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问题10篇

物理问题篇1

关键词:物理习题科学实际科学态度物理意义

当前学校教学,作业(说白了是做习题)是学生的重要学习活动。

指导学生完成作业,是教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就物理习题来说,对于巩固物理概念,加深理解物理规律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一些物理问题有重要意义。物理习题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然而我们经常发现有些习题质量较差,不尽人意,这些习题不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勃于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目标。归纳起来主要有下面四个方面。

1、习题自身不科学

有些习题科学性有问题。例如***1所示,带正电荷q的粒子沿曲线ABC运动,曲线关于直线MN轴对称,B在对称轴上。直线MN上有两个位置P、P′,下面有四个选项,哪些是正确的?

A、在P点放+Q点电荷,可使带正电荷q的粒子沿曲线ABC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B、在P点放-Q点电荷,可使带正电荷q的粒子沿曲线ABC先加速后减速运动。

C、在P′点放+Q点电荷,可使带正电荷q的粒子沿曲线ABC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D、在P′点放-Q点电荷,可使带正电荷q的粒子沿曲线ABC先减速后加速运动。

粗看这道习题没有什么问题。仔细分析,习题有科学性问题。若在P点放-Q点电荷,带正电荷q的粒子在-Q点电荷作用下沿曲线ABC运动,类同于行星绕太阳转动,轨迹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所以曲线ABC椭圆的一部分,P点该是曲线的一个焦点。若在P1点放+Q点电荷,带正电荷q的粒子在+Q点电荷作用下沿曲线ABC运动,类同于α粒子散射实验中α粒子受金原核作用偏转运动,其轨迹为双曲线,据此曲线ABC该是双曲线,P′点是双曲线的焦点。该习题没有说明曲线ABC是什么样曲线,也未说明P、P′点跟曲线的关系,只笼统说曲线ABC,关于MN轴对称,所以习题有科学性问题。

2、习题脱离实际

习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问题来源于实践,解决问题才有现实意义。但是有些习题脱离实际,造成错误。例如关于理想变压器,常见如下的习题:如***2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3∶1,如***接4盏电灯Lo、L1、L2和L3,4盏电灯完全相同。原线圈串电灯Lo后接 交流电源,4盏电灯均正常发光,求电灯的额定电压。

根据理想变压器的基本公式,U1∶U2= N1∶N2=3∶1,可求出 。电灯Lo的电压也为 ,可知 + U1=220V,即可得U1=165V, =55V。电灯的额定电压为55V。习题看起来没有问题,但仔细分析会发现错误。如果L1、L2和L3三盏电灯中有一盏发生断路故障,另两盏将在超过额定电压下工作。因为副线圈电流减小引起原线圈电流减小,通过电灯Lo电流也减小,电压降低,原线圈电压U1升高,使副线圈电压升高,超过电灯的额定电压,也就是说这样的电路是不安全的。变压器原线圈不能再接负载,不然就会埋下事故的隐患。更何况市场上没有额定电压为 的电灯泡。

3、习题违背科学态度

指导学生实验,教师都会要求学生抱科学态度,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实事求是做好实验。例如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画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要求在抛出小球的位置挂一条重锤线,定出竖直方向。并以抛出点为原点取坐标,记录小球运动经过的若干个位置,画出一条从原点开始的抛物线。但教师出有关平抛运动实验的题目却不按上述要求,下面一题就是一例。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用标准计算纸画平抛运动的轨迹,***3 中a、b、c、d是实验记录的做平抛运动小球经过的四个位置。小方格边长1.25cm,求做平抛运动小球的初速度。

根据坐标***上记录的位置,可以肯定a点不是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始点。将a、b、c、d四点用曲线连起来,得到的抛物线只能是平抛运动轨迹的一部分,或是斜抛运动的轨迹。这表示做实验的人没有按照教材要求去完成实验。若学生这样做实验,将被教师评为不合格,但教师却可以用不合格的实验记录去考学生。这样的题目不该出现在学生的作业或试卷中。

4、习题缺乏物理意义

物理习题应有明显的物理意义。但有些习题缺少物理意义,请看下面一题。

如***4所示,宽h=2cm的有界匀强磁场纵向范围足够大,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一群正粒子从坐标原点O以相同的速率沿纸面不同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5cm,不计重力,请判断下列那几句说法正确?

A、在磁场右边界,-4cm≤y≤4cm内有粒子射出

B、在磁场右边界,y>4cm和y≤-4cm处有粒子射出

C、在磁场左边界,y>8cm处有粒子射出

D、在磁场左边界,0

这道习题是数学题,不考物理知识。学生没有物理知识,就凭初中平面几何知识就可以完成。在学生的作业题和考试题,这样的习题也屡见不鲜。

在学生的作业题和考试题中出现质量较差、又不科学的习题的原因很多,除了命题教师物理素质较差外,目前的应试教育是一个原因。为了让学生取得考试高分,采取题海战术,想方设法猜题押题。于是有些教师闭门造车,编出又偏又怪的题目,有的教师从网上***,不仔细推敲,这些脱离实际,不科学的习题影响很坏,对培养科技人才极为不利。这或许是中国的科技人员很难获得理科诺贝尔奖的一个原因,应引起大家的深省。

物理问题篇2

关键词:等效法 等效替代

高中物理问题的求解对不少学生而言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实际的、复杂的问题.学生普遍无法准确地抓住这些问题的本质,构建合理的物理模型,找到物理量间的对应关系建立方程求解.利用等效思维的方法能把复杂的实际问题转化为简单熟悉的问题,能够帮助我们简便、快速地处理问题.

等效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是指在保证某种效果(特性和关系)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同等效果的、简单的、易于研究和处理的物理问题或物理过程的方法.

运用等效法处理问题的一般步骤为:(1)分析原事物(需研究求解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本质特性和非本质特性;(2)寻找适当的替代物(熟悉的物理模型或问题),以保留原事物的本质特性,抛弃非本质特性;(3)研究替代物的特性及规律;(4)将替代物的规律迁移到原事物中去;(5)利用替代物遵循的规律、方法求解,得出结论.

等效法在我们的解题中有许多实际的应用,效果明显.其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主要有: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

一、物理模型的等效替代

中学物理建立了很多物理模型,如质点、单摆、简谐运动、理想气体等.对于在某一物理问题中的研究对象,如果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它与已有的某一物理模型是等效的,就可以利用那些原有模型的已知结论,以简化求解.

1.“单摆模型” 的等效替代

单摆运动具有往复运动且等时的特点,一些现实中的往复运动具有与之相同的特点.借用单摆运动的分析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如***1,一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槽,∠POM

分析:本题的难点是B球的运动时间.对运动过程中B球的受力情况分析可以发现,B球的运动模型可以等效为摆长为R的单摆模型.因此B球从点N运动至点P,经历的时间为四分之一个单摆周期.结合单摆的周期公式容易求出时间,从而判断出B球与A球的运动时间的大小关系.

2.“重力场”模型的等效替代

在重力场和匀强电场的复合场中,对于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的动能、弹力的最值问题,可将此复合场等效为“重力场”.将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等效为新的“重力”.过圆心作此“重力”的作用线,作用线与圆周的交点分别为力学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二、物理过程的等效替代

物理学中的许多过程都可以从效果上等价于较简单、较熟悉的过程,从而能方便地解题.甚至有些题目所涉及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动态”是很复杂的,但我们只要把握住起始和终了时刻的状态,定性地分析过程,运用等效的观点,将整个过程等效为一个相对简单的过程,也能方便求解.

1.平抛运动的分解等效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其运动过程等效于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这样就把复杂的曲线运动问题转化为我们较熟悉的直线运动问题.

三、作用效果的等效替代

如果两个物理量的作用效果相同,那么用其中较简单、较熟悉的物理量来代替另一物理量,可以让问题简化、易解.

1.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

分析:由于受力平衡,其他五个力的合力一定与4N的这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作用效果相同,这一合力就可以替代原来的五个力,即相当于质点只受到两个大小为4N,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当原来4N的力撤去后,就只受到反方向的4N的力的作用,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很容易得出:

2.交流电有效值的等效计算

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出来的,其大小等于相同时间内通过相同大小的电阻产生相同热量的直流电的数值.利用这一等效定义,我们可以取其一个周期内根据热量相等来计算非正弦式交流电的有效值.

