新闻评论有了碎片化的弊端。新闻评论微博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新闻评论的选题和内容多元化的同时,也造成了受众定位不准的问题。传统的新闻评论都有自己固定的读者群,有自身的特色,而受网络的影响,许多报纸一味地追求吸引读者增加销量,对热门的话题进行评论,涉及各个领域,照顾的面广,却缺乏了稳定的读者群,缺少了自身的特色。新闻评论微博化广泛吸纳读者的评论和网友的评论,在体现百姓的声音,广泛集纳意见的同时,也使评论的公信力降低了。由于参与评论的是普通群众,不是专业的学者,所以对事件的评论就难以让人信服。受微博的影响,纸媒抛出论点,在获得时效性的同时,也失去了深度。而短小的评论也会造成缺乏深度的问题,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一般具备完整的论点,论据和论证,通过深入浅出的论述,对人们的思想造成影响,而太短的评论必然无法深入挖掘事件的内涵。

2017年6月3日凌晨,世乒赛男单第三轮比赛中,中国选手张继科1︰4不敌韩国选手李尚洙,无缘男单16强,爆出本届赛事开赛以来的最大冷门。赛后,张继科接受采访时称,失利是因为自身没有调整好状态,与伤病并无关系,主要是因为对手拼得很凶,自己慢了一点,精力上也稍微差了一点。说完,他径直离开赛场,不再接受采访。赛事的爆冷,瞬间在网络上瞬间掀起了一波舆论。此条消息一经发出,很快就有十几万的转发量和评论。微博网友评论众说纷纭,有的说他是综艺节目参加多了,体育明星变娱乐明星的后果。还有的网友评论运动员有输有赢很正常;比赛起起伏伏很正常,没有谁是常胜将***,等等,这些言论迅速在网上铺开,可谓是各抒己见,都有着不同的观点。有人顶、有人赞,微博平台热闹非凡,还有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天价大虾事件、哈尔滨天价鱼事件,网友们评论此起彼伏,瞬间转发被转发、评论再互动。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网友们通过微博发表自己对某一热点事件的言论,特别是那些热点新闻、关乎自己切身利益、重大事件等能够吸引更多的网友们进行评论互动。现在的微博新闻评论正值繁荣时期,其繁荣程度也可以说明现在的网友愿意参与进行,话语权的意识也在渐渐增强,而且希望自己发表的言论能得到其他网友的认可,成为名副其实的“意见领袖”。

3结论

虽然新闻评论的微博化促进了新闻评论的改革与发展,但也存在着缺乏深度、语言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加强管理,了解评论的选题及用语。纵观当前媒体评论,报纸等传统媒体新闻评论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角色不仅没有改变,而且分量更重。传统媒体应该在培育、发展有个性的新闻评论上下功夫。面对目前网络言论的冲击,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一方面要发挥固有的优势,另一方面是要积极创新,适应传播的新形势。针对微博对传统媒体新闻评论产生的影响,新闻评论出现微博化的现象,笔者认为纸媒新闻评论应积极与微博等新媒体融合,努力发挥自身优势,以深度、权威并且亲民的评论提升报纸评论的公信力和竞争力,寻求报纸新闻评论发展的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宋榕榕.微评论——新闻评论“微博化”的利与弊[J].西部广播电视,2013(8):14-15.

[2]寥宇飞.试论微博新闻评论[J].新闻爱好者,2012(6):79-80.

新闻评论篇8

新闻传播媒介的影响力源于其内在的新闻精神。在人们正确地强调“媒介营销”手段的重要性的同时,如果忽视了媒介的新闻精神的振兴和深化,就有舍本逐末,在丧失话语权的同时丧失商机的危险。因此,在传媒体制改革步步深入的今天,重新思考新闻精神,是完全必要的。

前不久读潘忠***教授介绍詹姆士・W.凯利(James W.Carey)新闻思想的文章,①体验到长久以来让我心向往之的那种“新

闻精神”:即社会人生共进退,与民主法制相联系的“鲜活、深描、理解”,以及“延续启蒙时代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价值”和“净化人们心灵、唤醒人们思考”的功能。

