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脱俗10篇

清新脱俗篇1

1、李碧华说过:什么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还有等我已经心冷后你的殷勤。

2、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3、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4、爱与不爱只是一字之差、垂柳落叶河上飘,轻烟浮云随风摇。落暮寒鸦添秋意,小挢流水任寂寥。

5、再深的爱也要经得住平淡的流年、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6、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7、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8、嘘、我的伤才刚刚睡着。

9、曾以为我是那崖畔的一枝花,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人海一粒渣。

10、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11、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12、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13、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14、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15、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16、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17、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18、大笑是绽放的微笑。

19、如果你的快乐不是因为我、是不是放手才算拥有。

20、孤独的人常表现得很坚强;寂寞的人则多半温和。

21、回忆如困兽、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22、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23、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24、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25、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26、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27、一再的隐忍,一再的退让,()却换来了盛宴上的谎言。

28、只为他放弃一座城池、在天光大亮的时候、奔赴一场或生或死的未知。

29、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泽一场。

30、永远年轻,永远装嫩,永远不知好歹,永远热泪盈眶。

31、你来我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我们该这样对待缘分与爱。

32、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33、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清新脱俗篇2

2、垂柳落叶河上飘,轻烟浮云随风摇。落暮寒鸦添秋意,小挢流水任寂寥。

3、错过的年华在北漠开出斑斓的紫薇花、却荒芜了轮回的春夏。

4、大笑是绽放的微笑。

5、躲在万劫不复的街头、微笑参透覆水难收。

6、孤独的人常表现得很坚强;寂寞的人则多半温和。

7、回忆如困兽、寂寞太久而渐渐温柔。

8、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9、睫毛下的伤城路过了谁的风景谁的心。

10、李碧华说过:什么叫多余?夏天的棉袄,冬天的蒲扇,还有等我已经心冷后你的殷勤。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关于青春的唯美句子唯美意境语句阳光唯美的句子

11、路过的风景、有没有人为你好好收藏。

12、你来我信你不会走,你走我当你没来过。——我们该这样对待缘分与爱。

13、你我形同陌路,相遇也是恩泽一场。

14、你走过多少条街、会想起多少次我呢。

15、如果你的快乐不是因为我、是不是放手才算拥有。

16、如花美眷 也敌不过似水流年。

17、始终在做着重复的两件事、爱他以及守护。

18、我把所有的伤心走一遍,最伤心的是你不在终点。我把所有的绝望走一遍,最绝望的是你还在起点。

19、我爸面对我发胖一事发表了看法:没有韩红的命,还得了韩红的病。

20、我目送沿海的日落、紧抱一个醉生梦死的枕头、游不出回忆却学不会放手、怎么走。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关于青春的唯美句子唯美意境语句阳光唯美的句子

21、我祈望,在某个风光明媚的街角,我遇见你,然后遇见我自己...绘一场生死契阔的游戏、为我们的故事写一个结局。

22、我想看一场盛大的流行陨落的过程、我要一直不停许愿、许到沧海桑田瞬息万变直到靠近你微笑淡晴的脸。

23、我在漫天风雪的回忆里披荆斩棘、你却在哪一个的字典里演绎皈依。

24、我只是难过不能陪你一起老,再也没有机会,看到你的笑。

25、戏子入画、一生天涯。

26、幸福右边、荒芜人烟。

27、嘘、我的伤才刚刚睡着。

28、摇曳在笔尖的舞姿、是聚光灯下最浓烈的一抹艳红。

29、一再的隐忍,一再的退让,却换来了盛宴上的谎言。

30、永远年轻,永远装嫩,永远不知好歹,永远热泪盈眶。

看过此唯美的句子的网友还看了关于青春的唯美句子唯美意境语句阳光唯美的句子

31、用一根火柴烧一座蜃楼、借这场大雨让自己逃走。

32、有些人注定是等待别人的,有些人是注定被人等的。

33、再深的爱也要经得住平淡的流年

34、曾听人说,回忆是一座桥,却是通向寂寞的牢。

35、曾以为我是那崖畔的一枝花,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人海一粒渣。

36、这年头,谁不是带着一箱子的面具走天涯?

清新脱俗篇3

缺陷之美

日本茶道虽追求精神上的“一心”,但却倡导面对现实生活的不完美,欣赏缺陷。比如,茶道中使用的茶碗,不论从造型到色彩等,常常可见到不均衡一致的陶瓷品,有的左右不对称,有的是釉没足色,有的更是表面粗糙。还有茶室中的花入或挂轴等茶道美术品,入眼的常常不是整齐划一的感觉,多是参差不齐。这种带有缺陷的美,却常有深度的魅力。日本茶道认为,缺陷的美,是一种奇数单一的美。就如中国书法中的行草,行云流水间的狂草,在不是正楷的忘形中,独自拥有一种看似不整齐规范的奇美。

简素之美

简洁朴素单纯的美,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第二属性。日本茶道文化的基本元素之一,是禅宗的“无”,所以,茶道的简素,就是“无”的表现之一。比如,日本古来建筑中,神宫和茶室的建筑,虽然理念上都推崇简素之美,但神宫的简素和茶室的简素,却是同一概念下的两种简素。神宫的建筑是古朴、庄严、静穆,京都的桂离宫,东京的明治神宫,选材上用巨木和整齐的巨石等;茶室的建筑,则是简单、纯朴、寂静,选材上是就地取材,粗木简瓦搭成,诠释了一种脱离于寺院的俗世修心养性之愿望。这两种简素,都体现了日本禅学的美感。茶庭中只有常绿树木而无花草,茶室中的挂画,也多为水墨淡彩的山水之作。尤其是茶室中的木柱或横梁,看似毫无精雕细刻,却有种稚拙笨朴的素美,令人入目难忘。进入茶庭和茶室,举目所见,没有绚烂只有素雅,这种简单的素美的深处,蕴藏着枯淡的清寂之美。

枯槁之美

毫无感觉的空白澄明,枯老中的孤高,历经岁月沧桑的变迁,不论怎样的苍老,其中都有着无觉的静默之美。在茶室中,常常见到挂轴中的书法或画,墨迹淡薄难辨,或者老旧斑剥的茶盒等,虽然一目所见,有种枯槁之状,但却令人感悟一种枯中沉淀的力量,外表不再强大,内在却雄气的阳刚厚重之美。

自然之美

无心,无念,无意识。不论是茶师或茶客,在茶室中,相视深礼一敬时,彼此流露出来的平常心态,为自然之美。古来日本茶道文化中,视人为做作的行为不美。所以,从茶见到茶人的行为,皆追求自然状态。比如,使用的茶碗不需名匠之作,不需华丽釉彩。最好的茶碗,就是自然烧制的粗陶。这和现代的一些所谓茶道新风完全不同。刻意的完美,不是美,自然无心的美,才是纯美。

