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立木篇1
[中***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2)05―0066―02
人教版七年级《大变革的时代》导入框中说:“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显然,教材的编者认为当时秦都位于咸阳,所以商鞅立木取信自然是在咸阳城南门了。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史记・商君列传》中相关内容是:“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
文中所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翻译为“于是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这里并未言明秦国国都即为咸阳,立木之地也显然并不是在国都的南门,而是在国都市场的南门。那么,当时的秦国国都在什么地方呢?
我们首先对秦早期历史作一梳理。
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赢姓(少吴氏之后)。周孝王时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将他分封在秦邑(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夺回了被戎人和狄人占领的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势力逐渐发展到关中地区的西部。秦人沿渭水东下,曾居于沂(沂水之滨),迁平阳(今陕西宝鸡市东)。公元前677年,再迁雍(今陕西风翔南)。雍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系东西交通的枢纽和通往巴蜀的咽喉,秦人在此建筑城邑和宫殿,居住达294年之久。
秦在春秋时代早期是偏远落后的国家,直到秦穆公方参与中原争霸,成为仅次于晋国、楚国、齐国的二等强国,但直至战国初期仍然比较落后。
战国初期,魏国乘秦国内乱之机,夺取了河西(黄河与洛河之间)之地。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即位后,立志收复河西之地,于前383年在栎邑修筑了栎阳城,将国都由雍城迁到栎阳。《史记・货殖列传》在介绍栎阳的战略地位时说:“北却戎狄,东通三晋。”可见此地靠近秦魏前线,能及时了解前线战机,攻守皆宜,有利于激励将士信心。而且栎阳“亦多大贾”,商业比较发达,建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当时栎有陪都与临时***事都城的性质,是秦国国君暂居之地,而宗庙重器则仍留雍都。
秦献公开展了对魏国的***事反击,初步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秦献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孝公继位,任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前后有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356年,此时秦都在栎阳。
北宋宋敏求撰《长安志》曰:栎阳城“东西五里,南北三里。平而且呈长方形。”考古发掘表明:“栎阳城遗址在今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官庄村与古城屯村之间,东西长约2500米,南北宽约1600米。城中有道路13条,南北七条,三条东西向干路横贯全城,东西城墙相应各辟三个城门。三条南北向大街有两条通至北城墙,一条通过至南门,从其位置来看,南城墙还应有一门,与北墙辟有二门的情况相同。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这和《长安志》的记载也吻合。
商鞅立木的地方是栎阳城市场的南门,这样小规模的城市,一个市场的南北距离至多几百米。春秋战国时期,一尺约22.5至23.1厘米之间,司马迁所处的汉朝,一尺大约为23至24.1厘米翻。一丈为十尺,三丈合今天约7米左右。一般农村造房子,即使是做房梁的干燥木料,长的也不过4米左右,一般直径20-25厘米,一个成年人扛起来尚不十分吃力。7米长的木料,直径应该较大,如果为25厘米,则其重量大约在200多斤,一个健壮的成年人扛着这样的重物即使走几百米也不轻松,何况扛这样长的木头还要掌握平衡。古文中数字常有虚指,三丈未必是实数。但司马迁居于长安,离栎阳不远,连西南夷等偏远的地区他都亲自考察,相信对发生于栎阳的这个故事调查一定更为详尽,所言应该大致是实数。况且如果商鞅立的木头轻轻松松就能搬走,那这个立信之举也太不严肃了吧。导入框中将“有一人徙之”译为“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壮汉的想象是合理的,但如果如教材所言是一口气从城南门走到北门,在栎阳就要走近2公里,实属不易。如果是咸阳城就要走近7公里(详见下文),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前350年,商鞅在栎阳第二次颁布变法令,将国都由栎阳迁往咸阳。秦国都栎阳共二世34年。栎阳作为秦国的都城之际,正处于秦国由弱变强的时期,数次打败魏国。公元前351年,商鞅率***进围固阳(今陕西省延安市东)。魏惠王立即派***在固阳东修建了崤山长城(东南起崤山,西北至黄河),以阻止秦***东进,战略上已被迫采取守势。魏国对秦国已无大的威胁,秦国的战略重心转为东进,故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于第二年迁都咸阳。
辛式《三秦记》中记载曰:“咸阳,秦所都。在九峻山南,渭水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古时“山南水北”皆为阳,故称咸阳。咸阳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地势平坦,交通便利,渭河南岸平原广阔,物产丰富,为秦都的建立提供的有力的物资保障;北山南水为其天然的防护屏障,易守难攻;位置居于关中平原中心地带,有利于秦王居中指挥,为以后东进中原,夺取天下奠定了基础。直至144年之后的公元前207年秦朝覆灭,秦国――秦朝国都一直都在此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庆柱教授根据考古资料并结合文献记载推断秦咸阳城东西约7200米,南北约6700米。这样的话则其面积可达48平方公里,比栎阳大十倍有余。相比栎阳的分散商业点,咸阳商业区集中且规模大。如果商鞅真是立木于咸阳的某个市场的话,扛运木头的难度就大得多了。
综上所述,商鞅变法立木取信的故事发生地是栎阳而非咸阳,立木于市场南门而非国都南门。建议导入框改为:“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秦国都城栎阳城市场南门竖起一根木杆。”或直接翻译《史记・商君列传》中“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这句话,表述为:“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任的官员商鞅在国都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商鞅立木篇2
商鞅知道,自己演的这出戏达到了目的,眼下正是推行新法令的好时机。
商鞅起草的新法令赏罚分明,规定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按打仗立功表现为标准获取。没有***功的贵族就没有爵位。老百姓多生产粮食,多织布的,可以免除官差。而好吃懒做的穷汉,连同妻子儿女都要受罚,送到冒府去当奴仆。