最近又读到殷俊博士编著的《媒介新闻评论学》,②让我再一次陷入了对新闻精神、媒介思想与媒介影响力之间关系的沉思。该书汇集了近年来学术界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引述例证既凌厉新锐,又照顾到历史线索与典型性,深具创新性。

一、媒介的思想性与媒介影响力

中外新闻发展史表明,新闻媒介的影响力,首先决定于其所表现出的新闻精神,尤其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媒介思想的正确和深刻性上。新闻精神是新闻事业的灵魂和价值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人生意义所在。丧失了“新闻精神”,新闻工作者就可能会变成碌碌无为的“消息贩卖机”。

如果新闻报道在整体上是一种鲜活的“深描”,是在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描述中体现新闻精神的话,那么新闻评论则是媒介的思想,是对当下生活的直接的“思考”。因而,一部新闻评论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与现实生活发展相交织的媒介思想史。其中,新闻媒介强大的影响力,从来都是附丽于媒介思想,并与犀利的新闻评论密切相关的。在这方面,《媒介新闻评论学》一书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富例证和启发。

在《媒介新闻评论学》里,回顾了100多年来中国新闻评论从发端到兴盛的历史发展,从百年前变法维新运动中《清议报》和《中国日报》所开创的“时评”传统,到当今改革开放浪潮中涌现出《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时评》,《南方周末》的《众论》、《视点》、《方舟评论》,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央视论坛》,凤凰卫视的《时事开讲》和《锵锵三人行》等一大批形式各异、个性鲜明、见解独到的新闻评论。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强势媒介之强,首先就在于其新闻精神之强。这些强势媒介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往往是与其成功的新闻评论栏目的重要影响分不开的。《媒介新闻评论学》还以国门初开时的传教士报刊言论,资产阶级改良派报刊言论、新民主主义***时期报刊言论为纲目,具体介绍了中国新闻评论的历史发展,尤其对新中国成立后的新闻评论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这些梳理分析,包括在探讨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写作规律各章中节选的新闻评论的优秀篇章,既增加了全书的可读性,又强化了该书的学术参考价值。全书如同金线串珠,使丰富生动的实例在整体上构成一个整体,既是新闻评论发展的全景***,也是媒介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的互动史,更是媒介影响力研究宝贵历史资料汇编。

二、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

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是与新闻精神相关的两个关键词。媒介***治强调的是新闻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强调新闻传播的***治宣传作用,而新闻专业精神强调的则是新闻的客观、公正。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既有对立,又相互依存和转化,相反相成,互动互生,共同构成了新闻精神的整体。

与此相应,媒介的影响力也有两大来源,即信息的客观公正和媒介的思想性。这也是对立互生的两个方面,它们看起来处于对立的两极:一个讲客观,一个讲主观,但却是媒介影响力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的理论界常常有割裂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两者联系的现象,一些人在正确强调新闻的意识形态属性,强调媒介的***治原则的同时,却又错误地把客观、公正的专业主义原则说成是“资产阶级”的东西,认为在新闻传播中根本就没有客观、公正可言。而另外一些人则在主张新闻的专业主义的时候,自觉或不自觉地否认传播就是“以言行事”或“以言取效”的基本原理,无视广义***治学无处不在的基本规律。这种理论认识上的混乱,常常会导致实践中的偏差,从不同的方面破坏了新闻精神,妨碍了媒介影响力的发挥。

在论及媒介新闻评论的原则时,作者明确地区分了两条大的原则,即“***治原则”与“业务原则”,力***达到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平衡。所谓业务原则,自然是指真实性、客观公正性、新闻性等专业主义诉求,而对于“***治原则”,该书又细分出***性原则、群众性原则、批评性与监督性原则和自由与责任原则四个子项,既尊重了媒介的意识形态属性,保证了媒介的喉舌作用,同时又超越对喉舌论的片面理解。尤其是书中从“公众舆论”的角度来谈媒介的批评与监督,从公民的自由与责任角度来谈新闻评论的边界限制,明显突破了从单纯的***治任务立论的理论框架,反映出现代公民社会民主与法制的思想,这是一种可喜的突破。