幽玄之美

中国的古诗句有:庭院深深深几许,这和日本茶道提倡的幽玄之美,有着相同的意境。幽玄之古美,是一种无限深幽之处的无限意境之美。比如,在幽暗茶室中,简单的眼神和无言的会意,有种心领神会的幽深玄美。这种东方的含蓄之美,在茶道文化中达到极致。留白处的空阔意境,是一种自觉自悟的韶美,是一种非日常耀眼明灿的幽深玄阔之美。幽玄,不是阴暗沉郁之气氛,而是沉静中的寂落之美。

脱俗之美

踏入茶庭,走过碎石板路,进入茶室入座,这一过程,是一种短暂地脱离红尘俗世的忘我之境。放下尘念,远离喧闹,进入神清心宁的境地,这是日本茶道文化的一种忘我脱俗之美。日本茶庭的露地“石板路”,不仅仅是一条短短的路径,而是一种更多象征意义上的回归身心本我的回家之路。进入茶室前的净水洗手等动作,也是一种净心脱尘之举。茶道追求的脱俗之美,不是简单地脱离世俗红尘,不食人间烟火,而是让疲倦的身心得以短暂的净化,再以清新的“我”回到日常俗世中前行。所谓的脱俗,不是表象的脱离现实的生存规则,而是令人在真实生活中,自然畅顺地融入世道。利休大师倡导的“心中一尺自悟”,便是对脱俗最练达的诠释。世人若能心中有道,胸中有规地行走尘路,便不易迷失本我,会走得更逍遥自在。比如在茶席中聚会的开始前或结束后,禁忌高谈阔论地炫耀财富和摆弄学问之谈。不论是茶师还是茶客,茶前茶后的交流,大多是轻语温句的情趣之事。脱俗,便是俗人在此一时,求得此一刻的清净俗念之愿。

清新脱俗篇4

【关键词】苏轼;清雅旷达;超凡超脱;黄州词;艺术风格

中***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12-0132-03

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思想和文学创作的转折点,也是他文学创作的黄金季节,他在这一时期的词创作达到了巅峰。较之黄州以前的词,这一时期词人更为深刻而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人格襟怀和高情逸趣。他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流传千古的名篇,如《念奴娇》(大江东去)、《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等。在那劫后余生的四年零两个月的贬谪生涯里,苏轼将黄州时期清雅的生活内容、睿智的思想情感和深邃的生活哲理以超然于一切穷通祸福的旷达襟怀引入词中,才情勃发而佳作不绝,从而使他清雅旷达,超凡超脱的风格在词坛卓然独树。

一、清雅旷达

“清”是超脱世间庸俗氛围的趣味和胸襟。黄州词“清”的主要表现是清雅超俗,清新自然,清雄阔大。

清雅者,若空谷幽兰,冰清玉洁、超凡脱俗也。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小序为: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作于元丰三年(1080年)。词中作者借孤鸿寓个人身世之状,抒清高自守之情,而呈清雅脱俗之气。此词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从孤鸿的眼中来写幽人,词人此情、此景,谁能知晓?高山流水,知音何在?“时见幽人独往来”,惟有“缥缈孤鸿”。下阕句句写孤鸿情态,又字字言词人心声,“惊起”两句,“既写离群孤鸿的惊惧,又表词人因乌台诗案而忧谗畏讥的孤寂处境,以及有恨无人理解的苦衷。“拣尽”两句,既写出了孤鸿宁肯栖居冷寂沙洲,也不愿攀附高枝的本性,又表达了词人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这里的孤鸿是一种象征,代表苏轼坚贞正直,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全词托物咏人,以物自喻,达到物我交融的艺术境界,使超尘脱俗的清雅之气浸透全篇。

清新者,如《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小序为:陶渊明以正月五日游斜川,临流班坐,顾瞻南阜,爱曾城之独秀。乃作斜川诗,至今使人想见其处。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慨然而叹,此亦斜川之游也。乃作长短句,以《江城子》歌之。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境,吾老矣,寄馀龄。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作于元丰五年(1082年)二月。首句“梦中了了醉中醒”,一反常理,说只有醉中才清醒,梦中才了然,表达了愤世嫉俗的情怀。此句表明,苏轼能理解渊明饮酒的心情,深知他梦中或醉中实际上都是清醒的,这是他们的共同之处。“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g,依旧却躬耕”,充满了辛酸的情感,这种情况又与渊明偶合,两人的命运何其相似。渊明因不满现实***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贬所躬耕,这又是两人的不同之处。苏轼带着沉痛辛酸的心情,暗示躬耕东坡是受***治迫害所致。“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于一番议论后融情入景,通过对春雨过后乌鹊报晴这一富有生机的情景的描写,隐隐表达出词人欢欣、怡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下阕开头四句以写景为主,极富立体感。这几句中,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给人以超世遗物之感。作者接着以“都是斜川当日景”作一小结,是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展现了词作清新自然的特点。

“清雄”可以理解为雄放,阔大、清丽、飘逸等涵义。王鹏运在其《半塘手稿》中评说了北宋诸名家的词风后说:“唯苏文忠公之清雄复乎轶尘绝迹,令人无从步趋。”《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可视为清雄风格的代表作,词的下阕是体现整个作品的精神所在。“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江面上狂风涌来,惊涛骇浪,狂风巨浪暗色调中一点“白”,突出“白头翁”。这是一幅充满动感的风起浪卷***,画面中心是一白发渔翁出没于波涛之中,履险如夷,用一“舞”字,来写白发渔翁搏击风浪的身姿,他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无所畏惧。对白发渔翁来说,不管宋玉所辨的是雄风还是雌风,都是“快哉”,因为他心中存有“浩然之气”。

“旷达”就是指其词中所自然表现出来真正属于他生命本质的,经过了千锤百炼之后的超旷洒脱的襟怀。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东坡之旷在神”。苏轼总是能将一己之遭遇放在生生不息的历史长河中去观照,他不仅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人生之无常,还具有一种通古今之变的眼光。因此,邈远的时间感、旷古的空间感、历史的沉重感、深邃的现实感,以及由此数者所升华出的自我归宿感、道德情操感、超尘拔俗感、旷达通脱感、人生执着感,都在他的词中有所表现,就是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的人生荣辱得失能超世俗地对待、观物能超然于物外的哲理妙悟之旷。

郭绍虞在《诗品集解・续诗品注》中引述了无名氏对《诗品・旷达》的一段注语:“惟达则能悟,识古今之变,旷则能容,若天地之宽。所以观风俗,察物理,通人情,吊兴亡,验***治,览山川,其视得失荣枯,毫无系累,悲优愉乐,一寓于诗,而诗之用不可胜穷矣。”这是对苏词旷达的佳注。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东坡词则超然物外,别有天地。”《念奴娇》(大江东去)一词,是作者神游赤壁,触目兴感挥洒而作。苏轼之为人,以雄视千古的姿态、超然尘外的心境纵观天地万物。全词将江山之胜、英雄之业、贬谪之慨熔为一炉,笔力、境界极豪健雄放。但苏轼写此词,不是要畅发吞吐八荒的进取之志,而是要表现谪居黄州时潜思内省的放旷之怀。开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古今成败,随大江浪淘而去,是通观古今的超脱;结尾“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是非荣辱,洒向永恒的江心明月,是妙悟自然的洒脱。这一首一尾精警处乃是词旨所在。这首由超然物外的气度、吞吐大荒的胸怀和真力弥满的精神境界所创造出的词呈现出旷达的风格。

