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方法第1篇
如某家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不遵守法律,违背诚信原则、弄虚作假,最终受到法律的制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教师通过展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察运动着的事物,这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观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经济法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使用口述、示范、展示等教学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是通过师生的民主对话与讨论来共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把教学过程视作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和民主交往的过程,追求的是教育的民主性。它能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就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与探究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态度。但在运用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时,必须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对要进行讨论的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只有具备这一条件,才能更有效地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教学对话是通过教师的提问、激励与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自己的疑问和见解而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教学对话法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如设立一个有限责任公司,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思考怎样建立一个公司,让学生充当公司发起人。学生通过学习《公司法》理论知识之后,可以在课堂上自由地进行表达,教师不去过分干预和控制,让学生自由思考,充分展示其思维的活跃性,自由表达其疑问和见解。教师通过教学对话法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课堂讨论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共同讨论、探究与解决问题,学生由此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与人格的教学方法。课堂讨论是一种集体思维过程的教学,它有助于所有学生的思维进步。在经济法的教学过程中,课堂讨论必不可少。对于案例分析题,教师与全班学生都将参与,各自发表观点,有不同想法的,可以相互修正,相互补充,使讨论逐渐深入。教师在组织、引导课堂讨论时要善于创设课堂讨论情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产品质量法时,了解到法律对假冒伪劣产品的制裁,但在我们身边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假冒伪劣产品的身影,让学生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同时,讨论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进行课堂讨论时,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尊重学生的人格,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讨论习惯和规范,使讨论过程井井有条,切忌使讨论陷入一种无***府状态。
三、经济法教学过程中的自主型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第2篇
如一位老师在上《慈母情深》时,确立了这样一个教学目标:“以‘发现母亲’为线索展开阅读,重点品读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片段,在体会作者表达的同时感悟慈母情深”,应该说这一目标的指向性相当明确,即在体会与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领悟思想感情。接下来的教学中,他让学生找出了描写环境的几个句子,然后让学生读一读。之后问:“这里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学生们基本上是围绕着“用环境描写突出母亲工作环境的恶劣与艰辛”来谈。接着,老师肯定地说这就是环境描写的作用。
观摩完这个教学片段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教学后,学生可能明白了环境描写是什么,而怎样进行环境描写则基本上是毫无意识。这样一来,日后的写作中,学生只能模模糊糊地记住环境描写这一抽象概念,尽管脱口而出,却很难产生有用的“作文知识”。
诸如此类的“方法教学”大量充斥于语文课堂。这种所谓的方法教学,仍然是以孤立的方式来进行简单的授受。主要是“贴标签”,既没有对方法的实用情境的考察与探究,也没有对方法效果的考量与把握,更没有对方法运用的实践训练和对运用中的核心知识的阐释……一切都置身于混沌含糊之中,用传授“陈述性知识”的方法来教学“程序性知识”,其后果必然是学生的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掐头去尾烧中段”的做法“去掉过程,去掉情境,去掉运用”,把教学变成了干巴巴、硬生生的概念堆积。它是“短命”的,必然造成学生“心智的梗塞”。
那么,到底如何进行方法的教学呢?我个人认为,必须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什么情境?它的运作程序是什么?尤其要设置情境让学生来练习这种方法。
笔者曾经观摩一位上海名师的一节课《埃及金字塔》,其中一个教学片段让我感触颇深。
在学习介绍塔“高”的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时,教师问,146米到底多高呀?作者是怎么写的?学生回答说,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与作比较的方法。于是老师出示了金字塔与40层摩天大厦的***片让学生们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理解“相当于”是在两者大致相等的情况下运用。接着,老师出示另一个句子:“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金茂大厦的一半不到。”让学生比较两句话的表达效果。学生们讨论之后进行交流。一个学生说,金茂大厦多高,我们不清楚,很含糊。一个学生说,后一句的“一半还不到”,读起来给人感觉是要说“金字塔矮”。另一个学生说,前一句很具体,让人读了一目了然……老师作了小结:选择恰当而又熟悉的事物作比较,能更好地体现事物的特点。随后,学习介绍塔“大”的句子。老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相当于______。A学校操场的一圈大约是200米。B青浦夏阳湖一圈大约2000米。”学生们讨论并交流,大家共同认为要选择“学校操场”作比较,这样读者更熟悉、易懂。
教学方法第3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 兴趣 学生
笔者作为一名一年级数学老师,面对刚入校的孩子们,心情非常激动。数学这门学科对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笔者作为带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数学殿堂的领路人,责任重大,应如何让孩子们在数学这个学科里如鱼得水,让孩子们学得快,掌握得牢,运用灵活,笔者的做法如下。
一、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