商鞅的改革遭到了许多贵族、大臣的反对。有一次,秦国太子犯了法。商鞅对秦孝公说:“国家的法令必须人人遵守。如果有权有势的人就可以逍遥法外,那怎么能让老百姓信服呢?如今太子犯法,他的师傅管教不严,就应当受罚。”于是,商鞅把太子的两位师傅公子虔和公孙贾都办了罪。后来公子虔又一次触犯法律,被割掉了鼻子。这下,那些嚣张跋扈的贵族、大臣都老实了。
改革使秦国的农业迅速发展,兵力也强大起来。秦国原来比中原各诸侯国落后,邻近的魏国常欺负它,还夺去了秦国河西的一大片地方。秦国强盛之后,周天子打发使者给秦孝公送来祭肉,封他为“方伯”(一方诸侯的首领),中原诸侯国纷纷向秦国道贺。魏国不得不割让河西土地,把国都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等人对商鞅恨之入骨,早就想除掉这个眼中钉,可碍于秦孝公无计可施,这时趁机告发商鞅想谋反,秦惠王立即下令逮捕商鞅。
商鞅立木篇3
1、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
2、有人站出来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来源:文章屋网 )
商鞅立木篇4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数日不厌 厌:讨厌、厌恶
B、***既相距 距:通“拒”,相距对峙
C、吾始与公子欢 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 怪:感到奇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攻其***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A、 B、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能徙者予五十金
尽破之以归秦
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 ( )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3)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尽破之以归秦。
(雅敏)
参考答案
1、A(厌:满足)2、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3、C(①句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4、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恐吓他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
5、(1)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2)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3)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以***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景监说:“您用什么道理说中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大王非常高兴。”卫鞅回答说:“我劝说大王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但大王说:‘太遥远了,我不能等待。况且一般贤能的君王,都希望自己在位时能名扬天下,怎么能愁闷不堪地等待几十上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大王,大王就非常高兴了。”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
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
卫鞅劝说孝公攻打魏国,孝公认为说得对,派卫鞅率领***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兵迎击。两***相距对峙,卫鞅给魏将公子卬写信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好,如今你我成为敌我双方的主将,不忍相互残杀,可以与公子相见面谈,订立盟约,欢宴后各自罢兵,以安定两国的局势。”魏公
商鞅立木篇5
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言必诚信,行必忠正。”如果一个人没有诚信,他将会失去别人对你的信任。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还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应该诚实守信!不能背叛诚信!我看过这样几则关于诚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商鞅立木篇6
诚信,是一种高尚的美德。有时,它会让人一生受用不尽。只要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就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有那么多诚实守信的人。
一天,我闲来无事,就来到了公园,公园里有许多人带着他的狗来到了公园里玩。一个小男孩却不小心踩在了一堆便便上。他的妈妈立即跑过来,厉声说道:“是哪家的主人这么缺德,让狗拉在这儿!”“是我家的狗!”寻声望去,一个中年男子拿着铲子,提着袋子往这边跑来:“对不起,这是我家的狗拉的,一没看好它,它就拉这了。我是回家拿东西来收拾,可没想到,这么快就让人踩上了。”“哦,是这样。”那个女人气就消了。“没关系。”就是因为这个男人的诚实,让一件火药味很浓的事化为了虚无。
其实,光有诚实也不行,还要守信。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商鞅立木篇7
大家下午好!我是五年级228班的宁思颖。我演讲的题目是《诚信是金》。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 明礼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它包含了“明礼”和“诚信”两个内容。“明礼”就是讲文明、懂礼仪,如爱护公共财物、遵守交通规则等。“诚信” 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孔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它表达了诚信的重要性。“无诚则无德,无信事难成”。下面,我给大家讲两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乱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有如此好事,结果没人肯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威信,变法得以推广。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却曾经发生过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为博取宠妃的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要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将士们匆匆赶到,当大家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骗局后,都愤然离去。五年后,敌人大举攻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而诸侯都没有来——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诚信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生存的必备条件。