二、超凡超脱

黄州词苏轼以审美的人生境界为特定的思想内涵。以超脱的情调、超凡的艺术境界,以及自然的化境为突出的艺术表现。 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营造出了超凡的艺术境界:

小序为: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w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春。词的上阕写杨花是实,拟人是虚,词人将杨花化作有生命的思妇,思妇那千种相思、万般柔情,尽在对杨花拟人化的描写之中,让读者通过想象去体会实中之虚。下阕直接抒情是虚,词人借景抒情,虚是通过实来表现的。通篇不知是写杨花般的离人泪,还是写离人泪似的杨花,这便是实中含虚、化实为虚的模糊美,营造出了超凡的艺术境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饱含着超脱的情调。从序中就可看出苏轼与朋友遇雨后不同的应对态度,突出了词人履险如夷、泰然自若的精神风范。途中遇雨本极平常,而深谙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便成了千古绝唱。他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件看似平常的生活小事,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一蓑烟雨任平生。”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不畏坎坷、我行我素的超然情怀。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表现出其旷达超逸的胸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荣辱得失、***治风云又何足挂齿?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从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启示和顿悟。因为作者仕途蹭蹬,终至身陷囹圄,而后又以罪人身份编管黄州、躬耕东坡,***治上、生活上都经历了不少风险与磨难。他的心胸就像大海,对风雨变化虽然敏感地不时泛起涟漪,但在总体上又能摇之不浊,维持自己大体的平衡。

这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抒写了他独特的人生与处世态度,表达他对人生忧患问题的透彻思考,反映出词人坦荡旷达的胸怀和潇洒从容的精神气度。其实,苏轼对人生的无奈、世事的可悲因其天才气质和个性特点,有着比他人更敏锐、更强烈的感受。苏轼无论遭遇什么不公平对待,始终坚持一个原则: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胜固欣然,败亦可喜。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做到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到达了一个真正的“逍遥游”的境界!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达到了自然的化境。在春夜,苏轼骑着马在蕲水边缓缓而行,经过酒家饮酒而醉,醉后乘着月色归去,经过一座溪桥。在明月当空下,看见清溪辽阔的旷野流过。清澈的溪水,寥廓的天宇,广袤的野外,在明月朗照之下,这美好的自然,无限的空间,便和词人旷达的襟怀融合在一起了。此时,词人不胜酒力,“我欲醉眠芳草”,写出了浓郁的醉态,但词人更是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下阕开头二句。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进一步抒发词人对月色异常迷恋、珍惜的心情。“解鞍欹枕绿杨桥”,词人干脆用马鞍作枕,倚靠着它斜卧绿杨桥上“少休”。这时候,词人尽情地享受着自然给予的温情,感受着无忧无虑的人生的惬意。在如此境遇下,苏轼美美得睡了。此时此刻,我们感觉到的是词人那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情怀。沉睡中的苏轼,把自己的身心完全融入大自然。当词人醒来时,已经是“杜宇一声春晓”了。春天的黎明又是一番景色了。这首寄情山水的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反映了词人在黄州的狂放生活,描绘出了一个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境界,表达了他豁达、乐观、以顺处逆的襟怀。写景之中,处处有“我”,“我”之情怀,即在景中。天上的明月、云层,地上的溪流、芳草,乃至玉骢的骄姿。杜鹃的啼声,无不与“我”融为一体。不论是醉还是醒,是月夜还是春晨,都达到了与自然合一的化境。

黄州时期,苏轼吸收庄子的虚静的审美自由心态,从而更显人性自由,从中凸现个体感性生命价值的极度张扬。同时,苏轼受到了佛家倡“空”思想的濡染,主张“清空”,追求风格平淡。通过他对儒道佛思想的通脱理解和灵活接受,使黄州词呈现出一种清雅旷达,超凡超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2:275,352-353, 314-315.

[3] 曾枣庄.苏词汇评[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0,304,314.

[4] 陈鸿样.人间词话人间词注评[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79.

清新脱俗篇5

陆晚晚的原型就是历史上的庆恭皇贵妃,一生无子无女,她就是抚养嘉庆长大的女人,她在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十五日去世,后被安葬于裕陵妃园寝。

陆晚晚是一个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天性善良气质温婉,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显得尤为特别,不争不抢的性格让乾隆对她另眼相看,成为乾隆的宠妃。凭借清新脱俗的外形脱颖而出,低眉顺目,眉宇间增添一丝担忧,在后宫嫔妃们形形色色的尔虞我诈中,陆晚晚给人一种清新脱俗,荣辱不惊,十分淡然的既视感。

(来源:文章屋网 )

清新脱俗篇6

论文摘要: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也堪称 21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征,并蕴涵着现代性特征。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张恨水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文化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当今文学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 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 《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这正是张恨水的价值所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张恨水传统的旧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他作品中所包含的现代性特征,从而在历史的流变中欣赏他的独特价值。

一、 传统文化特征的体现

张恨水的小说赢得新旧两方面读者欢迎与他创作背后独特的文化心态有关。他说:“由于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青年,我已剪了辫子。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词曲,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这一方面是新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是旧的传统的文化心态。但毕竟时代氛围不同了,他所处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失去主导地位的时代,外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成为强势。迫于时代压力,再加上在新式学校受教育时“我受着很大刺激,极力向新的路上走”,使他具有趋时向新的心理。然而,在张恨水的心理构成中,无疑传统文化成为主导。他的趋时向新的心理只不过是时代压迫下新的文化心理的无奈追加,只是起着催化他适应时代要求的作用。由此他的文化心理构成逃不出“中体西用”的框子。这决定了他的文化心态是稳中求变。促使他在旧的传统文化支撑下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素养,使旧的文学焕发出富有现代性的活力。导致他具有如此的文化心态,当然有“过渡时代”的原因,再加上他个人所接受的旧式教育,使他“长久地在新旧文化之间徘徊着,艰难地进行着对新旧文化的独特选择,在新旧兼容中探索着对传统文化的改良。”

作为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的文化特征。张恨水的小说深植于丰厚的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的地层,水***融地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审美因子连脉,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走向的一种必然。虽然,古代神话与传说的审美形态简单,审美方式稚嫩,但是包括现代通俗文学在内的所有的通俗文学都同它有着割不断的审美渊源。张恨水的小说虽然在审美形态和审美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基本形态方式未变。如《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和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四角恋爱中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令人啼笑皆非。 而《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离合也是在生动曲折的故事推进中让读者获得无限的审美情趣与愉悦。