例6 ***6所示的是一交变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象,此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

总之,等效法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一种迅速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掌握等效方法及应用,体会物理等效思想的内涵,有助于提高考生的科学素养,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为终身的学习、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新高考的选拔愈来愈注重考生的能力和素质,其命题愈加明显地渗透着物理思想、物理方法的考查,对等效法等重要物理研究方法我们都应让学生熟练掌握.当然,等效思维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必须在认真分析物理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合适的等效变换,才能获得简捷的求解方法.只要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多加引导,加强训练,让学生形成等效的思维习惯,就一定能不断提高学生对此类方法的熟练程度,提高其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物理问题篇3

***义

初中物理教材的特点之一是定性的知识多,在课本安排的练习题中,问答题占有很大的比例.这样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说理、分析能力和书面文字叙述、总结能力.这类习题大多是针对生活实际中某个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有关物理定律,以“为什么,是什么”,“试说明,请解释”等方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来回答.对初中学生来说,解问答题,尤为困难,往往不能用准确简炼的语言文字表达物理含义和实质,常常抓不住重点,答非所问,学生对此产生了畏难情绪.造成这种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要做改变这种困难局面的有心人,要对学生有的放矢地加强训练,使之逐步掌握解这类习题的要领和思路,最后达到练有所成,得心应手.

一、解问答题的一般思路

1.认真审题弄清题目给出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找出已知条件和要回答的物理问题.

例1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的时候,船是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为什么?

解答方法 题中表述的物理现象和过程是船从河里航行到海里,经分析,找出的已知条件是同一物体,漂浮在两种不同密度的液体中.要明确回答的问题是船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2.找出理论根据就是抓住已知条件与要回答的问题之间存在的物理原理或物理规律的联系,确定解答的依据.在上例中,可清楚地知道,物体漂浮在液面的条件是F 浮 =G,二力平衡.

3.做推理表述根据物理现象和过程,从已知条件出发,充分揭示理论根据与所要回答问题之间的逻辑联系,用精炼的语言,清晰的条理进行推理表述.如,由于船在行驶中自重不变,又由于它是漂浮在液面上,根据物体漂浮在液面上的条件F 浮 =G,二力平衡,可得ρ 河 gV 排 1 =G=ρ 海 gV 排 2 ,即ρ 河 V 排 1 =ρ 海 V 排 2 ,因为ρ 河 <ρ 海 ,所以V 排 1 >V 排 2 .当船从河里驶向海里的时候,要上浮一些.

4.复查答案解答完毕后再复查自己的推理表达是否正确,有无片面之处,语言是否做到精炼,条理清晰,这样做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解答规律的规范化和技巧性,提高答题的正确率.

二、常见的问答题型及其相关的解法

1.概念问答题指某些需要直接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例2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例3功的原理是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直接叙述法.这类题比较简单.

2.因果关系题针对题目中表述的物理现象,正确选择一个物理观点,直接把这个问题叙述出来.

例4水壶里装满冷水,在炉子上加热,水会从壶里溢出来,为什么?

例5在寒冷的冬天常发现保温瓶上的小木塞盖好后被顶起,这是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由因导果法.如例4,因为冷水受热会膨胀,使水的体积增大,当水的体积大于壶的容积时,水就会从壶里溢出来.

3.过程说明题指对一些装置仪器组成的物理线路或对实验操作步骤进行阐述.

例6根据防汛的报警器的原理线路***,试说明它的工作过程(***略).

例7简述用天平和量筒测定盐水的密度的操作步骤.

解答方法采用程序归纳法.说明工作过程必须知道物理原理,工作过程服从什么物理规律.如例6,水面上涨,浮子随着升至开关触点控制电路接通电磁继电器工作衔铁被吸下使工作电路通路红灯亮(报警).

4.现象解释题把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物理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释.

例8白炽灯丝断了再搭接上,通电时更亮,怎样解释这个现象?

例9铁路的钢轨为什么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

解答方法采用公式分析法,先要找出与题中物理现象有关的公式,然后根据题给条件分析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内在联系,从而使问题得到解释.如例8,根据P=(U 2 /R),当U一定时,P与R成反比,由于灯丝重新搭接,使灯丝变短,电阻变小,灯泡的电功率变大,所以会更亮.

5.辨析说理题区分相近而又不同的物理现象,考查学生对不同物理概念的理解.像蒸发现象与沸腾现象,重力与压力的概念,效率与功率的物理意义等.

例10两个阻值不等的导体,把它们接在同一电路中,当电流通过电阻大的导体时,产生的热量一定多,对吗?

例11利用动力臂较短的杠杆可以省距离;利用动滑轮可以省力,把二者结合起来岂不是又省距离又省力,从而可以省功,这种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解答方法采用比较分析法.遇到这类问题,思考要周密,找出不同条件下遵从的物理规律,进而辨析说明.如例10,当两个阻值不同的导体串联在电路中时,因为电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在单位时间内电流通过的产生的热量多;如果把它们并联接入电路,因为它们两端的电压保持相等,电阻大的导体通过的电流小,单位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量少.所以,原题说法不对.

6.现象原理题这种题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要回答某种物理过程产生的原因,需要说清“为什么”.这类题最常见,也是学生难以正确回答的.

例12烧锅炉时,用铲子送煤,铲子往往并不进入炉内,而是停在炉前,煤就顺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炉内,这是为什么?

例13把正在熔解的冰拿到0℃的房间里,冰能否继续熔解?为什么?

物理问题篇4

1选取研究对象

不论是力学问题、热学问题,电学问题或其他问题,都有一个选择和确定研究对象的问题。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个物体系(两个或多个相关联的无论组成的系统)。有的物理问题始终都是一个研究对象,而有的问题在不同阶段应该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可以说:研究对象选取的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我们解决物理问题的难易程度,正确选取研究对象,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例1:一架直升飞机质量为m,悬停在空中,桨翼下风速为v,求它的发动机的输出功率P。

该题容易出现的错误解法是:

由机在空中静止,因此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Fv=mgv

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明确研究对象是谁。第一步显然是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对飞机进行受力分析:受重力G和空气对它的向上的作用力F,由机悬停,G和F是一对平衡力,这一步是正确的。但下一步则属于乱套公式了,若以飞机为研究对象,则飞机的速度为零;若以空气为研究对象,那又是哪一部分空气呢?

正确的分析与解答过程

设发动机每秒钟把质量为的空气从静止加速到,发动机对这部分空气的作用力为F,由动量定理得F×1=Mv

根据动能定理,发动机对这部分空气每秒钟做功(即功率)为P=12Mv2

又根据牛顿定律及飞机处于平衡状态知道F=mg即Mv=mg所以,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12mgv

2建立物理模型

实际中的物理现象一般都很复杂,为了解决它,常常需要忽略一些次要因素,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的产物,如:质点、点电荷、光滑平面、轻绳、轻弹簧、理想变压器、弹性碰撞等等,都是理想模型。对一个具体物理问题,在确定了研究对象后,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建立怎样的物理模型。

例2:如***示,质量为m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轨道上,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现给小球一水平初速度v,求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h为多少?

解析:小球和小车一起的运动可以建立为碰撞模型,当小球上升到最高点时,二者具有共同速度。系统减少的动能ΔEK全部转化为小球的重力势能ΔEp=m球gh那么:m球v=(m球+m车)v共ΔEK=12m球v2-12(m球+m车)v2共=m球g代入m车=m球=m,即可求出h=v24g

3分析物理过程和状态

状态是与某一时刻相对应的,过程则与某一段时间相对应。任何一个过程,都有一个初始状态和一个末状态(还包括无数中间状态),对于某一确定的状态,要用状态参量来描述。一个具体的物理问题,简单的可能只讨论某一确定的状态下各物理量间的关系,复杂的问题则要涉及到物理过程。而对于一个变化方向和路径都确定了的物理过程,要注意分析这个过程遵循的物理规律,可能它是一个较简单的过程,始终按同一规律变化;也可能它是一个较复杂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遵循不同的规律。对于一个始、末状态确定了的物理过程,则可能存在着不止一种的变化路径。对一个物理问题,如果能把相应的状态和过程分析清楚,问题一般说来就已基本上解决了。

例3:如下***所示,长为l的轻绳一端系于固定点O,另一端系质量为m的小球,将小球从O点正下方14处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向右抛出,经一定的时间,绳被拉直,以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已知绳刚被拉直时,绳与竖直方向成60°角,求: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

(2)小球摆到最底点时,绳所受到的拉力FT。

解析:本题的解决思路与上题大致相同,研究对象仍然是小球,建立质点模型,也是一个初、末状态都确定的过程,但从初状态A到末状态C的两个阶段小球共经历三个不同的过程。即①平抛运动,从A到B;②在B点小球克服绳的拉力做功,速度发生变化;③小球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从A到C。

