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10篇

大学物理实验篇1

2.沟槽微结构薄膜制备及润湿特性研究姜兰钰,汪静,周笑辉,曲冰,刘鑫,JIANGLan-yu,WANGJing,ZHOUXiao-hui,QUBing,LIUxin

3.测定金属电阻温度系数的方法研究任丽英,RENLi-ying

4.多功能阳级氧化试验仪的研制余大凤,宋家明,孙淼,王玮,夏晓红,YUDa-feng,SONGJia-ming,SUNMiao,WANGWei,XIAXiao-hong

5.小质谱钼带温度的测量罗胤,汪人甫,姚红英,LUOYin,WANGRen-fu,YAOHong-ying

6.利用压力传感器测量溶质质量分数薛莉莉,方懂平,丘佳俊,於芹,芦立娟,XUELi-li,FANGDong-ping,QIUJia-jun,YUQin,LULi-juan

7.电磁搅拌中旋转磁场及洛伦兹力的数值模拟张红霞,杜永胜,杜晓红,ZHANGHong-xia,DUYong-sheng,DUXiao-hong

8.一阶RC电路时间常数测量的难点及解决方案许树玲,XUShu-ling

9.一种新的蔗糖水解反应实验设计方案陈余行,张亮,CHENYu-hang,ZHANGLiang

10.核磁共振实验原理及数据分析邢淑芝,谷开慧,解玉鹏,国秀珍,XINGShu-zhi,GUKai-hui,XIEYu-peng,GUOXiu-zhen

11.大学物理实验 光纤传感实验设计赵国俭,王静,ZHAOGuo-jian,WANGJing

12.基于AT89S52的旋转线圈微小磁场测量装置原理及其实现马华吉,章沐扬,陈丽华,李杰,黄敏兴,MAHua-ji,ZHANGMu-yang,CHENLi-hua,LIJie,HUANGMin-xing

13.双臂电桥测低电阻实验中的电路故障分析和排除盛妍,SHENGYan

14.一种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设计方法吴魏霞,杨少波,张明长,WUWei-xia,YANGShao-bo,ZHANGMing-chang

15.利用智能毫秒表改进大学物理实验计时系统的尝试韩万强,刘虎,HANWan-qiang,LIUHu

16.温差电技术原理及在工科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邹乾林,ZHOUQian-lin

17.静电场描绘实验原理的简捷证明苏成仁,胡芳林,刘永智,SUCheng-ren,HUFang-lin,LIUYong-zhi

18.迈克尔逊干涉测薄膜厚度郑志远,樊振***,董爱国,邢杰,张自力,ZHENGZhi-yuan,FANZhen-jun,DONGAi-guo,XINGJie,ZHANGZi-li

19.凹透镜激光法测量焦距的探究俞挺,顾菊观,邵宗乾,沈燕玲,YUTing,GUJu-guan,SHAOZong-qian,SHENYan-ling

20.分光计调整中快速寻找"十"字像的方法杜晓晗,龙从国,DUXiao-han,LONGCong-guo

21.光路分析在分光计调整中的作用张敏园,张世功,ZHANGMin-yuan,ZHANGShi-gong

22.空气比热容比之声速测量法唐亚陆,胡光,张俊,TANGYa-lu,HUGuang,ZHANGJun

23.利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量透明材料折射率的新方法谌正艮,廖艳林,赵青生,CHENZheng-gen,LIAOYan-lin,ZHAOQing-sheng

24.用板式电位差计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研究张学华,徐思昀,ZHANGXue-hua,XuSi-yun

25.Origin软件在普朗克常量测定实验中的应用杨达晓,唐海燕,杨耀辉,YANGDa-xiao,TANGHai-yan,YANGYao-hui

26.基于MATLAB中SIMULINK的准周期弹跳运动的仿真模拟张林,宋文广,ZHANGLin,SONGWen-guang

27.利用Origin软件对大学物理实验数据进行曲线分析的两个实例李锦文,吴先球,熊建文,LIJin-wen,WUXian-qiu,XIONGJian-wen

28.基于MTB导热系数的测定智能型数据处理系统的制作李峰,吉高峰,江兴方,LIFeng,JIGao-feng,JIANGXing-fang

29.基于LabVIEW的惠斯通电桥仿真试验系统设计薛晓奇,郑渝,XUEXiao-qi,ZHENGYu

30.刚体转动惯量实验中数据处理的探讨杨小静,张民,季诚响,YANGXiao-Jing,ZHANGMin,JICheng-Xiang

3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综合性创新改革初探赵云飞,杨嘉,刘文辉,张金凤,范海英,ZHAOYun-fei,YANGJia,LIUWen-hui,ZHANGJin-feng,FANHai-ying

32.重视实验思想方法教学意在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毛全宁,葛宇宏,MAOQuan-ning,GEYu-hong

33."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齐建英,张庆海,潘华锦,QIJian-ying,ZHANGQing-hai,PANHua-jin

34.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讨季诚响,赵莉丽,杨小静,JICheng-xiang,ZHAOLi-li,YANGXiao-jing

1.氮吸附法测定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实验孙维民,廉舒,徐菁华,SUNWei-min,LIANShu,XUJing-hua

2.改进实验仪器测量Bi/Ag线材的超导转变温度华波,汪人甫,姚红英,HUABo,WANGRen-fu,YAOHong-ying

3.X射线强度变化的测量实验杨金文,YANGJin-wen

4.利用迁移规律分析迈克尔逊干涉仪吴天安,王文丽,WUTian-an,WANGWen-li

5.关于脉冲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信号尾波的讨论贾彩丽,胡海宁,邹乾林,JIACai-li,HUHai-ning,ZOUQian-lin

6.空气比热容比γ测量值准确度的分析与研究张焕德,ZHANGHuan-de

7.黑体辐射定律研究及验证康永强,杨成全,姜晓云,刘炎松,KANGYong-qiang,YANGCheng-quan,JIANXiao-yun,LIUYan-song

8.伽马射线吸收系数测量方法的研究裴朝,张高龙,孟显奎,PEIZhao,ZHANGGao-long,MENGXian-kui

9.双凸厚透镜曲率半径及焦距的测定探讨徐建丽,顾菊观,张良锋,XUJian-li,GUJu-guan,ZHANGLiang-feng

10.声光效应实验的理论研究和曲线模拟石将建,费阳,,SHIJiang-jian,FEIYang,WANGYi

11.在分光计实验中的几何关系探究李建设,LIJian-she

12.基于光栅衍射的实验分析马雪梅,张卫平,黄创高,黄宇阳,韦文楼,MAXue-mei,ZHANGWei-ping,HUANGChuang-gao,HUANGYu-yang,WEIWen-lou

13.不良导体导热系数的测量与探讨吕洪方,谭小平,聂矗,吴铁山,LVHong-fang,TANXiao-ping,NIEChu,WUTie-shan

14.薄透镜成像实验中的共轴调节翁存程,林莉玲,WENGCun-cheng,LINLi-ling

15.用电位差计校正电表实验的仪器故障判断与排除蒋晓英,JIANGXiao-ying

16.测量光栅波长中分光计调节过程几个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郑瑞华,姜泽辉,赵海发,ZHENGRui-hua,JIANGZe-hui,ZHAOHai-fa

17.动态弹性模量测量中的谐振频率分析张青兰,杨周琴,ZHANGQing-lan,YANGZhou-qin

18.半波损失现象的大幅面显示郭***,GUOJun

19.关于传统扭摆法测物体转动惯量实验的改进丁红伟,魏英智,张琳,DINGHong-wei,WEIYing-zhi,ZHANGLing

20.新型交直流两用电桥实验仪张鹏飞,陈新,全琪琪,高桂本,史庆藩,ZHANGPeng-fei,CHENXin,QUANQi-qi,GAOGui-ben,SHIQing-fan

21.虚拟仿真实验在实验中的应用吕正,LVZheng

22.可控硅温度控制器仿真实验开发蒋夕平,刘桂玲,王琦,吴芳,JIANGXi-ping,LIUGui-ling,WANGQi,WUFang

23.基于MATLAB及数据库技术的实验数据检验及存取研究吴迪,刘***,徐朋,戚非,王蔚,李学慧,WUDi,LIUJun,XUPeng,QIFei,WANGWei,LIXue-hui