张恨水由于是一个传统型文人,自然具有丰富的传统思想特征。他从启蒙时期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少年时代熟读孔孟之书,形成正统的儒家文化心理,成为他的人格支柱。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他坚持儒家伦理道德。他把道德修养视为“立人”、“立国”的根本,将 “尽孝”、“尽忠”视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他的个性与气质与儒家标榜的“忠孝仁爱信 义和平”的道德信条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其作品中主人公的一些性格特征成为他这种性格特征最生动的注解。从《啼笑因缘》中主人公樊家树对待爱情的心理中,可以看到很深的儒家文化心理特征。他对爱隋的艰难选择体现了传统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人由传统向现代过渡中徘徊、彷徨的心态。他具有强烈的“平民化”色彩,这与儒家的“爱民”思想相关。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具有淡泊名利的儒家内敛的风范和为人处世的伦理特征。他对于沈凤喜、何丽娜的爱隋选择,无疑是在传统儒家伦理与审美价值观下做出的选择。由于他固守东方传统文化,所以喜欢具有东方古典美的少女沈凤喜,而不喜欢具有现代西方美的何丽娜。作者故意将沈、何两人的面貌设计一样,更让读者明白,樊家树的选择,女性外表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个人内在气质。樊家树在儒家审美情趣的影响下,更喜欢天真浪漫、温柔多情、委婉含蓄的沈凤喜,显示了他对以儒家审美价值观为基础的东方情调执著而深沉的追求。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张恨水小说乃至他本人身上浓郁的传统情调与儒家文化特征。 传统佛道思想更是张恨水重要传统的文化特征。我们看到他借助佛教来超越现实人生,解脱内心痛苦,寻求精神和谐。同时,他又用道家思想使自己享受生命乐趣。我们可以从他的重要作品《金粉世家》看到浓重佛教的“色”、“空”风格。张恨水在自序中也说过“今吾儿死,吾深感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名利何为?作和尚之念,又滋深也。此以吾思想而作小说,所以然,《金粉世家》之如此开篇,如此终场者矣。”在《啼笑因缘》中,樊家树与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爱情本身具备世事姻缘各有机缘的佛教思想。

何丽娜为获得樊家树,宁愿一个人呆在西山别墅,清心寡欲,用佛学来解脱自己。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张恨水浓厚的佛教文化特征,张恨水是借助佛学来体验人生的悲凉感,用佛学去支撑起自己的人格大厦。由于双重人格的影响,加以旧诗词的熏陶,张恨水具有浓厚的名士情结,这也是他的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他自己也曾说过:“用小铜炉焚好一炉子香,就作起斗方士来。这个毒是 《聊斋》和《红楼梦》给我的。《野叟曝言》也给了我一些影响。”他的成名作 《春明外史》的主人公杨杏园无疑是对张恨水自己的一个有效注释杨杏园是位颇有诗兴词趣 、性格孤傲、不乏正直善良的人但由于没有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保障,其名士气不是很潇洒具有穷愁的意味。他淡泊名利,具有超逸淡远的人生态度他对梨云除了情感寄托外,自然具有才子佳人传统文化情结的根由。当梨云死后,他写挽联,清明祭典读悼文,如在第二十九回中,杨杏园独自游园,心情落寞,借景想起 “春江水暖鸭先知”、“红飞花影瘦”等诗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流落异乡,颇有名士气的文人形象。杨杏园的哀而不伤、乐而不***的风范,不仅是儒教风范,也是名士情趣的表现形式。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张恨水的名士情结。

张恨水小说的审美题旨同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联系,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从审美的综合因素来看,张恨水小说不侧顷承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社会言情的走势流向,且极力地拓展了通俗小说的审美疆界,增强了作品的审美张力,使张恨水成为中国传统小说真正的嫡传者。

二、新的文化特征的融合

张恨水处于过渡时代,自然我们会发现他身上富有活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特征。他主张创作要符合时代要求。他具有传统的“风流才子文人隐士”的思想习性,又有对新事物与时代风气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张恨水身上具有同时代知识分子趋新避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的小说逐步摆脱旧文学的束缚,不断吸纳新文学富有现代特胜的因素,获得广泛的欢迎肯定。他走着一条同新文学殊途同归的路。他一方面坚持传统文化,用通俗小说的各种样式创作;另一方面又因时而变,将旧的东西转化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恨水因时而动的趋新特点可从他对传统章回体通俗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性改造中体现出来 ,使之重获生命力。张恨水凭借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吸纳新文学各种必要因素,他认识到旧的通俗小说艺术更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主张 “花样无非翻旧套,文章也要顺潮流”。他在作品取材、思想设定上顺应时代潮流,淡化封建士大夫立场,接受个性***意识和平民精神;在艺术技巧上花样翻新,学习新文学技巧、注重细节描写、性格刻画和景物描写。

张恨水对旧章回体小说现代性改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张恨水小说具有浓郁的反封建色彩。如《春明外史》、《啼笑因缘》从社会一文化角度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罪恶;而《金粉世家》是从宗教一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维系的大家庭制度的衰亡过程及其必然趋势。这些作品的叙述态度是理性的、温和的。张恨水在《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虽然没有对民主自由进行显性的呼唤,但在一系列冷静平和的描写中,透露了他对民主自由的渴望憧憬。在《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身上具有现代女性特征,她可以说是我国20世纪初叶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女性典型。她有林黛玉的才情、孤高和多愁善感。在爱情失落后,她就有脱离金家自力更生的打算,并主动向金燕西提出离婚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她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摆脱金家奢华的大家庭的束缚,最终走上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自食其力的道路。她以卖文、卖字为生,生活虽清苦,却十分清白自在,成为当时许多女性奋斗的一条道路。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全新的现代思想与特征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的熏陶。 张恨水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化特征,更在于他紧跟时代选取题材、内容。他主张 “我于小说的取材,是多方面的,意思就是多试一试。其间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者多”。而在创作中他是不肯和时代相脱离的。“至少我是不肯和时代思潮脱节的人。”再加上他的创作是 “叙述人生”,因此,紧跟时代选择创作、题材,是他无法避免的。