他们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学校这个大家庭,对课堂学习,尤其是对数学这个严谨学科,还不适应,容易疲劳,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因此,在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多方面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刚入校的学生对学校的一切都有极大的好奇心,我就带领学生参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让学生充分的看、听、摸,真实地感受学校的一切,最后我们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发言,把他听到的、看到的、摸到的、感受到的都描述出来。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及时地提醒学生观察理解数学的每一个步骤,自己总结出经验,并乐在其中。如在教学“0”的认识一课中,首先通过课件演示三幅画,一只可爱的小猴逐次把2个桃吃光的过程:
桃盘里没有桃。没有桃用“0”表示,说明“0”可以表示没有的。同时,我又利用直尺***说明“0”的另一个含义――起点。然后电脑演示“0”的写法。在这一教学中学生在电脑课件的强大吸引下,对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我不断利用优秀课件去刺激学生,去触及学生的大脑神经,使他们“爱上”数学,而不自觉地去猜想,去做题,去探究它。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初我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是一本卡通故事书,这本书充分体现了玩中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一切。因此,它每一课学习内容,甚至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在教学中,我首先设计好每一个环节,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视线牵引到我的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我就引导他;有些学生,就激励他;有些学生,我就批评指正他。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每一个活动中,我都让学生先观察,再讲述,再总结,再讨论,再练习,让每一个教学过程都深深印入学生的脑海。让他产生乐趣,乐在其中,其乐融融。
三、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当今,教育技术现代化已成为近年来教学改革引人注目的焦点,计算机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有力工具。在数学教学过程,恰当、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中融“声、***、学”于一体的优势,不但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有利于调动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景,使整个课堂教学洋溢情趣,充满生命的活力。
由于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他们正处于动态物体的感知反应快、印象深,所以我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创设了不同的教具,如有多媒体课件,数字卡、***卡、教具盒,实物教具等。尤其重要的是利用了多媒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例如,教学钟表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带到生活之中,通过形象具体的情境变化,动态的***像与音频信号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让学生真正融入其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从而充分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动”起来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真正做到动脑、动口、动手,那才是完美的教学。在教学中,首先,我引导学生去观察――即动脑,给他们时间,适时指导他们,用多种方法去刺激他们,让他们真正在活动中想:这是什么,它在干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怎样去理解等。其次,我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管对于错,只要他大胆发言,勇于发言,哪怕他只说出一点,我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激励的语言。告诉学生你是最棒的,你是最善于动脑、动口的,因此,我的学生都喜欢和我交流。只要他的思维、方法,结果是对得,我都会有奖励,如小红花,小红旗、小星星等。
在教学中,动手是最关键,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要真正做到眼、口、手一致是不易的。因此,我很重视这一环节。比如在教学二十以内数的认识时。我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充分利用身边的任何物体进行练习。点数物体时,其初学生是一个一个数,接着有的学生善于总结二个二个数,三个三个数,五个五个数,十个十个数等。有的学生数桌子,有的学生数豆子,有的学生数学具等,只要是他感兴趣的,他都要数一遍。从而提高了学生数数的能力,为学生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打下基础。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有信心。
五、在教学中,不断反馈教学,巩固提高教学成果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这一时期,他们学得快,也忘得快,因此,要不断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有利于提高教学成果,巩固教学成果。比如,在教学***形认识时,有些学生一离开课本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形,发现这一问题,我及时纠正教学方法,让***形和实物对照,让学生去触摸感知实物是什么***形。隔一段时间,再巩固一次,一个月以后,我发现所有的学生都牢固地掌握了***形的认识。
又比如,“0”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中,有些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说题,也就是对“0”的认识意识比较模糊,我在自习时间专门重复讲述“0”的认识,通过多媒体的展示,让学生亲身感受,有“0”和无“0”的教学,从而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对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在整册课本中,不时考验学生对数的理解,排序及初步的加减计算、人民币的计算、统计***中的计算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及时收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计划,适时地利用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的计数能力都有所提高并会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第4篇
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道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源于英美法学教育传统中的判例教学法,从实际案例出发探寻法学原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传统教学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