24.利用MATLAB制作不确定度合成的GUI程序张敏园,张世功,ZHANGMin-yuan,ZHANGShi-gong

25.用Excel研究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的随机误差分布规律顾芳,张加宏,顾斌,陈玉林,GUFang,ZHANGJia-hong,GUBin,CHENYu-lin

26.弦振动形成驻波的规律和数据的MATLAB处理苗锟,黄育红,李康,宋翠,MIAOKun,HUANGYu-hong,LIKang,SONGCui

27.贝塞尔公式的推导及其物理意义探讨庄正辉,吴先球,陈浩,ZHUANGZheng-hui,WUXian-qiu,CHENHao

28.动态磁滞回线实验的不确定度评定王建中,黄林,王应辉,熊水兵,WANGJian-zhong,HUANGLin,WANGYing-hui,XIONGShui-bing

29.双棱镜干涉实验课堂教学浅议李志刚,曹文,张利巍,LIZhi-gang,CAOWen,ZHANGLi-wei

30.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设计性物理实验项目杨昌权,YANGChang-quan

31.普通物理设计性实验的探讨大学物理实验 王媛,WANGYuan

32.大学物理开放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体会张娟,ZHANGJuan

33.大学物理理论与现象相结合的教学最佳模式的探索左春英,温静,关晓燕,王乐新,陈丽梅,ZUOChun-ying,WENJing,GUANXiao-yan,WANGLe-xin,CHENLi-mei

34.动态法调整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ASSURE教学模式案例分析陈宏,CHENHong

1.ZnO纳米薄膜的电化学制备及其AFM形貌表征袁博,夏惠,王晓雄,徐永祥,李相银,YUANBo,XIAHui,WANGXiao-xiong,XUYong-xiang,LIXiang-yin

2.在光电效应实验中测量光电管的基本特性王玉莲,郭明磊,WANGYu-lian,GUOMing-lei

3.光纤干涉装置设计及应用探索赵国俭,ZHAOGuo-jian

4.太阳光室内照明装置的设计张朋,张鲁殷,张玉萍,张会云,ZHANGPeng,ZHANGLu-yin,ZHANGYu-ping,ZHANGHui-yun

5.高速测量电子线路的设计周志明,ZHOUZhi-ming

6.分光计中望远镜的调节原理王卫星,冯中营,WANGWei-xing,FENGZhong-ying

7.工程测量中光波干涉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朱林彦,ZHULin-yan

8.示波器扫描与触发方式的选择王全宇,WANGQuan-yu

9.翻身陀螺的原理简析曾旸,伍惟骏,何焰蓝,ZENGYang,WUWei-jun,HEYan-lan

10.关于光学实验中望远镜与光杠杆的调节探讨曹飞,黄笃之,CAOFei,HUANGDu-zhi

11.利用光栅测量任意入射角方式下的光波波长杨春沪,YANGChun-hu

12.气轨导轨阻尼常数测量的研究张艳亮,ZHANGYan-liang

13.示波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樊振***,张自力,郑志远,周惟公,FANZhen-jun,ZHANGZi-li,ZHENGZhi-yuan,ZHOUWei-gong

14.光泵磁共振实验问题探讨冯正南,宋文福,FENGZheng-nan,SONGWen-fu

15.利用霍耳位置传感器测杨氏模量张勇,徐杰,郭霞,杨红英,ZHANGYong,XUJie,GUOXia,YANGHong-yin

16.自组放大电路研究弦线的振动规律蒋文超,JIANGWen-chao

17.一种测量光具组基准点的实验方法熊水兵,王建中,XIONGShui-bing,WANGJian-zhong

18.电学仿真实验的一种模式及其算法冯绍勇,FENGShao-yong

19.一种衍射测量条纹的方法高扬清,陈桔,傅晓洁,李其富,GAOYang-qing,CHENJu,FUXiao-jie,LIQi-fu

20.波动演示实验仪的研制唐亚明,杨清雷,唐凯,TANGYa-ming,YANGQing-lei,TANGKai

21.自制组合游标刻度尺实现非接触法测距黄尚永,HUANGShang-yong

22.逐差方法处理数据的误差计算黄松筠,王月,HUANGSong-jun,WANGYue

23.粗大误差的灰色判别方法及其应用陈宏林,吴先球,CHENHong-lin,WUXian-qiu

24.基于法拉第效应的电子荷质比测量及不确定度分析王小怀,李卓凡,WANGXiao-huai,LIZhuo-fan

25.密立根油滴实验数据处理系统设计李卓凡,LIZhuo-fan

26.多次测量随机误差分布的实验设计张世功,ZHANGShi-gong

27.全息***的计算机模拟及重现刘秋武,LIUQiu-wu

28.基于VisualC++的非线性电路实验模拟张毅,丁益民,ZHANGYi,DINGYi-min

29.注重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王长春,宛明高,WANGChang-chun,WANMing-gao

30.网络背景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讨王月明,刘官元,董大明,WANGYue-ming,LIUGuan-yuan,DONGDa-ming

31.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探讨与优化谭保华,TANBao-hua

32.工科院校的物理实验教学应具有工科特色王燕红,单雯雯,赵爱清,WANGYan-hong,SHANWen-wen,ZHAOAi-qing

33.在大学物理探究课中引入演示实验的尝试黄显吞,HuangXian-tun

1.超声波探测技术原理实验孙存英,俞嘉隆,乔卫平,SUNCun-ying,YUJia-long,QIAOWei-ping

2.钕铁硼磁体一维相互作用力与磁位能的测试实验徐菁华,姜源,赵骞,孙维民,XUJing-hua,JIANGYuan,ZHAOQian,SUNWei-min

3.测量玻璃折射率实验的讨论葛松华,唐亚明,GESong-hua,TANGYa-ming

4.大学物理实验 热氧化法制备ZnO纳米晶体、纳米线平,王醉,徐泓,吴金姿,周祥,马锡英,CHENZhong-ping,WANGZui,XUHong,WUJin-zi,ZHOUXiang,MAXi-ying

5.HFSS技术在微波实验中的应用研究李淑娟,陈振元,马桂英,张姗姗,LIShu-juan,CHENZhen-yuan,MAGui-ying,ZHANGShan-shan

6.用锁相放大技术采集电子自旋共振信号陈丽,胡永茂,李汝恒,CHENLi,HUYong-mao,LIRu-heng

7.塞曼效应实验中F-P标准具的快速调试刘忠民,周琳,LIUZhong-min,ZHOULin

8.光磁共振设计性实验思路和教学效果彭***,PENGJun

9.核子的电磁质量与夸克间距的关系杨炳方,李海涛,YANGBing-fang,LIHai-tao

大学物理实验篇2

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广:力、热、电、磁、光学、近代物理知识都有,且各实验技术有其自己的一套特色。比如,对某物理量可直接测量,若不能直接测量的可通过“比较”、“转换”、“放大”、“模拟”、“补偿”等技术达到测量的目的,而这些技术在其它后续的实验或高级实验技术中都要用到。过去实验教学中对这些实验技术的讲授尤如蜻蜓点水,致使学生也只能得到零星知识,印象并不深刻。如果我们在实验教学中注意系统归纳讲授实验技术,或在实验教学中是否能围绕某一种技术去安排相应的实验训练,学生对大学物理实验技术的特色就会有较深刻的了解和掌握。一般说来,物理测量的方法很多,如以测量来分,可分为电测量和非电测量两大类;以测量性质来分,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综合测量;以测量过程中被测量是否随时间变化来分,可分为静态和动态测量等等。实验中,无论涉及到哪种测量方法,都应注意体现该实验技能的特色,丰富学生的测量知识,注重培养学生严格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2实验教学中应提供给学生有自由选择的余地