张恨水对章回体通俗小说的改造也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他将我国的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与旧章回体通俗小说不同的特征。对此,他有自己的主张:“关于改良方面,我 自始就增加一部分风景的描写和心理的描写。有时也特写些小动作……这是得自西洋小说,所有章回小说的老套,我是一向取逐渐淘汰手法的,那意思也是试试看。在近十年来,除了文法上的组织,我简直不用旧章回小说的套子了”。在人物描写时除了运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外,他适当用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如 《啼笑因缘》里沈凤喜的描写多用心理剖析。《金粉世家》里女主人公冷清秋的塑造,更多借助心理描写完成。在情节结构上 ,张恨水将传统小说的曲折多变、引人人胜与现代小说睛节结构的开放性结合起来。对传统的粉饰现实的大团圆审美观念的不满和唾弃,是“五四”新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张恨水小说情节设定上具有这一现代性文学特征,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倾向。《春明外史》主人公杨杏园与梨云、李冬青虽缠绵多情,却以悲剧结尾。《金粉世家》就是主人公冷清秋的悲剧叙述。《啼笑因缘》更是对传统审美圆满主义的一大突破。

总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恨水新旧文化特征,发现他走的是一条用创作实践使旧的通俗小说焕发活力的道路。张恨水的存在昭示了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对今天的文学现代性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命题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转化,成为现代文学的有机营养。张恨水对旧的通俗文学的改 良,无疑成为这个命题的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张恨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学因素的融合是成功的。这同张恨水不断的探索创作有关,这种一生不止的探索精神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活力。

参考文献:

[1]张伍.忆父亲张恨水先生 [M].北京 :十月文艺出版社,1995.

清新脱俗篇7

却来到人间。

你是一位仙子,

却下凡还泪。

命运似乎不肯放过你,

接二连三地与你作对。

母亲病死,寄人篱下;

父亲逝去,婚姻受阻。

遭受了这么多的苦难,

你却依然超凡脱俗。

.

你聪慧出众。

你写的诗永远清新淡雅,

立意新颖。

你的诗,

易安都未必能及,

何况是那八面玲珑的薛宝钗?

.

你高洁淡定。

面对世俗的一切,

你都不屑一顾,

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始终如一,

做那个真正的林黛玉。

.

你多愁善感。

潇湘馆中的倚窗洒泪,

大观圆里的葬花悲吟。

看见月缺,你长叹;

目睹花落,你悲泣。

也许,哭才是你发泄悲伤的最好方式。

.

你孤寂冷傲。

世俗似乎与你格格不入,

你只好选择了独自一人,

在房中哭泣。

别人说你尖酸刻薄,

又有谁知道,你内心深处的痛楚?

.

一位超凡脱俗的仙子,

凄凉地离去。

临死前的呼喊,

多令人心酸。

你走了,离去了,

但是,你仍是那永远的林黛玉,

清新脱俗篇8

论文关键词:才思敏捷,清癯雅脱,刚直不阿,凛然正气,耿介坚贞

一、诗歌中寄寓了对广大人民无限的同情,并且歌颂一股高洁、正直和清廉之气。

郑板桥出身于没落的士大夫家庭,他亲历生活的艰辛和磨难,对下层劳动人民有着更深的理解和同情。其文学作品多以民间疾苦为题材,处处关心民众,文风朴素平实,特别是诗歌,写得通俗易懂,具有新意,能反映、揭露社会的黑暗,总把人民的苦难放在心上。诗中很少用典,常常借物言志,托物抒情。

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他写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满怀对百姓的深厚感情,生动描绘了潍县风土人情,借墨竹反映民间疾苦,表达了他关心民生的虔挚情感,抒发了为官者的爱民之心,曲尽委婉、脍炙人口,在民间广为流传。①

他的《竹石》诗“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可谓家喻户晓,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是一首绝好的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风神;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四面八方的狂风。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隐喻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和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要面对现实,战胜困难,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有一次,郑板桥的一位好友笑着对他说:“您才思敏捷,出口成对,为自己写一副联语吧。”郑板桥便认真地写起来:“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两面枝。”竹叶是低垂向下的,梅花都开在枝条的阳面,这副联语维妙维肖地表达出他虚心好学、刚直不阿的高尚气节。

郑板桥在山东潍县辞官临行前,百姓都来送行,郑板桥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一头让人骑着前边领路,一头驮行李。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清廉如此,送行的人见了都为之感动,依依不舍。郑板桥向潍县的百姓赠画留念,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从此,郑板桥回乡以画竹为生度过了他贫寒而有气节的一生。

二、书法取各家之长,杂糅真、草、隶、篆等书体而自成一家,具有独特的形式美感。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生平以画为第一生命,而死后书家名声却高于画家的名气。他的书法,以兰草画法入笔,极其潇洒自然,被称为“六分半”书,这也是郑板桥对自己独创性书法的一种谐谑称谓,渊源于隶书中有一种笔画多波磔的“八分书”。所谓“六分半”,其意大体是隶书,但掺杂了楷、行、篆、草等别的书体,有多种字体的风格,穷极变化,明媚动人,体现出郑板桥书法艺术独特的形式美。郑板桥的书法与绘画一样,亦具“狂怪”意趣,著名画家傅抱石这样分析郑板桥的书法:“他的字,是真、草、隶、篆四种书体综合起来的一种新书体,而且又用作画的方法去写。”板桥的书法初学黄庭坚,融入兰竹笔意,其用笔方法变化多样,撇,捺或带隶书的波磔、或如兰叶飘逸,或似竹叶挺劲,横竖点画或楷或隶、或草或竹,挥洒自然而不失法度;结体扁形,又多夸张,肥瘦大小,偃仰欹斜,呈奇异狂怪之态。他的书法不但在字体上与众不同,在章法布局上也很别致,疏密相间,正斜相揖,安排得错落有致,主次有别,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人有'乱石铺街'之喻,他存世的许多作品,都显现出这一独特书风。世上多说是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不与时人同。

郑板桥的这种创格和变体,开创了书法历史的先河,一改当时书法界“滑熟”、“媚俗”的风气,对当时书法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清何绍基亦题跋曰:郑板桥“一生跌宕牢骚,奇趣横溢……字傲山谷(黄庭坚),间以兰竹意致,尤多别趣。山谷草法源于怀素,素师得法于张长史(张旭)其妙处在不见起止之痕。”现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在《论书绝句》中写道:“坦白胸襟品最高,神寒骨重墨萧寥。朱文印小人千古,二百年前旧板桥。”

可见,郑板桥的书法之所以闻名,被称为“板桥体”,是因为他的作品有它自身的特色,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设想郑板桥当初如果只是用隶书或行楷,即使模仿名人的笔迹再出色,也不会在书法界有如此大的成就吧!