物理问题篇5

关键词:职高物理;问题情境;创设;指引;聚焦;迁移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19-03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也充分阐明了问题式教学法的内涵。问题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创造生动的问题式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平等的对话氛围,从学生困惑的情境出发,通过一系列的假设、推理、检验活动,从而解决问题,获得个体体验和增长经验,在体验、经验再应用的延伸拓展中,碰撞出新的问题……即以“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不断的“发现―提出―解决―再发现―再探索”过程,不断提升探究能力、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职高物理》是理工专业的公共课,与初中物理相比,无论在知识基础、知识应用、还是思维方法上,都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理工专业大部分为男生,文化课基础弱、学习积极性不高,自控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高,且职业学校教学对职高物理相对重视程度不够,也造成了学生学习职高物理的障碍。而基于男生精力过剩、喜欢表现及冒险的心理因素、对有刺激的一些动手行为的浓厚兴趣、对生活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 的心理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采用问题式教学法,转变被动接受知识为自主学习,强调在讨论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有效地促使学生才能发挥、精力释放、注意力转移,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障碍,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达到掌握知识、技能及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真正实现多元化素质教育的目标。现将本人在职高物理问题式教学法尝试中的些许体会小结如下。

一、合理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搭建问题的探索平台

问题情境是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动因,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可让学生从对问题情境的感知中激发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然后通过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其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物理源于生活,职高物理更偏重于应用生活,许多知识学生易通过直接生活经验得以体验。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问题、已知的知识结构入手,深入挖掘每节课的问题产生点,把授课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和探究兴趣,让学生尽快将注意力集中到问题情境中,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想象和思考。

1、素材挖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1)精选素材。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能力、情感价值知识点,精选有关绿色环保、工农业生产、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等体现人和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学科交叉渗透等方向的生活事件和热点内容,夯实情境背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精心设计。合理安排素材,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刺激、引领学生坠入问题情境,进入“思维兴奋状态”,激发问题意识。

例如:在动量的教学中,可先用多媒体展示两车相向碰撞、两车追尾、飞机与小鸟相撞导致机毁人亡等交通案例的视频,进而引入动量的概念。再在课中适时提出比如像“一些人认为婴儿由成人抱着坐在汽车里是很安全的,现在请你估计一下,在发生在很短时间的撞车中,需要多大的力才能抱住婴儿?小鸟、飞机以多大速度飞行就能导致机毁人亡的可怕后果?”等之类的问题,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增强学习效果。再如:在加速度的教学中,用视频展示并统计不同性能机动车加速到100km/h所用的时间及由同速度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过的距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兴趣,进而引入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的课题,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加速度”这一概念的理解,并为进一步探究“加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提供素材和探讨话题。

2、主体挖掘,充分激发 “认知冲突”。

全面、科学地分析学生已有认知结构、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及方法,精心设计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心理间的“不协调”,引导学生想象、积极参与和亲身体验,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强化解决问题欲望。

例如:学习透镜知识时,可利用学生学习生活中熟悉的有透镜的实物,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实物给学生观察,原本好多学生会认为它们的功能不一致,上面的透镜也不一样,但经引导仔细观察后学生不难发现:照相机,它的镜头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它的镜头也是凸透镜,它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它就是个凸透镜,它成的像却是正立放大的虚像。为此产生的认知冲突,能引发学生不由发出置疑:“同样都是凸透镜怎么成的像不一样呢?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发生变化时,成的像会怎么变?任何情况下凸透镜都能成像吗?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变化是随着什么变化的?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在哪里?凸透镜会不会成倒立的虚像和正立的实像?” 教师鼓励学生或积极参与亲身体验,或实验操作、演示,或理论论证,这种让学生经历认知冲突、心有不甘地接受事实的心理过程,进而在内心深处不会不暴发出一串串的疑问。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沉浸在呈现问题的空间中,心中不住地冒着问号,问题呼之欲出――有效的问题探索平台的搭建,为接下来学生有方向性的进行问题探究提供基础。

二、合理引导,激发学生认知矛盾,挖掘潜在的求知欲望

情境提问的问题类型多种多样,有明确问题及模糊问题,有呈现型问题、发现型问题及创造型问题,有研究型问题和应用型问题。“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物理学家海森堡这样说过。而职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概括能力相对差,在问题情境中,问题条理性不强、思路不够清晰。这就要求教师站在全局的高度,以艺术化的教学手段精练地概括出科学发现过程的精华、浓缩实际探究经历的“理想化模型”,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适时、恰到好处地抛出具有指引性的问题,指导学生拓展思维、整理思路,因势利导,冲破原来的学习习惯、思维结构,不断提升提问技巧,逐步培养学生学会问问题。

1、巧提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思路

问题式教学必须服从于整个教学任务,教学活动必须具备有意性、有效性、层次性等原则。即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有意识、有目的地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创设一系列连环式的问题情境,阶梯式呈现具有一定效度和层次的问题,使大多数学生能准确地了解自己学习的特点,及时分层评价激发、强化其认知内驱力,使学生尽快集中注意力并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电动势概念引入时。可先问:电源能维持电荷的流动原因是什么?(电源的正负极分别积聚着大量的正负电荷,电源内部存在着由正极指向负极的静电场,电源具有把自由电荷由负极经电源内部搬运到正极的能力,此过程中,就要有克服静电场对电荷做功的作用力。)又问:是什么力来实现这一过程?(一定存在着“非静电力”,它像个“搬运工”,把到达负极的正电荷从电源的负极搬到正极,把负电荷从电源的正极搬到负极。)再问:在不同的电源中,把相同的电荷从电源的一极搬到另一极,非静电力做功相同吗?不一定,即使是把相同电荷量的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在不同的电源中做的功也不一样,就像把相同的重物从一楼搬到二楼,人力做的功不一样(因为层高不同)。看来非静电力对电荷做的功与电荷的比值有特殊意义(相当于楼房的层高),这个比值不同,反映了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有强弱。为此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动势。

有了好的提问方法和技巧,促使学生多层次、多方向发散思考,兼顾大多数学生,突破由于传统教学而使学生形成的惰性思维障碍,不断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归纳综合能力、创新能力。

2、巧设问题,指导学生拓展思维

教师借助情境要把难易适中的问题设在学生有疑之处,能引起学生探究,激发学生拓展思维。即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根据实践经验、注重应用,设计难度适宜、紧贴生活的情境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这样猜测性提问和回答才会增多、推理活动才会增强、灵活性增大,而问题的解决,又能让学生“柳暗花明”,享受成功的体验,学习自信心大增,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如电磁感应教学中,可先铺垫这样一个问题:既然电流能够产生磁场,反过来,磁场是否也能产生电流呢?简单猜测讨论后,指明授课内容疏导方向,接着做引导思路的演示实验:将一根铜线直接绕在条形磁铁上,铜线的两端接入检流计,结果无电流产生。实验再次引发绝大多数学生进入思考和讨论:有了磁场不一定就有电流产生,怎样才能得到电流呢?紧接跨越式提问:假定在刚才的演示实验中有电流产生,我们将会得出什么结论?给学生发挥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之后,引导学生推演:假定导体中有电流,那就有电能,电能从何而来?引导学生回忆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得出必须有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那么如何产生那能呢?可以如何实现呢?这样,恰当设置问题,把握节奏,引导学生大胆地从多角度、多方位去猜想、去发现,并让其充分发表“高见”,或引导他们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加以论证等等。

实验展示的现象出人意料,与学生学习前概念或常识相违,使学生头脑中产生各种各样的疑惑,这样,巧设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提供学生自主建构问题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和语言组织,提出相应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建构问题的意识与习惯。

三、合理聚焦,探索问题解决途径,突破学生的学习障碍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问题的起点和开端,探索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课堂教学具体实施步骤,是问题式教学过程的关键。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学生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紧密结合。心理学家加涅指出问题的解决过程包括三方面:解题者构建问题的表征、搜寻问题空间、对解题结果成功与否进行评价。把确认的问题信息与从平时记忆减缩得来的储存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利用“发散性加工”和“收敛性加工”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 达到解决问题、积累知识的目的。职高学生大多生性好动、习惯养成较差,较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总体组织和协调,保证学生的探索过程是聚焦于问题情境,通过生问生答、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等多种方式多方位交流,解疑。聚焦问题的策略比较常用的有实验法、比较法、类比法、整体局部法、直觉法、模型法等,而一个问题的解决有时通常需要采用多种策略,教师作为教学的引航员, 应注意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启迪学生积极思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思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同学们都体验过的熟知的拔河比赛,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当然是比哪一队的力气大!”教师给以否定,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三定律分析后,聚焦问题:“怎样才能获胜?拔河时的姿势怎样获胜的机会大?为什么?”,接着,教师可通过让学生现场分小组拔河体验尝试,在情绪高昂的状态下相互探讨寻找原因:为什么有时大家认为力气大能胜的一方却没有获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拔河同学的姿势,手、脚的用力方向等,同时启发学生对拔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不难得出,只要某队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因此,增大鞋底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鞋底、地面越粗糙,摩擦系数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其次,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另外,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同学们的技巧,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还有很重要的是队员要齐心协力,将分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使产生的合力最大,夺取比赛胜利的可能性才会大大提高。时间允许的话,可让同学们根据讨论的结果,再各显伸手。