随着冷战的结束和21世纪传媒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人们越是深入认识传媒的商品属性,也就会越深刻地了解传媒的公共资源属性。因此,在中国传媒改革步步深入历史进程中,新闻传播的专业精神将越来越凸现出新的意义。所谓的新闻专业精神,是指在集团利益、意识形态之外,在传播技术和媒介营销等手段细节之外,真正能使新闻作为一种伟大的人类社会实践的精神内涵,即对当下真实的执着追求,理智和良知的思考。这是使新闻学与一般的“消息贩卖术”的本质区别,也是使新闻评论、媒介思想与一般的“宣传”的根本区别。思想重个性,宣传重共性;思想重创新,宣传需重复。新闻精神的真正实现,既需要宣传,更需要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媒介***治与新闻专业主义之间的真正平衡。

三、新媒体与大众的狂欢

《媒介新闻评论学》一书还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关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给新闻评论带来的重要影响,关注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影响下的新闻评论的特点和规律,从而突破传统的媒介限制。广播电视创新的互动性节目形式,以及网络新闻评论,手机话语等,都成为了《媒介新闻评论学》研究的对象。这不仅极大地拓宽了新闻评论学研究的领域,有助于研究当代新闻评论的最新发展,而且可以启发我们在新的技术背景下更深入地探讨新闻精神与媒介思想这一重大课题。新兴的媒介空前地体现了交互、平等、民主等新闻传播思想,这一方面是对传统媒介的“传者――受者”关系的颠覆,同时又是“开启民智”的新闻精神的更好体现。

在网络新闻评论中,既有传统媒介的评论员文章,又有网友上传的评论;既有特邀专家或佳宾的导向性分析,又有BBS上不拘身份、不限专业知识的各抒己见。手机短信技术和群发技术的出现,也使手机作为大众传播新媒体的功能凸现出来。这类技术的发展为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了这样一种平等互动的交流平台,一种超越时空的舆论空间。这一空间的出现,已经使传播过程溢出了传统的“看门人”理论框架。现有的管理方式,如对网站和版主的监管措施,关键词过滤技术等,仍然是传统“看门人”思维的一种表现。新兴媒介上的自由评论,在很多情况下的确会表现为大众狂欢式的众声喧哗,让人担心其思想水平的低下和思想观念的错误,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这恰恰是大众思想提高的一个必要过程。思想是一个活的过程,不是死的概念,而我们如果过分担心活的思想的展现,结果往往会出现以概念代替思想,最终扼杀思想的悲剧。

真善美总是与假恶丑相比较而存在,相激荡而发展的。思想无论对错,水平无论高低,只要是真实的思想展现,就有存在的理由。各种思想的真实展现,其实正好为掌握真实的舆情、进行有效的引导提供了大好的机会。只有我们真正掌握了新媒体间的基本规律,探讨驾驭新媒体的传播技巧,才能真正建立与21世纪的新的传播技术和新的社会文明观念的传播秩序。

(作者系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注释:

新闻评论篇9

游走于权力机构与受众之间,面对最原始的事实,该做怎样程度的“把关人”,其对信息的加工和引导的最终目的又是如何,都是值得新闻工作者深入研究的。寻找新闻评论在种种利益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立足点,是实践当代媒体人积极作用于社会价值体系的必要过程,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探讨,提出了基于三方面的当代新闻立足点的结论。

[关键词]新闻评论;媒体;职责

一、影响新闻评论的因素

新闻评论的背景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对社会中的事实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必然会受到来自多方的影响,欲探求新闻评论的立足点,需要明了这些主要的影响因素,综合各因素之情况,寻求相对平衡和有益于传媒活动发展的“黄金分割点”。

1.***治因素

传媒活动与***治的关系,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传媒人对权力机关的感情可谓又爱又恨。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新闻活动无法离开其“宿主”——掌握一国经济命脉的***治力量,这一力量为其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传播平台,成为了新闻业得以生存的依托。多数情况下,权力机构以利用传媒机构为自己的***治宣传工具来作为交换条件。新闻评论作为重要的舆论导向文体不得不在这样的大方向上慎重抉择,由此就产生了很多有目的性、不客观乃至不实的评论作品。