三、擅画兰、竹、石等题材,作品中体现他坚忍不拔、清正脱俗、傲岸不屈的个性和气节。

郑板桥一生擅画兰、竹、松、菊、石等,尤以画兰、竹、石著称,他的兰、竹之作,遍布世界,驰誉中外。板桥绘画,学于现实,博采众长,自成风格。他主张“不泥古法”, 重视艺术的独创性, 重视深入生活,观察写生。效法“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春之竹、万古不移之石”,做“千秋不变之人”,这是板桥所欣赏的“四美德”。他画的兰花用笔秀劲潇洒,多而不乱,少而不疏,芳兰数丛,浓墨画花,秀逸多姿;浓淡疏密,墨色淋漓,天趣横溢、轻盈飘洒,不与群芳争艳,不夸容貌颜色,独自散发着清清的幽香,具有“清癯雅脱”的意趣。竹是虚心、清高、有节、脱俗的象征,他画的竹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 用笔清劲利落,潇洒奔放。竹叶往往是一笔勾成,虽只有墨色一种,却能让人感到竹的勃勃生气。

郑板桥所画的竹多得之于“纸窗,粉壁,月光,月影中”,又经过从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的艺术幻化,因而能“笔情纵逸,随意挥洒,苍劲绝伦”(秦祖永《桐荫论》)。②他画竹,四十年来从未间断过,他对画竹的'意似'作过准确精辟的分析:“盖竹之体,不为俗屈。”郑板桥画的竹不特为竹子写神,却豪迈凌云,他笔下的竹竹竿三俩,枝繁叶茂,清瘦俏劲,挺拨向上,富有节气,倚岩而立、杂石而生,苍劲豪迈。《丛竹***》是他的墨竹***之一,画面构***奇特,竹杆分左右两组纵列,顶天立地排列起来。为使竖线不板滞,中间斜数组竹叶,竹竿中大片地方题字数行,构***上产生了奇妙的变化,奇中有险,拙中见巧,更给画面增加了新奇感,使竹更加挺拔,这是为表达自己的高风亮节, 傲岸品质蓄意制作的。③老干新篁,简洁清秀,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浓淡得宜,笔致灵动疏爽,极其傲然。作长题于竹叶之间,妙趣横生,流露出一种动人的美感,体现出郑板桥刚正不阿、耿介坚贞的性格和坚韧不拔、虚心向上的精神,是他人格、兴味、力量、追求的象征。

郑板桥以诗书画怡情,他的作品把深刻的思想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富有思想性、创造性和战斗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板桥风格。其中蕴涵着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耿直坚韧的道德情操,体现了他刚正无私、不为俗屈的凌云豪气。在当今被功利和物欲所左右的社会生活中,当你品读了板桥的诗书画作品以后,你将会由衷的赞叹,你将会感受到一种精神的陶冶、思想的净化和心灵的洗涤。

参考文献

①薄松年 中国美术史教程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1版

清新脱俗篇9

1、温婉娴淑:温柔、文雅而美丽的意思;

2、千娇百媚:形容女子姿态美好;

3、明目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4、倾国倾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5、清艳脱俗:清新又艳丽,脱离凡俗;

6、香肌玉肤:皮肤细腻,就像冰玉琢磨的一样;

7、博学多才: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8、温文尔雅: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9、风姿卓越: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

清新脱俗篇10

摘 要:姜夔是宋代词史上承前启后的

关键词 人,他的词开创了“清空”的美学境界,意境高妙,语言典雅,自成一家,并在宋词的“俗”而复“雅”的道路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关键词 :姜夔 宋词复“雅” 贡献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人,早岁孤贫,一生未仕。然而,就是这位仕途不顺,屡次落第,终生都靠友人接济的落魄文人,却对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并在创作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在词的创作上,打破了传统的婉约、豪放两种境界的限定,开创了既非豪放又非婉约的新的美学境界,在柳永、周邦彦的婉约妙曼和苏轼、辛弃疾的刚健雄奇之间,走出一条清空逋峭的路子,在宋词的“俗”而复“雅”的道路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一、词由“俗”复“雅”的道路

词从隋代萌芽以来,大致经历了由“雅”而“俗”,又由“俗”至“雅”的历程。这里所指的“雅”,本为《诗经》六艺之一,即在审美趣味上,要符合儒家“乐而不***,哀而不伤”的传统诗教;在语言风格上,则要求典重深雅,绝忌俚俗浅露,也就是朱熹所谓“雅有制而其辞庄重”之“雅”。

宋初,由于统治者提倡屡建功勋的臣僚安度晚年,在士大夫阶层滋长了一股浓厚的享乐思想,他们抱着一种“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人生行乐耳,何自苦如此”的人生态度,把词作为筵席上娱乐遣兴的工具。晏殊就是“未尝一日不蒸饮”,且“必以歌乐相佐”的士大夫[1]。而他的词,也充满了娴雅的情调,有着雍容、富贵的风格。“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等词句,即以温婉圆润的字句表现一种富贵气象。

词到柳永发生了重大变化。柳永因仕途多蹇,常常流落于柳陌花衢和茶坊酒肆,并把坎坷遭遇形诸词中,遂形成风靡一代的局面。此时,词已从士大夫贵族的筵席上走向市井阶层,由香艳柔丽向曼声轻俗发展,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还倡导了雅俗共赏的词风。他的词颇受低层人们喜爱,黄升在《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中就说其词“多近俚俗,故市井之人悦之”,“不知书者尤好之”。然而这种“俗”是为文人士大夫所不齿的,比如王灼在《碧鸡漫志》中就指斥柳词“浅近卑俗”“词语尘下”。

柳永在词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忽视的。在他的开拓下,词体发展得日臻完善,且在题材内容上有所突破,反映了城市生活和他的浪荡生活。此时的词已经有助于个人性情的抒发,有助于作家更深入地沉潜于社会人生。但柳词多为应歌而作,没有涉及更广阔的社会人生。且柳词中确实也掺杂了一些情趣不高的内容,使当日文人及后世士大夫为之嗤鼻。因此,柳永之后,词的复“雅”的序幕就已经揭开了。

在词由“俗”复“雅”的道路上,苏轼、秦观、周邦彦等大家都作出了各自的贡献。苏轼以诗为词,在词的创作中引入诗的题材、诗的气格,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2]。但是,苏词的雅是不被一些正统词家所认可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就说苏轼的词“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秦观、周邦彦在词的创作中则“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周济《宋四家词选》),把苏轼所开辟的广阔局面又拉回到风月流连、艳情涂抹的老路上来,思想境界也不出叹老嗟卑、伤离忆旧之类的范围。因此,他们对词的雅化也是不彻底的。苏轼称秦观的词“尤以气格为病”,张炎则批评周邦彦词“失之软媚”,又说他的词“意趣却不高远”。

姜夔是真正在词由“俗”而“雅”的道路上作出重大贡献的鼎力人物。他的词不仅弥补了秦周词格力之弱,意趣之俗,而且纠正了秦周词思想内容的狭窄。他从超远、深邃的立意着手,或以健笔写柔情,或以雅笔写家国之恨,使词重新走上了“雅”的道路。正如清人汪森《词综序》所说:“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炼,复于醇雅。”他的《暗香》《疏影》等咏物词即可说明其词品的高洁,立意的超远。《暗香》从往昔写到当今,句句不离梅花,句句借咏梅花寄托怀人的情思,并用今昔、盛衰的对比,衬托出离思之深,境界高洁,构思精巧。《疏影》则对梅花的品格表示赞美,对它的遭遇表示了深深的惋惜、同情,其间渗透着词人的身世之感。这样的词,已经由原来文人士大夫娱宾遣兴的工具,变成了文人士大夫抒发身世之感和家国之恨的最佳载体。