1.1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作为出发点,一个好的案例本身或许就是一个“故事”,较之枯燥的法学原理来说,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其中蕴含的法学原理,而是在“提问——讨论”过程中一步步得出结论,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是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达到的。在此过程中,学生也成为教学的主体之一,变被动接受为主动介入,无疑会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案例教学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答案的宣示、法律原理的告知,而是引导学生剖析案例,找出案件涉及的法律原理、法律关系及相关法律条文,解释法官的裁判、推理过程,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就具体案例而言,人民法院所作的生效裁判并非唯一的、绝对正确的答案。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是主要目的,答案本身尚在其次。因此,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应当允许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出各种结论性的意见,鼓励学生对已经存在的概念、定义、结论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教师要做的是对其逻辑推理的过程进行评析,能否自圆自说是判断正误的标准,这对提高学生***思考的能力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1.3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立足真实的案件展开讨论,学生需要做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所学的法学原理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和案件中的纠纷,使学生的法律职业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得到训练,而法律思维恰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此外,由于案例通常已有司法机关或其他部门做出的结论性意见,学生在分析过程中可以对比自己的答案与既有结论之间的差距并加以反思,找出问题所在。因此,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一定意义上有效连接“书本上的法”和“生活中的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交际式互动教学法
交际式互动教学法的基础,在于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知识的分类:(1)对法科学生的培养目标进行正确定位(即法科学生既要具备普通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养,又须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知识和分析具体法学、法律问题的能力);(2)对法学学科的知识进行科学分类,其中主要是对法学主干课中的重点知识(即法科学生必须掌握且是司法实践中最常用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正确的筛选。交际式互动教学法的关键,是对各个教学环节的组织,使参与者能够就有关的法学问题或者案件处理问题形成对话局面,实现平等交流。(1)组织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总体和个别的评价,区分出重点知识和一般知识,从而为交际式互动教学奠定基础;(2)从重点知识中进一步筛选出可供交际式互动的重点话题,选择典型的或者疑难的案例,为交际式互动教学选定主题;(3)除专业课程的主讲教师外,选择可参与交际式互动教学的专家学者和司法部门的法律工作者,作为交际式互动教学的辅助教学人员。
交际式互动教学法采用的形式,主要有:专题讨论式。以专业课主讲教师或者有关专家的专题报告、或者对专业课重点知识的疑难问题的讨论为主要形式,以学生的广泛参与和对话为辅助,从而达到学生在专题讨论和与专家的平等对话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智慧的启迪。疑难案例研讨式。法律的生命力就在于运用。而在校大学生只有通过了解和参与司法实践,才能感受到活生生的法律运作,也才能进一步增强探求知识的欲望。在目前,疑难案例的研讨不失为在校学生了解和接触司法实践的最便捷的途径。学习心得报告式。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参与上述专题和疑难案例的研讨,获得了相当的知识和智慧,为此,应当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才智、体现智慧的机会和场所。这种方式将以学生的心得报告为中心,辅之以教师的点评和必要的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模拟法庭指导式。模拟法庭教学在法学教学中受到了普遍的青睐,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在校大学生的法律实践问题。但由于它需要特殊的场所、精选案例、且耗时长、参与人数有限等局限性,因而只作为辅助教学方法之一。在此情况下,教师的指导作用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正确运用于实践的关键环节。
3、诊所式教学法
教学方法第5篇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是一种最古老的教学方法,也是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具体地说,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
讲述: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
讲解:教师向学生解释、说明、论证概念、原理、公式等。
讲读:教师利用教科书边读边讲。
以上三种方式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穿插结合地使用。讲授法的优点在于,可以使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的知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教师运用讲授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教师讲授的概念、原理、事实、观点必须是正确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和教学。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讲授逻辑清楚,学生才能够理解清楚。
3.讲究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着讲授法的效果,因此必须不断注重和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首先要做到语言清晰、准确、精练,既逻辑严密又清楚明白;其次,要努力做到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这对于小学生尤其重要;再次,还应当注意语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讲究抑扬顿挫。
二、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谈话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思考进行学习。