2.经济因素

市场经济的呼声早在三十年前就渐高起来,而传媒经济的春天则姗姗来迟,我国曾经历过对与经济挂钩的一切传媒行为深恶痛绝,犹恐避而不及的阶段,直至1982年9月,***的十二大以后方得以健康发展,较之起步较早的西方,我国在此方面的历史与经验并不深厚,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上的干预和垄断可以对评论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

二、新闻评论的立足点

若听任这些因素对评论者进行作用,新闻评论迟早会成为部分或全部的“提线木偶”,而想要让新闻行为成为纯客观的活动的想法,也是绝对不切实际的,新闻需依托社会而存在,无法“不食人间烟火”。因此,一个现实可行的评论立足点便是:尽可能的实现经济等方面的***,让制约新闻评论因素的影响力尽力降到最低,想要寻找最能实现自身价值和评论立足点,以上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

1.以媒体养媒体,立足于经济***

俗话说“吃人的嘴短”,这句俗语道出了新闻评论所面临的现状,迫于来自赞助商的经济压力,遇到很多“敏感问题”就需绕道而行,而这样有悖于新闻评论的定义: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莫非“具有意义”的新闻事件中不包括“老总”的事件?某些公司犯的错误中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显然是经过了人工的“过滤”处理了,为了不充当这个“过滤器”,媒体就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寄人篱下的地位,发展完善和多元的媒体经济,在自己创造的企业中淘金,形成一个具有经济效益,能***生存的集团。创建于1923年的时代华纳传媒公司便是这一领域的先驱,凭借在多领域的、以文化经济为主的杰出商业运营,它不但创造了亿万财富,更令自己的本行——传媒事业蒸蒸日上,最终雄踞一方。 “万事不求人”之后,新闻评论便可以撇开做人“食客”的顾忌,一视同仁地看待任何显赫的角色。

2.以魄力面对***治,立足于国际视角

评论者的背后,都隐藏着各富特色的***治环境,没有任何一个评论者能够脱离***治机构的载体——国家。因而,评论者所倡导的言论都不可避免地体现着其国家的***治特色。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之下,新闻评论的风格表面上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本质上仍是慑于民主制度的不完善而带来的言论限制,对于如此的局面,评论者有些“忠孝难两全”。面对不得不面对的***治,新闻评论应该有必要的魄力,去监督和制约权力机构。毕竟令民族前进的是忧患而非安乐,为粉饰太平添砖加瓦不会是长久之计,有意义却不得不逆耳的诤言终会得到***治的宽容和采纳,毕竟,很多的改革在最初是以反叛的面目出现的。早在1953年全国人口普查之后,就有马寅初的“人口论”横遭批判的先例,20年后,历史终究承认了这一正确的选择,纠错的过程是漫长的,但真理依然不会被掩盖,只要正确,便不妨在评论中直言。纵览全球媒体,我们不难感受到,在评论这一方面,西方的笔触更为“冷酷”、“不留情面”,这样的冷酷不仅仅表现在对国际事件的报道中,同时也体现在对评论者所在国家的事件报道中,我国的新闻评论缺少的正是这份专注于新闻、必要时顶住客观因素的干扰的魄力。

3.以更好为目的,立足于职责所在

提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何要做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篇10

“编后话”是一种最简短、最轻便的小型评论,应该定位于最低规格的类型,起深化主题、强调重点、调动情感的作用。但不论是何种文体,作为电视新闻评论,都应该做到倾向鲜明、灵活多样;分寸得当、言精意深;迅速及时、简明扼要。例如下面这三则新闻:秦皇岛港西港区,是秦皇岛港1898年开埠建港的地方,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书写了辉煌篇章。然而,由于港城在地理位置上的过度融合,既束缚了港口的发展,又阻碍了城市的繁荣,同时,港口生产还给本应整洁干净的滨海旅游城市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制约了秦皇岛市建设沿海经济强市的步伐。为此,河北省委省***府、秦皇岛市委市***府决心启动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