国守诚信则繁荣昌盛,民守诚信则安居乐业,诚信是金,无论你功劳大小,能力高低,只要你能讲诚信,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商鞅立木篇8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鞅少好刑名之学,事魏相公叔痤为中庶子。公叔痤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穆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说公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同“悒悒”,不舒畅)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令民为什五,而相收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卫鞅说孝公伐魏,孝公以为然,使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尽破之以归秦。
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徙告商君欲反,发人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君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语数日不厌 厌:讨厌、厌恶
B、***既相距 距:通“拒”,相距对峙
C、吾始与公子欢 欢:友好,交好
D、民怪之,莫敢徙 怪:感到奇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
因攻其***
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
亦足发明商君之刻薄少恩也
A、 B、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
能徙者予五十金
尽破之以归秦
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
C、 D、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商鞅“刻薄”的一组是 ( )
①故吾以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 ②不告奸者腰斩,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③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④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
⑤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⑥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边城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商鞅年轻时就研究刑名之学,后来他从魏国到秦国求见孝公,希望一展才能。他在劝说孝公效仿帝王之道无效后,转而劝孝公富国强兵以成霸业,迎合了孝公迫不及待地想显名天下的心理,因而被重用。
B、为使法令顺利推行,商鞅采取了不少措施。先是设法表明法令决不虚言,继而又在推行受阻后,将阻挠变法的权贵们严加惩处,从而赢得了百姓们的拥护。
C、商鞅率***攻打魏国,遇公子卬抵抗。他在信中假言和平,暗中却埋伏下武士,在宴饮之时袭击并俘虏了公子卬,趁机打败了魏***。
D、秦孝公死后,惠王即位,公子虔一伙告发商鞅想造反,派差役捕捉他。秦惠王对他旋以车裂的酷刑,并灭了他的全家。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2)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不便者以千数。
(3)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公子卬,因攻其***,尽破之以归秦。
(雅敏)
参考答案
1、A(厌:满足)2、B(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性的作用。A项前一个“因”是介词,作“通过”讲;后一个“因”是副词,作“趁机”讲。C项前一个“者”是助词,起提顿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者”是代词,译为“……的人”。D项前一个“以”是连词,表顺承,不译;后一个“以”也是连词,表目的,译为“来”。)3、C(①句说明商鞅善于揣摩君王的心理,进而迎合,为人圆滑。④句说明商鞅言而有信。)4、B(“阻挠变法的权贵们”错,“刑公子虔,黥公孙贾”实是商君的权术之举,借以恐吓他人。“百姓们的拥护”错,“秦人皆趋令”实是威权之下的保身之举。)
5、(1)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2)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3)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参考译文:
商君,是卫国国君姬妾生的公子,名鞅,姓公孙氏。商鞅年轻时就喜欢研究刑名之学,为魏国相国公叔痤做事,担任中庶子。公叔痤死后,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全国寻访有才能的人,以***重整穆公的霸业,向东收复被侵占之地,于是西去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的关系求见孝公。孝公与卫鞅谈话,不知不觉跪在席上向前移动膝盖。谈了几天不觉得满足。景监说:“您用什么道理说中大王的心意呢?我们大王非常高兴。”卫鞅回答说:“我劝说大王用帝王治国的方法建立夏、商、周三代的盛世,但大王说:‘太遥远了,我不能等待。况且一般贤能的君王,都希望自己在位时能名扬天下,怎么能愁闷不堪地等待几十上百年才成就帝王大业呢?’所以,我用富国强兵的方法劝说大王,大王就非常高兴了。”委任卫鞅为左庶长,终于制定了变更成法的命令。下令把百姓每十家编为一什,每五家编为一伍。互相监督检举,一家犯法,九家检举,若不检举,十家一起治罪。不告发犯法作乱的处以腰斩的刑罚,隐藏犯法作乱的与投降敌人的同样受罚。为私事争斗,各按情节轻重处以大小不同的刑罚。从事工商和因懒惰而贫穷的,将他们的妻子儿女全部收为官奴。
法令已经具备,还没有公布,恐怕老百性不相信自己,就在都城市场的南门竖起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招募百姓,有谁把木头搬到北门就赏给谁十金。人们觉得奇怪,没有人敢搬动。又下令说:“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头搬走了,当即就赏给他五十金,以表明决不欺骗。事后颁布了新法。新法在民间推行了一周年,秦国的百姓到国都诉说新法不方便的数以千计。正在这个时候,太子犯了法。卫鞅说:“新法不能普遍推行,是因为上面不守法。”要将太子绳之以法。太子是王位的继承人,不能施加刑罚,于是就处罚了他的师傅公子虔,将他的老师公孙贾处以墨刑。第二天,秦国的百姓都服从新法。开始说新法不方便的秦国老百姓又说来新法如何方便。卫鞅说:“这都是些搅乱教化的人。”全部把他们迁移到边境。此后,百姓再也不敢议论新法。