在当前实验教学中,从大纲、教材以及实验教学,对学生的约束力太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统得太死。这样不利于学生发挥做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何调动学生学好实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认为在实验条件的允许下,可在实验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一些较有自由选择的实验余地,让学生去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能力。如以某物理量或某常数的测定为题,提供几种可行的测量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当然教学中要有基本的要求,只要学生做到了基本要求就算通过了,而对那些心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课题不同的实验比较,提出自己的见解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例如,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可提供单摆法、自由落体或凯特摆法测定;磁场的描绘,可提供冲击电流计测绘、模拟法、霍尔元件或高斯计等方法测绘;或以某种测量技术为题,研究它的应用;或以某种仪器为题,研究它的应用等等。学生通过实验,会使他们发现一个物理量的测量或者一种仪器或者一种实验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唯一的,哪一种测量方法更为实用可靠?这就会促使他们带着瓿去研究和探索,如果实验教学中,我们能做到有计划且合理地安排,相信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有益的。当然,根据课题,一次可能要排出若干个实验,这将给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及实验指导教师增加很多的工作量,同时教师的素质要求会更高,然而,只要各方面予以重视,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3实验教学中应注重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

实验技能的训练以及实验误差理论与误差计算固然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数据处理方法也应该是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以往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力是否常常放在前者而忽视了后者。本人认为,如果我们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意识地反复注意对学生进行数据处理方法的训练,相信对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是有益的。学生一旦掌握了数据处理方法,他们的智能,***工作的能力等都会得到提高。

数据处理的方法很多,然而,作***法、平均法、逐差法和最小二乘法等等依然是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最常用的几种数据处理方法。例如,实验测得一组数据为xi,yi(i=1,2,…,n),证公式或求解经验公式。

3·1用作***法处理数据

将该组测得的数据在直角坐标纸(或在单对数纸或双对数纸)上标点,看其变化趋势,比如,用直线去拟合,可行,说明x与y的关系是线性关系,满足

y=a0+a1x

待定系数可以用

计算。若函数关系已知,如I=U/R,显然R=1/a1,a0经计算值很小,可近似为零(这很小值因测量误差带来的),验证了I与U的线性关系,还可求得R值。不能用直线拟合的,可试探某种类型的曲线拟合,求解经验公式,解决方程的回归问题。3·2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将数据列表,设自变量是等间隔变化(普物实验的一般取值),将对应变量数据逐项逐差,若为恒量,如

δyi=yi-yi-1=a1x(i=1,2,…,n)

则函数为线性关系

y=a0+a1x

如果一次逐差不是恒量,可再次逐项逐差,若二次逐差为恒量

则函数具有

y=a0+a1x+a2x2

形式。如果二次逐差仍不是恒量,可继续再次逐项逐差,看其是否是恒量,直至逐差为恒量,可确定其多项式形式。

此外,将测量数据分成对半两组,用隔1项逐差,可求解物理量的常数据。

3·3用最小二乘法处理数据

最小二乘法是从误差的角度来讨论方程的回归问题,它从数学上和几何意义上说都比较严格。假定上述测量数据中,xi的测量误差都归结到yi误差,且x与y关系为线性关系:

y=a0+a1x

则yi-a0-a1xi=ζix

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

取一级微商,并令一级微商为零,整理后,得

其中

为了判断函数形式选取是否合理,在a1与a0解定之后,还需要计算相关系数r,对一元线性回归,r计算式为

根据概率统计理论证明,r值在0与1之间,若r=0,说明x与y完全无关,数据点远离求得的直线,显然用一元线性回归是不妥的;若r=1,说明x与y线性相关得很好,数据密集分布于求得的直线附近,直线回归处理方法是正确的。

大学物理实验篇3

针对我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设现状,笔者本着“加强基础,工程导向,多方结合,提升素质”的理念,以应用为主题,结合教师教研和科研成果,面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开发了一系列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研究成果对于同类***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学物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学院

“大学物理实验”是工科大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体现了科学实验的共性,在实验思想、方法以及手段等方面是各学科科学实验的基础.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与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建设任务及国家***评估的要求,实验教学项目中综合、设计性项目应不断增加.天平学院是苏州科技大学的***学院,目标是培养适应地方发展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培养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结合我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开设现状,笔者本着加强基础、重视实践的目标,面向不同专业对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进行开发和建设.

1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特点

综合性物理实验涉及的物理理论基础知识范围较宽,仪器调节更加精细,有助于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设计性实验是一种介于教学实验与科学研究实验之间的物理实验,它具有对科学研究进行初步训练的特点.设计性实验的内容需要经过精心细致的挑选,即具有典型性、综合性,又具有探索性的特点.同时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和内容开发时,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如:上海机电学院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将全校工科专业分成机械、电子信息、电器三个大类,在综合与应用型实验模块中,设计三个子模块分别对应三个大类专业,每个子模块开设5-8项适应本专业的综合性实验,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在本专业领域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服务于基础实验课及专业实验课.

2我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现状

基于本校江苏省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基础,我院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包含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但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些验证性实验如惠斯通和双臂电桥实验,学生在连接电路和排查电路故障时可很好锻炼动手能力,但由于仪器老化,实验不能正常开设;有些综合性实验,如准稳态法测导热系数和比热容实验,仪器智能化程度高,对学生实践能力锻炼不足;实验项目未能较好地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认知结构,针对不同专业可选择的实验项目较少.

3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发研究

根据我院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本着“加强基础,工程导向,多方结合,提升素质”的理念,笔者调研了同类学院的物理实验课程中实验项目设置情况,结合我院不同专业特点,研究了我院各专业背景下物理技术方法的应用现状.利用工程实践、教研和科研成果开发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修订实验项目内容,注重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在实验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所学的知识点及应用背景,修订或增加与不同专业相对应的、与工程实践应用联系紧密的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延伸实验教学的空间,尽早让学生介入工程实践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由理论思维向工程思维过渡,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1以应用为主题,开发设计性实验

以应用为主题,精心设计实验内容,让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及完成实验过程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例如“固体密度的测定”实验,测量规则和不规则固体的密度、密度大于水和小于水的固体密度;在“液体折射率的测量”实验中,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折射率,让学生主动寻找方法来实现测量的目的;在设计性实验“利用霍耳传感器测量重力加速度”“利用霍耳传感器测量半导体材料的电学参数”中,让学生了解霍耳效应广泛的应用,扩展视野,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的能力.

3.2保留经典实验项目并升级,不同实验项目面向不同的专业大类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和“用双臂电桥测电阻”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经典的电学实验,要求掌握单、双臂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自己连接电路并完成实验,可以较好地锻炼动手能力.这两个实验集中在学会用电桥测量电阻,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实际上电桥有更广泛的应用,如用电桥对温度、应力等非电学量的测量,课程中未涉及,而这些应用在电子类专业、土建类专业后续专业实验课程涉及较多.将“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和“用双臂电桥测电阻”这两个实验改进升级后,变为电桥测量和应用专题实验,包含4个子实验项目:惠斯通电桥和双臂电桥测电阻;用电阻温度传感器制作温度计;用应变片代替电桥一个臂,研究承重梁的应变与电桥输出电压的关系;设计电子秤,并研究如何提高电子秤的灵敏度.土建类专业和电子类专业可根据专业特点选择不同子项目.土建类专业可了解应力的测量方法,通过实验设计对承重梁静态应力进行初步分析.对电子类专业可侧重在如何对应变片进行温度补偿及提高电子秤的灵敏度.依据不同专业背景进行实验项目选择,提高学习兴趣,对后续专业实验课程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分光计是“大学物理实验”要求掌握的一种光学测量仪器,开发“分光计上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实验要求掌握分光计的调节方法,观察光栅的衍射光谱,了解光栅的分光本领,测量光栅的角色散率,并设计利用分光计完成一个或多个设计性实验.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了解光谱的相关知识,为给排水、环境类专业后续课程中光学测量仪器的学习奠定基础.实验中,学生可根据分光计的特点,设计测量液体折射率、观察光的偏振、测量菲涅耳棱镜锐角等实验,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3.3与教研和科研成果相结合,保持课程的活力

与教师教研成果和科研成果相结合,推动实验项目的开发,实验内容更贴近实践应用,保证了课程的可持续性和活力.与教师教研成果相结合,开发“利用复摆研究刚体的平动和平面平行运动”,用两个相同的长圆柱形刚体,巧妙设计摆线的不同系线方法组成复摆,演示刚体的平动和平面平行运动,并通过光电门测量复摆的周期,可得到转动惯量.在改革实验项目中,针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训练较少的实验内容,增加更贴近实际应用部分的内容.在“用准稳态法测不良导体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实验”中,实验原理推导从数理方程组入手,学生理解困难,通过教学研究,分析了准稳态物理过程,学生更容易理解实验的原理;该项目实验仪器较集成化,对学生动手能力锻炼不足,增加了热电偶的定标和测量实验,让学生了解实际测温元件应用时重要的定标步骤,渗透工程实践应用内容.与教师科研成果相结合,我们开发了设计性实验“利用白光偏振干涉测量光学玻璃内应力”“利用泰伯效应测量光栅常量”等实验项目.