2013年6月4日,随着“帆顺999”货轮满载着秦皇岛港西港区最后2万吨煤炭缓缓离港,西港区煤炭业务全部关停,标志着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正式启动。当天,我为这条新闻配发了最高规格的“本台评论”—《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扬帆远航》:秦皇岛港西港搬迁改造工程既是秦皇岛市提升城市品位、振兴临港经济、促进港城互动共赢、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拓展未来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也是河北港口集团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提升服务全省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更是河北省委省***府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打造沿海经济增长极的战略部署。随着秦皇岛港西港区煤炭运输业务的彻底关停,标志着百年港区的煤炭码头完成了历史使命;标志着西港搬迁工程开始了万众瞩目的实施阶段;标志着秦皇岛市滨海新城区建设开始了崭新的历程。百年港区见证着秦皇岛百年的发展,百年的发展融入了秦港人百年的情感。站在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的新起点,让我们同心谱写中国梦在秦皇岛的新篇章,共同祝愿秦皇岛在率先开放、赶超发展的时代大潮中扬帆远航、前程似锦。

卢龙县石门镇唱石门村周边遍布着十多家小钢铁厂、小水泥厂、小砖窑和小冶炼厂,致使空气污染、粮食减产,村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本台记者深入农家,采访到大量污染情况。进入违规企业,了解到这些企业不仅没有工商营业执照和环评手续,一天24小时违规生产,而且存在十多年没有监管、无人过问。我为这条消息配发了言辞犀利的“本台短评”—《国家禁令岂容叫板》:“五小”企业因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存在安全隐患等诸多原因,国家早就明令关停取缔,而卢龙县石门镇唱石门村周边的这些既无证照又无环评的“五小”企业,居然堂而皇之存在了十年之久,其有恃无恐、无所顾忌,实在是令人震惊。在这里,只见烟尘滚滚,不见日朗风清;只见“金山银山”,不见绿水青山。环境成了某些人发财致富的牺牲品,百姓成了有些人追逐利益的受害者。我们不禁要问,这里聚集着如此众多的“五小”企业,原因何在?对裸的环境污染视而不见,监管何在?对百姓生活受到的严重影响无动于衷,良心何在?这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到底会有一个怎样的结局,我们拭目以待。

香格里拉的藏族姑娘次仁央金,因病面临截肢失去双脚的危险,秦皇岛女诗人赵永红得知情况后,将素不相识的次仁央金接到秦皇岛,住在自己家中,并在带她去看中医的同时积极调理。经过两个月的良好***,次仁央金恢复了健康。本台记者经过深入采访,认真拍摄,制作了四集电视系列报道《不远万里的心手相牵》。我为这篇报道配发了充满感情的“编后话”—《用爱的心灵拥抱生命》:心的呼唤,将次仁央金从雪域高原带到了陌生的城市。爱的奉献,让赵永红付出得无怨无悔。人间的春风,用浓得化不开的暖意,驱散了冬日的严寒。生命的源泉,从秦皇岛向着美丽的香格里拉汩汩奔流,笑语欢歌,花开一路。在爱面前,千里万里并不遥远,心灵不用双手也能相拥。在爱面前,年龄没有距离,真诚的情怀在严冬依然能够患难与共。港城诗人赵永红和藏族女孩次仁央金这个发生在冬天里的故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被滋润,被感动。深情的渤海,已经见证了一个诗人善良的境界。圣洁的雪山,也必将见证一朵美丽格桑花的重新绽放,一片沃土的盎然生机。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新闻评论10篇

学习

新闻报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报道10篇,内容包括最新十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10篇。从***中可见,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

学习

高考物理试卷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物理试卷10篇,内容包括物理高考试卷集合,高考物理题及答案word。第1题考查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2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第3题考查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差。第4题考查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5

学习

医药销售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销售,内容包括医药销售技巧书籍在线阅读,医药销售的100个方法。1.皮包:包内东西要整理清楚,将产品目录和推销手册收集齐全,并放入订货单、送货单或接收单等。2.与顾客洽谈时必备的推销工具:名片、客户名单、访问准备卡、价

学习

大学物理实验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物理实验10篇,内容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大学物理实验题大全。4.多功能阳级氧化试验仪的研制余大凤,宋家明,孙淼,王玮,夏晓红,YUDa-feng,SONGJia-ming,SUNMiao,WANGWei,XIAXiao-hong5.小质谱钼带温度的测量罗胤,汪人甫,姚红英,L