这样,通过实验法、整体局部法、比较法等多种策略的结合,合理聚焦,设置问题,启发学生探究解决问题途径,训练了学生格物致理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习养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美的愉悦和成功的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矫正陋习,向着健康成长的方向前进。

四、合理迁移,形成问题再生情境,促进能力的螺旋提升

问题式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引下“提问分析解问新问”而获得知识的积累、成功的体验、身心健康发展的循环过程。精心选择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处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习环境中,通过“问题”激发互动,通过互动深化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在有序的激励下螺旋式发展上升,形成思维的发散和迁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个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一个新问题的产生,问题式教学时,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的合理迁移,产生新的问题情境,形成良好的问题解决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点间的有效联系。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选择有本质联系的物理规律作为问题情境创设的素材,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推理、迁移,形成问题再生情境,发现并提出新的问题。如下表所示,在“场”教学中,可以通过电场和重力场知识的对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互相探究,来更好的了解、学习、体会并应用“场”知识。

通过问题链的互通、层层深入,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把未知嫁接到已知的模型,成功的知识迁移、问题迁移、策略迁移,激活学生主动探究,获得问题解决的欲望,使被动的知识传授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创新探究。

五、结束语

问题式教学就是以现代教学观念、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注重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贴近生活,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巧设问题情境,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学生问题意识,架起探究学习的桥梁和引导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潜移默化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亲身实践和探索问题,正确地理解和掌握与应用成功体验和知识经验,把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的教学结构,逐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敢于和善于通过已有的知识去开拓未知物质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最终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参考文献:

[1] 覃建玲.[J]浅谈物理课堂中的问题教学.基础教育研究,2009(9).

[2] 王 震.[J]问题教学在物理探究活动中的有效运用.现代中小学教育,2010(6).

[3] 阎金铎,郭玉英. [M]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物理问题篇6

1. 一水池深度1 m处的压强多大?

2. 一水池深度20 cm处的压强多大?

3. 一种液体体积为20 ml,质量为30 g,其内部30厘米处液体压强是多大?

4. 一水池底面积为0.004平方米,深度为0.2 m,里面盛有质量为30 kg的液体,其内部30厘米处液体压强是多大?

【分析】

问题1中,p=ρgh分别代入水的密度、g以及深度1 m即可,我们发现ρgh这三个量就在眼前,不需要去进一步寻找。这一类问题我们将其称作单层次问题。

问题2中,同样p=ρgh分别代入水的密度、g以及深度h即可,我们发现ρ,g,h这三个量中,h已经存在,但是需要处理一下。这一类问题我们将其称作双层次问题。

问题3中,同样p=ρgh分别代入水的密度、g以及深度h即可,我们发现ρ,g,h这三个量中,h已经存在,需要处理;但是ρ不存在,需要进一步处理通过m/v得到,因此这是一个含有2个并列问题的双层次问题。这一类问题我们将其称作双层次复杂问题,而问题2称之为双层次简单问题。

问题4中,同样p=ρgh分别代入水的密度、g以及深度h即可,我们发现ρ,g,h这三个量中,h已经存在,需要处理;但是ρ不存在,需要进一步处理通过m/v得到,同时v也要进一步通过sh乘积得到,因此这是一个含有3个层次问题。而第二层次有2个并列问题。这一类问题我们将其称作三层次问题。

通过比较,有以下结论:

1.学生经常做单层次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量的训练。但是单层次问题,是学生掌握基本公式的初次使用,是学生掌握了物理规律迈向解决实际问题的中间环节。

2.双层次问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量,双层次复杂问题是一种比较好的练习模式。

3.三层次问题只不过是双层次问题的进一步延伸,有点故意刁难学生的感觉,按照此逻辑继续发展会出现四层次甚至五层次的问题,而含有这么多递进层次问题的物理问题和生活中的生活问题的思维量明显不相符。

物理问题篇7

关键词: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目标 供应链管理

从世界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为企业提供巨大利润有两大领域,第一是资源,起初是廉价原料、燃料的掠夺或获得,其后是依靠技术进步,节约资源获得高额利润。第二是人力,最初是使用廉价劳动,其后则要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耗用从而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物流因其贯穿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所以合理、高效的物流能够对企业的整个生产和流通结构的协调与完善带来巨大的利润。物流――第三利润的源泉,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

一、物流管理的含义

物流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两个方面的含义。狭义的物流管理是指物资的采购、运输、配送、储备等活动,是企业之间的一种物资流通活动。广义的物流管理包括了生产过程中的物料转化过程,即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供应链管理,所以国外有人认为供应链管理实际就是物流管理的延伸和扩展。

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产品质量以及生命周期支持等。

二、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特征

1.物流管理在供应链管理中的特征

一般认为,供应链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个流的统一,那么,物流管理很自然地成为供应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管理下的物流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快捷性?:通过快捷的交通运输以及科学的物流事前管理和事中管理来实现快捷的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快捷的物流是供应链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高效的供应链的基础。

动态性?:通过动态的互联网络获得信息共享与知识支持,让企业在相对的时间范围内沟通、合作,并形成供应链。随着供应链的形成,物流及物流管理也在其中形成,随着供应链的消失,存在其中的物流及物流管理也消失。与此同时,其动态性也体现在每次物流活动都有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三个阶段。

多样性?: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的多样性体现在物流形式的多样性和物流物品的多样性。物流形式的多样性主要是指物流运输方式、托盘等多样性。物流物品的多样性是指在供应链中各环节需要的物品不是单一的,而是丰富多样的,包括同一企业同类产品的不同型号,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以及不同企业同类产品的多样性。

人性化?:物流是根据用户的要求,以多样化产品、可靠的质量来实现对客户的亲和式服务。在供应链管理中,物流既需要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同时又要实时适应客户需求变化,体现人性化需求的特点。

2.应解决的问题

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和传统企业的物流管理的意义和方法不同。由于企业的经营思想的转变,为保证供应链的企业之间运作的同步化、并行化,实现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物流系统管理将面临一系列的转变。主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实现快速准时交货的措施问题。快速准确交货不仅体现了供应链管理中物流管理的价值,同时也体现了物流企业的信誉价值。物流企业需要充分认识物流管理的功能,依托网络信息技术,作好战略研究与规划、利用现有的物流运输网络、工具与托盘进行科学的运作,尽可能实现快速地准时地为用户提供动态的服务。

低成本准时的物资采购供应策略问题。物流管理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必须解决好物资采购的低成本与准时的问题,是保证企业生产所需物资最低库存准备的必要条件,也是上游企业与生产企业之间实现紧密联系的保证。

物流信息的准确输送,信息反馈与共享问题。物流信息传输、反馈与共享在物流管理中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是保证物流运作准时、精确的关键。物流管理中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

物流系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问题。影响物流灵活与快捷协调主要有信息、***策、交通、托盘运用、运输工具等因素。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需要企业外部良好的***策、道路交通的改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需要物流相关各方的协调和相互支持。

研究供应链管理中的物流管理,认识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地位和特征,科学利用信息技术,对物流管理战略的研究以及发现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将有助于搞好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推动企业管理水平进入更高的阶段。

作者单位:张家口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孟祥茹,吕延昌,孙学琴.现代物流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12-14.

[2]王之泰.物流管理[M].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85-86.

[3]崔介何.企业物流[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75-77.

[4]王晓东.现代物流管理[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91-92.

[5]王斌义.代物流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121-122.

[6]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34-156.