二、姜夔词独特的艺术成就

张炎《词源》说:“词要清空,不要质实。清空则古雅峭拔,质实则凝涩晦昧。”张炎所谓“清空”,具体到姜夔的作品,就是空灵蕴藉、超凡脱俗、高雅峭拔。正如詹安泰先生所说,他“极意创新,力扫浮艳,运质实于清空,以健笔写柔情,自成一种风格,仿佛诗中的江西诗派。”[3]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代表作《暗香》《疏影》最能体现其清空词境。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在这首词中,“旧时月色”几句,写过去赏梅的豪兴,与下文“长记曾携手处”相呼应,烘托出梅花的清幽隽美。“而今渐老”转入当前,说兴尽才短,无心赏梅。“但怪得”再转,写梅花撩人,逗引情思。以下写折梅寄远,无法送达,红花也深深思念玉人;几经转折,而以梅花将谢,玉人难见收煞。再看: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这首词上片着重咏梅的品格,先写貌,次写神,再写魂,用典故也是为了突出梅花的纯洁、孤高、幽独。下片着重咏梅的遭遇,“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一片随波”等,都是形容梅花的凋落、飘荡和飘零。

张炎说:“词之赋梅,惟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唐圭璋则认为“此首咏梅,无句非梅,无意不深。而感怀今昔,托喻君国,尤极曲折回环之妙”[4]。就这两首词而言,获得这样的高度评价,实不为过。

姜夔是一个狷介清高、不乐时趋、襟怀洒脱的人,在品尝了人间的千种风情,万般心酸,体会到“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赢得天涯羁旅”的无奈,面对“乾坤虽大知者少,君不见古人拙处今人巧”的现实而“十年心事转凄凉”之后,他常常悠然于严风盛雪间,体味“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真趣。也因为这种性格,便特别喜欢秋冬暮夜的景物和冷艳凄美的色调。于是,他笔下的事物都被抹上了一层凄黯的色彩。他似乎特别钟情“冷”字:

“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暗香》)

“淮南好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踏莎行》)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酺初赐。” (《翠楼吟》)

“倦网都收,归禽时度,月上汀洲冷。” (《湘月》)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扬州慢》)

“谁念我,重见冷枫红舞。”(《法曲献仙音》)

“十亩梅花作雪飞,冷香下,携手多时。” (《莺声绕红楼》)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小重山令》)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念奴娇》)

冷月、冷香、冷云、冷梅、冷风、冷山、冷枫……这个“冷”字,为作品所描写的景象事物增添了一种高蹈出尘、超妙如仙的姿态,颇有“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的特殊风韵。同时,也传达了作者自己的落寞心境和清苦况味。

姜夔词的“清空”,还表现在写柔情而无脂粉气,写家国之恨而不“失之慷”,真正做到了“情志统一”。这与他早年曾“三熏三沐师黄太史氏”有关。姜夔学诗,曾经师法江西诗派,后来虽然摆脱了江西诗派的桎梏,但因为受其影响较深,不仅在诗作中留有江西诗派的痕迹,在词作中更汲取了江西诗派清劲瘦硬的笔法。

姜夔生于乱世,对中原沦陷、国哀民苦的现实不能无动于衷,因此他也有家国之慨、讽谏之意,面对失意的现实,也曾唱出了时代的强音。但姜夔毕竟不是辛弃疾,他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不能以尖锐的笔触大声疾呼,直抒胸臆,更不能驰骋疆场,立功报国。他只能走上研辞炼句、选声揣色的道路,化刚为柔,在词中隐晦曲折地流露出伤时感事的情怀。因此他的词显得温和平正,柔中带刚,伤今怀古之情也是一波三折,挪转翻腾。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三百篇美刺箴怨皆无迹,当以心会心。”(《白石道人诗说》)《扬州慢》抒发了作者的“黍离”之悲,应该说,内心深处是沉痛的,但这种沉痛却是以温和委婉的词句表现出来。作者深沉的感慨,不是一眼就可以看穿的,而需要透过全词的情思才能领会。

扬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情景俱佳,意境兼胜。词的上片主要是描写惨景,“清角吹寒”三句,重在写今,但今中有昔,回环往复,丝丝入扣,使凄凉倍见,更容易触动“怆然”的情怀。下面主要是抒发悲情,运用杜牧的故事和诗拓开词境。“俊赏”是写过去,“须惊”则写现在,由昔及今,今昔并写,而怀昔却是为了伤今。“二十四桥仍在”,是说景物依旧,世事已非,桥还在而时已变,使人顿生惆怅之感。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说:“‘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及千百言,亦无此韵味。”确实如此,姜夔词中感慨之意多,激昂之情少,包含其中的“黍离之悲”,比起辛派词人豪情满怀的爱国壮词,自是一支深沉凄怆的哀歌。

三、姜夔的贡献

词自晚唐的温庭筠、韦庄以来,其内容大多为宫体和艳情,色泽绮丽,格调婉约。这种风气笼罩词坛数百年,两宋名家,除少数外,概莫能免。姜夔也多写闺怨情思、离情别绪,但却以清刚的笔调来写柔情。如“阅人多矣,谁得似,长亭树,树若有情时,不会得,青青如此。”(《长亭怨慢》)“旧游在否,想如今,翠凋红落。漫写羊裙,等新雁来时系著。怕匆匆、不肯寄与,误后约。”(《凄凉犯》)等,写的都是儿女幽寂之情,但深沉的离愁别绪却是以健笔出之,既不失之气格,也不失之软媚,而透出一股冷冷之气。所以陈廷焯说姜夔的词“声情激越,笔力精健,而意味极是和婉,哀而不伤,真词圣也。”又正如夏承焘所说:“白石在婉约和豪放两派之外,另树‘清刚’一帜,以江西诗派瘦硬之笔救周邦彦一派的软媚,又以晚唐诗的绵邈风神救苏辛派粗犷的流弊。”[5]他的词摒弃了柳永“俚俗”,吸收了周邦彦词的“典丽”,且弥补了周词的软媚之失,清丽雅致,空淡深远,使词复归“雅”的道路。

总之,姜夔词独标清雅一路,正如张炎在《词源》中所说的:“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不仅“清空”,且又“骚雅”。姜夔所倡导和身体力行的“雅”,使词在音律、形式技巧等方面都更臻完美。这种完美迎合了文人士大夫的兴趣和口味,但也正是这种形式上的完美,使词逐渐脱离了市井阶层,又回到了文人相互吟哦咏叹、表现自我身世之感的层面。词的价值取向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词的题材风格的缩小和偏狭。在宋词艺术形式进一步归于圆熟的同时,词的生命力消退,宋词艺术开始走向衰落。不管幸与不幸,姜夔就是站在这个交接点上的人物。