谈话法的优点在于,能够比较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促进学生的***思考,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和提高。谈话法的缺点在于,与讲授法相比,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它需要较多的时间。此外,当学生人数较多时,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因此,谈话法经常与讲授法等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教师运用谈话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什么内容进行谈话?提出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学生?以及学生可能做出什么样的回答?怎样通过进一步的提问引导学生?等等,教师都应当在事前周密考虑和安排。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尽管谈话只能在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进行,教师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吸引所有的学生。首先,谈话的内容应当是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注意的、在教学中具有普遍性和重要性的问题。其次,教师应当尽可能使得谈话对象有代表性,比如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再次,在谈话时适时加以适当的解释、说明作为补充。
3.在谈话结束时进行总结。在谈话中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表达得不够准确、精练,因此在谈话的最后阶段,教师应当用规范和科学的表述对学生通过谈话所获得的知识加以概括总结,从而强化他们的收获。
三、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意见,通过相互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思考和交流学习。
讨论法的优点在于,年龄和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共同讨论,容易激发兴趣、活跃思维,有助于他们听取、比较、思考不同意见,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此外,讨论法能够普遍而充分地给予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观点和意见的机会,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讨论法的缺点在于,受到学生知识经验水平和能力发展的限制,容易出现讨论流于形式或者脱离主题的情况,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这需要教师加以注意。
教师运用讨论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讨论内容。首先,要选择那些有讨论价值的内容,一般来说,讨论内容应当是教学内容中比较重要的事实、概念、原理等。其次,要选择难度恰当的内容,一般来说,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内容都不适当,前者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后者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对于未知的东西,任何意见都是有价值的。学生总是从自己的逻辑出发去理解和思考,因此各种不同意见尽管可能离正确答案相去甚远,但却最真实地反映了学生的想法。教师不应当“裁判”,急于指出各种意见正确或错误,而要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充分的讨论理解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以及为什么对、为什么错。
3.善于引导。教师应当在学生讨论时全面巡视、注意倾听,善于捕捉讨论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在讨论遇到障碍、深入不下去时教师适当点拨,在讨论脱离主题时加以提醒,在讨论结束时帮助学生整理结论和答案,等等。这些对于讨论法的运用都是必不可少的。
四、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练习法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实践性学习。
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任何技能技巧都是通过练习形成、巩固和提高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及时、集中的练习,能够在这方面取得比较迅速的效果。
教师运用练习法,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进行练习,怎样才是达到了练习的要求,使学生的练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避免练习的盲目性和机械性。
2.指导正确的练习方法。教师要在练习之前讲解和示范正确的练习方法,并且保证学生基本掌握,以便提高练习的效果。
教学方法第6篇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药物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1],是中医四门核心基础课之一,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运用的桥梁课程。学生只有学好了《方剂学》,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医学其他课程,所以研究和探索《方剂学》教学方法,对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笔者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讨如下。
1 启发式教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传统的方剂学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按教材编排逐方顺次讲授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病因病机、组方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内容。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基本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课堂信息,不肯积极思考,不仅课堂缺乏生气,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临证遣方用药能力。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可以根据相应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方剂的功效、组成原则及配伍特点,比如桂枝汤的教学,先介绍其药物的组成,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5味中药各自的功效主治,引导学生自己综合分析出桂枝汤的功效主治,再结合桂枝汤主治病因病机及组成原则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出桂枝汤的方解,重点突出其桂芍相配、调和营卫的配伍特点,最后介绍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学”,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剂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前期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等知识在方剂学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和融会贯通。
2 案例教学法,强调临床运用