Logistics Management Research

Zhang FeiyanZhao LiminHan Delan

(Zhangjiakou Education College)

物理问题篇8

   在承认物权行为理论的立法模式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处分行为包括物权行为和准物权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仅仅是针对处分人和负担人而言的,对相对方而言只能称为取得行为,但对双方都可以称为物权行为或债权行为。

    物权行为***性是物权行为无因性的前提和基础,但即使承认物权行为的***性,在逻辑上也并不能当然推导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物权行为的无因性是一个价值判断和立法***策的向题。“物权行为和债权行为的分离,在逻辑上并不必然会导致采取物权行为无因性。在规范模式上得采无因的物权行为,或有因的物权行为”。因此我们先来讨论物权行为的无因性,然后再探讨***性。

    一、物权行为无因性评价

    (一)无因性的优势

    在大多数有偿合同中,物权受让人通常同时负有向出让人支付价金的对待给付义务(互易合同除外),因此当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双方都负返还义务时,若坚持有因原则,则给付价金的一方只能向对方主张债权,而对方则可以向这一方主张物权返还请求权,同时履行抗辩权似乎也无法适用,对给付金钱的一方似乎不利。如果坚持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则对双方而言较为公平。

    (二)无因性功能的可替代性

    善意取得制度通常仅指动产的善意取得,但不动产的公信力和动产的善意取得都是基于物权的公信力原则,两者的理论基础相同,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物权编修订草案则将不动产的公信力称为不动产的善意取得,因此下文将动产的善意取得和不动产的公信力统一称为善意取得制度。

    物权行为无因性支持者认为该制度最主要的意义在于保障交易安全。的确无因性可以在一些情形下发挥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但是善意取得制度已经可以很好地发挥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无因性保障交易安全的作用消失殆尽。就连物权行为的支持者也认为,“德国民法法定对处分行为采无因原则时,显然没有注意到其制度功能与善意保护的重叠。

    无因性的支持者苏永钦先生认为,在保障交易安全方面,存在一些善意取得不起作用,而无因性可以发挥作用的领域,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苏永钦先生认为,“至少在以下六点两者(无因性与善意取得—作者注)并未重叠:}}在让与人尚未取得物权,但已有权利外形时,丙仅能主张善意取得,不发生有因无因的问题。(2)在让与人让与时若已取得物权,却尚无权利外形,如其取得物权是依占有改定方式……(3)受让人对于该让与的基础行为有重大瑕疵而无效若属恶意……(4)无因原则使取得的物权不受基础行为瑕疵的影响,物权人得行使各种物权的权能…...台湾地区“民法”一如德国,并未对所有处分行为均给予完整的善意保护,如债权让与或各种智慧财产权的处分,受处分人均不因不知处分人无处分权而有效取得债权或智慧财产权……(6)动产受让人虽属善意,但基于某些考量若有不取得的例外规定……就其中第1点而言,善意取得可补无因原则的不足,第2,4,5,6各点,无因原则又显然可补善意保护制度的不足。只有第3点,无因原因使恶意的交易相对人受到保护,似有鼓励不当得利债务人脱产之嫌,与采有因原则而使恶意相对人无法有效受让相较,显然不妥”

      但实际上,在第2 ,5 ,6等情形下,我们认为不允许受让人取得物权是正当合理的,相反,若允许受让人依据无因性原则取得物权则显得不大合适。在第2种情形下,受让人既然没有值得保护的信赖,法律也就应当阻止其取得物权(当然,间接占有时是否应该适用善意取得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在第5种情形下,不允许债权、知识产权等物权之外的其他权利适用善意取得,主要是由于这些权利没有完善的公示方式;在第6种情形下,例如对于占有脱离物适用善意取得给予一定的限制,也是正当合理的。总之,善意取得制度具体区分受让人的善意恶意,区分出让人对处分物的占有是否是基于真实权利人的意思,区分物权和其他权利,赋予其出让行为不同的效力,是要在受让人利益和原权利人利益之间进行适当的平衡,维持动态交易安全和静态归属安全之间的平衡。如果适用无因性原则,则没有考虑到这些具体的情形,以牺牲原权利人的利益为代价片面保护受让人的利益,会造成动态安全与静态安全二元价值之间的失衡。

    我们承认,在无因性和善意取得并存的情况下,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会有所缩小,但物权行为无因性无法完全替代善意取得,在无权处分的情况下依靠无因性无法解决问题,必须依靠善意取得制度。而善意取得则可以替代无因性保护交易安全的功能,无因性可能导致的保护恶意第钾人的“副作用”又可以被善意取得所避免,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不采纳无因性原则。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倘使采取推定力一公信力与物权行为的制度安排,则物权行为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功能被善意取得制度吸收,而其保护非善意第三人则缺乏价值判断上的正当理由,同时对占有脱离物又缺乏解决手段”。

    二、物权行为***性评价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问题

    1、抵押合同、质押合同的性质

    我国物权行为的一些支持者认为,抵押合同、质押合同为典型的物权合同。其实,即使在物权形式主义的模式下,这些合同也是典型的债权合同。抵押合同质押合同订立后,双方进行的抵押权质权设立行为才是物权行为,抵押登记、质物交付过程中隐含的意思才是物权合意。

      2、分离原则不同于区分原则

      物权行为的***性又称为分离原则,但分离原则不用于区分原则。区分原则,即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指在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他们的成立生效依据不同的法律根据的原则。关于物权变动的基础关系,即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的成立,必须按照该行为成立的自身要件予以判断,而不能以物权的变动是否成就为标准判断。关于物权的变动,必须以动产的交付与不动产物权登记为必要条件,而不能认为基础关系

或者原因关系的成立生效就必然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梁慧星先生主编的《物权法草案建议稿》在第7条规定:(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的区分原则)以发生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原因行为,自合法成立之时生效。在不能发生物权变动的结果时,有过错的当事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区分原则的现实意义在于纠正我国现行法的一些不合理规定。例如担保法第41条:抵押合同自登记之同起生效。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262条将其纠正为:以不动产抵押的,抵押权自记载于登记簿之日起生效。担保法第64条第2款规定:质押合同从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物权法(征求意见稿)第285条修改为:质权自出质人向质权人转移质物的占有时生效。

    其实,只要坚持物权变动的形式主义,无论是物权形式主义还是债权形式主义,都坚持了区分原则。有学者认为,“区分原则来源于德国民法,即德国法中的`trennungsprinzip’,或称分离原则。其实,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区分原则完全不同于分离原则。“应予指出的是,中国物权法草案所谓物权变动与其原因行为区分原则,似不同于德国、瑞士、台湾地区法上所谓区分原则或分离原则。依吾人通常的理解,德国法上所谓分离原则乃在肯定有一个***存在于负担行为外的物权行为,其区分或分离的,不是物权变动与原因行为,而是引起物权变动的物权行为与原因行为”。

    (二)***性的优势

    物权行为理论是一套十分完美的理论体系,以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为基础,构建出的民法体系相对科学合理。以物权行为这一套概念体系为工具,用于分析具体的法律关系,具有明确性、科学性等优点,有利于法律关系的明确化,也便于法律的适用。在锻炼法律人的民法思维方面,物权行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在当前我国民法学界,有很多的学者,特别是年青的学者,主张承认物权行为***性。物权行为的很多支持者认为,对物权行为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对无因性的批评上,否认无因性并不当然否定***性。作为回应,我们就来分析一下***性的劣势。

      (三)***性的劣势

      1、比较法上的劣势

      美国在经济、***治、***事上的绝对优势,其法律文  化也对外扩张,因而许多国际公约、国际惯例都反映出美国法律文化的特点,而美国法律未采纳物权行为。即使是在欧洲,欧盟的法律也未采纳物权行为。如果我们采纳适用区域越来越小的物权行为制度,会人为地扩大我国法律与国外法律及国际惯例的差异。

    就连德国学者都认为,“如果您问我:中国是否应该在即将制定的法律中,尤其是在物权法中采纳物权合同,那么,尽管我作为一名德国法学者确知物权合同在德国享有重要地位,但我的回答是,中国立法在法学界未澄清这一问题之前,不应该在法典中规定它。而且中国为什么要接收一个欧洲近代被少数国家接受的、一个如果欧洲法律统一则不复存在的制度呢?”

    2、难以把握性和不确定性

    我们举例说明,十六岁的m没有征得父母的同意,偷偷地从自己的存折里取钱买了一辆摩托车。m用现金支付价款后,v将摩托车交付给m。 m能够取得摩托车的所有权,因为所有权的取得对m而言是纯获利益的行为。这一点要求我国所有的法官们认识到,确实有点勉为其难。

    通说认为,物权行为在伦理上是中性的,本身不作为伦理上的评价对象,物权行为原则上不具有***的性质,不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这一点同样是国人难以理解的,况且这种观点在德国学界也还存在着争议。

    就无因性的相对化而言,德国理论和司法界发展出诸如共同瑕疵说、条件关联说、法律行为一体说等理论,但学界对这些学说存在严重的分歧,有些本身就是在拟制当事人的意思。

    试想,对于事关物权行为是否有效,物权是否变动这样重大的问题都存在如此大的分歧,如果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可能会引起法律关系的不确定性,司法实践中也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判决,无法为当事人提供合理的预期。

    正如学者指出的,“实践中法官己根据现行法形成一定法律思维习惯,如果采取与现行规定完全不同的立法,可能会造成意料之外的制度成本,此即路径依赖问题”。

    3、某些情形下的尴尬

    该理论在某些情形下会造成一些尴尬的局面,例如当债权行为有效成立,而物权行为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时。“在甲以a物与乙之b物互易的情形,债权行为成立,而物权行为不成立、无效时,甲或乙虽不能取得a物或b物之所有权,但因债权契约有效存在,其占有标的物具有基础关系,双方当事人均不得主张所有物返还请求权,或占有的不当得利请求权。惟乙得依  有效的互易契约,请求甲为让与合意,以移转a物所有  权”。当事人享有所有权却无法主张所有权返还,在  逻辑上如何解释,有待进一步讨论。