注释:

[1]叶梦得:《避暑录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

[2]胡寅:《酒边词序》,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

[3]詹安泰:《宋词散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唐圭璋:《唐宋词简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新脱俗10篇

学习

连带责任担保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连带责任担保10篇,内容包括连带责任担保函范本,连带责任担保免责案例。

学习

艺术民间艺术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民间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民间艺术专题论文范例,民间艺术剪纸的论文。民间艺术创作有时也是艺人们切磋技艺的一种途径,例如春节将至,剪纸艺人们聚拢在一起共同剪纸创作,对于作品的好坏势必要有一个比较。因此艺人们对于自己的

学习

会飞的汽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会飞的汽车10篇,内容包括会飞的汽车资料,会飞的汽车故事。车子的底部有一个喷射器,我摁了一下蓝色那个按钮,“砰”的一声,汽车一升到天空中了。一群群的大雁向我的车飞来,好像在想,这是什么东西呀?长着怪模怪样的,是我们的伙伴吗?我

学习

社会秩序论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秩序论文,内容包括社会秩序相关论文,社会实践论文1500字。(2)社会现象不仅具有外在于个人的***性,还具有对个体的强制性。而涂尔干所强调的,即是这样一种社会决定论。对于他而言,社会事实不仅是一种作用于行动者个人的外在强

学习

大义灭亲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大义灭亲10篇,内容包括大义灭亲经典例子,大义灭亲意思。3、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4、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5、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6、历史上那些能

学习

自我检讨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检讨10篇,内容包括自我检讨范文,员工自我检讨。我不能无视,于是,我写这份检讨书,认真的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如下1、种什么因,结什么果;2、要别人善待自己,必须先善待别人。就本次事件,差不多,就这样了吧,这两点,是我这两天,反复念

学习

大学社团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社团10篇,内容包括大学社团详细介绍,大学社团简报范文10篇。在我社每年举行的会员代表大会上,我社都要宣读《**文学社章程》,目的是让我社全体会员能够很好的学习章程,了解我社,共同建设我社。为我社注入新的后备力量,为召集

学习

欢乐时光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欢乐时光10篇,内容包括欢乐的时光文案,欢乐时光方奇。下午,妈妈、奶奶和姑姑们正在包年夜饺子,里面包着许多馅儿:花生、糖、枣、还有钱呐。我实在是太累了,便回屋睡了一觉,期待着吃上香喷喷、热腾腾的饺子。晚上,开始吃年夜饭时,大

学习

顾客满意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顾客满意度10篇,内容包括提高顾客满意度摘要,顾客满意度的感想。2.因应特殊目的不定期所做的调查。如调查顾客对旧产品使用的满意度,以作为新产品开发方向;或***府机关为解特殊事件所做的施***满意度调查。3.定期调查,藉此比较

学习

大学毕业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毕业10篇,内容包括大学毕业记录100篇,大学毕业顶岗实习报告汇编十篇。上海国企改革:首批上海国企员工持股试点企业名单揭晓。上海电气(601727)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齐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久事智慧体育有限公

学习

黄庭坚书法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黄庭坚书法10篇,内容包括黄庭坚书法简介,黄庭坚书法名帖。至于他的草书,黄庭坚《山谷自论》云:“余学草书三十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脱,晚得苏才翁、子美书观之,乃得古人笔意。其后又得张长史、僧怀素、高闲墨迹,乃

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10篇,内容包括心理健康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在***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孩子们的正常生活被打乱,精心策划的家庭旅行没有了,春节的各种聚会取消了,不能约上三五小伙伴一起玩乐,并且还

学习

无心睡眠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无心睡眠10篇,内容包括睡觉安神美文,无心睡眠原唱。那些忧伤,好似也并不是那么让人厌,至少它会让一个人清醒,会让一个人认真。会让我的文字充满色彩。没有理解,没关系,没有关心,没关系,没有人懂,没关系。请保持坚强,你不是没有人猜透

学习

高中班级管理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高中班级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班级管理论文1000字,有关高中班级管理的论文。关爱学生是每一个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格,对学生的关爱要忽略优等生、学困生的概念,将每个学生都当作“孩子”。例如,学生张某,升入中学时性格叛逆,上课不带

学习

淡雅·脱俗·决绝·凄楚

阅读(12)

谈起明代散文大家张岱,众人必说尽他一生的浮华与苍凉,透过笔墨去品味其间的亡国之痛;谈起张岱笔下的《湖心亭看雪》,津津乐道的是淡雅悠远的雪景,以及文字间流淌的寂寞的心境与淡淡的哀愁。殊不知张岱精心描摹的水墨山水之中隐藏着一段不为人

学习

什么是“小清新”?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什么是“小清新”?,内容包括小清新短文,什么是小清新的句子。说起“小清新”这个词,大家也许不会感到陌生。近年来,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报纸告诉你“小资out了,小清新正当道”,网站上推荐“小清新指数自测”,时尚杂志

学习

清新淡雅 朴实无华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清新淡雅 朴实无华,内容包括朴实无华且枯燥全文,清新朴实句子。前段时间,我有幸观摩了台湾奥尔夫教育专家潘俞安老师的双语教学。潘老师这节课选取了舒伯特的《摇篮曲》和格里格的《挪威舞曲》为载体来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整堂

学习

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小清新亚文化

阅读(23)

近年来,小清新亚文化在网络虚拟社区中迅猛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亚文化风格。网络虚拟社区中小清新亚文化的兴起,是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社会重聚的一种表现。小清新亚文化的关键在于风格,其风格的建构是通过网络虚拟社区

学习

新街口组合 从小清新到MC

阅读(12)

新街口组合由MCHan、Song两个人组成,他们的中文名分别为张晗、宋之锘,但他们更愿意被记住的是以“MC”开头的艺名。MC即“MicrophoneController”,“控制麦克风的人”,它代表着说唱艺人的身份。MCHan俨然是组合的“新闻发言人”:“老宋他不爱

学习

郭忠恕性格与绘画――脱俗

阅读(19)

【摘要】郭忠恕是我国五代末北宋初著名的界画家,他的画超凡脱俗,而郭忠恕是凡尘俗世中的一员,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作为一个世俗的人有着超乎常人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脱俗,超脱俗世后就成了我们传说中的神仙,后人称郭忠恕为神仙的不计其数,郭忠恕的

学习

清新飘逸水养花

阅读(32)

人类和自然向来密不可分。现代人虽然身处闹市,习惯了钢筋水泥堆砌起来的生活,然而人们对自然、对绿色的渴望和追求却从未停息过。在家里布置些花花草草,美化一下居室环境,早已成为当代居家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土培花难养、鲜花易

学习

清新优美的诗意语言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清新优美的诗意语言,内容包括很优美的诗意句子,语言优美诗意的诗集。【片段采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