案例式教学法,就是通过以临床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思考,从而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补充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为学生早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3]。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医学高等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医院进行,为了让学生早日具备临床意识和临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非常有必要。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改变方剂学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并可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培养学生遣方用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的选择多以名老中医临诊的病案,我们广泛收集了古今名老中医运用经方***各种疾病的病案作为日常的教学资料,将这些病案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能充分的理解。在教学中,每个章节针对临床常用的方剂选择1-2个案例。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不超过10人,重点讨论如何辨证,如何选方,药物如何增减等,每个小组最后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点评、分析。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已学过的方剂,又加强了临床“选方-组方” 用方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3 实验教学法,进一步增强理性认识
我们开设相关实验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方剂学理论知识,增强学习、运用方剂的兴趣和自觉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观察”实验,对比观察小青龙汤对用组织胺喷雾致敏诱发哮喘豚鼠的平喘作用。还有“十灰散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牵正散抗惊厥作用实验观察”等,通过这些演示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学生不仅可以验证方剂的实用性,还能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学生能运用实验方法探讨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功效和作用机理,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 实践教学法,培养动手能力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见习,进行实践教育,特别是跟随系里和附属医院老专家临诊,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医临床诊疗的全过程,并选取合适的临床病例让学生自己辨证处方,增强学生对处方用药过程的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归纳演绎教学法,注重对比学习
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方剂名称比较相似,但组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方剂的制方原理、药物配伍及临床运用规律的一门中医基础应用学科[1],是中医四门核心基础课之一,是中医学理、法、方、药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连接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运用的桥梁课程。学生只有学好了《方剂学》,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医学其他课程,所以研究和探索《方剂学》教学方法,对于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笔者将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探讨如下。
1 启发式教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传统的方剂学教学以讲授法为主,主要是由教师按教材编排逐方顺次讲授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病因病机、组方配伍意义、临床应用等内容。
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基本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课堂信息,不肯积极思考,不仅课堂缺乏生气,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临证遣方用药能力。应用启发式教学法,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可以根据相应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法,重点让学生理解方剂的功效、组成原则及配伍特点,比如桂枝汤的教学,先介绍其药物的组成,然后引导学生回忆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这5味中药各自的功效主治,引导学生自己综合分析出桂枝汤的功效主治,再结合桂枝汤主治病因病机及组成原则的讲解,引导学生分析出桂枝汤的方解,重点突出其桂芍相配、调和营卫的配伍特点,最后介绍桂枝汤的临床应用。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学”,通过引导让学生掌握学习方剂的方法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前期所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中医诊断学等知识在方剂学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和融会贯通。
2 案例教学法,强调临床运用
案例式教学法,就是通过以临床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分析、思考,从而培养他们***思考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补充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为学生早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3]。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医学高等高等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的临床能力的培养主要在医院进行,为了让学生早日具备临床意识和临床思维,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法非常有必要。案例式教学法可以改变方剂学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法单一的状况,并可活跃课堂气氛,进一步培养学生遣方用药、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的选择多以名老中医临诊的病案,我们广泛收集了古今名老中医运用经方***各种疾病的病案作为日常的教学资料,将这些病案适当的调整,以便学生能充分的理解。在教学中,每个章节针对临床常用的方剂选择1-2个案例。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组不超过10人,重点讨论如何辨证,如何选方,药物如何增减等,每个小组最后进行总结,教师再进行点评、分析。案例式教学法的应用,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已学过的方剂,又加强了临床“选方-组方” 用方能力的训练,同时也培养了创新能力,为今后进入临床应用打下基础。
3 实验教学法,进一步增强理性认识