就连王泽鉴先生在评价大陆物权立法时都认为,  “宜否采取***的物权行为,而将之有因化(有因的物权行为),此固具有概念化、体系构成的功能,但其实际法律效果殆同于中国模式,另创一个物权行为似属多余。”

      三、不采纳物权行为时物权变动的理论解释

      如果我们不承认物权行为的***性,则必须回答一个问题,即在债权形式主义的物权变动模式下,如何根据当事人的意思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我们能够想像到的方式有两种:第一,认为合同这一法律行为仅仅包含有债权债务的效果意思,而物权变动则是合同履行的结果;第二,认为合同这一法律行为并非纯粹的债权债务合同,该法律行为包括两个意思表示,债权变动的意思表示和物权变动的意思表示,或者认为该法律行为包括两个效果意思,债权变动的效果意思和物权变动的效果意思。

    对于抛弃物权等行为,如何进行定性呢?其实,物权行为存在与否并不是一个事实问题,物权行为作为一个分析法律关系的概念工具,对其是否采纳,并不是一个对错问题,而同样是一个立法***策和立法选择的问题。“‘实际生活中是否存在物权合意’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命题。而以生活事实来证明物权合意的客观存在,与以生活事实来证明物权合同的不存在,同样是错误的。既然不采纳物权行为的***性,则在法律行为的分类中,没有处分行为和负担行为的区分,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的区分。因此,对于抛弃等行为,不妨就将其定性为法律行为。“法律及其理论是把抛弃物权定性为法律行为,便嘎然而止,还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它界定为物权行为,这是法律行为理论是否更加细化的问题,而非是非问题。”

    四、不采纳物权行为时相关制度的设计

    从清末的法律继受到现在,我们对大陆法系民法中德国法系之外的另一个分支—法国法系—一直很陌生。我国民法中的很多制度和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德国民法。德国民法上的很多制度,虽然表面上看不出与物权行为的关系,但是在深层次上和物权行为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我们不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就应当特别注意这一点,否则会犯一些难以想象的错误。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教训就是无权处分制度。

    (一)物权行为与无权处分

    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上,无权处分行为效力待定,除非得到有处分权人的追认或者无权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该处分不发生效力。但是,这里指的仅仅是处分行为不生效力,而作为基础行为的债权行为是确定有效的。处分行为要求处分人拥有处分权,但负担行为不要求有处分权。我们在合同法的立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这一问题的深人研究,将合同规  定为效力待定,犯了一个不小的错误。

      在无权处分问题上,我不赞成现行合同法合同效  力未定的态度,合同本身应该确定有效。合同效力未定的观点不仅不利于保障交易的安全,对交易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且会严重侵害受让人的利益。

      但是,有学者借我国合同法在无权处分上的态度来论证物权行为的正当性,认为我国合同法之所以在无权处分上存在重大缺陷,正是由于未采纳物权行为造成的,他们认为要坚持无权处分情况下合同确定有效,唯一的途径是采纳物权行为理论。

    我们承认,坚持无权处分下合同确定有效这一正确的立场,通过物权行为理论这一解释途径确实具有明确、易于理解等优点。但是,即使不采纳物权行为理论,我们通过其他解释路径同样可以合理地解决无权处分问题,即,合同本身并不要求处分人拥有处分权,无权处分下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行为的成立生效要件,就确定地发生效力。但要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除了要求存在有效的合同,标的物现存、特定且***外,还要求标的物登记或交付时处分人对处分物拥有处分权,否则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除非得到有处分权人的追认、无权处分人事后取得处分权或者适用善意取得。

    (二)物权行为与善意取得

    我国大陆学者在讨论善意取得构成要件时,通常没有将合同有效作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这主要是由于在借鉴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制度和理论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其物权行为的背景。在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理论上,没有将基础合同有效作为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其原因在于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动产善意取得,不必以原因行为(债权行为)的有效为要件……有效原因行为存在时,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所有权,具有法律上原因,原因行为不存在时,则善意受让人取得动产所有权无法律上原因,应依不当得利规定负返还的义务”。如果我们不采纳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立场,则必须将合同有效作为善意取得的一个构成要件。

    (三)物权行为与不当得利

    在物权行为的背景下,不当得利分为给付不当得利和非给付不当得利。给付不当得利的产生有浓厚的物权行为的背景,“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具有调节因物权行为无因性理论而生财产变动的特殊规范功能。德国法dernberg强调不当得利制度乃立法者用来***自创的伤痕,其所谓自创的伤痕,系指物权行为的无因性而言。”再如,其不当得利构成要件中无法律上“原因”中的“原因”通常即指原因行为,即负担行为。

    当然,如果不采纳物权行为理论,并不意味着给付不当得利就不存在,只是不当得利的适用范围会适当缩小。“物权行为无因性的缓和或废除将限缩不当得利的适用范围,但不当得利制度本身并不因此而受重大影响。”即使当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可以主张物权返还请求权时,权利人也可以主张对占有的不当得利返还。当然,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如何构建不当得利制度,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物理问题篇9

一、噪声污染

1.噪声

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定义为凡是妨碍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声音就是噪音.

2.噪音的危害

在噪声环境中工作会使人产生头晕、头疼、神经衰弱、消化不良、血压升高、心率失常等不良症状.人在强噪声环境中暴露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听力的暂时衰退或耳聋.

3.噪声的控制

(1)吸声技术主要用于厅堂、车间、房间的内部.基本方式有两种,一是使用纤维类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物棉、植物棉等,另一种是使用微穿孔结构,如微穿孔板和多孔材料等.

(2)噪声能量的传播途径有两种,一是通过空气直接传播,二是通过固体传播一段距离后、再传到空气中来.分墙体隔声、门窗隔声、楼板隔离等.

(3)在空压机、通风机、内燃机等设备的出气口处,控制内部噪声污染周边环境,必须使用消声器.

(4)控制噪声的有效办法是从振源入手.

例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解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所以B、D选项不正确.“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选项也不正确.声波是具有能量的,故A选项正确.

答案应选A.

二、电磁污染

1.电磁污染

影响人类生活环境的电磁污染可分为自然型和人工型两大类.自然型电磁污染是某些自然现象引起的,最常见的是雷电.此外,火山喷发、地震和太阳黑子活动引起的磁暴等都会产生电磁干扰.人工型电磁污染主要表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手机、电脑、微波炉、电磁炉的应用,高压输电和交通,工业电气化等使我们周围充满着电磁波,给我们既带来方便,又带来危害.

2.电磁污染的危害

经常接触高频电磁波的人常有神经衰弱症状、经神紊乱、心血管疾病、上腹部疼痛和消化不良;接触微波的人经常会出现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及丘脑下部发生机能紊乱、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降低和琉基含量减少;经常接触高频电磁波的人群中,还会有毛发脱落、体重下降、白细胞减少倾向和眼晶体白内障等现象.

此外,电磁辐射会造成电子设备、仪器仪表、通信联络、自动控制等系统的信息失误,控制失灵或发生中断等故障及电视机、收音机不能收看、收听.

3.防护与治理

(1)屏蔽防护分主动场屏蔽、被动场屏蔽.

(2)采用等效负载、天线吸收负载.

(3)采用漏能抑制器.

(4)微波辐射的吸收.

例2阅读短文:

电磁波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使人类的生活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也存在副作用――电磁污染.例如,频率超过0.1MHz的电磁波的强度足够大时就会对人体构成威胁.按照有关规定,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即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电磁波的能量)不得超过某一规定值Ie.

已知某无线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为P,设该通信设备向四面八方均匀地发射电磁波,且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无能量损失.由数学知识可知,球面的面积S=4πr2(式中r为球半径),球半径与球面总是垂直的.

根据上述资料,可估算出人体到该通信设备发射电磁波处的安全距离至少应为

,这时人体所受到的电磁辐射强度才不会超过规定值.

解析此题以电磁污染为背景,考查同学们对电功率概念及能量守恒思想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考查同学们知识迁移能力、构建物理模型的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由于不考虑传播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某一时间t内,以发射电磁波处为球心的任何一个球面上所通过的电磁波能量(4πr2Iet)都等于这段时间内所发射的电磁波能量(Pt).

答案r=■.

三、热污染

1.成因

人类在生产生活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除了靠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内能,还需要各种燃料产生的内能.燃料的大量消耗,扰乱了地球环境的热平衡,使环境遭受到了热污染.

2.危害

人在高温环境下劳动,由于出汗,体内水分和盐会大量丢失,血液粘滞度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血压升高,也可引起胃肠蠕动减慢、胃液酸度降低、淀粉酶活性下降、食欲减退和消化不良等.受热污染影响,大气会形成热岛效应,使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急剧增加,温室效应更加明显.