4结论

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开发是“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我院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应用为主题,结合教师教研和科研成果,并考虑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知识结构,开发了一系列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就业竞争力.

作者:王帆 姚庆香 樊丽娜 沙金巧 王*** 单位:苏州科技大学天平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数理学院

参考文献:

[1]霍剑青.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和内容解读[J].物理与工程,2007,17(1):59.

[2]单永明.大学物理实验创新项目的开发与应用[J].教育探索,2014,33(11):128-129,143.

[3]张萍,侯晨霞,宋金瑶.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157—159.

[4]江影,邱淑霞,庞宁.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项目开发与指导方法的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2,25(6):116-118.

大学物理实验篇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也可以说是“系统工程”,它集力、热、声、光、电于一体。大学物理实验作为一门***设制的课程,是学生动手、观察、创造思维、处理数据、总结写作等综合能力提高的过程,有着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能教条学习,只是简单地照猫画虎,测几组数据。应使知其然,还能举一反三,循序渐进。要在全学年实验中,致使综合能力有全面“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起到锻炼实效,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每个实验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的学习欲望。

2利用物理学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光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有关光现象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大量历史资料和出土文物的分析研究,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光学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中的重要贡献。当时物理学领域内成就最大的是墨家,它是由鲁国的墨翟(公元前480~39年)和他的弟子等所创立。《墨经》是墨家的集体创作成果,它比古希腊欧几里得(公元前330~275年)“光学”还早百余年,不仅是中国光学的先驱,在世界光学史中也占领先的地位。《墨经》对光的直进律,做出了精辟的记载,认为从物体上发出来的光线,好像箭矢一样(“光之人,照若射”),通过精细的观察实验发现,当两个光源同时照一物,产生本影和半影,还给投影下了一个科学定义:光有所遮挡的地方就是影。墨家根据光的直进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针孔照相机。在十一、十二世纪间,我国科学家郭守敬根据光学原理制成了各种天文仪器,观测天象,取得了丰硕成果[4]。

在教学中我们感到,上实验课缺少足够的时间,应该将实验仪器的一些改进通过演示,使学生明了其实用与便捷。而我们只能见缝插针,简单叙述。例如:在薄透镜测焦距的实验中,以前成像的像屏用的是一个喷漆薄铁片。共轭法测焦距,要求同学们在观察到大小两个像,我们说这叫“大像追小像”,追的结果是看两像的中心是否重合,这一步是用成像的方法(细调)验证粗调是否调好了,是否“同轴等高”。为了对比,学生往往在屏上做记号(划一横线),时间长了,白色屏被画得全是横线,面目全非,很难辨别。新仪器做了巧妙的改进,在一小张硬纸板上,印了坐标,然后用塑料薄膜扎制,既美观又实用。这一看似简单的改进,给使用者带来很大便利。让同学们知道,实验仪器的设计也不是完美的,需要不断改进、更新,这首先就需要认真观察,发现不足,提出建议或思路。

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这是经典的物理实验。单摆不仅是准确测定时间的仪器,也可用来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变化。第一个发现摆的振动等时性的科学家伽利略,他用实验求得单摆的周期随长度的二次方根而变化。惠更斯制成了第一个摆钟,而且第一次记录到一个耦合的振荡器观察。“惠更斯的同时代人天文学家J.里希尔曾将摆钟从巴黎带到南美洲法属圭亚那,发现每天慢2.5min,经过校准,回巴黎时又快2.5min。惠更斯就断定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重力减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发明了圆锥摆,是在两个方向上自由摆动的钟摆。通过分析摆锤圆周运动,他用它来分析行星的轨道运动。19世纪中叶傅科在巴黎的先贤祠证明了地球的自转。牛顿则用单摆证明物体的重量总是和质量成正比的。实验教师本身应该对所做实验从实验内容、历史背景、仪器结构、仪器调节、仪器维护各环节了如指掌,这样才能及时解决和解答实验中出现的种种难点、问题,并迅速应急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遇到问题应该如何面对、怎样解决。当然教师的知识也不是全方位的,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有些问题也可能会出现瞬间“卡壳”的尴尬现象,这就敦促教师应大量查询资料,不断更新知识,在教学中学习,提高自己认知能力,从而保障教学质量。

3存在的问题

(1)对物理学史融入大学物理实验重视不够,且不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形成单纯知识灌输。

(2)没有特定时间进行物理学史、物理思想的教学,从而导致在实验课中不系统、不全面,缺乏完整性。

(3)需进一步加强教师对教学的严谨态度、拓宽知识面、提升自身素质、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4结论

大学物理实验篇5

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1级03班

姓 名:梁优

学 号:

鱼洗

实验描述:

鱼洗是中国三大青铜器之一,在鱼洗内注入清水后摩擦其两耳,如果频率恰当,就会出现水面产生波纹,发出嗡嗡的声音并有水花跃出的现象。经验表明,湿润的双手比干燥的双手更容易引起水花飞跃。

实验原理:

鱼洗的原理应该是同时应用了波的叠加和共振。摩擦的双手相当于两个相干波源,他们产生的水波在盆中相互叠加,形成干涉***样。这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相同。按照我的分析,如果振动的频率接近于鱼洗的固有频率,才会产生共振现象。通过摩擦输入的能量才会激起水花。

令人不解的是,事实上鱼洗是否能产生水花与双手的摩擦频率并没有关系。在场的同学试着摩擦的时候,无论是缓慢的摩擦还是快速的摩擦,都能引起水花四溅。通过查阅资料得知,鱼洗的原理其实是摩擦引起的自激振动。(就像用槌敲锣一样,敲击后锣面的振动频率并不等于敲击频率。)外界能量(双手的摩擦)输入鱼洗时,就会引起其以自己的固有频率震动。(正如在锣面上敲一下。)

为什么湿润的双手更容易引起鱼洗的振动呢?从实践的角度,可能是因为湿润的双手有更小的摩擦系数,因为摩擦起来更流畅,不会出现干燥双手可能会出现的“阻塞”情况,这只是我个人猜想,并没有发现资料有关于这方面的讨论。

离心力演示仪

实验描述:

离心力演示仪是一个圆柱形仪器,中间有一个细柱,细柱穿过一段闭合的硬塑料带上的两个正对小孔。塑料带的一段固定,静止时,系统为一个竖直平面的圆,中间由细柱传过。当摁下仪器上的按钮时,细柱带动塑料带在水平面旋转起来。当旋转速度增大时,可以看到塑料带的自由端延细柱向下运动,整个塑料带变成旋转的椭圆形状。

实验原理:

离心力是一个惯性力,实际上是并不存在的。绕旋转中心转动的物体有脱离中心延半径方向向外运动的趋势,产生这种趋势的力即称为离心力。当启动仪器时,塑料带各部分均作水平方向的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由临近部分的塑料小段的拉力的径向分力提供。每一个塑料小段均收到来自前后两个塑料小段的拉力。由于塑料带下端是固定的,因此在塑料带的下半部分,每个塑料小段的受力均可分解成提供向心力的径向分力和竖直向下的分力。对其上半圆部分也有类似的结果,我个人认为,塑料带一段固定是这个仪器最重要的条件,这样塑料带的下半部分的受力结果才能确定,进而上半部分每个塑料小段所受的两个拉力的关系才能确定。在竖直向下的分力作用下,塑料带被压扁成为旋转的椭圆。

辉光球

实验描述:

辉光球是圆形球体,实验室中还有一个为圆盘形状。工作时会发出动感绚烂的五彩辉光,有一种魔幻效果。仔细观察辉光球,可以看到其中的气体,蓝色的一个辉光球尤为明显。当将手指放上去时,手指接触球体的部分会被辉光点亮,同时球中会有一缕气体与碰触的位置连接,十分美丽。另外观察得知,如果用笔、尺子等其他物体接触辉光球,也会出现上述现象,但强度与用手指接触相比小得多。

实验原理:

辉光球的另一个名称是电离子魔幻球,顾名思义,它的工作原理与电离有关。经查资料得知,稀薄的稀有气体在高频的强电场作用下会发生电离作用。而从生活中的霓虹灯得知,稀有气体如果电离,则会发光,具体的颜色与气体种类有关。根据查到的资料了解,在我们的实验室的辉光球中,发出红绿蓝三色辉光的圆盘可能充有He,

大学物理实验篇6

【摘 要】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工作探讨了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了适应我校情况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式。

【关键词】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实践

一、演示实验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W是一门实验的科学,在物理学中,每个概念的建立、每个定律的发现都有其坚实的实验基础。因此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对促进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演示实验能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支配物理现象的规律如何起作用,可以弥补理论教学上的不足[1],通过演示实验观察现象来学习物理是一条有效的学习途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增强知识学习的效果。

演示实验可以使抽象、复杂、深奥的概念直观化和形象化,从而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知识,加深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巩固。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在学习、分析和研究问题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顽强的工作作风。同时使学生能学到研究物理的各种实验方法,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实验基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演示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实验仪器,直观再现物理现象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

二、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1.教师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我国的物理教学模式基本上由教师以粉笔在黑板上做理论推导,得出结论。这种方法下学生学习显得很被动,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不高。这使得实验性极强,且对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极大帮助的大学物理课程,变成了实用性较差的、抽象的纯理论假设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一味追求理论成绩,忽视了其他能力比如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2.实验仪器配置脱离教学实践

演示实验的根本作用是辅助大学物理的理论教学,实验项目和实验仪器必须紧扣物理教材,实验必须有利用学生对物理规律和物理原理的理解,应当直观或方便地演示出基本的物理现象。近年来,各高校相应地采购了一些物理仪器,充实了演示仪器的数量[2],但有些仪器与大学物理结合得不紧密,使仪器使用率偏低。这使得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相脱节。

3.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教师在演示实验教学模式和安排上要求学生对物理原理、方法和过程的认识,很少专门给学生安排讨论实践和操作的过程。演示实验有些是趣味性很强的实验,如果能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实验过程,使学生在获得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牢,使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我校情况和大多数院校一样,课堂演示实验比较贫乏。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大学物理课抽象,难理解,且与实际生活、工作无联系,造成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热情不高,教学质量较差。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将大学物理理论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来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实践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过程,达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做了很大的努力。根据演示实验的特性,以及考虑到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教学设计过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来实现。

1.教学内容。

结合我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我们将演示实验按力学、热学、电磁学、振动与波动、光学五个教学模块等知识结构进行分组,根据教学内容来选择合适的演示实验。例如在力学中引入茹可夫斯基转椅演示角动量守恒、刚体的平面平行运动实验、力矩突变角动量守恒演示等实验;电磁学中的电场线和等势面、电介质的极化、通电线圈的磁现象等概念,可设计一些电磁演示实验来让学生形象的观察和理解;光学的杨氏双缝干涉、等厚干涉和等倾干涉,我们也可以通过演示实验来让学生更深刻的分析和理解各种干涉花样的特点及干涉产生条件等。对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配合演示实验进行讲解,可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掌握所学内容让学生分析解释所看到的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合理解释,学生会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势,从而灵活掌握所学知识。

2.教学模式。

为了使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我们采用了物理课上随堂演示、多媒体演示、物理演示实验室演示、仿真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

(1)随堂演示

随堂演示就是把与大学物理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演示仪器带进教室,讲到某内容时可由教师或者学生演示与之相关的实验,帮助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的演示最直观,效果也较好。但较大的演示仪器搬动起来不是很方便,这限制了课堂演示的实行。

(2)多媒体演示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多媒体课件能动态地演示复杂的物理过程,一些与物理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也可用于物理实验演示。可以把物理演示实验的过程通过录像录下来,带到教室演示,也可以将其他我校没有的演示实验视频进行播放, 实现资源共享。

(3) 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演示

对于体积较大、不易搬动的演示实验,我们安排2-4学时让学生进入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进行实验演示。在演示实验室内,学生通过集中观察演示仪器并亲自操作加深其对物理所学内容的掌握,促进物理学的教学。同时在演示实验室进行演示实验教学,也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那些因课内时间不足而没有做的演示实验[3]。有许多优秀的演示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设备很简单、价格低廉却由于设计思想的巧妙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能给学生一个真实和直观的感觉,如“龙卷风演示、自动窗帘、完全弹性碰撞”等。学生以班为单位去实验室参加演示实验,教师演示实验项目,与学生共同讨论、分析、解释现象与结果。学生也可以灵活自主地选择实验时间和实验项目,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项目。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仿真演示实验室演示

仿真实验可逼真的模拟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整个过程,通过对实验问题、结论的预设,可以实时显示测量结果,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容错、纠错的预设,可以实现更灵活的操作。我校物理验室的仿真实验系统包括近60个仿真实验内容,从误差分析到力、热、光、电学的常见基本实验,再到核磁共振、塞曼效应、拉曼光谱、扫描隧道显微镜等等多个近现代物理实验,涵盖了物理学的各个层面。每项具体实验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实验前学生可选择查看***文并茂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注意事项,学生可以对照着仪器边看边学。预习完毕还有一些与实验相关的练习题供学生自测能力。开始实验时还配有语音指导和提示,可以利用鼠标按键对仿真仪器线路进行各种调节,需要仔细观察的仪器部分还可以打开子窗口进行放大查看,有的仪器还可以观察到内部结构。需要记录仪器数据也非常方便,只需将测量,结果填入已有的电子表格内,高阶实验甚至可以自动读数并进行记录处理、生成***线。与实际物理实验相比,仿真实验对实验背景及原理的阐述更全面生动,对实验仪器及实验内容与步骤的介绍,更能让学生容易熟悉,操作过程更为顺利,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采用预约的方式在物理实验室来完成该实验。

3.教学过程

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课之前,自身应该有充分地准备。除了把相关的理论知识整理把握充分之外,还应该把演示的实验仔细操作几遍,尽量预先面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使教学过程达到较好的效果,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为达到理想的演示效果精心选择实验项目

演示实验要想达到预期的目的效果,精心选择实验项目十分重要。在演示实验教学中,有精心选择一些实验项目为重点演示讲解的,还有一些是一般讲解的。教师一定要时刻清楚自己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以一种什么样的讲解方式和演示方法非常重要。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范范介绍,弄得学生眼花缭乱,抓不住重点[4]。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演示实验中让学生成为主体,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演示实验都是教师操作、学生观察,教师是主体,学生是被动的,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做演示实验前先让学生各自预测一下演示的结果,在教师介绍完实验后,教师讲解之前还可以相互之间讨论自己的看法[5]。如常见的单摆周期演示实验,在教师介绍完实验装置后,首先让学生分析预测一下单摆的周期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让学生写下自己的预测及理由,接着做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并记录现象。然后让学生比较一下各自的预测与实验观察是否符合,有多大差距,并就此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找出思维上的差异和不足。最后在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引导、讲解,得出有关结论。让学生来做演示实验,使他们有了表演和参与的机会,也有了发挥自己潜能的舞台,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的目的自然就达到了,而且事半功倍。

四、结束语

总之,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作用,演示实验能有效地防止物理教学的数学化,还物理以本来面目。因此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的结合,要不断探索演示实验教学的新内容,不断创新演示实验教学的新模式。进一步发挥演示实验的功能,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并使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对大学物理教学起到积极有效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范士民.大学物理实验研究综述 [J].科技信息,2010,9(1):521

[2]韦华.物理演示实验在有效性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新课程(教研版) 2010(07)

[3]林维秋.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86-88.

[4]姜洪喜;任常愚;任敦亮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期刊论文]-大学物理实验 2011(01)

大学物理实验篇7

关键词 物理实验 教学改革 开放教学 资源共享

中***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WU Wangsheng

(Phys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t first, it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hysics experiment of present middle school and university. Secondly, the importance of the physics experiment is discussed. At last, it has carried on the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nd practice 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physics experiment of college.