卫鞅劝说孝公攻打魏国,孝公认为说得对,派卫鞅率领***队攻打魏国。魏国派公子卬率兵迎击。两***相距对峙,卫鞅给魏将公子卬写信说:“当初我与公子相处很好,如今你我成为敌我双方的主将,不忍相互残杀,可以与公子相见面谈,订立盟约,欢宴后各自罢兵,以安定两国的局势。”魏公子卬认为卫鞅说得对。会盟结束后,饮酒,可是卫鞅埋伏下的武士袭击并俘虏了魏公子卬,趁机攻打他的***队,彻底打败他们后返回秦国。
商鞅立木篇9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想要和大家一起探讨的题目是诚信 。
而今,我们仰望苍穹,天空依然摧残明朗,而俯察内心那些崇高的道德法则。何谓诚信?顾名思义,诚实守信。人与人相互交往,坦诚相待就是诚信。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孔子,用毕生的精力着书立说,阐述诚信是人生立身之本,是国家立业之本,是人类发展之本……至今,延绵数千年,其伟大的精神早已深入人心,诚信的火炬一直被人们高高举起,代代相传,燃遍中华大地的每个角落,并作为东方文明的精髓传遍全世界。因而,我们今天谈诚信,绝不是突发奇想,而是有历史渊源的。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耳,广为流传。可见,诚信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经过漫长、沉重的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
讲两个诚信的故事: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XX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位老学者说:“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
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
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
商鞅立木篇10
韩信落魄的时候,一个漂母给他饭吃,韩信离开她的时候,告诉她以后一定来报答她。后来韩信做了楚王,不忘旧恩,奉黄金千两以漂母
二、***
***有一次与一所小学约定去看望小学生,可是到了约定日期,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都以为***奶奶不能来了,但***依然冒雨前去赴约,这让同学们很感动
三、诚信的故事五则
1.晏殊信誉的树立
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着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了他,并要他与一千多名进士同时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考试是自己十天前刚练习过的,就如实向真宗报告,并请求改换其他题目。宋真宗非常赞赏晏殊的诚实品质,便赐给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于是,京城的大小官员便经常到郊外游玩或在城内的酒楼茶馆举行各种宴会。晏殊家贫,无钱出去吃喝玩乐,只好在家里和兄弟们读写文章。有一天,真宗提升晏殊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大臣们惊讶异常,不明白真宗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真宗说:“近来群臣经常游玩饮宴,只有晏殊闭门读书,如此自重谨慎,正是东宫官合适的人选。”晏殊谢恩后说:“我其实也是个喜欢游玩饮宴的人,只是家贫而已。若我有钱,也早就参与宴游了。”这两件事,使晏殊在群臣面前树立起了信誉,而宋真宗也更加信任他了。
2.华盛顿与尼克松、克林顿的对比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同样是美国总统尼克松因在“水门事件”中撒谎败露而被迫引咎辞职;克林顿也因为不光彩的绯闻案中撒谎而险遭弹劾。一个因诚实而受到爱戴和尊敬,两位因撒谎而在***史上留下污点。
3.立木为信与烽火戏诸候的对比
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处于战争频繁、人心惶惶之际,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赏金十两。围观的人不相信如此轻而易举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赏赐,结果没人肯出手一试。于是,商鞅将赏金提高到50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终于有人站起将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五十金。商鞅这一举动,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来的变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一了中国。
而同样在商鞅“立木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却曾发生过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戏诸侯”的闹剧。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姒,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点起烽火——烽火是边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烽火,率领兵将们匆匆赶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愤然离去。褒姒看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开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举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诸侯未到——谁也不愿再上第二次当了。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虏。
一个“立木取信”,一诺千金;一个帝王无信,戏玩“狼来了”的游戏。结果前者变法成功,国强势壮;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国亡。可见,“信”对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郁离子》中记载了一个因失信而丧生的故事
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闻声而致。商人急忙喊:“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你若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待被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帐了。他只给了渔夫10两金子。渔夫责怪他不守信,出尔反尔。富翁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挣不了几个钱,突然得十两金子还不满足吗?”淦夫只得怏怏而去。不料想后来那富翁又一次在原地翻船了。有人欲救,那个曾被他骗过的淦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两次翻船而遇同一淦夫是偶然的,但商人的不得好报却是在意料之中的。因为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