3.防护

为控制热污染对大气的影响,植树绿化、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是较好的措施.此外,发展太阳能、风能、水电这些洁净能源,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热排放,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减少热污染.

例3“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温室气体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核电站是利用能转化为能来达到发电的.现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则需要6×106t的煤炭.6×106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J.(煤炭的热值为2.9×107J/kg)

解析随着能源危机问题的出现,核电已为人们所重视,利用核能虽然可以极大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并非完全没有污染(核污染).不过这种污染人们是可以控制的,在计算煤炭的热量时,应注意单位统一.

答案核电1.74×1017

四、光污染

光污染是在以下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1)使用了大面积高反射率镀膜玻璃;

(2)在特定方向和特定时间下产生;

(3)光污染的程度与玻璃幕墙的方向、位置及高度有密切关系.因为人的视角在2m高、±15°左右夹角之内影响最大,光反射的强度与反射物到人眼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光污染问题的出现并不是说玻璃幕墙不要做了,而是怎样去做好.目前高科技的发展已经将幕墙的材质从单一的玻璃发展到钢板、铝板、合金板、大理石板、搪瓷烧结板等等,通过合理设计,将玻璃幕墙和钢、铝、合金等材质的幕墙组合在一起,不但可使高层建筑物更加美观,可更有效地减少幕墙反光而导致的光污染,还能进一步减轻高层建筑物的自重,充分发挥幕墙建材的优点.

例4阅读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幕墙》

最近张小姐十分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座新大厦的玻璃幕墙.有时站在她家的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幕墙就像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玻璃幕墙的反光也使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线照得通亮,无法正常休息.尤其是那种凹形建筑物,其玻璃幕墙在客观上形成一种巨型聚光镜,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能使局部温度升高,造成火灾隐患……

(1)从文中找出一个光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填入横线:.

(2)文中有一处出现了科学性的错误,请在错误句子下面画上横线.

(3)从上文中找出一个玻璃幕墙给居民生活带来的不便或危害的实例:.

(4)如何预防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解析本题通过光污染的问题,考查同学们对有关的光学知识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案(1)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2)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面镜,其聚光功能是相当可观的;(3)造成火灾隐患(或危害居民身体健康等);(4)建议对使用玻璃幕墙的范围、设计、制作和安装制定统一标准(或限制使用玻璃幕墙等).

五、大气污染

凡是能使空气质量变坏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约有100多种.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生活燃煤、汽车尾气、核爆炸等)两种,且以后者为主,尤其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所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

大气污染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径是改革生产工艺,将污染物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另外,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减少居民稠密区的污染;在高污染区、限制交通流量;选择合适厂址、设计恰当烟囱高度、减少地面污染;在最不利气象条件下,采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等等.我国已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并制订了“废气排放标准”,以减轻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

例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的尾气

汽车为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难以推卸的责任.

某些城市交通发达,车辆川流不息,行驶的汽车大量排放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废气.在强烈的日光作用下,这些排放物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这是一种浅蓝色、有刺激性的烟雾――光化学烟雾.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光化学烟雾在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发生过,它造成庄稼等植物大面积受害、建筑物被腐蚀、大气的能见度降低等.

我国***府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带给人们的危害,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财力.由于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热值大、价格低,燃烧后生成物中不含铅、污染少.因此,在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到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的汽车.

(1)汽车排放的废气在作用下,可能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光化学烟雾.

(2)针对环境污染,汽车使用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做燃料的优点是.

(3)除文中介绍的光化学烟雾造成的危害事例外,请你另举一例.

(4)请你另外提出一条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解析目前城市中仍以燃油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给人们的建康造成危害.人们正在想方设法制造污染小的交通工具,如燃气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及太阳能汽车等.

答案(1)强烈日光(2)尾气中不含铅、污染少(3)影响人们身体健康、车祸增加(答案合理都算对)(4)发展太阳能汽车、电动汽车等.

六、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与环保是我们初中物理教材中的一条重要的线索,也是我们生产、生活中所面临的两大问题.这两个问题又是互相制约的.近百年来,随着矿物能源大规模的开发和利用,工农业生产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生存环境却遭到了污染和破坏,制约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节约不可再生性能源、有效利用能源,开发无污染的新能源,保护好环境,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我们的社会和能源,留心我们身边的环境保护,做一名新时代的好公民.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也把能源问题与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热点问题来加以关注.

例6近几年来,由于受全球原油价格的影响,油价持续上涨,出租车司机们希望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为大家减负,某市出租车工会联合会收集其会员的意见和建议后,经过专家分析,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燃油价格上涨的问题,必须使出租车使用天然气,该市准备7月份建3~5个天然气加油站,出租车改用天然气后,一台车平均每天可节省30~50元燃料费.

(1)一台出租车每天需要的能量基本上是不变的,为什么改用天然气后可节省燃料费呢?

(2)使用天然气后,除了可省燃料费,还有哪些好处?

(3)随着社会的发展,请同学们设想一下,未来的汽车会是什么样的?

解析随着我们国家汽车拥有量的增加和汽油价格的不断上调,汽车的能源问题成为老百姓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我们必须不断革新汽车的燃料结构.我们目前在有些城市试点的车用乙醇汽油和油改气就是这样的例子.

物理问题篇10

企业、学校及相关科研单位在进行实验室的产品研制、教学及科研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将产生各种试验废液及废物,而这些试验废液和废物大都含有有害或有毒的成分,部分废液及废物中甚至还含有一些剧毒性的物质和致癌物等,如果这些试验废液及废物不经任何处理即排放到自然环境当中,必然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危害。与此同时,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已经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以及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威胁,所以,有效地处理好试验废液及废物,加强对这部分试验废液、废物的管理已经成为当前试验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因而,本文主要围绕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处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实验室;废液;废物;环境;处理方案

在各种生产企业、学校以及科研单位多进行的实验室产品研制、实验室教学及实验室科研等各种实验室活动当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化学试剂的消耗,自然也伴随着各种试验废液及废物的产生,这些实验室的废液及废物通常具备种类多、数量少、组成变化较大、无法集中物理等特点,若不加处理地进行直接排放,不但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同时也会危害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而,加强实验室的环保管理工作,建立起实验室环保标准体系,对实验室废液及废物进行有效的处理等问题,已经成为实验室管理工作及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内容。要真正做好对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处理工作,应当从废液及废物的管理、处理及注意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管理

以上已经提到,实验室废液及废物具备种类多、数量少的特点,因而实验室每次结束试验之后都要对废液及废物进行性处理的话,是不现实的。所以实验室应当对试验废液及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依照废液及废物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容器及器皿进行废液及废物的集中储存,待实验室废液及废物达到一定的处理量之后,再进行统一的处理。但实验室废液及废物通常情况下也都具备较强的化学性能,保管不当的话,实验室废液及废物之间很可能会发生新的化学反应,进而生成更多的有害物质,甚至造成反应事故的发生。因而对于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管理工作必须做好。具体操作时,应从以下方面来严格执行。

在进行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管理的时候,应依照规定使用统一的指定类型的容器进行储存,所选容器应当具备不易变形、不易磨损、不易老化,能有效防止废液及废物的渗漏与扩散;储存废液及废物的容器在使用前要先进行清洁,以免因容器不干净而发生交叉反应;废液及废物的储存必须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别储存,避免混合储存,以防止剧烈反应引起的试验事故;对于废液及废物的储存应当使用密封的容器,避免废液挥发产生有害气体,同时也可避免气体进入容器与废物发生有害性反应;对于盛放不同废液及废物的容器应当用标签表明储存物的种类、成分及具体的储存时间;废液及废物的储存应在避光、隔热的指定场所,避免因光照及高温的影响而造成储存废液及废物发生反应。

二、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处理

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处理所采用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相应的物理过程或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利用物理过程或者是化学反应将有害及有毒的物质进行转化、分解成低毒或无毒的物质,并进行相应的回收。就当前实验室废液及废物中,最常见的就是含汞、含砷的废液及废物,含重金属的废液、有机溶剂的废液及废物以及综合性的废物及废水等。不同的实验室废液及废物,废弃的溶液应按有机及无机进行分类,严禁将不同类别的液体混放在同一个瓶中。装有废液的容器必须具有明显的标识,标识上应注明该废液的名称、组成、浓度、日期及该溶液废弃人的姓名。将装有废液的容器放在指定地点,统一处理严禁将有毒、有害、强腐蚀性试剂及液体直接倒入水池中。废弃的洗液不得倒入下水道,应装入试剂瓶统一处理。在具体的处理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第一, 含汞废液及废物。 含汞盐的废液可先调节pH~10,再加入过量硫化钠使生成硫化汞,然后加入硫酸亚铁,生成的硫化铁能吸附悬浮于水中的硫化汞微粒进行共沉淀,清液可排放弃去。