Key words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open teaching; resource sharing

1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

我们对长江大学连续两届新生进行了中学物理实验情况的调研,收回有效答卷1500份。对37个项目,140个选项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原学校物理实验仪器不齐备的占34.7%,只有极少数仪器的占12.9%;能保证一人一组做实验的仅占1.2%,三人以上一组做实验的占65.2%;中学大纲规定的24个实验中17个必做实验,入校以前做过了的占73%,听老师口头讲实验的占25%。调查还表明,部分中学生不重视物理实验,对实验不感兴趣。有高达90.1%的学生从没参加过第二课堂的实验活动。由此看来,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薄弱环节,做好中学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后续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在提高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实践。

2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革初探

2.1 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我们打破传统的按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及近代物理实验分类教学的体系,根据学生认知及实验技能形成的规律,将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分为基本训练、综合设计训练和科研训练等三个层次,其内容对应基础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和专题实验。基本实验能力训练层次为基础实验,主要教授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绝大部分为必做实验。综合能力训练层次为设计性实验,综合应用性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主要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其中少部分为必做实验,大部分为选做实验,以供不同专业学生选修。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层次的训练主要为动手能力强又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选修,主要面向大二大三的学生。该层次教学不安排固定时间,教学内容形式多样,可以是科研讲座、毕业设计、创新实验制作或仿真实验模拟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

分层次的课程结构体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高了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使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培养和提高。

2.2 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核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我们编写了与实验改革配套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该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体系结构,按培养学生的能力层次来编排实验教学项目;全面推行了实验结果的不确定度评价体系,在数据处理上,既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又简单可行;精选实验项目,删去了部分内容过于陈旧的传统实验项目,合并了部分基础实验,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加大了基础训练内容;加强了实验方法、测量方法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教学内容;加强了综合应用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和近代物理实验的内容。除此之外,在教材编写上,对课前预习、课堂内容和课后训练要求都做了不同层次的精心设计。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实验专家李天应教授评价:“此教材具有减轻学生负担、便于教学、结果评价体系超前等特点”。

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编写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指导书》。书中不仅提供了实验教学方法和实验的重点难点,而且提供了实验教学指导要点,指明了学生易犯的错误,并附有仪器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此外,我们还编写了配套的《大学物理实验思考题参考答案》,有利于学生与老师进一步钻研与探讨,也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2.3 实验教学模式改革

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和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物理实验全面开放实施方案,开发研制了学生网上开放预约系统、教师教学管理系统和网上答疑系统,使学生从实验预约到成绩评定均在校园网上完成。

开放实验预约系统可以设置实验项目、安排实验教学。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选择实验项目,激(下转第120页)(上接第78页)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学生可以查询预约情况,选择实验教师和时间,***生成课表和查询成绩,因特殊原因不能上课可以取消并重新预约新实验,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实验教学管理系统,可以管理学生的考勤,输入、评定、汇总并输出学生的成绩,使教学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网上答疑系统,可以进行网上实验讨论、问题解答、信息反馈,通过该系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为科学安排实验、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提供依据。

2.4 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在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内容、模式的同时,我们也加强了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根据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制作了全套实验的多媒体课件。课件明确实验目的,阐明实验原理,以***示的方法,直观介绍了实验仪器,详细介绍了实验仪器的调试过程及实验方法,强调了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使学生可以全方位地了解每一个实验。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配备了投影仪、计算机,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黑板和实验仪器进行授课。

积极开展物理实验创新设计实践,学生累计制成并移交使用的实验仪器100多套件。为物理理论教学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教学演示实验仪器,节省了教学资金。创新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实验物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物理实验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注重课程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了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课程网。网上提供了各种教学资源,如参考资料、教案、思考题、多媒体课件、课堂录像、实验视频、实验仿真软件等,帮助学生课外自学;还提供教学大纲、教学要求、备课规范、考核办法、评分标准及其它各种教学和管理文件资料,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保证了课程的教学质量。目前,我们正在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已陆续将所有实验拍摄成实验教学片,配备实验教案和课件,全部资源网上共享,旨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引入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在实验教学中发挥了传递信息量大,表现手段灵活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改革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创设网上资源共享和学习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物理观念,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论素养,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物理实验改革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面关注和投入,也需要自身不断地创新与探索,以适应现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述武,等.普通物理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大学物理实验篇8

大学物理实验是本科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调动学生实验能动性,物理实验在教学环节上设置了“六性”、“四结合”和“点评”的评价措施,以此来评价学生实验环节;实验期末考试方式以仿真实验上机考试,实现了实验课程考试无纸化。这种评价和考试结合的实践真实地反映了师生在实验上投入的精力,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教学环节;评价措施;无纸化考试

大学物理实验是学生进入大学阶段的一门必修公共基础课,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农业院校本科生培养计划中这门课大部分安排在大一年级第二学期,是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一环[1]。夯实公共基础课,能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培养目标顺利执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开端[1-2]。同时实验课也是老师展示人格魅力的场所,是老师和学生交流的重要纽带。实验教学互动性强,能激发学生对老师和该门课程的认同感,有着理论课无法替代的作用。

1物理实验成绩考评存在的问题

学生课堂实验时间相对充裕,实验仪器台套数充足,有1/2以上的物理实验项目做到1台套/人,有力地保障了实验教学顺利实施。但随着各学校实施学生对教师评教机制,许多老师出于自己评教分数受影响的顾虑,对学生考评过松,学生实验成绩出现虚高现象;随着学校教师科研压力增大,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投入的精力不足,对学生考评的一些环节存在缺失现象;实验过程具有复杂性,教师不可能完全监管到位,学生之间实验数据作弊现象也时有发生;实验成绩部分当堂考评,教师碍于学生情面,对学生实验成绩评定也会出现虚高现象;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也不能管得太死,必要时用高分调动学生创作和实验的激情。出于各种因素影响,学生成绩考评处理不当,很难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老师的教学效果[3-4]。因此,学生成绩考评和教学效果的有机结合,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主题,笔者通过多年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实践,设置了学生成绩评考结合机制。

2评考机制设置出发点

学生成绩评定中奖励大于惩罚,鼓励多于斥责,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多于填鸭式灌输,增强学生对老师和该门课程的认同感;实验成绩评价采用灵活多变的评分机制,实验成绩来源渠道多样化,给老师更大自由度;考教分离,减少实验成绩判定误差;评考结合机制能真实地反映师生在实验上精力的投入和实验课程开出的效果。

3评考机制的评价措施

3.1适度的成绩比例分配

改进原有的考评模式[5],平时成绩侧重于“评”,期末成绩侧重于“考”,评考结合,以“评”为主,以“考”为辅。实验总成绩中平时成绩占60%,期末考试成绩占40%。实验平时成绩为每一个实验项目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一个实验项目的评分来自实验项目的“三个环节”:课前预习、课堂操作和课后报告的完善,分别对应的权重为20%、50%和30%。

3.2实验平时成绩“三个环节”的评价措施

3.2.1课前预习要求及评价标准

课前预习,要求书写规范的预习报告。实验预习是实验的重要环节,实验绪论课时老师以预习报告书写案例,讲解实验预习报告书写规范,要求实验“功夫下在课堂外”。我校实验中心已有的实验资源有实体和虚拟资源两部分[1,5],学生课前可以通过教材、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等资源,进行多方位预习;也可用校园网数据库系统,检索实验项目,了解实验研究动态。预习效果以规范的预习报告呈现出来。规范的预习报告,并不是简单地照抄实验教材,而是包括实验名称、目的、仪器,简要的原理、内容及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的表格、思考题和实验拓展。书写简要的原理,是对实验原理的简要概括,一定要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文并茂形象直观地写出实验原理[6];简要的内容及步骤,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步骤。照抄的弊端是抄得累,抄完不知所云;用简要的文字归纳概括,学生必须将该段文字通读几遍,知道哪些是关键性的文字,哪些是辅阅读的文字,找出最重要的文字来摘抄。节省学生抄写的时间,压缩学生不动脑筋的空间。确立评价指标,评价指标是引导学生规范预习的指挥棒。学生进入课堂实验之前,要求老师检查预习报告,并给予相应的评价。实验预习报告以“六性”为标准来评价:实验报告的完整性,实验原理的概括性,***文并茂的直观性,内容及步骤的概括性,数据表格设计的科学性,以及思维拓展的前瞻性,各项占分比例约为15%,约为实验成绩中的3~4分。能在实验拓展中写出该实验研究动态,给出高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对老师要求,能快速评分,评分时间10s/学生,老师检查和评阅学生预习报告,并通过预习报告及时判断学生预习质量,及时评价学生预习报告的优劣,引导学生后续实验预习。