学习

物理高考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高考10篇,内容包括物理题型1000例高考,高考物理史实汇总。2017年高考结束了,2018年的高考复习又将拉开帷幕。准备进入高三的学生有些激动,也有点紧张。有的不知道高考如何复习;有的想走捷径,盼望老师能猜对题目;也有的认为大

学习

娱乐新闻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娱乐新闻10篇,内容包括娱乐新闻报道简短10篇,娱乐新闻100字左右近一个月。

学习

物理知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知识10篇,内容包括物理知识点大全推荐,物理力学知识。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1-0610国内刊号:11-2441/O3邮发代号:2-824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

学习

组织生活会汇报材料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组织生活会汇报材料,内容包括组织生活会总结材料范文,组织生活会材料合集。(一)思想***治方面一是***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2020年在支部的带领下学习了系列讲话精神、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国***支部工作条例、***的会议精

学习

趣味物理实验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趣味物理实验10篇,内容包括儿童物理趣味实验,物理趣味实验100例。(1)鱼在开水中。准备一支试管,加入适量冷水,之后再放入一条活的小鱼苗,接着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水沸腾,却发现鱼苗依然活着。紧接着对试管底部加热,发现上面的

学习

高一语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语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一语文必背十篇,高一语文优秀范文段落。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浩瀚无边的星空,让人冥思遐想;语文,是风景迷人的圣地,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通往睿智

学习

小学二年级语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二年级语文10篇,内容包括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题目大全,小学二年级语文园地汇总。Hi!IamLiangShuaikang.Ihaveagoodfriend.Sheisaprettygirl.Weplaygamestogetherinourschool.OnSaturday,weplaybask

学习

企业会计论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会计论文,内容包括企业会计论文怎么写,企业会计论文题目大全。1.2企业会计***策选择的内部环境影响因素。①股东的影响。股东作为公司的掌权者也是出资人,而股东与管理当局处于委托-链的两端,两者信息和目标都不相同。股

学习

新闻直播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直播10篇,内容包括新闻纪实十五篇,新闻十篇最新。在社交方面其实已有巨头入场了。5月13日,旗下拥有“秒拍”和“小咖秀”的一下科技宣布,联合新浪微博推出直播产品“一直播”。“一直播”会作为新浪微博内置的一个功能,用

学习

虚拟网络技术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虚拟网络技术论文,内容包括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的应用论文,计算机虚拟网络技术应用论文目录。2.1加密技术加密技术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对数据资料的保护主要依赖于这项技术,同时,加密技术也是对隧道技术的一种

学习

新闻报道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报道10篇,内容包括最新十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10篇。从***中可见,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

学习

娱乐新闻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娱乐新闻10篇,内容包括娱乐新闻报道简短10篇,娱乐新闻100字左右近一个月。

学习

新闻头条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头条10篇,内容包括新闻头条每日一篇,漳州新闻头条。传统媒体的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是其主要特征,读者基本属于被动阅读;数字媒体时代需要个性化、快速化、简单化的阅读方式,读者需要主动获取信息。所以,传统媒体作为内容

学习

财经新闻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财经新闻10篇,内容包括周末财经新闻,最新财经新闻点评文章大全。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财经新闻报道有其发展的过程和特定阶段。一般来说,产品的数量、质量、生产成本以及产业结构都是一个产业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对于财

学习

新闻伦理论文模板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伦理论文模板,内容包括和新闻伦理与法规有关的论文选题,新闻伦理与法规论文。研究新闻道德与新闻之善的新闻伦理,首要的问题必然是去思考新闻伦理如何成为问题。当然,这里所说的“新闻伦理如何成为问题”并不是指在具体的

学习

新闻本科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本科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闻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集,新闻毕业论文。

学习

法制新闻论文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法制新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法制新闻论文,法治时事论文范文。近年来,在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新闻舆论监督在我国法治建设中也具有了更为显著的作用。这其中包括积极的作用,也包括一定的负面作用。如何辩证地看待两

学习

热点新闻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热点新闻10篇,内容包括最近的短新闻10篇,最新热点新闻评论十篇。社会热点的另一种类型是突发性事件。比如煤窑的坍塌事件、压力容器的爆炸事件、有毒化工原料的污染事件等,都属于这类社会热点。对这类人命关天的典型事件,从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