第二, 含砷废液及废物。 加入氧化钙,调节并控制pH为8,生成砷酸钙和亚砷酸钙。好可将废液调pH至10以上,然后加入适量的硫化钠,与砷后应生成难溶、低毒的氢氧化铬沉淀。

第三, 含铅、镉等重金属的废液及废物。用消石灰将废液调pH至8~10,使废液中的铅、镉等重金属离子生成金属氢氧化物沉定。

第四, 含氰化物的废液把含氰废液倒入废酸缸中是极其危险的,氰化物遇酸产生极毒的氰化氢气体,瞬时可使人丧命。含氰废液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使pH值为10以上,再加入过量的3%KMnO4溶液,使CN―被氧化分解。若CN―含量过高,可以加入过量的次氯酸钙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破坏。另外,氰化物在碱性介质中与亚铁盐作用可生成亚铁氰酸盐而被破坏。

第五, 有机溶剂的废液有机溶液应先收集到回收瓶中,然后用无水氯化钙或无水硫酸钠等脱水剂处理,再蒸馏回收使用。

第五,综合性废水。所谓的综合性的废水主要是指实验室的废液。对于一些互不作用的废液,通常会采用综合处理的方式将其混合,调节废液的PH值至3―4之间,加入铁粉进行搅拌,用碱性物质调节PH值至9左右,继续搅拌10分钟,然后向废液中加入高分子的混凝剂进行沉淀,进而进行沉淀的清理及废液的排放。

当然,实验室废液及废物中所含的有害物质还有很多,像是废酸、废碱、有机溶剂等废液废物也是很常见的,相应实验室应依照不同废液及废物的特性,选择科学合理且没有危害性的方式来进行化学及物理方式的处理,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实现对环境的保护,避免有害废液及废物排放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三、注意问题

以上也已经提到了,对于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处理通常采用的是物理过程或是化学试验的方式来进行的,这里想对化学实验处理的方式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着重强调。

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化学实验处理法是一项具有危险性的工作,如果对于化学试验原理及操作方式不够了解,很容易导致试验事故的发生,所以相应人员在进行实验室废液及废物的化学实验法处理的时候,应当对试验原理及操作方式进行全面、充分的了解,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沾上浓硫酸,不要用水冲洗,先用棉布吸取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或稀氨水、肥皂水)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必要时涂上甘油,若有水泡,应涂上龙胆汁。至于其他酸灼伤,可立即冲洗,然后进行处理。如果酸液溅入眼内,用大量水冲洗后,再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送医院诊治。受碱腐蚀致伤:先用大量水冲洗,再用2%醋酸溶液或饱和硼酸溶液洗,最后再用水冲洗。如果碱溅入眼中,用硼酸溶液洗或2%的醋酸清洗。

受磷灼伤:用1%硝酸银,5%硫酸铜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洗濯伤口,然后包扎。

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应使中毒者撤离现场,转移到通风良好的地方,让患者呼吸新鲜的空气。吸入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硫化氢或一氧化碳气体而感不适时,应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但应注意氯气、溴中毒不可进行人工呼吸,一氧化碳中毒不可施用兴奋剂。若发生休克昏迷,可给患者吸入氧气,并迅速送往医院。

毒物进入口内:常用的洗胃液有食盐水,肥皂水,3%-5%的碳酸氢钠溶液,或将5-10m1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水中,内服后,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吐出毒物,边洗边催吐,洗到基本没有毒物后服用生鸡蛋清,牛奶,面汤等解毒剂,然后立即送医院。

避免有毒及腐蚀性药品与皮肤的直接接触,做好安全性措施,防止试验生成有害及有毒气体对自身健康产生不必要的危害。当然,试验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当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注意高浓度反应及各种剧烈性反应的控制,避免反应事故的发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物理问题10篇

学习

高三物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物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三物理必背100例,物理高三知识清单推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初中物理电学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物理电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电学100例,初中物理电学100道及答案。一、分析初学电学知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电学过程中,重难点比较多,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学生做题的时候对于比较灵活的题目解决起来感

学习

物理化学实验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化学实验10篇,内容包括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大全,物理化学设计简单实验。一、职高物理通过演示实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物理演示性实验教学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有趣的

学习

中考物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物理10篇,内容包括中考物理经典范例,中考物理29个专题。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有的放矢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考试题目

学习

新闻头条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新闻头条10篇,内容包括新闻头条每日一篇,漳州新闻头条。传统媒体的标准化、流程化、规模化是其主要特征,读者基本属于被动阅读;数字媒体时代需要个性化、快速化、简单化的阅读方式,读者需要主动获取信息。所以,传统媒体作为内容

学习

大学物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物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物理目录大全,大学物理笔记大全。4.精确到二级近似下的量子隧穿概率张靖仪,樊***辉,ZHANGJing-yi,FANJun-hui5.刚体定点转动的张量描述尹海峰,曾春花,岳莉,YINHai-feng,ZENGChun-hua,YUELi6.均质并有对称

学习

财经新闻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财经新闻10篇,内容包括周末财经新闻,最新财经新闻点评文章大全。同任何一个产业一样,财经新闻报道有其发展的过程和特定阶段。一般来说,产品的数量、质量、生产成本以及产业结构都是一个产业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而对于财

学习

物理电学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电学10篇,内容包括物理电学大全,物理电学知识点总结简短。1.电磁学的两种研究方式整个电磁学的研究可分为以“场”和“路”两个途径进行,这两种方式均在高中教材里体现出来.只有明确它们各自的特征及相互联系,才能有计划、

学习

风险投资案例论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风险投资案例论文,内容包括风险投资案例1000字,项目风险投资论文。一、假设结论1:投资实施顺序及每个顺序的风险比重后因素影响整个投资组合风险。2:新的投资组合风险能够最优化,当高风险项目排在低风险比重位置,低风险项目排在

学习

物理知识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知识10篇,内容包括物理知识点大全推荐,物理力学知识。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1-0610国内刊号:11-2441/O3邮发代号:2-824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创刊

学习

娱乐新闻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娱乐新闻10篇,内容包括娱乐新闻报道简短10篇,娱乐新闻100字左右近一个月。

学习

物理高考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高考10篇,内容包括物理题型1000例高考,高考物理史实汇总。2017年高考结束了,2018年的高考复习又将拉开帷幕。准备进入高三的学生有些激动,也有点紧张。有的不知道高考如何复习;有的想走捷径,盼望老师能猜对题目;也有的认为大

学习

大学物理实验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物理实验10篇,内容包括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大全,大学物理实验题大全。4.多功能阳级氧化试验仪的研制余大凤,宋家明,孙淼,王玮,夏晓红,YUDa-feng,SONGJia-ming,SUNMiao,WANGWei,XIAXiao-hong5.小质谱钼带温度的测量罗胤,汪人甫,姚红英,L

学习

医药销售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医药销售,内容包括医药销售技巧书籍在线阅读,医药销售的100个方法。1.皮包:包内东西要整理清楚,将产品目录和推销手册收集齐全,并放入订货单、送货单或接收单等。2.与顾客洽谈时必备的推销工具:名片、客户名单、访问准备卡、价

学习

高三物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高三物理10篇,内容包括高三物理必背100例,物理高三知识清单推荐。(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初中物理电学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初中物理电学10篇,内容包括初中物理电学100例,初中物理电学100道及答案。一、分析初学电学知识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学习电学过程中,重难点比较多,但是由于学生本身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学生做题的时候对于比较灵活的题目解决起来感

学习

物理化学实验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化学实验10篇,内容包括物理生物化学实验大全,物理化学设计简单实验。一、职高物理通过演示实验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物理演示性实验教学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有趣的

学习

中考物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物理10篇,内容包括中考物理经典范例,中考物理29个专题。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有的放矢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考试题目

学习

大学物理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物理10篇,内容包括大学物理目录大全,大学物理笔记大全。4.精确到二级近似下的量子隧穿概率张靖仪,樊***辉,ZHANGJing-yi,FANJun-hui5.刚体定点转动的张量描述尹海峰,曾春花,岳莉,YINHai-feng,ZENGChun-hua,YUELi6.均质并有对称

学习

如何学好高中物理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学好高中物理10篇,内容包括女生怎样学好高中物理,如何学好高中物理。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刚从初中升上高

学习

医学物理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医学物理10篇,内容包括医学物理学案例版推荐,医学物理学知识大全。听诊人耳感觉声音的大小,除了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外,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听诊器就是利用密封管内的气体的振动,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的一种器材。利

学习

高中物理竞赛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物理竞赛10篇,内容包括高中物理竞赛真题100例,高中物理竞赛笔记。一、注重知识的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知识拓展创新能力高中物理竞赛中所用到的部分知识已超出高中物理教学大纲要求,有些是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拓展(从定性到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