3.2.2课堂实验要求及评价措施

课堂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行为、评价学生读取与处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让老师有足够的空间点拔物理前沿和实验项目研究动态,阐释实验项目设计的思想,阐述实验原理,规范实验仪器的操作,剖析经典的实验案例[6]。要求做到“四结合”,即讲解和问答相结合,突袭式考核和平时实验考核相结合,实验报告当堂批改和课后批改相结合,协作实验与***实验相结合。教师讲解实验课程,讲解过程中不断设问,检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对实验的掌握情况,实施奖惩措施,激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投入精力。条分缕析地讲解,引导师生互动,掌握实验的规范性操作,培养学生准确操作与快速读取数据能力。引入突袭式考试,如电学实验中快速准确地连接线路,讲解完实验后,快速布置实验评价指标,练习学生快速准确的接线能力,要求老师能20~30s内敲定一组同学实验线路连接的准确性,10~15min内考核完毕。课堂学生实验时,要求指导老师不断地走动,及时发现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学生解答、排除故障和及时指导,要求老师练就“火眼金睛”,并现场抽检学生实验数据,快速评分。预防学生实验数据作弊和造假,不断察看学生记录实验数据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时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实验报告批改实行实验室当堂批改、课后批改和下一次课批改相结合。当堂批改评分的弊端,就是老师顾及学生情面,该扣的分数没有扣到位,分值虚高,导致最后总体平时实验分数偏高,并且占用指导学生实验的时间;课后批改弊端就是学生毫不知情,不知自己错在哪,该怎么更正,后续实验中怎么避免类似的错误,甚至认为评分结束,意味着该次实验终止,导致后续实验过程中依然会重复犯类似的错误。为弥补该方法弊端,发下实验报告本时,再次在课堂上集体订正,并做出明确的评分说明。两人一组的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协调配合能力,一人一组的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因此,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协调配合能力、***思考和动手能力。

3.2.3课后实验报告评价措施

课后完善实验报告,用物理实验研究升华学生的创新思维,“以评促考”,巩固实验教学成果。“学而不思则罔”,学生可通过网络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学习,数据库查找文献,分析总结实验现象出现规律性,完成实验的思考题和拓展题,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对实验思索和研究有多深刻,指导学生实验就能走得有多远。教师不可局限于教材,需要不断补充自己的专业知识,不能照本宣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创新能力,高屋建瓴地点评学生的实验拓展部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能”。用科研的标准要求学生的物理实验,搜索文献,了解实验项目的研究动态,对实验进行拓展,每一个物理实验项目在CNKI数据库中都有相关文献,物理专业人员几乎对实验的各方面都提出过问题,解决过问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启迪学生的思维,“没有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也考验老师的科研水平,达到教学科研“并行不悖,教学相长”目的。

3.3期末无纸化上机考试

客观公正的无纸化考试,让学生成绩回归合理区间。一门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最终考试,如何让学生的成绩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素质和教学效果,减少人为评价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我们采用了无纸化的虚拟实验考试系统,由实验中心统一命题,从仿真实验中随机抽取实验项目,采用人机交互的答题模式,让学生在统一的时间和统一的机房中,上机操作,然后由电脑统一评分。做到物理实验考试真正意义上的“考教分离”。

4评考结合的实验教学效果

大学物理实验评考机制设置后,学生认识到实验预习的重要性。经过多年实践,实验报告书写规范,实验数据记录的规范准确,实验数据处理错误率明显降低,思考题答题正确率显著提高,应用拓展题回答方式灵活多样。锻炼了学生严谨的实验思维、实验时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能力及***操作能力明显提高。学生在实验课程进行中找到了创新和创意基金指导的老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作者:钱良存 泉 洪炜宁 刘家菊 黎珉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洪炜宁,钱良存,刘家菊,等.大学物理实验开放课程的构建与实践[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9(6):190-192.

[2]於黄忠,刘雪梅.加强物理实验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135-138.

[3]刘文利,刘东红,李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科学,2014,19:51-53.

[4]陈志强.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改革中学生综合实验素质的培养[J].求知导刊,2016,3:121-122.

大学物理实验篇9

【关键词】流体力学实验 大学物理 实验创新

【中***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75-02

1.引言

对于理工科院校来说,大学物理实验是一门必修课,同时这门课程具有的实践性也是相当强的,作为大学生接受大学教育关于系统试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但是,从当前教学工作的开展来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常见的就有普遍存在“填鸭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也没有太大的突破,“验证理论”模式仍然是主导,教学内容上多存在繁多和陈旧的问题,经典性试验所占的比重比较大,而设计性试验的比重较少,课时不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未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难以实现质量上的跃进,可见,对实验课程内容和实验体系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笔者以流体力学实验为例,谈谈当前大学物理实验的创新研究。

2.传统流体力学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

2.1实验内容不够丰富,实验课时不足

结合流体力学实验教学来看,主要集中在流体压强测量到流体力学三大基本方程的验证等内容上,这就是大部分属于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安排不到位,缺乏了综合性实验,阻碍了学生关于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和发展,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大学教育仍然没有摆脱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所以实验课程安排的课时是不够的。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未有新破***

受到了我国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老师通常采用的教学步骤都是讲授-演示-指导-批改实验报告等,而学生就一味地跟着同一个指示来进行实验,缺乏了自己的思考,一旦发现问题,也是请教老师来直接帮忙助理,那么实验课程就会无形中形成了一门应付式的课程。

2.3实验室开放工作开展程度不够

当前高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关于流体实验操作的相关设备和平台,而高校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验室仅仅对参加竞赛的同学或者一部分教师开放,这样不仅导致设备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还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设备的认识,所以即使实验设计方案多么理想,也会导致学生因为不能使用设备的问题,而无法进行开放性实验,从而也就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

3.完善当前流体力学实验的对策

3.1改进实验内容和教学方法

适当修改目前使用的实验指导书,目的就是将原理方面的内容尽量做到简明扼要;实验操作的步骤不宜过于细致;第一,可以考虑通过增加思考题和小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流体流动方面可以增加压强、液位、流量和流速等方面的测量,让学生能够在宏观的层面上对流体有一定的感知,通知在大脑中也能形成关于流体的基本表征的感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二,增设演示性实验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前对仪器有所认识,从而实现了学生课堂上对抽象概念的感性认识,也有利于区分不同实验的侧重点指出;针对验证性实验来说,研究的重点应当在实验原理、操作技能、数据分析和整理结果上,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验基本原理,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将实验过程和步骤详细地写出来,设计出数据处理的方法,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整理。

3.2改进实验教学的模式

重视学生启发式教学的意义,结合实验目的和内容,通过举一反三的提问方式,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要求学生注意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增加对实验规律的分析和总结,而老师也应当在这个层面上进行总结,可以对学生提出更加深一层次的问题来让学生再次思考。

3.3转变实验方式

用设计实验或者综合性实验取代部分实验,让学生能够在实验中将所学的知识充分利用起来,以雷诺实验为例,测量圆管内流过的水体积是利用接水盘的,而水流的时间是通过秒表来测量的,从而再对圆管内水流的速度进行计算。同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设计出几个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圆管内水流的流速进行测量,例如,通过毕托管和孔板来对流量进行测量等。学生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对毕托管、孔板等相关流量计的测量原理和构造产生了解,这在一定程度上又可以巩固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老师来说,促进了老师对实验的专研素养,业务能力有所提高,对于学生来说,其学习的思维的活跃程度也有所上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在***的空间内进行思考,实现实验的创新。

4.结束语

进行实验课程教学,一方面需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还需要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改变过去学生依赖老师的心理,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流体力学实验教学在学科学习中的份量不可忽视,其能够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虞娇婷,陈都,曹志旭.基于FLASH的虚拟流体力学实验平台设计[J].科技风,2015(05).