我们开设相关实验课程,进一步促进学生理解方剂学理论知识,增强学习、运用方剂的兴趣和自觉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小青龙汤平喘作用的观察”实验,对比观察小青龙汤对用组织胺喷雾致敏诱发哮喘豚鼠的平喘作用。还有“十灰散对小白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牵正散抗惊厥作用实验观察”等,通过这些演示性、验证性及综合性实验,学生不仅可以验证方剂的实用性,还能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学生能运用实验方法探讨方剂的组成、配伍规律、功效和作用机理,从而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为以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4 实践教学法,培养动手能力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附属医院见习,进行实践教育,特别是跟随系里和附属医院老专家临诊,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医临床诊疗的全过程,并选取合适的临床病例让学生自己辨证处方,增强学生对处方用药过程的理性认识,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归纳演绎教学法,注重对比学习
在方剂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方剂名称比较相似,但组成功效主治有一定的差异,这给学生学习方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后再给学生讲解。如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这三个方剂,名字相似,组成大不相同,但都可以***厥逆之证,这就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后才能形象的讲解三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利于学生进行对比学习,更好的掌握这些方剂。还有一些以一个方剂作为基础方,适当的增减就衍变成了其他方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进行一定的演绎,如四物汤是补血的基本方,加入桃仁、红花就成了桃红四物汤,功效侧重活血养血,加入阿胶、艾叶、甘草就成了胶艾汤,功效侧重养血止血、调经安胎。四物汤随着君药的变化,其功效主治也不同,熟地为君侧重补血,川芎为君侧重行气补血,白芍为君侧重缓急止痛补血。归纳演绎教学法从不同角度,对名称相似或功效主治相似的方剂进行比较,对同一首方剂进行演绎分析,能促进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这些方剂的证治机理与配伍意义。
6 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几个细节问题
首先要注重教学的导入,结合一些方剂应用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大青龙汤时结合刘惠民老中医用该方为伟大领袖***同志***感冒的故事,既强调该方应用的广泛性,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强调方剂的煎煮方法和注意事项,如大承气汤,先煮枳、朴,后下大黄,纳芒硝即可;小承气汤则将大黄、枳实、厚朴一起煎煮。大承气汤体虚者、孕妇慎用,中病即止。最后一定要强调背诵方歌,我们的做法是每次课后留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熟读本次课所涉及的方歌,背诵方歌作为课后作业,每次课前用5-10分钟默写上一次课所讲授的重点方歌,作为平时成绩纳入考核,并辅以平时不定时举行趣味方歌记忆比赛,强化方歌的记忆。
总之,通过方剂学的教学,要让学生掌握方剂的组成、功效、主治、配伍特点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方剂的能力,达到能自行“组方”和“用方”的水平,为学习临床各科课程和临床实践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谢鸣.方剂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 1.
教学方法第7篇
比如:学生对疾病的病因、病理等纯理论性的知识感觉特别抽象,而且在基础课中这些内容已经出现过,学起来感觉很吃力,缺乏兴趣,有不想学习和恐惧心理,而对于一些直观内容如:临床表现、***等内容理解较好,兴趣较高;根据这些情况,并且结合当前形势,我们尝试在民族班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突出少而精的特点,通过集体备课,将病因、病理、发病机制等内容适当压缩,减少课时,而对临床表现及***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将减少的课时放到这一部分来,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掌握了重点知识,减轻了学习压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调整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的理论专业水平和操作技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才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内容讲的生动且具有吸引力。为了更好的与学生沟通,我们在民族班的授课中配备了一定比例的民族教师,其次我校进行了教学改革,要求临床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并且六所临床学院的教师共享,各个临床学院共同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小讲课等教学活动,抽调有临床经验和讲课效果好的教师进行交叉授课。另外有计划分批次的将这些老师送出去进修学习,让教师在教学和临床工作中不断接受新的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3改进教学方法、灵活机动授课
我院外科是由七个亚专业组成,各个专科疾病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要求乡村医师班的授课任务由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外科教研室来统一组织讨论,改变以往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各个专业可根据自己的特点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我们常用的有病例导入法、情景教学法、换位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外科总论章节时,因为总论内容比较抽象,又见不上合适的病人,我们采用案例导入法,使学生参与了教学的全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容易理解,教学效果显著。又如我们在讲普外科的阑尾炎手术***时,我们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分别扮演手术医生,麻醉医生,医生助手,洗手护士、巡回护士等角色,通过这种学习,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重参与,重感悟、重实践,使学生身临其境,理喻其中,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4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
外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基本手术、基本操作及手术过程,仅仅凭语言描述会使少数民族学生们接受起来非常困难,我们巧妙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文、声、像并茂,形象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当采用动画,使讲课生动有趣。比如在心胸外科心脏手术时,因为手术的特殊性,学生不能进入手术室参观,所以我们在讲此内容时,适当插入小段手术录像,此时的场景就如同在手术室现场学习一样,很快引起学生的的极大兴趣,学生从感知上直接了解到手术过程,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5重视学生外科实验及临床见习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