大学物理实验篇10

关键词:***学院;物理实验;实验兴趣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和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来源于反复的实验。物理实验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较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应当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人才为任务,所以实验教学者们应该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并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的培养。

针对当前***学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出现学生学习起点低;导致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的现状,本文对***学院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作了以下设想。

1***学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

一般***学院开设物理实验的目标很多是以开设相应课时的的实验或者说是开出了多少个实验项目做为方向,而且***学院自身拥有的物理实验条件是有限的。也就难免忽略了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的要求。比如实验项目开出的时间和对应理论知识学习的时间相距甚远,实验室能开设或者会开设的时间内容相对理论知识的内容过少。学生相对其他一本、二本学生的基础要薄弱;学习积极性、自律性则要缺乏。这一些也都成为学生缺乏物理实验兴趣的原因。综合现今的情况可见形成***学院学生不良实验心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应试教育制度的心理影响,学生认为物理实验是以巩固理论知识为主,对于自身“帮助不大”。

(2)受到课程本身教材、教学设计、教法陈旧的影响。缺乏创意和趣味的实验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水平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自律能力低。尽管许多学生很想学习,却因感到学习物理十分困难,而难以对物理实验产生兴趣。

(4)许多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认为大学物理课抽象、难理解,且与实际生活、工作无联系,从而对物理实验不感兴趣。

2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参与某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在培养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起着定向和动力作用。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把物理学好,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实验浓厚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兴趣一旦形成,就会自觉的去学习、去探索,这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重要条件。因此能否优化学生实验心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克服消极的实验心理定势,进而提高实验效率是开设好大学物理实验的重点之一。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可以从下几点入手:

(1)物理实验课均不进行考试,而是通过学生做实验的情况、课堂讨论、实验报告以及口头报告等方面由实验指导老师来综合评定学生实验成绩。必须给于实验课在课程体系中一个正确定位,用课程安排的重视程度,以教师安心敬业钻研本职的投入程度来影响和引导学生以积极科学的态度走进实验室。使学生明确物理实验教学在课程结构中的重要地位。避免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实验课不重要,可以应付了事。

(2)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了解实验的重要性并对它产生兴趣,在“序论”一节的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既简单,又有奇特实验现象,结果又往往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强烈的想知其所以然的探索欲望。例如:声音的共鸣。

(3)对于学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除了需要基础课老师的努力外,实验室指导老师也应当耐心指导和帮助他们排除学习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使他们可以逐步的达到学习要求。(4)动力是在压力下产生的,学生学不好物理实验,一定程度上也在于考试压力不大或没有考试压力。因此如何对学生的物理实验评分,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理实验的积极性。或者说应该在一定的范围内对学生给于一定的压力,从另一个角度给学生一定的自律的自觉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大学物理实验10篇

学习

物理高考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高考10篇,内容包括物理题型1000例高考,高考物理史实汇总。2017年高考结束了,2018年的高考复习又将拉开帷幕。准备进入高三的学生有些激动,也有点紧张。有的不知道高考如何复习;有的想走捷径,盼望老师能猜对题目;也有的认为大

学习

娱乐新闻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娱乐新闻10篇,内容包括娱乐新闻报道简短10篇,娱乐新闻100字左右近一个月。

学习

物理知识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知识10篇,内容包括物理知识点大全推荐,物理力学知识。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1-0610国内刊号:11-2441/O3邮发代号:2-824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

学习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案例论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案例1000字,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假设结论1:投资实施顺序及每个顺序的风险比重后因素影响整个投资组合风险。2:新的投资组合风险能够最优化,当高风险项目排在低风险比重位置,低风险项目排在

学习

物理电学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电学10篇,内容包括物理电学大全,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简短。1.电磁学的两种研究方式整个电磁学的研究可分为以“场”和“路”两个途径进行,这两种方式均在高中教材里体现出来.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联系,才能有计划、

学习

物理问题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问题10篇,内容包括物理问题及答案100个,物理小问题100个。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是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物理习题来说,对于巩固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有重要意义。物理习题的质量优

学习

高三物理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物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三物理必背100例,物理高三知识清单推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医药销售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销售,内容包括医药销售技巧书籍在线阅读,医药销售的100个方法。1.皮包:包内东西要整理清楚,将产品目录和推销手册收集齐全,并放入订货单、送货单或接收单等。2.与顾客洽谈时必备的推销工具:名片、客户名单、访问准备卡、价

学习

高考物理试卷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高考物理试卷10篇,内容包括物理高考试卷集合,高考物理题及答案word。第1题考查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第2题考查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第3题考查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差。第4题考查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第5

学习

新闻报道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报道10篇,内容包括最新十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10篇。从***中可见,新闻报道者与客观事实以及新闻报道直接发生关系,但新闻报道与客观事实之间没有直接关系,只有见解关系。从客观事实到新闻报道经历两个阶段。首先是新闻报道

学习

新闻评论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评论10篇,内容包括新闻评论十篇100字,新闻评论十篇200字春节。公众人物的隐私权受到公众知情权的限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新闻媒体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公众人物的行踪进行报道,对公众人物的行为发表评论。这种基于***治

学习

组织生活会汇报材料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组织生活会汇报材料,内容包括组织生活会总结材料范文,组织生活会材料合集。(一)思想***治方面一是***治理论学习不够深入。2020年在支部的带领下学习了系列讲话精神、中国***纪律处分条例、中国***支部工作条例、***的会议精

学习

趣味物理实验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趣味物理实验10篇,内容包括儿童物理趣味实验,物理趣味实验100例。(1)鱼在开水中。准备一支试管,加入适量冷水,之后再放入一条活的小鱼苗,接着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待水沸腾,却发现鱼苗依然活着。紧接着对试管底部加热,发现上面的

学习

高一语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高一语文10篇,内容包括高一语文必背十篇,高一语文优秀范文段落。语文,是清凉可口的泉水,让人清甜解渴;语文,是浩瀚无边的星空,让人冥思遐想;语文,是风景迷人的圣地,让人流连忘返;语文,是和煦温暖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语文,是通往睿智

学习

大学物理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物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物理目录大全,大学物理笔记大全。4.精确到二级近似下的量子隧穿概率张靖仪,樊***辉,ZHANGJing-yi,FANJun-hui5.刚体定点转动的张量描述尹海峰,曾春花,岳莉,YINHai-feng,ZENGChun-hua,YUELi6.均质并有对称

学习

物理实验10篇

阅读(53)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实验10篇,内容包括物理实验实例100例,物理实验100个题目。4.光的力学效应实验张羽,侯国华,刘志海,杨***,苑立波,ZHANGYu,HOUGuo-hua,LIUZhi-hai,YANGJun,YUANLi-bo5.CCD成像辅助激光散斑实验王中平,张权,朱玲,张增明,孙腊珍,

学习

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

阅读(5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创新能力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论文800字,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论文100字。我们结合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及学科建设平台培养理工科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通过积极探索其交汇点及结合点、不断强化内涵建

学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心理健康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大全,大学生心理健康认知篇。这次学校对我们大学生开展的心理健康活动,让我有不少的感触,感觉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也需要去重视,因此参加了这次的活动让我有了体会。我们进

学习

大学生个人总结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个人总结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个人小结最新,大学生个人年度总结。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也可以说是不断的选出来的。人生的路口有很多,其实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关键是走下去,而不是原地踏步。其实,最令自己担忧的还是身

学习

大学生课堂总结模板

阅读(57)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课堂总结模板,内容包括大学生课堂总结100字,学生课堂总结100篇。课堂导入是一个完整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彩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学生们的心,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注意,帮助进入学习情境;为新知

学习

大学生实习安排10篇

阅读(4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生实习安排10篇,内容包括大学生实习内容及安排,大学生毕业实习时间安排。1.***学院学生进行校外实习的教学目标***学院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叶在我国高等教育出现的新兴教学力量。一般***学院都是借助传统本科院校的教学

学习

大学消费行为论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消费行为论文,内容包括大学生消费行为论文致谢,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论文10000字。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